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化验中心体系内审总结
化验中心三体系内审总结
2017年化验中心认真细致的组织开展了体系建设工作,就我车间质量体系、测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各项指标对各班组进行了目标分解,并形成了书面的文件,分别下发到各班组,签字到人,以便于实施,我车间每月对三体系建设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没有按目标完成的班组严格考核。截止到10月底,更新3项分析标准,识别出适用于我车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上级公司制度59项。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目录和清单。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效的实现了三体系建立,并保证了我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体系
截止10月31日,①出厂产品共计857批次,其中-20
###车用柴油5批次,-10车用柴油3批次,0车用柴油223批次,92车用汽油232批次,95车用汽油53批次,石油苯-535 52批次,石油苯-54543批次,液化石油气213批次,混合二甲苯33批次,合格率均为100%;②出厂半成品共计343批次,其中汽油调和组分油30批次,原料气264批次,1##
##
渣油24批次, 2渣油23批次,合格率均为100%。③分析辅助材料431批次,1渣油12217车,2渣油992车,外购燃料油2351车,外购蒽油93车,石脑油3015批次,合格率均为100%。
##
首先严格按照生产需求开展分析工作,确保为生产安全平稳运行和产品合格出厂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一是积极完成上级部门抽检工作。积极配合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炼化公司安质部对我厂车用柴油、车用汽油、液化石油气、总排水等产品抽检工作,各项指标均在方法要求的再现性范围内;二是严把产品质量关。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严格按照技术质量部下发的《分析频次》和《工艺与质量控制指标汇编》对样品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监控:每日检查分析日报表与原始记录,对存在问题进行抽检,及时纠正偏差的数据,同时认真组织抽样工作,对全部分析项目按照一月一循环的模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积极开展标准查新工作。每6个月开展一次标准查新,本年度更新了三项分析标准,及时组织新标准宣贯并严格执行。1月1日起车用柴油酸度测定按照GB/T258-2016标准进行分析,车用柴油十六烷指数按照SH/T0694-2000进行计算;7月1日起车用柴油水分测定按照GB/T262-2016标准进行分析。四是按照生产需求建立了多项分析方法,其中有液氨产品分析两项,硫磺产品分析七项,柴油固体颗粒污染物一项,柴油堵塞倾向性一项以及环保分析项目十四项。
其次在项目建设方面,及时学习分析标准,建立分析方法。一是着眼全厂,与项目建设同步,做好安全动火分析保障。化验中心合理安排分析人员,完成联合一150万吨/年常压拆除、硫磺回收装置抢修安全动火分析,完成油煤新技
术开发公司检修及抢修、油气储运和油品调和车间清罐、20万吨DCC石脑油装置抢修等安全动火分析,为项目施工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二是在石油苯、石油混合二甲苯、液氨、硫磺项目方面,严格执行生产计划安排,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逐一排查,及时准确的为装置提供了参考数据,并配合完成石油混合二甲苯、液氨及硫磺产品生产许可实地审查。三是在生产粗白油项目上,根据我厂粗白油分析需要,分析多个调和样品,保证出厂粗白油质量合格。另外配合油煤新技术开发公司申报了相应的分析仪器,并提供了相关技术参数。四是在生产军用柴油项目上,按照GJB3075标准要求购买了相关分析设备、试剂材料,并完成了军用柴油样品调和试验。五是完成国Ⅵ柴汽油和乙醇汽油的调和试验。六是在环保分析项目方面,按照新的环保排放要求,建立健全环保分析相关制度和新增项目分析方法,对新仪器进行调试,对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目前各项分析已顺利进行。
二、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截止11月1日,车间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安全检查40次,对体系运行的违反行为按制度进行严格考核。提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培养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实际,危险源共评价出80项,环境因素共评价出45项。
首先,要根据岗位特点确定岗位需求,通过培训使各级员工明确管理体系要求各个岗位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其次要
进一步告诉其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和不这么做的坏处。使各级人员明白这么做的目的和原因,才能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把要求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辨识危险源,制定对策,减少事故的发生在生产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这些意外可能会导致各类事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减少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管理科学、理论严谨、系统性很强的管理体系,通过体系运行,我车间今年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污染事故。
三、测量体系
截止到10月底,化验中心检定天平40台,仪器设备27台,校准仪器设备34台,检定玻璃器皿419件,密度计120支,温度计160支,秒表10块,湿度仪10个,气体检测仪等11件。
2017年化验中心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是建立所有的分析方法和标准进行了收集,保证每个岗位都有操作规程,分析人员严格按照分析方法进行,并且对于转岗人员进行了考评上岗,这样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属于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检定的仪器和计量器具全部进行了检定,对没有检定的设备编写了自校规范,每月督促检查必须按时自校,在仪器出现故障时,本台仪器必
须重新自校,同时要填写好自校记录,保证仪器的完好率。三是在标准、操作规程和其他资料中搜集关于计量要求和量程的具体参数,并形成测量体系监视一览表。这样仪器出现故障和确认时便于查找测量体系中要求的技术条件,也便于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仪器有进一步的了解,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数据及时报送。四是对于每一台测量设备计量器具一一进行了确认,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总之2017年化验中心的三体系建设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作有计划有实施的有序进行,本年度无质量事故发生,无安全事故发生,测量体系运行平稳。2018年我们将坚持17年好的作风,把我化验中心的三体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化验中心1月份管理总结
化验中心一月份管理总结 一、一月份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安全生产,做好节前安全工作。本月安全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月车间进行了一次春节节前安全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落实责任人及整改时间全部做了整改,确保各班组各项工作在节假日期间安全平稳运行;对我车间危险废弃物进行全面盘点,将处理的危险废物名称、数量进行汇总,以申请的方式上报安全环保部进行处理。
2、本月详细制定了我车间安全环保检查计划、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各班组人员进行学习;同时组织各班组人员学习关于春节期间上级单位及厂部安全工作扩大会上领导的讲话内容,并对照安委会任务分解表逐项整改存在的问题。
3、车间根据厂部《关于开展 “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的通知》(陕油榆炼发„2016‟136号)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为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车间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制定了本部门“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方案,按方案要求将相关安全工作圆满完成,并将书面总结上报安全环保部。
4、本月根据年初计划,为满足新化验楼消防需求;新增二氧化碳灭火器材5具,干粉灭火器15具,并对车间所有的灭火器进行了一次检查,更换了两具压力不足的干粉灭火器(综合2班1具、运行班1具);对车间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增加了喷淋应急设施检查条款。
5、联系电仪车间处理了一楼火灾显示盘火警指示未处理、四楼火灾显示盘火警指示未处理问题。
6、按照厂部《关于印发榆林炼油厂今冬明春消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油榆炼发„2016‟139号)及《化验中心“今冬明春消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开展第二阶段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的结果报送消防大队。
7、本月重点强调我车间青年家园居住职工安全合理用电,禁止发生由于用电不当引起跳闸等问题;重点整改了辛烷值室内存放危险品甲苯问题。
(二)严抓生产,做好进出厂产品的化验分析。本月生产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截止30日)
1、本月成品出厂共90批次,其中92号车用汽油21批次,95号车用汽油5批次,0号车用柴油30批次,-10号车用柴油3批次,-20号车用柴油2批次,石油苯9批次,液化石油气19批次,5℃混合二甲苯1批次,合格率均100%。
2、本月分析半成品共34批次,其中原料气(工业液化石油气)29批次,1#渣油3批次,汽油调和组分油1批次,合格率均100%。
3、本月辅助材料入厂38批次,合格率均100%。
4、本月卸1#渣油1275车,抽样96个,其中一个水大二次取样;卸2#渣油140车,抽样36个;园区油浆抽查70车,其中一个水大二次取样;分析园区整罐油浆2个;装置油浆1个。完成管输原油交接工作,共分析样品279个,含水最大1.20,含沙(每周抽查两次):无。配合油品储运车间完成供装置原油分析及盘库,共分析原油65 罐。完成靖钻整罐原油交接8罐,无质量事故。DCC加样分析油浆一个;煤焦油分析1个。
5、本月生产控制分析抽检140次,不合格次数1次,抽检合格率99.29%,原油抽检9次,抽检合格率为100%。成品抽检72次,一次分析准确率为100%;
6、本月十六烷值仪器开机34次,分析样品73个。辛烷值仪器开机30次,分析样品89个。
(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数据准确性。本月质量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实验室认可委要求,本月积极组织人员准备材料,申请2017年化验中心的复评审,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整改补充。
2、积极参加厂部“一日一赛”活动,制定适用方案,并积极开展活动。
3、按照粗白油分析需要,草拟了全部申报仪器的技术协议,并对相关仪器进行询价,填报了至少三个推荐厂家。
4、本月技术组与油煤共炼协商,对分析频次进行了修改,于23日起实施;配合生产计划部,对油煤共炼柴油多个调和样品进行分析,及时报送分析结果。
5、按照技术质量部要求,对车用柴油十六烷指数按照SH/T0694-2000进行计算,自1月1日起车用柴油酸度测定按照GB/T258-2016标准进行分析。
6、为配合国Ⅴ柴油的生产,严格按照技术质量部下发的《工艺与质量控制指标汇编》第二号和第三号修改单控制中控产品质量。
7、配合技术质量部分析8个重油(瑞科蜡油、莱德蜡油、圣亚力蜡油、洪成渣油、天源渣油、莱德渣油、瑞科渣油)。分析石脑油砷含量(圣亚利、荣达)
(四)开展技术培训,解决分析难题,确保分析任务顺利完成。本月技术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培训:(1)本月月度培训内容为汽油甲醇氧含量的测定、溴价溴指数测定、轻质石油产品酸度及酸值测定、水质及仪器分析等综合知识以及相关安全知识培训,组织理论考试1次,成绩合格。(2)本月对苏文欣,李慧、牛蓉、张梦云、方芳等人员进行了换岗后的上岗考试,主要考核了常压馏程和石油产品密度分析等项目,被考人员均可独立上岗,此项具有书面考核记录,以备查找。(3)本月组织内训师讲课五次,分别为《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溴价溴指数的测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水质总氮的测定》及《BT-9300H激光粒度仪操作》,取得了良好效果。(4)本月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国Ⅴ+车用柴汽油标准,并对相关改动与技术质量部进行讨论。(5)按照技术质量部要求组织人员学习炼化公司关于产品质量管理的规定,并做好笔记。
2、解决各种分析问题:(1)配合兰炼工程师调试模拟蒸馏分析仪,并报了此分析仪的进样垫,目前该仪器已经投入使用。(2)在150万/吨常压拆除过程中,现场指导安全动火分析,及时检查气体分析仪的标定情况并根据标气的使用情况给,上报4瓶气体标气。(3)针对天平不稳的现象对对工业分析仪天平进行了校准。(4)针对溴价仪(国瑞)因数值偏高的现象,对该仪器进行了调试,现已正常。(5)对溴价仪(大庆日上)进行故障排查,发现是电极造成的问题,现在该仪器已经申报了配件,待回来调试。(6)正对柴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裕温不稳定的现象,对浴液和传感器进行了更换,同时进行了12小时温度比对监控,现该仪器已正常投入使用。(7)仪器校准:PH计校准5次;电导率仪校准1次。氨氮仪校准2次,分光光度计校准1次,PNa计校准3次,硅酸根分析仪校准5次,定碳仪校准1次,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校准1次,闭口杯闪点仪校准1次,浊度仪校准1次。
(五)坚持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分析仪器运行正常。本月设备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月设备运行正常,全部设备完好率为99%,主要设备运行率为99%,无带病运行情况,无违章操作现象,设备现场卫生、定制摆放良好。其它设备一切完好。
2、设备维护保养运行情况:(1)更换罐区G220、G301、G307的采样箱门锁,对40多台采样器进行维护保养。(2)配合技术组对新增一台模拟馏程色谱分析仪调试、验收。(3)更换自动闭口闪点测定仪气路调节器,确保该仪器正常运行。(4)调节电子数字控温器的参数,校准温度,解决了柴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的问题。(5)对微反活性测定仪自动进样泵进行校准,确保进样量准确。(6)经检查,6号7号新风机组震动大的原因是皮带老化,更换皮带,故障排除。
(六)认真做好四级核算管理,降本增效,提高效益。本月四级核算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月加样共产生费用402373元。其中成品汽油因不合格重复分析3批次共产生费用34950元;成品柴油重复分析4批次共产生费用21965元;半成品分析产生费用78940元。中间控制加样共产生费用146755元;油煤公司72个样品产生费用49265元;调样12次产生费用4510元;其他加样分析共计49个产生费用65988元。
(七)降本增效,做好节支增效管理。本月节支增效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用水情况、用电情况、试剂使用情况、仪器使用情况,风机使用和污油回收等各环节进行检查,未发现浪费和超标现象。
2、本月用水102t水,节水98吨(2016年指标200t),折合标煤0.024吨(系数0.24kg/t);用电64680度,节电n度(待定2016年指标),折合标煤n吨(系数0.1229kg/度)。本月两项合计共节能折合标煤为n吨。
3、本月的修旧利废10974元;主要是硫氮燃烧炉修旧使用。
二、部门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或困难
随着环保新标准的执行,化验中心需要很多新仪器和新设备,由于以往我厂水质分析多采用经典分析方法,不能满足新标准中的一些分析项目,而这些项目的设备及材料目前还没有到位,希望相关部门协同解决该问题,尽快使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到位,以便化验中心分析人员进行调试及化验分析。
三、对整体管理工作建议或意见
为了确保化验中心分析工作正常进行,建议与相关部门协商,为分析人员多配备一些防油手套,洗衣粉等易消耗用品,确保分析工作顺利进行。四、二月份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出厂产品及辅助材料一次分析准确率100%,馏出口一次检验准确率达98%以上。
2、加强对我车间危化品及气瓶的检查与管理工作,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
3、进一步做好全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按岗位不同逐条分解安全目标责任书。
4、做好本部门2017年经济目标责任书分解签订工作。
5、继续宣传贯彻“6s”定置管理活动,加强现场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组织实施,认真执行,保证良好的化验分析环境。
化验中心
二〇一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三体系内审报告
2013年内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体系
内部审核报告
一、审核目的:
对公司在建项目及建制单位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进行全面检查,验证三合一体系运行和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结果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二、审核范围:
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标准所涉及的公司机关本部各职能部门、实施单位和所覆盖的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等。
三、审核依据:
1、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一体化管理手册、一体化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3、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
四、审核组组成及分工
组长:XXX
副组长:XXXX
成员:刘XX、姚XX、李XX、黄XX。
五、审核日程安排:(见审核日程安排表)
六、审核综述:
按内部审核计划及本次审核日程安排,公司于2013年9月4日至2013年9月26日在管理者代表的组织下,由内审员具体负责,针对本公司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就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了一次内部体系审核。本次审核主要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现就本次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的情况总结如下:
1、建制单位
XX分公司:对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且未及时传达与培训相关制度标准规范与其他文件,不符合QB/HJ-B-03的4.3、4.4条款;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按时进行验证,不符合QB/HJ-B-16的5.2.4条款。
XX站:缺失部分设备验收、检查保养维护记录,不符合QB/HJ-B-09的4.5、6.2条款;无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记录,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2、项目部
XX指挥部:没有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相关资料,不符合QB/HJ-B-04中5.1、5.3条款;
XXXX一工区:没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文件的清单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不符合QB/HJ-B-03的3.2、4.2、4.3、4.4条款;无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XXXXX二工区:无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不符合QB/HJ-B-04中5.1、5.3、5.4条款;无危险源风险评价记录,不符合QB/HJ-B-05中5.3、5.5条款。
XXXXX四工区:没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文件的清单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不符合QB/HJ-B-03的3.2、4.2、4.3、4.4条款;无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XXXXX五工区:未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调查,无重要(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不符合QB/HJ-B-04中5.1、5.4条款。
XXXXX六工区:没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文件的清单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不符合QB/HJ-B-03的3.2、4.2、4.3、4.4条款;无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XXXXX项目:没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文件的清单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不符合QB/HJ-B-03的3.2、4.2、4.3、4.4条款;无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第四篇:水质化验中心规划设计
实验室规划设计
一家地级市的供水水质检测中心,需要有如下功能实验室及配套设施:
总建筑面积:2000~2500m2房屋最好南北朝向、通风、透光、防尘、防震、噪音符合检验要求。
样品室:35~40m2
质量控制室:约20m2
理化室:约40m2两间
有机室(含气相色谱两台、气质联用仪一台40m2及有机物检测预处理室40m2): 气源室:供水有机室、无机室大型设备用气(氦气、氮气、氢气、氩气、压缩空气、乙炔等);
无机室(含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度计约40m2、等离子体质谱仪约25m2及15m2的冷却水设备的房间)
离子色谱室(20m2)
液相室(20m2)
有一间约20m2的气质室
分光光度室约20m2
天平室15~20m2
放射性室15m2
预处理室20m2
纯水室约20m2
玻璃仓库约20m2
无机药品仓库1约15m2
有机药品仓库2约15m
2生化室(含预处理室20m2、培养室20m2、无菌室(洁净度要求100级)15m2、显微镜室20m2)
办公室:站长室20m2、办公室1~3 60m2、档案室15m2、更衣室15 m2、会议室约40m2、活动室约40m2
卫生间:每层男、女
规划:
一楼:办公室及放射性室
二楼:理化及微生物室
三楼大设备及仪器预处理室
四楼大设备(如液相色谱仪)及仓库1、2、3。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南宁监测站2011.11.10
第五篇:内审自查报告(中心站)
中心管理站综合管理体系
自查报告
县局(分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综合管理体系工作,结合《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关于开展2014综合管理体系半年评审通知》的要求,中心管理站组织开展了内审工作专项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范围:
中心管理站工作的各环节、步骤、业务范围所涉及的文档、图片、视频和记录等各种档案资料。
二、自查依据
ISO9001:2008标准,公司质量手册,相关管理规定。
三、自查情况
(一)文件控制
文件使用及技术标准发放使用情况均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及要求。
(二)目标管理
根据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已按要求开展目标考核考评,统一使用规范表格,但考核考评资料未按照PDCA循环模式收集归档,缺少考评计划。
(三)记录控制
各项记录使用规范,均已纳入综合管理体系表格系统。
(四)过程控制
烟叶生产各环节,如面积落实(合同草签),苗床管理(商品化育苗),移栽管理(合同签订),田间管理等,均已开展督查,督查记录已归档。
(五)物资管理
1、有县局(分公司)提供物资发放文件,文号:独烟生[2014]7号。
2、缺少抽查物资发放情况记录及物资使用情况反馈记录资料。
(六)培训
对技术辅导员、烟农的培训,已基本按PDCA模式收集培训资料,但培训信息反馈资料填写不完整。
(七)客户满意度
1、缺少上客户反馈意见整改资料;
2、缺少本客户信息收集反馈资料。特此报告
二O一四年六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