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之我见
关于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之我见
——以贵州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为例
贵州民族图书馆馆长 高聪
今年刚刚结束不久的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提出了“提升能力与效益,促进学习与创造”的主题。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应该成为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贵州民族图书馆在建设“贵州民族文献中心”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就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并就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
一、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的定位分析
笔者认为,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应该定位于:图书馆所在区域内以少数民族文献为主体的文献信息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中心。
1、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天然职责。民族地区图书馆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三级自治地方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所辖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以及民委等党政机关图书馆。尽管侧重程度不一致,民族地区图书馆均有着建设本区域民族文献中心的任务。所以,民族地区图书馆都应该成为本地区的民族文献中心。
如:贵州民族图书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即秉承“贵州民族文献中心”,重点致力于贵州省内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同时,贵州省内相关的民族地区图书馆也都依据本区域内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致力于本区域的民族文献中心建设。
2、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正突破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概念和行政区划的限制。
从总体上看,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早已经突破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概念和行政区划的限制。随着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许多非民族地区图书馆和非民族专业图书馆也参与到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上来。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在民族性、区域性上的特点日渐突出。
如:湖南吉首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建设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的目标,同时明确了以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侗族五个少数民族文献为主的建设方向。再如:贵州民族图书馆在打造贵州民族文献中心的思路上,首先在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基础上确定了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5个人数占优民族的重点方向,然后再确定了优先倾斜于水族、仡佬族这两个贵州特有民族的文献中心建设。同时,在文献范围上也不再局限于贵州,而是面向这两个民族所在的所有地区。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打造全国范围内的水族、仡佬族文献中心。
3、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必须做到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三个职能均衡发展。
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必须是本区域内相关民族文献的征集保护中心、展示流通中心、研究开发中心。这三个中心建设尽管各有侧重,但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在兼顾三个职能的基础上,文献中心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运作、长期运行。但从现实来看,不少图书馆只注重文献的征集保护,不重视文献展示、研究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文献信息没能发挥应有的流动作用,图书馆也就无法发挥信息中枢的功能。久而久之,文献中心建设就失去了动力。
以贵州民族图书馆为例,由于是新建馆,馆藏建设任务艰巨、经费有限,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所以从一开始,我馆就充分考虑到了文献中心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这三个职能。在最大限度确保文献征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独立门户网站贵州民族文化网对馆藏文献信息以及贵州民族文化进行展示,拉动文献展示中心的建设,以此逐步建立了与省内各地州市的联系,极大的促进了文献的征集。同时,贵州民族图书馆开馆以后,就迅速启动了馆藏民族古籍“锦屏文书”的数字化保护和电子典藏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和一定的反响。笔者本人也于2008年7月前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得到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好评。更是受到与会的国内相关部门的同行的关注。另外,贵州民族图书馆对馆藏水书文献的数字化也一直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正是通过不断的加强文献中心研究开发的工作力度,贵州民族图书馆、贵州民族文献中心的知名度、信任度得以提高。不少人慕名而来捐书或联系征集,大幅提升了文献中心的文献征集保护工作。
二、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
1、以立足于区域性为前提。
文献中心首先应该立足于本区域、服务于本区域。因为本区域的文献才是图书馆所特有的资源,因此,在文献征集上必须将中心向本区域内的文献倾斜,特别是非正式出版物。只有在优先占有本区域资源的基础上,文献中心才能建立特色馆藏。同时,也只有在大量拥有本区域文献的基础上,才能为本区域的读者服务,才能建立在本区域读者心目中的“文献中心”的形象。所以,区域性是打造形象、增强实力的前提。
以贵州民族图书馆为例,为了有效增强我馆在区域性上的特点,我馆在文献征集工作中对省内的非正式出版物进行了重点倾斜。圈定了省内88个县的县志、县刊、县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家谱等为本馆重点突击和持续进行的文献内容。虽然这项工作工作量大、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我相信,按照这个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贵州民族文献中心有望打造贵州省最齐全的县志、县刊、县报中心、家谱中心等等,而这将成为贵州民族文献中心在省内乃至国内不可替代的一大特色。因为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贵州省内还没有另一家图书馆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文献建设。
2、以着力于特有民族为基础。
由于我国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因此,图书馆必须首先对所在区域内的民族文献进行划分确定,在确保所有民族文献都予以覆盖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特有民族的文献征集建设。一方面,只有特有民族才能突出馆藏文献的“特、精”的特点;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保护任务繁重,许多特有民族的文献往往是最需要保护的文献。同时,随着该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深入和扩展,图书馆也非常容易在更大区域内打造拥有独特地位的单一民族文献中心。因此,优先进行特有民族的文献保护征集、展示流通、研究开发对于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来说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就贵州民族图书馆为例,前文所述中优先进行水族、仡佬族的文献建设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3、以全媒体和信息化文献为捷径。
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图书馆而言,虽然传统的纸质文献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消失,但应该看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确定无疑。尽管民族地区图书馆相对落后,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也应该在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①文献的征集保护范围应该从纸质文献扩展到图片、音频、视频、电子数据等全媒体领域,必须用“信息”的概念来取代传统“书”的概念。如,贵州民族图书馆在文献中心建设中,已经明确将图片、音频、视频、电子数据等纳入了文献征集的范畴。
②文献信息的征集方式也应该考虑数字化的方式。在文献征集中,能征集到原件的征集原件,不能征集到原件的,可以考虑复印件或数字版副本;不能征集到副本的可以征集编目信息、建立数据链接方式等。如在贵州民族图书馆的一次水书征集中,曾经发现一本明代的水书典籍,非常珍贵。但该书为一名水书先生(相当于法师)所有,且是其日常水族祈福消灾等法事时的必需之物,该水书先生不愿征集(即使愿意也可能是价格极高)。针对这一情况,征集组向水书先生尝试了数字版本征集的方式,并介绍了优点:一方面原书还在他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数字化后相当于图书馆为他的书保留了永久的副本,他可以不再担心自己的书丢失或损毁。水书先生欣然同意。最终,此书数字版征集未花一分钱即完成,并和该水书先生建立了联系,也为后序的水书征集打下了基础。可见,数字化的运用对于征集方式的多样化、有效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以全媒体和信息化为文献的展示流通、研究开发提供了捷径。全媒体和信息化的文献在形式上的生动性、操作上的灵活性已经成为其战胜传统媒介的杀手锏。
当然,还需要单独说明的是:“数字图书”应该成为文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点。“数字图书”本身拥有的节省建设空间、节省建设和维护费用、便于查阅、便于共享信息资源、更新入库及时方便等特点已是众所周知,本文在此自然不用详述。考虑到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经费紧张的实际,“数字图书”征集也确实是一个快速提高馆藏的捷径。以贵州民族图书馆为例,尽管建馆时间短,经费有限,但我馆的数字图书已经突破了20万册。
总之,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不仅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大家树立图书馆品牌的必由之路。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的不断发展也必将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贡献出不竭的动力。
2010年8月20日
第二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
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这样一种空间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而融于生活。无论是舞蹈、音乐、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捕鱼、或狩猎,或结婚生子、或养老送终……并且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共享优秀的劳动成果。[2]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例如,一些出土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记录5000多年前的文明,上面所绘图案所反映的歌乐形式仍留在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汉民族尚未形成,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作品。至今,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有关篇章。
(二)清朝前期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已形成为多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汉族在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所发展。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的史学出现繁荣。
蒙古族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藏族的医学,维吾尔族的农业技术,壮族的织造技艺,彝族的火器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清前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加强的基础。
这其中既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在东北地区,满族吸取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满族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蒙、汉两个民族在编纂书籍、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相互产生了影响。在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汉族文化对藏族产生了很大影响,藏族医学在汉族医学的影响下,在医治地方性疾病和牲畜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彝族逐渐接受了汉族人的生活习俗。许多白族人说汉语,习汉字。一些纳西族封建领主的服饰渐同汉制。苗、羌等族也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许多影响。通过兴办学校和书院,汉族文化也影响了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壮族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土家族中产生了一批诗人。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对汉族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和蒙古族在文字、音乐、服饰等方面相互产生了影响,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取向。随着清朝在西藏地区统治的加强,满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蒙古族和藏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其文学、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发展的特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4]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显然,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5]现在,“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例如: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今年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增加了原生态组,并且这种原生态唱法成了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和热点。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新文化的创造
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桶裙,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赋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以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白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
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50年过后,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我们只能像研究恐龙一样,去研究已经失去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重演。如今,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8]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依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5处分布在民族地区(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等)。去年8月,我国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继古琴和昆曲被列为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已被作为中国2005年的申报项目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成绩。比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目前共记录了300多部,总计有6000多盒磁带;北京和各有关省、自治区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了藏文《格萨尔》75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我国政府拨专款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展览馆三种类型。
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
前文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文化一时被现代文化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国内外巡回演出的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以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结合各民族性格和原生态歌舞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再次,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意义
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与有形资源相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被破坏将不能恢复。这就需要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
第一,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调整“阴阳平衡”。这里主要是指在文化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在传统文化传媒方面,电视编辑在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导向,而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在当前更应对传统文化给以“过度的注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间。[1]在文化教育上,我们要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文化创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应鼓励多种创作方式和多种风格的新作出现,但更应注意和大力倡导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文化新作。“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中国大众的需要,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二,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何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新旧”关系。由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对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发展演变规律的精辟总结。今天,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风格为前提——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第三篇:外国民族音乐欣赏之我见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手机号码:
学年学期:
交稿日期:
批阅成绩:
批阅教师:
日
期: 《外国民族音乐欣赏之我见》
一、简述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第一单元:《外国民族音乐概论》综述 第二单元:亚洲音乐
第三单元:中东、北非洲及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音乐 第四单元:欧洲和前苏联音乐
第五单元:北美土著人和美国黑人的音乐 第六单元:大洋洲音乐
第二单元、亚洲音乐
东亚地区
(一)一、汉族:
1、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2、古典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3、传统器乐音乐和民乐
4、戏曲音乐和古典器乐——梨园戏和福建南曲
二、云南:合唱应答的抒情对歌、抒情歌曲
三、西藏:世俗的音乐、宗教音乐
四、新疆维吾尔族:1.木卡姆艺术2.刀郎
五、蒙古1.长调、短调2.呼麦
东亚地区
(二)一、朝鲜:三拍子普遍使用、长短循环的节奏、大幅度颤音装饰旋律、音阶大多为五声或四声、音乐与舞蹈以及宗教紧密相结合
二、日本:音高主要以四度音阶来划分,核音符位于中间
三、越南:1.水木偶戏,其表演情节大都取自于越南的历史传说或者是日常生活的描述,表演是在一间木偶房前的水池中进行的
2.笛、竹排琴 3.木琴与平罗
四、柬埔寨:阿普萨拉舞
五、泰国:蜡烛舞、鳄鱼舞、面具舞、竖笛、库朗塞演奏
六、印度尼西亚:甘美兰乐器组合、敬神舞
南亚
一、印度
二、巴基斯坦:剑舞
三、孟加拉国
四、斯里兰卡:驱鬼舞
第三单元、中东与非洲的音乐
中东地区
一、土耳其
二、伊朗
三、阿拉伯:循环形式
四、伊拉克:贝都因
五、黎巴嫩:肚皮舞
六、卡塔尔
北非
一、埃及
二、突尼斯:贝都因舞
三、摩洛哥
黑非洲
一、马里:面具舞
二、喀麦隆:拇指钢琴表演
三、扎伊尔(刚果):姆布提舞蹈
四、坦桑尼亚
五、乍得
六、象牙海岸(科特迪瓦):1.鼓语2.盖贡面具舞3.蛇女的杂技舞
七、博茨瓦纳:音乐弓表演
八、南非共和国 第四单元、欧洲和前苏联音乐
欧洲部分
一、爱尔兰:风笛表演
二、英格兰:白金汉宫军乐团
三、苏格兰(法国):城市歌曲“尚松”
四、瑞士:真假噪音的唱法和木制长角号
五、西德:狂欢节上的稻草舞
六、西班牙:民间舞蹈
七、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
八、希腊
九、波兰:战斧舞(男子舞)
前苏联
一、俄罗斯:1.北海民歌(“花儿”、群舞歌);
2.伯朝拉河地区的民间歌曲(“白桦树”、“夜莺”); 3.沃洛格达地区的民间歌曲(群舞歌);
4.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民间歌曲(纺纱歌、群舞歌); 5.中部俄罗斯的乐器(木管合奏); 6.莫斯科地区的民间音乐(群舞歌); 7.顿河哥萨克地区的民歌(“啊!顿河”)。
二、拉托维亚:狭窄的旋律范围以及持续的低音音调,如民间歌曲:“豆茎”
三、立陶宛:民间音乐表现这个国家的历史,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组成的:一种是在农民中保留下来的传统;另一种是在城市里由贵族文化派生出来的。如“华尔兹”
四、白俄罗斯
五、乌克兰
六、阿塞拜疆
第五单元、北美土著人和美国黑人的音乐
一、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萨满教和万物有灵论至关重要,歌曲的种类极其有限,大部分歌曲运用了“鼓舞”旋律
二、北美印第安人:音乐中一些独一无二的特点是:七声音阶的运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丰富而放松的歌喉以及持续音和多音的运用
三、加拿大印第安人: “炫财冬宴”仪式和宗教艺术
四、美国(高原地区的美洲印第安人):内兹佩尔塞人的部落战争和歌曲
五、拉丁美洲的音乐:a.南美洲印第安人的音乐
b.欧洲人的影响和克利欧人音乐 c.非洲黑人音乐 d.梅斯蒂索音乐
六、墨西哥:a.牧歌b.马里阿契合奏舞蹈:墨西哥帽子舞
七、古巴 : a.瓜西拉:“关塔那摩”b.即兴对话歌曲c.特罗瓦歌曲:“亲密的呼唤”
八、海地
九、巴西:桑巴
十、玻利维亚
十一、阿根廷:探戈、“化装舞会”
第六单元、大洋洲音乐
一、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1、独木舟航海舞
2、进行曲舞蹈。
二、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塞班岛):a.棍棒舞b.欢迎舞“你好”
c.婚礼舞 d.基于催眠曲的舞蹈
三、美拉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木头喇叭表演
四、美拉尼西亚及其他岛屿
五、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袋鼠舞、蝴蝶舞、鱼之舞
六、波利尼西亚:手舞
七、西萨摩亚群岛:坐式舞
八、汤加:站式舞
九、斐济
十、托克劳群岛
十一、库克群岛
十二、图瓦卢群岛
十三、新西兰毛利人:球舞、短棒舞
二、特色鲜明的音乐表现形式
(一)、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由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伊斯兰教为国教。马来人多信奉伊斯兰教,首都吉隆坡。
在马来人音乐中,最为普遍使用的乐器是鼓类的膜鸣乐器和锣类的体鸣乐器。称为“更坦”的木制桶形双面鼓,其形状与印度尼西亚的肯坦相似。锣类乐器有达瓦克、恰南、缪等种类。在北部各州,皮影木偶戏作为普通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甚受欢迎。称作瓦样夏姆的皮影木偶戏与泰国的夏姆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是马来西亚自己的东西,取材于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故事,由叫做达兰的木偶操作者来道白、歌唱,音乐多用塞卢耐和各种打击乐器来演奏。此外,克龙爵是以16世纪葡萄牙人带来的音乐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大众歌谣,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广受欢迎。
虽然有许多传统乐器正在逐渐消失,但是锣类和叫做萨培(也叫萨皮,散贝)的拨弦乐器,现在也还在盛行。
(二)、阿拉伯各国
阿拉伯民俗音乐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贝督因人的音乐。
阿拉伯各国的宗教音乐几乎都和伊斯兰有密切的关系。在那里可以看到的和其他伊斯兰文化区一样的《古兰经》朗诵、咏唱,召祷歌,以及神秘派伊斯兰教徒念诵的吉库尔。《古兰经》和召祷歌是无伴奏的朗唱,由于是口头传承,所以,其抑扬和旋律都根各教派、各地区而不同,既有单调的近于口语的朗诵调,也有富于旋律性的歌唱。吉库尔是伊斯兰神秘派信徒的礼仪形态,由集体唱出激烈的旋律性音调,有时还伴随着全身的动作和舞蹈,并使用单面鼓和笛子为伴奏乐器。
阿拉伯古典音乐中,旋法体系称为玛卡姆。阿拉伯古典音乐的节奏体系称为伊卡,包含各种各样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型由有规律地反复的时间段组成,每个时间段至少有两个节拍单位,并且还有长度的“量”和重音的“质”的规定。组成节奏型的时间段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音乐形式中,器乐形式有:萨马纳巴宿拉夫、多乌拉布(舞蹈形式)、塔克西姆(独奏的即兴形式)、塔哈米拉(合奏的即兴形式)等;声乐形式有:多尔、穆瓦沙哈、穆瓦尔(故事说唱)、拉亚利(独唱的即兴形式)等。
(三)、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在南美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以葡萄牙语为国语,但是,其音乐与欧洲、非洲和美洲原住民都有密切关联。印第安支系音乐的影响,在欧洲人进入巴西之前及其初期都是很强的,其旋律以无半音五声音阶为特点,节奏单调,短小乐句之间隔开着延长音;起源于黑人的巴西旋律节奏以一个单位拍中的切分为基础,经常出现短而急的音符重复;欧洲的许多音乐形式也都飘洋过海,来到巴西,并逐渐具备了当地的特色。作为“狂欢节音乐”而闻名于世的桑巴,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感觉作为基础,大量地溶进了欧洲人的旋律和多声音乐乔罗的影响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特征是2/4拍子,音符短促的人滚动节奏。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地域的不同,在巴西有两种显然不同的桑巴,即:农村的桑巴和城市的桑巴。并且桑巴同探戈、伦巴和狐步舞自由结合而产生了许多杂交形式,如:桑巴巴图卡达、桑巴歌等。不论什么形式的桑巴,都具有如下三大特点:拍子、大调式、短促的滚动性节奏。此外,还值得提到的一种巴西民歌是莫丁尼亚。它直接得名于葡萄牙歌曲,早期的发展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巨大影响,其特点是情绪感伤,曲调抒情,具咏叹调性质,多用小调式,旋律饰以大量的装饰音和倚音。
三、对本课程学习意义的认识
“世界民族音乐”是近现代得以发展的一门新兴课程,以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在形成音乐的世界视野、培养尊重多元文化观念、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在实施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目标是揭示当今世界各音乐文化区、各民族音乐的特点,阐明音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各文化区各民族音乐之共性与特性,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我们在徐湘教授的带领下了解了世界各地的地理、人文知识。丰富的课件内容,使原本枯燥的论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四、对本课程学习的收获体会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让我了解了文化的发展有一显著的特点:依赖于两种以上的文化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能是地区间的、民族间的、城市与乡村间的、古典与现代的以及不同形式间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兼有的交流。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无一不是文化融合的结果,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不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纯文化”。
我们必须面向全世界,把自己置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在与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不断的交流、融合中丰富、创新自己的音乐文化,这不仅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是重要的,同时也将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个学年的音乐欣赏课已经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第四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之我见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之我见
摘要: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完善和发挥公共图书馆地域性特色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方法。
地方文献是记载、反映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具有反映当地风俗民情、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是衡量公共图书馆藏书有无地方特色的标准,是了解与研究地方情况及地方人物的重要资料。因此,对于一个公共图书馆来说,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丰富的馆藏除了体现综合性外,还要富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摘要: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完善和发挥公共图书馆地域性特色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方法。
地方文献是记载、反映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具有反映当地风俗民情、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是衡量公共图书馆藏书有无地方特色的标准,是了解与研究地方情况及地方人物的重要资料。因此,对于一个公共图书馆来说,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丰富的馆藏除了体现综合性外,还要富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完善和发挥公共图书馆藏书与服务的地域性特色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是提升当地图书馆品位和知名度,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载体。笔者在此就如何更好地突出地方特色,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一抒己见。加强宣传形成浓郁的地方文献征集氛围
1.1 利用发布征集通告的有利时机明确征集范围
地方文献主要包括:其一,从文献形式上看,它包括用文字、图像、声音、符号记录的印刷型、声像型、电子型、回溯性的缩微型资料;记载于器物上的匾、志、文,拓片等实物型文献;网络上的虚拟资源。其二,从编辑与出版形式看,包括图书、报刊、会议文献、技术报告、标准文献、专利文献、产品样本、舆图、图片等正式出版物;契约、手稿、文书、家谱等档案资料;各种官方的、民间的有关文件、小册子等灰色文献。这些公开的或非公开的出版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多角度反映地方文献的概貌。其三,从知识的表现层次看,地方文献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各部类的从简单的事实数值型到解释层次的研究型知识,如,通讯录、手册、指南、动态报道、会议资料、统计资料、年鉴、学术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
1.2 利用当地媒体宣传征集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
地方文献有其独特的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服务作用。地方文献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全方位地为一个地方的各界人士和各部门提供服务。二是宣传、教育作用。地方文献中所记载的有关一个地方富饶的资源、美丽的山川、灿烂的文化、丰厚的著述、杰出的人才、重大的事件等,都是当地人民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三是有助于图书馆保存文化典籍,丰富馆藏体系,形成馆藏特色、优化馆藏结构。
1.3 加强对馆藏征集文献的编研工作
将征集到的地方文献,通过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加工整理,使无序的、分散的文献资源变成目标指向明确的、有序的、有层次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产品,以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汇编成册或利用展览会、网络等平台,下发到相关部门和个人手中,使阅读者从中受益,进而支持图书馆征集工作的开展。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应根据本馆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馆藏征集文献的开发原则,以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地方特色文献有序化、信息化,并做好文献拥有与信息需求之间的沟通工作。为拓展征集渠道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网络
2.1 外部征集信息网络
在社会上邀请热爱文献征集工作,善于掌握发现文献资源信息的人士担任网络成员,一般是从离退休的老干部、教师、地方名人中遴选,他们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对文献征集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且对当地的情况较为熟悉,开展工作相对容易。
2.2 内部征集信息网络
图书馆每个人都是文献征集工作的网络成员。根据图书馆相对封闭,获取信息较为困难的实际,必须制订一些制度,比如,看电视新闻制度,因为电视新闻基本涵盖了当地每天发生的各类事情,从中可以获取不少有价值的线索,如,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本地视察,著名学者的专著出版,单位和个人获得荣誉等。作为专业的图书馆工作者,具体做的是征集文献的工作,就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收集信息,责无旁贷。
2.3 基层图书馆征集信息网络
基层图书馆对本地的情况比较了解,对属于征集范围内的文献比较清楚,业务上也比较内行,组织发动好这~群体对做好征集工作将事半功倍。各基层图书馆除了与本系统内的协作外,还应与本地区其他类型图书馆建立协作关系,双方互动信息,主动访求或主动赠送,以共同充实馆藏。
对于这3个文献征集网络,各公共图书馆在随时捕捉信息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应当召开两次以上的专门会议,交流文献征集信息,为征集工作的积极开展奠定基础。增强责任心的有关措施
3.1 纳入考核
各级领导要从政策上给文献征集工作以支持和倾斜,在人员、经费和设备等方面,为文献的征集工作大开方便之门,把征集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布置、检查,并纳入到每个人的岗位责任中去进行考核,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和经济利益挂钩。
3.2 增强责任心
把文献征集工作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始终,变成自身的自觉行动,使每个同志都带着“抢救”文献的感情去做征集工作,增强做好征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地方特色文献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且出版物形式各异等特点,应挑选有责任感、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的人常年担任此职,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这不仅有利于熟悉业务,而且有利于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
3.3 多跑腿与多动嘴
地方文献征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能只靠别人送书上门,应该选派事业心强的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此项工作,在获取信息后,要抢抓机遇,及时跟踪,不厌其烦,多跑腿上门拜访,多动嘴说明征集文献工作的意义。地方文献征集者应经常到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区镇进行调查,了解本地区文献出版动态及私人收藏情况,一旦发现线索,就上门索取或电话联系。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
4.1 发挥典型人物的作用
如泰州市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中科院院士朱亚杰的遗孀85岁高龄的杨岫云女士,在收到征集信函后,因朱院士所有书籍都赠给了生前任教的石油大学图书馆,于是她怀着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不因年老体弱专程到出版社购买了价值2000多元、由朱院士主编的《化工百科全书}20卷寄赠给图书馆,以后又寄来7册朱院士的著作。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宣传,泰州市图书馆先后征集到10多位泰州籍作家赠送的新作40余册,而市委副书记邵军同志不仅赠送了自己的著作《泰州札记》,还将5 000元稿费购买的200册图书赠送给了图书馆[1]。
4.2 发挥典型文献的作用
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广东文献专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搜集与积累,现已拥有广东地
方文献30多万册,其中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文献专藏3 000余册,广东图书资料133 000多册,广东报刊11 000多种,广东省舆图将近2 000幅,其他资料如图片、胶卷、传单等数百件,成为该馆独具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的重要部分。根据这些地方文献编辑出的数十种有关的二次文献,为成千上万的读者、海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编书修志、学术研究、书刊出版等需要的珍贵翔实的史料。通过这些典型文献的开发利用,许多身在海外的本地籍作者不仅将自己的著作捐赠给图书馆保存,还积极联系周围的其他地方作者向图书馆捐赠专著,如,香港何建华先生将毕生2万册藏书捐赠给广东中山图书馆,内有廖平子先生1939年避居澳门期间亲自创作、亲手抄写、邮递的《淹留》期刊38期,这是我国唯一的手抄本期刊,是难得的广东文献珍本[2]。
4.3 发挥典型活动的作用
如陕西省图书馆在2008年国庆期间展示了一批由美国回归的百年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及其著作《穿越陕甘》,是由美国克拉克艺术中心现任主任肯弗迪先生捐赠给陕西省图书馆的。据了解,这批69幅老照片是由美国克拉克艺术中心创始人斯特林克拉克先生l9O8—1909年在中国北部考察时拍摄的,主要表现的是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百年前的人文与自然风情,涉及的是陕北的窑洞、延安的街道、榆林的长城以及庙宇、民居、村庄、人物、羊群等。而出版于1912年的《穿越陕甘》一书,则记录了当时陕西及中国北部的经济、文化、建筑和农业等内容。通过地方文献展览等典型活动,将有特色的馆藏资源,展示给社会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可以促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良性发展。要根据征集文献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1)对散失在社会组织或个人手中的珍贵文献,应当在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地依据图书馆法律法规做好征集。对于向图书馆捐赠的个人,图书馆有义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对捐赠者实行优惠政策,如免费办证,发放捐赠证书、对其文献享有优先利用权、对文献中不适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见等;对本人不愿捐赠的文献,经鉴定确有价值的,经本人同意,图书馆可以采刚购买的方法;对不愿出售的文献。图书馆也可以采用代为寄存的方法。
(2)遵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原则,同地方各学科的带头人建立联系,从专家人手影响其周围有识之士积极捐赠。地方特色文献具有流传面窄、发行量小的特点,一般很少有再版的机会,有的还不是正式出版物,如不及时收集,则无法弥补。与本地区党政部门、各大专院校及机关、厂矿、科研单位建立联系,发动社会力量,由他们主动寄送或登门捐赠;在馆内建立地方文献征集小组,专门负责接待办理收缴事宜,并对捐赠的文献经加工后按专库、专人、专架进行保管,采取馆内阅览的方式将捐赠文献投人流通与使用;通过新闻媒介或地方作者作品捐赠展览等形式,树立捐赠者的社会公益形象,扩大捐赠者和图书馆的影响,引导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捐赠者的行列。通过对这部分文献的征集,很大程度上能保证全面收集散失于社会的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
(3)建立地方作者著作捐赠“专库”,是弥补地方文献征集漏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公共图书馆完全可以在建立地方作者著作捐赠“专库”的基础上,建立包括捐赠书目相关数据、作者生平事迹介绍、作家作品研究篇目索引、作家照片等文字和图片文献在内的专题数据库,将“地方作者著作捐赠专库”发展成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数据库”,广泛的服务范围,先进的服务功能是弥补地方特色文献征集漏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除传统的征集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收集网络中散存的地方文献。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对地方特色文献收集的范围扩大了,途径也得以大大拓宽。目前,网上的绝大部分文献资源都是自由的(即免费的),又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故对我们所需要的地方特色文献从网上收集下载,既方便又快捷,如,在自己的网页上设立“征集热
线”栏目,随时报道“征集动态”;也可以通过检索,直接下载所收集的信息,分类、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链接到网页上。
参考文献
[1] 市县馆应重视发挥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泰州地方文献征集与展示的探讨[EB/OL].(2006—08—23).http://www.xiexiebang.com/Freepaped3913.htm.
[2] 刘晓霞.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作者著作捐赠专库刍议[J].图书馆学刊,1999(2):17—20.
第五篇: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之我见
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之我见
发表于ISSN1003-2592 《美与时代》 2011.
1摘要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代表了中国声乐的一种走向,中华民族声乐由彭丽媛的模式由走向了千篇一律的“民族美声唱法”,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在从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更需要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薪火民族声乐艺术中特具的美学原则;同时要牢牢把握语调之美,没有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声音美,也就没有了中国许多民族的声乐艺术之美了。民族声乐教育者把握好这基本的两点才能使中华民族声乐歌坛真正形成万紫千红、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族特色、字正腔圆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现状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由于电视声乐大赛所引起的媒体效应,在全国可以说是掀起一股音乐盛会的浪潮,全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文化盛会之中来。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全程关注着每一届的比赛全过程。作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我在近几届的比赛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每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不间断的举行,各个地方也都在不遗余力的“推新人”但希望在民族歌坛上显山露水的新人们,除去在个人特色上有些差异外,在用声方法与风格上,大体都跳不出彭丽媛的模式,而到了第八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丽红运用了以美声为基础的民族声乐新唱法演唱的一曲《飞天》震撼了评委,一举夺得金奖,在大奖赛上刮起了一股新风:中华民族声乐开始走上了一条民族声乐采用美声唱法相结合的道路,到今年的民族唱法组第一名吴娜演唱的《断桥遗梦》就是进一步的将美声唱法运用到民族声乐中来。在新的世纪,面对新一代的听众,声乐艺术也会面临一种新的适应性转型。传统与时尚、艺术个性与时代审美等范畴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去寻找新的方法,把我们声乐中独具魅力的传统成分在现代人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里延续下去。面对继“彭丽媛”现象后的又一轮“民族美声唱法”现象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起源颇为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因忙于国事,疏于回家探望,其妻唱《候人歌》等待其归来“候人兮猗!”即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声乐作品。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孕育产生了自己民族的歌唱艺术。可是慢慢的,传统民族唱法的继承却陷入低谷。民间小调渐渐失传,曲艺、戏曲艺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正逐渐失去观众。而与这种现象并存的是,自彭丽媛的模式出现后,社会上基本上再没有出现其他风格特色的民族声乐歌手。我国声乐界当时面临着一个问题:“中国的民族声乐应向何处去?”我们的民族声乐已经陷入一个危机,大家一打开电视,“千人一声”,人们已经开始有些“审美疲劳。而美声唱法在经历过一次“土洋之争”后开始进入民族声乐研究者的研究范围,由此产生了以意大利“美声”唱法风格为代表的美声科学发声方法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进而以金铁霖教授为代表的以西方声乐训练方法为训练基础的“中国声乐演唱方法”开始在各大音乐院校流传。
二、美声唱法给与现代民族声乐的利弊
其实美声唱法的基本方法的科学价值早已被世人证明。可以说是美声唱法的基本方法使民族声乐摆脱了一度的“挤”“憋”“窄”的弊端,气息的获得及共鸣的运用给民族声乐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族声乐的水平。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民族声乐教学过于重视美声唱法的基础训练而忽略了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我们开始以技术来判定一个歌手的优劣的评判标准。20世纪初以来,对美声唱法的共奉渐渐成为阻碍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痼疾”。同时,现代民族声乐学习者生活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多半对中国传统戏曲及曲艺的技能技巧知之甚少,其演唱自然就缺少应有的传统特色根基,因为过于注重声音的气息、位置、共鸣等而忽略民族声乐的本体是民族性,使民族味传统风格和色彩严重缺失。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接受了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后,认为传统民族唱法是不科学的,给与全盘否定。这是片面局限而错误的。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声乐风格与品种是非常丰富的,仅就已知现存的传统戏曲和曲艺品种就各有三百多个,其中的音乐风格种类、音乐作品数量和演唱风格种类更是不计其数;至于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争奇斗艳,作品数量浩如烟海,声乐演唱技巧千差万别,凡此种种,无疑是中国一度多姿多彩的重要资源。其中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甚至多次走出国门,被世界戏剧界公认为是自成一家独立的戏曲表演体系。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入选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些都证明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科学性。有的人把戏曲演唱看得过于简单,以为只是跟随师父学唱几个曲牌、板式,学会几个唱段,就可以登台表演,却不知道戏曲艺术在无数代艺人长期的历史创作中形成的成熟的演唱体系,是经过历史的考验而肯定下来的,这中间的许多技巧都是我们现代民族声乐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财富。如世界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派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他的声音圆润,明亮,含蓄,并具有穿透力,他的声音在没有电声设备的情况下可传到到剧院的最后一排,声腔,道白字字句句如珠碧玉润传入观众耳中。他的艺术造诣和发声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歌唱艺术的科学性,是世界公认的。所以,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在用声、润腔、咬字、吐字、呼吸应用等方面的技巧并贯穿到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的始终。如在吐字方面,虽然欧洲声乐艺术也十分重视语言的清晰、真切、富于情感表达,但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采用的语言是汉字,这一点与传统民族声乐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切音分字”、“以字为主,以腔为宾”和“依字行腔、字重腔轻”这一特定的咬字技巧来解决现代民族声乐的咬字不清的问题。
三、现代民族声乐应扎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
在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民族组的歌手雷佳以一曲《芦花》夺得金奖,歌曲也风靡全国,很多老百姓都乐于传唱,这当然与词曲作者的精心创作分不开,但雷佳本身的演唱也是至关重要的。雷佳的演唱细腻而婉转,这与她在学习民族唱法的同时,还一直学习戏曲音乐有关,可以说正是在湖南省艺校多年湘剧戏曲音乐的学习使得她将演唱风格与韵味的丰富多彩和个性特点的充分展现,冲破了千篇一律的“民族美声唱”现象,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民族特色。经过多年的声乐学习,民族声乐演唱者们都有一定的声乐功底,而雷佳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多年的戏曲学习经验:这种学习使得她从湖南民族特色的戏曲音乐中吸取了特有的湖南民间音乐特点,细腻、婉转,韵味十足;另一方面中国戏曲对咬文嚼字的讲究也使她获益匪浅,唱歌咬字能做到字正腔圆。这两方面是我们演唱民族歌曲时至关重要的两点,可是很多民族声乐学习者却在拼命学习西方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提高声乐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却最需要把握的民族的东西,使得演唱风格有点模糊不清,也很难被大众所接受。
在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文化部的号召下,各大音乐学院的下乡采风实践活动进入高潮,大批师生下到农村学习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音乐。同时,学校请民间民族艺人来校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悉心向艺人民间曲艺唱法,很多的歌唱家也纷纷拜曲艺演员为师。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教学模式使多种民间音乐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得以传承,在这一时期涌现了郭兰英、王昆、才旦卓玛、李双江、吴雁泽、胡松华、郭颂等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演唱风格和民族声音特色,对现代民族声乐影响深远的声乐艺术家,如现代民族声乐新的演唱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民族歌唱家郭兰英就是得益于她十多年的戏曲学习和演唱经验,郭颂、何纪光、刘秉、李谷一等委婉圆润,充满民族韵味而富有个性的演唱风格也都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深厚土壤中形成的。
作为一名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我建议各大音乐院校学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大音乐学院“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大批师生下到民间,同时又邀请艺人走进音乐课堂讲学,使师生们掌握了各民族的演唱风格,也促成了多种民间音乐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在民族声乐系开设戏曲、曲艺、民歌专修课,让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和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师都能扎实地掌握两种戏曲、曲艺和我国主要地区民歌风格,在继承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再去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合理、适用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走出现在的困境,深深的扎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土壤,吸取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的养料,创造出现代民族声乐万紫千红、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金铁霖声乐教学论文集》 金铁霖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 杨曙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戏曲音乐形态的民族性》 刘正维 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浅析中华民族声乐的演变与发展》 僧文莉 音乐天地(2005年第1期)《由“彭丽媛现象”说起„„》 周希正 人民音乐(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