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依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21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的国家及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以下简称“竣工验收”)。
第三条 竣工验收依据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变更设计文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管理办法以及工程中间验收成果进行。第四条 竣工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情况以及工程管护措施等。
第五条 竣工验收技术标准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等有关标准及规范执行。
第六条 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分为初步验收与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基本步骤如下:
(一)项目竣工后,凡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初步验收申请。
(二)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财政、农业、水利等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完成初步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可向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三)竣工验收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或受其委托的市(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并在其他各级地方部门协助下进行。
第七条 竣工验收、初步验收工作采取验收组负责的方式,验收结论必须经验收组2/3以上成员签字同意。验收组成员由有关单位的专家组成,负责对验收工作做出全面评价,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并对遗留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意见督促落实完成。发现有擅自调整、变更规划设计,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等重大问题,不同意予以验收的,验收组应报请验收项目主管部门决定。
第八条 初步验收是在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为项目竣工验收所做的技术性准备工作。初步验收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有关上级单位代表以及财政、农业、水利等有关专家组成。第九条 申请初步验收的项目应满足的条件
(一)工程建设内容已按批准的设计全部完成;
(二)项目资金已到位,并具备财务决算条件;
(三)有关验收报告已准备就绪;
(四)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已确定。第十条 初步验收的工作内容如下:
(一)审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初稿)、设计工作总结报告、监理工作总结报告、施工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并检查工程档案资料的准备情况;
(二)全面检查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三)检查历次验收中的遗留问题和已投入使用的单项工程在运行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
(四)确定尾工内容清单、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等;
(五)认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检查权属管理情况、管护责任主体拟定情况;
(七)检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项目预期效益分析的合理性;
(八)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九)提出竣工验收的建议日期。第十一条 初步验收的一般工作程序(一)成立初步验收各专业小组;
(二)听取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总结报告;
(三)查看工程声像、文字资料;
(四)分专业组检查工程,讨论并形成各专业组检查意见;
(五)召开初步验收组会议,听取各专业组检查意见,讨论并形成初步验收工作报告,报告的份数应满足项目承担单位、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上报主管部门备案等需要;(六)与承担单位就初步验收工作报告交换意见。
第十二条 竣工验收是在初步验收合格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的全面检验和综合评价的活动。竣工验收组由国土、财政、农业、水利等有关单位组成,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工程管护等单位应参与竣工验收工作。第十三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符合的条件
(一)已经初步验收合格;
(二)各单项工程能正常运行;
(三)历次验收遗留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
(四)归档资料符合本办法要求及有关规定;
(五)已完成土地权属调整和地籍变更登记;
(六)竣工决算已经完成并通过审计;
(七)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和资金筹集渠道已落实并已签订管护协议;
(八)由于特殊原因致使少量尾工不能完成,在不影响工程正常安全使用情况下,可以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时应对尾工进行审核,责成有关单位限期完成。
第十四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提供的材料:项目竣工报告、设计工作总结报告、监理工作总结报告、施工管理工作总结报告、质量检测报告、工程管护准备工作报告、竣工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权属调整工作报告、初步验收报告、工程验收施工质量检测资料核查表。第十五条 验收组进行验收时,有关单位应提供的备查资料
(一)设计资料
规划设计报告、项目预算书及批文、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资料。
(二)项目实施管理资料:招投标资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等)、合同及协议书(设计、监理、施工、审计等)及资质材料、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管理制度、会议纪要、声像资料、竣工决算资料、历次验收成果。
(三)施工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日记及月报、质量事故记录、工程量计量原始记录、单体工程竣工图纸、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四)监理资料: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监理日记及月报、监理规划及细则、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资料。
第十六条 竣工验收内容
(一)审查项目承担单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竣工决算报告及审计报告、工程管护准备工作报告;
(二)检查项目是否全面按照批准的设计完成了建设任务;
(三)核定项目已建成工程的数量及质量;
(四)核查土地开发整理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是否达到计划指标,包括开发整理前后各类土地面积及变化情况;
(五)检查土地权属调整方案落实和地籍变更登记情况;(六)审查项目预算执行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七)检查项目组织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
(八)检查项目管护措施及资金筹集渠道落实情况;
(九)分析预期土地开发整理效益的合理性;
(十)复核初步验收所提问题的处理情况,对仍未处理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确定落实和检查、验收的责任单位;
(十一)总结项目实施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十二)讨论并形成竣工验收报告。第十七条 竣工验收一般工作程序
(一)成立竣工验收各专业小组;
(二)听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工程管护准备工作报告;
(三)查看项目声像、文字资料;
(四)实地检查工程、走访农户;
(五)召开验收组会议,协调处理有关问题,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报告,报告原件的份数应满足设计、监理、施工、管护、审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单位的备案需要;
(六)与承担单位就竣工验收报告交换意见。第十八条 竣工验收方法
(一)现场查看项目区面貌;
(二)抽查主要建筑物完成数量和质量;
(三)抽查工程运行情况;
(四)与农户座谈;
(五)查阅历次验收资料和相关档案。
第十九条 对于竣工验收遗留问题,验收组应责成有关单位妥善处理。项目承担单位应负责检查和落实遗留问题的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报告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第二十条 竣工验收结束后,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新增耕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计入地籍“台账”。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人员应严格自律,做到客观、公正的进行验收工作。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使用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完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竣工验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浅析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浅析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为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
【关键词】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管理
1.引言
按照类型划分为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具体工程涉及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等方面。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主要指项目的申报立项(申请、可研)、设计(专家论证、财政初审)、政策处理、招投标、实施(施工、监理)、验收(初验、阶段验收、终验)、审计、后续管理等。项目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过程完成时形成的成果,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将土地整治知识、专业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
2.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2.1项目规划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
部分地方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认真谋划,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够得力,规划综合性不强。土地整治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没有很好地衔接,“统”的功能不够; 规划与当地实际不符,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项目选择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同时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也存在不科学性,比如灌溉水源多引用地下水,甚至在具有地表水源的情况下依然开采地下水,而又不及时对地下水进行补源,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2.2项目进度相对滞后,资金使用效益显现不充分
进度缓慢是当前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讲,项目的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需要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主要原因在主观上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将项目当做主要工作来抓,造成到期的项目仍未竣工,该验收的没有及时验收,验收后整改落实不到位,验收合格文件下达不及时等。从以往对已建成项目的检查中发现,项目的建设成效没有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项目没有亮点,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和农民增收不明显。这些项目的延期效果显现不够充分都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安排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2.3市以下管理队伍难以满足当前项目管理的需要
项目管理机制改变后,规模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日常监管、验收等权限全部下放到市级,省级仅是备案。市级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加强,也做到了责、权、利的统一。但随着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市级监督和县级土地整理机构与各局委及乡(镇)、村等各方协调任务十分繁重。但部分市、县(区)没有正式成立土地整理机构,或者成立的土地整理机构不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管理人员少、办公设备落后,在项目管理责任大、任务重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了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而也导致项目监管和实施管理工作不到位。
2.4庭承包责任制对项目实施和管护形成制约
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项目建设过程中占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田间渠系建设过于迁就工程用地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建设过于破碎和零散,不能发挥灌溉效益。项目竣工验收后,虽然签署了后期管护协议,但是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等原因,造成项目后期管护流于形式,特别是对田间渠系的破坏,成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效益的致命伤。
3.竣工验收管理措施
3.1高起点规划,确保项目规划的综合性与科学性
高起点规划就是要加强项目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田网、水网、路网、林网、电网和村庄建设。与相关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规划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集中连片、聚合资金、综合治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用项目作支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科学整合,叠加实施,形成综合效益。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克服随意选址、按行政命令选址的问题,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不受人员变动和机构变化的影响。
3.2 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监管力度
①认真研究制订项目建设监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②建立项目建设的推进机制。抽调土地、农业综合、公安、规划设计等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有业务指导组、农民质量监督组、监理等组织。同时,建立重大示范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月通报、季考评、年总评及定期督查等,坚持联审联批制度,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③明确项目责任分工。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复垦整理、拆迁、服务均确定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好地推动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3加强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投入不断增加,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必须加强。市、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需理顺关系,进一步改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办公设备落后的现状。因此,成立和规范市、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建设,加强市、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承担繁重的土地整治事业奠定基础。
3.4 利用土地流转破解后期管护难题
201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正是解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破碎、管护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根据群众意见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建设系统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系统,通过“谁承包、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加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3.5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经验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大多也是通过土地整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建立从而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国家的农业自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制定工程后期管护具体方案、措施和奖惩机制。工程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于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能否发挥预期的效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得工程设施能够很好地发挥应有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应由整治工程所在地的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颁布可行的工程管护方案,明确规定管护主体、原则、内容、方式、资金来源以及工程主体的清理和责任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程管护好的单位和农户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有利于调动整治工程管护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对于那些破坏工作的农户进行惩罚,切实保证后期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华蓉.浅析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华北国土资源,2013(6):81-82.[2] 王芳.浅谈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科技视界,2014(28):
[3] 郧文聚,杨晓艳,石英.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资源与产业,2008,10(5):1-2.[4]韩育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治策略分析[J].企业研究,2012(8):182-183.
第三篇: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国土资耕〔2000〕10号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做好我省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和对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
(一)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土地,采取工程或其他措施,使宜农荒地改造为可利用的农用地所做的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二)土地整理包括综合整理和单项整理。综合整理是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单项整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对农用地的现状进行调整、整治和改造,提高农用地的质量,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过程。农用地整理包括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和养殖水面用地整理,重点是耕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和村镇规划,合理安排用地,科学布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美化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使土地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建设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整理等。(三)土地复垦是指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采取工程和其他措施,对土地利用方向及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使其恢复可利用状态。
二、立项原则
(—)开发整理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址,必须在乡级或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划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区内;城镇、村庄的土地整理,应符合城镇、村庄规划。
(二)开发整理项目必须是开发前土地权属无争议,开发整理后权属合法、四至清楚、面积准确。
(三)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进行开发整理,与退耕还林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
(四)土地开发整理应做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五)坚持效益优先、同等条件下缴纳相关经费数量优先、易开发整理优先、集中连片优先、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配套建设优先原则。
(六)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确定,以农地开发整理为重点,建设用地的土地整理项目,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规划分别研究确定。
(七)土地复垦项目立项必须是****年一月一日国家颁布《土地复垦规定》执行之前的被破坏土地;该规定执行之后造成破坏的,按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办理。
三、项目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分省立项项目和省补助项目,以立项项目为主。(一)省级开发整理立项规模
1、土地开发项目。总建设规模不低于60公顷,不超过600公顷,应相对集中连片,也可将一个水利工程联系在—起,片块不超过10片、单片面积不低于20公顷的土地作为一个项目申报。
2、农用地整理项目。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主的项目,总建设规模不低于30公顷,不超过800公顷,项目必须集中连片,片块不超过10片。
3、土地复垦项目。总建设规模不低于20公顷,不超过400公顷,应相对集中连片,单片不低于1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4、省补助项目一般是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等情况给予土地开发整理的补助。总建设规模不低于60公顷。
对集中连片超过上限的可开发整理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应予以说明,作为向国家申请立项的基础或作为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的后备资源。
国家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按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基础条件
所申报项目应已具有或正在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必须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这些配套设施准备建设,资金已落实,可以与土地开发整理配套完成;自然条件适宜项目实施。(三)净增耕地面积比例
土地开发项目、土地整理、土地复垦项目净增耕地面积分别不得低于项目总面积的60%、10%和40%。(四)资金配套
国家批准立项项目的省级配套资金部分,按省、地县配套资金出资比例分别为85%、15%。
省级批准立项的项目,按省、地县配套资金,出资比例分别为85%、15%。
四、立项程序
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须经地(州、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
(一)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的要求,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并从项目库中选择上报项目向地(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进入地级项目库。
(二)地(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所属各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基础上建立地级项目库,选择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向国土资源厅申报。
(三)国土资源厅组织对地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省级项目储备库。
达到向国家申报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向国土资源部申报。
(四)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家和省的宏观经济政策、土地开发整理计划、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项目入库情况、经费收缴数量、上省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因素,每年7月30日前,从省级项目库中筛拟实施的项目,下达项目任务书,要求当年选中项目的县(市、区)按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规划设计,并在9月30日前,经地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国土资源厅。经省国土资源厅商省财政厅同意后,作为省级正式立项,并纳入省土地开发整理实施项目库。
从省级项目储备库中推荐上报国土资源部的项目,待国家通知进一步编制规划设计后,由项目所在的县市区作出规划设计,逐级审查上报。
(五)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计划批准后,项目所在地(州、市)、县(市)应拨付配套资金用于项目启动。省投资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投资计划分期拨付,其中20%待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拨付。
五、项目实施管理
(一)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应加强以项目实施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批准部门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预算,认真组织实施。(二)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公告制、工程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审计制。工程招标、监理单位和审计单位应具相应的资质。
项目实施采取合同管理方式。由项目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实施合同,报项目批准单位备案,并按合同严格管理。
(三)项目资金管理按《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四)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在项目实施后每半年向国土资源厅报告一次项目实施情况(包括计划、工作量完成情况、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措施等)。国土资源厅对各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通报项目实施情况。
(五)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情况变化,局部需要修改设计,若不影响工程质量、工期、环境保护和增加投资,可在地州市指导下自行修改,报国土资源厅备案,否则按项目申报程序报国土资源厅批准。
(六)在项目实施前应当对土地权属、界址、面积进行界定;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当及时进行土地权属的调整,变更调查、登记等工作。
六、项目验收及成果管理
(—)项目计划完成或竣工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验收或竣工验收。验收标准按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执行。
(二)实行自下而上逐级检查验收的方式进行。
由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自查,在此基础上由地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初验,合格后写出初步验收报告,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验收。国家立项项目,在地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自查,合格后向省国土资源厅报送自查报告并提出验收申请,由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初验,合格后,上报国土资源部。其中,国家补助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省补助项目可委托地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验收。(三)省国土资源厅对项目组织检查,确认完成项目计划的,批准下一计划实施,并按经费计划继续拨款;对竣工项目验收合格的,由批准立项单位颁发项目合格证书。
对优质工程以及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节约经费的项目,节约资金可适当用于奖励;对工程施工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节省经费的当事人,由项目实施单位给予适当奖励。
对无特殊情况,因组织管理不当等造成工程延误或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停止资金拨付,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发现有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四)省级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后,新增耕地纳入省级补充耕地储备库。使用开垦费进行开发整理的,可按各地州市县区交纳开垦费的耕地面积,列入当地的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
(五)项目竣工通过验收后,要相应建立管护制度,不断提高土地质量。耕地质量符合条件的,依据规划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对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必须用于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滚动发展。
(六)项目申报单位从项目申请之时起,就应做好与项目有关档案管理工作,到项目竣工验收告—段落,立卷归档。但还应继续做好管护过程中的资料管理,不断完善。
七、附 则 (一)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实施。原云南省土地管理局印发的《云南省耕地开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停止执行。
(二)凡列为省级和上报国家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适用本办法。各地州市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三)本办法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暂行办法
附件1:
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工作,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财发„2011‟31号)和《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鲁财农发综„2013‟2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竣工项目验收是省和市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组织实施的对中央和省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并作出评价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检验竣工项目数量、质量和效益完成情况,公正、客观评价项目建设水平;总结工作经验,查找问题不足,促进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条竣工项目验收实行县级准备、市级全面验收和省级抽验的办法。
县级农发机构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隐蔽工程和单项工程的验收,并做好竣工项目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市级农发机构受省农发办委托,负责组织对本市所属县(市、区)已竣工农发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并作出验收评价。
省农发办按照一定比例,组织对市本级项目实施情况和市级全面验收情况进行抽验,并对验收情况作出评价。
第四条 竣工项目验收采取直接组织或委托的方式进行。直接组织验收方式是由省、市农发机构组成验收组,吸收有关部门人员及专家、中介组织参加,按要求开展验收工作。
委托验收方式是由省、市农发机构委托专门机构或中介组织组成验收组,独立开展验收工作。
第五条验收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验收组组长负责按照规范的程序组织验收工作,对验收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并对验收结果的真实性负责;验收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报告。
第六条验收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保守秘密,公正客观、规范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验收人员与被验收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七条验收的依据是:
(一)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
(二)农业综合开发规章制度和相关行业规范;
(三)省下达的计划、计划调整备案文件及经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
(四)项目立项评审文件;
(五)资金拨付文件、决算报告等相关资料。
第二章验收内容
第八条竣工项目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建设任务 — —
2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各项资金使用、财政资金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工程运行管护和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等。
第九条对市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规划与项目库建设;
(二)立项评审情况;
(三)项目计划编报、下达和调整情况;
(四)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情况;
(五)市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和拨付情况;
(六)监理招标情况;
(七)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八)资金和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九)市直项目实施情况;
(十)组织开展对县验收情况。
第十条对县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编报情况。
(二)项目实施计划编报和调整情况。
(三)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组织实施的各类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
(四)上级财政资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和项目单位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五)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县级报账情况,项目管理费、科技推广费、工程监理费和工程管护费等提取及使用情况。
(六)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工程管护制度以及“三专”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执行情况。
(七)资金和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第三章验收程序
第十一条竣工项目验收申请。项目要按规定的建设期建成并达到验收标准。每年五月底前由县级农发机构向市级农发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市级农发机构对各开发县竣工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出具验收评价报告,并于每年六月中旬向省农发办报送验收总结报告和项目验收统计报表。
第十二条因特殊原因建设期内未竣工的项目,由县级农发机构提出延期验收申请及竣工期限承诺书,由市级农发机构审核批准,报省农发办备案。
第十三条省农发办每年六月下旬组织省级验收,随机抽验三分之一左右的开发县的全部竣工项目。
第十四条竣工项目验收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验项目工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综合运用对照分析的方法,核对资金支出与项目建设情况、项目计划与竣工情况、工程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核对审计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出问 — —
4题的整改落实等情况,并将主要内容与事项予以记录或摘录,编制工作底稿。
第十五条被验收单位应当按验收内容,全面、及时提供有关文件、账表、凭证等档案资料和数据,并对所提供材料、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验收评价
第十六条验收完成后,验收组依据统一的验收标准(详见附表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评分表),对被验收单位的项目前期准备、计划执行、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运行、资金管理和项目效益情况作出评价,编制竣工验收报告。
第十七条验收组就验收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处理意见,以及验收评分情况等向被验收的市或县农发机构反馈并交换意见。
第十八条省、市农发机构汇总各验收组情况,向各市县通报验收情况,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或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九条省、市农发机构将验收结果作为对市县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考评的重要因素,按照综合因素法作为分配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对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的验收和省、市组织的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项验收,依据本办法实施。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评分表
— 6—
第五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格式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格式
(项目承担单位)
一、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置、主要建设任务及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批复过程。
二、项目实施准备情况。
公告宣传、监理单位委托、工程招投标过程、合同签订等。
三、项目实施情况
单项工程项目开、完工日期,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对项目实施有较大影响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四、项目管理及制度执行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项目建设管理采取的措施和制度建设执行情况,主要设计变更及原因,价款结算及不同类型的合同执行情况,建设补偿及拆迁情况。
五、工程建设质量
列表说明历次验收时间及工程质量认定情况,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数据统计。
六、资金使用与管理
预算分解、执行,竣工决算,设计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对比及增减原因说明,竣工决算审计结论等。
七、土地权属管理和地籍登记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编制、批准、落实情况,地籍登记情况。
八、投资预期效益分析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九、工程管护及基本农田划定
管护单位及资金筹集渠道落实情况,基本农田划定和标志牌设立情况。
十、项目档案管理
十一、经验、建议及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十二、附件
1、项目承担单位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2、项目实施大事记
3、项目建设情况表。(见表H1)
4、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见表H2)
5、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见表H3)
6、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见表H4)
7、项目规划设计图
8、项目
9、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
10、土地权属界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