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工作总结分解
2010年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计划安排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全球后经济危机的背景
下,我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钢国,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较快提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逐步得到落实。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公布,进一步揭示了钢铁行业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2010年,在后经济危机时代,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推进中国钢铁产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积极为钢铁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冶金企业的科技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新形势下情报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对企业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各会员单位的研究议题。针对行业发展变化,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主任委员积极布臵学会工作,要求分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分会工作的新途径,立足服务,搭建平台,共享资源,促进和谐,提高科技人员科学素质,勇于参与竞争,增强冶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情报分会工作在中国金属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指导下以及全体分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分会秘书处认真按照学会章程和2010年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把服务会员作为首要任务,圆满完成了2010年度分会的各项工作。
一、2010年的主要工作
1.由秘书处牵头组织国内企业调研
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下,钢材出口骤减,大量的企业亏损,导致减产、停产。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主任委员安排分会秘书处相关人员自年初牵头进行了大量的企业调研活动,调研企业的生产、运行、竞争力状况。
此次走访企业活动得到了学会总部的大力支持,先后走访了宝钢、武钢、包钢、马钢、东北特钢、沙钢、首钢、中冶南方、中冶东方等30多家钢铁企业和工程设计单位,详细交流了当前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采取的有力措施,秘书处力所能及的提供科技信息方面的支持。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这项活动,扩大调研范围,提高各会员单位参加分会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并为更多的会员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2.承接国家部委、学会课题,加强课题和项目运行
在全球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工信部、钢铁协会、金属学会都加大了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兼并重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根据有关部委要求,积极组织《节能技术筛选与评估》、《材料工业简报》、《钢铁协会用钢行业研究》、《东盟钢铁工业状况研究》、《“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应对低碳经济策略分析》、《世界钢铁厂》等行业热点课题的立项和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于行业政策的制定、企业产品定位、成本控制、竞争力分析等都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3.继续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丰富学会网站内容 分会网站成立后,一直是分会秘书处对外的一个窗口,设臵了学术信息、企业交流、钢铁纵横、科普天地等栏目,成为了会员交流的平台,依托于中国冶金信息网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更全面的信息技术保障。2010年对网站进一步维护及更新,坚持做到学会工作与活动及时上网,坚持做到分会活动上网,保证这一与成员单位沟通交流快捷通道的畅通。
4.筹备201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钢铁工业的全面、协调 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及宝钢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于9月25日-2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论坛主题为“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节能进步 提升竞争能力”。
论坛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等专家到会做精彩专题报告,共同交流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工序节能、系统节能、综合利用和低碳经济实施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措施。
论坛的圆满举办提升了金属学会情报分会的影响力,锻炼了分会队伍,更为分会成员单位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行业高端学术平台,奉献了众多精彩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为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指导、做出了贡献。
5.筹备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工作会议
为提升分会理事单位竞争情报实践运作水平,帮助企业构建竞争情报体系,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搭建钢铁行业的竞争情报分析交流平台,加强各理事单位的交流与学习,分会筹备了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会议与“201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同期举办,总结一年工作,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分会成员单位围绕各单位竞争情报工作开展实际进 行探讨和交流。
6.积极参加金属学会总部及各分会举办的会议及活动 2010年中国金属学会总部和各个分会陆续举办了各种专业会议和有关活动,情报分会秘书处代表成员单位积极派人参加,及时了解和掌握总部和其他分会工作开展情况,与各个分会开展积极联系和工作交流。参加总部及各个分会会议具体如下:
3月参加了福建“2010年工作会议”;
5月参加了北京“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
5月参加了金属学会的“冶金科技周-节能减排培训”; 6月参加了九江“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 8月参加了迁安“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 8月参加了内蒙古“2010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 9月参加了北京“第十届国际轧钢大会”。
7.继续参与金属学会总部组织的技术研究工作 2010年,情报分会充分发挥国外资源和综合技术优势,积极参与金属学会总部组织的技术研究工作,分会秘书处协同有关研究人员每月为金属学会总部编辑、提供《国际钢铁技术内参》,为金属学会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专家顾问团及高级会员定期提供国外钢铁技术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保证金属学会领导和专家及时了解国外钢铁技术最新发展,加强 对国外钢铁科技进步的跟踪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国外钢铁前沿技术向国内钢企的介绍推广,提升情报分会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硬能力,在金属学会系统树立了良好的情报分会形象。
今年还协助总会参加了中国科协美国专利利用的课题,该课题因为数据繁多,挑选困难,分会利用了自身的人员及技术优势,为课题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目前这一工作还在进行中。
8.学会的日常工作
重视学会的日常工作,建立紧密性、多层次联系纽带。例如同中国金属学会总部的联系,包括经常性的请示、汇报,协助总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各会员单位的业务信息交流、沟通、合作;分会秘书处一直抱着热爱学会工作和本着尽量满足会员需求的宗旨去为大家服务。
二、2011年分会工作要点和目标
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需求不旺、出口锐减的不利形势,承受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能满足广大会员单位在激烈竞争中更有效的了解行业形势和政策变化,及时准确的获取情报领域的学术动态,情报分会对2011年的工作做如下设想:
1.继续抓好学术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主业,也是学会的立会之本、活力之 源。随着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分会将有针对性的组织2011年各学术委员会的活动,逐步搭建各专业学术交流的平台。目前情报分会共设立了竞争情报学术委员会、信息资源学术委员会、情报调研学术委员会。三个学术委员会在情报分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增强了分会的凝聚力。
2011年拟在情报分会总体工作基础上增加几个学委会单独交流与活动,并进行细化、侧重工作开展。竞争情报学委会将紧密围绕分会组织的论坛、理事会积极开展工作;信息资源学委会将围绕会员单位进行信息资源交流、网站建设、出国组团积极组织交流;情报调研学委会将以分会课题选题、组织实施为工作重点。
2.筹备2011年分会理事会换届会议
根据2011年的工作计划和各理事、会员单位的需求,情报分会将在中国金属学会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共同指导、协调下,做好第六届情报分会的换届工作。
3.积极筹办下一届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战略论坛 一年一届的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战略论坛以成为钢铁行业内的一项品牌,每年针对行业内的重点确定主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作为每届论坛的承办单位——金属学会情报分会,也会秉承为会员单位服务、为行业服务的宗旨,认真筹备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竞 争战略论坛。
4.完善分会网站功能,加强分会网站的建设
要充分发挥网站作用,加快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网络系统为广大会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加强学会网站管理,树立精品网站意识,不断完善网站功能,扩大网站信息量,在面向行业、服务会员中,努力突出学会工作特色。为加强会员间的交流与互动,及时发布行业政策和学术动态,分会秘书处拟在网站上创办相关栏目和电子会刊,定期将最新信息发送到各会员单位。
5.围绕竞争情报体系,深化业务研究,为金属学会领导和专家提供支撑
国内钢铁企业如何应对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科学决策已经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这些对我们科技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通过竞争情报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对科技人员加强业务提升,提高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将是2011年学会工作的重点之一。
分会还将继续组织出版好为金属学会领导和专家提供的《国外钢铁技术内参》,注重选题、密切跟踪、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金属学会领导技术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继续对国外钢铁企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进展进行 跟踪研究,为学会总部撰写和提供《国外典型钢铁企业竞争力报告》、《世界钢铁工业年度科技发展报告》。
6.参加金属学会总部和其他分会会议、加强分会与各兄弟单位的横向合作
与兄弟单位紧密合作是情报分会一直以来的工作宗旨。在中国金属学会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一直与各分会单位积极合作,参加各分会的活动,相互学习。
同时,情报分会将积极组织有关分会会员单位积极参加2011年金属学会组织的年度工作会议、金属学会年会、国际炼铁大会等主要国际研讨会、有关展览会及各个其他分会举办的专业会议和活动。
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
2010年10月
第二篇:中国金属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
中国金属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揭开新篇章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精神,落实中国金属学会八大精神,实施“八大”确定的“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学会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动学会工作
一年来,学会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既定的“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工作思路,和六大基本任务,即:贯彻一个指导思想;搞好二项调研;组织好三项重大科技咨询;创造四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始五项新工作;抓好六项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学会”的基本方针。为了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研究和布置今年的工作,于2007年3月召开了学会工作会议。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团体会员、期刊编辑部和工作总部的代表170多人参加了会议。
学会各工作委员会也先后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思路和2008年的工作重点。
二、国内外学术活动更加突出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2007年,中国金属学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的作用,调动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和工作委员会,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繁荣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广大冶金科技工作者,围绕学科发展、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积极开展活动。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103项,参加人数12869人次,交流论文19226篇。组织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7个,境外317人参加,254篇论文;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国外学术活动和出国进行技术考察6项,接待国外学会或协会代表团来访等外事活动3次。对于倡导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氛围,不断增强学会对冶金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搞好国内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2007年,学会的各级组织坚持以增强冶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推动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及学科前沿的重点问题紧密结合,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1.2007中国钢铁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11月,学会在成都召开了2007中国钢铁年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殷瑞钰,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肖光成等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国内外近1200名冶金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针对冶金科技的发展进步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会议共收到论文1300余篇,其中境外(十个国家和地区)专家论文50余篇,经专家评审收入论文集的有1156篇。2.组织召开了全国高速线材生产技术交流会 针对我国的高线生产对掌握先进技术、生产先进产品、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和实现自主创新有着强劲的需求,我会和轧钢分会、高速线材及装备分会及河北省冶金学会联合,于2007年9月6-8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召开了“全国高速线材生产技术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是:“优质高线产品生产、应用及创新”。来自科研院所、各高线生产厂家、用户部门、设备制造商及产品检测设备的供应单位的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宣讲技术报告20多篇。3.组织召开了高炉煤气压差发电技术(TRT)交流会
目前,我国已有250套TRT设备在运行,但尚未普及,总体运行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会于2006年12月19-20日在唐山召开(TRT)交流会。有60多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交流论文20多篇。会议针对TRT的设计、设备制造、操作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4.组织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会议于2007年7月2-5日在青岛和莱芜召开。会议主题:“节能、节水、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会议围绕如何确保钢铁行业“十一五”节水目标和当前节水政策、法规、节水新理念、节水新技术等诸多问题进行研讨。70多家单位的25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有近百篇论文参加交流。
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吴建常、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洪及鄙、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徐志强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上,莱钢总经理李名岷代表莱钢介绍了他们主体工序均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技术措施。
5.组织召开了“2007年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 会议于7月31日至8月2日在牡丹江召开,有近100名代表参会,有32篇论文参加交流,会议针对高炉大型化、喷煤比不断提高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结合我国焦煤日趋紧张的形势,代表们对提高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合理利用现有煤炭资源、科学设定焦炭质量标准、规范质量检测方法及手段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组织召开了全国RH精炼技术研讨会
9月20-21日在上海宝钢召开了“2007年全国RH精炼技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促进RH精炼工艺的优化及推广”。会议有来自全国钢铁行业RH精炼领域的专家、科技人员共150人参加会议,有32篇论文提交会议主会场及分会场交流。会议就RH精炼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方面的经验; RH精炼装备、相关材料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技术创新的成果; RH精炼的多功能化、高效化、低成本研究的进展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RH快速精炼与流程、产品的优化衔接及RH精炼自动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深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活跃国际民间科技交流 促进对外科技交流,加强国际民间科技合作是学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会充分利用在冶金行业的知名度和一批学识丰富的专家教授参与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大致分为:多国发起轮流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参加世界各国学术年会,有针对性地了解国内外现状;参加双边协议的技术研讨会,就当前主题进行两国学术交流;在国内举办国际会议等。1.多国发起轮流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目前冶金材料领域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加工工艺的发展被视为学术交流主要议题。由多国共同发起轮流主办国际会议的形式已经搭建起了一座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冶金学会共同组织筹备的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国际会议(PRICMs)已经成为我们的品牌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轮流主办;我会与印度金属学会(IIM)和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TMS)商定的在三个国家内小规模合作会议并轮流主办、会议主题和形式可灵活变化的提议也进入了实质性的商议。
为了使这种形式的会议举办的更好,我会于2月22日至3月1日,组团赴美参加矿业金属材料国际联合会(IOMMMS)理事会和“第六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的国际会议”(PRICM-6)国际组委会会议。参加PRICM-6国际组委会会议的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冶金学会的负责人或代表。会议就论文集、摘要、邀请报告、会期等达成一致意见并为今年11月成功召开PRICM-6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合作基础。
材联理事会议(IOMMMS)期间,TMS提出第一次合作研讨会与2008年3月9-13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的2008TMS年会同期举行。我会提出下一届与2009年中国金属学会年会同期举行并得到印、美两学会的赞同。中、印、美三方期待良好的联合会议将为未来的多国合作开拓一个崭新的前景。此次出访活动,不仅推动了我会与国际其他学会间的交流,还进一步发展了国际间的合作机会,并与美国TMS签署了新的合作备忘录。TMS年会为我会今后的工作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作用。
2.积极参加世界各国学术年会,有针对性地了解国内外现状
学会每年都有计划地安排参加世界各国的学术年会。2007年,受美国钢铁技术协会(AIST)的邀请,我会组团于5月5日启程赴美参加美国钢铁技术学会(AIST)2007年会并考察美国动力钢公司(SDI)、INMETCO公司转底炉生产与使用情况。在年会期间,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并通过AIST理事长KEITH E.Busse先生的报告“走出低谷:21世纪美国钢铁工业的革命”重新认识了美国钢铁工业的形势及我们面临的挑战。另外,与AIST秘书长(Ronald E.Ashburn)和McMaster大学卢维高教授进行了会谈。在与AIST秘书长的会谈中,洪及鄙秘书长和AIST秘书长分别介绍双方的组织机构、会员单位和会员基本情况,双方就今后的合作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并就合作协议达成了一致意向。11月5-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CSM)、日本金属学会(JIM)、韩国金属学会及美国矿物、金属及材料学会(TMS)共同举办的第六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及工艺国际会议在韩国济洲岛召开。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代表参会。大会共收入论文1200篇论文。其中,报告论文730篇,墙报论文470篇。我会组织国内论文257篇,206人赴韩参加会议。我会理事长翁宇庆教授率团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主题报告。3.组织代表团出国进行学术交流
6月18-19日,中国金属学会组成了以殷瑞钰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28人(包括:宝钢、首钢,武钢、唐钢和鞍钢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第二届中德(欧)冶金技术研讨会,共发表高质量论文31篇,参观了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著名钢铁公司。经过我代表团的努力和德国钢铁学会的大力协助,此次出访参观了德国汽车用板材生线(过去参观只安排炼钢和炼铁)。并确定德国钢铁学会炼钢连铸代表团10月访问中国。4.在国内举办国际会议 在国内举办国际会议,方便更多的国内相关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我会今年主抓了铁水预处理工艺、炼钢连铸技术等项目。
召开了铁水预处理国际会议
3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铁水预处理国际会议”。来自51个钢铁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88名科技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重点介绍了德国阿镁迈特公司的脱硫技术,在前苏联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实践及该公司脱硫剂产品供应情况等内容,受到与会企业的欢迎。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同阿镁迈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就铁水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使我国一些钢铁企业找到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方法;扩大了我国钢铁企业与外国公司的联络与合作,促进了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CSM-VDEh炼钢连铸技术交流会
10月11日在宝钢举办了“CSM-VDEh炼钢连铸技术交流会”,31位德国和欧洲的炼钢厂厂长和近150名中国钢铁厂厂长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炼钢和连铸工艺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表论文14篇。第十届中日钢铁技术研讨会
10月29-30日在武汉召开。会议上,中方交流论文11篇,日方交流论文11篇,近100人参加了会议。会后日方代表参观了武钢、武汉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等。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了与钢铁强国日本的交流与合作,得到日本更多钢铁科技发展最新信息;巩固和发展了与日本金属学会、日本铁钢协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第五届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
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联合主办,中国金属学会承办的“第五届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于2007年4月11-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化、高性能耐火材料及耐火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国外众多耐火材料企业、学者和专家对此次会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共吸引了有21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论文集内容涉及面广,得到参会人员及国内外耐火材料企业的关注和欢迎。许多代表认为此届会议对促进耐火材料行业发展和国内耐火材料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意义。5.成功举办国际展览会”
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共同主办,中国金属学会承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耐火材料、工业陶瓷、工业炉窑技术展览会”于2007年4月10-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吸引了国内外近百家公司参加了展览。无论从规模还是参展公司的范围都超过了往届。
展览会展出的新技术、新产品有:耐火、陶瓷制品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来自全国各地、外企及专程从海外来华参观展览会的专业人士约三千多人。
三、认真抓好科普和继续教育工作
学会的科普和继续教育工作曾取得突出成绩,均多次受到中国科协表扬。近年来,由于总部人员配备等原因,使科普和继续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总部领导班子把“搭建科普、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人员知识更新”作为学会2007年重点工作之一。经过努力,科普和继续教育工作有了新进展。2007年举办的科普活动见下表: 名称
数量
参与人数
专家人数
科普讲座、报告会(场)
1.2万
科普知识展览(场)
2万
举办培训班(场)
300 4
发放科普资料(册)
8057
科普展板(块)
450
播放科普录像(场)
科普志愿者(人)
400
(一)完善组织机制,推动任务落实 按照学会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议,我会成立了第八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在主任委员邓崎琳的领导下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使学会科普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科普工作委员会及时召开会议,研究确立了以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为平台,作好“实用技能和科学素质”两大类科普工作。明确了科普工作委员会的9大基本任务,并确定在今年和以后的几年时间里,要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积极与媒体合作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通过不同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创新学会科普工作机制,以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吸纳社会和冶金企业资源,共同开展科普工作的工作思路。
(二)大力开展科普与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冶金职工科学素质 1.2007冶金科技周
按照科普工作委员会“吸纳社会和冶金企业资源,共同开展科普工作”的工作思路,我会与武汉钢铁公司联合举办了“2007冶金科技周”取得圆满成功。举办冶金科技周是我会工作的一次成功探索。组织此项活动的目的是, 发挥中国金属学会作为冶金行业科技组织的导向力, 发挥武钢作为我国先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影响力, 聚集科技优势,联手搭建同社会沟通的新平台,塑造钢铁工业的新形象,为促进冶金科技进步和钢铁工业发展服务。
举办“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展览是科技周的重要内容,展出了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等一大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开幕式后在各单位巡回展览78场次,群众利用就餐时间在公共食堂观看,受益者近2万人/次。科技周的活动还包括:举办系列科技知识培训班,如“低温余热利用研讨班”、“冶金企业环境保护研讨班”等。群众性的上街宣传活动是科技周的另一个亮点,武钢约400名志愿者参加服务,各类多彩亮丽的宣传标语,以及群众腰鼓队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近千名各界群众。科技周期间武钢100多个单位同时举办了各自的科技交流和宣传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总计参加活动的各界冶金人士近3万人。此项工作受到了有关专家、领导、武钢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2.2007全国科普日
200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围绕这一主题,全国各级科协、学会及社会各界组织了开展2500多项科普活动。按照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我会于2007年9月15-21日(今年科普日延长到一周)参加了2007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活动。
根据中国科协的安排,我会以“节能减排,钢铁企业在行动”为主题制作了8块展版,主要展示了:冶金废水处理、渣处理、干熄焦、TRT、废塑料回收、C02减排、钢渣零排放等。学会领导十分重视本次科普日活动,洪及鄙秘书长亲自安排,毛素英副秘书长亲临现场。我会邀请了杨景玲、金永春、王维兴等专家现场讲解,受到了参观群众的欢迎,收到了预期效果。
3.全国炼钢-连铸技术知识竞赛
金属学会根据冶金行业的重点工作,组织全行业职工进行“一年一次一专题”的技术培训与知识竞赛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每年都使近万名职工受到一次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2007年学会与中国冶金报社联合举办了“全国炼钢-连铸技术知识竞赛”,参加学习和竞赛的职工8000多人。本次竞赛共评出组织奖28各单位、特等奖14名、一等奖30名、二等奖57名、三等奖600名。4.焦化技术培训班
我会与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联合,于2007年8月23-25日在马钢举办了“第一期焦化技术培训班”。焦化企业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和钢铁企业的技术与生产管理人员共计110余人参加了培训。在培训班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洪及鄙作了“中国冶金工程技术近几年的发展”的报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作了“中国焦化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报告;专家们分别就焦炉生产优化工艺技术案例、焦化工序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先进技术、国内外焦化生产技术进步及前沿技术研究、高炉生产优化对高质量焦炭的新要求、国内外煤资源情况与优化配煤技术、焦炉机械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等技术内容做了精彩详实的讲解。培训班组织学员对马钢煤焦化厂近日投产的中国目前最大的炭化室高7.63米超大型炼焦炉及配套的煤气净化与干熄焦等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考察。
四、提高期刊办刊水平和论文质量,扩大国际影响
1.根据科协学发(2007)103号“关于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总结验收结果的通知”要求,《金属学报》申报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资助项目B类期刊,并得到了中国科协精品期刊15万元的资助,《材料科学技术》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资助项目C类期刊,并得到了中国科协精品期刊5万元的资助,8月份通过了科协组织的答辩验收工作。
2.组织中国金属学会期刊考察团赴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考察。了解国外一些著名期刊社的运行、管理情况,及一些科研单位的最新研究动向。3.根据科协学发(2007)41号“关于组织开展中国科协主管在京期刊2006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了在京主办期刊《钢铁》、《中国冶金》、《金属世界》、《连铸》四本期刊在京核检及换发出版许可证年检工作,其他刊在属地核检及换发出版许可证的工作。4.根据科协学发(2007)96号“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了优秀论文评选(5个期刊编辑部的13篇文章参评)。金属学会主办的《金属学报》中1篇被评为“特别优秀学术论文”,1篇“优秀学术论文”;《钢铁》、《冶金分析》各1篇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
五、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冶金科技人员成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冶金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冶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为了激励广大冶金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我会加大工作力度,在畅通政府有关部门与冶金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渠道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筹备建立冶金青年科技奖励资金
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造就一批进入世界冶金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中国金属学会于2004年设立了“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八大以来,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励工作得到了多家冶金企业在资金上的支持。为了从财务上长期稳定地支持中国冶金青年奖励,学会提议,由总部和四大企业各支援200万元,共计1000万元,作为“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奖励资金。企业资助的资金可以采用捐赠或交纳特殊会费的方法。因此工作总部对“中国金属学会团体会员会费收取及管理办法”做了适当补充,发文征求了常务理事意见;并草拟了《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条例》和《冶金青年科技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草稿)。提交八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会员代表会议审议。
(二)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举荐优秀人才
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根据中国科协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安排,我们将推荐、提名的通知下发给各团体会员单位和各分会。并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学会成立了由院士和著名学者组成的院士候选人推荐小组。根据两院院士候选人条件,对12个单位推荐上来的12名候选人进行了认真评选,有6名通过2/3的有效票数,于3月7日上报到中国科协。我会整理的推荐材料,全部一次通过科协验收合格;推荐的两院院士候选人最终有3位成为两院的有效院士候选人。
光华工程科技奖推荐。中国科协《关于推荐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学发〔2007〕159号)分配给我会候选人名额:工程奖、青年奖各1名。9月4日,我会将提名的通知下发给各团体会员单位和各分会。截止到10月8日,共收到7个单位的9位候选人的材料,其中报工程奖3位,报青年奖6位。经“提名候选人专家组”投票,最终评选出工程奖、青年奖各1名,已上报到中国科协。科协青年奖推荐。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科协发组字[2006]63号)精神,我会向所属团体会员单位、专业分会和个地方学会发出了推荐通知。学会组成专家组,根据中国青年科技奖条例的要求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对各单位推荐上来的18名候选人进行了认真评选。通过投票,决定推荐五位同志为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并报送到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委员会。
(三)与国际组织合作,培养优秀人才
90年代,经我会介绍,攀枝花钢铁公司加入了国际钒技术委员会,从中得到不少的技术咨询和信息。中国金属学会也利用这一资源在国内组织钒钢的课题研究,已开展了9个课题。2007年,国际钒技术委员会资助的新一轮研究课题,共征集了与钒的应用有关的研究课题5个,可培养5名博士。为我国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争取到科研经费5万美元/年(总共三年),促进了会员单位科研发展;促进了高级冶金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了中国金属学会与国际科技组织的合作。
六、承担国家及行业职能,努力为冶金企业服务
(一)组织对冶金工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工作
中国金属学会承担的原由政府主持的冶金行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今年来,在各冶金企业、设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已经对冶金材料、冶金工艺技术、冶金设备、冶金自动化、冶金网络信息及冶金相关材料等领域的9项冶金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由于这些评价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有力的促进这些冶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推动冶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创新试点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申报“中国金属学会承接社会职能改革试点项目,‘钢铁行业科技成果评价项目’”,由中国科协立项,并得到了中国科协30万元的项目资助费。设立本项目在当前不仅可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已开展的冶金成果科技评价工作,而且还可为重大科技项目评估与科技发展规划的咨询论证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为全国性学会探索积极扩大社会职能积累经验,为今后学会组织推广行业共性的、有较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创造了条件。学会将积极扩大对行业科技成果的评价工作,且按季、年汇总科技成果,定期组织重大成果的发布,扩大科技成果在国内外行业中的影响作用。2007年完成的评价项目见下表:
项目名称
时间
山西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全热装冶炼金属锰和微碳锰铁工艺
1月5日
安泰科技有限责任心公司1450mm可逆式六辊冷轧机研制与应用 1月19日
武钢“万点受控工程”的实施与创新
2月28日
珠钢“薄规格热轧板生产技术集成与自主创新”
3月8日
“首钢迁钢工艺技术优化与装备技术自主创新”
3月29日
首钢“链蓖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热工操作优化研究”
4月13日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高炉智能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
4月26 日
首钢“新型高性能大型高炉用无水炮泥的研制”
5月25 日 9
包钢“薄板坯连铸用高通量浸入式水口开发与应用”
7月15日
表中第1、第4项被评为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5、7项评为二等奖。
(二)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共同承担冶金科技奖的评审工作
经按照《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评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经过评审,决定对77个项目授予200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其中:“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制品应用开发”等9个项目授予一等奖;“三维虚拟露天采矿系统研究与应用”等26个项目授予二等奖;“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前期实用技术研究”等42个项目授予三等奖。
(三)承担国家、行业职能的其它工作
1.参加“钢铁行业‘十一五’节能目标设定”研讨会并在会后做国外能耗数据的调研; 2.开展《冶金学名词》撰写第二卷筹备工作,并起草筹备工作报告; 3.开展《中国科技专家》撰写第二卷筹备工作,并起草筹备工作报告;
4.根据国家发改委“为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开展千家企业能源审计”的要求,受企业委托给太钢、湘钢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对冶金企业的能源审计报告进行评审,并写评审报告;
5.与钢铁协会共同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关于“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通知要求,对宝钢、鞍钢、包钢、莱钢、济钢、东北特钢集团等企业的调研,并完成报告的草稿; 6.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起做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调研、目标制定(含国外指标的收集、指标极值的确定)、指标体系的完善、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等工作。
七、积极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引领冶金科技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研究,促进学会发展及行业的进步,把握国内科技发展动向,及时发布钢铁行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新技术,组织评审重要科技成果,提出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更好地为企业及全体会员服务。我会特聘了焦化、炼铁、炼钢、轧钢、能源热工等五大专业的10名专家,于2007年5月2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并颁发证书。理事长翁宇庆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翁宇庆理事长深刻阐述了开展“学会学科研究特聘专家”这一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洪及鄙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介绍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总体情况、学会工作情况及学会发展动向。苏天森副秘书长对开展这一工作的管理办法做了详细的说明。特聘专家们对学科的研究、学会的发展及行业的进步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与冶金经研中心合作,完成了“2006冶金科技进步发展报告”,并在学会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
八、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学会 2007年,学会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及时召开了“第八届第二次理事会议暨会员代表会议”和“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及时向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汇报工作,由理事会决定学会的重大事宜和学会的工作重点。一年来,学会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立和谐金属学会、和谐总部,抓好组织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的既定方针,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学会重大事项要经过秘书长联席会议集体决策。十七大闭幕后,学会党总支立即召开全体党员和中层干部大会,集中传达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学会各级组织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自觉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在2007年6月,国资委直属机关文明创建工作会议上,我会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一)组织建设
按照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都是中国金属学会开展学术活动的重要力量,是学会的两翼的工作思路,八大以来,我会加强了对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的管理和指导。专业分会工作长期以来得到各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为加强沟通,进一步增强专业分会的活动能力,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带队走访了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东北大学等多家专业分会的挂靠单位,与他们进行了沟通。挂靠单位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学会工作,认真听取了所挂分会专兼职学会干部的工作想法、思路及开展活动的情况,特别是工作条件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座谈与沟通,学会领导、挂靠单位领导和专业分会干部三方面都加深了理解,也增强了搞好学会工作的信心。为了加强对地方学会的指导,共同促进冶金科技创新。我会组织召开了地方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会议围绕“三服务、一加强”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强调,学会的组织基础是以会员为主体,学会就要以会员为本,以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为手段,以促进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为己任,服务于会员,服务于社会。会议还就联合办会、联合办刊、发展个人会员等方面形成了一致意见。我会努力协调、解决地方学会的实际问题。浙江省金属学会和内蒙古金属学会由于机构调整,一度被撤销。经过总会牵线联系,在杭州钢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恢复浙江省金属学会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名称确定为:浙江省冶金学会,目前进入注册登记阶段。另外,在包钢领导的支持下,内蒙金属学会挂靠在包钢,学会恢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财务建设
根据2007年工作会议既定“严格财务和资金管理,提高创收能力,努力增收节支,提高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工作总部加强了财务管理,成立了财务与资产部,把财务工作从办公室独立划出,更换财务管理软件,启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开始对学会资产清查和审计并对学会下属“四新”公司财务进行了审计。历时两个半月,5月18日检查工作结束。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重新建卡建账、落实到人,达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2.对外投资项目进一步理清;
3.对年久老旧的实物资产依照程序进行了报废处理; 4.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
5.按审计的要求,调整了财务账,清理往来账目中长期挂账的项目,使财务工作更加规范。
(三)实施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中国金属学会总部是有30个国家事业编制的社团。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人部发[2006]56、59、88号)的文件精神和国资委对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国资发人事[2007]24、25、26号),我会成立了工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集体领导、政策公开、及时请示、群众监督、严格执行政策。套改方案的测算工作完成后,与职工个人见面,让职工每个人也认真按照工资改革的政策规定审核对自己的套改结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经核对后,确有误差的立即修改,增加了职工收入。
一年来,在中国科协和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各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学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与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与广大会员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比如,对行业科技发展的研究、分析和导向作了些工作,但还不够;为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服务不够;学术交流的深度、质量和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行业和企业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为会员服务、会员管理方面的工作上还需改进;学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第三篇:2003年竞争情报分会工作总结
2003年,竞争情报分会工作在上级学会的领导下,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构想的指导下,挂靠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O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全体理事常务理事、各工作部主任和委员们共同努力,广大会员们积极参与,分会秘书处团结一致、兢兢业业,一如既往牢固树立为会员服务的意识,继续开展学术交流、发展国际合作、举办普及活动、推动学科建设、完善组织建设;与此同时,遵循上级学会和挂靠单位的改革思路,探索和尝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学会工作模式,现将200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分听取理事对分会工作的要求和建议 1.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部署2003年工作 经积极筹备,分会于2003年1月23日召开了京区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在京常务理事对分会2002工作总结和2003年工作计划、2002财务收支情况、审批新发展团体会员单位和审议增补理事名单的议案、表彰优秀分会干部及积极分子的建议及名单的议案经过认真讨论和审查后,获得一致的同意和通过。会上常务理事围绕分会2003年的工作、分会的建设和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2.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商议第十届年会工作 第九届年会上,分会召开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理事及其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二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并对下一届年会的主题和举办方式进行了讨论,理事们对第十届年会的举办提出了建议。3.召开秘书长和各工作部主任会议,为分会活动出谋划策 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进一步作好分会工作,分会于2003年初召开了分会秘书长和各工作部主任会议,总结了2002年的工作,提出了2003年的工作计划,分会工作干部充分发挥其智慧和积极性,使得分会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地红火展开。
二、中加两国竞争情报专家在京座谈,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 2003年12月9日,应加拿大驻华使馆之邀,渥太华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副教授、加拿大竞争情报学院院长Jonathan Calof 先生与竞争情报分会的缪其浩副理事长和秘书处戴侣红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为使馆人员讲授和交流了竞争情报,介绍了竞争情报分会。借此机会,竞争情报分会邀请Jonathan Calof 先生与中国的竞争情报专家进行了友好的座谈和交流,Jonathan Calof 先生所介绍的加拿大政府推动竞争情报的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此次活动加深了对两国竞争情报工作的了解和友谊,探讨了中加双方的未来合作事宜,为竞争情报分会今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了基础。
三、成功举办第九届年会,推动竞争情报发展 11月12-15日,分会与挂靠单位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九届年会在珠海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情报(信息)所、行业信息中心、高校、企业信息部门、专业咨询机构等的代表共122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竞争情报分会年会是竞争情报分会每年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该会是竞争情报同仁与国内竞争情报专家充分交流、开阔眼界、广交益友、推进合作的一次盛会。为了组织好此届年会,分会秘书处全力策划,在学术研究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确定议题、会议形式及专家报告,及早通过媒体、杂志、网站刊发研讨会征文通知,对应征论文的评选及会议宣传等各项准备工作做了认真筹备和精心安排,保证了年会的顺利举行。此次年会是分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最成功的一届年会。1.本届年会呈现出前瞻性、实践性、专业化,更加注重互动交流 国内竞争情报专家、企业高层领导人的参与、专业化的研讨产生了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前瞻性思想、理念。企业竞争情报主管、CIO、战略主管,以及信息机构、咨询公司的人员带来了大量的案例,特别是开发了竞争情报系统的软件商们的产品演示,使得竞争情报正在向实践纵深发展。紧密围绕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的主题,利用竞争情报建立预警系统、竞争情报需求分析、竞争情报分析系统、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竞争情报系统效益评价分析、竞争情报与项目决策服务、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企业文化对竞争情报的影响等话题成为本届年会最醒目的关键词。上述领域的专业化研讨,丰富与深化了竞争情报的内涵,加速了运用竞争情报构建组织竞争优势的进程。2.年会论坛彰显了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热点话题 战略管理离不开竞争情报。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国内外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竞争情报,辅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就象日本许多企业家的案头都有这样的座右铭?quot;出色的竞争情报等于光辉的未来。竞争情报实践案例、经验和教训倍受关注。已从事多年竞争情报咨询、竞争情报实施、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的专家们讲述的中国竞争情报的企业之路、云南省开展企业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的做法及其案例为竞争情报从业人员解惑。竞争情报工具、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体系展现新的亮点。竞争情报系统一直为历届年会所关注。此届年会展示的竞争情报系统,其内容更加完善、深入,竞争情报工具更加丰富、提出的竞争情报体系框架倍受企业关注。反竞争情报再次成为热点话题。随着竞争情报活动的不断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开始重视反竞争情报。此届年会论述反竞争情报问题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利用竞争情报建立预警系统成为新的热点话题。刚刚经历过的非典灾难告诉人们,分析市场早期预警信号,发现并预知可能的变化,以避开威胁、抓住机遇、寻求发展是竞争情报的重要任务。3.参加人数最多 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种会议均集中于下半年召开,人们的案头上放着许多会议通知。而出席第九届年会的人数却意外地突破历届年会之最。一方面是去年的年会形式和内容,以及取得的效果为今年的年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许多人从年初就开始关注今年的年会,比如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软件工程师杂志社等在感受到明显的效果后今年再一次与我们合作。另一方面是今年年会主题构建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突出了当前战略制胜的时代特征,引起了竞争情报同行的普遍关注。4.获得的支持与协作单位最多、形式最丰富 本次会议得到VeryE集团365Agent情报中心、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易地平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家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为大家带来了他们新近开发的竞争工具并现场为与会代表作了演示外,还为联谊活动和论文颁奖提供了大量奖品。《软件工程师》杂志社作为本届年会的媒体支持单位,应分会之邀,特为本届年会设计了会标和会议文集封面,这也是竞争情报分会年会的第一个会标,它为本届年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典雅的封面为学术价值极高的会议资料增加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5.会议资料准备充分和印制精美 当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在会议报到时每人都及时拿到了一本设计精美、内容包括从会议安排、专家介绍到所有的专家报告和会议论文的近40万字的会议资料时,纷纷赞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编辑策划水平。为了这本会议资料,秘书处同志加班加点,克服计算机不够用等等的实际困难,精心设计、认真编辑,目的就是把最新的竞争情报成果展现给所有关注竞争情报的人士们。6.会议论文水平明显提高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1篇。论文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理论水平高、竞争情报实践者积极撰写论文是本次年会论文征集的特点。据统计其中有26篇论文出自企业、信息机构和咨询公司的竞争情报实践者,其中4篇的作者是博士,7篇论文的作者是硕士,他们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打破了原来主要由图书馆和院校撰写的局面。7.学术研究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和支持秘书处工作,使第九届年会获得圆满成功 年会筹备期间,学术研究部在夏银山主任的领导下,先后两次召开学术研究部会议,商议年会主题和议题,推荐和确定会议报告和专家,并就竞争情报分会第九届年会组织筹备事宜献计献策,提出一系列建议。会议期间组织专家对报告和入选论文进行了评选和颁奖,为年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九届竞争情报分会年会时间虽短,但其对推动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是深刻和长远的。四.积极开展普及竞争情报活动 中国入世凸显了竞争情报对于商战的重要性,为发展我国竞争情报业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为此分会积极努力支持会员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借助社会力量为普及竞争情报理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扩大了分会在社会上的影响。1.与北京科技情报学会合作深化竞争情报培训工作 随着竞争情报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迫切需要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信息素养和竞争情报能力。竞争情报搜集、分析的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个人和组织领先于竞争者的基本能力。为此,根据2003计划,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与北京科技情报学会于2003年9月21-24日在无锡成功举办了竞争情报分析技能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研究所、院校近30人参加了此次研修。研修班包括4个部分:竞争情报的获取、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情报、竞争情报工具和交流联谊活动。参会人员普遍认为此次研修班关注竞争情报的实际应用,老师讲的深入,老师与学员间讨论的热烈,学员间交流充分。为分会深化竞争情报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2.将竞争情报理念向地区普及和拓展 多年来,分会一直致力于推广和普及竞争情报,目前更希望通过行业组织和地方组织将竞争情报向更多的行业和地区拓展。为此,2003年8月20-22日期间,由分会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云南省科技情报学会、中国民主同盟昆明市委员会、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主办,北京中兴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03中国企业竞争情报应用战略高级培训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行业的知名企业代表6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以国内外知名企业竞争情报应用实例为借鉴,以普及、推广竞争情报在云南地区的使用、解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情报保障和决策支持问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同时,面对云南地区在竞争情报方面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为云南地区竞争情报专门人才的培养、高层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做出了应有的努力,此项活动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当地引起较大的反响。
五、继续推动学科建设 1.《竞争对手分析》与《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相继出版 倍受关注的《竞争情报丛书》由8本组成,继已陆续出版的《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网络竞争情报源》、《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和《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后,今年又相继出版了《竞争对手分析》和《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2.完成《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竞争力与竞争情报研究》项目 本项目是国防科工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由分会牵头,由中国航天信息中心、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联合组成项目组,自2002年5月-2003年3月开展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顺利完成了调查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在分析国内外竞争情报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首次研究确定了评估情报竞争力的六个方面的29个指标,调查和评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情报竞争力,阐明了国防科技工业当前的竞争态势及其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以实际案例研究了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在国防科技工业中的适用性,在系统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竞争力的差距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竞争力的举措。项目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一套较科学的情报竞争力评估体系,调查和评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目前的情报竞争力,在论证竞争情报在国防科技工业中的适用性的基础上,唤起国防科技工业的各级领导的竞争情报意识,促进21世纪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的竞争情报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情报竞争力服务。
六、积极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 1.重点办好《会讯》 《会讯》是分会的喉舌和服务的窗口,分会秘书处积极和认真组稿,尽力反映会员的心声,满足会员的需求,今年共编辑、出版和发行3期。2.继续收、编和推荐竞争情报资料 分会2002年服务工作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收、编与竞争情报有关的资料向会员及广大热衷于竞争情报的社会各界人士推荐,为会员们开展竞争情报研究,了解国外理论与实践提供资料服务,得到了会员们的好评。因此2003年分会秘书处继续这项服务,迄今共累积收集了25种相关资料,这项工作虽然增加了分会秘书处大量的工作量,但确凝聚了一批热衷于竞争情报事业的人。3.逐步完善学会网站 分会网站始创于2002年。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站是宣传分会、沟通会员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展示学会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在2003年加大了网站的宣传力度,专门为第九届年会制作了网页,为年会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大了竞争情报业的社会影响力。2004年我们将加强网站维护工作并利用网站优势,开辟新的服务项目,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工作 1.会费管理。今年我们在完善会费管理工作,方便会员交纳会费,保障交纳会费的会员的利益方面做了一些细化和深化工作。会费采取按收费的办法,这项措施加大了工作量,但对于会员更加合理。制定了优惠措施以奖励按时交纳会费的会员和单位。2.会员管理。2003年会员已经全部实现数据库化管理,所有信息均已上传到网站上,为进一步的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3.会员发展。今年共发展22个团体会员,新发展团体会员中有8个企业,4家咨询公司;新发展的45名个人会员中,企业会员占26人。分会会员的构成正在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分会2003年取得的成绩,应归功于上级学会的领导,挂靠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O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理事常务理事、各工作部主任和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也是与广大会员们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在此对积极参与组织分会各项活动并付出了艰辛劳动的理事常务理事、各工作部的委员们、挂靠单位的全力支持,资助我们的VeryE集团365Agent情报中心、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易地平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分会活动提供会场和用餐的中国建材情报研究所、北京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及支持我们的《软件工程师》、《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信息导报》、《咨询导报》等媒体表示深切的谢意并致以崇高的敬意。目前,在分会工作中已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有些工作部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没有开展活动,今后我们应积极发挥所有工作部的作用,使得分会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分会的升级工作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
第四篇:竞争情报分会工作总结[最终版]
2001年是走向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竞争情报分会新一届理事会开展工作的第一年。
这一年,乘着我国喜事频传的东风,竞争情报分会在开展学术交流、发展国际合作、举办培训活动、推动学科建设、完善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这一年,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O研究所的支持下,我们牢固树立为会员服务的意识,开拓进取,竞争情报分会工作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这一年,在新一届理事会构想的指导下,竞争情报分会确立了为竞争情报从业者服务的定位,围绕着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个思路,秘书处同志团结一致,兢兢业业,竞争情报分会的工作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一、学术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2001年,竞争情报分会分别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O研究所、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和北京科技情报学会合作,共同召开了“新世纪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专题讲座暨研讨会”和“中美携手提升企业情报竞争力2001企业峰会”两次大型学术研讨与交流会,会上邀请了4位美国著名的竞争情报专家和学者来华讲授了“高新技术企业最佳竞争情报实践”、“知识与企业战略”、“美国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竞争情报与新产品开发”、“竞争对手情报的获取和分析”和“竞争情报与市场营销”等主旨报告,吸引了我国近300余人的听众,在企业界、信息界和咨询界引起强烈反响,为推动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组织好“新世纪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专题讲座暨研讨会”,分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和学术研究部从年初开始先后就会议主题的确定,征文通知的刊发,应征论文的评癣以及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做了精心安排,保证了年会的~成功。这次会议资料准备充分,首次将专家讲稿装订成册,使得与会代表获得最佳听课效果,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赞许和好评。会上发放了调查表,会后做了认真地总结工作,为下届年会工作打下了基础,二、学科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
竞争情报分会2001年共计出版了5本专著:《竞争情报咨询与技能》、《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网络竞争情报源》、《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竞争情报解决方案》业已完成编辑排版工作,即将正式出版。
《竞争情报咨询与技能》是分会领导和会员期待已久的愿望,新一届秘书处把此项工作作为2001年工作的重点,边组织人员认真编译,边筹措资金,终于以较高的质量实现了领导和会员的愿望。
这些专著的出版发行必将对竞争情报学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它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竞争情报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有助于普及竞争情报的理论和技能,有助于培训我国竞争情报的从业人员,为增强处于入世之机的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三、普及培训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伴随着新一届普及培训部的成立,竞争情报分会的普及培训工作正在出现与地区和行业横向合作的新局面。一年来,分会积极主动联络,及时吸纳有关单位和团体合作开展各项活动,曾先后与青岛经贸委、青岛企盟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建设部信息研究所、重庆科技情报学会、北京科技情报学会、清华大学与企业联合会等地区与行业合作,并得到北京市咨询业协会、《中国信息导报》杂志社、《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社、重庆长安汽车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分别在重庆、青岛、北京举办了“竞争情报技能与案例分析”、“青岛企业竞争情报论坛”和“竞争情报与21世纪企业发展”等培训班,共有15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作方式即解决了分会人力及财力方面的困难,又充分发挥了分会的核心作用,增强了竞争情报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四、分会知名度有了新提高
会员们反映,分会2001年的工作显得异常活跃,很有起色。我们想一是与不失时机地宣传有关。主要做法是我们准备了一篇约45分钟的题为“国内外竞争情报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利用与各地区和行业合作的机会大力宣传分会;二是调动媒体宣传,这里应感谢《中国信息导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咨询导报》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引起了《中国经营报》、《科技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主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但广泛宣传了竞争情报,而且扩大了分会的影响,提高了分会的知名度。
第五篇:年竞争情报分会工作总结
××年,竞争情报分会工作在上级学会的领导下,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构想的指导下,挂靠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全体理事常务理事、各工作部主任和委员们共同努力,广大会员们积极参与,分会秘书处团结一致、兢兢业业,一如既往牢固树立为会员服务的意识,继续开展学术交流、发展国际合作、举办普及活动、推动学科建设、完善组织建设;与此同时,遵循上级学会和挂靠单位的改革思路,探索和尝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学会工作模式,现将××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分听取理事对分会工作的要求和建议
.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部署××年工作
经积极筹备,分会于××年月日召开了京区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在京常务理事对分会××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财务收支情况、审批新发展团体会员单位和审议增补理事名单的议案、表彰优秀分会干部及积极分子的建议及名单的议案经过认真讨论和审查后,获得一致的同意和通过。会上常务理事围绕分会××年的工作、分会的建设和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商议第十届年会工作
第九届年会上,分会召开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余位理事及其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二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并对下一届年会的主题和举办方式进行了讨论,理事们对第十届年会的举办提出了建议。
.年会论坛彰显了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热点话题
战略管理离不开竞争情报。伴随中国加入和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国内外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竞争情报,辅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就象日本许多企业家的案头都有这样的座右铭出色的竞争情报等于光辉的未来。
竞争情报实践案例、经验和教训倍受关注。已从事多年竞争情报咨询、竞争情报实施、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的专家们讲述的中国竞争情报的企业之路、云南省开展企业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的做法及其案例为竞争情报从业人员解惑。
竞争情报工具、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体系展现新的亮点。竞争情报系统一直为历届年会所关注。此届年会展示的竞争情报系统,其内容更加完善、深入,竞争情报工具更加丰富、提出的竞争情报体系框架倍受企业关注。
反竞争情报再次成为热点话题。随着竞争情报活动的不断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开始重视反竞争情报。此届年会论述反竞争情报问题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利用竞争情报建立预警系统成为新的热点话题。刚刚经历过的非典灾难告诉人们,分析市场早期预警信号,发现并预知可能的变化,以避开威胁、抓住机遇、寻求发展是竞争情报的重要任务。
.参加人数最多
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种会议均集中于下半年召开,人们的案头上放着许多会议通知。而出席第九届年会的人数却意外地突破历届年会之最。一方面是去年的年会形式和内容,以及取得的效果为今年的年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许多人从年初就开始关注今年的年会,比如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软件工程师杂志社等在感受到明显的效果后今年再一次与我们合作。另一方面是今年年会主题构建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突出了当前战略制胜的时代特征,引起了竞争情报同行的普遍关注。
.获得的支持与协作单位最多、形式最丰富
本次会议得到集团情报中心、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易地平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家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为大家带来了他们新近开发的竞争工具并现场为与会代表作了演示外,还为联谊活动和论文颁奖提供了大量奖品。
《软件工程师》杂志社作为本届年会的媒体支持单位,应分会之邀,特为本届年会设计了会标和会议文集封面,这也是竞争情报分会年会的第一个会标,它为本届年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典雅的封面为学术价值极高的会议资料增加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
.会议资料准备充分和印制精美
当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在会议报到时每人都及时拿到了一本设计精美、内容包括从会议安排、专家介绍到所有的专家报告和会议论文的近万字的会议资料时,纷纷赞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编辑策划水平。为了这本会议资料,秘书处同志加班加点,克服计算机不够用等等的实际困难,精心设计、认真编辑,目的就是把最新的竞争情报成果展现给所有关注竞争情报的人士们。
.会议论文水平明显提高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篇。论文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理论水平高、竞争情报实践者积极撰写论文是本次年会论文征集的特点。据统计其中有篇论文出自企业、信息机构和咨询公司的竞争情报实践者,其中篇的作者是博士,篇论文的作者是硕士,他们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打破了原来主要由图书馆和院校撰写的局面。
.学术研究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和支持秘书处工作,使第九届年会获得圆满成功
年会筹备期间,学术研究部在夏银山主任的领导下,先后两次召开学术研究部会议,商议年会主题和议题,推荐和确定会议报告和专家,并就竞争情报分会第九届年会组织筹备事宜献计献策,提出一系列建议。会议期间组织专家对报告和入选论文进行了评选和颁奖,为年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九届竞争情报分会年会时间虽短,但其对推动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是深刻和长远的。
四.积极开展普及竞争情报活动
中国入世凸显了竞争情报对于商战的重要性,为发展我国竞争情报业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为此分会积极努力支持会员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借助社会力量为普及竞争情报理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扩大了分会在社会上的影响。
.与北京科技情报学会合作深化竞争情报培训工作
随着竞争情报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迫切需要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信息素养和竞争情报能力。竞争情报搜集、分析的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个人和组织领先于竞争者的基本能力。为此,根据××计划,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与北京科技情报学会于××年月日在无锡成功举办了竞争情报分析技能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研究所、院校近人参加了此次研修。研修班包括个部分:竞争情报的获取、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情报、竞争情报工具和交流联谊活动。参会人员普遍认为此次研修班关注竞争情报的实际应用,老师讲的深入,老师与学员间讨论的热烈,学员间交流充分。为分会深化竞争情报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将竞争情报理念向地区普及和拓展
多年来,分会一直致力于推广和普及竞争情报,目前更希望通过行业组织和地方组织将竞争情报向更多的行业和地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