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普查办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局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历时两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基本结束,下面,我把这两年来普查办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下汇报:
污染源普查,每十年开展一次,这次开展的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上次的污染源普查是十年前,我们在座的各位很多都参与过那次污染源普查,当时可以说是集全局之力在做这项工作。十年后,我县面临的污染源的数量更多、分布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污染源普查的任务更重、技术要求更高、工作难度更大,普查办在这样的背景下承担了本次的污染源普查任务。
此次普查的对象为5类源,即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入河排污口。
自2018年4月份至2019年上半年,普查办用将近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期清查确定普查对象、入户调查采集普查数据、名录库比对查漏补缺、数据录入确定普查信息、数据审核控制数据质量、实地监测统计排污量6大项工作。
2018年4月份,污染源普查的第一大项工作前期清查建库徐徐展开,当时还没有形成一套非常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第三方机构力量还未介入,普查办5名工作人员接到了,国家、省市三级下发的3380个污染源名录,我们需要在3380个名录中筛选出需要纳入普查的单位名录。6月中旬,我们完成了将上三级下发名录按照重复性名录、已区域划转、仍未投产运行、已关闭搬迁和正常运行几个类别予以划分,加上县级自查补录54个,清查出需要纳入普查的单位325个。同时将全县划分成282个村级普查小区,将需要纳入普查的项目镶嵌在282个普查小区内。
清查建库工作结束后,第三方机构力量开始介入,入户调查工作正式拉开序幕。5类源需要填报的报表共计60张,涉及1796个指标。单单就工业源来讲,每个工业企业就涉及25张表格、934个指标。我们将全县282个普查小区划分为南北中三个片区,依据普查对象数量进行人员分配。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拜访了全县14个乡镇、街道,丈量了全县917平方公里的土地,跨越了夏天到冬天,完成了5类源详细信息的调查。
期间,我们调取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名录、工业企业全年用电量数据、定点帮扶检查名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名单和“12369”信访举报清单,共计813个名录与普查数据库进行了比对。最终完成了26个行业大类329家工业源、1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82个行政村、40台生活源锅炉、47个入河排污口、43家加油站的入户调查。同时完成了47个入河排污口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监测,以及113家工业企业的现场监测。
我们获得的每一组普查数据,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一块儿玉,我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玉的制作要经过选材、切割、雕琢、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我们普查数据的获得也是在一系列工作之后。
但打磨后的玉还不算完美,需要后期不断地养护,这个过程专业术语叫做包浆。2019年下半年,我们就对每一组数据进行了包浆。
半年时间一共开展了5轮次的数据质量审核,首先对系统内报表指标间的一致性和逻辑性进行审核,然后分行业审核、行业间交叉互审、随机抽样复审、行业异常值审核,普查办针对普查数据存在的问题,结合普查专网系统自动审核结果,同时结合人工数据汇总分析,重点着眼于报表的逻辑错误,5轮次审核共修改问题,工业源1570条、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0条、生活源833条,数据初步达到产排污核算要求。
产排污核算是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利用前期各类基础数据,结合各个排放口的监测数据和国家给出的各行业产排污系数对各类污染物产排污量进行核算。核算后得出数据,全县14座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年处理废水26836.1万立方米。废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年排放17.93吨,氨氮0.84吨,总氮5.82吨,总磷0.09吨。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1.04吨、氮氧化物1007.4吨、颗粒物457.29吨、挥发性有机物170.68吨。最终报表数据通过国家终审,普查数据定库。
能够获得这些数据,得益于我们的主管领导王总工的专业指导和科学管理,离不开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我局的所有科室都对普查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同时普查数据也为我局部分科室的工作,像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大气源清单的编制、企业自动在线监控的设置、环境统计等,提供了一些数据支撑。
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了我县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和区域分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治理水平,站在县级层面上讲,普查成果将对大数据分析、各部门数据比对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材料,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我县作为全国2862个县级行政区域之一,在国家层面汇总全国普查数据之后,将对无论是山地或是平原的地形差异、温带或是亚热带的气候特征、长江或是黄河的不同流域,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