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环保厅文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抓制度 重规范 保安全 进一步提升机关公文管理水平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2010年5月 日)
近年来,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机关公文管理有关规定,紧紧围绕“规范、高效、安全”目标,坚持结合实际抓制度,严格程序重规范,强化管理保安全,公文管理工作做到了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传递快速、利用高效、管理安全、清缴严格,较好地使公文发挥了应有的效用。2009年,省委办公厅在检查我厅公文管理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结合实际,建章立制,确保公文管理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制度是保证公文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前提。为此,我厅在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公文管理规定基础上,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大力加强公文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了领导签字制度。我厅向来高度重视公文办理工作。厅党组把文件处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对公文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建立了一把手直接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发理十余次作出批示,对公文办理工作提出要求。同时,对于重要文稿坚持亲自定思路、亲自修改。分管厅领导对负责签发的文稿在办公室核稿后也都是亲自审核,严格把关。由于领导的重视,有力地保证了我 厅公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了公文运行制度。为了确保公文管理工作更加及时和准确,我们先后制订了《公文管理办法》、《机要文件管理制度》《机要文件管理工作程序》、《文书档案管理办法》、《公文定密范围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文件的签收、登记、送审、传阅、分送、督办、归档等处理流程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收集了中央、省级和我厅有关公文管理的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了《公文管理工作制度汇编》。目前,我厅已初步建成了公文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真正使文件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了公文得到规范、及时、准确的处理。
三是建立了责任落实制度。我们坚持将公文管理工作落实到处室、落实到个人,实行明确分工,定职定责,确保公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每一份文件都有人办。日常的公文起草、核稿、印刷直至发文各个环节也都责任明确,如对公文审核我们实行分级审核负责制,公文草拟后应经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厅办公室机要室、厅办公室负责人先后审核,并明确各级审核的主要内容,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从根本上保证了公文的质量。同时,将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公文质量不高或办文延误的处室和个人追究责任,年度考核不能评优,有效增强了处室和个人办好公文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四是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坚持每年在全省环保系统组织开展公文写作和处理业务知识培训,邀请院校专家和省政府办公厅文秘部门领导,针对日常公文管理工作中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专业知 识讲授和典型文稿讲评。此外,我厅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公文评选活动,对省、市和扩权县环保机关的公文进行评审。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办文人员的业务素质,全系统公文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严格程序,突出重点,确保公文管理工作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文管理同样也要按规律和程序办理。因此,我们注重准确把握公文办理的内在规律,从公文运行的基本环节入手,严格办理程序,保证了公文运转规范高效。
一是严格收文登记,突出一个“细”字。坚持“一个口子”进出,由办公室负责接收登记所有来文,杜绝了文件多头投送、多头批示的现象。建立《收文登记本》、《发文登记本》、《转办登记本》、《借阅登记本》,实行纸质、微机双登记,确保每份文件走向清楚,有据可查。对收到的文件,坚持认真研究文件内容,准确把握文件意图,明确提出拟办意见,力争做到安排合理、考虑周到、范围适度、意见明确。注重文件登记动态化,坚持文件运转到哪里,登记手续就跟进到哪里,随时掌握公文去向及领导批示。对紧急文件实行限时登记,做到随到随登记,随到随办理。
二是严格文件拟制,突出一个“质”字。在发文方面,我们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精简行文数量,控制发文级格,对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进一步提高公文工作效率。同时,加强文稿的审核力度,严格落实分级审核责任制,层层负责,严把“四关”:把好公文内容政策法规关,使公文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把好公文文字关,做到表述清楚,文字简洁、准确,不产生歧义;把 好公文格式关,确保公文在格式以及用纸等方面符合要求;把好公文运行程序关,严格按收文办理、发文办理程序和规定运行公文工作,确保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
三是严格文件传递,突出一个“勤”字。我们在文件在传阅过程中,坚持专人负责,做到四“勤”,即“脑勤”,随时掌握厅领导的工作安排,并根据文件的内容和要求,把握好传阅文件的最佳时机;“手勤”,坚持随时记录文件传递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对领导批示件,做到及时登记,一事一记,及时转送,并存档备查;“腿勤”,每日坚持两送两取,紧急文件当面送呈,当时取回,保证领导在第一时间看阅公文,杜绝出现“错、漏、压、丢”现象;“嘴勤”,对中、省重要文件、涉密文件和紧急文件提醒领导及时阅文,保证文件及时传递、及时处理。
四是严格督查催办,突出一个“实”字。公文管理的关键在落实。因此,我们不断强化文件落实的督查与综合协调。首先建立重要文件跟踪督办目录,根据领导批示情况和时限要求,及时向处处室通报办理内容和要求,办完一件,注销一件。其次实行领导批示件催办登记,随时跟踪督查文件落实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必要时向承办部门发放督办单。第三是加强对围绕文件的处理而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关系的综合协调,及时协助或组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与有关部门进行会商或交流,确保文件办理高效率、高质量。第四是严格紧急公文办理规定,对紧急公文当面送呈或电话请示领导,领导批示后,及时向办理单位讲清情况和要求,确保文件办理不误时、不误事。
三、注重保密,强化管理,确保公文管理工作安全化 在规范文件运转程序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文件的安全管理,提高了文件办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水平。
一是注重保密教育。我们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及时对厅保密工作委员会进行了调整,由主管厅领导亲自抓机要公文管理工作,建立了由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各处室专门指定了一名机要工作同志,使机要公文管理工作做到横向有人抓,纵向责任明。坚持利用每周的干部例会及每年保密宣传月活动,组织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保密法》及我厅《保密工作规则》等7项保密制度,有关保密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传达上级保密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保密法规及公文,办文人员的保密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是强化重要文件管理。严格阅文范围,对中、省文件及涉密文件实行专人负责、专册登记、专柜存放。严格按照阅知范围传递,不随意扩大。对于领导批示由有关部门办理的涉密文件,我们采取开会传达,请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到办公室阅文等方式进行;强化自查和领导督促相结合,定期不定期检查人员在岗情况,确保不出现断档现象;每月检查一次登记情况、文件的运转情况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季检查一次上级来文有没有漏登现象,传阅件有没有漏传现象,收文单位有没有漏领现象,文件回收有没有漏缴现象。制定机要公文管理单项流程。本着“科学合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制定了收文、发文、公文复印、公文清退等都制定了详细的公文管理操作流程,使机要件管理更加规范,更易管理。同时,加大机要 工作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变。所有机要文件全部录入专用电脑,实现电子文档与文字材料双存档,确保文件管理准确无误。
三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近年来,我们克服办公室紧张的困难,不断加大文件管理的硬件投入,专门设立文件室,配置了铁柜、报警器、灭火器、湿度计等硬件设施,投放了无毒、无腐蚀性的灭虫药品,为文件管理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提高文件保密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坚持文件开发利用。为了更好地管理文件、利用文件。我们对三年前以上的文件除与本单位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都进行了清理和销毁,对有些时效性比较长的文件,在一定时期内对环保工作有指导作用的,我们注意妥善保管,保证了查阅方便,保证了文件的执行与落实。例如,每年初制定的环保工作要点,以及一些时限较长的工作部署、方案、工作意见等文件,我们都认真做好归档和落实工作,使其不断发挥效用,为领导决策和环保大局服务。
近年来,虽然我厅的公文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查找不足,强化措施,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将我厅的公文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
第二篇:省财厅文件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监察厅 文件 河南省审计厅
豫财办购[2008]8号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监察厅 河南省审计厅 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
省直各部门,各省辖市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有关县(市)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各省辖市政府采购中心,有关县(市)政府采购中心,各乙级采购代理机构: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了解和掌握政府采购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促进廉政建设,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决定于2008年5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现就我省专项检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专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次专项检查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政府采购改革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这既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 革,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又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建立长效机制的有力措施。
政府采购法实施五年来,采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由试点初创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防治腐败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有效的和明显的作用。但是,我们仍需清醒地看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时间还不长,我们的工作与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采购活动中行为不够规范、违规操作、恶意串通等违规违纪行为比较突出,甚至个别从业人员贪污受贿。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公共利益,也败坏了政府采购制度的声誉,阻碍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真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切实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的各项规定。
二、专项检查的任务和目的
此次专项检查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广泛开展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以下简称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的基础上,摸清和掌握政府采购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法律制度、管理体制、监督机制、操作执行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薄弱环节;通过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使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自觉增强依法行政、依法采购意识;针对自查和重点检查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严肃查处不规范行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 2 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通过检查,促进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进一步掌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提高依法采购的意识和能力,纠正错误观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堵塞管理与操作执行的漏洞,促进廉政建设,确保各项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三、专项检查的内容和范围
此次专项检查的内容和范围是,全省各级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2006年和2007年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其中,采购代理机构包括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指获得省级财政部门认定乙级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
四、专项检查组织与实施
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共同成立全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全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专项检查组织工作,指导各地开展专项检查。各省辖市财政、监察和审计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市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组织督导组加强对县级专项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督导。专项检查工作结束后,市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负责汇总本地区专项检查情况和总结报告,报全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五、专项检查工作安排
专项检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从5月开始,到9月结束,具体分为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提高和验收总结四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自查自纠阶段(5月4日至31日)。采购人、采购代 3 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政府采购法和有关制度规定,增强开展自查自纠的主动性。各单位要对本单位2006年和2007年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开展自查自纠。主要内容包括:
1.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依法实施采购的情况,是否存在规避政府采购行为;
2.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不编漏编现象;
3.采购方式选择和执行情况,有无违规行为;
4.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执行情况,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是否都执行了政府采购;
5.采购组织程序、信息发布、专家抽取等环节执行情况,是否执行了制度规定,有无违规行为;
6.工程实施政府采购情况,有无规避招标等违规行为; 7.上级专项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情况,是否都执行了制度规定;
8.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了制度规定; 9.受理质疑案件的答复处理情况;
10.采购代理机构财务开支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现象;
11.其他有关情况。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自查自纠情况归纳整理,查找问题根源,写出自查自纠报告,并填写自查自纠有关表格(电子版)。采购人应当填写表格
1、表格2和表格7;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填写表格
3、表格4和表格7; 4 乙级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填写表格
5、表格6和表格7。
省财政厅负责将自查自纠表格光盘(母盘)发放给各省辖市财政部门,市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县级财政部门以及本辖区内乙级采购代理机构的发放工作。省直各部门和在省工商部门注册的乙级采购代理机构请抓紧到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领取光盘。各地、各单位可同时登陆“河南省政府采购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
(二)重点检查阶段(6月1日-7月31日)。为了保证专项检查工作质量,各地要对采购规模大、采购项目多的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和部分社会代理机构执行情况开展重点检查。自查自纠结束后,各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重点检查范围,其中,集中采购机构要全部进行重点检查,采购人和社会代理机构的重点检查率不少于20%。重点检查工作结束后,要根据重点检查情况写出检查意见和处理建议上报本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三)整改提高阶段(8月1日-31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要结合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阶段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重点检查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情况要以书面形式报本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整改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本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将督促其重新进行整改。
(四)验收总结阶段(9月1日-30日)。整改提高工作完成后,各个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组织好本地区的验收总结工作,总结分析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形成分析报告。确保专项检查工作不走过场,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全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在重点检查期间将组织若干督导组到各地进行督导。
六、专项检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加强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全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按照重点检查的要求对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和采购代理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同时组织督导组对各地专项检查工作进行督导。市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关配套文件和工作方案,确定负责重点检查的工作人员和督导工作小组,指导本地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及时加以解决。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通力合作,从经费和工作人员上给予必要的保障,精心组织和安排各个阶段工作,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依法行政,公正严格。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在专项检查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依法检查,要准确运用法律和政策,严格履行查办程序,排除干扰,秉公办事,防止检查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公正严格。
(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地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在专项检查过程中要协调配合,相互沟通,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确保此次专项检查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五)加强信息统计汇总和定期报告工作。各省辖市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自查自纠电子化表格的发放、填报、汇总、上报工作,确保电子化表格发放到所有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要认真填写,自查自纠阶段结束后要按时汇总上报。同时,在每一个工作阶段完成后,要将有关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逐级报告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各省辖市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应在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10日内将自查自纠报告和汇总后的电子化表格报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附件:1.全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自查自纠表格(表1-表7)
2.全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名单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2:
全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及办公室人员名单
组 长:钱国玉 省财政厅厅长 副组长:刘 荃 省财政厅副厅长
郭锝昌 省监察厅副厅长
祁敦芳 省审计厅副厅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 主 任:刘 荃(兼)省财政厅副厅长 副主任:汤保全 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
陈洪波 省监察厅综合室副主任
邹淮滨 省审计厅财政处处长 联络员:金贵联 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副调研员
(0371)65808206 刘付周 省监察厅综合室副调研员
(0371)66331430 余 萍 省审计厅财政处调研员
(0371)65648360
主题词:政府采购 检查 通知
河南省财政厅办公厅 2008年4月25日印发
第三篇:2010年环保厅督查工作经验材料定稿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努力提高对领导批示的督查工作水平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2010年1月14日)
近年来,在省政府督查室的关心指导下,我厅按照“实事求是,及时推进,讲究时效,务求落实”的方针,紧紧围绕环保工作和中、省领导批办的各项重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督查网络,丰富督查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与执行力,形成了通过督查抓落实,抓好督查促工作的有利局面,确保了督查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重点突出,确保批示件办理落实到位 我厅党组向来高度重视督查工作,坚持把依法科学决策和督促检查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近两年来,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发理二十余次作出批示,要求对中、省领导批示件和重点工作、重要任务加强督查,还亲自不定期深入基层,现场了解,实际督查,解决问题。
在开展政务督查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各级领导批示件督办摆在突出位置,集中主要力量认真办理。2008年-2009年共督办各级领导批办事项411项,其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中央领导批示件9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件49件,环保部及我省其他省级领导批示件353件,所有批办事项办结率在98%以上。两年来,我厅先后开展大型全面督查14次,阶段性督查27次,重点督查410 余项,完成22项重要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编写督查通报24期,确保批示件办理落实到位。一是针对领导批示的重点工作抓好督查。近年来,我厅按照各级领导批示要求,狠抓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环境保护部与陕西省政府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与环境保护部“十一五”SO2、COD削减目标任务书》等重点工作任务的督查。对于以上重要工作任务,均按各级领导批示要求,实行平时督进展、年终查结果,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并对完成情况加强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二是针对领导批示的难点工作抓好督查。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是我省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中、省领导多次有过批示,对此,我厅加大督查力度,要求业务归口处室和单位深入一线、直面问题,逐一排查,解决问题,并限期反馈办理结果。譬如,针对李克强副总理、赵乐际书记、袁纯清省长批示的旬阳汞矿污染问题,我厅立即组成调查组,先后四次深入实地,并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对污染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取得了该地区污染状况的第一手监测数据,提出了治理方案,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了有关情况,目前正在对该地区汞污染进行分析研究,并就污染的科学治理制定技术方案。又如,针对洪峰副省长批示的整顿秦岭北麓乱开发破坏生态的问题,我们及时督促省环境监察局组织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6市环保部门开展了秦岭地区采矿(石)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工作,检查企业448家,依法责成51家企业限期补办环评手续,75家企业整改环保污染防治设施,50家企业报请“三同时”验收,53家企业消除环境安全隐患,79家企业投入2400余万元恢复生态 植被7211.8亩。三是针对领导批示的热点问题抓好督查。群众反映的环保问题往往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领导批示件的重要内容。对这些问题的督查,我们坚持快速反应,强督严办,确保热点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譬如,针对领导批示的陕西广播电台“秦风热线”栏目反映的9件群众投诉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立即督查有关处室与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商洛等市逐一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向群众进行了回复。两年来,我厅共受理环境投诉896件,已全部按期办结回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此外,2008-2009年,我厅承办了72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对各类建议和提案,坚持统一管理,归口承办,明确工作要求,建立档案,确保各承办单位办理进度和效果有案可查。我们采取领导督办、部门督办、联合督办、通报督办、重点督办等形式,督促承办处室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时沟通,在回复前必须征求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并及时进行网上回复。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落实到位。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馈的意见来看,我厅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满意率达到100%。
二、完善制度,创新方法,增强督查工作实效
我厅制定了《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政务督查工作制度》,并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的意见》精神,及时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对督查件立项、交办、催办、报告、归档各环节和工作标准进行规范。督查工作实行月通报月办结、办理结果现场核查制度。同时,我厅在修订《公文处理办法》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批示件及国务院文件的办理流程及时限,使 得督查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督查的方式方法上,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五种:一是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发挥好领导抓督查“第一推动力”作用,对重要工作均明确具体分管领导和牵头处室,实现“督查工作抓领导、依靠领导抓落实”。二是坚持“反复督、督反复”。对于重大决策和重要批示件,坚持全过程督办,反复多次督查,一督到底,直至取得成效。三是坚持“现场查、查现场”。在认真抓好书面督查、会议督查等督查形式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决策执行和领导批示件的督查事项,坚持深入实地,了解真实情况,提高督查的实效性。四是积极发挥网络督查功能。我厅在门户网站专门开辟 “政务督查”专栏,即时了解工作动态,把握督查方向,找准督查重点,实现督查工作公开透明。五是注重督查结果运用。坚持将督查结果与绩效考核和干部问责紧密结合,坚决做到“任务完不成就要挨板子”、“工作干不好必须有说法”,严肃查处那些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行为,树立政务督查工作的权威性。
三、发挥作用,体现效果,推动环保工作上水平
近两年来,我厅始终把政务督查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增强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上级领导指示和上级组织工作安排的重要手段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要的措施,通过抓督查工作促使全省环保工作跨上新台阶。一是污染减排指标完成良好。据我省自查,全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7%和3.5%,将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两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削减4.5%和3%的目标任务。二是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省各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为304~362天,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270~300天的目 标任务,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渭河出境水质已达到V类标准,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目标任务。汉丹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三是环境执法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6次,检查企业2.17万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72起,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128个,保持了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四是环境宣传有声有色。在陕西电视台开辟“环保时空”栏目,拍摄我国首部环保题材电影《绿水》并在全国公映,开通西部首个生态文明主题网站-生态文明网。五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签署了环保部与我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起并组织召开了十一省(市区)环保厅(局)共同应对环境污染工作座谈会;开展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了渭河上下游水污染补偿制度。
近年来,虽然我厅的政务督查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机制和运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查找差距,强措施,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努力做到服务全局督大事、抓住关键督急事、坚持不懈督难事,不断开创督查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省人社厅文件
关于做好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工作的通知
鲁人社发〔2011〕63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制度,现就做好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评审权限组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高级评审委员会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授权的市、省直有关单位组建。继续授权济南、青岛等市组建工程技术、卫生技术、中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市所属的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授权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组建相应高级评审委员会,根据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量、等级结构和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空缺需求,评审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或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没有空缺岗位的,不再组织申报评审。(各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的调整情况详见附件)
二、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报评审范围、标准条件和申报、推荐、呈报、评审、核准、备案等工作,仍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10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鲁人社发〔2010〕48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数量、专业特点和需求,精心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实行评聘分开的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数超过核准的相应岗位数15%和尚未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除引进急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外,不再推荐评审。
四、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时间安排为:8-9月组织申报、评议推荐和呈报;10月底前完成评审工作;11月底前完成审核、备案工作。各高评委办事机构要按照时间安排,组织受理申报材料,研究拟定《评审工作方案》,并在评审会议召开10日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五、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公开制度和个人诚信承诺制度,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推荐评审工作的透明度。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办理信访事项,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人员、直接责任人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要按照《关于处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政策纪律问题的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六、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相关政策规定、表格式样及有关信息可登录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和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所在部门(单位)网站查询。
七、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对各级评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部署、实施及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抽查。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是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坚持科学人才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注意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附件:201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名单
二Ο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环境保护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省环保厅文件)
环境保护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
(汇编)
评审标准:环境保护专业高级工程师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术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良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粤人职〔2000〕1号)
一、适用范围
我省从事环境科研、监测、评价、规划、工程设计、自然保护、技术信息等工作的在职在岗工程技术人员。(粤人职〔2000〕1号)
二、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称职以上。(粤人职〔2000〕1号)
(一)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延迟2年申报。
(三)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三、学历、资历条件
根据粤人发〔2003〕178号文精神,学历、资历条件如下:
(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业绩成果、论著等条件必须是获得博士学位后做出的方为有效。〕
(二)取得中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以上。
四、外语条件
根据粤人职〔2000〕1号和粤人发〔2007〕120号文件精神,外语条件如下:
(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外语A级考试,成绩达到人事部划定的合格线。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外语:
1、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
(1)出国留学或在国外连续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的(须出具国家留学人员服务机构或驻外使领馆的有效证明)。
(2)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且个人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20万字符的(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测试)。
(3)获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申报时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学历鉴定证明供审核,后者随申报材料上报)。
(4)获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现从事非外语专业工作的(要求同上)。
(5)取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BFT(A)级。
(6)具备博士学位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2、取得下列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
(1)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以获奖证书、证明材料为准,下同)。
(2)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的。
(3)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的。
(4)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
(5)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前3名),或地级以上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排名前3名)。
(6)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前3名),或地级以上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3名)的。
(7)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3、在下列地区、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在乡镇及以下基层所属企事业单位工作的。
(2)在县(不含市辖区)属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类、农业类(不含农业科研)专业技术工作的。
(3)在地级市及以下所属企事业单位工作、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地质勘探、水产、铁路施工、公路施工的(在野外时间不少于8年,每年在野外时间不少于6个月)。
4、年龄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
(1)1960年(含)以前出生的。
(2)1977年恢复高考统考前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且毕业的。
5、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1)转换系列评审,申报评审与转换岗位前同档次专业技术资格的。
(2)1997年以后,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现申报高一级别专业技术资格仍需参加该级别外语考试的。
(三)符合下列条件者,外语考试合格成绩可放宽到40分以上:
1961~1965年(含)出生,且从事非高教、科研岗位工作的。
五、计算机应用技术条件
根据粤人发〔2002〕81号、粤人发〔2005〕177号、粤人发〔2005〕180号、粤人发〔2006〕122号和粤人发〔2010〕176号文件精神,计算机应用技术条件如下:
(一)须通过5个(县以下基层单位4个)及以上模块考试。
(二)《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只作为继续教育证明,不作为计算机能力的有效条件。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相应科目(模块)的考试:
1、计算机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2、在计算机室(中心)直接从事计算机工作3年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3、取得博士学位者;
4、计算机专业专职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
5、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或水平考试获得程序员以上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6、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
7、符合粤人发〔2004〕223号文规定的突出贡献人员、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离退休人员
8、在农村乡(不含镇)属单位工作,或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期间,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要求,须进行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和个人选修科目学习,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72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指南中规定的必修内容和学习时间。公需科目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确定,统一部署安排,每年定期发布公需科目学习指南;环境保护专业科目学习指南由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确定,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发布;选修科目由个人提出与本专业相邻或相近的学习计划商单位确定。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按照《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进行登记管理。
七、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之一(粤人职〔2000〕1号):
(一)从事环境科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主持或主要参与二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地级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省内空白。
3、主持或主要参与三项以上不同类型的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并取得显著效益。
4、负责开发环保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三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效益。
(二)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或主要参与一项以上大型或二项以上中型环境工程的全过程,并通过验收。
2、主持或主要参与五项以上小型环境工程的全过程,并通过验收。
3、作为技术负责人,负责大中型工程运行,并主持二项以上大中型环境工程设备重大检修、抢修方案制定和实施。
4、主持或主要参与开发、应用环境工程新技术三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效益。
(三)从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完成省(部)级科技项目一项以上或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地级市科技项目二项以上或地级市业务主管部门、县级科技项目四项以上的技术负责人,并参加了相应的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国家级科技项目一项以上或省(部)级科技项目二项以上或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地市级科技项目三项以上。
3、作为某专项技术负责人,负责数据综合分析和各类报告编写于审核工作三年以上,达到省级以上先进水平一项或经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采用的三项以上。
4、作为技术负责人,从事采样选点、分析、数据处理到报告编写等全过程四年以上;或作为某一环境要素负责人,从事该要素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编写等技术工作四年以上。达到省。
级以上先进水平一项以上或经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采用三项以上。
5、主编环境标准、监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三项以上,或主持编写环保部门中长期规划及有关重点项目的论证三项以上,并被有关部门采用。
6、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开发应用不同类型的监测新技术或新仪器三项以上。
7、在环境监测信息利用中有独到见解,起草或主持起草关于环境状况(含污染事故)等专题报告五项以上,并被省(部)级环保部门采用。
(四)从事环境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要参与制定、修订地市级以上颁布的环境法规、规划、标准、技术政策等三项以上。
2、主持制定科技或监测计划三年以上,实践证明其计划既先进又行之有效,对出成果出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对三个以上企业的三废治理进行技术指导,提出工艺技术改进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经鉴定验收,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
4、主持推广环保新技术三项以上,并为实践所应用,效果显著。
八、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业绩成果条件之一:
(一)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二)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二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获得有较大价值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本专业发明专利(发明人)。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省(部)级以正式文件列为重点成果推广项目的课题或研究成果的技术负责人。
2、被省(部)级确定为定型产品并转化为商品生产、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二项以上的技术负责人。
3、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有三项以上解决了所在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或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
4、承担完成大型环境工程项目一项以上、或中型项目二项以上、或小型项目五项以上的技术负责人,实施后经有关部门验收确认为有效解决了所在地环境问题,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5、开发应用环境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并转化为商品,在实际中获得推广应用三项以上的技术负责人。
6、负责重大监测技术工作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环境科研、环境调查、环境规划、影响
4评价、工程验收、毒性鉴定,以及准则条例、手册、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报告的编写,监测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监测质量保证、监测方法研究开发、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监测仪器研制、改进等,其成果有三项以上受到市(厅)级以上表彰或被采用。
7、获得国家或省级优质实验室的主要技术人负责人。
8、制订、修订地市级以上环境法规、规划、标准、技术政策等的技术负责人,其技术管理成果有三项以上被正式推广应用。
9、对企业三废治理进行技术指导的技术负责人,有三项以上被企业采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九、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期间,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撰写有较大价值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粤人职〔2000〕1号和粤人发〔2005〕300号):
(一)出版著作1部,及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
(二)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
(三)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及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
(四)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及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宣读论文2篇。
十、附则
(一)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二)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指等级额定获奖人员(以奖励证书为准)。
(三)科技成果奖:主要指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
(四)疑难技术问题:指在项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本专业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
(五)主持或负责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指负责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论证、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并承担其中重要技术工作。
(六)技术骨干、主要参与(加)、技术负责人:指为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的某一方面的技术负责人或具体承担某一项主要技术工作,并完成其中的具体工作。
(七)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的方案调研、论证、设计、实施、调试、验收、报告编写等。
(八)大中小型项目:按国家环境工程设计资质要求划定。
(九)专业学术刊物:指取得CN或ISSN刊号的专业学术刊物。
(十)该汇编如与原文件不符的,以原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