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环保厅申请污染源普查经费报告
关于申请XX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经费的报告
省财政厅: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文)精神,决定在2007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监测及有关工作视频会议,对2007年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的现场环境监测作了安排,我省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
由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属于重大国情调查,为了能按期、高质量完成此项工作,我们本着精简节约、保证需要的原则,对这次污染源普查省级负担项目所需的经费(不含市、县两级)进行了细致核算,现将预算情况报告如下,请审核。
一、污染源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搞好我省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我省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污染源普查的范围、对象及时间安排 普查对象:凡在我省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单位均属普查对象。
普查内容:一是全部工业污染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二是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农业面源为主的农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三是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的以污水、垃圾和医疗废物等为主的污染物,包括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
普查时间:普查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普查的调查年度为2007年。普查工作要历时三年,总体时间安排为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第四季度至2007年底,开展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抓好普查方案、技术规范的编制和完善,普查所需要的产排污系数研究,对各市、州(区、县)污染物排放重点污染源开展监测、实测工作,污染源单位建立、整理排污台帐和原始记录,开展普查工作试点以及培训和宣传等工作。第二阶段,2008年全年,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实测、数据填报、审核和数据库建设。第三阶段,2009年全年,组织对普查工作进行验收,对普查数据进行校核、汇总,建立全省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开发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分析、加工,形成总体报告,普查数据上报、公布以及资料的编辑出版;对普查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开展验收和评比,表彰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年底完成普查工作。
三、普查的经费
根据国发[2006]36号文中“全国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编制了这次污染源普查省一级负担项目的经费预算,预算总额为:4125.60万元。其中:2007年需2400万元;2008年需1190万元;2009年需535.6万元。经费预算明细见附件。
四、预算表的编制说明
这次污染源普查是我国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型普查。普查任务特别艰巨,质量要求非常高,涉及范围相当广,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单位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均作为此次污染源普查的对象。这些普查对象涵盖了国民经济分类中第二产业几乎全部行业和第一、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污染源普查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与经济、人口等普查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数量不能直接从企业帐簿或文件资料中获取,必须对排污口进行现场监测,并结合企业物料消耗及排污系数计算出一定时段内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而农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则更为复杂,需进行大量的现场监测和排污系数测算的研究工作。这也是污染源普查的难点与技术关键点,也是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资金的地方。因此,污染源普查具有比其他普查更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本预算仅为省级负担项目的经费,不包括中央财政负担部分,也不包括市县级负担的普查经费。为确保我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普查任务,请省财政厅能够及时审定和拨付。
附件: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省级经费预算表
第二篇: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
结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将农业机械(以下简称农机)排气污染源列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农机系统根据全国、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圆满完成了首次农机排
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江苏在新世纪开创了全国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先例,为农机节能减排奠定了详实的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
如下:
一、普查总体情况
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是江苏省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掌握各类主要作业机械的数量、地区分布、农机排气污染物及排放量的有效手段。2007年8月以来,省农机局在国家、省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履行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实施了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据统计,全省共成立了1500多人的普查领导机构,发动并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万多人,共投入普查经费1000多万元,普查登记200多万农机户,组织各级培训近400场次,培训人员万多人次,发放普查统计表112万多份,收回111万份,回收率近99%,全面完成了普查的动员培训、调
查填报、抽样核查、数据录入、汇总测算等各项工作。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江苏省农业机械保有量(不包括省农垦、省监狱管理局所辖农场的农业机械):拖拉机万台,变型拖拉机万台,联合收割机万台,水稻插秧机万台,机动植保机械万台。全省五大类主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物排放量:一氧化碳(co)万吨,炭氢化合物(hc)万吨,氮氧化合物(nox)万吨,颗粒物(pm)万吨。总的排放量为万吨。回顾两年多来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全省农机系统克服缺乏经费保障和人员不足等困难,在各级环保及有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全国、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狠抓落实,顺利完成了全国首次开展的省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江苏省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主要工作方法和成效
(一)建立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思路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普查机构。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2007年8月份省政府将农机排气污染源列入了本次全省污染源普查范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没有经验借鉴,没有先例可循,对全省农机管理部门是一次实战考验。省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本次普查工作,按照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办公室要求,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并将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纳入2008年农机化工作考核目标。2007年11月,省农机局成立了以王勇副局长为组长的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领导工作组,抽调局机关相关处室与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省农机化服务站共10名同志组成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同时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省各地也相继成
立了以农机局、农机安全监理所为主体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专门机构,有专职、兼职人员近400人,逐步健全了省、市、县三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网络,为全省顺利开展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2.制定普查方案,强化业务指导。普查方案和技术规定是普查的首要工作之一,也是必要条件。为此省农机局根据全省农机化实际情况,边制定边论证,针对性地编制了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技术规定、工作计划以及普查表格设计、工作经费预算等相关资料,2007年11月份,省农机局与省环保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苏农机管200729号),为全省组织开展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提供了重要指导。同时指导各地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全省各市、县相继编制了各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和计
划,有的市、县(市、区)与当地环保部门以文件形式联合下发,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组织县级试点,积累普查经验。污染源普查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先行试点探路。为探索科学、高效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法,为全面普查打好基础,2007年10月份,省农机局在江都市开展了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历时一个多月,耗资10多万元,共投入普查工作人员400多名,普查涉及万余户,统计各类农田作业机械13969台12全文查看
第三篇: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2010-06-27 22:42:3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2)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将农业机械(以下简称农机)排气污染源列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农机系统根据全国、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圆满完成了首次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
作。江苏在新世纪开创了全国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先例,为农机节能减排奠定了详实的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普查总体情况
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是江苏省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掌握各类主要作业机械的数量、地区分布、农机排气污染物及排放量的有效手段。2007年8月以来,省农机局在国家、省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履行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实施了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据统计,全省共成立了1500多人的普查领导机构,发动并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万多人,共投入普查经费1000多万元,普查登记200多万农机户,组织各级培训近
400场次,培训人员万多人次,发放普查统计表112万多份,收回111万份,回收率近99%,全面完成了普查的动员培训、调查填报、抽样核查、数据录入、汇总测算等各项工作。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江苏省农业机械保有量(不包括省农垦、省监狱管理局所辖农场的农业机械):拖拉机万台,变型拖拉机万台,联合收割机万台,水稻插秧机万台,机动植保机械万台。全省五大类主要农业机械排气污染物排放量:一氧化碳(co)万吨,炭氢化合物(hc)万吨,氮氧化合物(nox)万吨,颗粒物(pm)万吨。总的排放量为万吨。回顾两年多来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全省农机系统克服缺乏经费保障和人员不足等困难,在各级环保及有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全国、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狠抓落实,顺利完成了全国首次开展的省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江苏省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主要工作方法和成效
(一)建立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思路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普查机构。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2007年8月份省政府将农机排气污染源列入了本次全省污染源普查范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没有经验借鉴,没有先例可循,对全省农机管理部门是一次实战考验。省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本次普查工作,按照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办公室要求,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并将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纳入2008年农机化工作考核目标。2007年11月,省农机局成立了以王勇副局长为组长的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领导工作组,抽调局机关相关处室与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省农机化服务站共10名同志组成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同时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省各地也相继成立了以农机局、农机安全监理所为主体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专门机构,有专职、兼职人员近400人,逐步健全了省、市、县三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网络,为全省顺利开展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2.制定普查方案,强化业务指导。普查方案和技术规定是普查的首要工作之一,也是必要条件。为此省农机局根据全省农机化实际情况,边制定边论证,针对性地编制了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技术规定、工作计划以及普查表格设计、工作经费预算等相关资料,2007年11月份,省农机局与省环保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苏农机管200729号),为全省组织开展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提供了重要
指导。同时指导各地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全省各市、县相继编制了各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和计划,有的市、县(市、区)与当地环保部门以文件形式联合下发,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组织县级试点,积累普查经验。污染源普查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先行试点探路。为探索科学、高效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法,为全面普查打好基础,2007年10月份,省农机局在江都市开展了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历时一个多月,耗资10多万元,共投入普查工作人员400多名,普查涉及万余户,统计各类农田作业机械169台
第四篇:环保、大气治理、污染源普查上半年工作总结
现将近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进行工作。
1.263方面:编制263实施方案;编制263重点实施项目计划;编制263资金预算;上报市263办月度调度表、曝光表、举报表等表格;配合做好市263曝光问题视频拍摄工作;配合做好环境问题交办及整改材料整理上报工作;
2.配合做好市大气办相关方面工作,编制大气改善攻坚方案;配合做好扬尘管控工作;上报相关交办整改材料;配合做好秸秆禁烧及扬尘管控工作;
3.做好中央环保督查期间宣传报道上报工作。配合做好中高考期间噪声管理、餐饮油烟巡查等工作。
4.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相关工作:参加技术培训;熟悉相关文件;下发相关文件;做好普查人员上报;核实整理上报文旅区畜禽、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染源等情况并上报;做好国家名录库清查校核以及软件录入工作。
二、今后工作的谋划。
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条理性。每一项任务从收到任务到完成任务的相关材料要整理全面;263环保、大气治理、污染源普查等相关工作按要求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篇:省环保厅大事要事
省环保厅大事要事
一、省环保厅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 1月20日,省环境保护厅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厅领导、厅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2人参加了会议。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清同志全面传达了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与会厅领导和部分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进行了讨论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省委全会和省“两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审议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稿,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部署,是确保我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再创新辉煌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意见》,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借鉴了近年来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意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思路明确、理念超前、措施有力,为我省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最后,李清同志结合我省环保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研究细化环保领域深化改革计划安排。全会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问题,这对环保工作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各单位、各支部要安排专门时间,认真研读春华书记、小丹省长讲话和省委《意见》,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要按照全会和《意见》的精神,抓紧研究制定环保部门深化改革的中长期规划,着眼环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阻碍环保改革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解题破局。
(二)要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质量,扎实抓好各项计划方案的分解落实。认真抓好被列为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重点工作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环保为民行动计划的实施,要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逐项逐年抓好落实,确保“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和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三)要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下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要针对严格监管
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目标要求与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改进创新环境监管机制,探索独立的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逐步适应环保目标任务的需要。
(四)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注意区分好层次,分级抓好落实。对国家层面的改革要搞好调查研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对省委《意见》中明确要改革的问题,要早研究、早筹划,尽早拿出比较完善的计划方案。对一些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要抓紧组织实施。对正在实施的改革措施,要边改边总结评估,逐步予以完善。对其他部门牵头、涉及环保改革的,要仔细研究,积极配合,搞好配套。
(五)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中央、省委对作风建设有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风养成要求越来越高。新一年,要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改进工作作风,围绕环保重点难点问题下功夫、下力气,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