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部和省环保厅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源相关复函摘要
环保部和省环保厅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源相关复函摘要
1、环保部2004年对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的函复(环函〔2004〕282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湖库的总氮和总磷是控制湖库富营养化的指标,这两项指标在个别时段超过Ⅲ类水标准值并不表明该水域不能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2、环保部2004年对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对水库养殖污染环境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函复(环函„2004‟217号):水库养殖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规定,渔业/淡水养殖分为“湖泊养殖”和“其他类”,其中规定湖泊养殖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他类只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的依据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大多水库承担着饮用水源的功能,与湖泊相比,对水库的水质要求更严格,对水库的保护程度也高于湖泊,因此,除河道型并无饮用水功能的水库外,其他类型水库养殖应归入“湖泊养殖类管理”。
3、环保部2009年对北京市环保局•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函复:(1)凡是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设置排污口。(2)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任何排污口均属违法,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等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4、省环保厅2012年对十堰市环保局的复函(鄂环办„2012‟132号):(1)不同意你局将郧县谭家湾水库监测断面取消的申请。郧县谭家湾水库作为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当加强保护和监管。(2)作为郧县集中式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同意谭家湾水库不参照在用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频次开展监测工作,谭家湾水库监测断面监测工作任务由十堰市环保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环函„2009‟33号)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中有关问题的请示‣(黔环呈„2008‟100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上述规定中“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并非特指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也应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其他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存在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即使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水污染物经城市排污管网转移至保护区外处理排放,仍存在事故性排放的危险,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原则上不应审批此类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部 2009年2月6日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
环办函„2008‟667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秘书行政司:
你办转来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关于商请对†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的函‣(法工经函„2008‟5号)收悉。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并充分、合理考虑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关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
新•水污染防治法‣第58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1、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上述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只要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禁止建设。但是,对于既无法调整饮用水水源和保护区,又确实避让不开的跨省公路、铁路、输油、输气和调水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批准建设。但必须具有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并在铺设线路方案上科学论证,从严要求,并采取防遗洒、防泄露等措施,设置专用收集系统,对所收集的污水和固体废物进行异地处理和达标排放,而且应当对施工阶段提出严格的环保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名录‣已明确规定环评文件审批权限。因此,上述涉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审批,应当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名录‣确定的审批权限执行。
二、关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
1、新•水污染防治法‣第59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和上述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是指因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可能对水体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排污口未设在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
2、新•水污染防治法‣第59条第一款还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2000年3月20日开始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23条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和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在2000年3月20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施行后,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属于违法项目,因此应当依法作出予以拆除或者关闭的处罚决定。
在•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施行前已经建成的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由当地人民政府合理、妥善安排,采取拆除或者关闭措施;对于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确实没有对水体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对此类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以上意见,供参考。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
第二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汇报
省环境保护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云环发[2005]374号”《云南省2005年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全省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昭通市实际,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组,按照国家、省的文件要求,我市各县区由政府组织,环保、水利、建设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人员,集中力量对全市十一县区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治,现将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和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经检查,全市十一县区中,巧家、彝良两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下饮用水源,属县政府批准划定的保护区;鲁甸、大关、两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下饮用水源,未划定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昭阳、永善、水富、镇雄、绥江、威信、盐津七县区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表水源,除昭阳区渔洞水库水源保护区为省政府批准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其余均属县区政府批准划定的保护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状况:巧家、彝良、威信三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Ⅰ类水质。昭阳、永善、水富三县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Ⅱ类水质。镇雄、绥江两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Ⅲ类水质。鲁甸、大关、盐津三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没有监测,监测数据无法统计。
(三)检查整治情况:整治前,全市部分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这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整治,一是查清了十一县区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情况和水质情况。二是查清了各县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是否存在超标问题和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主要原因。三是加大力度,重点排查了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废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四是对未进行水质监测的三个县,市环保局已要求尽快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上报市局。通过清查、整治,各县区增强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意识,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有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在这次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县区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相应成立了环保专项行动整治领导组。由政府部门组织召开了各成员单位会议,为搞好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专题检查和整治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强调了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的时间、内容和目的。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相关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这次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
(二)健全措施。各县区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存在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生态环境,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城镇饮用水安全,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相应制定了各项管理规定,健全和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事故预案和应急措施。目前,昭阳区渔洞水库水源保护区由省人大正在进行立法保护,对我市十一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城镇饮用水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措施保障。
(三)效果明显。在这次专项检查整治行动中,各县区结合辖区内存在的实际情况,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全市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情况和水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排查了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废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昭阳、巧家、永善、绥江、彝良等县区分别对辖区内饮用水源进行了清理整治,集中整治了集镇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乱排等污染源,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开展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题检查整治,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和水源污染防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水土流失严重。各县区水源径流区森林覆盖率比较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全市现有水库库容在不同程度上逐年减少。昭阳区每年就有108万吨泥沙进入渔洞水库,水土流失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其原因:一是各县区水源保护径流区森林覆盖率低,加之气候寒冷,冰雪冻融作用于地表,导致土质疏松极易流失。二是各县区水源保护径流区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匮乏,毁林现象比较严重。
(二)水体水质有恶化趋势。各县区水源保护区受径流区生态恶化的影响,部分县区的水质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已由原来的I类水质变为II类水质,水体中磷、氮两项严重超标。其原因:一是集镇垃圾随意堆放,生产及生活污水乱排,致使大量污水进入(渗漏)水源保护径流区。二是由于人类对现有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氮、磷指标超标,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素质。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监察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对影响饮用水源的建设项目实行严格把关。三是督促所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制。四是加强对集中式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能够保持现状或有所改善,以利于昭通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省环保厅大事要事
省环保厅大事要事
一、省环保厅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 1月20日,省环境保护厅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厅领导、厅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2人参加了会议。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清同志全面传达了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与会厅领导和部分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进行了讨论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省委全会和省“两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审议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稿,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部署,是确保我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再创新辉煌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意见》,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借鉴了近年来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意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思路明确、理念超前、措施有力,为我省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最后,李清同志结合我省环保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研究细化环保领域深化改革计划安排。全会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问题,这对环保工作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各单位、各支部要安排专门时间,认真研读春华书记、小丹省长讲话和省委《意见》,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要按照全会和《意见》的精神,抓紧研究制定环保部门深化改革的中长期规划,着眼环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阻碍环保改革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解题破局。
(二)要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质量,扎实抓好各项计划方案的分解落实。认真抓好被列为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重点工作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环保为民行动计划的实施,要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逐项逐年抓好落实,确保“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和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三)要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下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要针对严格监管
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目标要求与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改进创新环境监管机制,探索独立的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逐步适应环保目标任务的需要。
(四)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注意区分好层次,分级抓好落实。对国家层面的改革要搞好调查研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对省委《意见》中明确要改革的问题,要早研究、早筹划,尽早拿出比较完善的计划方案。对一些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要抓紧组织实施。对正在实施的改革措施,要边改边总结评估,逐步予以完善。对其他部门牵头、涉及环保改革的,要仔细研究,积极配合,搞好配套。
(五)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中央、省委对作风建设有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风养成要求越来越高。新一年,要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改进工作作风,围绕环保重点难点问题下功夫、下力气,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
第四篇: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环函[2009]33号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中有关问题的请示》(黔环呈
[2008]100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上述规定中“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并非特指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也应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其他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存在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即使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水污染物经城市排污管网转移至保护区外处理排放,仍存在事故性排放的危险,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原则上不应审批此类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部
2009年2月6日
第五篇:省环保厅文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抓制度 重规范 保安全 进一步提升机关公文管理水平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2010年5月 日)
近年来,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机关公文管理有关规定,紧紧围绕“规范、高效、安全”目标,坚持结合实际抓制度,严格程序重规范,强化管理保安全,公文管理工作做到了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传递快速、利用高效、管理安全、清缴严格,较好地使公文发挥了应有的效用。2009年,省委办公厅在检查我厅公文管理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结合实际,建章立制,确保公文管理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制度是保证公文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前提。为此,我厅在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公文管理规定基础上,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大力加强公文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了领导签字制度。我厅向来高度重视公文办理工作。厅党组把文件处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对公文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建立了一把手直接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发理十余次作出批示,对公文办理工作提出要求。同时,对于重要文稿坚持亲自定思路、亲自修改。分管厅领导对负责签发的文稿在办公室核稿后也都是亲自审核,严格把关。由于领导的重视,有力地保证了我 厅公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了公文运行制度。为了确保公文管理工作更加及时和准确,我们先后制订了《公文管理办法》、《机要文件管理制度》《机要文件管理工作程序》、《文书档案管理办法》、《公文定密范围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文件的签收、登记、送审、传阅、分送、督办、归档等处理流程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收集了中央、省级和我厅有关公文管理的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了《公文管理工作制度汇编》。目前,我厅已初步建成了公文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真正使文件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了公文得到规范、及时、准确的处理。
三是建立了责任落实制度。我们坚持将公文管理工作落实到处室、落实到个人,实行明确分工,定职定责,确保公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每一份文件都有人办。日常的公文起草、核稿、印刷直至发文各个环节也都责任明确,如对公文审核我们实行分级审核负责制,公文草拟后应经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厅办公室机要室、厅办公室负责人先后审核,并明确各级审核的主要内容,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从根本上保证了公文的质量。同时,将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列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公文质量不高或办文延误的处室和个人追究责任,考核不能评优,有效增强了处室和个人办好公文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四是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坚持每年在全省环保系统组织开展公文写作和处理业务知识培训,邀请院校专家和省政府办公厅文秘部门领导,针对日常公文管理工作中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专业知 识讲授和典型文稿讲评。此外,我厅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公文评选活动,对省、市和扩权县环保机关的公文进行评审。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办文人员的业务素质,全系统公文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严格程序,突出重点,确保公文管理工作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文管理同样也要按规律和程序办理。因此,我们注重准确把握公文办理的内在规律,从公文运行的基本环节入手,严格办理程序,保证了公文运转规范高效。
一是严格收文登记,突出一个“细”字。坚持“一个口子”进出,由办公室负责接收登记所有来文,杜绝了文件多头投送、多头批示的现象。建立《收文登记本》、《发文登记本》、《转办登记本》、《借阅登记本》,实行纸质、微机双登记,确保每份文件走向清楚,有据可查。对收到的文件,坚持认真研究文件内容,准确把握文件意图,明确提出拟办意见,力争做到安排合理、考虑周到、范围适度、意见明确。注重文件登记动态化,坚持文件运转到哪里,登记手续就跟进到哪里,随时掌握公文去向及领导批示。对紧急文件实行限时登记,做到随到随登记,随到随办理。
二是严格文件拟制,突出一个“质”字。在发文方面,我们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精简行文数量,控制发文级格,对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进一步提高公文工作效率。同时,加强文稿的审核力度,严格落实分级审核责任制,层层负责,严把“四关”:把好公文内容政策法规关,使公文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把好公文文字关,做到表述清楚,文字简洁、准确,不产生歧义;把 好公文格式关,确保公文在格式以及用纸等方面符合要求;把好公文运行程序关,严格按收文办理、发文办理程序和规定运行公文工作,确保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
三是严格文件传递,突出一个“勤”字。我们在文件在传阅过程中,坚持专人负责,做到四“勤”,即“脑勤”,随时掌握厅领导的工作安排,并根据文件的内容和要求,把握好传阅文件的最佳时机;“手勤”,坚持随时记录文件传递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对领导批示件,做到及时登记,一事一记,及时转送,并存档备查;“腿勤”,每日坚持两送两取,紧急文件当面送呈,当时取回,保证领导在第一时间看阅公文,杜绝出现“错、漏、压、丢”现象;“嘴勤”,对中、省重要文件、涉密文件和紧急文件提醒领导及时阅文,保证文件及时传递、及时处理。
四是严格督查催办,突出一个“实”字。公文管理的关键在落实。因此,我们不断强化文件落实的督查与综合协调。首先建立重要文件跟踪督办目录,根据领导批示情况和时限要求,及时向处处室通报办理内容和要求,办完一件,注销一件。其次实行领导批示件催办登记,随时跟踪督查文件落实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必要时向承办部门发放督办单。第三是加强对围绕文件的处理而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关系的综合协调,及时协助或组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与有关部门进行会商或交流,确保文件办理高效率、高质量。第四是严格紧急公文办理规定,对紧急公文当面送呈或电话请示领导,领导批示后,及时向办理单位讲清情况和要求,确保文件办理不误时、不误事。
三、注重保密,强化管理,确保公文管理工作安全化 在规范文件运转程序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文件的安全管理,提高了文件办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水平。
一是注重保密教育。我们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及时对厅保密工作委员会进行了调整,由主管厅领导亲自抓机要公文管理工作,建立了由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各处室专门指定了一名机要工作同志,使机要公文管理工作做到横向有人抓,纵向责任明。坚持利用每周的干部例会及每年保密宣传月活动,组织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保密法》及我厅《保密工作规则》等7项保密制度,有关保密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传达上级保密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保密法规及公文,办文人员的保密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是强化重要文件管理。严格阅文范围,对中、省文件及涉密文件实行专人负责、专册登记、专柜存放。严格按照阅知范围传递,不随意扩大。对于领导批示由有关部门办理的涉密文件,我们采取开会传达,请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到办公室阅文等方式进行;强化自查和领导督促相结合,定期不定期检查人员在岗情况,确保不出现断档现象;每月检查一次登记情况、文件的运转情况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季检查一次上级来文有没有漏登现象,传阅件有没有漏传现象,收文单位有没有漏领现象,文件回收有没有漏缴现象。制定机要公文管理单项流程。本着“科学合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制定了收文、发文、公文复印、公文清退等都制定了详细的公文管理操作流程,使机要件管理更加规范,更易管理。同时,加大机要 工作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变。所有机要文件全部录入专用电脑,实现电子文档与文字材料双存档,确保文件管理准确无误。
三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近年来,我们克服办公室紧张的困难,不断加大文件管理的硬件投入,专门设立文件室,配置了铁柜、报警器、灭火器、湿度计等硬件设施,投放了无毒、无腐蚀性的灭虫药品,为文件管理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提高文件保密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坚持文件开发利用。为了更好地管理文件、利用文件。我们对三年前以上的文件除与本单位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都进行了清理和销毁,对有些时效性比较长的文件,在一定时期内对环保工作有指导作用的,我们注意妥善保管,保证了查阅方便,保证了文件的执行与落实。例如,每年初制定的环保工作要点,以及一些时限较长的工作部署、方案、工作意见等文件,我们都认真做好归档和落实工作,使其不断发挥效用,为领导决策和环保大局服务。
近年来,虽然我厅的公文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查找不足,强化措施,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将我厅的公文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