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冠城镇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冠城镇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宣传部和县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使我镇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姿态,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全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
为了认真搞好201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创建市县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强化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文明单位重在巩固创新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培训教育工作,把党的重大理论和中央、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在日常工作和创建之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文明行业、单位、村庄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群体的文明素质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结合我县“作风建设集中整顿”活动,我们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镇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等为学习钟鼎,全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和职工学习各12次。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通过理论学习认真结合本镇实际,把工作落实到平时,建立求真务实、清廉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务实苦干、遵守纪律的职工队伍。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村民素质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不渝地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坚定不移地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学习,加强对公民的“三义”、“三德”、“三观”的教育,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进村入户,入院上墙;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贴进生活的活动和各村的文艺队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贯彻,加上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工工程的实施以及争做“四有”公民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村民的身心、思想受到了很好的熏陶。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程度,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农村的“脏、乱、差”现在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村的面貌正朝着卫生、文明、安全、优美、舒适的方向发展。
四、充分发挥多种媒介作用,强化农村群众的素质教育,加强文明创建力度
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我们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积极配合县级部门开展了“三下乡”文化活动,另外,镇上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和教育日活动、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政治”建设活动等等。集中开展了书画展、图片展、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开展了文明利益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文体活动,着力推进文明风尚普及,加强办公室文明服务,治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顽症陋习。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不断完善社会资源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网络建设,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全镇的综合治安管理保持良好,为创建“平安冠县”奠定了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县精神文明办和镇党委的政府领导下,在全镇党员干部和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快速发展的形式需要相比,与新形势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争先创优为目标,认真领会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探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之从内容到形式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推动全镇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第二篇:琴城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琴城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根据县委宣传部和文明办的通知精神,现将琴城镇近年来农村精神文件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琴城镇地处县城,辖14个村委会,7个社区,国土面积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3亩,总人口81160,其中非农业人口54560人。近年来,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目前,我镇已创建文明村、社区11个,安全文明村6个,评选“文明信用农户”2378户。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抚州市文化先进乡镇”、“全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抓教育培训,村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是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利用镇党校、农民夜校对村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二是通过科技宣传月、宣传周、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近年以来,共组织村民培训160次,散发资料3万余份,黑板报、宣传专栏165期,培训转移劳动力6353人,962名青年农民获得“绿色证书”,参加“农函大”学习的村两委干部72人。三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活动。通过下发文件、印发《纲要》学习简行本,举办《纲要》知识竞赛、设置“宣传栏”,书写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各村还相应制定符合本村特色、适合农村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农村进村入户,在村民中入心入脑。四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教育培训,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技意识明显增强,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
2、加强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一是加大投入,切实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我镇农村共投入74.61万元用于文化建设。目前,各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拥有文化宣传长廊,村文化活动室14个,农民锣鼓队2个,体育场所9个。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水北村的傩舞“和合”走向世界,被邀请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各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因势利导,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融入到“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之中,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2006年被国家体委、农业部表彰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三是每年邀请县文广局、科委、卫生局等10多个部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步实现“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3、以“村校”为基地,辐射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镇在近年的探索中,坚持走以“村校”为基地,辐射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收到了较好效果。近年来,14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把农村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把“村校”建成融基础教育、科技教育、政治学习、信息传播、文化活动基地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通过学生这个纽带,连接学校和家庭,学生把在学校养成的文明行为,带回到家庭,帮助家长树立文明新风,监督家长克服不良行为。如茅店村付家堡有一村民,前几年爱好打麻将、搞赌博。其女儿在该村小学读四年级,经老师教育,回到家里监督父亲,帮助父戒掉了赌博恶习。村民在村校通过文明教育的潜移默化和学生这个纽带,思想政治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自觉戒掉恶习、摈弃陋习,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4、开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活动,促进农村创建整体水平上档次。近年来,县文明委组织县文明单位36个与我镇6个村小组结对子,开展同创共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城乡共建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帮扶资金21.23万元,资助238户贫困户子女入学,建村民学校6所,办培训班234期,培训学员9860人次,化解矛盾226件。
5、抓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一是开展文明、卫生村镇创建。各村按照文明村镇、卫生所条件积极开展创建活动,2006年创市级卫生镇1个,县级文明村8个,县级卫生村2个。二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好婆媳”等各种创评活动。三是狠抓“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近年来共评选文明信用农户2378户,建立档案为信用农户提供贷款资金367万元。四是今年实现全镇农户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在全镇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院、文明组、文明村、文明镇”五大联创活动,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的来看,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2、阵地建设滞后。目前,阵地建设在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虽有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
3、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向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存的现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1、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瓶颈”的关键。要按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
2、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在农村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和和谐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二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重点抓好“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3、加快阵地建设,推进文化活动。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一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传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下工夫建设好村民文明学校、农民夜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继续维护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三是优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4、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生活质量。一是抓好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二是深入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引导农民改厕、改圈、改舍、改灶,改善居住环境。三是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实施“村镇清洁工程”,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集中整治,积极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
5、突出“乡风文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多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以文明户、文明院、文明组、文明村、文明镇“五大创建”活动为龙头和载体,不断深化创建成效,同时,切实抓好城乡共建活动,继续抓好各级文明单位与村结对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携手,共同发展。在各种创评活动中,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
6、强化意识,积极构建社会主流评价体系。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经济工作统一、互促互动、共同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其次,应积极构建社会主流评价体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当全社会处在一种功利化、物欲化的社会氛围的时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从什么是真假、美丑、善恶入手,构建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系相融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向前发展。
琴城镇党委办公室
2007年7月12号
第三篇:盱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盱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2011年)
为了做好2011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文明乡镇”建设的奋斗目标,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重视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村民道德深入开展教育,要继续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盱城镇村规民约》,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效遏制封建迷信、聚众赌博以及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严厉禁止虚假短信诈骗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引导青少年走合法就业之路。大力弘杨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广泛宣传八荣八耻,增强荣辱观念,让群众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二)努力提高镇村文化。积极配合和组织有关部门来我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来增进全体居民的文化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医疗卫生
常识,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推动“休闲文化中心广场”的建设,文化活动是农村必不可少的娱乐,它能为村民创造欢聚的机会,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增加友谊,还能净化心灵,抵御不正之风。我们要充分利用“休闲文化中心广场”这个活动场所,让百姓自娱自乐,并适时举行文艺汇演、篮球等文体活动比赛。
(三)开展争创“文明家庭”活动。利用争创“文明家庭”,增强集体凝聚力、号召力,扎实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风尚,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文明礼仪、公共秩序、镇村环境等方面入手,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利用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着力解决不文明待人、不爱护环境、不规范服务、不遵守秩序等突出问题,强化广大群众的道德意识。切实抓好新村民教育,经常性组织礼仪、法律、计生、卫生知识讲座,有效提升新村民素质。
(五)深化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创建品位。
继续加大文明乡镇创建力度。根据上级下发的文明乡镇创建测评标准,进一步细化、落实、分解目标任务,积极争创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及各类文明标兵。今年,结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以培育新农民为重点,配合政府抓好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利用横幅、倡议书、黑板报、宣传车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健康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组织开展文明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美在家庭家家评、家家学等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广大
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营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继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2、狠抓队伍,提高素质,在队伍建设上,要体现示范性。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者队伍。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按照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3、多办实事,狠抓落实。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选择,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虑,谋群众所求,千方百计地解决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4、加强调研、指导实践。要多走访农户,多进行调查研究,对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011.2.20
第四篇:冠城镇卫生院自查报告
冠城镇卫生院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的工作人员的执业行为及医疗服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用药安全,按照市局印发的《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和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我院开展了规范服务行动并制订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这一活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就医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我院决定,在全院开展规范服务行动自查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绩
1、通过对卫生院医疗方面各临床科室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以及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包括科室配置、医疗设备配备及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等在内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2、通过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物的统一管理,使卫生院对本单位及下属辖区内村卫生室的技术人才调配、资格准入、经费投放、资产管理以及业务指导和工作统筹、公共卫生、医疗市场监管等,理顺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
3、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分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两部分,明确了各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中心卫生院要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指导周边一般卫生院的业务工作的职能。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人员工资的分配与其所提供的服务和劳动贡献挂钩,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内在活力,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在卫生院行政和业务两方面均实行了制度化管理。设定了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阶级性目标任务。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了包括各临床科室交接班、医疗文书规范书写、差错事故登记、消毒隔离等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防范医疗纠纷、杜绝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
5、积极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安排了5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13所乡镇卫生院,安排13所乡镇卫生院按其区域划分,负责全县248所村卫生室的包片责任制,切实建立健全了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基础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通过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的形式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方式、时间及双方责任和权力,提高了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及服务能力,从而使受援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在环境建设、内涵建设方面有了明显变化。
6、加强了乡镇卫生院会计、卫防专干、妇幼专干、合疗专干等专职人员管理,制定了各专干的聘用及考核管理办法,所有专干的聘用必须由卫生院申报,卫生局审批后录用,未经上级主管部门许可,卫生院不得随意更换,确保了卫生院专职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有效地促进了财务及公共卫生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个别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短缺、规模小,现有医疗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解决办法:正在通过临时借调、委托培训等方式予以解决。
2、医疗设备资源分布不平衡。解决办法:卫生局通过调查摸底统计,将全县乡镇卫生院所有损坏、闲置的医疗设备进行统一登记、维修、保养、调试后,重新调配使用。以提高设备使用率,方便群众就医。
3、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项工作中的内在共同点有效结合,齐抓共管,科学合理安排部署,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稳步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我们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现将我辖区药品“三统一”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院成立了“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制定了药房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编制了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操作规程,实施定期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使我院药事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我院从2011年7月至今一直由“三统一”企业配送,基本药物使用率100%。
三、我辖区标准化村卫室8家,已全部与“三统一”签订合同,药品由“三统一”采购。
四、我们已对我院全体职工进行《基本药物临床指南》培训,目前临床医生能做到合理安全使用基本药物。
“三统一”配送过程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送企业药品品种不太全面,个别必须药品不能满足医院及村卫生室临床用药。如急救药品。
2.药品配送过程中送货不及时。
3、部分药品价格偏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下决心实施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加大宣传监管工作力度,健全药品“三统一”工作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药品“三统一”工作顺利推进。
第五篇:盱城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
盱城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
(2009—2011)
为了使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目标、有任务,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进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盱城镇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务实工作,立足镇情,增添措施,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全力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二、发展思路
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全力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文明、五好家庭户”评选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积极争创文明村、社区活动,坚持治理集镇脏、乱、差现状。
2、继续实施科技兴乡战略,改变科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培养引进科技人才的措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4、强化基础教育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三、奋斗目标
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坚定人民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继续办好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镇党校、婚育学校、市民学校,加强农业技术教育,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在“五好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创文明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逐步使我镇居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2、坚持依照“依法治镇”方案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开展普法知识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组务公
开不断规范,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增强机关工作透明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得到认真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综治工作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全乡齐抓共管的群防群治网络。加强对“两劳”释放人员、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健全建档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综治防范和对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的打击,争创“净土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3、加快科技进步。“十五”期间要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淮安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4、加强文教卫生工作:认真贯彻教育工作中的“三法、一纲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保护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普九”教育为基础,力争使我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积极发展成人教育。
加快卫生改革步伐,同时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抓好地方病、二号病等的防治工作,防止急性传染病发生,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20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