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总结之文档错误
项目总结之文档错误(1)—2009.6.19 发布
上周加了个班,这也是来本公司加班时间最长的一次,两个总监、三个部门经理加上项目组的3个人,竟然从晚上6:00一直干到凌晨7:00!而且说起来可笑,加班内容居然是做最初级的文字校对和审核工作。因为这次是咨询项目,最终交付物就是文档。所以客户也格外仔细,要说我们公司规模也不算小,平时质量体系流程抓得挺严格,谁知还是出了错,公司借此一查,好家伙,才发现很多文档都有问题,只是作为软件企业,一般最终交付物都是软件,客户也没那么认真罢了。总结出文档常见错误有: 一. 模板使用
1.未使用最新发布的模板; 2.擅自改变模板的结构或内容。二. 文件名不规范
3.文件名中“项目编号”与《项目任务书》中确定的“项目编号”不一致; 4.文件名中缺少下划线“_”;
5.记录类文档文件名中的日期格式不规范,日期格式应为“YYYYMMDD”; 6.记录类文档文件名中的日期与文件编号中的日期不一致。三. 文件封面不规范
7.技术类文档封面“文件编号”中的“项目编号”与《项目任务书》中的“项目编号”不一致;
8.技术类文档分模块编写时,“文件编号”中未将可选标记“【】”删除; 9.记录类文档“文件编号”中的日期格式不规范,日期格式应为“YYYYMMDD”;
10.封面中的“项目名称”与《项目任务书》中的“项目名称”不一致; 11.封面的审核、评审日期与相应《评审报告》/《会签单》中的相应日期不一致;
12.封面审核、评审人及日期未填写;
13.封面版本号中不应写“V”,且应与历史记录、页眉中的版本不一致; 14.文档升版后,封面的审核、评审日期与历史记录中对应版本的审核、评审日期不一致。四. 页眉不规范
15.页眉中的版本号与封面、历史记录中的不一致;
16.页眉中的版本号仍保留模板中的版本号,未按实际文档填写。
第二篇:项目总结之错误重复在犯
项目总结之错误重复在犯 — 2009.7.12首发
上周紧急处理了1个项目事故,说起来真是感叹不已:这个事故居然两个月内重复了3次,结果虽然一样,但是犯错的过程却每次都不一样。
公司严格执行“内,外网”制度,凡是最后要提供给客户的软件都必须从内网拷出,拷贝的流程极为严格。一般是项目经理提交 “软件出厂申请单”,说明要拷贝的模块名称和License起止日期,以及要安装的机器MAC地址。期间经过实施部、开发部、质量部、商务部的审核,公司总裁签字之后,运维部才会拷贝出来,拷贝出来之后实施工程师还要当场验证一把,确认无误,才会带到客户现场进行安装部署,可就是这样严密的流程,竟然2个月内出了3次事故!由于最后一道审核人是公司老板,老板脾气又大,出点事情就把大家抓过来痛骂一顿,搞得人人噤若寒蝉,各个紧张兮兮的,不可能不重视啊,可是偏偏还就老出事,真是邪乎了!
于是,我组织各部门认真反思总结了一下发生在该项目的问题,尤其是项目管理上的漏洞,追究责任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引以为鉴,后续项目不要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了!
第一次事故大概在5月上旬,项目组给客户安装系统试运行,到了现场发现系统用户不能登录。项目经理当时就有些慌张,因为以前未发现,想到老板最恨已经出厂刻盘的软件系统再重新刻盘,心里就有些紧张。接到报告后,我安慰他,不要着急,想想原因。经查明是由于在此之前的系统版本都是启动jboss和license两个服务,而该项目版本为jboss和license的集成版本,只需要启动jboss服务即可。测试人员修改了服务器启动规则,却没有及时通知实施人员,实施人员不知情,启动了jboss和license两个服务,导致个别license文件冲突,系统用户不能登录。应该说这一次的事故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造成的:
1)项目参与人员没有做到知识共享,信息传递不充分;
2)实施人员只在测试环境对系统进行验证,没有充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3)实施人员在出盘这项工作中比较依赖测试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清晰,没有从业务及实际环境对系统进行验证工作;
过了不到1个月,因为修改了一些Bug,第二次给客户安装系统时,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在现场的系统调试过程中,发现系统中的用到的第三方软件的一个功能出错,又打电话报告申请重新刻盘。这一回,又是各部门一通忙活,认定为给该系统安装的第三方软件版本不对,经查明,主要原因在于测试提供给刻盘的第三方软件版本与该项目所需要的软件版本不符造成 的。这次我认为跟部门领导对于员工的责任心意识教育不够有关,明明公司三令五申,不能擅自更换软件版本,非要那么随意,想换就换!除此之外,没有将第三方 软件纳入配置管理也是1大问题,版本无人管啊,也是容易乱!
近日,该项目终于要验收了,虽说出了点事情,但总的说来,这个项目控制得还是不错的,进度,成本和质量都还可以。出了两次事故,我们也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同时弥补管理上的各种漏洞,要求各个部门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大家都想这回怎么着也该没事了。谁知上周我正开会呢,开发部经理神色慌张得来找我:“刘老师,XXX项目现场又出事了,说是License错误!”天!不过这次大家倒都挺镇静的,处理突发事故也有经验了噢,不到半小时,就找到原因,商务人员对License生成软件操作不熟悉,生成的License文件不对,而不到客户的机器上安装是查不出这个错误的。前几次都是运维部生成的License ,自从老板要求实现“三权分立”的思想,就把生成License的工作交给了商务部。如何保证商务人员也能正确生成License文件,还得在流程上增加一条啊!
看样子,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都有改进的空间啊。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之项目总结
“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
项目总结
“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十天的活动中完成了立项时既定的活动项目,个别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有所调整,现按活动开展时间、地点依次将此次实践的有关情况总结于下:
7月4日至7月5日:上海→绵阳
7月4日早上8:40,“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乘坐K290次列车,从上海火车站出发,前往实践地——四川绵阳,踏上了赴川实践之路。7月5日下午17:30,队员们顺利到达绵阳,结束了将近33个小时的旅程,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在四川的实践活动即将正式开始。
收获:对于所有实践队员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但大家都带着对正式活动的期待,对新事物的好奇,愉快地结束了原本枯燥难熬的旅行。此次长途旅行,加深了队员们彼此的友谊,更有利于之后活动的开展;不少同学是首次乘坐火车硬座长途旅行,在旅途中也受到了磨练。
7月6日至7月12日:四川 ▪ 绵阳 ▪ 北川
实践队于7月5日下午到达绵阳,7月13日先后离开绵阳。在四川的将近8天时间里,队员们先后在绵阳、擂鼓、北川、禹里等地按立项时既定的活动项目进行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
关注灾后重建
过程:7月7日下午,队员们深入擂鼓镇过渡板房区,通过走访的方式真实地了解当地居民灾后的生活情况。板房区内虽然条件艰苦,但好在居民的浴室、厕所等各种生活必须设施都很齐备,销售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商店、提供食宿的饭店和旅馆应有尽有,这也保障了灾区人民正常的生活。在和居民的交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是比较满意的,他们对曾经的那场灾难已经能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了,而对未来,他们充满了希望。
其间,大家采访到了一位老人,她很热情地给队员们介绍了她家中的情况,她的儿女都在外打工,她已经一个人在这里居住了两年了,家中的生活用品都是当地政府发的。老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很少走动,不过有医护人员或者志愿者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检查,政府官员和社会人士、志愿者也会经常来看望她,她很感谢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和关怀。她说
虽然现在还处在困难的过渡时期,她还是对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老人的话,也是灾区人民的心声,让同学们多了一些感动,同时也越来越坚定了做好这次社会实践的信念。
7月9日上午,队员们来到禹里乡人民政府,在乡政府会议室与祝副乡长进行了关于禹里乡灾后重建的座谈,从祝副乡长处队员们了解到禹里乡灾后重建的下列情况:
1.禹里乡由山东省滨州市援建,援建项目主要是:汽车站、文化馆、养老院、医院、文化
广场。目前援建已接近尾声,剩下的项目将由禹里乡自己建设;
2.目前禹里乡灾后重建遇到的主要困难:交通不便、用地紧张、资金问题、电站问题;
3.这两年主要任务是因灾失地农民的安置;未来禹里乡主要往旅游业方向发展,弘扬大禹
精神,打造红色基地。禹里乡的旅游规划由同济大学负责。
下午,队员们在队长王玉同学的带领下,实地了解禹里乡场镇的重建情况,并登上望乡台拍下了重建中的禹里乡场镇全貌。
7月11日,一部分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攀登九龙山,了解山中民居的重建情况。由于唐家山堰塞湖阻断了禹里乡的交通要道302省道,这里的建材运输十分不便,山中居民大都就地取材,重建的民居以木房为主,但好在基本上都已完成重建并入住了。
7月12日,队员们乘船经唐家山堰塞湖离开禹里乡,并留心观察沿湖民居的重建情况。不难发现,这里的重建进度大大不如其他地区:很多民居都只能看到木制的骨架,墙壁也只是临时钉的几块木板。这也是唐家山堰塞湖造成交通不便引起的重建难题。
成果:①队员们在这过程中了解到灾后重建的种种困难,同时,将自己的生活条件与北川相比,队员们变得更加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②实践归来,队员们将自己在北川地震灾区看到的灾后重建情况整理成《“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关于北川灾后重建的实践报告》一文。
感想(部分):王玉——我看到很多新建的和在建的建筑物,这一切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也很是期待。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当我再次回来的时候,这里会变得很美好的。
李安歌——地震是一场灾难,在他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尤其是这些孤寡老人,现在独自生活,他们最缺的就是陪伴,孤独加之痛苦的回忆让他们的生活处于身心两重的煎熬中。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就是抽出时间陪陪他们,听他们倾诉,或者讲给他们我们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亚于给他们一座新房子,一顿好的伙食。关于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不可忽略的,还有心灵。
徐倩文——对灾难的叙述,他们显得十分平静,豁达。我们相信他们的乐观,执着,勤
劳,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擂鼓镇,一个崭新的四川。
展示世博盛况
过程:7月10日,实践队员们在禹里乡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禹里乡文化广场进行了一次世博展示活动,活动非常成功。
7月9日下午,队员们查看当地天气情况,发现“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四川中部和北部将暴雨天气,局部地区还会出现特大暴雨天气”,而实践队当时正处于这一地带。鉴于第二天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到暴雨天气并且世博展示活动已经不能再往后延迟的情况,队员们晚上开会讨论紧急预案。如果第二天下雨,大家决定在文化广场上搭两个帐篷,在室内做展示。并确定了第二天各种具体细节,包括调整出发时间,帐篷携带和搭建的具体情况,人员分配情况等等;如果第二天天气情况良好,则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结果,7月10日的天气格外晴朗。早上九点左右,同学们赶到禹里乡文化广场,开始精心布置活动现场。十点钟,活动正式开始,很快便有众多群众前来参观。负责讲解的胡舒深、李安歌、曹明洋三位同学细心地为每一位到场的观众进行世博会的介绍和展示,并就其亲身经历用详尽的语言带领参观者遨游世博。活动中有奖答题的小游戏由孟冉、徐倩文、张晓波、周怡四位同学负责,奖励是由队员们之前亲手设计制作的关于世博会的精美书签,虽然奖品简单,却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乡亲们的前来参与。而身为四川当地人的王玉、冉芸两位同学则作为机动成员,主要负责与一些听不大懂普通话的老人交流,以及在语言方面为其他队员提供帮助。副队陈楷则负责整个活动的拍照和摄像。活动期间,来往人员络绎不绝,其中多数为学生,他们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也与队员们有很多互动。而大多数乡亲们都耐心地听团队讲解人员为他们做世博展示,上海的高校学生能来到这里为他们举办这样一次世博展示,让他们感到实属不易,也让他们感到很高兴。其中一些乡亲们还与队员们探讨了一些关于世博会的问题,他们对上海世博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是关于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有些是对某一场馆的主题的理解,从他们这里同学们对一些场馆的主题含义也有了特别的认识。
成果:总的来说,实践队的这次上海世博会的展示活动非常成功,活动让当地的人们更加了解世博会,更加关注世博会,使世博会真正成为全国人民都参与的盛会: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实践队的到来给学生们带来了知识,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快乐;给大人们带来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相互学习。尽管烈日炎炎,世博展示活动使文化广场异常热闹,实践队全体成员用行动证明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关注更多普通人民的需要。
感想(部分):陈楷——在今天的活动中,我用镜头记录下了人们认真地参与我们的活动、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他们拿到奖品后的激动、我们的队员非常认真地为大家讲解有关世博会的知识······烈日炎炎大家不怕辛苦,为上海世博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安歌——在收拾场地时,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许在这乡镇里,能亲临世博的人并不多,然而,通过我们的活动,给他们带来了远方世博的盛况,特别是给这些孩子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让他们对世界上这些最顶尖的成就产生的兴趣,我觉得,这也是世博会的初衷。
孟冉——这次活动为禹里乡的乡亲们带来了世博的风采,通过海报他们可以看到世博会的一些概况和场景,在其他队员的解说下他们了解到了世博会。这次活动对自己也真是个锻炼啊,吃苦和交流,下次的活动就更熟悉了。
实践单位评价:在东华大学的实践队员到达禹里乡之前和之后,分别还有四川师范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的另两支实践队伍到达禹里乡进行实践。这三支队伍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关注禹里乡的灾后重建,而东华大学的队伍路途最远,在禹里乡的实践时间最长。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比,最大的区别的是——东华大学的队伍不仅关注重建,还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一场别样的世博展示并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不少当地人甚至希望世博展示活动能持续几天时间。加之队员们衣着得体统一,谈吐谦虚有礼,给乡领导和禹里乡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禹里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们对实践队员们的表现相当满意,并表示欢迎东华大学的同学们以后再到禹里乡进行社会实践!
学习北川精神
过程:7月6日下午,队员们来到位于绵阳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临时板房校舍参观。虽然学生们已经放假,但是实践队员们来到学校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北中学子在这样的板房教室里学习的不易,在参观的过程中,毕业于北川中学的队长王玉和她的同学母权新向其他队员讲述了震后他们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场景。
在北川中学板房校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北中学子的“自创格言”,而北川中学的每一间板房教室里,都挂着温总理“多难兴邦”的题字,显得格外刚劲有力,鼓舞着这些受伤的孩子们。队员们来到板房教室里感受了一下,炎热的天气使得板房教室里显得格外闷热。
7月7日一大早,队员们离开绵阳,前往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安顿好行李后,队员们便前往位于擂鼓镇的北川新县城规划展示厅。在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地震当时县城的破坏情况以及北川人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如何展开自救。展示厅还展示了
北川地区的沙盘,看着北川的地形,听着队长和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了解到北川是如何在“5·12”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又在“9·24”泥石流被掩埋殆尽的。
7月8日上午,实践队员们在队长王玉同学的带领下来到北川地震纪念馆(即北川老县城遗址),缅怀当年遇难同胞。在队长的带领和解说下,大家一路参观了北川公安局、县政府、“三中心”、龙尾大桥、职业中学、信用联社、县卫生局等多处遗址。队员们静静走过这一切,最后在遇难者公墓前默哀三分钟。后来再次乘车,来到了北川中学遗址,毕业于此的队长王玉还在此遇到了当年遇难同学的奶奶并非常用心地安慰老人,最后在依依惜别中结束了这次北川地震纪念馆之行。
下午,实践队队员们乘越野车经擂禹路从擂鼓到达队长王玉的家乡禹里乡。到达王玉同学家中后,同学们一起动手在院子里搭建起了帐篷,作为后几天活动的会议室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备用场地。
成果:①队员们都是第一次来到北川,真正走进这一个受伤的地区。北川人民在灾难发生时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和自强不息,在重建过程中表现出的乐观积极的心态,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成长了很多。相信在接下来的生活学习中,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使队员们退缩,因为这次实践让队员们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冲击、一次洗礼,使实践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那一份坚强、坚韧、执着,还有,一份幸运。这一切,都会成为队员们这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引大家积极的面对今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②实践归来,队员们将自己在北川进行社会实践的所感所想整理成《“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关于学习北川精神的实践报告》一文,让更多的人与实践队员们一起成长。
感想(部分):队长王玉——很多人想要帮助我走出那悲伤的过去,然而那一段伤,我永远放不下,只有携这一份厚重前行,我才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我才不会迷失方向。
副队陈楷——我的心里一直不能够平静,那是我们无法表达的痛楚——他们是真正的强者!深深地敬佩四川人民!
周怡——再望一眼大山,再看一眼天际,此刻我不再觉得山之浑厚,天之宽广,只觉得山无情,天无意。此刻,我的心仍是无法平静。悲伤是淡淡的,就让着悲伤成为回忆,带着淡淡的悲伤,怀着浓浓的坚强笑着走下去······
张晓波——沉重之后,我又不由地对生命有所思考:我们一生追求的许多东西是多么的空虚和轻浮,而追求一些生活的幸福是多么的简单和真实。
李安歌——坚强,是的,他们坚强的让人心疼,但也更让人感动。是这种对生活的执着
支持他们一路走来没有倒下,互相扶持,互相帮扶,互相鼓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他们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孟冉——时间一久,我们很容易忘了伤痛,但有些我们是不能忘,背负着伤痛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曹明洋——驻足,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实践单位评价:在北川中学参观的时候,同学们遇到了北川中学的很多老师,其中就有一直很支持这次实践的北川中学教科室主任李永老师。交谈中,李老师对队员们此行表示非常赞赏,说现在像队员们这样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北川中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并告诉大家很快北川中学就要离开这板房校区,回到新建的北川中学了,如果到那时队员们才来的话,就感受不到北川中学这些真实的艰苦与坚强了。
7月13日:绵阳→上海
“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队,结束了为期十天的活动,各队员纷纷踏上回家之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8月23日及以后:上海
8月23日,团队成员于实践后首次在学校相聚,讨论后期资料的进一步汇总和整理。之后的时间里,在北川和谐旅游公司的支持下,实践团队与华东政法大学“走进北川”实践队联合策划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与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进行两次有关羌族文化的实物展览(展览尚处在策划阶段,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同时也与其他同学交流此次实践的所见所感。
预期成果:通过这次展览,可促进实践队员与其他同学交流实践成果,使更多的人感受北川精神,同时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禹羌文化,并呼吁更多的同学们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以上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情况,所有实践队成员都在这次实践中成长了不少,团队中的四名党员更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责任,不怕苦、不怕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备注
此次社会实践,历时10天,花费7173.00元,先后到达四川绵阳、擂鼓、北川、禹里等地,共拍摄照片1173张、视频80段,队员撰写实践日志98篇、实践报告2篇。
实践期间,实践队保持每天与指导老师或学生处老师联系至少一次,在十天的实践时间里,共发回活动通讯稿11篇。实践队员们每天通过更新博客的形式与外界交流实践进程及实践感想,受到很大的关注与支持。
第四篇:总结错误
错误分析:启动tomcat错误
异常:the port already use , jvm_bin
错误原因: 端口被占用
错误改正: 1.修改conf/server.xml文件 修改下列端口或关闭占用相应端口的程序。
connectionTimeout=“20000”redirectPort=“8443” /> 错误分析:cmd启动tomcat错误 异常:The CATALINE_HOME enviroment variable is not defined correctly,This enviroment variable is needed to run this program 错误原因: 服务名与tomcat环境变量不一致(服务名与tomcat环境变量名应一致)错误改正: 1.把TOMCAT_HOMR 改为 CATALINE_HOME 错误分析: session工厂配置错误 resolve reference to bean 'sessionFactory' while setting bean property'sessionFactory'; class org.springframework.web.util.Log4jConfigListener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nvalid 'log4jConfigLocation' parameter: 错误分析:连接池错误 异常:Cannot create PoolableConnectionFactory(Unknown database 'text') 错误分析:缺少spring参数错误 异常: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DefinitionStoreException: IOException parsing XML document from ServletContext resource [/WEB-INF/applicationContext.xml] org.xml.sax.SAXParseException:XML 错误分析:缺少Log4j 参数错误 Exception sending context initialized event org.springframework.web.util.Log4jConfigListener to listener instance of class 错误分析:Ztree异步加载错误 异常:Uncaught ReferenceError: zTreeOnAsyncSuccess is not defined 浏览器: zTree init 失败 错误原因:找不到 seting配置数据中的callback 中的方法 或filter中方法 错误改正:删除无用的配置数据 错误分析:Tomcat启动错误 异常:Exception starting filter struts2Unable to load configuration.-[unknown location] 浏览器异常: zTree init 失败 错误原因:jar包有冲突, 应该是XML解析包有冲突.检查发布后的WEB-INF/lib有两个XML解析包:xml-apis.jar和xerces-2.6.2.jar 这种错误真正原因不是JDK 6和Struts 2冲突, 而是MyEclipse Hibernate 类库中多了两个包: xml-apis.jar和xerces-2.6.2.jar,这两个包的功能和JDK的冲突了。 解决办法: 1.删除发布后目录的 WEB-INF/lib/ 下的xerces-2.6.2.jar这个文件;2.或者使用JDK1.5来启动Tomcat 6.错误分析:Windows端口不能识别 信息: Port busy 5 java.net.SocketException: Unrecognized Windows Sockets error: 0: JVM_Bind 错误原因:Tomcat中的端口有不符合端口要求的,端口可能被改为默认5 解决办法: 修改端口号 错误分析:Hibernate 配置错误 异常: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HibernateSystemException: ids for this class must be manually assigned before calling save()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HibernateJdbcException: exception on Hibernate data access 解决办法: 错误分析:Hibernate 配置错误 异常: Could not read org/leopard/model/file/File.hbm.xml Caused by: 错误原因: hibernate映射文件配置格式错误 mappings from resource: 解决办法: 检查对应hibernate映射文件格式是否错误 错误分析:文件上传错误 异常: : the request was rejected because its size(33647288)exceeds the configured maximum(2097152) 错误原因:上传文件大于最大文件大小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在执行sql语句之前 Session.clean() getHiberNate().clean; spring配置 AOP 异常 no matching editors or conversion strategy found 解决方案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a different object with the same identifier value was already associated with the session: [org.leopard.model.user.User#1];nested exception is : a different object with the same identifier value was already associated with the session: [org.leopard.model.user.User#1] 浅谈项目总结之重要性 ——有感于年中总结和计划 刚刚结束的年中大会上,听到对技术科总结水平高的评价,有感于项目经理对工作总结、项目总结的弱势和在待提高的重要性。 其实说起总结好处多多:比如能够促使你思考、锻炼语言能力、提升你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等,但是不管你现在的写作水平行不行,至少用简朴的语言将自己做的项目做个总结还是非常必要的。 说起项目总结,大家都认为它很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少把它与进度、成本等同等对待,总认为它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其实,项目或项目阶段在达到目标或因故终止后,往往需要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的成功、效果及取得的教训进行的分析、连同这些信息的存档以备将来利用。但是,很多项目经理们往往只会埋头苦干,只要项目完成了,就一切完工,更是以懒于动笔。正因为如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干系人就很少会注意经验教训的积累,即使在项目运作中碰得头破血流,也只是抱怨运气、环境或者团队配合不好、客户刁难,很少系统地分析总结,或者不知道怎样总结,以至于同样的问题不断出现。 在项目中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或失误,从而导致项目进度延误、项目执行成本较高甚至客户满意度下降等问题。项目中问题出现后,大家不知如何做到防微杜渐,如何通过有效的项目总结做到亡羊补牢,避免在下一个项目中在出现类似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的总结从而使项目过程形成一个闭环的反馈机制,最终避免和减少问题的发生。总结的意义在于判别结果和我们预想的是否一致,以便调整我们今后做计划的方法,为以后的项目工作打基础。能力的提高往往不但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更多的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由于项目的独特性,项目常常没有能够完全照搬的先例,将来也不会再有完全相同的重复。即使我们认为的某些项目中的重复部分,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任何教科书都无法替您面面俱到。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项目总结这项基础工作。如果我们没有诸葛孔明的前瞻智慧,那么项目总结上的亡羊补牢或许也能起到勤以补拙的效果,也是下次防患未然的法宝。 完善的项目汇报和总结体系对项目的延续性是很重要的,例如项目完成后项目的售后维护、设备保修等。特别是项目收尾时的项目总结,项目管理机构应在项目结束前对项目进行正式评审,其重点是确保能够为其它项目提供可利用的经验,另外还有可能引申出用户新的需求而进一步拓展市场。 在编写项目总结报告时,应该首先明确编写的目的,同时也应简述项目概况、项目背景和项目进展情况。因为既然叫项目,就有其独有性、时间性,这样项目总结的内容才能够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持续改进的意义。 项目做得好是会做,总结写得好是会说,会说、会做都是基本功!每个项目经理都应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工程技术部 2012-7-13 2第五篇:201207浅谈项目总结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