第一篇:2015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2015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1-6月份,生猪存栏19.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5万头),出栏16.8万头;牛存栏2800头,出栏1320头;羊存栏8000只,出栏7500只。家禽存栏45万羽,出栏30.5万羽。肉蛋奶总产量16015吨,其中肉类产量13866吨,蛋类产量2124吨,奶类产量25吨。
第二篇:畜牧业清洁生产
畜牧业清洁生产
摘要:畜牧业清洁生产是21世纪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畜牧业清洁生产的涵义,并就政府、企业、养殖户和其他相关方面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清洁生产;实施对策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它要求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污染实施综合防治战略,概括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为减少风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但它早期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人类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范围也日益广泛,环境污染不仅存在于工业方面,而且涉及到农业生产及消费领域。相应地,清洁生产这一概念也应拓展到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畜禽肉类的需求量加大。尤其是进入2O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规划建立“菜篮子工程”以来,畜禽养殖业经 十多年 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应全方位综合考虑畜牧业领域的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轻畜牧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把清洁生产观念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生产,实现清洁生产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安全、健康的次级生产产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良性循环。搞好畜牧业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带动农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工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
畜牧业清洁生产的内涵
畜牧业清洁生产是农业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清洁生产的观点引入畜牧业生产中,对畜牧业生产中政府、企业、养殖户和其他相关方面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提出清洁生产,以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畜牧业的生产、消费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畜牧业生产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清洁生产的目的除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减少废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外,还包括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无污染的绿色畜禽产品。
清洁生产对策
一、对于政府 制定和健全畜牧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法规政策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畜牧业清洁生产实施的相关配套法规体系和政策.将畜牧业清洁生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畜禽养殖行业清洁生产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指标体系.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本区域或养殖场实际情况的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引导和规范养殖场的清洁生产行为。对推行清洁生产的养殖企业。政府应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畜牧业环境管理,大力建立节能、循环、再生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为推行畜牧业清洁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清洁生产意识
畜牧业清洁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畜禽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向包括畜禽养殖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在内的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生态知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知识、清洁生产知识,不但要使养殖场认识到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使广大民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消费绿色安全的畜禽产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使清洁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调动各方面推进畜牧业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 树立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进畜牧业清洁生产
畜牧业清洁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应发挥中央、地方、畜牧企业、银行、农户多个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的投资政策,本着“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求效益” 的原则。重点扶持、树立一批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的示范企业,并对其经验加以推广。加大清洁生产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加强对“数字畜牧业” 技术、畜牧业废弃物开发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新工艺和新技术等畜牧业相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并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加大这些成果的推广力度。
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畜牧业产业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取向。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6 建立动物疫病预防、监控体系
通过建立官方兽医体制、搞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等措施.切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达到动物产品安全卫生要求。同时.要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检疫监督工作.确保动物健康和动物产品安全与卫生。加强畜产品安全监测和管理
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动物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建立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配套的畜产品安全标准.建立健全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及兽药饲料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和畜牧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绿色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对于企业
本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 对畜禽污物进行合理处理利用,是将畜禽污物变废为宝和减轻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养殖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元素、腐殖物质、水及其它营养物质, 经无害化处理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卵等后, 施入农田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用以饲喂畜禽可节约饲料, 降低养殖开支, 提高养殖效益。分离出的污水净化后可再用于冲洗畜舍, 节约养殖用水。总之, 对养殖污物进行合理处理利用, 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对促进农牧结合、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措施: A、畜禽固体废物的处理
1.物理技术。主要是畜禽粪便干燥技术,干燥后可用作饲料、肥料等。利用前须先进行除臭、灭菌、脱水等处理,干燥后的粪便可作燃料燃烧,也可加工成颗粒肥料或作畜禽饲料、鱼类饵料等。干燥技术主要有:自然干燥、加温烘干、机械干燥、热喷处理、微波处理等几种。
2.化学技术。主要指在畜禽粪便中加入一些化学试剂,如:福尔马林、氢氧化钠、丙酸、醋酸、磷酸、磷酸二氢钾和硫酸亚铁等,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3.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发酵技术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好氧发酵是在供养条件下,微生物迅速繁殖,使物料温度逐渐升高至70~80℃,粪便中的有机物料被氧化分解,放出H2S、NH3等气体,还使非蛋白氮转化为可消化蛋白,因而,发酵可得到无臭、无虫(卵)及病原菌的优质有机肥和再生饲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采用此法者逐渐增多。
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技术主要是用于沼气的生产,也称沼气发酵技术。据研究,沼气发酵发热量为2.3×107焦耳/米3,与城市煤气发热量基本相同,可替代电、石油等能源。对沼气发酵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沼气池的优化设计和处理过程的数学模拟。许多国家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在葡萄牙利用沼气池中积聚的残余物作为反刍动物和猪的饲料添加剂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实践。针对在冬季温度较低情况下,瑞士学者Wellinger将畜舍下粪便废水池设计成为沼气池,试验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动物身体的热量可保持沼气池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因此可保证冬季沼气生产较为正常。沼气发酵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发酵前冲洗进样及运转制气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水分,使粪尿数量骤增,造成“二次污染”,且投资昂贵。
(2)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粪便中对作物不利的物质,是好氧发酵的一种。堆肥发酵后,畜禽粪便中易分解的有机物大部分被分解。既抑制了臭气的产生,又分解了对作物不利的物质。该法对去除畜禽粪中的寄生虫卵效果明显,一般可达95%以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就开始对粪便设置措施及技术进行研究,目前,堆肥技术仍是他们的一种常用方法。
(3)种植水生饲料 种植畜禽喜爱吃的水葫芦和细绿萍。据资料介绍, 高浓度的污水在水葫芦池中经过7~8 d达到吸收净化, 有机质可降低82.2%、有效态氮降低52.4%,速效磷降低51.3%;水葫芦净化后的中度污水在细绿萍池中经过一星 期吸收净化, 有机质降低34.2%, 有效态氮降低33.3%, 速效磷降低47.9%。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水生饲料的吸收净化, 水质明显好转, 并消除了恶臭气味, 可基本上解除污水对环境的污染。4.生态技术。
(1)食物链“加环”技术。这是通过选定特定生物种群,对人类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畜禽粪便、生活、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等)中的物质能量进行富集,富集产品提供给食物链生产环,作为补充,以增加生产环境效益的方法。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加入一个“增益环”,即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蝇蛆、蝇蛹、蚯蚓、水蚕和培育浮游生物等,再将这些生物用作食料养鸡养鱼,可提高粪便利用率及利用的安全性,是间接利用畜禽粪便作饲料的一种方式。
(2)综合利用技术。将各种资源化技术组合起来,提高废物利用处理效率。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立体养殖,它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或水域从事养殖业,是资源的多层次综合利用与大幅度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良好措施。近年来,人们已近开始了高效立体养殖试验。如:江西省万利县水产局进行蚌鱼猪鸭鸡立体综合养殖。在水边建舍养猪和鸡鸭,水中养鲢、鲤、草、鳊等鱼类,水面育珠,水底网箱养蚌,获得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将畜禽粪便发酵后肥水,转化成浮游生物,为蚌鱼提供饵料,促进蚌鱼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他们是水陆并进、上中下综合充分利用水体,以再生饲料为纽带,把10多种生物联系起来,而且,加上方法简便,使用的技术巧妙,既节省了人力、设备和场地,又净化了环境,赢得了低耗、高产、高效的良好效果。B、畜禽场污水的处理方法
畜禽场污水量大、有机污染负荷高,基本处理方法按其基本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但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使畜牧场高浓度的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所以必须进行系统处理。其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固液分离、沉淀池沉淀、酸化调节池和厌氧池的处理。目前大型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
1.固液分离与理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固液分离→沉淀→气化→酸化→净化→鱼塘→排放。这种处理系统基本可将污水净化到符合排放标准和得到综合利用。但处理工艺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工程投资费用高。
2.厌气池发酵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畜舍排出的粪水→厌气池→沉淀池→净化池→灌溉农作物。此种处理系统,能使猪场排出的粪水COD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可充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作为能源。但工程投资费用大,沼气池内残料、污泥较难清除。湿的粪料运输和利用困难,还会出二次环境污染问题。
3.土地处理系统。土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节制的投配到生长有植物的土壤表面,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经历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将污水进行处理的系统。主要包括物理的过滤、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以及微生物代谢作用的有机物分解等,按其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自然湿地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自然湿地系统是利用自然湿地可充分利用污水及其中的营养成分,所需的基建费及运行费很少,但要受到某些环境条件的限制,在推广和应用上还有许多困难。而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则是—大方向。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流程:畜禽废水→格栅→沉淀池→酸化池(水解池)→人工湿地→氧化池→排放。该系统是通过人工精心设计和建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工程化的湿地系统,是一个人造的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由植物、石床、微生物等子系统构成,靠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水净化。
三、对于养殖户
1.改善饲料结构,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采用培育优良品种、科学饲养、科学配料、应用无公害的绿色添加剂和高新技术改变饲料品质及物理形态(如生物制剂处理技术、饲料颗粒化、饲料热喷技术)等手段,可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的含量及恶臭味。
选用饲料,一是要注意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二是要注意选择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饲料。在饲料中补充合成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 等,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动物排泄物中的氨气(NH3),减少臭气的产生;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降低动物排泄物中磷的含量。利用生物方法,将EM有效微生物菌剂加入饲料中,可以促畜禽生长及降低粪便的臭味。最近,台湾源泉公司开发研制出一种叫“亚罗康菌”的微生物制剂,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可将猪体内的NH3、硫化氢(H2S)、甲烷(CH4)等转化为可供畜体吸收的化合态氮和其他物质,可使排泄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都明显降低,从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并减少臭气的产生。2.性别分别饲养: 不同性别猪的营养需要是不同的, 将公猪、阉公猪、母猪分开饲养可以针对它们不同的营养需要进行日粮配制, 以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染。3.采用干清粪工艺,节约用水
干清粪工艺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 可保持猪舍内清洁, 无臭味, 产生的污水量少, 且浓度低, 易于净化处理;干粪直接分离, 养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 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采用水冲式和水泡式清粪工艺的万头猪场粪便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比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大一倍。而且采用干清粪工艺收集的畜粪, 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它的肥料价值, 经过适当堆制后,可制作出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 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4.中水回用
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水用于养殖场清洗和农业灌溉、达到废水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目的。
四、结论
由于畜禽养殖业污水、臭气、粪便污染河道、水源、城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实现畜牧业的清洁生产,本着“污染预防、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从政府、企业和养殖户三方面出发对养殖规划、管理、生产工艺、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及对畜禽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孙守琴,王定勇,陈玉成.畜牧业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体系[J].中国环保产业.2004: 30-33.柳振陆.畜牧业的清洁生产[J].生产指导.2007:16-19 章红兵.浅议畜牧业清洁生产的实施对策[J].中国猪业.2007:38-41 蔡万园,史广思,王新程.浅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J].科技向导.2012:51.张成帅,赵丽莉,朱远航.河南省养猪场清洁生产思路探索[J].畜牧与饲养科学.2011,32(12):117-118
第三篇:畜牧业生产汇报材料
XX县201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全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畜牧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县农村工作会议和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长暨畜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提质增效、强化猪鸡产业的发展,抢抓机遇、加快草畜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思路,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重点,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构建现代化养殖生产体系、保障体系和营销体系,积极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强化动物疫病综合防治,狠抓规模养殖和饲草料生产,加大兽药、饲料等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促进畜牧产业的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产业的建设步伐,上半年全县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大力发展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生产
截至目前全县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148.97万头,同比增长10.89%,各类畜禽存栏总量达108.23万头(只),同比增长4.38%,其中大家畜存栏7.3万头(匹)(牛3.82万头),猪19.05万头、羊6.54万只、鸡75.34万只,各类畜禽出栏总量达40.77万头(只),同比增长13.07%,其中出栏以牛为主的大畜0.58万头、猪12.9万头、羊0.69万只、鸡26.6万只;全县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10664.9吨、1351.4吨和153.56吨。其中规
第四篇: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
************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2-2015年)
二○一二年六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和县委、县政府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结合我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核心,以优质、高效、安全、健康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养殖小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良种化繁育、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和常态化防疫,狠抓良种推广、饲草(料)建设、设施配套、疫病防控和科技推广五个关键环节,引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扶持规范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稳定发展山上(牧区)、加快发展山下(萨瓦尔墩牧民搬迁点),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确保我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2年,全场羊只饲养量34000只,其中:存栏21000只,出栏13000只;牛饲养量1000头,其中:存栏600头,出栏4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600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
2013年,全场羊只饲养量42000只,其中:存栏27000只,出栏15000只;牛饲养量1500头,其中:存栏800头,出栏7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700万元。牧民人均畜纯收入达到5000元。
2014年,全场羊只饲养量52000只,其中:存栏32000只,出栏20000只;牛饲养量2000头,其中:存栏1000头,出栏10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900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2015年,全场羊只饲养量65000只,其中:存栏35000只,出栏30000只;牛饲养量2500头,其中:存栏1300头,出栏12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400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
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到2015年,牛、羊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0%和60%,较2012年有很大提高。
牛、羊良种化程度:到2015年,牛羊良种化程度均达到100%,年培育昆仑种公羊1000只以上,繁育优质多浪羊1500只以上。
牧民收入持续增加,牧业产值翻番。同时,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化程度明显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质量安全水平和饲草料保障能力也显著提高。
三、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加强产业指导。发挥市场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产业宏观指导,政策跟进,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区域化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畜禽品种分布现状为依据,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打造畜牧业特色板块,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主攻关键环节。以现有畜牧业发展水平为基础,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突破。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综合竞争力。
四、发展布局
以昆仑种公羊为优势产品,混血牦牛、高原土鸡等禽类和牧区传统放羊的本土羊为特色产品,多浪肉羊、西蒙塔尔肉牛等为主要产品,其它特色养殖为辅产品。山上为优势和 3 特色产品生产区,萨瓦尔墩牧民搬迁点为主要产品和辅产品生产区。
五、重点工作
1、重点推进养殖小区建设
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要求,整合项目、资金、人才资源,加大扶持力度,突出抓好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通过积极引导、大力宣传,到2012年年底前,在萨瓦尔墩牧民搬迁点建养殖小区一个,养殖户达到100户以上,户均养殖羊(牛)60只(头)以上。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底,使养殖户达到170户,户均养殖100只(头)以上。
2、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
为了扩大规模养殖,突出重点,我们将从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的项目支持,集中有限资金,扶持30-50个有实力、有才能的重点养殖户。对他们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使其尽快成为高标准、上规模的养殖示范大户,户均养殖300只(头)以上。到2015年,在萨瓦尔墩建成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1个,10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1个,在山上建立1000只以上的土鸡养殖场1个。
3、强力推进产业化发展
狠抓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在规范家畜交易市场的同时,组织引导牧民成立牧业合作社或养殖协会,并逐步建立健全 4 制度,规范运作,把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有效组织起来,实现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引进和扶持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禽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借助交易会、展销会等平台,创品牌、打名牌,促进农超对接、产销衔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4、全面提升良种化水平
采取强制措施,彻底割骟淘汰土杂种种畜,使良种覆盖面达到100%。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畜禽良种补贴项目,进一步加强昆仑种羊场的建设,力争到2015年,将种羊场建设成为******重要的昆仑羊繁育基地,年生产种公羊1000只以上。加快混血牦牛良种培育步伐,年培育混血牦牛500头,大力发展混血牦牛产业。由牧场牵头组织在萨瓦尔墩牧民定居点建设多浪羊二级繁育场,年生产优良种羊1500只,以满足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用种需要。
5、切实抓好狠抓饲草(料)建设
坚持“立草为业,草料先行”的方针,大力发展人工种草。鼓励引导牧民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进行人工种植牧草。加大对牧区草原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合理开发和利用无水草场。围绕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定居兴牧水利工程 和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到2015年,在萨瓦尔墩建设饲草料地20000亩。
积极实施秸秆养畜。引导养畜牧户,利用农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广新型粉碎机、揉搓机、铡草机、饲料混合机等畜牧机械,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加工、氨化和青贮,每年建成永久性青贮窖10座,力争使农作物秸秆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由牧场牵头组织在萨瓦尔墩建设配方饲草料加工厂一个,逐步规范饲料生产管理。
6、实施名牌战略,开发培育品牌,确保质量安全 积极引导养殖户采用畜牧业标准体系组织生产,规范养殖行为。加强检测和监督,大力推广无公害型、生态型养殖,做好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前景和安全特色的名牌产品,逐步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跨越。到2015年,力争1个有机产品、1个绿色产品、1个无公害产品分别通过认证,通过3个产品(混血牦牛肉、高原土鸡、昆仑羊肉)的原产地认定。
7、切实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提高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督和兽药残留监控、防疫技术支撑、物资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推行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农户分散饲养集中免疫与补免制度。健全动物防疫检疫可追溯体系,全 面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能力与水平。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大力宣传
全场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抓畜现代牧业发展是唯一出路的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严格按照“山上保留生产点、山下建设居民点”,“山上山下两统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两转变”,“农区强起来、牧区稳下来”的要求,大力宣传,积极引导,让牧民尽快下山、定居,并能稳得住。借助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和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使牧民将畜牧业发展的主战场由牧区转向农区,高标准发展农区畜牧业,以便早日脱贫致富。
2、落实各项政策,争取资金投入
落实好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和县上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增加投入,支持畜牧业发展。争取有关部门制定适合畜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政策,切实解决好规模养殖融资难的问题,着力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科技含量
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快现代畜牧科技知识的更新和普及,全面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畜禽良种繁育、养殖、管理、防疫等技术水平。抓好畜禽养殖户的技术培训、信息传递、产品促销等工作。加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力度,重点推广畜禽养殖、饲草料生产种植、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彻底改 7 变传统的养殖习惯,实现放养变圈养,粗养变精养,切实提高养殖水平,推动畜牧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4、加强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安全
稳定防疫队伍,落实防疫经费。加强技术人员在岗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培养技能,提高服务本领。实行动物疫病防制量化考核和目标管理,使防疫密度达到100%,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定点屠宰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进一步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切实抓好疫情监测工作,加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及其产品安全。
第五篇:第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工作总结
城关镇第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工作总结
xx年第x季度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百万xxx”养殖,稳步发展,进一步促进我镇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三季度多次召开畜牧业专题会议,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2011畜牧业阶段性重点工作计划》,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镇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扎实工作。
围绕“百万xxx”养殖大县建设,通过各种渠道,狠抓落实。一是继续筹建xx、xx两个大型养x场的建设,目前,xx村设计的xxxx场,xx村筹建xxxx场,估计入冬均可投入生产。二是发展农户养x,增加散养数量。据统计目前我镇今年散养户已达到xxx
户,xxx存栏超过xxx只。为集中饲养,提高整体效益,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加大秋季疫病防治工作。
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疫工作,镇上成立了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治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民的防疫意识。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账。各村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使秋季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