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

时间:2019-05-12 17: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

第一篇: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

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

关于民族、宗教的报道

1、要宣传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原则。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兼顾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强调宗教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2、要加强对有不信仰宗教自由的宣传。主要注意三点:一是保障信教自由并不妨碍普及科学教育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二是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的行为,都是侵犯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不能容许的。三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适于共产党员。

3、在涉及敏感问题时,避免伤害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严禁在新闻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的内容。在宣传中,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猎奇和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更不能加以丑化、侮辱、胡编乱造。

4、要防止民族关系宣传中的一边倒现象。既要讲国家和内地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也要讲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内地的帮助。在报道民族地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时,既要讲国家的扶持和内地的帮助,也要讲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和贡献。在新闻稿件角度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一边倒现象。对于少数民族优秀人物,要注意从民族角度报道,同时避免对少数民族消极落后的东西进行展览的报道。

5、要防止对民族特色的宣传狭隘、表面化。要防止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时单调狭隘,仅仅是唱歌跳舞、请客喝酒等表面化倾向。反对以猎奇心理,拿某个少数民族落后、愚昧的东西吸引读者,把一个民族非本质、非主流的东西当作本质和主流来宣传,本末倒置,是非混淆。

6、要防止日常宣传力度不够,追风赶浪时有失力度。民族宣传要制定计划,加强协调,做好经常性的宣传报道,避免追风赶浪,误导受众。

7、要严格民族宗教宣传纪律。凡涉及民族宗教方面敏感问题的报道,应当送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事先应报中央批准。需要公开报道的事件,要严格遵守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宣传口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引导,防止负面影响。不宜公开报道的事件,可以通过内参反映。

8、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容易引发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反感的问题,要慎重把握。我国有多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对他们的风俗多样的婚姻习俗和家庭关系也不要探秘、猎奇、肆意渲染。

9、对国际上的民族纠纷要客观报道,淡化处理,不应渲染。

10、要注意宗教的消极影响,不要助长宗教热。对个别地方搞所谓的“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佛(神)发财”的做法,不要宣传。对一些旅游部门在旅游景点兴建庙宇,文化部门为恢复古迹而修建庙堂以及开光活动,报道要特别谨慎,不要轻易报道,更不能过多宣传。

11、宗教宣传应当注意区域性和内外有别,力求报道准确。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对海外报道,但不宜渲染;对内宣传要适度,不宜炒热。不要光把着力点放在宗教上,而要放在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上。对于纯粹的宗教活动,如大法会等原则上不报道,更不宜对内宣传。

12、要规范适度使用涉及民族关系的词语和表述。宣传中华文明史要多提“中华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黄子孙”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不能使用“蒙古大夫”的称谓贬称医术低劣的医生。这不仅伤害蒙古族群众的情感,也对蒙医蒙药的声誉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国际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严禁使用“穆斯林恐怖分子”、“伊斯兰恐怖分子”等语句。

13、在民族宣传报道中,要避免把话说得很满,绝对化。尤其是为突出现在的成绩,往往夸大原先的落后面。要实事求是,不要把过去说得一无是处。

关于涉外、涉台的报道

1、有关华侨、外籍华人的宣传报道,从总体上应持严肃、审慎的态度,掌握稳妥、严谨的原则,注意对华侨、外籍华人的工作应当坚持“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一贯要求。

2、必须明确“华侨”和“外籍华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严格区别两者的国籍和政策界限,不得混淆。“华侨”是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而“外籍华人”是指原是华侨或华侨后裔,后已加入或取得居住国国籍者,已不是我国公民,而是居住国公民,这个国家才是他的祖国。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正确的表述是,中国是外籍华人的“祖籍国”。因此,不要公开宣传和提倡外籍华人“爱国”、“热爱祖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等。

3、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保密法规,严格把握各项有关政策,不得公开引述对华侨、外籍华人工作中的内部方针、政策、规定及提法,不得涉及不宜公开的驻外机构等情况。

4、华侨、外籍华人在我国境内投资兴办企业的宣传报道,应与其他外资企业的报道融合为一体,在宣传报道上不宜将其突出出来。对个别需要公开报道的,必须征得报资者同意,并经市侨务办公室审核。对来自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华侨、外籍华人的投资,包括投资者的姓名和投资规模,严禁对外公开报道。对华侨、外籍华人在我国进行经贸考察活动,报道也要掌握分寸,不要过分渲染。尤其不要片面渲染对中国的好处,而应强调双方互利互惠。

5、对我国引进华侨、外籍华人智力工作的情况,一律不得对外公开报道;特别是对华侨、外籍华人引进西方和所在国严禁出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必须严格保密,绝对不准对外报道。

6、华侨、外籍华人为支援家乡建设,捐款赠物兴办公益事业,原则上不对外公开报道,个别需要公开报道的,必须征得捐赠者同意,并经市侨务办公室审核,对来自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华侨、外籍华人的捐赠,严禁公开报道。

7、不得公开报道华侨、外籍华人在住在国的政治背景和财力情况。

8、不得公开报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侨、外籍华人来华寻根、祭祖、联谊等活动情况,尤其不得披露持另纸签证者入境后的情况。

9、涉及各国领导人和友好党、友好国家的报道要严格遵守纪律。严禁发表或转载对各国领导人进行人身攻击的文章、漫画;不得公开对友好党、友好国家的内部事务乱加议论;严禁公开转载和引用议论友好国家领导人和内部事务的外国著作和报刊材料。

10、地方新闻机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要有指导、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选用对方的节目和稿件,要有专人把关审看,注意适度、适量,不要成为宣传西方价值观、西方生活方式、西方物质文明的园地。也要要求对方以对等的方式选用我提供的节目和稿件,并在其所在国刊播,待落实后再与之合作。节目和稿件的内容,要以扩大我在国际上的正面影响为原则。

11、涉及我国际河流的报道。一是对涉及国际河流的有关资料事宜要严格按照水利部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布的《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规定》执行。对拟公开出版、宣传的涉我国际河流方面的信息,应按规定自审。对难以确定是否涉密的信息,要送省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保密部门审定。二是对于国际河流方面的内容应尽量少报道或不报道。如确需宣传报道的,要按主管部门统一口径进行,对国际河流跨流域调水工程名称不要使用“跨流域”、“调水”、“引水”等字眼。三是需向有关部门反映或通报涉我国际河流的内参信息,应通过内部途径进行,并按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的标志。四是通过互联网站进行涉我国际河流宣传报道,参照以上意见执行。

12、必须严格遵守使用地图的有关规定。一是公开出版展示的地图,国界线必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特别注意南海诸岛、中印边界线走向、钓鱼岛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界的正确画法。二是出版和展示的图书、报刊、影视、广告、标牌等,凡涉及到我国国界线画法的内容,必须履行送审程序,经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出版或展示。三是在因特网上使用中国地图,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页(http://nf-gis.nsdi.gov.cn)上的地图为准。四是引进外国涉及中国国界画法的地图产品,在国内生产加工、销售或展示前,须严格履行送审程序。

13、对外劳务合作的新闻报道要稳妥把握。要从保持社会稳定和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准确地把握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关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主要按以下要求把握:一是要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的正面报道;二是避免对劳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炒作;三是对于把握不准的消息应予核实,必要时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14、慎重报道各种灾难和自然灾害赔偿问题。对于在国外中国人遇难、受伤等情况,有些国内媒体炒作遇难或受伤的赔偿问题,表现出一种非正常的心态。这不仅可能给理赔过程造成障碍,而且还可能给读者造成“中国劳工可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金钱”、“金钱可以凌驾于生命之上”等错误印象,有悖于生命价值观,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因此,在报道各种灾难和自然灾害的赔偿问题时,新闻报道应当慎重。特别是对在国外发生的这类事件,不要盲目炒作,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15、不要使用“WTO成员国”这个错误提法。“WTO”是一个由世界上主权国家及单独关税地区组成的国际贸易组织。对其成员,一般称为“WTO成员方”或“WTO成员”,而不能称其为“WTO成员国”。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是WTO成员,台湾也将加入WTO,成为其成员,如果将其称为“WTO成员国”,将造成严重的政治错误。因此,新闻宣传中不要使用“WTO成员国”这个错误提法。不得将世界贸易组织称作“经济联合国”。公开报道就是“世界贸易组织”或简称“世贸组织”。

16、与台湾新闻机构和记者合作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未经批准,祖国大陆人员不得受聘担任台湾新闻机构的常驻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未经批准,我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台湾新闻机构的采访,不得向台湾新闻机构提供稿件。

17、涉台重大政治性新闻和敏感问题的报道,必须报经市台办同意后发稿;涉及保密范围的台企投资以及台资企业存在问题的报道,需与市台办商定后再报道;遇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与市台办联系、沟通。

附一:涉台宣传用语的使用要求

1、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应称之为“台湾当局”或“台湾有关方面”、“台湾方面”,不得使用“中华民国”,也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2、不使用“台湾政府”一词。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名称,即台所谓“一府”(“总统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及其下属机构,如“内政部”、“行政院新闻局”等,可用台湾“有关当局”、台湾当局“主管部门”、“主管机关”代替。如对“台湾行政院”可称其为“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或“台湾行政当局”,对“台湾各部”可称其为“台湾某某主管部门”,如“行政院新闻局”可称其为“台湾新闻主管部门”。特殊情况报道中不得不直接称呼上述机构时,必须加引号,我广播电视媒体口播时则需加“所谓”一词。

3、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中官员的职务名称,可称其为“台湾知名人士”、“台湾政界人士”或“××先生(女士)”。台湾市级及市级以下(包括台北市、高雄市)的机构名称及人员职务,如市长、县长、议长、议员、乡长、镇长、县民政局、市教育局等,在相关新闻报道中,原则上可以直接称呼。

4、对台湾当局及其所属机构的法规性文件与各式官方文书等,应加引号或变通处理。对台湾当局或其所属机构的所谓“白皮书”,可用“小册子”、“文件”一类的用语称之。

5、具有“台独”性质的组织和政治术语应加引号,如“台独”、“台湾独立”、“台湾地位未定”、“台湾住民自决”、“台湾主权独立”等。宣传报道中涉及“台独”政党“台湾团结联盟”时,不得简称为“台联”,可简称为“台联党”。

1、对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等党派机构、人员的职务,一般不加引号,但对民进党内相关机构、派系和次级团体组织(“中国事务部”、“正义连线”、“福利国连线”)等,均应加引号。

2、对台湾民间团体,一般不加引号,但对以民间名义出现而实有官方背景的团体,如“中华旅行社”、境外设置的所谓“经济文化代表处(办事处)”等应加引号;对具有反共性质的机构、组织(如“反共爱国同盟”、“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以及冠有“中华民国”字样的名称须回避,或采取变通的方式。对岛内带有“中国”、“中华”字样的民间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在报道中可视情加引号直接称呼,如台湾“中国钢铁公司”、“中华电信”等。

3、对以民间身份来访的台官方人士,一律称其民间身份。对来访的台“立法委员”,可称“台湾知名人士”或“××先生(女士)”,不得称“××委员”。

4、对台湾的某些与我们名称相同的大学和文化事业机构,如“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应加引号并在前面加上台湾、台北,如台湾“清华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

5、对台湾冠有“国立”字样的学校和机构,报道时均需去掉“国立”二字。如“国立台湾大学”,报道时应称“台湾大学”;“××国小”、“××国中”,应称“××小学”、“××中学”。对台北“国父纪念馆”不直接称谓,可称台北中山纪念馆。

6、不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称为“大陆法律”。对台湾地区施行的“法律”称之为“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如果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引用台湾当局颁布的“法律”时,应加“所谓”两字和引号。报道法律问题时如涉及两岸,不得使用“两岸法律”等具有对等含义的词语,可就涉及的有关内容和问题进行具体表述,如“海峡两岸律师事务所”、“两岸婚姻、继承问题”、“两岸投资保护问题”等。

7、有关两岸关系的事务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在处理涉台法律事务及有关报道中,一律不得使用国际法上的专门用语。如“护照”、“文书认证”、“司法协助”、“引渡”、“偷渡”等,可采用“旅行证件”、“两岸公证书使用”、“两岸司法(行政)方面的联系与协作”、“遣返”、“私渡”等用语。涉及台湾海峡海域的报道不得出现“海峡中线”一词。

1、在国际活动中介绍我国情况时应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称“大陆”。报道国际活动时,不能把台湾和其他国家并列,而应称为“中国台湾”;与港澳并列时称为“港澳台地区”或“台港澳地区”。

2、对不属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和民间性的国际经贸、文化、体育组织中的台湾团组机构,不能以“台湾”或“台北”称之,而应称其为“中国台北”或“中国台湾”。在我们举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场合中,台湾团队可以使用中文名称“中华台北”,但在我新闻报道中仍应称其为“中国台北”。台湾地区在WTO中的名称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宣传报道中可简称“中国台北”。

3、对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各项交流活动,应称“海峡两岸×××活动”。对海峡两岸和港澳共同举办的交流活动,不得出现“中、港、台”之类的称谓,应称“海峡两岸暨香港”,“海峡两岸暨澳门”或“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等;对港、澳、台人士称“两岸三

(四)地”等,我宣传报道中可不持异议。

4、报道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企业和刊登这些企业的广告、启事时,不得称“中外合资”、“中台合资”,可称“沪台合资”、“桂台合资”等。对来投资的台商相对于我有关地方时可称“台方”,不能称“外方”;对我有关省、市,不能称“中方”,可称“闽方”、“沪方”等。

5、对某地与台湾举办活动的报道,可用“某地与台湾”(如福建与台湾)或“某地等三省市与台湾”(如上海等三省市与台湾)的提法。

6、不涉及台湾的宣传报道,不得自称中国为“大陆”如不得使用“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十大金曲排行榜”之类的提法,而应该使用“我国(或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或中国)十大金曲排行榜”等提法。

7、不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大陆政府”,也不得在中央政府所属机构前冠以“大陆”,如“大陆国家文物局”;不要把全国统计数字称为“大陆统计数字”。在报道全国重要统计数字时,如未包括台湾统计数字,应在全国统计数字后加括号注明未包括台湾省。

8、在宣传报道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陆”,如确无法回避,可酌情使用“祖国大陆”的提法。

1、对台宣传报道,一般不用“解放前”或“解放后”,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

2、台胞经日本、美国等国家往返大陆和台湾,不能称“经第三国回祖国大陆”或“经第三国回台湾”,应称“经其他国家”或“经××国家回祖国大陆(或台湾)”。

3、我宣传报道中不得将台湾民众日常使用的汉语方言闽南话称为“台语”,各类出版物、各类场所不得使用或出现“台语”(如“台语歌星”、“台语金曲”)字样,应称“闽南语歌星”、“闽南语金曲”。

4、对台湾少数民族不称“原住民”,在报道两岸少数民族交流时,可统称为台湾少数民族或称具体的名称(如“阿美人”)。在国家正式文件中仍称为“高山族”。

5、对台湾方面所谓“小三通”一词,我报道中可称“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不用“小三通”提法。也不用“大三通”的提法。

附二:涉台宣传用于使用要求补充规定

在涉及中国和中国台北加入世贸组织等国家组织的称谓时,不能出现“两岸入世”、“大陆入世”、“台湾入世”、“大陆驻外机构”等用语;在体育报道时,不能出现“两岸代表队”、“两岸奥委会”、“台湾团”、“台北团”等;在罗列城市名称时,不能把“台湾台北市”与“法国巴黎市”、“美国西雅图市”、“巴西圣保罗市”等并列使用;在旅游用语中,不能把台湾以及香港、澳门来内地旅游的同胞称为“来华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在涉及国际经贸往来时,不能把台商称为“外商”。

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一、不同性质突发事件报道的要求

1、各种自然灾害,原则上可报道。一般自然灾害,只在有关地方进行报道,对影响不大的,地方也不必报道;重大自然灾害,由中央新闻单位请示国务院后向全国报道。关于震情、汛情、疫情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预报和预测,一般不作公开报道,需要报道时,仍按以往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国务院领导批准后进行报道。

2、各种严重事故,按上述原则报道,但不要过分集中,对造成重大事故的原因,在主管部门正式得出结论前,新闻单位不要发表一些猜测之词。

3、恐怖主义行为及重大群众性骚动,均须征求事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主管业务部门的意见,并请示国务院领导批准后,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进行报道,必要时,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在报道恐怖主义行为时,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途径等一般不宜描述,以防诱发犯罪。

对于国外发生的规模较小、危害后果不严重的爆炸、枪击等带有恐怖性质的事件一般不做报道。对国外发生的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爆炸、颠覆列车等重特大恐怖事件的报道,必须及时请示报告。不得多次报道或者过细报道恐怖分子的作案手段。要认真把关,避免出现政治性、倾向性的问题。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不得擅自主张。

4、重大政治性事件的报道,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处理方针办事并及时请示国务院领导;一般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报道,必要时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对规模不大,影响较小的非法游行示威、集会、骚乱等事件,一般可不报道,如需公开报道,也只在有关地方报道。

二、突发事件报道时效的要求

突发事件可分阶段发稿。应尽快发出快讯,先对最基本的事实做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的发展发出后续报道。要减少快讯送审层次。只在地方范围报道的,由省级新闻单位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定。需在全国范围报道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华分社、人民日报记者站、电台、电视台派记者采访,快讯稿经当地党或政府负责人核阅后即分别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影视部,这类快讯是否需要送国务院审定,由这三家中央新闻单位的领导视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和情况决定。

三、突发事件对外报道要求

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归口由中央外宣办组织协调管理,由新华社统一发稿。未经中央外宣办批准,其他新闻单位不得自行发稿。事件发生地的党政机关和中央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对突发事件提出报道建议,但不得自行向境外发布消息。引导驻华外国记者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一般不宜准许外国记者进入学校、单位进行现场采访。如发现其报道不属实或确有明显的歪曲,我对外新闻单位应及时组织报道予以澄清,如认为有必要点名批评有关外国新闻单位的歪曲报道时,应事先报中宣部对外宣传局商外交部新闻司研处。

要讲求时效,特别是空难、铁路交通以及直接涉及外国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等恶性事故的报道,要在境外媒体之前报道。对应报道而又较为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稿。有的可先对外报道,再对内报道。对境外关注而国内无需报道的消息,可只对外报道。有的可在当地报道,不做全国性报道。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报道

1、关于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宣传报道、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严格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地进行。

2、严禁公开报道同党的十六大精神相悖的错误观点,不允许在宣传报道中宣扬“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民主”等西方政治制度;不允许在宣传报道中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允许在宣传报道中传播非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宣扬所谓的新闻自由;不允许发表与党的方针政策不一致的错误观点。

3、要严格执行宣传纪律,认真把好关,把好度。对于各地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做法和经验的报道,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准确把握,重要稿件要送有关部门审定,拿不准的问题要请示报告,严禁盲目炒作。

关于军事工作的报道

1、军事报道不得擅自报道的内容。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有关内容,军委、总部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军委、总部领导的内部讲话,不宜公开的军事法规及有关文件,部队的作战方案(预案)、番号、编制、实力、部署及调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活动,新型武器研制生产和装备部队情况,军队体制编制调整,重要军事设施,对外军贸军援情况,军事谈判的方针原则及方案,全军性不宜对外公开的数据,有损于部队形象的重大军民纠纷、军内事故和案件,其他不宜公开报道的事项,以及宣传主管部门明令不得报道的内容,均不得擅自报道。对境内外媒体(含网站)擅自刊载涉及上述内容的报道,一律不得转载。需要公开报道的,经中央军委或总部批准后,授权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统一发布。

2、严格管理军事新闻采访活动。新闻出版单位要慎重确定军事新闻报道和出版选题,选派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组织纪律性强的记者编辑从事军事新闻采访和编辑,记者采访军事新闻必须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并如实开具介绍信或其他证明证件,严禁擅自采访和报道;对被采访单位、被采访人申明属于国家军事秘密的内容,不得公开报道。

3、严格执行军事新闻稿件审查制度。首先要按照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是否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界限不清的内容,要送军队有关部门审定。有关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般不安排地方记者采访。涉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各类稿件,发表前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除领导审批外,还须经相应级别的保密部门审核把关。未经批准,新闻媒体不得自行采写播发此类稿件,军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投稿或提供信息。互联网络不得在网上随意传播军事新闻,新闻媒体也不得从互联网上下载此类消息。

4、军事内容的报刊均由军队主办,地方单位不得创办军事报刊。凡地方单位所办的军事报刊、省级以下(含省级)报刊所办的军事专刊专版一律停办。与军队相关的地方单位可办与业务有直接关系的科普性、技术性报刊,但不得创办军事报刊。个别综合性大报大刊需办军事专版专栏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严禁公开出版反映军事斗争准备的纪实作品。

5、加强和改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内参报道。涉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兵力调整部署、战场建设、重要演习和新武器的研制试验及其型号性能、装备部队情况等,一般不以新闻内参的形式反映,应通过相应密级的内部材料刊发或按工作渠道报告。确需要通过内参形式反映的,必须经军队大单位领导或有关总部审核批准,并严格把握报送范围。

6、所有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和新闻网站都不得刊载互联网上涉及我军的信息。对违规张贴泄露军事秘密信息的网站和作者要严肃查处。

7、对专家、学者就有关军事斗争问题接受采访和报道要认真把关。新闻媒体就军事斗争包括国内外相关重大事件采访军队专家、学者,刊播军队专家、学者就此类问题所作的评论以及演讲报告和文章,须经军队有关大单位政治部审核批准。

8、严肃军事新闻宣传纪律。新闻报道是否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由军队保密部门认定。一旦发生新闻报道泄密问题,新闻单位及其主办、主管部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售、停播、封存全部报刊或待播节目,对已经发出去的报刊要尽力收回并就地销毁,防止国家秘密进一步扩散。

对于公安、司法工作的报道

1、公安、司法工作的报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要方针,充分反映和自觉维护公安、司法队伍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和形象,为公安、司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严格控制有关公安、司法机关的负面报道。要从严控制涉及公安、司法队伍的揭露性、批评性报道,有关报道要听取党委政法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的意见,注意报道对问题的查处情况和整改措施,有关案件要待审结后再报道,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通过内参反映。重要稿件要送审,拿不准的问题要请示。严禁刊播失实报道,严禁炒作渲染,严防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散布攻击污蔑我们党、国家和政治制度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3、涉及公安内容的电视新闻应严格把关。在涉及公安内容的影视剧中,应防止那些泄漏公安工作中的国家秘密、暴露公安机关侦察手段、细致展示犯罪分子作案过程、渲染血腥暴力场面的作品出现。制作涉及公安内容的电视新闻、以及用“纪实”手法制作同类题材的专题节目,也需参照上述精神严格把关,以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4、报道法院工作要注意维护司法权威。媒体对案件实体裁判内容公正性的评判要慎重;对审判过程和结果的评论也应客观。在审判过程中,不要对案件进行评论,以免产生负面影响。若裁判结果存在学术上的争论,新闻媒体在报道时不宜以学术观点去评论审判结果,以免把学术上的差异视为裁判公还是不公。

5、“当场击毙犯罪嫌疑人”的说法不妥。依据我国法律,对犯罪嫌疑人须经过专案、侦察、提起公诉、审判等程序,如判死刑还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进行复核。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有关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经警告无效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因此,今后在有关报道中应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法律允许人民警察使用武器,使读者充分理解此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于人民警察根据有关规定使用武器将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人击毙的,具体表述时可采用“击毙歹徒”或“击毙某某”的说法。

关于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报道

1、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加强正面引导。

2、对不符合中央政策精神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不得公开报道,可通过内参等方式及时反映。要坚决反对各种不讲政治、不负责任的报道和炒作,坚决杜绝一切可能诱发不稳定因素的报道。

3、对各种群体性事件,一律不准报道。对涉及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收入分配、集资兑付、劳动关系纠纷等敏感问题,一定要慎重把握,听取有关部门意见,从正面进行报道。对可能造成人心不稳的各种传闻、谣言、小道消息、“内幕消息”等,一律不要报道。公开报道不得采用互联网上的信息。

4、对城市建设拆迁中的问题、涉及众多消费者利益的纠纷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影响面较大、牵涉各方面利益、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问题,公开集中报道容易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对这类问题,各新闻单位在报道时,要注意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防止简单化,防止因报道不慎给大局添乱。有些问题可以先通过内参反映,时机成熟后再作公开报道。

5、媒体不要过多报道、渲染“仇富心态”和“富人政治”。要正确引导,树立以富帮贫和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正面典型,倡导以富帮贫、经过努力可以由贫变富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正确理解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而化解已有矛盾,调和可能的冲突,为社会发展与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于地震的报道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的制度。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正式地震预报为准。新闻媒体不得擅自公开报道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任何国内地震预报消息。

2、对我国目前地震预报水平和能力的报道必须科学、客观、准确、不得对公众形成误导。特别是对某些个人自称是已成功预报了若干地震的情况,更要慎重,不得擅自报道。新闻媒体刊载发表有关地震预报水平和能力的报道时,要事前将稿件送同级地震部门审核。

3、日常防震减灾的宣传报道,应将重点放在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及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进展等方面。

4、不得轻率笼统地报道有关地震形势的消息,更不得渲染震情,追求所谓轰动效应,确需相应介绍我国中长期地震形式时,应事先将稿件送同级地震部门审核。

5、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内容应与地震主管部门的公告内容一致,并不得抢先发布。

6、地震震情灾情的报道要规范。

(1)关于国外发生7.0级以上、国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的处理意见。原则上可进行震情灾情新闻报道。对国外的地震震情灾情,可按有关规定自行报道;对国内的震情灾情,应主要报道抗震救灾与安定社会等工作,新闻稿须事先送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或地震主管部门审核,并由主要负责同志审核把关。对国内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震情灾情的新闻报道,由中国地震局拟定新闻通稿,送新华社发布。

北京地区发生有感范围较大的5.0级以下的地震、国内重大会议、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或其他特殊敏感时间及敏感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新闻报道问题,由中国地震局视情况请示国务院办公厅后确定。

(2)关于国外发生7.0级以下,国内发生5.0级以下地震时的处理意见。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原则上不作报道。有关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要求的,当地新闻单位可进行报道,但须事先将新闻稿送省级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审核。

(3)关于国内发生地震的谣传、误传事件时的处理意见。由中国地震局商中宣部提出新闻报道的处理意见。

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报道

1、凡涉及计划生育政策变动方面的问题不宜报道。鉴于中央已经明确要求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因此,凡涉及计划生育政策变动方面的问题不宜报道,如确需报道的问题,各新闻单位需与当地计划生育部门联系之后,再酌情决定。

2、不宜公开报道出生婴儿性别比具体数字。有关性别比问题可以编发内参。

3、不宜使用“黑孩子”的提法。对于边远山区的农民或流动性较大的人员,因交通不便未能及时申报出生情况的,各地鼓励其如实申报,并随时准予户籍登记,不存在所谓“黑孩子”的问题。因此,今后不要再用“黑孩子”一词。

4、关于基层工作方法问题。国家计生委已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不许强迫命令,要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对一些容易授人以柄的问题,可编发内参,不宜公开报道。

5、关于批评报道,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利于开展工作,避免产生负面效应。

6、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严肃谨慎。慎重报道生育“二胎”和“辅助生育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避免对敏感、复杂问题形成炒作和误导,造成不利影响。

关于金融工作的报道

1、关于金融机构的处置风险。如处置对象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只在当地指定媒体上发布公告,其他地方媒体、全国性媒体一般不予转载;如处置对象是全国性金融机构,只在指定的全国性媒体发布公告,淡化处理;如确需报道,应事先征求人民银行意见,不得自行对被处置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处置情况进行报道。

2、关于汇率和外汇储备问题。汇率及外汇储备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经常成为国与国竞争、谈判、国际义务的话题和砝码。对此进行宣传报道时,要持谨慎态度。对于我国何时开放资本账户,以及人民币贬值或升值问题,新闻单位要正确引导公众的心理预期,不要盲目转载外国媒体或个别经济学者的预测和推论。

3、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问题。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问题,要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口径为准;对于个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问题,要征求其上级机构的意见,同时,要注意把握宣传报道分寸。

4、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要按照统一部署进行宣传,不宜刮风,不要转载非正式发布的网上信息及海外媒体的报道。对正在研究尚未实施的改革方案一律不予报道。

5、关于金融形势的总体评价和判断。对金融形势的总体评价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大局。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发表的文章或接受的采访,除经过单位授权的,一般只代表其个人观点,在新闻报道中,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6、确保金融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使用统计数据,要以中国人民银行等管理机关发布的数据为准。涉及具体金融机构的数据,应以该机构总部正式发布或授权发布的数据为准。

7、货币政策报道,要与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和解释的货币政策口径一致。

8、中国人民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一律称:××行××分(支)行,不得使用××省(市、县)××银行字样。

9、对保险业的报道,要认真核实有关情况,严格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有关政策进行报道,不要随意炒作;要加强同保险监管机构的沟通,对涉及政策法规、行业、机构、产品等方面的批评报道,要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关于高考和学生就业工作的报道

1、正确评价高校招生制度的作用,正确引导社会对高校招生若干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防止对高考不负责任的恶意炒作和某些带有商业目的的炒作,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凡国家招生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宣传口径应与国家招生政策规定一致,并注意分清政策规定、专家探讨与个人意见的界限。

3、全面、准确地宣传高考改革。对于高考“3+x”科目设置方案、高考内容命题改革、高考形式改革的工作宣传要慎重、稳妥,对网上录取的意义、成绩要充分的肯定。

4、对考试现场情况的报道,应以不影响考生正常答卷为前提。在全部科目的考试未结束前,不得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布各科试题及答案。

5、确保高考答卷评阅、录取等工作场所的良好秩序,遵守有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上述场所进行采访活动。

6、不得对高考成绩排队、不得公布高考成绩优异者名单,不应进行围绕考生个人的宣传活动。

7、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对高考试题分析作报道。

8.、报道大学生就业,不要一味渲染就业难气氛。要特别注意正确引导,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调整自身定位,改变就业观念,接受选择。对就业难问题进行辨证、深度、具体的分析,不要盲目跟风,一味渲染就业难气氛。

关于重大历史题材的报道

1、把握好领袖题材作品的政治导向。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激励和鼓舞人。

2、要注意写领袖与领袖之间关系的作品,有关领袖生活、家庭、亲属关系的作品切忌追异猎奇把握不准的细节,尽可能抹去或删除。

3、需要注意的倾向性问题。一是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甚至造假;二是政治倾向不健康,热衷于展现领袖私生活、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件、内幕斗争等细节,厚此薄彼、褒贬不当;三是捕风捉影,随意议论,以讹传讹;四是违背外交、民族、宗教、统战政策;五是泄露党内、军内机密。

4、要认真把关,凡未经权威审读机构把关的此类作品,一律不予选登。

关于新闻宣传中保密的有关规定

1、报纸、广播、电视严禁刊载下列内容: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涉及的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透露。

2、凡涉及我党对台工作和国共两党秘密接触的档案史料、回忆录、访问记录等,特别是有关组织系统、工作规律、策略手段以及各方人士中的点线和秘密党员的活动、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材料、报刊、书籍及音像制品一律不得公开发表。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因对台工作或专题研究需要而编辑出版的内部资料;对已经见诸报刊、书籍及音像制品中的有关材料,不准再翻印、转载、转发。

3、使用军事禁区摄影、摄像、录音和记述资料的,应当经军区级军事机关审查同意。不得公开报道部队的作战计划、番号、编制、实力、装备、阵地、调动、部署等情况。一般不公开报道军民纠纷事件,以及对军队工作重大的批评和意见。报社聘任的特约撰稿人和通讯员,不发记者证、特约记者证。

关于舆论监督和批评性报道

1、不能擅自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批评同级党委会或与同级党委会进行争论。

2、发表批评报道,要选择典型事例,不要事事指责。

3、点名批评要慎重,要控制数量。

4、要尽可能全面反映各种不同的意见,作全面分析,不宜只反映一种意见。

5、要把消极现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中分析,不要以偏概全。

6、要多方面提醒人们注意各种社会问题,不要人为地集中在某一点上一哄而起。

7、要依据法律和政策,把握分寸,在法院判定之前,不要给被揭露者肯定罪名。公开揭露的重大问题要公开交待处理结果。

8、凡是不利于我国国际形象、容易引起国际社会误解的东西,如卖淫、吸毒、贩毒等丑陋现象,应内部反映,一般不做公开报道。个别经批准的,应从打击罪犯、严禁蔓延的角度进行正面报道。

关于广告发布

1、不得有下列情形:

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名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用语;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2、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广告媒介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形象、言论进行商业性广告宣传,包括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企业、出席企业庆典活动等的照片和讲话,评论企业和企业产品的讲话以及使用企业产品的照片进行商业性宣传。

3、不要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一是明明是广告,却使用企业专版、企业形象、专题报道等非广告标记;二是虽然标明为广告,但使用新闻报道的形式;三是违规变相收取广告费。国家工商总局要求,不得以任何新闻报道形式刊播或变相刊播广告,媒介内部的广告经营部门不得经营或代理本单位的广告业务,记者不得借采访名义承揽广告业务,要坚持新闻报道工作与经营活动分开、新闻从业人员与广告经营人员分开的有关规定。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有关人物专访,企业专题等报道中不得含有地址、电话、联系办法等广告宣传内容;报刊在发表有关文章的同时,不得在同一媒体、同一时间发布有关该商品、服务及其生产经营者的广告。不得以普及科学知识、专家咨询等名义,介绍、推荐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推荐医生、医疗机构。

4、重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①广播、电视媒介每套节目用于发布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全年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平均每天在19:00—21:00时段,每套节目发布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②报纸、期刊媒介每年刊出公益广告的版面应不少于发布商业广告版面的3%。③发布商业广告的互联网站也要按照商业广告3%的比例发布公益广告。④发布公益广告时应当认真审核内容,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一律不得发布。⑤企业出资设计、制作、发布的公益广告,可以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但不得标注商品(服务)名称以及其他与企业商品(服务)有关的内容。法律、法规、规章对商品(服务)的广告宣传做出的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应严格遵守。⑥电视公益广告画面上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显示时间不得超过5秒,使用标版形式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的时间不得超过3秒。报纸、期刊、户外公益广告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的面积不得超过报纸、期刊、户外广告面积的1/5。⑦实行公益广告发布备案和检查制度。各媒介单位每季度要将发布公益广告的情况送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5、不得以军队名义发布医疗广告。禁止新闻媒体以任何形式,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名义(包括军队单位、军队个人和冠以与军队相关的任何称谓)发布医疗广告。正在发布的要立即停止,已经签订发布合同的。要立即终止发布合同。

6、不得刊登涉外征婚广告。各媒体不得播放或刊登涉外征婚广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张贴和散发此类征婚广告。

7、不得为宗教活动刊登广告。新闻单位不要刊登有关开光、讲经一类宗教活动的商业性广告。

8、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刊发烟草广告。

第二篇: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工作管理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穗府〔2002〕19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同时,停止执行以下6份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关于新闻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一、《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穗府办〔1992〕7号);

二、《关于加强新闻发布会管理的补充规定》(穗府办〔1993〕60号);

三、《印发〈广州市举办新闻发布会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穗府办〔1993〕81号);

四、《转发省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务新闻发布管理的通知》(穗府办〔1996〕37号);

五、《转发国办加强对国家重大经济信息发布管理的通知》(穗府办〔1998〕59号);

六、《印发<市政府重要政务活动和会议新闻报道工作规范(暂行)>的通知》(穗府办〔2001〕3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00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工作管理规定

一、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新闻工作的管理,促进政府新闻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维护政府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制订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称政府新闻工作是指本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以及承担一定行政职能的组织,通过媒体进行政务新闻报道的活动。

三、本规定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新闻信息处负责办理。

四、新闻发言人。

(一)新闻发言人选定。

1.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一般由市政府秘书长或受秘书长委托有关人员担任。

2.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的新闻发言人由其主要领导指定。

(二)新闻发言人职责。

1.单位需要对外进行宣传和发布的新闻由其统一对媒体发布新闻或进行宣传。

2.规划本单位新闻发布的具体内容、时间等实施方案并上报市政府办公厅。

3.单位重大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4.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发布新闻和宣传口径须与市政府口径相一致,并对市政府负责。

5.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新闻发言人负责对本单位新闻联系人工作的指导、培训。

(三)新闻发言人例会制度和内容。

1.例会制度。

(1)新闻发言人例会召集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

(2)市政府办公厅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有关新闻发言人会议。

2.例会内容。

(1)传达市委、市政府新闻工作的新精神。

(2)收集各单位新闻工作的情况。

(3)通报前段时间各单位的新闻工作情况。

(4)布置新闻工作任务。

(5)交流新闻工作经验。

五、新闻发布会(包括记者招待会、新闻座谈会)。

(一)新闻发布会的办理。

1.市政府自行召开或外市市政府与本市市政府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办公厅统一办理。

2.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应经市政府办公厅同意。

3.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自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应当经本单位分管领导审定后,报市政府办公厅备案。

4.外市行政管理部门,外市市属事业单位需在本市自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或者与本市行政管理部门,本市市属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应当报市政府办公厅备案。

(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1.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情况。

2.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需向全社会公布的重大事项。

3.需广为宣传报道的有关政策、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要求。

1.举办新闻发布会的单位要严格遵循新闻必须真实、客观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2.新闻发布会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3.举办新闻发布会要讲求实效,规模适当,不得巧立名目搞有偿新闻。

4.参加新闻发布会人员必须遵守会场纪律,不得扰乱会场秩序。

5.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的内设机构不得以自己名义举办新闻发布会。

6.凡需举办涉及物质产品、科技成果、项目技术专利等内容新闻发布会的事业单位,应向其主管的市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由受理的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并向受理部门提供市级以上质量监督、检测、专利等管理部门的认定书或证明书作依据。

7.新闻单位根据发布会内容发出的有关新闻,须在报道的开头写明“据××新闻发布会透露”或“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8.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的市政府新闻联系人负责本单位新闻发布会的协

调工作,并接受市政府办公厅的指导、协调。

(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程序。

1.市政府每周新闻发布会程序。

(1)市政府办公厅拟定新闻发布会主题。

(2)市政府办公厅确定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名单,包括新闻发布人、主持人。

(3)草拟领导讲话稿、新闻通稿和主持稿。市领导讲话稿由有关部门及承办单位负责,成稿后报送市领导审定;新闻通稿、主持稿由有关部门提供,市政府办公厅审定。

(4)市政府办公厅向有关新闻单位和部门发出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函或通知。

(5)市政府办公厅或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提前24小时向市领导和主持人呈送邀请函和主持稿。

(6)市政府办公厅准备和布置落实会场所需设备。

2.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程序。

(1)填表报批。向市政府办公厅索取报批表,写明新闻发布会的理由、内容、时间、地点,举办单位名称,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电话以及建议邀请的记者名单,由市政府办公厅批复,特殊情况的可电话联系。

(2)经审核同意后,议定时间、地点、会务组织等事宜,申请单位应当协助市政府办公厅邀请和联系出席领导;拟写领导讲话稿并报出席领导审阅,拟写、修改、打印新闻通稿。

3.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自行召开新闻发布会程序。

(1)主办单位提前5天将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详细情况报市政府办公厅备案,如需商请市政府办公厅配合的,应当在备案时一并提出。

(2)邀请记者由主办单位负责。

(3)市政府办公厅视情况派员参加新闻发布会。

4.记者座谈会、招待会原则上由主办单位自行组织,必要时可商请市政府办公厅配合,其程序参照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单位自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5.外市行政管理部门、外市市属事业单位以及与本市行政管理部门、本市市属事业单位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的程序,参照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自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五)新闻发布会主持。

1.市长、副市长出席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或授权有关人员主持。

2.经备案后自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由主办单位自定。

3.由区、县级市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自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如邀请市领导出席,一般由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主持。

六、市政府重要政务活动和会议的新闻报道工作。

(一)内容和分工。

1.市领导参加解决基层和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涉及经济、社会生活重大政务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落实。

2.市领导日常公务活动、出席部门或地方的一般性、专业性的工作会议以及到各地检查指导工作,除市委、市政府有特殊安排外,一般不作报道;需作报道的,则发一条综合消息或简讯,由会议主办单位或陪同检查的部门、地方负责组织落实,报道内容由上述有关单位直接送市领导本人审定。

3.市领导会见外省、市考察团的新闻报道工作,属市政府负责接待的,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协调安排。新闻报道内容由对口职能部门负责提供,市政府办公厅审核。

4.市领导带团出国或出省开展对本市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考察、招商、举办展览等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由主办该项活动的市政府直属单位负责组织落实,必要时可根据市领导指示由市政府办公厅给予协助。

5.市领导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由市委外宣办(对外称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

6.市领导参加涉台工作的公务活动,其新闻报道工作由市台办负责组织落实。

7.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会议、市领导研究具体工作会议的有关内容需要作新闻报道的,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落实。

8.市政府召开、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会务工作的全市性会议,其新闻报道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落实。

9.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由职能部门负责会务工作、比较重要的部门工作会议,新闻报道工作由会议主办单位负责,市政府办公厅协助。

(二)程序。

1.市领导重要政务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程序。

(1)主办单位在安排市领导重要政务活动行程时,要按有关规定一并提出本次活动的新闻报道方案,包括新闻报道的时间、报道方式、宣传口径、拟提供的资料,以及邀请新闻媒体的范围等,送市政府有关领导审定后组织落实。

(2)由主办单位或主办单位委托市政府办公厅向有关新闻单位发出邀请函,邀请函应注明采访内容、时间和地点;主办单位还应当落实随行采访记者名单和联系办法,并向各新闻单位提出新闻报道要求。

(3)由主办单位负责落实新闻通稿的草拟、审核、送审工作。

(4)由主办单位指定专人(新闻联系人)组织记者现场采访,并向记者发放新闻通稿及有关资料。

(5)由主办单位负责收集报刊、电台、电视台对该项活动新闻报道情况,并及时向市政府有关领导反馈报道信息。

2.市政府重要会议新闻报道工作程序。

(1)由承办单位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在会前拟出新闻报道方案,并经本单位领导审定后组织实施。

(2)由承办单位指定专人落实邀请记者名单和联系办法,并组织记者参加采访。

(3)由承办单位负责新闻通稿的草拟、审核、送审和发放工作。

(4)由承办单位负责收集会议新闻报道情况,反馈给有关领导。

七、领导专访、集体采访的新闻报道工作。

(一)领导专访。

1.新闻单位要求采访市领导的,应当向市政府办公厅提出书面申请,市政府办公厅经审核后视情况呈报市领导审定。

2.根据市领导批示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厅向申请单位作出答复。

3.拟刊发的文章须经市政府办公厅审核并报被采访领导审定后,方可刊发。

4.新闻单位将刊发的文章寄送市政府办公厅存档。

(二)集体采访。

1.由市政府办公厅策划采访主题,拟定有关计划,呈报市领导审定。

2.由市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提前3—5天向被采访单位发出采访通知。

3.被采访单位收到采访通知后,要按要求做好相关的接待准备工作。

4.由市政府办公厅确定参加集体采访的新闻单位,并提前2-3天向新闻单位发出邀请函。

5.采访现场会的会务工作,由被采访单位负责。

6.采访单位将刊发的文章寄送市政府办公厅存档。

八、新闻报道活动中需邀请外国、港、澳、台新闻单位参与的,须按有关规定,分别归口外事、外宣、对台部门办理邀请手续和接待管理。

九、对未经批准或备案擅自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单位及其直接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在《穗府信息》和《广州政报》上刊登。

十、附则。

(一)各区、县级市政府应当参照本规定制订本单位的新闻工作规定。

(二)本规定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并根据施行情况适时修订。

(三)本规定自2002年6月24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广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2年06月24日 实施日期:2002年06月24日(地方法规)

第三篇:校园新闻工作

新闻回顾范本

新生见面会

9月12日,在4号楼的211和312教室,人文学院2011级的新生们举行了第一次新生见面会。适逢中秋佳节,学长学姐们一开场就送上了中秋的祝福,让新生们感受到了人文大家庭的温暖。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学姐们以影像、图片等各种方式为新生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校史、学校现状等基本内容,并教唱了校歌。在见面会的最后,学弟学妹纷纷就选课、双学位、图书馆阅读等问题向学长学姐们提出问题。整场见面会在一种温馨和睦的氛围中结束,更有不少新生在见面会后留下来与学长学姐进行探讨。

新生见面会,为初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大学生活的契机,也借机拉近了学长学姐与新生的距离。

对话老教授文案

1,主题:棋盘·国际

纵横棋盘,硝烟弥漫

经纬国际,险象环生

空头炮、马跳边、卒坐宫心、老将出马„„

钓鱼岛事件、“我爸是李刚”、中共的新闻检查„„

哪一步棋招拨乱局者?

哪一件时事迷惑时人?

智慧不打烊,孙福生教授点亮知识的火炬。

亲临棋盘,放眼国际,解读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请您停下脚步,和我们一起,真正体味一场别样的厮杀。

2.主题:政治是什么? 政治是什么? ——是争执,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是政治舞台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是拯制,颠覆黑暗,追求光明

拯救危机种种的制度和体制; ——是正治,正本清源,励精求治

倾情弹奏一曲时代的赞歌。对话老教授,景仰真智慧。

吴仲平教授精心讲解言论自由、中共建设、大学生入党动机等问题。我们和您相约争执舞台。

3.主题:走近文化 观乎天文,化成天下 文明袛承,万物化生。

文化,最是人间那一道最美的风景。一把文字,一个讲台 传道授业,指点迷津。

王善钧教授将为我们准备一场文化的盛宴—— 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人文学子的出路、当下文化与物质的较量„„ 请您驻足,认真聆听文化的梵音 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加入!

新闻回顾

新老生篮球联赛激情开赛!

10月12日中午12时30分,人文学院首场篮球联赛在风雨球馆南面的场地上拉开了序幕。在本场比赛中,10哲学和11历史,10中文和11戏文将上演精彩对决。

10哲学和11历史的比赛在最右边的场地上进行。

比赛开始,哲学系队员便迅速进入状态,凭借默契配合与娴熟球技拔得头筹。历史系的队员也毫不逊色,积极反攻。抢球,带球,上篮一系列动作令人目不暇接,比赛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双方球员的精湛球技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由10级老生和11级新生组成的啦啦队也十分给力。“哲学加油!”“历史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场上气氛异常活跃。哨声响起,哲学系暂时领先。

休息过后,下半场比赛开始。比分稍落后的历史系队员经过战术调整后士气高涨,为了追上比分使出浑身解数,几次拦下哲学系队员的球,比分相持不下,场上顿时“硝烟弥漫”。比赛至此,球员们都大汗淋漓,正经受着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此时,啦啦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必胜!”“哲学无敌!”的喊声响彻整个球场,比赛由此进入另一个高潮。哲学系一队员在抢下对方篮板后,以出其不意的假动作,突破重围,迅速运球过场,纵身一跃,将手中的球准确无误的送入篮筐。其精准的投篮,矫捷的身姿博得了阵阵喝彩。尽管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一分钟,双方的球员却越战越勇,奋力拼搏直到最后一刻。最终哲学系以40比33的成绩赢得了比赛。

球场的另一边,10中文和11戏文的比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比赛刚开始,11戏文队就连进几球,抢先了比分。而10中文队亦不甘示弱,他们蓄势待发、奋力奔跑,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几分钟后,两个球队比分持平,比赛进入更加激烈的环节。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10中文队的表现可圈可点。队长许骏滨巧妙地从对方手中夺过篮球,然后迅速地将篮球带到篮筐下,最后纵身一跃,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进球动作。而中文系的黄骏凯同学在抢下对方篮板之后,飞快地带球过场,漂亮的三分球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度。由于队员们出色的表现和默契的配合,10中文以优势比分领先于11戏文。

为了赶超10中文队,在下半场比赛中,11戏文队集中精力进行防守,比赛过程中,他们不时为自己、为队员、为整支球队加油鼓劲,他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感染了在场的观众。球场上每一个队员都竭尽全力,挥洒着晶莹的汗水,尽管略感疲惫,但丝毫不肯放松。

最终,10中文队以72:40的成绩战胜了11戏文队。10中文队队员表示,11戏文队的表现相当不错,如果能够再加强配合,将会有更大的潜力。

这次迎新篮球赛,加强了10级与11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展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让我们期待他们更加精彩的表现!

心的奉献,新的启航

——记人文学院2011迎新回迁表彰大会暨新生骨干培训启动仪式

10月15日,人文学院“2011年迎新回迁表彰大会暨新生骨干培训启动仪式”在漳州校区主楼小报告厅举行。人文学院团委书记杜海林老师、辅导员谢斌剑老师、优秀志愿者及11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此次大会。晚上7点整,大会准时拉开序幕。学院团总支书记钟宇洋首先发言。她对迎新回迁活动中老师和志愿者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同时表示自己在活动中也收获了感动和快乐。接着是迎新回迁视频播放,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或是回迁时成堆的行李、忙碌的身影、疲惫的笑容;或是迎新时引导组的呐喊、接待组的细心、后勤组的热情„„现场一片肃静,所有人仿佛都参与到那热火朝天的场景之中。视频播放完毕,全体同学对志愿者的默默奉献报以久久不息的掌声。

随着颁奖仪式的进行,大会进入了高潮。杜海林老师和谢斌剑老师相继宣读了优秀志愿者名单并颁奖。伴着音乐的奏起,获奖志愿者走上领奖台,两位老师分别为他们颁发奖状。此时,金灿灿的奖状与微笑的面庞相映,音乐声与掌声交织,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志愿者代表李博随后发言。

接下来,由学院团总支书记钟宇洋宣布骨干培训正式启动。三大机构负责人相继宣读了2011级干事名单以及班委名单。新一批学生骨干的加入为学院三大机构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标志着学院学生工作开始了新的起航。大会临近尾声,杜海林老师发表总结讲话。他对2010级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你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来应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并鼓励同学们要多多参与志愿活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志愿活动,大家要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事”。

最后,全体起立齐唱校歌。在宏亮整齐的歌声中,大会圆满结束。

新生培训

从“心”开始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2011级新生骨干培训正式启动

2011年10月18日,由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人文学院团总支主办,组织部承办的人文学院2011级新生骨干培训的第一场讲座在小报告厅拉开序幕,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的赖丹凤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心灵独处的旅程。出席本场讲座的嘉宾有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谢斌剑老师,和人文学院2010级相关学生干部和全体2011级新生骨干以及各班班委。

在主持人作了开场致辞后,赖丹凤老师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与同学们一起开始了心灵之旅。赖老师首先请大家“发呆”十分钟,进行一次心灵的独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自己„„五分钟后,老师与同学们交流感受,有些同学惊呼“怎么才过了五分钟,我觉得已经不止十分钟了”。赖老师解释道,真是因为没有进行真正的心灵独处,才会让同学们觉得时间过得缓慢。

随后,赖老师以全场互动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3分钟的自我对话,聆听自己的心灵之音,并快速用笔记录下来,并对此做了简略的分析与解释。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放松体验,让呼吸平缓,想象思绪抚摸身体。赖老师催眠式的语言,富有磁性的声音,配上曼妙的旋律,让同学们陶醉其中。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老师互动,主动参与,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作为人文学院的学子,我们更应该时常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在独处中冥想与思考。”讲座末尾,老师循循善诱,同学们认真听取。

赖老师以独特的方式,让同学们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享受心灵的独处时光。同学们感慨道“这是场独特的讲座,我们能一直参与其中,体验自己的内心。全场的互动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四篇:新闻工作心得体会

新闻工作者的宗旨是为党、为社会主义、为工人阶级、为广大人民群众而工作,新闻的工作很辛苦,一年到头来需要到处跑新闻,有时为了采访便利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新闻工作心得体会1

一是日常工作,主要是新闻报道方面。从数量上看,这段时间新闻部共计报道新闻与评论60余篇,其中有不少受到华工学生关注,如cctv的专题、奥运火炬传递专题、四川赈灾专题。我们还以新闻评论为突破口,发表了数量相当的评论文章。我们一直强调新闻的质量,以体现bbt记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强调营造健康文明的舆论氛围。突出的问题是在新闻类型的构成上,还是官方新闻占主导,新闻发现和学生生活类的新闻比较少。记者的摄影素质和新闻策划能力还有待提高,可惜的是,计划中的培训都未能实施。

二是部门文化建设。这届新闻部成员经过近一年的相处,感情都很好,部门内部气氛友好和谐,而且尊重个人,讲究平等自由。我们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擅长的工作。我们还经常与前任部长交流与聚会,吸收他们的经验。其次,新闻部一直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还让新闻部成员多与其他部门成员接触交流,参与百步梯活动,增强部门的凝聚力,促进部门成员的感情的融洽和对组织的认同感。

三是部门制度完善。我们非常重视部门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对未来的每一届新闻部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对新闻部的记者公约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例会考勤制度、新闻的发布和审批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在成员间强调这些制度的权威性。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上,我们也发现新闻部的制度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例如我们还没有形成记者素质的培训制度和新闻资料如图片的存档制度,在下学期招新前,我们将致力于这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订。

对于下学期的招新,我们的计划如下:

1、新闻图片展,把过去的新闻专题和图片展出,要求文字编辑和美工,开学前一周完成,招新的同时展出。

2、新闻部的电子杂志,主要是想展示新闻部的文化和记者的风采吧,我们自己做就行,具体用来干什么还没想到,可以在网站上发布最好,不能的话用作自己留念吧。

3、新闻部的一段视频,由我们自己策划,希望视频部能提供技术支持。

4、在新干事的培训方面,除了过去传统的部长传授,我们会请一些专业人士如报社记者和新传老师讲课。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2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本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春天,是我们台管理机制改善的春天,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我经过拍摄、收集了大量镜头和资料,精心策划了《我镇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的系列报道,为我镇非公企业工作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得到了许多企业的好评,也为我镇经济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端午节前夕,台里预计举办一台包粽子比赛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寻求适当的比赛场地和赞助单位,我曾多次冒着酷暑到华兴酒店联系有关事宜。工夫不负有心人,大赛终于如期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举行并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华兴酒店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还为台里争取了元专题片制作费,同时也为我台打出了更响亮的好声誉。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3

我的工作范围并不局限于课件开发中的模版设计等工作,而是涉及到了目前我们学院的所有部门。涉及到展示,展览,印刷,屏幕展示等不同种类。有学院办公室组织举行的各种重大庆典、总结大会、涉外的参展活动的具体形象设计;有教务部门各季招生所需的招生简章、招贴、宣传单页,各类证书卡片、规章制度的编排,打印等;也有技术部负责的学院网站的整体形象规划,设计风格定型,具体设计以及不定期的改版更新工作;也有开发中心目前着手开发的各科课件的模板、栏目、各种题标,以及课件中的演示动画;还有大量的图片扫描处理等。所有的工作看似庞杂,大小轻重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处处展现网络学院的对外形象,所以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大意,稍不细查,就有可能出现失误,直接影响到我们学院的对外整体形象,更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可以说凡是需要突出我们网络学院整体形象的地方,就需要美编参与工作。

设计工作是痛苦与快乐的炼狱,每当面临重大的设计任务时充满了压力,开始搜集各种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接下来寻找设计灵感,沉思、焦灼,经过痛苦煎熬,终于有了满意的创意时倍感轻松。

当然,工作中的痛苦与快乐首先要求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与立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精通本岗位的专业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行业规范,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钢铁纪律预示着非凡的成绩,遵守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以极高的工作热情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很好的理解自己工作,出色的履行了岗位职责,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为本部门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每当经过艰苦的磨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时,便是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充满了快意。

第五篇:新闻工作随记

新闻工作随记

(问题类)

新闻标题类

新闻标题要尽量突出新闻的主题,尽可能避免使用一般性或常规性工作会议名称,否则没有新闻价值。如某某系辅导员工作例会、学生干部工作例会等等。

新闻正文类 ★

用词:非重大新闻,无需强调首次。如某某班2008年首次班会或全体教师大会等。

用词:一般只有(大)单位最高层领导来指导工作才使用(亲临),高级别单位外主管领导用(莅临);本部门中层及以下领导或老师不宜用(如某某辅导员老师亲临XX比赛现场)。

称谓:称谓一定要准确,正职副职要严谨。★

时间:对于一般新闻,时间过于详尽(如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下午2点30分,开班会)。

时间:时间表达不一至:使用数字不一至(10月2日下午两点、6月5日下午3点半);前后不一至(如下午2点……下午五点半……晚上5时20分)。

内容:一事一题,或与主题相关,忌工作通报格式(如:主任安排教学工作,书记安排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又安排活动,都是重点又都不突出)★

写法:体育比赛类活动:主要突出参赛者的精神面貌和观众反响等,可与竞技体育精神、奥运等联系起来。联合举办比赛类新闻稿写法上要注意在不同地点发布的区别。若在参赛队以外的范围发布,则应注重比赛的整体性,从效果、意义等方面着手;若在参赛个队所属范围发布,则可从细节处着手,如胜利者所使用的方法、失败者所取得的经验或教训等等,自由度可稍大)。

写法:讲座类活动:须适当介绍主讲者有关的背景资料,并较为详细叙述讲座主要内容,阐发讲座意义。讲座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讲座本身的内容和对听讲者的教育上,还可体现学 院对学术氛围的重视和学术特色等。

院系范围的团学活动讲座,应重点突出讲座主题的中心思想。如“我心中的成功大学生”该新闻的中心应该是“我心中的成功大学生”是怎样的,这才对其他未参加讲座的同学在看到这则新闻时有所启示,也就是这则新闻有其新闻价值,若仅仅介绍谁主讲,谁参加,则该新闻对未参加讲座的同学而言没有实用价值。

格式:院级及以下层次工作会议性质的新闻稿中,领导讲话尽量不要使用指示类数字编号,如某某团支部书记讲话:1、2、3、……。

新闻结论类

不轻易自已给自已作评价,没有说服力,(如某某班召开一次团组织活动,评价为取得了圆满成功,……具有历史性意义等;可用的措辞通常为:积极推动……;有所帮助……;等等)

结论表达要兼顾新闻长期报道。如,在某某次常规性志愿活动中领会助人为乐的真谛……(就单条新闻而言,这种表述是没有问题的。但从长期报道的角度来看,在这里读者就会有疑问:以前的志愿活动没有发现吗?)

常 见 病 例

1)加强院企交流与合作,推动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工作

……会后,李来儿副院长、闫书丽副书记与商学院实习基地—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就院企交流与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为我院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机遇。(非充分条件)

2)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征文大赛落下帷幕 XX学院举办,学生就业促进协会承办的以“规划未来·创造成功”为主题的职业生涯征文大赛于近日落下帷幕。

此次大赛帮助同学们树立、传播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将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结合,确立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唤醒大学生的就业自助意识,……(因果关系不准确)

3)XX学院举行大学生“新芽”艺术团成立暨迎新年文艺晚会 ……本次文艺晚会的顺利举行,……极大地丰富广大师生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措辞不当)

4)整个讲座气氛活跃,王老师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引来同学们阵阵笑声(表述不当)

5)……XX学院将努力做好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表决心的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应尽量避免,与活动预告的区别)

6)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大气科学学院的同学们可谓是小心、谨慎同时又大胆创新,随处可见21世纪大学生的蓬勃朝气与积极向上。——(表述不准确,牵强)

7)整场报告会引起了在场学生的浓厚兴趣,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不仅使同学们接触到了一些智能机器人研究在新领域应用与发展的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以后更深入地了解智能机器人和培养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表述混乱,不仅……更……所指应是同一对象)8)四院联合举办手绘大赛……在经过发放稿纸、回收作品、筛选作品、现场手绘后,活动在大家意犹味尽中落下了帷幕,这个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淡出了此刻,但永远留在了曾经。(越来越玄)

9)然后国贸081班的同学们带给我们的“真爱永恒”让我们看到穿着塑料布衣服的两个人之间的唯美爱情。(二者之间的联系,不能说明特别的问题)

10)各位参赛者以PPT播放背景图片,在音乐的渲染下,或柔媚或浑厚的声音显得张力十足。(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11)颁奖仪式开始前,同学们都到前排观看我院同学的读书笔记,以便对以后做好读书笔记有一定的灵感和启发。……都让同学们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读书笔记的真谛:铸就明日辉煌。颁奖仪式中,袁世斌处长和刘绍全书记分别为优秀读书笔记获得者代表和“书香班级”颁奖,并分别做了发言,袁处长和刘书记都强调了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好好读书”这个观点,我院同学亦纷纷表示一定铭记于心。

此次颁奖仪式在同学们观赏读书笔记中落下了帷幕。当做读书笔记成为一种习惯,日积月累,储备知识,我们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定会有所提高。

12)6月5日中午,烈日当空,气温异常的高,但是,这完全没有阻碍全校同学奉献爱心的举动,很多同学用他们炽热的爱心捐出善款。

13)会后,志愿者还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心互助”为性质的互动游戏,如爱心导盲,抢运物质等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志愿者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乐趣。

14)10月17日下午,控制工程学院09级“新生杯”篮球赛在学校第一篮球场正式拉开了帷幕。比赛旨在促进新生们的进一步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比赛得到了学院老师的大力支持,学院新生辅导员胡鹏武老师亲临现场为队员们加油助威,新生运动员们更是积极参与,认真比赛,各显身手。

宣传感言:

过份抬高,实则贬低。——如对工作、活动产生的意义的评价应当准确,过份夸大,其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并波及其他。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看别人写的报道,不屑一顾或不以为然的时候,就不要重复他人的做法,让同学们再不屑一回。

下载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第十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本章内容:第一节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发展第二节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节党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党性原则是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2015年新闻工作年终总结(本站推荐)

    2015年新闻工作年终总结 2015年度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201x年我局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立足本职、贴......

    新闻工作培训体会

    新闻工作培训体会 4月25日,根据省公司的安排,我参加了新闻应急工作的培训,虽然只有仅仅的两天,但收获颇多,现将汇报如下: 4月25日上午八点半,培训班为学员们举办了开班典礼。 九点,......

    2014年宣传新闻工作要点

    2014年宣传新闻工作要点 北京林业大学 2014年,学校宣传思想、新闻宣传工作将按照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委和教育工委的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

    自传(新闻工作求职自荐)

    自传 本人XX,性别男,民族:汉族,现年XX周岁.父亲:XX,母亲:XX,同为个体经营户。 怀着对学校生活的无限向往,对知识近乎虔诚的渴望,我于1993年9月到1999年7月就读于XX省XX市XX......

    电视新闻工作的感悟

    电视新闻工作的感悟电视新闻是我们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了解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观众往往只是观看电视新闻,而对电视新闻的制作对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却知之甚少。那......

    2018新闻工作工作总结与2018旅游协会工作总结范文合集

    2018新闻工作工作总结范文与2018旅游协会工作总结范文合集 2018新闻工作工作总结范文 XX年,我继续在新闻宣传中心社会新闻部单任责任编辑一职。与XX年相同的是,我继续承担着社......

    读《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心得体会

    读《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心得体会 好酒越陈味越香,好书越读味越浓。或许是毛主席那句“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更深刻的感觉它。”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