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8:3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第一篇: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

无锡市经信委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市经信系统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增后劲”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主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努力在加快转型中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抓运行,稳增长。加强运行调节,制定《2013年度经信工作大纲》,出台《2013年度经信工作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意见》,抓好预警预测,提高监测频度,抓好分析研判。1-6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72.8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6.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二是抓项目,促投入。着力抓好工业投资,通过实施“千企技改”和引进一批重点项目来支撑工业发展,并加强项目推进和服务。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61元,同比增长18.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位次分别在全省位次比去年提高1位和5位。三是抓落实、促转型。召开全市千企转型升级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意见》,以“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四是明重点、调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爆发增长,上半年增速达42.5%,领跑全市所有新兴产业,在全省增速也列前列。示范应用项目陆续启动,影响不断扩大。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

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批新兴产业特色园区。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全省领先,率先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风险池基金。五是优环境、强服务。改善小微企业运行环境,起草我市首部中小企业地方性法规——《无锡市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条例》。不断创新服务企业手段,搭建生产要素保障、产品市场开拓、对上争取服务、企业沟通帮扶四大服务平台。银企授信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1.1亿元。围绕稳增长、节能产品推广、两化融合、军民融合深入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

下半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我委将统筹处理好增长与转型的关系,深入开展经信系统“六位一体”评议政风行风创新行动,围绕“稳增长、促转型、增后劲”三大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

1、千方百计确保稳定增长。加强运行调节力度。突出重要节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预警监测。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和相关部门一起建立企业互助基金,促成建立企业应急周转资金,引进国内龙头担保公司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加强本地协作配套和外地市场开拓。加快各种政策落实兑现和对上争取。减轻企业负担。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万企贯标、百企示范”信用品牌创建,分阶段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部门联动监管及“黑名单”制度的使用。

2、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载体建设。加

强园区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高效用地和高标准厂房建设,加大力度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物联网、分布式光伏电站等新兴产业示范应用,深入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智慧城市”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发展。加快推动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变。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大电子商务推广应用。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培育一批新兴产业自主品牌。

3、扎实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大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力度。围绕工业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燃气轮机等重点领域,做好与世界500强、直属央企和重点民企的合作。完善重大工业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尝试 “能评”和“安评”后置,切实加快项目落地。推进“千企技改”项目建设。定期跟踪项目进度,完善项目建设条件,促进项目早竣工、早达产。对重大技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加大企业梯次培育力度。加强对100家龙头骨干企业、100家高成长型企业和首批365家小微企业进行监测培育,通过企业的提质发展带动引领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狠抓落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扎实履行好一系列服务企业的工作制度,努力把我委建设成为服务意识优、工作作风实、办事效率高、行政执行力的政府部门。

第二篇: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监察厅驻省经信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文件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监察厅驻省经信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鲁经贸改字 〔 2009 〕 557 号

文件

关于开展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自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经贸委(经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保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方向的准确性,充分发挥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管理,现请你们组织开展对你市列入国家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的清理自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查工作组织领导

各市经贸委(经委)要成立专门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技改工作的委领导任组长,技改处长(科长)任副组长,有关县(市、区)技改工作人员任组员,负责自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形成自查报告。

二、自查范围

本次自查的项目范围是省里转发的2009年以来各批列入国家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项目,包括鲁发改投资〔2009〕1053号、1455号、1463号、1527号、1550号、1591号、1620号(具体项目附后)。

三、自查重点

(一)新增中央投资计划转发是否及时,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资金。

(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在使用过程中:

1、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总投资或银行贷款金额,骗取贴息或补助资金的现象;

2、是否存在挤占、截留、滞留、挪用贴息或补助资金的现象。

(三)项目的环保、土地、安全等开工手续是否完备,项目是否及时开工建设。

(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擅自变更建设目标和主要改造内容的现象,是否严格执行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和管理规定,是否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要求实施和管理。

(五)竣工项目是否已组织验收。

(六)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中的其他问题。

四、对发现问题的处理

(一)对自查中发现的擅自改变建设目标的,要责成企业限期整改。

(二)对擅自变更投资、增加或减少主要生产设备、厂房建筑面积的,要责成企业写明原因,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管理规定的要坚决制止。

(三)对擅自改变中央资金用途、虚报投资额度骗取中央资金的情况,以及由于各种原因项目不能实施和停止建设的项目,要联合当地财政部门收回中央投资,暂存市财政国库,确保中央资金的安全,待省经信委报请国家有关部委提出明确意见后再行处理。

第三篇:2014年经信委工业经济与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4年经信委工业经济与信息化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工业经济与信息化工作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1-11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36.1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开票销售411.8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入库税金17.7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0.5亿元,增长21.2%;工业投资完成176.2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技改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1%;净增民营企业1139家、个体工商户2602户,新增“个转企”350家。工业用电量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

2014年全年预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361亿元,增长18%;开票销售完成450亿元,增长2%;入库税金完成19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完成74亿元,增长15%;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90亿元,增长20%;全年完成171亿元,增长20%;净增民营企业1550家、个体工商户2612户,新增“个转企”358家。

一、2014年主要工作

(一)扎实推进转型升级。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工作主线,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方向,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新兴产业起步发展。兴达钢帘线多晶硅切割线、兴海高铁焊丝、渝鑫公司钒氮合金规模生产,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李中、沙沟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投入运营,西北片养殖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江苏渴望光电、新兴电子等项目加速推进,兴顺电子微芯片投入生产,城区电子产业集聚发展;悦兴药业、朗德环保设备等项目加速推进,生物医药、环保设备制造业破题发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组织编制三大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引导、推进主导产业从“传统低端”向“高新高端”转型升级;戴南城市矿产环保产业园项目在不断推进,不锈钢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伽力森主食、瑞德机械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脱水果蔬分会成功挂牌,首届全国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博览会暨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顺利举办,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1-11月份,不锈钢、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988.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量的80%,同比增长16.5%。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戴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定位为全国最大的废旧不锈钢清洁化回收、生产、销售集散地;戴窑粮食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粮食产加销产业开发体系不断完善;星火特钢、大地蓝绢纺等多家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二)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围绕市委“重大项目推进年”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伽力森主食、国电燃机热电联产、江鑫机械、瑞德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强化服务项目能力。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对列入XX市跟踪服务的40个亿元以上项目做到每月现场走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列入XX市“双百”工程的17项传统产业升级项目进行季度跟踪,督促企业按照项目实施进展计划进行施工。其中,40个亿元以上项目,当年新开工25项,预计全年有16个项目竣工投产;17个“双百”工程升级项目已基本完成预定计划。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开展成长型企业三年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活动,已有26家成长型企业制定三年技改方案,计划投资30.93亿元,其中累计投资将超亿元的企业有双乐化工、安井食品、申源特钢和泰富恒通等12家。积极开展项目上争。组织江苏金扬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6个项目申报2014年江苏省技术改造项目导向性计划;组织五得利面粉、兴澳机械、星火特钢等企业申报2014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组织星火特钢、大地蓝绢纺等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电商平台普及项目。戴南镇“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兴达钢帘线、合众不锈钢、热点公司等3家企业获省节能专项资金230万元;星火特钢获省电商平台普及项目资金奖励。

(三)着力强化培优育强。坚持把培优育强重点企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强化企业梯队建设,突出成长型企业培育。拓展销售市场。组织不锈钢、食品加工行业相关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杭州展、昆明展、深圳展活动;组织了申源特钢、新华合金、宏利达锂业等企业赴哈尔滨参加2014中国新材料博览会,提升我市企业知名度。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步伐。强化企业上市辅导,组织我市拟上市企业负责人参加企业上市培训,召开两次由市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制定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强化管理。以兴达钢帘线被认定为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为典型,大力营造企业管理创新良好氛围。金扬子包装被认定为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申源特钢等3家企业获评XX市管理创新先进企业,兴达钢帘线获第二十一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举办第四期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强化重点骨干企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组织80余家企业参加由省、XX市组织的各类主题培训5次,提升企业主经营水平。加大企业节能减排力度。以狠抓节能降耗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节能技改项目16项,总投资1.9亿元、年节能2.1万吨标煤。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全年共淘汰落后设备325台套。加大对企业高耗能设备的节能监测工作,完成了正阳麦芽等10家企业节能监测。1-11月份,兴达公司实现开票销售71.7亿元,入库税金4.5亿元,同比增长4.5%和3.5%,分别占全市开票与入库总额的17.4%和25.4%。全市34家成长型企业实现开票销售93.5亿元,入库税金2.7亿元,同比增长21%和13.3%,分别占全市的22.7%和15.5%。

(四)致力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方面的发展动力。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全年新增申源特钢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绿禾食品等8家XX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市级认定数均创历史新高。企业重点技术创新能力取得提升。兴达钢帘线的高性能新结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等11个技术创新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项目。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申报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XX市(第二批)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全年新增兴野食品、海宇机械等2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顶能食品、绿禾食品等16家XX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强化企业质量意识。组织了24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XX市2014年工业质量品牌创新活动周,兴达钢帘线被工信部认定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试点企业。

(五)不断优化园区建设。以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园区为牵引,加大园区载体建设水平,提高重大项目承载能力。平台建设不断完善。“XX市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被省经信委认定为江苏省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安丰招商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省二星级公共服务平台;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戴南科技园、精密铸造产业园、台商工业园等4家园区被认定为XX市第一批特色工业园区。服务产业能力不断提升。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获评工信部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脱水果蔬分会成功挂牌;成功召开首届全国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博览会暨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园区共建取得进展,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化工业园成为省政府30号文件下发后的首批共建园区,安丰镇与上海松江仓桥富民经济城共建园区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平台建设取得成效。1-11月,开发区及14家特色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达4.79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58家,累计达2234家,新增标准厂房39.81万平方米,完成营业收入1174.7亿元。开发区及14家特色园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48.5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2.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六)不断推进两化融合。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申报工作。组织10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试点企业。亚盛金属已被XX市经信委认定为2014年XX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源同昌、安井食品、德创制管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2014年XX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全市规上企业两化融化自评估率近90%。组织企业开展“数字企业”培训。申隆锌业、春海电热合金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四星级数字企业,威鹰机械、安井食品、苏美特机械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三星级数字企业。引导农村信息化应用创新。组织沈伦镇安唐村开展2014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申报组织和上争工作。组织戴南董北村、陈堡蒋庄村、开发区开拓村、安丰三庄村做好2014XX市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申报组织和上争工作。积极完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以江苏百喜为引领,引领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星火特钢、大地蓝绢纺等多家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七)逐步完善信用体系。以突出企业主体为特色,多举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月考核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前三季度在XX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建设测评中,我市均列第一。加强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和服务平台建设。组织人员赴省、XX市参加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和平台建设培训,定期召开全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信息员数据报送业务培训,确保公开服务查询窗口年底开通。企业贯标工作持续开展。全年共有75家企业通过贯标验收,6家企业通过XX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验收,在此基础上,组织1家企业申报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信用贯标企业154家,XX市级示范企业19家,省级示范企业1家,数量均居泰州首位、全省前列。不断加强信用人才建设。组织多家企业工作人员参加省第八届助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泰州班培训,并有9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全力营造诚信守法氛围。按照市委、市政法委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会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和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学习双桂坊,做诚信企业”等活动及“2013-2014诚信示范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为营造依法经营的良好社会风气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兴顺电子、五得利面粉、华盛木业及锁龙消防等4家企业获“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2013-2014XX市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称号,王秋桂、陈徐红、陈爱红、吴志松等4名企业家获“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2013-2014XX市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称号。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工业经济与信息化工作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1-11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36.1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开票销售411.8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入库税金17.7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0.5亿元,增长21.2%;工业投资完成176.2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技改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1%;净增民营企业1139家、个体工商户2602户,新增“个转企”350家。工业用电量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

2014年全年预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361亿元,增长18%;开票销售完成450亿元,增长2%;入库税金完成19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完成74亿元,增长15%;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90亿元,增长20%;全年完成171亿元,增长20%;净增民营企业1550家、个体工商户2612户,新增“个转企”358家。

一、2014年主要工作

(一)扎实推进转型升级。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工作主线,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方向,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新兴产业起步发展。兴达钢帘线多晶硅切割线、兴海高铁焊丝、渝鑫公司钒氮合金规模生产,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李中、沙沟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投入运营,西北片养殖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江苏渴望光电、新兴电子等项目加速推进,兴顺电子微芯片投入生产,城区电子产业集聚发展;悦兴药业、朗德环保设备等项目加速推进,生物医药、环保设备制造业破题发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组织编制三大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引导、推进主导产业从“传统低端”向“高新高端”转型升级;戴南城市矿产环保产业园项目在不断推进,不锈钢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伽力森主食、瑞德机械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脱水果蔬分会成功挂牌,首届全国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博览会暨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顺利举办,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1-11月份,不锈钢、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988.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量的80%,同比增长16.5%。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戴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定位为全国最大的废旧不锈钢清洁化回收、生产、销售集散地;戴窑粮食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粮食产加销产业开发体系不断完善;星火特钢、大地蓝绢纺等多家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二)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围绕市委“重大项目推进年”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伽力森主食、国电燃机热电联产、江鑫机械、瑞德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强化服务项目能力。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对列入XX市跟踪服务的40个亿元以上项目做到每月现场走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列入XX市“双百”工程的17项传统产业升级项目进行季度跟踪,督促企业按照项目实施进展计划进行施工。其中,40个亿元以上项目,当年新开工25项,预计全年有16个项目竣工投产;17个“双百”工程升级项目已基本完成预定计划。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开展成长型企业三年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活动,已有26家成长型企业制定三年技改方案,计划投资30.93亿元,其中累计投资将超亿元的企业有双乐化工、安井食品、申源特钢和泰富恒通等12家。积极开展项目上争。组织江苏金扬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6个项目申报2014年江苏省技术改造项目导向性计划;组织五得利面粉、兴澳机械、星火特钢等企业申报2014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组织星火特钢、大地蓝绢纺等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电商平台普及项目。戴南镇“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兴达钢帘线、合众不锈钢、热点公司等3家企业获省节能专项资金230万元;星火特钢获省电商平台普及项目资金奖励。

(三)着力强化培优育强。坚持把培优育强重点企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强化企业梯队建设,突出成长型企业培育。拓展销售市场。组织不锈钢、食品加工行业相关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杭州展、昆明展、深圳展活动;组织了申源特钢、新华合金、宏利达锂业等企业赴哈尔滨参加2014中国新材料博览会,提升我市企业知名度。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步伐。强化企业上市辅导,组织我市拟上市企业负责人参加企业上市培训,召开两次由市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制定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强化管理。以兴达钢帘线被认定为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为典型,大力营造企业管理创新良好氛围。金扬子包装被认定为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申源特钢等3家企业获评XX市管理创新先进企业,兴达钢帘线获第二十一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举办第四期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强化重点骨干企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组织80余家企业参加由省、XX市组织的各类主题培训5次,提升企业主经营水平。加大企业节能减排力度。以狠抓节能降耗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节能技改项目16项,总投资1.9亿元、年节能2.1万吨标煤。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全年共淘汰落后设备325台套。加大对企业高耗能设备的节能监测工作,完成了正阳麦芽等10家企业节能监测。1-11月份,兴达公司实现开票销售71.7亿元,入库税金4.5亿元,同比增长4.5%和3.5%,分别占全市开票与入库总额的17.4%和25.4%。全市34家成长型企业实现开票销售93.5亿元,入库税金2.7亿元,同比增长21%和13.3%,分别占全市的22.7%和15.5%。

(四)致力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方面的发展动力。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全年新增申源特钢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绿禾食品等8家XX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市级认定数均创历史新高。企业重点技术创新能力取得提升。兴达钢帘线的高性能新结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等11个技术创新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项目。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申报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XX市(第二批)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全年新增兴野食品、海宇机械等2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顶能食品、绿禾食品等16家XX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强化企业质量意识。组织了24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XX市2014年工业质量品牌创新活动周,兴达钢帘线被工信部认定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试点企业。

(五)不断优化园区建设。以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园区为牵引,加大园区载体建设水平,提高重大项目承载能力。平台建设不断完善。“XX市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被省经信委认定为江苏省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安丰招商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省二星级公共服务平台;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戴南科技园、精密铸造产业园、台商工业园等4家园区被认定为XX市第一批特色工业园区。服务产业能力不断提升。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获评工信部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脱水果蔬分会成功挂牌;成功召开首届全国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博览会暨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园区共建取得进展,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化工业园成为省政府30号文件下发后的首批共建园区,安丰镇与上海松江仓桥富民经济城共建园区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平台建设取得成效。1-11月,开发区及14家特色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达4.79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58家,累计达2234家,新增标准厂房39.81万平方米,完成营业收入1174.7亿元。开发区及14家特色园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48.5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2.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六)不断推进两化融合。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申报工作。组织10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试点企业。亚盛金属已被XX市经信委认定为2014年XX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源同昌、安井食品、德创制管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2014年XX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全市规上企业两化融化自评估率近90%。组织企业开展“数字企业”培训。申隆锌业、春海电热合金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四星级数字企业,威鹰机械、安井食品、苏美特机械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三星级数字企业。引导农村信息化应用创新。组织沈伦镇安唐村开展2014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申报组织和上争工作。组织戴南董北村、陈堡蒋庄村、开发区开拓村、安丰三庄村做好2014XX市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申报组织和上争工作。积极完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以江苏百喜为引领,引领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星火特钢、大地蓝绢纺等多家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七)逐步完善信用体系。以突出企业主体为特色,多举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月考核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前三季度在XX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建设测评中,我市均列第一。加强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和服务平台建设。组织人员赴省、XX市参加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和平台建设培训,定期召开全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信息员数据报送业务培训,确保公开服务查询窗口年底开通。企业贯标工作持续开展。全年共有75家企业通过贯标验收,6家企业通过XX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验收,在此基础上,组织1家企业申报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信用贯标企业154家,XX市级示范企业19家,省级示范企业1家,数量均居泰州首位、全省前列。不断加强信用人才建设。组织多家企业工作人员参加省第八届助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泰州班培训,并有9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全力营造诚信守法氛围。按照市委、市政法委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会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和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学习双桂坊,做诚信企业”等活动及“2013-2014诚信示范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为营造依法经营的良好社会风气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兴顺电子、五得利面粉、华盛木业及锁龙消防等4家企业获“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2013-2014XX市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称号,王秋桂、陈徐红、陈爱红、吴志松等4名企业家获“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2013-2014XX市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称号。

(八)深入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全年组织大规模银企对接活动5次,帮助93家企业争取38亿元授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围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重点工作,落实工业转型升级引导资金1.39亿元。稳步开展第三轮化工整治工作。会同安监、环保等部门对全市51家化工企业进行了三次拉网式检查,对四家安全、环保等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实施关停。强化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全年共举办安全员、班组长、法人代表、工服中心负责人四期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负责人管理安全和从业人员安全技术技能。对目前运转正常的35家造船企业进行了4次安全大检查,共查事故隐患665条,拍摄图片600多张,有效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强化铁路道口安全检查,保障铁路运输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获2014江苏省铁路监护道口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虽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但受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及行业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一是企业效益下降。1-11月,全市工业入库税金仅增长8.2%,低于工业总产值增幅10.7个百分点。34家成长型企业中,有10家企业开票销售负增长,入库税金也有12家企业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二是要素矛盾突出。工业用地制约严重,办理手续时间较长,项目建设受到影响。受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过高、社保基数提高及扩面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持续快速上升。企业仍存在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高级技工短缺。三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亟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部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相应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四是项目质量有待提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不多,特别是缺少超20亿元的重大项目。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观望情绪较重,项目建设推进速度明显放慢。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以跟踪模仿为主,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专业技术的产品较少,高新技术项目储备不足,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二、2015年工业经济工作目标及对策措施

2015年我市工业经济主要调控目标初步安排为: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规上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7%;开票销售比上年增长15%;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0%。

(一)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调优工业投资结构。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引领工业投资,积极引导企业招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更加注重重大项目招引和产业群、产业链项目的有效投入,全力打造不锈钢和食品加工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加大技改有效投入优化存量。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工艺的提档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推进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引导企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产品向高端、终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成长型企业三年技改行动计划,三年内实施技改项目共计68项,计划投资30.93亿元,安井食品、双乐化工等12家企业三年技改投资规模超亿元。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做好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推进国电燃机热电联产、伽力森主食、悦兴药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大项目上争力度,用足用好相关扶持政策,全力以赴做大增量、做优存量。2015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0项,其中新开工项目26项。

(二)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创新支撑。加快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高水平的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鼓励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各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引导企业管理创新。鼓励企业从单一追求外部规模化,转向以内部管理求效益,从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放大兴达、双乐公司以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的效应,以申隆锌业、春海电热合金被认定为省级数字企业为契机,引导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管理升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强化企业家管理水平培训,积极实施好企业家培育“双百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题讲座活动,增强法治意识、安全环保意识及战略风险控制意识。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鼓励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逐步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执行项目“环评、安评、能评”机制,控制“两高一低”和产能过剩项目。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监测、监察,切实淘汰落后产能,以刚性调控推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015年开展能源审计企业3家,节能监测、监察企业40家,全面完成省、XX市下达的万元gdp能耗目标。

(三)着力推进培优育强工程。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实施“兴达”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选择5-10家重点企业定向培植,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第二梯队企业,力争三年内培育产销过5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4家,过10亿元企业15家。2015年全力支持兴达公司超百亿,力争产销过10亿元企业10家。启动实施“小微企业进规模培育工程”,推动一批小微企业尽快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强化对拟上市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研究出台推进企业上市意见,切实加大新上市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产动作加快裂变进程。实施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内有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3家企业发行上市,其中2015年锁龙公司、渝鑫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继续强化企业家培育。积极实施好XX市企业家精英培育“双百工程”与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强化与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配合力度,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培训服务。引导企业自主开展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内生动力。

(四)着力推进园区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发展规划。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统筹发展,着力防范园区建设布局雷同、低水平重复。整合、调整三大经济板块周围现有产业资源,重新制定三大经济板块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城区板块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戴南张郭板块重点发展不锈钢、新材料、精密锻铸造、精细化工、医药包装等产业,安丰板块重点发展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提高项目承载能力。调整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奖励扶持政策,推进生产要素向开发区及重点园区倾斜。进一步完善园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功能,切实提高园区对重大项目的承载能力。支持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食品加工园区,提升开发区科技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培育区域产业特色。研究制定特色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对现有园区产业定位实施动态管理,结合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建立特色园区产业定位的进退机制。推动特色产业项目集聚发展,加快园区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步伐。重点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食品加工园区,戴南科技园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安丰工业园争创江苏省中小企业三星级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五)着力推进发展环境优化。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打造技术服务、融资担保、人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功能健全的工业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江苏省兴化不锈钢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江苏兴化特种不锈钢产业研究院、XX市技术市场建设,建成XX市技术市场交易中心,积极筹建XX市食品加工产业研究院和XX市铸造精锻产业研究院。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委“5张清单、1个平台、7项相关改革举措”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快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使我市成为行政审批少、服务效率高、经济环境优的创业投资热土。积极缓解要素矛盾。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壮大。继续发挥中小企业统贷平台的作用,优先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创新工作方法,着力破解用地、用工难题。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网优化布局,提升服务工业经济能力。

第四篇:南京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深入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精准分析和研判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建立以单位资源产出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工业企业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无锡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有效梳理分析现行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以单位用地税收、单位用地产出、单位能耗产出、单位排放产出等为核心,客观、公正、科学的对企业资源利用绩效开展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推动资源向高税收、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进一步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实现无锡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绩效优先原则。政府主导建立以工业企业单位资源产出效益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绩效论英雄,对企业进行分类分档,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资源要素产出效益。

2、科学公正原则。正确获取企业经营及发展等相关信息数据,科学合理制定评价办法,确定统一数据处理标准,出具“企业体检报告”,公开评价结果,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分级推进原则。市政府明确工业企业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以各市(县)、区政府为实施主体,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需要,开展分类评价,制定落实差别化政策。

4、统筹施策原则。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各市(县)、区政府可根据自身实际,依据综合评价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差别化政策,形成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机制,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尽快退出、低效企业转型。

(三)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战略目标,加快建立以单位资源产出效益为核心的企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有效纠正资源要素错配,促进资源要素适配,提升资源要素优配。坚持“引导”和“倒逼”双向发力,坚持“投入”与“产出”综合考量,兼顾科技与创新,构建“5+X”指标体系,实行“4+T”分类建档,分阶段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3亩及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 业和全部重点排污企业,直至全部工业企业开展资源利用绩效评价。

力争到2020年,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收入比2016年明显提升,亩均工业产出达到300万元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8万元/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6年下降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6 年下降12%,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6年下降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营业收入)突破1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淘汰和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

二、主要任务

(一)做好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基础工作

1.全面摸查全市工业用地情况。在2014年工业用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全面厘清每个企业实际占用土地情况。以国土资源“一张图”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最新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等核心专题数据,形成每个企业土地空间地理数据和相关联的经济指标等属性为一体的数据库。

2.建立资源利用绩效管理数据平台。以企业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作为企业的唯一识别码。整合发改、经信、国土、住建、商务、环保、安监、统计、国税、地税、工商、质监、海关、供电、供水、燃气等部门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规范,建立各部门 数据信息识别、修改、导入的模式,实现各地各部门动态数据和行为数据的集合,形成全市统一的工业企业数据中心,建立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数据平台。

3.及时采集和录入分析数据。平台数据的录入和采集实行“谁采集、谁录入、谁负责”原则,各相关部门、各市(县)、区、开发区、乡镇(街道)园区应及时采集和核准相关数据(产值、销售、利润、税收、用电、用能、排污、产品、原材料等生产经营数据)并录入到管理平台上,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4.共享和应用平台系统信息。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平台系统对各相关部门、各市(县)、区实行授权式的开放使用,共享平台系统的数据资源。市各相关部门可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导入、查看、使用数据,各市(县)区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子模块上建立预测、分析、决策等个性化功能。依托数据平台,分产业、分区域、分指标开展多层次数据深度挖掘分析,更有效精确把脉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情和发展态势,为预警预测、评估研判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信息支撑。

(二)开展工业企业绩效评价与分类指提导

1.出台评价办法。制定出台《无锡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办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科学分类,依据评价情况将企业划分为“4+T”类,即:A类(优先发展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税收贡献大的企业;B类(鼓励提升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待进 一步提升的企业;C类(监管调控类)是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进行重点帮扶、倒逼提升的企业;D类(限制发展类)是指发展水平落后、综合效益差、需要重点整治和淘汰的企业;T类为暂不评价类,主要为新投产企业和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电厂、燃气、给排水、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公益性企业。

2.合理制定评价体系。按照“突出核心指标、强化重点指标”的原则,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数和基准值。一是构建“5+X”指标体系。“5”: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能耗税收、单位主要污染物税收为核心指标。“X”:在5个核心指标上增加综合素质加减分指标。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创新能力、社会贡献等方面,各市(县)、区根据自身区域发展特点和需要,亦可适当增加指标。二是合理设置指标基准值和权重。为既充分体现优势企业与低效企业的差距,又避免因差距过大导致评价失真。各项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均参照全市规模上企业该项指标近3年平均值的倍数来确定,指标权重在突出税收贡献的同时兼顾其他指标,并根据发展情况实施动态调整。三是确定评价计算方法。企业综合评价得分=指标值/基准值*指标权重+综合素质加减分。

3.明确实施主体。按照“市(县)、区政府实施为主、市政府宏观指导”的原则,各地的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由各市(县)、区政府分别负责组织实施。评价分类可参照市级标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评价结果由各市(县)、区政府负责对外公示公布,向评价企业出具“体检报告”,并相应建立投诉受理和纠错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三)建立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应用机制

1.建立要素资源配置差别化机制。各市(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企业综合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制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综合政策措施,按照评价分类结果研究制订土地使用税、土地供应、排污权收费和交易制度、水价、气价、政府性扶持资金、能源供应等差别化政策,把评价结果作为要素供给分配、政策支持、行政监管的重要依据和企业信用评级、银行信贷的参考。对A类、B类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用地、用能、用电、排放、融资等方面给与优先和适当支持;对C类、D类企业加大重点调控和监管力度,指导其加快完成整改提升,实现要素资源合理配、优质配、高效配。

2.建立评价分类“一票否决”机制。对评价当年发生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社会稳定等重特大事件的企业,在绩效评价时应实行A类评选“一票否决制”;凡各级政府明确列入淘汰计划的企业,实际占有土地没有产出的企业,占地30亩以上但仍是规模以下的企业,在绩效评价时直接列为D类,并严格按照D类企业标准,限期关停淘汰。

3.建立市、区、镇三级联动机制。市级层面统一出台差别化政策措施,同时给与区县一定的自主权利。各市(县)、区政府可 与市有关部门协商制订本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用电、用水、用能等差异化政策措施,倒逼企业提质增效。各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要开展帮扶提档工作,尤其是对评为C类和D类的企业,要积极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分析诊断,加大对企业转型转产的帮扶力度。对淘汰关停的企业,要做好债务处理、资产处置、员工安置等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市政府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市经信、国土、发改、财政、科技、统计、人社、商务、规划、住建、环保、安监、工商、物价、国税、地税、金融办、人民银行、审计、市政、供电、燃气等部门和各地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具体协调相关推进工作。各市(县)、区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部门单位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加强相互配合和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二)明确相关职责。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工作措施、操作流程、时间进度,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与省级部门的对接和沟通,争取上级部门在相关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上给予无锡更多支持。(附:无锡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推进工 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推进工作进行定期通报,并分阶段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督查。

(四)加强宣传指导。市各有关部门及各市(县)、区要加大对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好有关评价指标、政策措施的解读说明,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参与评价,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在全市营造优胜劣汰的良好发展氛围。附件

无锡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市经信委:负责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统筹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平台的设计、建立、运行和利用等工作;牵头制定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办法;定期公布全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报告。

市国土局:协同市经信委做好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工作;负责提供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负责核实提供企业用地数据;制订土地差别化供给政策、低效利用再开发等后续使用政策并组织实施。

市财政局:针对评价后不同类别的企业,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负责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等。

市发改委:负责提供每月新批项目的相关信息等。

市商务局:负责提供每月引进外资项目和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市科技局:负责提供月度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市人社局:负责提供企业月度参保职工信息数据。市工商局:负责核实提供并按月录入企业社会信用码(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名称、住所和经营范围、企业注册商标、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情况。

市质监局:负责提供企业品牌、参与标准制定、管理认 证等信息等。

市统计局:负责提供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行业代码、所在地区信息;提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能耗、月度产值、利润(当期、同期)等数据;

市规划局:负责提供各园区用地的合规性信息、各工业园区所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市环保局:负责提供重点排污企业名单,提供企业排污数据,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严格执行排污费差别化收费政策。

市国税局:负责提供企业月度销售收入和国税收入数据。负责提供和核准与政策性相关免抵退数据和涉税处罚信息。

市地税局:负责提供企业月度地税收入数据。制定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措施并组织实施。

市安监局:负责提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安全生产事故等信息。

市政产业集团、自来水公司:负责提供企业月度用水数据,制定企业用水差别化价格措施并组织实施。

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负责提供企业月度贷款余额,制定和实施企业差别化信贷措施。

市供电公司:负责提供企业用电数据和信息;配合制定和实施企业差别化电价政策。

华润燃气:负责提供企业月度用气数据,制定企业用气差别化价格措施并组织实施。市物价局:配合有关部门或单位制定涉及价格方面的差别化措施。

无锡海关:负责提供企业月度进出口数据。

市审计局:负责对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审计监督

各市(县)、区政府:负责辖区内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企业有关数据的导入、核验,本地区工业企业的绩效评价和差别化施策等。

各成员单位提供的月度数据在每月20日前采集核准后录入系统,季度数据在下一季度首月20日前采集核准录入系统,数据在下1月底前采集核准后录入。

第五篇:经信局经济运行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经信局经济运行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县经信局坚持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转、调、创”发展步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助推全县工业经济良好稳健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四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预计到年底,四项工业经济指标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0.5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16.2%;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6.4%,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7.9%,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调控计划。

(二)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向好。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虽稍有回落,但分别高于全省、全市3.3和0.5个百分点。四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首位。

二是技改投入后劲十足。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2个,总投资330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技改投入48亿元。其中年内将有永锋钢铁汽动鼓风项目、除尘灰综合利用项目、远大模具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技术改造项目等2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重点企业运行良好。10月份,全县重点调度的35户企业生产经营呈平稳态势,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总额比重增强,分别占全县规模总量的49.6%、38.4%、43.2%;1-10月份,永锋钢铁、金能科技、齐河旺旺、远大模具四家重点企业分别完成利税18216万元、14194万元、6070万元和13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9%、158.8%、11.8%和153.3%,标志着企业生产经营良好回升。

二、主要工作举措

今年,经信局全体人员以全心全意服务工业发展为己任,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工作中,突出构建三大体系,全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突出构建三大体系

1.突出构建“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企业服务意识,围绕规模企业发展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坚持下基层、送政策、争扶持,为重点企业跨越发展出谋划策。一是牵头建立了“县领导包保重点企业责任制”。筛选37家重点工业企业,每家企业安排一名县级干部,从市场开拓、项目建设、融资合作、技术创新等8个方面进行全方位、一对一的服务,并对包保情况定期督查通报,确保取得实效。二是组织出台了《XX县扶持工业企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从“上缴税金”和“固定资产投资”两方面制订了详细的税收返还和投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多缴税、多投资、膨胀发展。三是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快培植大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办法》。按照“制定一套个性化培植方案、确定一个新上项目、供应一块项目用地、解决一笔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提供一笔过桥资金、开辟一个绿色通道、强化一个包保体系”的“七个一”推进机制,对全县24家重点企业倾力培植。四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常态化。围绕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深入重点企业,特别对嘉泰年产1.5万吨高档汽车漆、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纸、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等项目进行积极跟踪,帮助协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共开展集中调研26次,分散调研60余次。五是积极为企业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为远大模具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967.5万元,目前首批387万元已到位;为永锋集团能源管控中心项目争取今年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无偿资金680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为金石集团、金能科技、冠军纸业三家企业淘汰设备和生产线申报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8月份通过省级验收,预计年底奖励资金将全部到位;为福安达新上项目进口的车床刀具设备申请进口设备免税,帮助企业节约资金27万元。

2.突出构建“产业提升”体系。围绕冶金及金属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煤及高端化工、高端食品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现代通讯六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施“膨胀、创新、提升”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组织编写“XX县工业发展规划”。根据县领导高端规划的要求,9月份与工信部下属赛迪智库签订了规划编制合同,站在更高层次编写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年底完全定稿。二是成功举办“2013秋季全国建筑机械交易会”。共吸引参展企业近500家,销售商300余家,商会、协会组织10余个,达成合同金额7000多万元,创历史之最。为协助办好这次会议,全局上下精心筹备、积极组织,抽调系统人员40余人,驻会负责会场内外管理,保持会场井然有序,圆满完成大会服务工作。三是强化产业基地建设。荣获“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称号;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申请授予“中国新能源汽车城”称号,目前正待审核、验收。四是加快大企业培植步伐。筛选永锋集团、金能科技、江河纸业、宝鼎重工、旺旺食品、远大模具6家企业列入全市重点培植的60家企业名单,围绕6家企业,全力实施政策倾斜与扶持,以大企业发展推动产业提升。五是对接央企提升自我。组织我县30家重点企业,4月份与中科院下属国科控股公司,7月份与清华总裁校友联合会、清华大学emba企业家等在技术、业务、融资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对接,达成12个合作意向。

3.突出构建“职工稳定”体系。围绕经信系统18家困难企业、3700余名下岗职工以及力源热电等特别企业,坚持“稳定是第一要务”的工作方针,帮扶困难、化解矛盾、强化管理,有效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一是坚持维护职工利益。在鲁抗片区(甜馨苑)安置户房产证办理过程中,多次向相关领导请示,并协调有关部门免除安置户应担的税费等,最大限度为安置户争取利益,目前房产证办理工作已基本就绪。二是耐心化解信访难题。全年共处理市民热线76件,按期回复率、合理诉求满意率均达到100%;先后妥善处理了1月份电力系统职工集体上访、4月份酒厂职工内部矛盾等多起大型信访案件,积极参与协调处理配件厂职工家属院疏通下水道、自来水入户等民生问题,尽量做到职工满意。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加强对下属困难企业的资产、安全生产监管,特别对已改制的天工集团、东方家俱一厂、发酵厂3家企业,稳妥做好大额医保收缴、养老保险认证、遗属管理、社保卡信息采集、劳动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审核等琐碎工作,并集中整治了厂区环境、卫生、安全、绿化等领域,确保稳定;四是有效实施了力源热电人员和资产处置。4月下旬,由我局牵头,联合财政、审计、住建、公安等15个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对力源热电职工和资产进行了处置,由于部署周密、准备充足,从提出问题到处置完毕仅用了一周时间,期间未发生任何超预想事件,进展非常顺利,得到县领导的一致认可。五是稳妥处置了黄河板纸厂斜管连蒸车间拆除招标工作。10月份,经与国资局、公证处多次协商,制定了周密的招标方案,顺利完成了招标工作,目前车间已开始动工拆除,为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用纸项目扫平障碍。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县经信局坚持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转、调、创”发展步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助推全县工业经济良好稳健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四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预计到年底,四项工业经济指标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0.5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16.2%;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6.4%,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7.9%,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调控计划。

(二)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向好。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虽稍有回落,但分别高于全省、全市3.3和0.5个百分点。四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首位。

二是技改投入后劲十足。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2个,总投资330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技改投入48亿元。其中年内将有永锋钢铁汽动鼓风项目、除尘灰综合利用项目、远大模具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技术改造项目等2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重点企业运行良好。10月份,全县重点调度的35户企业生产经营呈平稳态势,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总额比重增强,分别占全县规模总量的49.6%、38.4%、43.2%;1-10月份,永锋钢铁、金能科技、齐河旺旺、远大模具四家重点企业分别完成利税18216万元、14194万元、6070万元和13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9%、158.8%、11.8%和153.3%,标志着企业生产经营良好回升。

二、主要工作举措

今年,经信局全体人员以全心全意服务工业发展为己任,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工作中,突出构建三大体系,全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突出构建三大体系

1.突出构建“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企业服务意识,围绕规模企业发展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坚持下基层、送政策、争扶持,为重点企业跨越发展出谋划策。一是牵头建立了“县领导包保重点企业责任制”。筛选37家重点工业企业,每家企业安排一名县级干部,从市场开拓、项目建设、融资合作、技术创新等8个方面进行全方位、一对一的服务,并对包保情况定期督查通报,确保取得实效。二是组织出台了《XX县扶持工业企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从“上缴税金”和“固定资产投资”两方面制订了详细的税收返还和投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多缴税、多投资、膨胀发展。三是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快培植大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办法》。按照“制定一套个性化培植方案、确定一个新上项目、供应一块项目用地、解决一笔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提供一笔过桥资金、开辟一个绿色通道、强化一个包保体系”的“七个一”推进机制,对全县24家重点企业倾力培植。四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常态化。围绕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深入重点企业,特别对嘉泰年产1.5万吨高档汽车漆、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纸、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等项目进行积极跟踪,帮助协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共开展集中调研26次,分散调研60余次。五是积极为企业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为远大模具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967.5万元,目前首批387万元已到位;为永锋集团能源管控中心项目争取今年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无偿资金680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为金石集团、金能科技、冠军纸业三家企业淘汰设备和生产线申报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8月份通过省级验收,预计年底奖励资金将全部到位;为福安达新上项目进口的车床刀具设备申请进口设备免税,帮助企业节约资金27万元。

2.突出构建“产业提升”体系。围绕冶金及金属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煤及高端化工、高端食品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现代通讯六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施“膨胀、创新、提升”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组织编写“XX县工业发展规划”。根据县领导高端规划的要求,9月份与工信部下属赛迪智库签订了规划编制合同,站在更高层次编写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年底完全定稿。二是成功举办“2013秋季全国建筑机械交易会”。共吸引参展企业近500家,销售商300余家,商会、协会组织10余个,达成合同金额7000多万元,创历史之最。为协助办好这次会议,全局上下精心筹备、积极组织,抽调系统人员40余人,驻会负责会场内外管理,保持会场井然有序,圆满完成大会服务工作。三是强化产业基地建设。荣获“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称号;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申请授予“中国新能源汽车城”称号,目前正待审核、验收。四是加快大企业培植步伐。筛选永锋集团、金能科技、江河纸业、宝鼎重工、旺旺食品、远大模具6家企业列入全市重点培植的60家企业名单,围绕6家企业,全力实施政策倾斜与扶持,以大企业发展推动产业提升。五是对接央企提升自我。组织我县30家重点企业,4月份与中科院下属国科控股公司,7月份与清华总裁校友联合会、清华大学emba企业家等在技术、业务、融资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对接,达成12个合作意向。

3.突出构建“职工稳定”体系。围绕经信系统18家困难企业、3700余名下岗职工以及力源热电等特别企业,坚持“稳定是第一要务”的工作方针,帮扶困难、化解矛盾、强化管理,有效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一是坚持维护职工利益。在鲁抗片区(甜馨苑)安置户房产证办理过程中,多次向相关领导请示,并协调有关部门免除安置户应担的税费等,最大限度为安置户争取利益,目前房产证办理工作已基本就绪。二是耐心化解信访难题。全年共处理市民热线76件,按期回复率、合理诉求满意率均达到100%;先后妥善处理了1月份电力系统职工集体上访、4月份酒厂职工内部矛盾等多起大型信访案件,积极参与协调处理配件厂职工家属院疏通下水道、自来水入户等民生问题,尽量做到职工满意。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加强对下属困难企业的资产、安全生产监管,特别对已改制的天工集团、东方家俱一厂、发酵厂3家企业,稳妥做好大额医保收缴、养老保险认证、遗属管理、社保卡信息采集、劳动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审核等琐碎工作,并集中整治了厂区环境、卫生、安全、绿化等领域,确保稳定;四是有效实施了力源热电人员和资产处置。4月下旬,由我局牵头,联合财政、审计、住建、公安等15个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对力源热电职工和资产进行了处置,由于部署周密、准备充足,从提出问题到处置完毕仅用了一周时间,期间未发生任何超预想事件,进展非常顺利,得到县领导的一致认可。五是稳妥处置了黄河板纸厂斜管连蒸车间拆除招标工作。10月份,经与国资局、公证处多次协商,制定了周密的招标方案,顺利完成了招标工作,目前车间已开始动工拆除,为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用纸项目扫平障碍。

(二)全力抓好十项工作

一是抓运行、强监管。将重点调度企业范围从26家扩大至35家,实施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总结,截止11月20日共发布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快报22期、重点企业产销分析10期;开展26次专项调研,形成9篇调研报告,并随时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提出有效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依据。二是抓技改、促投入。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2个,总投资330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技改投入48亿元;11个项目列入今年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为永锋钢铁、福安达重汽零部件等9家企业的12个项目办理了备案,核准;组织远大、运泰、晏子、美驰四家企业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2013第八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组织金能、百多安、远大、力厚4家企业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产学研展洽会。

三是抓创新、建平台。组织远大模具高速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研发等10个项目列入今年前三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另有5个项目提报了第四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等待审批;组织力厚、百多安申报了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百强企业;筛选确定了7家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派克机械已完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答辩工作,正在等待批复,慧通电缆、奥邦机械等6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材料已提报,将于11月28日举行答辩;12月份还将对远大模具、华樱铁路2家企业的4个项目开展新产品鉴定。

四是抓节能、督降耗。年初与13个部门及10家企业签订今节能目标责任书,为全年节能工作打好基础;组织潘店镇中学、仁里集镇大张中学、焦庙镇中学、赵官镇中学4所学校成功列入全省太阳能学校集热系统财政补贴项目并全部通过验收,获财政补贴75万元;组织冠军纸业、工大天龙申报了明年山东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奖励项目;组织永锋、金能5个项目申报全省节能重点项目,组织金能科技申报了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和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其中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已获批复;组织金能等6家企业参加全省能源管理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组织金石、永通、新齐3家企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证,全县节能形势平稳。

五是抓安全、保稳定。年初与下属15家生产和租赁经营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督促下属各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进行了统一疏理,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各项控制目标签订到各企业,由企业签订到车间、班组和个人;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系统内企业开展了四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系统内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别针对夏季防汛,提前开展了危房排查修补和企业厂区防汛检查工作,未雨绸缪确保企业安全度过夏季汛期。

六是抓电力、重执法。按照省、市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力线路防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经信局电力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地位,通过学习、探讨,在晏城街道姜屯村、西官寨村、刘桥乡王辛村等多个地点探索开展电力行政执法,积累了初步的执法经验;督导供电公司制定了电力迎峰度夏预案、限电拉路方案、重要电力客户名单等并加以落实,确保电网安全;组织开展电力调度系统运行值班上岗培训工作,首批4人取得上岗证书;对全县及重点企业电力运行情况每月一分析,建立了初步的电力运行调度制度。

七是抓监察、建体系。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按照市节能监察支队统一部署,督导我县永锋集团、金能科技、晨鸣板纸、冠军纸业等企业开展能源体系建设工作,邀请专家为企业开展现场考察和指导,加快体系建设进度,其中永锋集团能源体系建设工作成为全市标杆;按照市经信委部署,对日日兴商贸、九洲商贸2012年9月至今年1月期间销售的高效节能家电推广信息进行了现场核查,推动节能惠民产品推广工作有效落实。

八是抓两化、助融合。顺利完成了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全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情况统计等调研工作;组织金能科技、晨鸣板纸两家企业申报了“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并参加了“两化融合助企行动”德州(武城)站活动;组织县联通公司申报的全省创建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单位成功获批;为盖世冠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晨鸣集团申请了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领导机构成员单位。

三、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预计我县工业将持续平稳发展,四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情况为:工业增加值190亿元,增长17.5%;主营业务收入975亿元,增长20%;利税116亿元,增长19%;利润62亿元,增长20%。

围绕以上目标,我局将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亮点,把握三大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为全县工业经济率先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全县“围绕两个

一、迈好三大步、做好四篇文章”这一宏伟目标和愿景,解放思想,创新拼搏,力促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突出两个亮点:一是突出项目建设这个亮点。针对嘉泰年产1.5万吨高档汽车漆、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纸、百多安生医学科技园三大项目,安排专人盯靠项目现场,督导项目进度,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二是突出行政执法这个亮点。在前期积累的初步执法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一系列节能监察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行动,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执法能力。把握三大重点:一是经济运行。继续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调度。对主要生产产品、销售等情况实行定期调度、总结,重点行业、企业数据实施台账式管理;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总结。二是技术创新。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工作。争取明年至少新增3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力争达到10个以上,并积极开展项目鉴定,加快成果转化。三是技术改造。对重点企业深入挖掘技改潜力,积极帮助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做好重点技改项目调度工作和工业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确保全年技改投资不低于49亿元。

抓好四项工作:抓节能降耗。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做好节能设备的推广普及工作,组织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证,确保完成全年节能任务。积极协调电力供需矛盾,为企业生产提供平稳的电力环境。抓企业管理。加强对留守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天工集团、东方家具一厂、电机厂、发酵厂等改制企业的管理工作,确保稳定。抓安全生产。定期对系统内企业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整治活动,及时查处事故隐患,确保重大事故零发生。抓两化融合。加快信息化工作开展,力争突破,着重抓好“两化融合”、“电子政务”示范项目等一系列项目审批工作,争取有更好的成绩。

明年,我局会积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县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下载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信工作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讲话精神和市纪委七届二次会议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推进......

    山东省经信委印发《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

    山东省经信委印发《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 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直各部门: 现将《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5年......

    乡政府工作年总结和年工作思路

    乡政府工作年总结和年工作思路 市委、市政府: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这一中心,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克难攻坚、乘......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5则范文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讲话精神和市纪委七届二次会议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推进......

    市经信局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化建设工作

    市经信局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化建设工作 市经信局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职责,积极开展信用信息化调研,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加快推进市信用信息化建设。 一、确定信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

    XX年经信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稿

    XX年经信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稿 同志们,刚才,化平主任传达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报告》和习总书记在省部级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三个处......

    XX年4月某市经信局工作小结与5月计划

    XX年4月某市经信局工作小结与5月计划 XX年4月某市经信局工作小结与5月计划一、XX年4月工作小结 做好嵊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修改完善工作;完成XX年第一季度全市工业......

    XX年政协乡镇委员会工作联络处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XX年政协乡镇委员会工作联络处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XX年,在县政协的领导下,在本乡委员的支持配合下,乡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