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7:5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第一篇: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

近年来,蚕丝的国内外需求量不断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桑椹作为一种保健果品,越来越为众人接受和喜爱。蚕业的产品产业链不断延长,综合开发前景广阔。我市拥有大量退耕还林土地可以建设优质桑园发展蚕业生产;而且我市自然气候冷凉干燥,适合蚕的生理需要,是优质蚕茧生产区,具备大力发展蚕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开发可以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自然、地理资源和优势,发展蚕桑、保健果品生产,带动养蚕、缫丝、织绸条编等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桑树园是蚕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品种的优劣关系到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发展将促进桑树品种的引选和大面积种植技术的推广。我地区无霜期短,气候严寒,一些地方未经引种鉴定,盲目种植南方桑树,出现枝条枯梢大,日灼病严重,树势下降,甚至全部死亡等问题,给农民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原来我市生产中使用的小叶型实生桑产量低,叶质较差,经济效益不高,远远适应不了生产需要。近几年,我们利用我国各地的优良桑品种资源,已培育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抗寒、高产、优质的桑树新品种龙桑1号,同时还有十几种各用途的桑树品种引种成功,为发展寒地生态桑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将把推广利用桑树新品种,与省级最新科研成果“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等一批科研成果经组装、配套、综合研究推广,使之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计划进度及本年度完成情况

2007~2008年推广叶用高产桑树品种龙桑一号、辽鲁十一号,育八号等,面积20000亩;果用桑树推广面积1000亩。

2009年建立蚕桑生产科技示范县(区)2~4个。

(一)本年度推广面积

今年计划落实推广面积10000亩,重点在道里区、南岗区、宾县、五常、延寿县等几个县(区)推广。实际落实11000亩,超计划10%,其中道里区推广面积达到4500亩、南岗区500亩、宾县2000亩、五常200亩、延寿县3000亩、其它县市种植面积为800亩。计划饲养桑蚕200张,实际养桑蚕342张,超计划71%。其中道里区养桑蚕为212张。

(二)本年度产量、产值

计划桑蚕茧平均单产40kg,实际单产45kg,超计划12.5%。总产茧量为15,390kg,直接经济效益30.8万元。其中,南岗区桑蚕茧平均单产达到50kg。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各级领导的重视,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本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由市中心领导组织相关单位研究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并积极部署和落实项目工作,各县、区都有专人负责此项目,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为蚕农提供便利。

(二)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业务人员术水平。

利用春季培训的机会,对相关技术人员和蚕农进行集中培训,发放培训资料,并在生产期间,直接现场指导,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扶持桑蚕生产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

积极扶持南岗区鑫森淼责任有限公司、道里区富农蚕业责任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与蚕农形成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为蚕农提供树苗、蚕种及蚕需物资,并提供订单收购蚕茧服务,彻底为蚕农解决后顾之忧。这种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受到蚕农的热烈欢迎,极大的调动蚕农发展桑蚕生产的积极性。

(四)以为省蚕业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为蚕农提供技术服务。此项目为市中心与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协作完成,培训期间,由全省知名桑蚕专家讲授桑蚕生产技术,在生产期间,蚕业研究所派出专人对蚕农进行现场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三、市场前景及效益

我市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蚕期环境使生产出的蚕茧品质优良,厂商纷纷抢购,供不应求。

(一)经济效益

推广应用的桑品种较现行品种的产叶量增加15%,其产茧将同步增加15%,成林后,亩桑养蚕1张,产茧40kg,较现行品种增加10kg,新增效益200元/亩,按推广10万亩计算,新增利润2000万元。可提供缫丝加工原料茧400t,为蚕业产业化奠定基础,逐步形成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果用的桑树品种,果用桑园按亩产500kg,kg价4元计算,产值20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600元,利润1400元/亩。总计可产桑葚5000t,可以拉动食品、饮料、酒类、食品色素、药材等加工行业的发展。

亩桑条可编筐50个,每个售价4元,亩新增效益200元。为农民冬季增加收入。

该项目具有一次性投入,多年收益的特点,推广前景广阔,推广适用面积约230万亩,按照30%推广率计算,预计可得效益近10亿元。比种植粮食作物效益高出3~5倍。

(二)社会效益

规模推广后促进缫丝加工、纺纱织绸、服装加工,果品、饮料、保健品、编织业的开发,扩大就业机会。

(三)生态效益

桑树园同时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份,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抗寒、高产、优质的大叶型丰产桑树园的建立与推广,尤其是寒地生态蚕业的发展,将填补我市、我省及东北地区在此方面的空白,顺应我国蚕、桑产业的“南桑北移、南蚕北养”的必然发展趋势。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使高寒地区桑树园栽培品种多样化、建设科学化、生产生态化,大力推进我市、乃至我省蚕业生产发展,带动相关加工、食品、畜牧、编织业的发展。

第二篇: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建设阶段总结

安溪白濑国林场

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道路,按照现代化、良种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建设目标,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中心,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珍稀树种示范林基地,为我省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福建柏珍稀树种的培育经营。项目自2009年开始建设,严格按照《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作业设计》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按质完成建设规划任务。现将项目建设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主持单位: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

项目协作单位:福建省安溪竹园国有林场、安溪半林国有林场、永春大荣国有林场

项目技术来源: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和优良遗传材料选择研究》,国内领先水平,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主要技术:根据林木生长的规律和福建柏自身的生理特 性,结合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应用成熟的福建柏优良种质选择及培育技术,营建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主要技术包括:优良种源选择、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选择、抚育措施选择。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福建柏优良种质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1713亩、培训500人次。

培育工程进度安排:

2009年完成造林抚育204亩(位于安溪白濑林场土地坛、寨坂工区);

2010年完成造林抚育960亩(安溪白濑林场459亩、半林林场151亩、竹园林场200亩、永春大荣林场150亩)2011年完成造林抚育549亩(位于安溪白濑林场下镇工区)。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27.979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27.9791万元。

项目建设的目的与意义:通过项目的建设,营建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示范基地1713亩,推广应用优良种质和营造技术,有效加快科技兴林的战略步伐,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优良种质和经营技术的需求。通过基地建设,能有效提高森林蓄积量,有效缓解林场目前资源短缺的局面。因此,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示范项目的建设,对白濑国有林场乃至福建省林业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进度 安溪白濑林场自2009年起,严格按照《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作业设计》和项目合同的建设任务,组织实施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林地准备、整地、造林和抚育1164亩,占项目的68%,培训林农和技术人员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完成投资47万元,占项目投资的36.7%,其中培育工程41.0万元、设备4.1万元、其它费用1.9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安溪白濑林场领导历来重视福建柏的资源培育和良种推广应用,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福建柏的科研与推广应用。为了确实做好《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由场长为项目负责人,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建设。泉州市林业局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协作单位间的困难与问题。

2.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承担项目后,安溪白濑林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开展外业调查,并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多次研究探讨,制定了比较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3.主体承担、多方合作

为了更好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项目建设采取主体承担、多方合作的方式,扩大示范基地的建设区域,项目建设涉4个国有林场。项目承担单位——安溪白濑国有林场与各协作单位制定了 合作协议,协作单位的建设内容、技术规程等,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实施。同时,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福建林科院的合作,多次邀请省林科院的郑仁华博士等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

4.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工程招投标办法执行,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统一领导,统筹安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期分批进行公开招投标。成立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检查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生产技术质量关,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各工序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确保生产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考评奖惩制度,并实行奖优罚劣,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行。

5.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严格按计划,不随意变更投资计划;二是认真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和截留;四是严格财务制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6.加强培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利用集中培训、发放资料和现场操作示范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培训工作。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林场作专题讲座,举行现场技术操作培训;同时,积极与泉州市科技局、林业局合作,开展远程培育,推广福建柏栽培技术。

四、存在问题

1、部分抚育措施仍采用全面锄草方式,效果显著,但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幼林生长主要需要什么养分目前还不清楚,施肥措施仅仅依据土壤养分含量来判断。施用什么肥料才能有效促进福建柏幼林生长,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目前针对福建柏幼树的树冠整型试验还在探讨中,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如何通过幼树整形,提高福建柏杆径生长也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2010年10月27日

第三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一、2011年农发项目实施情况

1、整体情况

2011年省农发局下达我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12个,总投资259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89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40.42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5.1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75.36万元,企业及群众自筹资金368.6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3个,总投资1677.5万元(财政资金1564.9万元,自筹资金112.6万元);省级科技推广项目2个,总投资50万元,全部为省财政资金;损毁修复项目1个,总投资7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产业化财政资金补助项目2个,总投资438万元(财政资金182万元,自筹资金256万元);中央财政贴息项目4个,总投资363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

2、项目实施情况

(1)土地治理项目

下符桥镇桃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798.5万元(财政资金744.5万元,自筹资金5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格田成方、平整土地1500亩,修建灌排渠道27.91公里,块石浆砌防洪墙及道路挡土墙3639米,维修加固山塘23口,新建机耕桥6座并配套渠系建筑物431座,修筑机耕路18.85公里,新**土保持林2000亩。项目建设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项目工程于2011年9月30日完成招投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合同工期140天,10月18日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5月全面完工,2011年6月上旬完成县级自验。

但家庙镇观音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750万元(财政资金70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修建灌排渠9.095公里,维修新建机耕桥10座,维修加固山塘21座,新建泵站2座,块石浆砌防洪墙及道路挡土墙405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48座,格田成方,平整土地200亩,修筑机耕路9.916公里,新**土保持林3500亩。项目建设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项目于2011年12月27日完成招投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合同工期140天,2012年1月4日全面开工建设。由于开年以来天气阴雨以及山场清障不到位等原因,目前工程进度比较迟后,截止目前,路渠、山塘、田、桥等基本完工,山场垦复已完成60%,经多次召开调度会,督促各中标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计划于2012年7月上旬完工。

黑石渡镇朱家畈村张传李种粮大户项目。总投资129万元(财政资金120.4万元,自筹资金8.6万元)。工程建设按照“先建后补”建设机制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农业措施中已完成土地平整、良种仓库、良种晒场及机耕路建设,田间渠系工程、机耕桥、渡槽及其他水利建筑物已基本完工,由于该项目区与黑石渡镇政府实施的石斛基地项目部分重叠,故部分建设内容需变更,该项目计划于2012年5月完工。

(2)产业化项目

产业化财政补助龙头企业项目。**鹏飞工贸有限公司1000吨百合流通设施新建项目总投资248万元(财政资金112万元,自筹资金136万元)。截止2011年10月工程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新建储藏保鲜库290平方米,分拣及包装车间726.4平方米,新购储藏保鲜设备一套,检测设备2台,包装设备2台,新建农产品交易网站1个,项目于2011年11月完成县级验收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市级于12月23日完成验收,财政补助资金11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产业化财政补助合作社项目。**县青翠园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万吨毛竹制品加工新建项目总投资190万元(财政资金7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已按市级调整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新建新建生产厂房365平方米、维修厂房3000平方米、新建晒场720平方米、配套动力线400米及新建漂白池等附属设施建设,购安毛竹加工设备72台套(包括动力设备)。2012年3月完成县级自验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市农发局于2012年5月10日完成项目初验。

产业化财政贴息项目。省局下达产业化企业财政贴息项目涉及源牌集团、**集团、一隆羽绒、汇佳生物4家企业,项目总投资363万元,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财政资金363万元已于2011年10月份审核拨付到企业。

(3)灾毁项目

**县2011损毁工程修复项目,总投资70万元,已于2012年1月4日完成招投标及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于2012年4月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实施完毕,5月份完成县级自验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4)省级科技推广项目

**县2011省级科技推广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全部为省级财政资金。分别是:**县鹏飞工贸有限公司2011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25万元;**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25万元。项目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任务,两项目专家技术依托费14.7万元已拔付到位。

二、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做开发。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基层村、组的意见,围绕群众需要搞开发。

三是项目申报和规划设计实行群众参与、专家论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制和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四是对项目实施实行“七制”管理,即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监理制、工程决算中介机构审计制、竣工工程评比制、完工工程管护责任制。

五是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定,积极筹集县级财政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六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三、问题和建议

1、招投标的时间问题。由于项目立项预算指标下达和项目正式批复时间下达较迟,而项目批复后,恰好是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组织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一系列的资料编制、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等最短也得在1个月以上,对工程建设进度影响很大。建议上级能够及早下达项目计划批复,保证招投标工作能够扎实有序开展。

2、低价中标问题。由于农发项目工程点多面广,参与投标的建筑企业多为地方小型企业,诚信不足,在投标时竞相压低价格,在施工时为保证不亏或少亏,千方百计偷工减料、延误工期,给项目管理造成极大困难,稍有不慎就为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建议是否能采取复合价中标。

3、农民义务监督员问题。根据上级农发部门要求,我县也聘请了农民业务监督员,但由于未经培训,其专业水平难于胜任监督工作,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能否在每年项目工程施工前由市级农发主管部门举办培训班,使农民义务监督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作用。

第四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其中土地治理项目3个,总投资1677.5万元(财政资金1564.9万元,自筹资金112.6万元);省级科技推广项目2个,总投资50万元,全部为省财政资金;损毁修复项目1个,总投资7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产业化财政资金补助项目2个,总投资438万元(财政资金182万元,自筹资金256万元);中央财政贴息项目4个,总投资363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

2、项目实施情况

(1)土地治理项目

下符桥镇桃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798.5万元(财政资金744.5万元,自筹资金5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格田成方、平整土地1500亩,修建灌排渠道27.91公里,块石浆砌防洪墙及道路挡土墙3639米,维修加固山塘23口,新建机耕桥6座并配套渠系建筑物431座,修筑机耕路18.85公里,新**土保持林2000亩。项目建设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项目工程于2011年9月30日完成招投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合同工期140天,10月18日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5月全面完工,2011年6月上旬完成县级自验。

但家庙镇观音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750万元(财政资金70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修建灌排渠9.095公里,维修新建机耕桥10座,维修加固山塘21座,新建泵站2座,块石浆砌防洪墙及道路挡土墙405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48座,格田成方,平整土地200亩,修筑机耕路9.916公里,新**土保持林3500亩。项目建设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项目于2011年12月27日完成招投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合同工期140天,2012年1月4日全面开工建设。由于开年以来天气阴雨以及山场清障不到位等原因,目前工程进度比较迟后,截止目前,路渠、山塘、田、桥等基本完工,山场垦复已完成60%,经多次召开调度会,督促各中标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计划于2012年7月上旬完工。

黑石渡镇朱家畈村张传李种粮大户项目。总投资129万元(财政资金120.4万元,自筹资金8.6万元)。工程建设按照”先建后补”建设机制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农业措施中已完成土地平整、良种仓库、良种晒场及机耕路建设,田间渠系工程、机耕桥、渡槽及其他水利建筑物已基本完工,由于该项目区与黑石渡镇政府实施的石斛基地项目部分重叠,故部分建设内容需变更,该项目计划于2012年5月完工。(2)产业化项目

产业化财政补助龙头企业项目。**鹏飞工贸有限公司1000吨百合流通设施新建项目总投资248万元(财政资金112万元,自筹资金136万元)。截止2011年10月工程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新建储藏保鲜库290平方米,分拣及包装车间726.4平方米,新购储藏保鲜设备一套,检测设备2台,包装设备2台,新建农产品交易网站1个,项目于2011年11月完成县级验收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市级于12月23日完成验收,财政补助资金11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产业化财政补助合作社项目。**县青翠园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万吨毛竹制品加工新建项目总投资190万元(财政资金7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已按市级调整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新建新建生产厂房365平方米、维修厂房3000平方米、新建晒场720平方米、配套动力线400米及新建漂白池等附属设施建设,购安毛竹加工设备72台套(包括动力设备)。2012年3月完成县级自验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市农发局于2012年5月10日完成项目初验。

产业化财政贴息项目。省局下达产业化企业财政贴息项目涉及源牌集团、**集团、一隆羽绒、汇佳生物4家企业,项目总投资363万元,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财政资金363万元已于2011年10月份审核拨付到企业。

(3)灾毁项目

**县2011损毁工程修复项目,总投资70万元,已于2012年1月4日完成招投标及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于2012年4月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实施完毕,5月份完成县级自验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4)省级科技推广项目

**县2011省级科技推广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全部为省级财政资金。分别是**县鹏飞工贸有限公司2011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25万元;**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25万元。项目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任务,两项目专家技术依托费14.7万元已拔付到位。

二、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做开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基层村、组的意见,围绕群众需要搞开发。

三是项目申报和规划设计实行群众参与、专家论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制和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四是对项目实施实行”七制”管理,即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m.depeat.com)监理制、工程决算中介机构审计制、竣工工程评比制、完工工程管护责任制。

五是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定,积极筹集县级财政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六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三、问题和建议

1、招投标的时间问题。由于项目立项预算指标下达和项目正式批复时间下达较迟,而项目批复后,恰好是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组织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一系列的资料编制、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等最短也得在1个月以上,对工程建设进度影响很大。建议上级能够及早下达项目计划批复,保证招投标工作能够扎实有序开展。

2、低价中标问题。由于农发项目工程点多面广,参与投标的建筑企业多为地方小型企业,诚信不足,在投标时竞相压低价格,在施工时为保证不亏或少亏,千方百计偷工减料、延误工期,给项目管理造成极大困难,稍有不慎就为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建议是否能采取复合价中标。

3、农民义务监督员问题。根据上级农发部门要求,我县也聘请了农民业务监督员,但由于未经培训,其专业水平难于胜任监督工作,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能否在每年项目工程施工前由市级农发主管部门举办培训班,使农民义务监督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作用。

第五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技术指导员工作方案

九台市龙嘉农业站

马志兴

为了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龙嘉镇粮食作物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具体目标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时足额发放物化补助,并登记造册。遴选10户科技示范户,挂

门牌,发放技术(明),并张贴上墙。

加强科技培训,确保科技入户率在95℅以上;每个示范户带动2个以上农户,确保户均增产5-10℅。

作好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并在秋季召开现场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与专家的联系和沟通,切实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主推品种和技术 主推品种:

◇玉米推广增产潜力大、优质、高产、耐密品种,例如:先玉335、先玉

422、先玉508等。

水稻推广大穗、秆强、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例如:吉粳88、吉粳803、吉粳507、通育

217、通育225、通育238、通育239等。技术路线:

水稻: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稀播育壮秧,适时早插,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玉米:选用高产品种,深耕蓄水,适时抢墒精量点播,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化控防倒,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关键措施:

水稻:

选用高产品种。

稀播育壮秧。3两种芽∕㎡。合理密植。9×5-8 配方施肥。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氮肥的40℅和磷钾肥的全部做底肥;抽穗前30天,施用氮肥的20℅做分蘖肥;抽穗前15天,施用氮肥的30℅做穗肥;齐穗后,看叶色情况,决定是否施用氮肥的10℅做粒肥。

水分调控。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特点调节水层的深浅。插秧-缓苗,4-5㎝深水护苗;缓苗-分蘖前,保持3㎝浅水层;分蘖-孕穗前,保持湿润,适当建立浅水层;孕穗-抽穗前,保持浅水层;抽穗-灌浆期,采用间歇灌水的方法;蜡熟期排水。病虫害防治。

稻瘟病:7月末,用40%富士一号、三环唑等预防;8月10日左右齐穗时再喷一次药防效更好。

纹枯病: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5-10%,孕穗期达10-15%时用药防治,如遇高温、高湿天气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主要药剂有:5%井岗霉素或25%粉锈宁等。

二化螟:在7月5日-10日前后,用杀虫双或杀虫单等防治2-3次,间隔5-7天喷一次,田间保持水层3-5㎝3-5天。玉米:

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生育期127-129天,增产潜力大的优质、高产、耐密品种,如先玉335、先玉420、先玉508等。深耕蓄水:深松打破犁底层,减少地表径流,建立土壤水库,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耕层结构。

适时抢墒播种:当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度时,为最佳播期。一般在4月25日-30日。

精量点播:芽率要在95%以上,按计划密度增加用种量的10-15%。配方施肥:①施肥方法:底肥、种肥、追肥三结合,底肥深施到种下14-16厘米;垄沟深追肥8-10厘米,覆土盖严。②施肥量:公顷产量在17000-19000斤干粮的中等肥力地块的施肥量为纯氮420-430斤、五氧化二磷130-140斤、氧化钾90-100斤,折合成尿素900-1000斤、磷酸二铵300斤、硫酸钾200斤。

化控防倒:在玉米6-9片叶,喷施玉米生长调节剂—玉黄金。

及时间定苗:当苗4-5片叶时及时去掉病苗、弱苗,留壮苗、齐苗、匀苗。

化学除草:播后3-5天,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及时进行土壤封闭。病虫害防治。大小斑病: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发病株率达到70%左右时,用50%多菌灵喷雾防治,或70%甲基拖布津1000-2000倍液,间隔7天连喷2-3次。

蚜虫:在玉米抽雄前用40%氧化乐果或抗蚜威喷施。

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期,用1.5%或3%的辛硫磷颗粒剂,每株玉米用1-2克,撒于玉米心叶中;7月10日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两次放蜂间隔7天,每公顷放蜂30-50个点。因玉米螟是迁移性害虫,必须群防群治。农田统一灭鼠。服务内容

定期举办培训班:确保示范户参训率90%以上。利用2-4月农闲季节开展水稻、玉米高产技术培训。

强化入户指导:关键生产季节每周不少于5次,全年下乡指导在150天以上。

《科技示范户手册》填写:帮助示范户做好田间生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专家沟通信息,适时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注意事项

示范户在种植管理中要积极协助技术指导员,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经验,确定最佳种植管理技术。

示范户要积极学习先进适用技术,搞好宣传和辐射带动,每个示范户最少带动2个农户。

技术指导员要不定期组织辐射户观摩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示范户要及时向技术指导员、专家咨询,解决实际问题。上级部门电话抽查时,示范户要如实回答所抽查的问题。

下载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寒地生态桑业综合建设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