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发展大全
河南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围绕国家的战略部署,扎实工作、创新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一,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围绕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针对粮食生产中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需求,积极实施农业生产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研发能力。一是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投入财政资金2300万元,新启动实施了“超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玉米收获机械关键装备研发与示范”、“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4个重大科技专项,这些专项的实施将有力的助推河南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已启动实施的“BNS型杂交小麦优异亲本培育及强优势组合的创制与示范”专项培育的杂交小麦“杂优一号”长势良好,有望较常规小麦品种亩增产10%以上,很可能会成为继杂交水稻之后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的我国又一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二是继续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根据科技部的部署,结合河南省特点,对“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项目区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并组织四个科研团队在河南省主要粮食产区开展协作攻关。年初以来,专家组先后组织10多次的观摩活动,指导各地小麦科研和生产。“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实施以来,连创黄淮海多项高产纪录,为实现全国粮食恢复性增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树立起了粮食生产新典范。
第二,着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农业产业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全链条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经专家考核和评定,保留濮阳等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新建汝南、社旗等5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对园区建设改变支持方式,实行评优淘汰制,积极探索园区管理新机制,着力在园区内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二是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新建“杂交小麦”、“ 种子加工”、“ 农业节水”等1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省在农业领域已建成“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4个,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辐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体系。
第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创新方法,结合各方面力量、要素多渠道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启动实施“粮食科技特派员”行动,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为全面贯彻落实科技部实施“百千万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结合河南省粮食科技工作实际,河南省决定设立并选派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方面的科技特派员。5月14日,召开了粮食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在粮食主产区的鹤壁、温县、许昌、太康、西平、方城等县市建立了7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80人,市、县(市)、乡级科技特派员1000人。“粮食科技特派员”行动创新践行专家包点入户、经费绩效支持、连片持久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机制,力争构建起新型、多元化粮食科技服务体系,使粮食科技普及率和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20%以上,以有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是经科技部、中组部和工信部等三部门批准,正式启动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成立了省委书记卢展工任组长,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邓凯,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李克和省政府副省长徐济超任副组长的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的要求,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研活动,以“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公益服务、市场运营”为基本思路,编制了《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及粮食核心区建设,注重加强中原农村农业信息港、农村农业信息服务通道、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库、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六项重点任务的建设,为下步开展具有河南特色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大目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支撑工程,集成推广示范一批粮田地力培育提升的先进技术,每年选育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工程实施的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160万吨,小麦玉米亩增产20-40 公斤;新建3-5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组建农业产业集群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建设,推进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大发展;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工程,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力争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30-40万人次;继续推进粮食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探索建立多元化粮食科技服务体系。
第二篇: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经典中国·辉煌60年
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顾瑞珍)记者近日从科技部获悉,农业科技创新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探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建设创新性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国家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1949年5月1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农业科研机构。
1957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此后,中国林业、农垦和水产方面的国家级科研单位陆续成立。
„„
自1958年起,全国相继成立了省级农科院和地区农科所,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省、地三级的农业科研体系。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由此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发展规划。196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2001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科技大会,提出加速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2004年至2009年,党中央连续发布了6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农业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政策辅助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具体的辅助计划。比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与重视。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
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专项累计投入22.5亿元,共支持立项3784项,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140亿元,开发各类动植物新品种8560个,新产品4846个,植物新品种推广面积3.08亿亩,建立中试线2730条,带动了5200多万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节本增效、增加就业、扩大税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篇:农业发展要科技支撑
农业发展要强化科技支撑
2011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八连增”,成绩喜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可靠基础,但是,客观深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规划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强化科技支撑,应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在基础薄弱的农业,尤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从加强农业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加快完善研究成果推广体系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手,切实提高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开创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新局面。
加强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应用科学技术研发是前提。深入调研,在摸清各地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各种种植、养殖技术落后的实际问题,加大必要的投入,加强对农业高等院校的支持,大力研究农业基础应用技术,并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从而逐步扭转、改善这一被动局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强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加快完善研究成果推广体系是基础。要建立高等院校到农村技术合作社的无缝对接模式,完善研究成果的推广体系。在合作社,要建立健全农民免费培训机制,使农民尽快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让科研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加强农业发展科技支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关键。科技元素还应该渗透到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中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可持续性,同时也让农民从赚“辛苦钱”逐步过渡到赚“技术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不断巩固和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强科技支撑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
第四篇: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保持农业发展强劲势头
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保持农业发展强劲势头
张景岩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唯一的粮油肉果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级市和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对保障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平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按照高端特色名牌农业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发展。
一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取得新突破。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建设对象,深挖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提升其创新能力,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青岛、平度等各级科研项目23项,有13个项目列入星火计划,为青岛五区市首位。先后自主选育了青农1号、青农2号两个小麦新品种,全部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今年我市小麦实现“十连增”。以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奖励为带动,重点推广了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及提纯复壮技术,绿色高产设施西瓜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等26项组装集成综合配套新技术,为加快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我市农技推广机构在职人员共有14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4人,占43.6%,大专以上学历572人,占40%,中高级职称234人,占16.4%,三级农业推广服务组织总数达到1300多个,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达到13000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与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着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共建成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乐义现代农业等26个果品、蔬菜标准园和科技示范园,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60处、13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09个,其中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平度牛肉等14种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定或登记,居全国县级市之首,保护区域面积达到16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以上。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开通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农业综合服务信息网站-江北(平度)农业信息网和“农业科技110”,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70余项。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选派科技特派员42名与农民、企业、科研院所直接对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0余项,实施科技项目开发32项,带动投资1.5亿元。重点扶持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的市财政以及上级支农资金达到5000万元,在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培养本地农业品牌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根本出路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近年来,我市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27所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专家教授100多人次进行专题讲座,并充分利用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三农”服务团,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培训、乡土人才培训,年平均授课授课30多场次,听众达8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相对较弱。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作为源头创新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建设在县级市还存在薄弱环节。如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家高等农业院校和成规模的科研院所,农产品龙头企业也多以加工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全市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仅有2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10%左右。
二是农业科技投入相对不足。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比例低,科技专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特别是实际由科技部门用于安排科技项目的经费比例低。虽然青岛市科技部门每年安排给我市农业科技资金50万左右,但作为农业大市、强市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市农业科技发展。
三是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不顺。在镇级,多数农业技术服务和推广部门属双重管理模式,由于基层事务繁杂,很多农技人员被抽调安排到驻村包片、招商引资、综合治理等其他工作,造成农技人员职能错位,不能专职专用。多数农技推广机构的原有房屋、场所、设备等经营设施对外租赁经营,农业科技服务设施不全,科研设备陈旧,服务手段落后。另外,从科技成果到应用于实际生产并产生效益的过程存有脱节现象,技术到户率不高。
四是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不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较为缺乏,整体素质难以满足需求,重点领域缺乏创新领军人物和团队。新进人才减少及在职进修的人数比例过低,导致了新一轮的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人员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农民生产上所急需的水产养殖、经作、园艺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偏低,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农技人员总数的一半。
三、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转化、培训等方面持续创新完善,高度重视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以农业科技促进年为契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教研基地为平台,加大农业科研大院大所的建设和引进力度,重点培育若干个在国内领先的特色农业科研院所,吸引市外农业类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强源头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围绕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改造提升,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创建农业类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围绕将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研发中心。
二要夯实农技推广的组织基础。整合乡镇农技推广力量,避免平均用力,结合产业发展情况,根据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设立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引导企业、农民结合各自的经营特点组建合作组织(协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搞好农技服务,成立专业技术队伍,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市场供求、科技信息,并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不断增强协会自我发展能力、为农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和转化的中介机构,协调和解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矛盾,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顺利进行。
三要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要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基地带产业,以产业带农户,抓点带面,典型引路,使产业在农技推广组织的引导下,不断壮大发展,形成推广一项技术、培植一片基地、兴办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良好发展机制。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引导推广农业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同时要发挥种植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镇村相关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加快科研成果的普及和推广。
四要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深入开展农技人员联系种植大户活动。进一步扩大联系范围,拓宽联系领域,使“联户活动”真正成为科技人员进行技术研究、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的平台,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完善“科技110”热线服务,积极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生产,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整合网络资源。充分运行各种先进设施和传输媒体,实现互联网、有线电视网、远程教育网三网互为补充、协调联动,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科技、商务信息服务。同时要加强农民对新技术的接纳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各类农村人才队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第五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维护、使用、销售等各环节下功夫,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他说,粮食产量要再上一个台阶,还得在种子上下工夫。要研究一些有突破性的品种,希望国家多扶持。在种子科研上多投入,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此外还要有良法,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要多搞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平台,技术很快就可以推广开来。温家宝说,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希望政府扶持补充科技队伍,逐步健全推广体系。温家宝说,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乡是重点。要把乡镇作为充实基层科技力量的重点,把提高基层科技推广能力和改善农技人员的装备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是要城乡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举。这样既使城里的人生活富裕起来,也使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河南人民非常勤劳,文化底蕴丰厚,大家团结起来,河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漯河期间,温家宝还专程考察了双汇集团。他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要严字当先,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食品,为企业赢得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