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8:2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

第一篇: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

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管委会2011年度

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

2011年,聚集区管委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百日攻坚”活动为动力,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经济建设任务及各项专项工作。现将201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2012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机关作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关作风建设关系到聚集区发展大局,管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形成了讲实话、办实事、重实效的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组织、纪检部门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执行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及相关文件,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做到警钟长鸣,时刻自醒、自警、自励。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查找不足,及时弥补工作中的疏漏。班子成员定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约束,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廉洁自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了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结合管委会工作实际,明确树立了“真心做人、精心做事”的做人做事准则和“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念体系,从思想道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工作态度、人生目标等方面进一步统一了干部队伍的思想。征订党 刊、党报以及专业理论书籍,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聚集区建设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素质。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和学习,管委会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都有了较大地提高,为下一步聚集区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人文基础。三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本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实绩考评办法,严格执行区纪委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逐步规范了公车使用、财务、招待费审批使用等各方面制度。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文献、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全体人员的理论水平。在机关内部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按照活动的要求,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创新活动方式,丰富争创载体,重点开展了学党史、唱红歌、看红剧、争先锋等系列活动。每个党员均佩戴党徽,建立“党员示范岗”,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分包重点建设项目,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及时解决问题,把创先争优与推进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同时,党员领导干部以自身行动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和先进青年积极投身聚集区建设。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大家更加团结向上,全体人员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为推动聚集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四是深入落实“百日攻坚”活动精神。全区百日攻坚活动开始后,管委会立即组织全体人员以大会传达、小组讨论、大会总结的形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传达和学习,认识开展“百日攻坚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把攻坚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年度主要工作有效落实

1、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提高要素集聚水平,区委、区政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推进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一是加快聚集区土地收储及聚集区“城中村”改造工程。为满足项目建设需求,两年来收储土地5076亩,确保了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池、50万吨钒钛低合金焊管、200万吨氧化球团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同时,为推进北方钒钛基地建设步伐,2010年开展了涉及滦河镇、西地乡6个行政村的聚集区“城中村改造”工程,一期拆迁946户,置换土地1032亩。为确保聚集区拆迁户妥善安置,25.8万平方米回迁楼建设主体已经完工,可妥善及时安置回迁。二是多渠道融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钒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16万平米园区道路以及供水、排水、污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达到“七通一平”标准,目前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验收审核。清洁能源产业园完成5万平方米园区道路建设和高压线路迁改等工程,实现“七通一平”,具备了项目建设条件。

2、重点项目督办工作:管委会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领办,对每个重点项目确定一名科级领导全程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内外部良好环境。截止到10月份,聚集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如下:200万吨氧化球团、50万吨活性石灰建成投产;50万吨钢管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安装钢结构厂房;河北北汽福田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完成场平,成功奠基,年内力争完成相关线路迁改,确保项目建设不受影响。除以上3个项目以外,聚集区开平板、立体车库、高炉送风装置等项目均有序推进。以上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工业产值80亿元以上,有力的提升聚集区产业支撑能力。

3、招商服务工作:围绕聚集区产业定位,按照“盘活内资,吸引外资”的原则,全面开展投资对接和项目建设服务工作。一是引导内资投资导向。对承德市区境内40余家企业进行了走访,了解企业迁建及投资意向,登记造册,引导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先后接待客商30余人次,确定拟入园企业20余家,为下一步企业入园奠定了前期基础。二是承接境外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北京周边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吸引外资进入园区。组织参加了承德市重点产业项目推介会等重点招商活动,接待客商120余人次,达成投资意向2个,起到了良好的外宣效果。三是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安排专人对新上项目领办各项手续,积极协调发改、建设、规划、环保、国土等部门及时办理项目立项、环评、规划、土地、建设等相关手续,督促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充分发挥了服务桥梁作用。

4、经济运行调控工作:截至到10月份,聚集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5家,实现工业产值255亿元,预计到年底,工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增速保持在15%以上。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管委会主要开展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快企业入园步伐。天宝机械、新新机电、德厦建材、开源地毯等重点企业及有迁建需求的相关企业均表示愿意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的需要进行搬迁,待基础设施、土地指标以及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逐步实施迁建。新新机电、本特顺达仪表两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基本确定了入区发展意向。以上已入园及即将入园的企业,将进一步提升聚集区产业集聚水平。二是加强融资服务。双滦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为聚集区内3家企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下一步,将继续为符合贷款条件的有一定发展潜力的 企业进行融资服务,促进聚集区企业再创业、再发展。

5、临时性工作。积极做好防汛防火值班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合理制定工作方针,维护社会稳定,充当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参与者和“后备队”角色。按时完成省、市聚集区主管部门部署的经济运行、统计分析、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各方面临时性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为上级部门决策做好助手。

回顾2011年的工作,我们始终围绕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功能规划,狠抓空间载体建设,营造了发展氛围,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一个精诚协作的班子队伍,得益于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当然实际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二是招商引资的举措还不够多,对外招商效果不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方式。三是创新思维、创新措施、创新机制的动作还不大、效果还不明显。2012年是聚集区经济建设的关键之年,管委会将认真做好总结,再接再厉,拓宽思路,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艰苦的努力、全力以赴将聚集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2012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思路

立足打造省级一流工业聚集区的核心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集约发展、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产业集群化、要素集约化、能源节约化、排放减量化的原则,完善管理机制体制,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强综合管理服务,推 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做精钒钛制品、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聚集区综合经济实力,为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区提供经济支撑。

(二)工作目标

聚集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家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贡献税收力争达到8亿元;解决就业30000人。

(三)工作重点

1、创新融资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有利于聚集区发展机制体制,逐步完善“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纳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科学化投资体制,采取BT、BOT等融资方式持续快速加快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完成主要区域土地收储工作和土地一级开发。同时,积极推进聚集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尽快完成一期工程,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为北方钒钛基地和项目建设腾出发展空间。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清洁能源产业园、钒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工业生产要求。加快推进西狮线外环路建设,启动装备制造产业园2至4平方公里土地收储工作,达到“七通一平”,为老城区企业入园和重点项目落地拓展空间。

2、加快技改攻关,提升传统产业能级。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和产品创新开发,全面提升钒钛特钢、机械装备等产业层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企业增效益。“由以钢带钒向以钒带钢转变,由钒低端产品向钒高端产品转变,由钒资源基地向钒产业基地转变”,逐步减少以氧化钒为主的半成 品直接销售规模,降低对钢铁产业的依赖性,争取1000吨高纯钒、2000吨钒铝合金、2000吨钒氮合金等项目有实质性进展产。推动河北北汽福田汽车零部件生产、50万吨钒钛低合金焊管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承钢改造扩能步伐,逐步实现生产钒制品7万吨的产能目标。

3、加快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资源优势为切入点,实施“技术引进、重点发展”策略,争取先发优势,快速进入钒电池领域。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力建设“国家级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钒钛制品基地”。力争五年,承钢公司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钒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废渣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中心;万利通集团钒电池项目要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上实现突破,建成国家级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总容量10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组装生产线,配套形成钒电解液、质子膜、复合双极板、电堆、碳毡等5个系统的产业集群。

4、创新招商方式,强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化大开放、招大商意识,积极融入环首都经济圈,借势借力,加快发展。打破政府单一招商的格局,形成政府招商与社会招商共同推进的机制,外聘人员,以奖励、税收提成等激励模式,提升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水平。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增加招商工作的可操作性,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平台,广泛对外推介宣传,包装土地一级开发和产业项目,开展定向招商。切实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推行招商选资和有条件选商,真正引进土地节约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战略支撑的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建设。围绕钒钛制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对外招商,确保引进项目1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个。

5、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优质服务。利用全省推进建设聚集区的政策机遇,有选择的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推进体制创新,更好地促进聚集区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拓展业务服务范围,促进中小企业再创业、再发展。继续实施项目领办制,确保项目审批外部环境。

6、加强人才引进,优化人才机制。实行人力资源政府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的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以万利通集团为先导,灵活地促进聚集区企业与北京、上海等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多种方式合作,建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对聚集区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产业集聚区前三季度工作总结和第四季度工作谋划

产业集聚区前三季度工作总结和第四季度工作谋划

2019年前三季度产业集聚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的“11363”工作思路,抓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提升、服务企业”四大重点,不断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步伐,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8.3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规上企业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9.4%;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5万元,完成的88.46%。

一、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招商引资

一是重点围绕绿色建材暨装配式建筑产业,全力实施精准招商。

截止目前,河南六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苏州智能家居等2个项目已签约落地,正在进行手续办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二是积极筹备国家工信部在区召开的“全国绿色建材高峰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河南日报》、《中国建材报》等进行了及时报道,扩大了产业集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项目建设

项目:钢构车间北半部正在进行屋面施工、地面硬化,开始设备安装;优克玻璃项目:新增10条生产线中8条已投产;项目:一期厂房已建成,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中电建钢构项目:搅拌楼正在安装,厂区道路、管网和厂房基础正在处理,设备已经订购;安华建科:正进行厂房钢结构安装,搅拌楼即将建成,设备已订购;安装公司和轨道公司项目:正在处理土建基础;项目:环评____专家评审会已开,待批,围墙正在圈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投资300万元的排水管网工程正由铁路部门做设计;

二是投资2100万元的电力线路开闭所已完工,电力线路正在备料;三是投资860万元的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四是投资基础设施PPP项目已录入国家项目库,正与潜在社会资本方对接,为加快项目成功采购奠定基础。

(四)环境提升

一是对全区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筛查清理,共清运垃圾30多车;

二是做好违建拆除工作,目前已拆除25处3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三是联合交警、公路等单位对车辆沿路抛洒进行整治,处置30多起;四是清除违法小广告30余处,拆除违法广告牌50个,治理店外经营和无证摊位60多处;五是全天组织洒水车对道牙进行全面清洗,对施工场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不定时督查;六是对汝安路等主干道原有绿化苗木进行养护;七是积极督促企业做好厂区绿化,组织企业负责人到企业绿化现场观摩,对15家进度缓慢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做好厂区绿化。

(五)安全环保

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完成园区安全生产工贸行业普查,普查企业62家;

配合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的四大专项整治。二是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配合中央环保督查组汾渭平原强化督导组和省市县的环保督查、暗访等工作,深入企业做好环保设施运行、降尘、达标排放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金短缺问题

近年来,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提高,导致产业集聚区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建设资金短缺。建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环保问题

一是碳排放指标较少,导致入驻企业环评办理时受到一定影响。

建议:增加碳排放指标;二是部分建材企业如国邦、强盛等四家陶瓷企业,已按环保要求完成治理达标,但仍要实行停产。建议:实行限产措施。

(三)土地闲置问题

尽管招商引资盘活了部分僵尸企业,但仍有个别企业因资金或涉案等原因出现土地闲置。建议:建立退出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能建则建,否则由政府收回闲置土地。

三、第四季度工作谋划

第四季度产业集聚区在实施一期7.86平方公里提质增效、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推进新增4平方公里的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发力产业招商

一是明确方向和思路,抓住重点,围绕以装配式建筑为引领的绿色建材产业开展重大项目、重点区域招商;

二是以区内现有企业为龙头,做好玻璃、陶瓷、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材料等产业集聚;三是做好市区企业退城入园前期工作;四是做好5月初工信部在园区召开的“全国绿色建材工作座谈会”工作。

(二)强推重点项目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分包工作,服务项目建设,力争鸿路钢构项目一期6月底投产,项目5月底投产;促进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2条生产线安装。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开始绿色建材产业园电力线路敷设工作;

二是做完成产业集聚区绿化提升工程的收尾工作;三是促进东环路下穿焦柳铁路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尽快早开工建设;三是完善绿色建材产业园供水管网建设,满足企业供水需求;四是力争4平方公里绿色建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第三篇:产业集聚区2021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谋划

产业集聚区2021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谋划

xxxx年,县产业集聚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六区并进”发展战略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产业建设,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和全市领先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做好省、市监控的各项主要指标的数据归真工作。xxxx年产业集聚区企业累计达到xxx家,其中xxx家投产,xx家未投产。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xx.x亿元,增长x.x%;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xxx亿元,增长xx.x%;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xx亿元,增长xx.x%;区内从业人员预计达x.xx万人,增长xx.x%。

(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家居产业园累计入驻家居项目xxx家,其中投产项目xxx家,未投产项目xx家。围绕“建设生态产业,打造家居之都”的目标,主要是分类抓好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一是入驻项目抓启动。七八九区叶茂木业、晓月蕾曼等x家确定入驻尚未开工项目,主要积极做好前期手续办理和服务保障工作,保证项目年内顺利开工。二是落地项目抓推进。督促在建的广欣、欧尚、丽曼俪等xx个项目,加快施工进度,x月底前和年底前分两个时间节点陆续竣工投产。食品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达xx家,其中投产xx家,x家未投产。继续抓好了正大食品项目加快建设,年底前竣工投产;装备产业园企业达xx家,其中投产xx家,继续抓好了瑞通新材料、都是春、科丰食用菌等x家在建企业的建设,年底前竣工投产。三是配套项目抓进度。万隆家具材料城项目总额x亿元,占地xx亩,从事家具五金、辅料等配套商贸,目前临街卖场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巨丰家居材料城项目总额xx亿元,占地xxx亩,是从事机电五金、装饰材料、商务办公、酒店餐饮的商业综合体,目前项目用地已成功挂牌。新南方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总额xx亿元,占地xxx亩,主要涵盖家居设计、创新、展销和教学实训等,目前已经拿地,正在进行设计。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是本土家居整合提升。人和大道两侧本土家居提升工程,原址新规划制造商贸型家居企业xx家、xx.x万平方米,目前x家企业正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x家居品牌企业、龙头企业、成长性企业的集聚地,引导全县xxx家本土家居企业转型升级。二是生产生态环保提升。严把企业环保关,建设工地扬尘治理严格落实x个xxx%,建设企业环评手续和除烟、除尘、油漆过滤、VOC净化、危固废处理等环保设施逐项落实到位,方可投入生产。同时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县红色、橙色预警管控限产、停产和错时、错峰生产的有关规定,工业用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全面实现无污染排放。三促进销售渠道快速拓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营销思路,组织xx余家家具企业参加x、x、x等全国重要家居展会,xx月xx日—xx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x实木家具博览会,邀请全国xxxx余家专业经销商共襄盛会,实现现场签约xxxx家经销商的新纪录,x家具原料好、样式好、价格好,产品质量、集群品牌获得广泛认可。

(四)要素保障实现突破。用地方面,xxxx年出让工业用地xxx亩,商业用地xxx亩,向县财政交纳土地出让金xxxx万元。融资方面,与农村信用社、中国银行进行合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开立家居信贷风险补偿金账户,采取批量受理、批量调查、批量审批模式,集中批量办理家居企业信贷业务。联合农村信用社、中国银行已为金天丽科教、江南神龙家具、皇甫世佳家具等xx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超x.xx亿元。家居产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家居产业生产基地到融合发展新阶段的转型升级。

(五)服务功能持续完善。x.坚持一线服务。坚持“白天室外工作法”“马扎工作法”,现场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环评、手续办理等问题,保证企业要求马上办、解决问题不隔天。优质服务。坚持服务企业“十不要”,建立领办、代办等“一对一”“一站式”项目精准服务机制,真诚主动服务,赢得企业信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x.超前服务。深入企业掌握重点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摸清影响阻碍企业发展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外因素,依法打击干扰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行为,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保驾护航。x.实施三大服务升级工程。一是规范化建设工程。抓好项目建设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厂区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环保、企业统计、文明建设等x项规范化建设;二是品牌培育工程。整合品牌资源,培育出引领高档檀木、乌金木、红木、藤木等实木家具细分市场发展的行业品牌,增强家居产业竞争力。三是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共举办培训班x期,培训企业家、企业高管、核心经销商共计xxx余人次,从非公党建、法律、营销等方面帮助企业家们及时了解党的建设和国家大政方针,知晓法律法规,现代营销把握产业方向等素质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非公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xx个,总数达xx个。非公企业党员达xxx人,新进预备党员xx人,新发展发展对象xx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xxx人,总数达xxx人,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美松爱家、龙丰实业、大汉食品等x个先锋堡垒孵化区域性基地积极发挥带动作用,新孵化党支部xx个,加快了产业集聚区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步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非公企业家及非公企业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精神状态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进,作用发挥日益明显。xxx余家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安排贫困户就业、开展慰问帮扶行动。发挥县派xx名“服务企业第一书记”作用,履行集中办手续、重点促进度、严格查安全、精准帮环保等工作,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服务企业发展,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xxx余项,先期为xx家企业办理了不动产权属证书,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了企业的发展指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晋位升级压力大。缺乏大项目投资带动,数据归真工作的实施以及规上企业入库企业数量少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与全省星级产业集聚区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新项目入库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后续增长乏力。

(二)产业发展关联度低。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但项目个数多规模小,劳动密集型项目多高科技项目少,中游项目多上下游配套项目少,缺乏与主导产业配套的深度研发项目,产品高关联、产业高链接仍处于短板。

(三)产业用地缺口大。土地储备严重不足,项目用地指标缺口大,出现了项目等土地的现象,对引进大个头企业造成极大困难。项目用地的土地手续程序繁、周期长,影响了项目入驻时间。

(四)核心竞争力较弱。家居和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在不断进步,但与国内外先进同行相比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大部分产品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仍处于奋力追赶阶段,差距依旧明显。

(五)企业融资不够灵活。资金成严重制约瓶颈,企业资金短缺,自有流动资金少,严重制约生存发展。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可提供抵押的财产不多,融资依然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难题。

三、xxxx年工作谋划

xxxx年,县产业集聚区将在县委、县政府“六区并进”发展战略指引下,秉承“服务企业十不要”服务理念,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明确“一个定位”,坚守“两条底线”,做到“四转四提”。“一个定位”是打造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两条底线”是安全生产底线、环境保护底线。“四转四提”是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由小老板向企业家转变,提升企业家素质;由家具产业规模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由单一家具制造业主导向全链条发展转变,提升产业园区整体功能。

(一)由粗放向精准转变,整体建设有新目标。瞄准经济增长目标,建设生态产业,打造家居之都。xxxx年预计,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达到xxx家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增长x.x%;主营业务收入完成xxx亿元,增长xx%;工业增加值完成xx亿元,增长xx%;吸纳就业x.xx万人,增长x.x%。

(二)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一是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用足用活“家居产业发展基金”x亿元放贷政策,帮助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加快企业不动产证办理,帮助企业“固定资产变现”,彻底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xxxx年x月底前,xx家投产企业将全部办理不动产证,帮助企业松绑资金xx亿多元。不断创新“银行+商会+企业”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过桥资金作用,满足企业短期周转性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提升企业规范生产水平。协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保、住建、消防等部门建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重心前移,变事后监管处罚为事前指导整改,定期深入企业,排查问题,指导企业制定可行整改方案,消除隐患,规范生产。三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组织发改委、工信委等职能部门与企业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专门研究上级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各类文件精神,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方向,对接申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借力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由小老板向企业家转变,提升企业家素质。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类企业家培训班,拓宽眼界,增强决策、管理能力,更好的驾驭企业快速发展。加强与x林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家具、食品专业院校及汇智谷等高端企业家培训机构联系对接,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开展论坛讲座、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企业家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四)由家具产业规模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一是服务督促在建企业尽快投产。加快承接京津冀家居产业园区七区、八区、九区广立力凡、榆木匠、叶家工匠、黎曼利等xx家在建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全部投产。届时,京津冀转移投产家居企业将达到xxx家。二是协调落地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协调xx家企业尽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投产后,承接京津冀家居产业转移x个园区将全部建设完成。三是启动东环路东家具园区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启动东环路、兴业路、创业路、东昌路建设,承接千豪红木、伯特利伟业等家具项目入驻,加快东环路东、龙乡路西xxx余亩新扩展区域发展。沿单拐大道两侧招商布局知名大品牌家居企业入驻,打造家居产业发展新中心,提升沿线企业形象和产业集聚区家居产业形象。

(五)由单一家具制造业主导向全链条发展转变,提升产业园区整体功能。一是加快家居商贸中心建设。启动霁云大道南、创业路北,人和大道两侧,占地xxx亩家具商贸中心建设,新增商业建筑面积xx多万平方米,可容纳五金、辅料、油漆、工程机械、家具展销等商户xxx余家入驻,基本实现家具企业辅料购置不出园区。二是加快家居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固双线南、人和大道东,占地面积xxx亩的神龙物流项目建设。将依托家具、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建设集运输、存储、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建成后可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直接服务家具、食品等主导产业发展。三是加快智慧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建设,完善智能化园区推进机制,争取进入省级智能化示范园区试点,加强智慧园区综合服务平台与家居设计、研发机构及企业策划机构联系对接,建立设计、研发、企划中心,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第四篇:区民政局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谋划

区民政局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谋划

区民政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谋划

2013年我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区工委、区管委战略部署,在抓好民政民生、残疾人保护、社会救助、救灾体系建设、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多项工作的同时,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以“三区互动、三城一体、三化共进”发展模式为主线,突破民政发展难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善民政基础条件、提高民生工程工作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求得突破,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的目标,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区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主要计划汇报如下: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民政民生工作

1、农村低保。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申请、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坚持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建立完善低保对象台帐和档案资料;5月份完成了动态审核和提标提补工作。截止9月底,保障26931人次,15208户,发放资金437.44万元(一次性补贴113.56万元),当月人均月补差145元,保面2.8%。5月份开始,我区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原来1500元/人提高至1800元每人。

2、五保供养。五保供养体制进一步完善,供养水平逐步提高。严格申请、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坚持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了五保对象信息库(台帐)和档案资料;目前我区散居五保户630人,发放资金95.8万元(一次性补贴12.6万元),供养标准年人均达到1850元,集中供养五保户454人,发放资金202.49万元(一次性补贴13.62万元),供养标准年人均达到5280元。

3、城乡医疗救助实现应助尽助。上半年,按照简化程序、规范操作、方便群众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一站式”结算,增强了救助及时性;截止9月份全区共救助7639人次,支付救助资金175.54万元,其中城镇救助21人次,救助资金11.33万元,农村救助98人次,救助资金50.68,新农合4570人,救助资金27.42万元,“一站式”救助,城镇救助786人次,救助资金24.97万元,农村救助2164人次,救助资金61.14万元,救助比例为全市第一。

4、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稳步进行。2012年焦岗湖镇为老服务中心、毛集镇为老服务中心分别荣获省级“文明窗口创建先进单位”和市级“敬老文明号创建先进单位”,毛集为老服务中心正在积极创建“省级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

5、认真落实孤儿救助标准。目前我区共有孤儿105名,由于目前我区尚无儿童福利机构,所以全部进行散居养育,按照我市每人每月600元的供养标准,扣除部分享受低保资金,截止9月底共计发放资金生活补助资金50.24万元。

二、残联民生工作 按照省、市各级残联的安排,我区从2月份开始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发动,对残疾人各项民生工程进行摸底造册,到8月底全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救助类一项: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根据省、市残联安排我区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级别由原来一、二级扩大到一、二、三级,二级以上救助标准也由原来660元/年提高到726/年,新增的三级救助标准为360元/年。8月底,我区共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854人,其中一、二级613人,三级221人,共计发放资金52.46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康复类三项:8月底我区共计完成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任务102名,发放补助资金5100元;完成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22人,其中康复治疗3人、植入人工耳蜗2人、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1人、辅助器具配备15人,装备助听器1人;成功对1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使患者重新见到光明。

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我区于3月份同时启动了城市和农村城乡低保动态审核工作,并与5月底全面完成。在城低保年审工作中我们突出抓好评议、公示、审批三个重点环节,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低保回访复查、会议集中审批和举报案件查处等三项制度,通过明察、暗访、堵漏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城市低保工作动态管理力度,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和准确定保。截止9月份全区共保障城市低保1156户,发放保障金589.601万元,累计人均月补差322元,保障覆盖面6.7%。9月份当月发放保障金58.802万元,当月人均补差314元。

四、落实备灾救灾救济措施

一是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按照市、区领导安排,在2012-2013年冬令春荒期间,我区共发放冬春救灾款80万元,另外根据各镇、景区管理处上的报受灾人数,购买了价值13万元的棉被、大衣、粮食等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并按照救灾物资发放程序,进行登记造册、张榜公布。

二是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对《毛集实验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重新修订,计划在10月底完成;积极备灾,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安排人员汛期夜班置守,为防大汛做好准备。

三是围绕“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主题,在全区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并与“减灾日”当天在区实验中学组织学生行避灾逃生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5月下旬,我区还启动毛集镇中心社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预计10月份完成创建设工作。

五、社会事务工作

1、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规范运作。8月底,婚姻登记处共办理结婚登记1073对、离婚登记141对、补办结婚证310对、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438人无一例违规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定期向区计生部门通报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信息,确保信息通报率100%。同时,积极配合区卫生部门开展婚检工作。

2、加强民间组织工作监管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民间组织年检工作。5月初下发了对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通知,完成了对全区11家社团、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年检。二是加强了对民间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审核审批,到8月底我区新增社会团体5家,截止目前我区共有民间组织21家,其中社会团体16家,民办非企业组织5家。

3、殡葬管理稳步推进。一是在殡葬改革宣传月期是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按照市局殡葬管理和清明节工作会议的部署,下发了《毛集实验区2012年殡改工作情况通报和2013年清明节工作安排》(毛殡改办2013]1号)文件,强调了2012年殡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13年殡改工作进行祥细安排,强调各镇在“清明节”期间以“绿色殡葬”为主题,倡导安全文明祭祀,严禁封建迷信的祭祀;二是继续推广公益性公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殡葬车辆管理和殡葬用品市场管理;三是以火化率为主线,抓好遗体火化工作,上半年我区火化率为92%,位列全市第一。

六、双拥优抚工作

一是完成义务兵及其家属优待金的上报、发放工作和重点优抚对象各类补助的发放工作,2013年春节给全区优抚对象674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标准每人360元,发放资金242640元。通过惠民直达发放前三季度优抚定恤定补款共计1174096元。通过银行打卡发放优待款1089103元,发放2011、2012年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174275元,发放城镇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金15680元。二是更新优抚数据和制作发放优抚对象明白卡,上半年共发放优抚对象明白卡230份,更新上报728户优抚对象;三是组织开展2013年春节、八一双拥慰问活动,落实区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及走访部分优抚对象活动,用去慰问经费115000元;四是积极组织涉核人员进行体检;五是有效开展涉军维稳工作,按照区管委安排,我们对援朝志愿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人员开展了走访、谈心活动,通过解决生活、医疗、住房等实际困难,确保涉军群体稳定;六是维护双拥成果,开“八一”慰问,做好双拥创建工作,出台了《毛集实验区“八一”建军节双拥活动方案》、《创建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等文件;七是做好“八一”期间双拥慰问工作,八一期间牵头组织了首届“迎八一双拥杯”棋牌比赛。

七、开展节日慰问

2013年两节期间,区、镇领导深入军烈属、五保户、农村受灾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家中,开展救济和慰问活动。共计发放慰问金36.9万元。

八、老龄工作

2013年上半年,我区老龄工作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入手,我们全面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目前全区共有11474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8月份以前按每人每月440元的标准为百岁老人发放了“长寿保健金”,从9月份起开始执行每月500元的发放标准;春节期间组织慰问了困难老人、残疾老人、百岁老人代表;完成我区80周岁以上老人的摸底调查工作,目前我区共有80周岁以上老人2432位,我区将在重阳节前为每位老人发上每年200元的高龄津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继续树立“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服务创新”两条主线,在继续抓好各项民生工程工作、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社区创新管理、完善救灾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文明窗口创建、做好对殡葬用品市场的服务与管理、改善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

一、夯实民生工程基础,坚持各项民生工程常抓不懈是民政工作的基本。

1、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2、继续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体系,简化程序、规范操作、增强及时性;

3、巩固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4、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特别是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探索建立与市救助站对接的救助平台;

5、加大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力度,提高覆盖面,推动殡葬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6、继续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类民工程,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的救助。

二、加强双拥成果建设,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

1、维护“双拥模XX县(区)”成果,继续做好双拥创建工作;

2、做好2014年“两节”期间双拥慰问工作;

3、继续抓好涉军维稳,做好符合安置条件退伍士兵安置工作。

三、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和中心社区建设,使社区成为居民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的基础平台。“和谐社区”建设应以项目为支撑,抓好“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以促进居民自治、居务公开创新管理;抓好“社区服务站”建设,以增强公共服务创新管理;抓好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依托社会组织,增强社会互动共进创新管理。

四、加强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完善救灾体系建设。积极申报,筹措资金,谋划建立区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完成《毛集实验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重新修订工作,搞好应急救灾预案演练;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继续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

五、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创新,推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体制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在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承担社会事务,参与公共服务,下半年重点推进毛集实验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工作机制的开展。

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项目资金,推动社区养老工作,抓好花家湖社区、中心社区、夏集社区、河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加大引资力度,继续谋划筹建焦岗湖老年公寓;积极推进毛集镇为老服务中心创建省“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

七、加大民政事业单位创先争优工作力度,协调推进夏集镇民政服务大厅、焦岗湖镇民政服务大厅创建省级文明窗口。

八、推进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积极争取乡镇公益性公墓项目资金,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实现全区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引导村(社区)进行骨灰堂建设;扩大殡葬救助对象范围,以服务促管理,加强对殡葬服务用品市场的管理力度和对偷埋土葬的治理;继续抓好遗体火化提高火化率。

九、巩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谋划2014 对照年初的重点工作,我局认真回顾今年以来各项民政工作的实践、问题与不足,对2014年重点工作进行科学的谋划,在服务大局中打基础、在保障民生中谋发展、在规范管理中求突破,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提高保障基本民生能力,确保2014年民政工作有新提高,民生工作有新改善。

一、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加强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着力打造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和区工委、管委关于加强基层社区建设的要求精神,理顺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区域,科学设置社区居委会,深入开展社区调研活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科学有序、创新发展。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着力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管理水平。超前谋划,搞好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选举权、决策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得到保障和落实,全区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平稳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各类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好促进“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作用。依法进行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管理、年审、评估和执法监察工作,加大规范建设力度,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四是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创新,解决好突出矛盾和社会问题。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特别是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公益性公墓建,保持全区火化率90%以上。

二、大力提高保障基本民生能力。一是认真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自然增长率不低于10%。进一步扩大保障面和补差水平,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建立科学规范、有进有出的城乡低保管理机制,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抓好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区工委、区管委总体部署,整合民政资金,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积级申报努力做好:毛集实验区焦岗湖老年公寓建设,毛集镇毛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毛集镇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毛集区婚姻登记服务大厅建设等项目。三是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进一步发挥区慈善协会的救助平台作用,健全扶老、济困、救孤、助残和贫困助学等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体会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四是提高救灾减灾能力。认真落实《民政部冬春灾民生活救助规程》,组织摸底调查,制定救助方案,保障冬春灾民基本生活;健全救灾体系,加大灾害信息员培训力度,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三、大力发展和提供社会服务。一是提高社会事务服务水平。在巩固火化率的同时,加大对殡葬服务业的管理力度,规范殡葬市场,加强对公益性公墓建设和骨灰堂建设投入力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婚姻登记工作经费,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深入开展民政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明确参与范围,明确目标要求,以“真情暖人心、满意在民政”为主题,明确争创任务,坚持“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比”(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评”(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当为民服务标兵,努力在实现服务意识明显增加、服务作风明显改变、服务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四、继续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是做好优待金和优抚对象抚恤金发放工作;二是做好涉军维稳工作,继续开展涉军群体走访慰问和谈心活动,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稳定基础;三是创新退伍安置渠道,加强技能培训。探索建立起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为主,安排就业为辅的新格局。

第五篇: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全市旅游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幅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成绩及经验

近年来,全市旅游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市依然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2014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11万人次,增长14.1%;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增长15.2%,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78%和220%,较“十二五”规划预计的1578.9万人次和127.1亿元,分别超出14%和8.6%,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突破15%。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到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预定目标。

(一)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文化旅游强市”发展战略。2013年12月,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将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设立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强力推进皖南示范区建设,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旅游业改革发展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制定了皖南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两年起好步、四年见成效、七年展新貌”的总体要求,明确八个方面、73项具体任务,突出文房四宝、生态休闲主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着力打响“山水诗乡、多彩”城市品牌,建设长三角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打造特色精品。坚持以地域文化为灵魂,彰显独特魅力。一是打造文房四宝品牌。规划建设城市南部的文教创意产业园,起步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文房四宝产业园项目已投入运营。实施“文房四宝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拍摄文房四宝题材电视剧及大型皖南花鼓戏《天下第一墨》,开设文房四宝电视频道,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二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古建筑、古村落保护行动,XX县黄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三个文物维修保护样板工程之一,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亿元,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XX县被列为国家级徽文化保护实验区。目前,我市拥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7处、省级57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45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处、省级10处,中国传统村落11处。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了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规划,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打造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2个、省级5个;四星级以上农家乐78家,其中五星级36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观光点966个,从业人员达6.8万人。“山水诗乡•多彩”休闲养生度假游被评为“全国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我市被评为“长三角优秀自驾游目的地”、全省十大自驾游目的地。

(三)强化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实施“八大工程”。印发了《市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实施“诗山宛水品质提升、大桃花潭景区开发、青龙湾生态旅游、扬子鳄旅游开发、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提升、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古建筑古遗址保护利用、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开发”等八大工程。每项工程做到“三个一”,即编制一个规划、安排一位市领导牵头、成立一套班子。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全市确定了128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40亿元。每年安排30个左右市级重点调度项目,强化工作调度,加快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省旅游项目库我市在建项目共105个、总投资459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1个。三是强化景区建设。以景区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景区建设水平,龙川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55家,其中5a景区1家、4a景区18家。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新增a级景区22家,其中4a级以上8家,增幅达67%。四是突出市本级。着力推进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宛陵湖、宛溪河、府衙历史文化街区、韩愈文化园、梅氏文化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将市本级打造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十三五”期间,市本级谋划重点文化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额约231亿元,其中敬亭山旅游度假区20个、总投资额近100亿元。

(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招大引强、扶大扶强”,加大文化旅游招商力度,吸引知名旅游企业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整合,通过资产重组、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直接融资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开发,提高购物、娱乐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比重,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推进景区门票经营权质押、林权质押、土地租赁权质押,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对新创成5a级、4a级景区,市财政分别奖励300万元、100万元;对新创成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市财政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新创成5星级、4星级旅游宾馆饭店,受益财政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市财政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市级优秀文化企业,市财政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五)推进产业融合。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以文融旅、以旅载文,突出文化场景化、体验化、教育化,深度挖掘文房四宝、古建筑群、徽文化、诗歌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加快实施文房四宝产业园、中国宣纸文化园、徽博园等项目。推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工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旅游”为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2012年,全省推进乡村旅游暨休闲农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以“工业旅游”为特征的宣酒文化产业园、徽菜产业园、古南丰黄酒产业园,以“体育旅游”为特征的白马山庄、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中心、徽杭古道、水墨汀溪等景区景点成功创成4a、3a景区。此外,积极推进养生旅游、养老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六)完善配套设施。坚持以“项目提质提效年”“城市建设年”“交通建设会战年”“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等活动为抓手,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安全快捷的铁路、公路、客运网络体系。合福高铁正式通车,我市成为合福高铁全线唯一拥有3个站点的城市,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湖至段、至绩溪段、杭黄铁路段、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段已开工或于年内开工建设,我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县县通高铁”。先后建成绩黄高速、芜雁高速、宣宁高速、宁绩高速,宣南铜高速、宁千高速计划年内通车,宣狸高速、溧广高速开工建设。加快3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区域道路提升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先后开展两轮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打造“快旅慢游”的新格局。推进旅游停车场、自驾游服务营地、旅游服务中心及旅游公厕建设。

(七)强化宣传营销。围绕“山水诗乡、多彩”主题,实施媒体宣传、市场推介、以旅拉旅、网络营销和节庆活动“五位一体”的立体化营销战略,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连续多年在央视开展城市形象宣传。加快构建高铁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当代名家品》项目,并将在央视《百家讲坛》集中播出。编写《跟着课本游》等特色材料。拓宽旅游营销渠道,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构建市县两级、全域一体的旅游营销网络,形成旅游部门、行业协会、高端媒体、重点企业全面联动的营销机制。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旅游网成功上线运行,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网站”,通过app、微信、微博等新载体,提高旅游宣传营销的精准度。探索事件营销、口碑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等新方式。

(八)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和定期调度机制,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对县市区及市直部门的目标考核。在今年实施的机构改革中,将市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委员会,县市区设立文化旅游委员会。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支持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引导文化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积极培育年营业额亿元、十亿元的旅游集团。XX县成立国有独资的安徽印象皖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整合景区(景点)等旅游资产2.43亿元。XX县组建旅游发展公司,将政府引导资金“装入”公司资产,使旅游建设投入“资产化”,公司资产逐步壮大至亿元以上。

二、“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不够。我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型”景区,景点“小而多、小而散”。与黄山、池州等周边地区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竞争优势不够明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大多数景区仍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缺少对资源的深度挖掘,缺少吸引游客深度参与、互动、体验的旅游产品。

(二)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强。我市于2000年撤地建市,市本级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功能不强,部门、景点、行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有效形成,缺少牵动性、带动性和辐射能力强的旅游大项目。“山水诗乡、多彩”城市品牌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XX县、旌德两县没有高速公路。部分通往重点景区的道路“通而不畅”,亟需加快推进建设、提高公路等级,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旅游交通标识牌、智慧旅游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全域旅游发展的需求。

三、“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将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山水诗乡、多彩”,着力推进全市旅游产业“5316工程”,即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坚持全域旅游、““精品旅游”、旅游+”三大发展战略,到2020年,实现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旅游经济总量跻身全省前六位。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推进我市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

四、“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及工作重点

(一)坚持“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坚持“突出市本级、统筹县市区”,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6个1”,即“一个品牌、一个规划、一个标准、一个平台、一个队伍、一抓到底”。“一个品牌”就是以“山水诗乡、多彩”为主题,设立市文化旅游品牌营销中心,统一对外城市品牌推广和旅游宣传,通过全方位、常态化的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个规划”就是以皖南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编制《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全市一盘棋,统筹实施全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一个标准”就是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制定和完善全市旅游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和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建立a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行业管理水平;“一个平台”就是组建市级旅游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旅游招商难、融资难等问题;“一个队伍”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旅游人才“51111”培训行动计划,建成省级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实训基地及全市导游员培养基地,组建文化旅游智库,建立领导、部门联系智库专家制度,加强文化旅游人才管理和交流,建立市、县两级文化旅游人才信息库。“一抓到底”就是锁定目标,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和一贯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十三五”期间,重点抓好乡村旅游区域交通提升工程,实施3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区域道路提升改造,力争全面达到三级以上道路标准,进一步加强高速、国省干道、景区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推进旅游停车场、自驾游服务营地、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及旅游公厕新建和改造,力争三年内新建、改建旅游公厕突破100座,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市本级“两轴三片区”建设,启动府衙街区及澄江路历史文化商业街改造,实施宛溪河—水阳江滨水景观带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山水格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市本级旅游集散和辐射能力。

(二)坚持“精品旅游”战略,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推进皖南示范区“五个一工程”建设,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一是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全面推进现有景区的改造提升,突出抓好龙川景区二期开发,推动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太极洞景区、大桃花潭景区申创国家5a级景区,打造扬子鳄国家公园。二是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抓好文房四宝系列产品研发和推广。加大对徽菜、徽雕等徽文化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力度,推出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徽文化特色食品和纪念品。推进山核桃、蜜枣、灵芝、板栗、毛竹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是打造一批融入国际大循环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周边旅游地区的合作与对接,市本级积极对接芜湖、马鞍山,融入长江沿线黄金旅游带;郎溪加强与高淳“国际慢城”融合,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广德、宁国对接“长三角”,发挥生态优势,打造“长三角”后花园;XX县、绩溪、旌德融入“大黄山国家公园”建设,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四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体育、养老养生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开发乡村体验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古道徒步游,探索科技观光体验旅游,开发以养老养生为主题的银发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五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实施兼并收购、合资合作、战略重组,引导文化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恩龙、航佳、劳模等本土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用足用活上级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引导在a股上市。“十三五”期间,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1家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旅游集团,全市培育年营业额过十亿的旅游企业1家以上,进一步加强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争取到2020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不少于30个,其中市本级引进5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不少于3个。

(三)坚持“旅游+”战略,大力推进全行业“调转促”。充分发挥“旅游+”的产业带动优势,推动旅游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力促进旅游业态创新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市“调转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一是推进旅游+美好乡村。按照“一心两翼六带十五区”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城南近郊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连点成线”,打造“溪口—华阳—方塘—汀溪”乡村旅游带,推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促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二是推进旅游+休闲度假。抓好敬亭山旅游度假区、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中心、南漪湖休闲运动度假新区及宣州昆山湖、郎溪伍员山、广德卢湖竹海、宁国青龙湾、绩溪碧水湾、旌德登云谷等度假区项目,推动全市旅游从大众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三是推进旅游+文化。充分挖掘诗词文化、文房四宝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及研学旅游资源,抓好中华诗词文化博览园、中国鳄鱼湖、中华茶博园、宣纸文化园、大云岭红色旅游聚集区、徽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申创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使研学旅游成为新亮点。四是推进旅游+养老养生。加快推进养老旅游、医疗旅游、养生旅游发展,抓好中医古法养生度假村、恩龙养心生态城、月亮湾国家养老示范工程、徽水岸养生休闲生态园、灵芝养生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五是推进旅游+购物。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进旅游商品研发,鼓励新型市场主体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培育龙头旅游商品企业,加大对老字号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推动旅游商品“五进”,支持旅游商品在线销售。加快安徽地产品直销中心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为皖南种类最全、价格最优、质量最可靠的安徽名优产品一站式购物平台。六是推进旅游+互联网。构建“一个中心、三大体系、五大平台、八大系统”。一个中心即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三大体系即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营销体系和管理体系;五大平台即微信公众帐号平台、智慧旅游查询平台、旅游政务网及旅游资讯网平台、智能终端app应用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八大系统即旅游产品及服务认证系统、安全和服务品质保障系统、营销分析推广系统、行业监管系统、数据监测分析系统、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旅游一卡通系统、新媒体系统。

下载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谋划[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