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因素监测总结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慢性病的发生与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掌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主要发生发展趋势及其规律,对于制定我国慢性病防治相关的政策和干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五个村抽取100户进行调查的确定、家庭和个人调查表的填写、体格测量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仔细的讨论,了解和掌握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合格率达100%。熟练掌握监测规范和方案,熟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做到按时、按求上报死亡个案,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同时,针对死亡个案信息在收集方面存在的问题,村医分别进行了细的了解并要求在尊重他人隐私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按时保质保量地收集资料,为死因监测在我县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调查工作中取得的经验通过此次的调查培训,使我县调查人员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对问卷的调查,掌握了一定的调查技巧,提高了调查能力;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调查,使自己对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有了更进一步 的认识和掌握,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
存在的问题
由于部分人员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调查工作,经验不足,方法不当,对此次的调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篇: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和掌握我市食品污染状况和危险因数;了解和掌握我市食品中致病菌血清型分布、耐药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食源性疾病相关样品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理化或微生物相关项目检测,市售主要食品进行理化污染物及致病菌检测,溯源追踪可疑食品。现场或问卷调查危险因素。结果
2005~2009年共检测各类样品1003份,监测散发和暴发食源性疾病49起,其中细菌性20起,化学性6起,蕈类及植物性8起,原因不明15起。共检出致病菌89株,其中沙门菌37株,志贺菌51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株。市内主要皮蛋加工厂生产环境良好,生产工艺为新工艺。本地蛋鸭养殖户养殖过程安全有序。居民食用皮蛋卫生习惯良好。结论
广元市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场所主要为学校食堂、家庭聚餐、农村坝坝宴。致病原因,细菌性41%,化学性12%,原因不明31%,其他16%。食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尤以熟肉卤制品、皮蛋、不洁水源为重。细菌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宋内志贺菌,并且对12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食物而进入人体的病原物质引起的疾病,通常包括感
染性或中毒性疾病(WHO)。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的食品或者把有毒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1」。食源性疾病包括了食物中毒的全部,而食物中毒仅是食源性疾病的一部分,它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WHO统计报告表明全球因食物污染而致病者已达数亿人,每年约有几亿腹泻病例,导致约3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75%是因生物性污染食品所致,在发展中国家估计每年腹泻及其相关疾病有2.7亿病例,导致24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2」。在我国,随着食品贸易的全球化;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本市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 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给本市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有效控制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刻不容缓。为此对本市2005-2009年食源性疾病及危险因素进行了监测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1)2005~2009年辖区共发生食源性疾病49起:化学性6起,其中农(鼠药)药3起,死亡1人,卤制品亚硝酸盐中毒3起(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达2000mg/KG);误食野蘑菇中毒4起;食用未加工彻底的四季豆及鲜黄花中毒4起;细菌性20起;原因不明15起。采集上述食源性疾病病例生物标本和剩余食物,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理化或微生物检测。对已确认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进行可疑食品追踪溯源。(2)2009年对辖区内市售生畜肉、动物性水产品、蔬菜、蔬菜沙拉、中式凉拌蔬菜、生食蔬菜、蛋糕、卤肉制品、蛋制品进行致病菌检测,了解其致病菌污染状况。市售猪内脏、水产品、米面制品、皮蛋、卤制品、饮料、油炸食品,进行重金属及食品添加剂理化污染物检测。(3)2009年对辖区内蛋鸭养殖户的蛋鸭、鲜鸭蛋进行沙门菌带菌情况检测。在我市某区蛋鸭养殖户比较集中的村,对其中10户养殖户,每户随机采集鸭群新鲜鸭粪或鸭肛拭子和鲜鸭蛋,进行沙门菌检测,鲜鸭蛋分别对蛋外壳和蛋内容物进行沙门菌检测。同时对蛋鸭饲养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4)调查皮蛋加工厂鲜鸭蛋沙门菌污染情况及皮蛋加工制作过程。2009年,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广元市杨ⅹⅹ皮蛋加工厂、姜ⅹⅹ皮蛋加工厂等具有一定加工规模,占有一定市场份额(85%),各采集100个鲜鸭蛋和50个成品皮蛋进行沙门菌检测。对上述两家皮蛋加工厂的皮蛋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进行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皮蛋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沙门菌污染环节。(5)皮蛋烹调、食用过程调查。对餐馆和家庭食用皮蛋的加工过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食用皮蛋的卫生习惯,访谈对象为餐馆厨师和家庭主妇。(6)了解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带菌状况。从中心体检门诊随机采集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肛拭50份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2005~2009年共采集食源性疾病相关样品1003份,其中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大便154份,剩余食物200份,市售食品致病菌检测样品9大类136份,市售食品理化污物检测样品56份,皮蛋加工厂鸭蛋200份,成品皮蛋100份,蛋鸭养殖户鲜鸭蛋56份鸭粪51份,从业人员肛拭50份。1.2 方法与试剂
1.2.1 方法 食品中致病菌按GB/T4789-2003及2008〔3〕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食品中污染物按GB/T5009-2003〔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按GB16001-1995〔5〕及GB16002-1995〔6〕附录A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1.2.2 药敏实验
方法为K-B法,结果判断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微生物药物敏感性实验执行标准〔7〕。
1.2.3 试剂 所有试剂都通过试剂验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 结果
2.1 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大便检测结果
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大便标本154份,检出肠道致病菌78株,其中沙门菌26株,志贺菌51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1株。剩余食物200份,检出4株肠炎沙门菌(表1)。
2.2 市售食品致病菌检测结果
2009年市售食品9大类136份样品致病菌检测,皮蛋中检出1株鼠伤寒沙门菌。市售56份食品理化污染物检测,检测项目全部未超国家卫生标准限值(表1)。
2.3皮蛋加工厂鸭蛋、成品皮蛋等检测结果
皮蛋加工厂200份鲜鸭蛋,100份成品皮蛋,未检出沙门菌。蛋鸭养殖户56份鲜鸭蛋,鸭蛋表面检出2株山夫登沙门菌,1株鼠伤寒沙门菌;51份鸭粪检出1株山夫登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皮蛋加工厂生产环境良好,生产工艺大多为新工艺,蛋源主要来自省外,在加工前要进行筛选,成品出厂时要进行检测。本地蛋鸭养殖户养殖的蛋鸭品种为花边鸭,散养,饲料主要为自产谷物,未食用抗生素类药物。居民食用皮蛋卫生习惯良好(表1)。
2.4 食品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肛拭
50份食品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肛拭未检出肠道致病菌。2.5 危险因素
高危食品:肉及其卤制品、皮蛋、鲜鸭蛋、不洁水源、农(鼠)药(误食)、野蘑菇、四季豆及鲜黄花。主要场所:学校食堂、家庭聚餐、农村坝坝宴、职工食堂、餐饮服务单位。致病菌血清型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及宋内志贺菌(表1)。
2.6 18株肠炎沙门菌及11株宋内志贺菌耐药分析
用K-B法进行抗生素耐药分析,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头孢噻肟、萘啶酸、磺胺耐药;宋内志贺菌对庆大霉素、萘啶酸、磺胺、链霉素、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耐药(表2)。
2.7 食源性疾病时间分布
2005-2009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总数为627例,7、8、9、10月份病例数为510例,占81.3%(510/627)。7、8、9、10月份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峰期(图1)。2.8 食源性疾病场所分布
2005-2009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49起,其中家庭聚餐占总起数的30.6%(15起)、学校24.5%(12起)、职工食堂16.3%(8起)、餐饮服务单位16.3%(8起)、农村坝坝宴12.3%(6起)(图2)。
2.9 食源性疾病致病菌血清型分布
2005-2009年从食源性疾病相关样品中共检出89株致病菌,其中沙门菌占总数的41.6%(37/89),志贺菌占57.3%(51/89),其它占1.1%(1/89)(图3)。
2.10 食源性疾病致病原因构成2005-2009年49起食源性疾病中、细菌性占41%、原因不明31%、化学性12%、植物性8%、蕈类8%(图4)。
2.11 2008年两起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分离出的肠炎沙门菌 PFGE-xbal分析
结果
两者密切相关,高度同源(图5)。3.讨论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8』。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随着食品生产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食品领域新技术新原料新产品的采用,可造成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并引发一系列严重食品污染事故『9』。肉及其卤制品,皮蛋,过量使用添加剂的食品,野蘑菇,植物性蔬菜(四季豆,鲜黄花),不洁水源是诱发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通过分析,广元市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7、8、9、10月份是高发期,发病例数占总例数的81.3%(510/627)。这与夏秋季气温较高,细菌极易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和产毒,且高温期人体防御机能降低等有关『10』。夏秋季雨水充沛,气候适宜,是许多真菌生长的最佳时机,村民有采食野蘑菇的习惯,因此误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的机率就大大增加。夏秋季人们有就着凉菜喝夜啤酒或购买凉菜家庭聚餐的习惯,如果购买了那些添加剂严重超标或变质的卤制品食用,食物中毒将在所难免。
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场所:家庭聚餐(30.6%)、学校食堂(24.5%)、职工食堂(16.3%)、餐饮服务单位(16.3%)、农村坝坝宴(12.3%)。其主要原因:这些场所一次性就餐人数众多,食品加工量大,生熟混杂,加工过程操作不严;缺乏必要的卫生贮存设备;餐饮原料仓促采购,大多未经过有检测资质的机构检验;采购的肉食加工品来自未经检验的小摊点;家庭分散不易监管;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等。特别是学校食堂,往往是通过层层转包给个体经营者经营,又未得到有效监督,而个体经营者大多以赢利为最终目的,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操作过程把关不严。学校食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危害大,后果严重,影响广泛。建议学校食堂及大中型集中用餐单位,必须实行留样制度,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相关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堂应把好原材料关,严格加工操作过程。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农村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熟肉卤制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村民注意饮食卫生,提高防范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意识。
食源性疾病相关样品中检出的89株致病菌,沙门菌占41.6%(37/89),志贺菌占57.3%(51/89)。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占81.1%(30/37);志贺菌中,宋内志贺菌占60.8%(31/51),这与国内资料报道的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占53%-99%『11』有所不同,提示本市志贺菌的优势株为宋内志贺菌。沙门菌每年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一直排名前三位『12』。我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中沙门菌居第二位,优势株为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致病原因,在49起事件中,细菌性占了41%(20/49),原因不明占31%(15/49)。细菌性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我市仍是第一位。原因不明31%,分析其原因:在发生食源性疾病时,往往报告不及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集到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剩余食物;样品采集量不足,采样不够规范;病人已经服药;实验室检测能力有限等等。
2008年两起农村坝坝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其腹泻病例中分离出的肠炎沙门菌,通过PFGE-xbal分析,两者密切相关,高度同源。溯源追踪发现两起坝坝宴都从同一农贸市场同一摊点购买了熟肉卤制品。
18株肠炎沙门菌及11株宋内志贺菌抗生素耐药分析,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头孢噻肟,萘啶酸,磺胺,耐药;宋内志贺菌对庆大霉素,萘啶酸,磺胺,链霉素,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耐药。提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要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以免延误病人治辽。通过监测,发现鲜鸭蛋外表面污染有沙门菌,皮蛋在加工制作贮存及运输过程中易受沙门菌污染,在购买和食用前应仔细检查其感官状态是否良好。四季豆和鲜黄花如果在烹制过程中未有效破坏其毒素,食用后将发生中毒。学校及大型职工食堂应尽量避免大锅干煸烹制四季豆,应将全部原料烧熟煮透,确保足够的加热时间。鲜黄花加工时应先用开水煮沸5分钟,捞起再用清水透过几次后再行加工。村民不要凭既往经验采摘食用野蘑菇及不明植物。由于气候环境等条件的改变,既往无毒的野蘑菇可能发生变异而有毒。酱卤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一味追求颜色的鲜亮,往往亚硝酸盐使用过量,不要购买和食用颜色特别鲜亮的卤制品。熟肉卤制品制售单位应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农(鼠)药的误食,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家长要妥善保管好农(鼠)药,应告知小孩其具有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不洁水源也是诱发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饮用水源未得到有效保护,被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及生活污水污染所致。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和农村改水改厕的力度,让他们早日用上安全洁净的水源。加强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的管理,避免污染水源。
第三篇: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计划
为巩固2019年死因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规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国卫办规划发201468号文件)》文件精神,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
按照麒麟区布置以及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手册的规定,结合我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8年死因信息监测、心脑血管基本登记上报、肿瘤登记上报、伤害监测等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计划:
1.由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填写上报死亡报告卡、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肿瘤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数据报告及时率≥95%。通过中心就诊发现的,卫生所主动搜索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填写发病登记报告卡片。保证心脑血管数据报告率、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95%,死亡病例同时具有发病报告的比例≥90%。相关卡片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的质量。
(1)例会及人员培训制度:借中心月例会,分析、评价、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开展相关人员的常规业务及岗前培训。
(2)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原始资料和卡片等的管理工作。由专人按规定的时限完成报告卡片的录入、上报工作。
(3)督导与评估:定期组织检查,对监测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如期完成。
3、健康教育。利用有关慢性病的宣传日,如高血压防治日、精神卫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编印宣传资料,并以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启发群众积极参加。
4、积极探索适合我街道的死因监测工作模式。通过一年监测工作,专业队伍基本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思想认识根不上。不能规范填写相关卡片,根本死因顺位排列不正确lcd一10编码对位不正确,网络报告不及时等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街道开展的监测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街道开展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打好基础。
第四篇:XX区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XX区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掌握我国居民主要心血管疾病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及变化趋势,监测健康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主要指标进展,评价防控工作效果,2020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行政区划为基础,抽取262个心血管疾病项目监测点,XX区被国家定为项目监测县区之一,参与此次国家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为认真落实此项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开展XX区居民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调查,全面掌握XX区居民主要心血管病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政府制订和调整心血管病防控政策、评价防控工作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具体目标
1.掌握XX区居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脑卒中等主要心血管病患病现况。
2.掌握XX区居民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现况,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变化趋势。
3.掌握XX区居民心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等流行现况和变化趋势。
4.形成居民心血管健康分析报告,为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抽样方法和工作进度
(一)调查对象
为居住在监测点内18岁及以上人群。
(二)抽样方法
根据国家抽样结果,我区参与调查的镇街(开发区)项目监测点为2个,分别为XX街道、XX经济开发区。每个监测点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近一年内在本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18岁及以上居民200人。XX区共需调查1200人。各年龄段分性别样本量见表2。
(三)调查工作进度安排
整个工作将根据省项目办公室部署要求时间内完成。具体启动时间将根据省项目办公室统一安排后开始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
(一)区级相关信息
区级调查点当地的有关人口、经济指标资料的收集。
(二)调查对象信息
1.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生活习惯和主要心脑血管病疾病史,由调查员通过询问收集。
2.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成分、腰围、血压、心电图等的检查和测量。
3.上述检查所涉及的腰围尺、体成分仪、电子血压计、心电图仪等设备在使用之前均应按相关的要求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测试和校准。为了及时上传,便于后台核对,可选用具有自动传输功能的便携式设备。由于现场调查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对备用仪器也要有充分的考虑。
4.实验室检查。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血液样品,分别测定血常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血肌酐、血尿酸、血钾等;采集点尿标本,检测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所有的血液样品离心、分离血清都需现场进行。血常规需要当地检测。其余血液样品和尿标本置于-20℃低温冰箱保存,转运过程中冷链运输。为确保结果的可靠和全国数据的可比性,尽量集中进行检测。
5.事件核实。对调查中发现的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等还需到相关的医疗机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并填写事件资料收集表。
四、现场调查工作的实施
(一)调查场所选择
体重(腰围)、心电图需要独立房间。因器材、场地限制等不能实现男女分开测量时要男女分批进行体检。
(二)调查工作流程
第一站:登记基本信息。由现场负责人和熟悉当地情况的负责人员共同完成研究对象的识别、询问并填写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告知注意事项体检顺序和地点、检查项目完成情况。
第二站:测量血压。
第三站:抽血,并询问空腹情况。
第四站、第五站、第六站、第七站等:问卷调查、身高体成分测量、心电图等。
在进行上述项目的同时,实验室要同步做好血液标本的离心、分离及冷冻保存工作。
(三)调查结果报告
通过参加调查来获得自身健康状况信息是研究对象前来参加调查的重要动机。因此,为了提高调查对象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调查点负责人应认真做好检查过程中的解释工作,及检查结束后及时反馈结果报告工作,保证每一个参加调查的对象都能够获得一份关于自身健康和疾病状况的结果报告单。
五、调查数据的管理
本次调查采用“Pad+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管理。项目统一编制调查ID号和数据录入程序,各调查点采用Pad进行资料收集,经过网络上传到数据平台。
区级机构负责定期监测数据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机构拥有对本辖区数据的使用和管理权限。
对数据加强管理,及时备份。对个人信息及健康数据,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到隐私保密。
六、组织管理与工作职责
为保证项目工作顺利进行,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在XX区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领导下,以XX街道、XX经济开发区,XX疾控分中心,XX街道、凤凰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项目承担单位,组建区级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区项目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疾控办,并下设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专家组,市疾控中心、人民医院为项目的区级技术支持和指导单位。各项目单位工作职责如下:
(一)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区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资金分配和项目工作等方案。
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成立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医学统计学等领域专家的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本辖区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指定承担项目技术支持的综合医院,制定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开展项目宣传动员工作,组织疾控机构、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街道、开发区卫计办,落实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对项目财务情况进行自检,组织开展督导考核。定期向省项目管理办公室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区级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管理、组织技术培训,指导项目地区开展工作,监督项目进度及质量,对各单位项目的组织、进度、实施过程、效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督导,并及时反馈和汇报,协调落实相关工作经费,按照要求及时报送项目进展及工作结果,撰写工作报告。
专家组依据《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方案(试行)》、《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技术方案》等,开展本区技术培训与咨询、现场督导、质量控制、数据收集与分析、考核评估。对辖区内监测点项目的实时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心血管病事件进行审核。
七、质量控制
(一)严格按照项目工作手册开展人员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
各环节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工作资质和工作经验。(二)XX街道、凤凰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设立质控员,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
调查完成后需经质控员确认所有调查信息完整无误后方可结束。(三)XX街道、凤凰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抽样、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数据管理等项目按照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规范及方法,完成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八、督导与评估
(一)区项目管理办公室对监测点工作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区级专家组对本监测点现场工作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二)各项目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要对项目的组织、进度、实施过程、效果和经费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项目过程中的问题。
(三)项目结束后,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将本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成效、存在问题和资金使用等,形成总结书面报省项目管理办公室。
第五篇: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
加油站的环境风险是指油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物料在失控状态下发生的突发事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其定义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后果的乘积。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及事故造成的环境后果影响程度与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泄露量、工艺流程、管状况以及防范补救措施等多种因素有关,较难用数字准确表示。但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1 风险识别
1.1.1 物料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 A.1 中表 1 物质危险性标准中规定:液体—-闪点低于 2 1℃,沸点高于 20℃的物质为易燃物质。汽油闪点很低(- 50℃),为易燃物质;附录A.1 中表 3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规定:汽油生产场所临界量(吨)为 2 吨;贮存区临界量(吨)为 20 吨。根据对唐山市公路两侧加油站调查,加油站的级别一般为 3 ~2 级,加油站汽油日最大贮存量在 1 6 ~6 0 m3,因此加油站可构成重大危险源。
1.1.2 物料的危险特性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 8 类。汽油属第 3 类“易燃液体”中的“低闪点液体”,其危险特性为:⑴本品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⑵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⑶有毒或其蒸汽有毒。1.1.3 风险事故易发部位 ⑴加油岛
加油岛是为各种机动车辆加油的场所。由于汽车尾气带火星、加油过满溢出、加油机漏油、加油机防爆电气故障等原因,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⑵储油罐及管道如地面水(雨水)进入地下油罐,使油品溢出;地下管沟未填实,使油气窜 入,遇明火爆炸;地下油罐注油过量溢出;卸油时油气外逸遇明火引爆;油罐、卸油接管等处接地不良,通气管遇雷击或静电闪火引燃引爆。⑶装卸油作业
加油车不熄火,送油品车静电没有消散,油罐车卸油连通软管导静电性能差;雷雨天往油罐卸油或往汽车车箱加油速度过快,加油操作失误;密闭卸油接口处漏油;对明火源管理不严等,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加油站风险分析及其应对 ⑷防雷装置
加油站规定安装的防雷装置,避免雷雨天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如果产生电火花,就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2 风险类型、成因、概率分析 1.2.1 风险类型
⑴加油站着火或爆炸:加油站属一级防火单位,油品的燃烧或爆炸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成品油的泄漏和燃烧,也将给大气、土壤、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综合污染,尤其是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及植物将全部死亡。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得到完全净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需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⑵储油罐事故泄露:储油设施的事故泄露主要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成品油泄露对 环境的影响,如地震、洪水、滑坡等非人为因素。这种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污 染造成的后果较难估量,最坏的设想是所有的成品油全部进入环境,对河流、土壤、生物造成毁灭性的污染。这种污染一般是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后果较为严重,达 到自然环境的完全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1.2.2 风险成因
可引起加油站风险事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大类。⑴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土壤腐蚀、洪水、滑坡、雷电等。
⑵人为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缺陷,设备质量不过关,设备选型和安装不当,生产过程中发生误操作或机电设备出故障以及外力因素破坏。1.2.3 风险概率
石化储运系统存在较大潜在火灾爆炸事故风险,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 0 年的 100 起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属于罐区事故为16 次,占16%,属油船的为6 次,占6%。根据对同类石化企业调查,表明在最近十年内发生的各类污染事故中,以设备、管道泄漏为多,占事故总数的 5 2 % ;因 操 作 不 当 等 人 为 因 素 造 成 的 事 故 占2 1 % ;污染处理系统故障造成的事故占15%,其他占 12%。据储罐事故分析报道,储存系统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概率小于万分之一。2 风险防范措施
加油站存在的环境风险,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取防范措施。2.1 工程防范
在加油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加油站设计和施工规范,需注意的问题有: ①在加油站选址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如尽可能远离河道,减少由于洪水可能产生的影响。②对地质结构进行勘察避免将加油站建在断裂带上给加油站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
③项目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设计规范,采取较大的抗震结构保险系数,提高油站基础结构的抗震强度,确保储油罐和输油管线在一般的自然灾害下不发生泄漏。④在加油站设计和建设施工时,储油罐区设有检查孔或检查通道,为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燃料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2.2 设备防范
①对储油罐的内外表面、储油罐外周检查通道、储油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做防腐防渗处理。
②储油罐所用材料必须使用大于 4 m m铁板制作,且防腐处理须达到国家标准,而不能只刷防锈漆进行简单防腐。使用具有国家承认电焊工证书的工人进行焊接,并由有关部门做焊缝测试后方可使用,不得留下隐患。
③购置的设备必须选用国家注册的正式产品。2.3 环境安全防范
①燃料油在运输、储存及加油等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油料的跑、冒、滴、漏。②因突发事故产生的燃料油的泄漏,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理受污染的土壤以减小渗透及扩散范围。
③燃料油是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规范将油气排放口、加油周围半径 4.2 5 m、离地平高 1.25m 的范围划为一级爆炸危险区域。按照消防法规规定, 切实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和制度,建立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预警方案,确保油站不发生火险。④工程建成运营后要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环境风险。
⑤修建应急水池,一但出现火灾用应急水池来收集灭火产生的消防废水,以防止消防废水外排。
2.4 职工安全教育
①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 ②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③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④严格执行防火、防爆、防雷击、防毒害等各项要求; ⑤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及高效的安全生产机构,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处置;
⑥加油站内的电气设备严格按照防爆区划分配置。3 事故应急预案
加油站一旦发生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切断油品泄漏源、火源,控制事故扩大,采取遏制泄漏物进入环境,并立即报警,向社会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