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
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
发展
港 口 科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港口的支撑”。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看,运输体系占据了重要地位;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看,港口又是一个重要节点。港口的布局、规划将保障其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在能力、网络、布局等方面的协调、衔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港口建设是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重中之重。
一、兴化港口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1.港口发展现状
兴化市目前码头多,规模小。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兴化市拥有港口装卸码头64个,岸线总长约6710米,泊位401个,300吨级以上泊位7个。码头拥有3-5吨级吊机、叉车、输送机等装卸设备,拥有仓库3900平方米,货物堆场面积2.11万平方米。比较大的的码头城区主要有野行码头、城南码头和城北码头,乡镇主要有垛田砂石市场码头、戴窑粮食市场码头及沙沟水产市场码头等。
2.特征分析
①码头泊位分布不均匀。兴化河流众多,通航条件较好,然而由于兴化市场的发展,码头泊位主要分布于车路河两岸,建口线、盐邵线分布的码头均较少。从空间上看,兴化城区以东垛田镇、戴窑镇码头较多,而南部和北部乡镇只有少量的码头泊位进行运输。②码头泊位分布相对较散,规模较小,等级较低。兴化市内河港的码头零散无序的分布在沿河的城镇段、临跨河施工项目和依水企业周边,尚未形成具规模的作业区,且码头等级普遍不高,现状最大的泊位等级为500吨级。
③码头泊位主要为服务于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货主码头,且大部分为私人小码头,专业化码头少。码头长期处于自然发展阶段,货源、货种单一,设备比较陈旧,装卸工艺落后,生产能力较低,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④码头岸线利用率低。兴化现有航道961.8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73.02公里,等外级航道488.8公里。以开发港口岸线总长仅约6710米,仅占全社会航道岸线总里程的1.53%,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二、兴化港口发展规划 1.兴化港口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臵独特,具有江海联运的天然优势。兴化位于江苏省沿江地区腹地,东连大丰、东台,经兴东线、刘大线至沿海港口大丰港入海;南接泰州经引江河直达长江;西与高邮、宝应毗邻,经通扬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北与盐城隔界河相望,具有接轨沿海开发、带动沿江崛起、承载江海沟通、发展水运产业的独特区位条件,具备打造成通江联海转乘枢纽、形成江海联运的天然优势。通江达海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兴化内河港的快速发展。
②航道等级条件提升,港口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江苏省及泰州市干线航道网的实施,兴化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岸线利用空间。
③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路运输需求旺盛。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兴化是水运大市,现有在册运输船舶4000余艘,100多万载重吨,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而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必备基础设施,在加快发展水路运输的同时,必须加快港口建设,形成匹配发展,良性互动。
2.兴化港口发展定位
兴化的内河港是泰州市内河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州北部地区及兴化市经济发展和沿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兴化市腹地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和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腹地经济社会和航道发展以及港口功能的逐步拓展,兴化内河港将逐步发展成为集港口物流、海江联运、临港开发、内外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作、文明环保的现代港口。
3.兴化港口规划布局
港口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论证和实践体现,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内河港口建设,2009年委托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研究编制《兴化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着力打造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内河港口体系。根据《总体规划》,全市内河港口划分为12个作业区,其中主作业区4个:得胜湖作业区、城南作业区、戴窑作业区、戴南城东作业区;一般作业区8个:戴南城西作业区、周庄作业区、安丰作业区、沙沟作业区、陈堡作业区、合陈作业区、临城作业区和张郭作业区。
三、兴化港口发展思路
1.优化港口开发模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加快公共港口建设。除鼓励建设货主和业主的自由码头泊位外,要大力推进综合性、现代化、集约化的公共港口建设,提供公共物流服务,极力提高港口现代化服务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二是要加强港口战略合作联盟。立足“通江达海”理念,加强与沿江沿海港口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以产权、资金、业务等为纽带的多种合作机制。三是要加大港城联动力度。按照“城市规划包括港口规划,港口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原则,把港口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一个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力求既突出港口专项规划的特点,又符合现行规划管理体制,确保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互相衔接,宏观引导港口、临港工业和城镇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起到“一港带全面”的放大效应。
2.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打造延长经济产业链。兴化港口建设要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前方建港、后方建厂,多元发展、优势互补”的经营发展方针,坚持港口码头建设与临港产业布局相结合,注重引进高质量项目,即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优势产业的带动和对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实现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产业两手抓,通过“集群渗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使兴化港口由单纯的水陆运输中转转变成为城市和腹地经济服务的基地和龙头。
3.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现代化港口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装卸储存、中转换装,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与全程化。能否把服务功能发挥至最佳状态,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能否保持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兴化港口的发展方向要致力于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货物装卸为主的核心服务;二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运输工具,在特定的货场完成货物装卸、运输、储存的辅助服务;三是向货主提供优质、便捷的货物交接的延伸服务。要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来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开发包装、流通加工、储运、配送、免税自由贸易等物流功能,充分发挥港口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物流、商流和贸易设施,积极培育现代物流、航运交易、船舶修造、物流增值服务等港口综合服务业,信息交流、专业人员培训等增值服务,提高港口运作效率。
第二篇: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文章标题: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
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区卫生局大力推动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水平的同步发展,从2000-2007年,每年一个新变化、每年上个新台阶,在不断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的工作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一、加大投入,求实创新发展农村卫生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调整发展方向,营造发展环境,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农村服务网络,强化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建设,农村卫生事业每年一个新举措,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0年所有乡镇完成以乡镇为单位实现初保规划目标,2001年开展示范性卫生院建设,2002年实行集中财力搞建设,2003年保持一方净土,2004年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2005年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06年规范化村卫生站建设顺利推行。现在,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三统一”管理,所有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消除了危房,拥有业务用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B超机、X光机、心电图、手术刀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心电监护、洗胃机等五大件设备已基本装备到乡镇卫生院,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专科设备。2005年以来,我区共进行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项目4个,2004、2005卫生局安排专门经费进行“翠屏区农村卫生信息网络”项目建设,每个卫生院配置了4台以上微机,共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的微机化管理任务,投资近50万元,传染病直报和公共卫生直报网络已覆盖全区20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现在,已能在网上对全区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公文交换。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不断提高,乡镇卫技人员全部达中专水平以上。由于决策大胆,思路明确,力求创新,乡镇卫生院发展稳步上升。2004年10月乡镇、郊区街道卫生院全部上划区卫生局管理,并由集体所有制单位转为了全民所有制单位,落实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519名。2005年起我区安排了专项经费与市级补助资金配套,实行“由政府出资,补助性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区级每年配套资金28.8万元,落实了乡镇、郊区街道卫生院院长、防疫、妇幼人员工资由区财政按差额拨付外另每人每月800元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和每人每年1000元的办公费,全面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区办区管。同时,按每个村卫生站100元/月标准核算购买村卫生站公共卫生服务,每年区级配套资金15.72万元。2004年10月乡镇街道卫生院上划区管后,我们通过全面考核、测评,广泛听取意见后,聘任了18位卫生院院长;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卫生系统公选2位院长,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配齐配强了乡镇、街道卫生院领导班子,并实现绩效激励分配机制,各卫生院均为职工解决了医疗、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等城镇职工社会保障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卫生院事业的发展,全区乡镇卫生院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和业务收入三项指标分别以较快速度攀升。二、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建设步步高
从98年开始试点,通过几年的努力工作,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曾多次接受省内外、市内外兄弟市区领导、专家参观和指导。2005年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又上新台阶,按照川办发[2005]187号文件的要求和《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川府发〔2006〕33号)重新调整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房屋、设施、人员、制度上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六大功能,达到了“布局合理、功能突出、制度齐全、资料完备”,建成了2个标准化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标准化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特别是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原宜宾市第二中医院改建而成,在改建中全力体现中医、专科的特点和优势,使改建后的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具有浓郁的中医特色,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验收通过后,被省卫生厅列入全省202个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单,向全省推广,2006年,又将西郊、南岸、安阜、白沙湾四个街道卫生全部转型改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举措不仅解决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卫生院的定位难题,又使翠屏区大部分城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基本上得到了覆盖,2007年开始,区卫生局继续强势推进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将在南城街道办事处和北城街道办事处再再建成两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届时,社区卫生服务将会覆盖城区所有居民。三.统筹安排,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有保障 按照“十一五”规划,区卫生局继续统筹发展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三大保障举措,逐步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均衡化和高水平,为“十一五”期间翠屏区43万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更为可靠、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保障。
(一)加快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区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
(二)对乡镇级医院实行区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培养农村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和乡村医生。
(三)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乡镇一级医疗
机构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转轨转型,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改革农村医疗卫生经费保障的新模式、新机制。
四.真抓实干,开展新农合工作显成效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翠屏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2007年1月16日正式启动,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条件下,积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截至到2007年2月28日,全区农业人口429653人(各乡镇上报实际人口数),共有387466人志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实际全区农业人口的90.18%。乡镇村覆盖面100。圆满完成我区2007年参合农民达85的预定工作目标。其中农民个人缴费376199人,参合农民缴费3761990元;民政解决五保户、低保户共11069人,民政补助110690元,已全部转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确定26家新农合定点机构,涵盖了所有区级医疗单位和乡镇街道卫生院。自新农合工作开展以来,在补助资金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通过由区属医疗机构先垫付的方式,积极开展新农合的报帐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农民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补偿的门诊人次2279人,实际补偿费用54756.25元;住院人次1873人,统筹实际补偿费用618809.66元。补偿金额共计673565.91元。五.亲民惠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暖民心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区卫生局围绕民生福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实效的原则,准确把握群众医疗健康利益诉求的重点,始终把群众切身的医疗保障问题作为检验行动成败的关键,整合资源和力量,落实资金和政策,务实开展“亲民惠民医疗保障行动”,若干举措为群众带来实效:(一)加快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基层医疗环境。争取国债项目支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2007年计划完成8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床位136张,标准配置业务用房7810平方米,新增业务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
(二)加快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实现小病就近就地就医。结合新农村村级阵地建设,在2006年已建成45个规范化村卫生站的基础上,2007年计划建成85个规范化村卫生站,完成设备投入17万元。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三)开展“送医送药到农家”活动,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全年计划开展“送医送药到农家”活动2次以上。春节前后,在区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区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和技术骨干分别深入菜坝、南广、李庄和思坡等4个乡镇开展“三下乡”活动,发放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单5万份,义诊群众600人,接受群众咨询800人次。
(四)大力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切实关心弱势群体。2007年在全区全面推行“三免一减一救助”的医疗扶贫工作。具体做法是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和特困对象患病治疗享受门诊免挂号费、门诊检查费减收20、住院治疗减收50的床位费、住院期间的费用除药费外减收20、城乡低保户和特困群众患“十大重大疾病”住院支出500元以上的可以申请最高可达2000元的救助。今年以来,已对146名城市困难患者和87名农村困难患者开展医疗扶贫,资助参加新农合11069人,救助大病医疗87人,人均大病医疗救助金达1000元,医疗扶贫总支出资金达109544.44万元。
(五)加快卫生人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含量。严格实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机制,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2007年医疗卫生单位事业人员计划公开招聘和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10名以上,目前各医疗机构已上报拟招收岗位人员共27名,已上报区编办待批。为科学规划医疗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完成《区卫生系统人才引进方案》草案,已上报待批。
(六)是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建设,巩固城乡卫生体系中坚力量。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住院部改造方案和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已被上级升级命名为“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加强市第二中医院、市中医专科医院中医工作,做大做强我区中医事业。《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第三篇:加快新型城建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临湘市羊楼司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一〉
我们羊楼司镇地处湘北边陲。相传元朝年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此建楼眺望,设司管理,而得名。全镇41个村、居委会,393个村(居)民小组,53000人口,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在省农办、岳阳市农办和临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努力提高城镇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带动、产业驱动、文化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在严重金融危机形势下,全镇生产总值实现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财政收入完成1900万元,增长12%;人平纯收入达到6200元,增加17%。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8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4%。一直保持着“中国竹器之乡”、“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和联合国“小城镇政策改革、规划发展试点镇”称号。
〈二〉
我们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铺定协调发展轨道。科学的城镇建设规划,是厉行资源节约,确保环境友好,推进经济 发展,实行长远竞争的根本。因此,我们把制订一个既切合实际,又能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导向的城镇建设规划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先后投资53万元,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的专家调查研究,实地勘测,因地制宜制订了《临湘市羊楼司镇总体规划》。2007年,文白乡、龙源乡合并到羊楼司镇以后,我们又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划》着眼于城乡共同发展,在确定城镇建设格局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突出各村庄的个性和特色,对乡村交通、道路、水、电、文化、教育、科技等设施建设以及村庄建筑风格、发展方向都进行了合理布局。从整体上确立了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越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发展商贸;建设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策略。为了保证《规划》实施,我们先后颁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细则》、《村镇建房用地管理规定》,严格把住“三关”:一是审查批准关。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服从《规划》,按审批程序,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实行建设、管理一支笔审批;二是实地放样关。凡工程建设,一律由建管站派员到实地按《规划》要求放样后方可施工;三是复查验收关。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由建管站监控,工程竣工后,由建管站按控制红线复查验收。这样,镇村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建设、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统筹兼顾,循序推进,构筑协调发展平台。为了更 好地发挥小城镇是上连城市、下接乡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行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城乡基础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上下连接,城乡互补的发展平台。
第一,立足于提升城镇功能和城镇品位,推进集镇“一线五区”建设。“一线”是:开通京珠高速公路羊楼司连接线。这条线南接107国道,北连京珠高速公路,全长3.16公里,投资3000余万元,目前已经破土动工。随着连接线的开通,羊楼司镇将形成“三纵两横”网络格局,开辟近1.8平方公里新城区,并且从根本上破解羊楼司镇农副产品运输难题,有力地推动羊楼司镇的经济发展。“五区”:一是适应乡镇合并后,农民进镇的需要,在近期内筹资1000万元建设居民新区;二是适应竹木工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投资300万元,开辟了竹木工业区;三是,适应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投资200万元,建成了集影剧院、篮球场、露天舞场、健身场、绿化广场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区;四是适应农副产品流转的需要,投资300元,建成了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区;五是,进行龙窖山瑶族千家峒古迹挖掘,将龙窖山千家峒由省保单位升为国保单位,加速龙窖山瑶族千家峒、龙窖山风景建设,开辟龙窖山旅游景区。
第二,立足城乡联通,推进乡村“两路”建设。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们多形式、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1000多万 元,完成了37个村的通村公路和连村公路建设。并且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启动了通组公路计划。
第三,立足于乡村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庄建设。一是严格按照《羊楼司镇总体规划》要求,把握农民建房用地,引导农民讲究建房风格,突出建筑个性,建好新房子。二是在各村村部进行“五小”(小医院、小商场、小歌厅、小学校、小书斋)建设,建立多布点村级政治、文化活动和医疗、商业服务中心。三是普及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让农民居山村而知天下大事,通四海生意。目前,全镇37个村,有26个村已经达到和接近达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道路畅通、通讯灵便”的标准。梅池村是一个距集镇40多公里的偏远山村,千百年来,由于交通不便,漫山遍野的树木变不成财富,村民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2005年,我们组织投资600多万元将水泥路从107国道一直打到村部,4 年功夫,村民的泥砖房变成了整齐、漂亮、具有山寨特色的新楼房,梅池寨门、梅池山庄、梅池小学、梅池集市、梅池剧团相继建起,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峦迭翠、河水清流澈,游客不断的新农庄。龙源村和白里村充分发挥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积极发展商贸业,逐步成为我镇的两个乡村小集镇。龙源村的集镇建成面积达0.6平方公里,常居人口1300余人,拥有30多家店铺,白里村集镇建成面积0.8平方公里,常居人口1400余人,不仅促 进了本村经济文化建设,而且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
三、城乡连环,培植产业,建设强力经济支撑。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可持续性产业支撑。为此,我们在科学规划、大力建设的同时,根据我镇山多田少,楠竹、矿石、茶叶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山上供资源,园区建工厂,路边办市场”的方略,城乡连环,工农互动,大力推进楠竹、建材、茶叶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一、建园区、办工厂,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我们在集镇建有占地120万平方米的楠竹工业园、占地16万平方米建材工业园、占地1.4万平方米的茶叶工业园,发展楠竹工业企业613家,建材工业企业28家,茶叶工业企业6家。年产竹器6000多万件,利用楠竹1200万根,楠竹利用率达到80%;年产水泥8万吨、叶片石装饰砖80万块。页岩砖600万块,年利用矿石20万吨;生产砖茶、绿茶500吨,利用鲜茶2000余吨,茶叶利用率达到90%。使丰富的楠竹、矿石、茶叶资源变成了丰富的工业产品。
第二、建市场,促销售,将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前期,我们依托107国道建起了“十里竹器长廊”、建材市场和茶叶市场。今年,我们准备沿京珠高速公路羊楼司连接线兴建“中国竹器之乡竹器精品市场、茶叶精品市场、建材大市场、农林土特产市场和竹木堆码市场。使产品销售率再提 高10-15个百分点。
第三、搞科研,提质量,将商品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我们投资100余万元,兴办了竹业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和石产研究所。申请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三级老科协将羊楼司定为竹业研发基地,在羊楼司设立了竹业研发中心。聘请了“湖南竹业第一人”、中国竹藤协会理事吴旦仁教授为竹业研发顾问,大力进行竹、茶、石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破解竹、茶、石三大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攻克了“竹器防裂、防霉、防虫”、“页岩砖配料、烧制”、“水泥污染治理”、“龙窖山贡茶制作”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发展了400多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竹器,30多种新型建材,10多种“神茶”、“贡茶”,产品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挺进日本、韩国和欧美市场。
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技术开发,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资源的升值,调动了广大农民培植资源的积极性,10多年来,农民自发地坚持栽竹、栽茶、改造低改竹林、改造低产茶叶,全镇发展竹林20万亩,茶园3000多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了竹、茶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供应,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工农、城乡相得益彰。2008年,在严重金融危机影响下,全镇竹、茶、石三大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68%,仍比上年增长18%,被群众称为“坚不可摧的经济支柱”。
〈三〉
我们虽然在小城镇建设中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质量不够高,农村建设速度不够快,长远竞争力不够强。其原因,一是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不够到位。政策颁布得多,落实得少;“喊姑娘的多,痛姑娘的少”。二是建设资金短缺。许多规划难以按步实施,许多想作的事情难以作成。三是管理体制不顺。我们希望:
一、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小城镇建设考核、督查、激励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
二、把小城镇放到优先发展位置,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健全、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调查研究,科学制订小城镇建设规划,科学确定小城镇发展战略,加强小城镇工作指导,促进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来源:省发改委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1年5月31日
今年以来,我市在前几年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部署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编制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式和路径,已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并作出决定。2009年是全面实施《纲要》的第一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条发展主线,如何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和丽水各项工作,努力保持我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可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路径,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取向,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要求,同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是“三个注重”:
1、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五化”要求,强化“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扶持政策”的机制,继续出台一系列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建设优势产品布局体系。以优势农产品“六带三圈”区域布局为基础,重点发展竹木、茶叶、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和花卉苗木等名、特、优、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二是建设绿色有机品牌体系。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以科研院校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着力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品牌。三是建设生态林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笋竹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育开发可利用的花卉苗木资源,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四是建设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购销,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加工为核心、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先导的食品加工企业和产业群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四大体系建设,力争在特色化、生态化和产业化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形成区域规模优势,逐步走上适合丽水资源禀赋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2、注重发展生态工业。近年来,我市在生态工业战略指导下,特色工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今后我们要依托生态工业和块状经济优势,坚持做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引进外地产业与培育本地产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重点在“三个着力”上做文章,努力使生态工业成为促进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一是着力推进现有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通过设立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奖、制造业投资奖、工业技术创新奖、品牌培育奖、节能降耗奖、微小企业培育奖、企业上市奖等举措,努力调动全市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品牌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型带动企业、一批外向型出口创汇龙头企业、一批大型现代服务型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作。二是着力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坚决关停大的污染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促进重污染项目合理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环保、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源;继续推动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丽水市“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要求,深入实施循环经济“99l行动计划”及相关项目,抓好典型示范及推广工作。三是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形成工业发展的后续新兴产业。建立明确的选商引资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条件,认真编制《丽水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产品导向目录》,明确政府导向,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四是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制定严格的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把节能减排指标和主要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县市。建立综合评价和考核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成效。
3、注重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它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是丽水建设生态文明对产业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一是抓规划。编制完成《丽水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举措,理顺各种关系,谋划重大项目,切实推进服务业发展。二是抓落实。召开全市服务业大会,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和空间功能定位,理清服务业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做好服务业的统筹布局、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推进丽水市服务业提速、提质。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公共平台等方面,研究制定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三是抓布局。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加快商业特色街区和现代化购物中心的建设,完善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和配送中心网点布局,使市区成为服务全市、带动周边,驱动浙西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商贸流通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县域特色产品的集散中心、贸易服务中心,使其成为连接县内外市场,沟通城乡贸易的桥梁和纽带。四是抓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抓手,切实推进旅游城市建设,进一步塑造“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的品牌形象,完善旅游交通配套,完善大景区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景区深度开发,加快国家4A级、5A级旅游景区建设。同时积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章,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五是抓创新。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广泛进入服务业领域,加快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软件外包和创意产业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物流、金融、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管理现代化。
(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布局调整。丽水相对落后的重要根源就是要素分散,治穷必须先治散,核心就是要做好集聚的文章。因此,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抓集聚是当前工作之要务。
1、推进人口集聚。由于丽水人口布局极其分散,因此加快人口集聚是促进生产力布局的首要任务。据调查,丽水市10户以下的小规模自然村有2725个,有户籍人口59269人。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户4.28户计8.55万人,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15.4万户计39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源头地区。山区半山区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靠一般的政策措施难以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难以提高这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传统的开发式扶贫,对这些远离市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透支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不仅直接对脱贫致富奔小康造成制约,更主要的是对自然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治本之策,是有计划、有组织、成规模地撤并自然村,大力实施高山、远山、深山区农民的异地转移。通过促进异地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一是明确目标,稳步推进。按照《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到2012年,全市累计搬迁41473户、146456人,其中高山远山29439户、104502人,地质灾害点4424户、16139人,重点库区7610户、25815人。我们要以县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为载体,以“千村生态转移工程”、“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百村万户避险安居工程”等为抓手,重点以整村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力争到2012年把全市行政村数量减少在3000个以内。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大对农民异地转移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抓好重点库区、高山远山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农户下山移民建房的公建设施和移民就业培训的扶持,基本解决贫困山区的贫困人口问题。三是强化服务,政策先行。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转变作风,改进服务,以优质的服务促进整村搬迁,以结对帮扶促进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出台整村搬迁人均补助标准等扶持政策,充分挖掘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把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农民转移。
2、推进产业集聚。由于我市产业长期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格局,产业布局极为分散。促进生产力布局必须加快产业集聚。开发区(园区)是提高区域产业集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园区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十家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6.6%,为发展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下步重点:一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按照“统一规划、产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的原则,通过深入实施《金衢丽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培育、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我们必须按照“以园拓业,以业兴城”的基本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项目前期,拓展发展空间,把各类园区真正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产业升级的新高地,城市发展的新组团。丽水经济开发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规划扩容、园区(开发区)整合与提升的机遇,加快东扩步伐,利用低丘缓坡试点成果,努力争取扩大试点范围,为引进企业入户提供空间。各县(市、区)也要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功能,开拓空间,提升集聚发展能力,推进园区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景宁开发区块。为了积极贯彻浙委〔2008〕53号文件精神,我们按照“统筹协调,融合共享,特色突出,聚集发展,生态示范”的总体开发思路,在市本级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内专门划出一块给景宁作为“飞地”,异地开发建设“民族工业园”。以引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发展关联配套产业,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3、推进平台建设。城镇是集聚的最主要平台,推进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产业集聚的过程。围绕生产力布局调整,实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城市平台的建设。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城市化显得更加紧迫。一是加快丽水中心城市建设。围绕“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特色定位,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市功能特色,强化丽水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丽水中心城市逐步成长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浙西南中心城市。二是加快构建市域城镇体系。按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体系完整”的要求,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加快县域小城市和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各县级中心城市及中心镇的集聚度达到45%左右,构建有助于促进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加大中心镇、重点镇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力度,加强生活区建设,使之成为下山脱贫的农民通向城市的桥梁。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切实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中心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推动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使之成为自然村转移的重要载体。
(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三大机制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当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主要要做好三大机制创新。
第一,强化有利于建立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中发展的可持续性。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解决好“事往哪里做”的问题。重点:一是明确方向。着力优化生产力和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该保护的要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要集聚式、集约式、集群式地开发好。二是加强研究。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等政策激励措施,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开展浙西南(丽水)生态屏障建设规划专题研究,为生态示范创建提供指导。三是科学考核。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体现到考核上。从丽水实际出发,对实绩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充实,既要体现促进跨越式发展的主线,又突出把生态建设作为实绩分析的重要内容。
第二,强化有利于推进山区农民大转移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城乡统筹的协调性。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着重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创新机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确保转移农民“搬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城乡间各种要素的大融合。树立全局观念,充分重视城市功能的差异性、互补性,选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布局要素,增强集聚能力,为山区农民创业创新提供重要的服务。二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结合起来。继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青年“走出去”、“输出去”、“考出去”创业;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推进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培育中心镇中心村结合起来。适时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小规模自然村,出台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心镇培育重点。在此基础上,以中心镇发展带动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梯度转移。四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整村搬迁、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改造,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宅基地复垦力度。同时,以生态修复为手段,对大中型水库、重要水源保护区、中高海拔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25度以上坡耕地,力争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增强生态涵养能力。第三,强化有利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中群众创业创新的创造性。丽水的最大优势在山上,把山的文章做活,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完善企业联保贷款机制等一系列举措,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当前的重点是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丽水“山区走山路”新的内涵。一是理清思路。总体思路是以山林延包、明晰产权为基础,破解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主要难题。二是明确任务。做到三个最大,即:满足最大需要——以激活山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断满足山区农民创业发展、致富奔小康的融资需求;发挥最大优势——把丽水山林资源在全省资源总量最大、人均占有量最多的优势发挥好利用好,促使分散的山林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人人有山、不需要人人经营山”、“不是人人经营山、但人人都可以从中受益”的格局;落实最大政策——通过银林联动,使得林权抵押贷款成为“惠农”、“扶农”的最大政策,实现“资源变资本、活树就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银行”。三是建立机制。组建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森林资产评估中心三大机构,设立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大厅,形成以“林保姆”、租赁承包、合作林场等为代表的三大类型的林权流转合作经济组织,确保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五大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去,五大生态建设工程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载体,也是确保我市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载体,因此,抓投资就是抓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一是明确任务。《纲要》提出的五大工程共有244个项目,总投资约为1577亿元,这些都是在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起关键作用的工程项目。二是统一思想。推进五大工程实施意义重大。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达到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建设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集聚工程,加强高山远山、重点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民异地转移和农民培训工作,达到促进人口分布密度、经济密度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机结合,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设施工程,推进能源网、交通网、水利网、信息网、环境整治和生态安全体系等建设,达到强化环境基础设施支撑,打造生态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涵养工程,加强生态修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林建设,达到协调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增强生态涵养和生态服务能力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创建绿色实体,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达到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目的。三是狠抓落实。今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围绕项目推进机制的再创新,加快五大工程的实施。认真制定实施计划;加强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考核机制,强力推动五大工程落到实处。
(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类要素保障。2009年经济发展环境变化较大,要素成为最主要的制约瓶颈。为此,我们要寻找切实管用的办法,在破解要素制约上下工夫。
1、抓好用地供给。一是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抓住和用好浙江省作为全国土地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省份这个机遇,抓好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尽快完成规划修编,明确用地方向。二是抓好低丘缓坡开发。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利用省发改委关于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调研成果,按照“依法、合理、有序”的原则,充分发挥100万亩低山缓坡的强大优势,做好开发,重点抓好市区低丘缓坡试点区块工业用地开发。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三是抓好土地复垦整理。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力度,结合整村搬迁和改造,切实推进宅基地复垦。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争取更多的土地指标。
2、抓好资金供给。可从即期与长远两个方面来考虑采取措施,从即期来看主要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与监督,以及央行资金的调度,提高存贷比,确保合理的贷款总量及期限结构,尤其要及时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力度。从长远看,缓解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尽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一是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好各类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二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当前尤其要抓好全市10家小额信贷公司试点工作,政府一定要认真研究政策,拿出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帮助企业战胜困难,树立信心。三是创新项目运作方式。按照现有丽水的发展阶段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仍需下大力气推动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为了有效破解资金制约瓶颈,各地可运用BT方式促进项目建设。通过投资人(同时为承建人)建设,建成后政府以支付转让费的形式将投资人与该项目设施有关的权利购回,以缓解目前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压力,赢得发展空间和时间。四是引进外地商业银行。做好沟通衔接与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外地商业银行来丽拓展金融业务。五是积极扶持企业上市。加大拟上市公司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进风投和创投资金。
(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民生社会保障。为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既要立足当前“保稳”,切实防止经济回落幅度过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又要着眼长远“促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三大需求平稳较快增长。重点:一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密切关注企业发展,要支持企业在保生存的基础上促发展。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促进企业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加快融资方式和信贷产品创新,着力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保证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三是加大民生社会保障力度。认真落实“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主攻“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一如既往地继续高度重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好实事,提高民生,保障民利。
项目完成单位: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完成人:陶国忠
获奖等级:三等奖
研究起止时间:2008年2至2008年10月
第五篇:江苏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江苏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交通部门来说,如何紧紧抓住这次重大机遇,真正实现交通的长远科学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在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领先、交通需求持续旺盛,但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脆弱的东部省份,要紧紧抓住这次扩大内需、加快发展的契机,推动江苏交通更长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之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江苏“两个率先”为导向,以一体化与衔接优化为主线,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将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整体把握好全省公、铁、水、空的发展节奏,着力进行结构调整,补长短板。二是突出客运枢纽建设。我们将依托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和宁杭城际铁路建设,加强协调、整合,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站场规划建设,建成一批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功能健全、转换便捷、衔接流畅的综合客运枢纽。三是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与浙江、安徽、山东的对接,协调同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省际间运输一体化建设,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运输业发展。四是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运输发展,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