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助”工作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李 治
自1981年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明确规定以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各专业、学校、区域自身特点的差异,目标中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变化。新时期,我们尤其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力的中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即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兼职协助学校和导师从事专业课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承担行政管理方面的部分工作),是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改革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已然成为研究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助教、助研、助管三个角度,分析和总结了研究生“三助”工作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1.担任“助教”工作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中除科研能力之外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研究生应该具备将自身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通过讲座、报告、课堂或实验教学等形式有效的转化和传播给受听者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研究生未来所从事的研究或非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所培养的研究生实为非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其本科阶段所学也为非教育学专业,不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在他们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终日忙于文献阅读、课题设计、实验工作,导致缺乏教学的相关经验。如何弥补这一缺失,成为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引入,为研究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助教,简言之为教师的教学助手,通常是指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本职学习和研究任务之余,协助导师完成本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辅助工作。通过担任“助教”工作,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首先,研究生为了更好的完成一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工作,往往会充分查阅和掌握本专业本门课程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通过这一过程,研究生有效搜集、分析、整理和总结信息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次,在参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讲解技巧的掌握等能力也得到了大量的训练。与此同时,个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统筹安排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最后,研究生在担“助教”过程中必然面临知识储备不足、个人魅力不够、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对这些困难的解决过程必将锻炼他们面对困难,驾驭解决难题的心智和能力。2.“助研”工作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助研”,即辅助研究,通常多指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协助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对于研究生而言,“助研”的范畴或许可以扩展为以研究生为主体自主的开展紧扣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的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协助完成一些其它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具体的实验研究、调查搜集材料、课题项目申报和结题等工作。“助研”工作自2006年在我国各高校开始实施,到2008年基本覆盖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院校。2014年,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明确指出,坚持把助研作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科研和实践中培养”是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事实上,通过“助研”工作的开展,各科研单位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提升。通过“助研”工作,研究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他们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实验技能,体会科学研究的套路等诸多科研技能。在“助研”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查阅和总结文献,熟悉了具体实验研究的流程、培养了相关的实验技术,掌握了数据的采集和统计的基本方法等。任何科学研究成果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与研究团队成员的合作,研究生能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培养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个人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助研”过程中研究生与有思想、有学问、高品格的导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耳语目染的受到导师的熏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了科学研究的信念,这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有能力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从灵魂上打下了烙印。
3.“助管”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行政职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2014年,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明确指出,重视通过助管工作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锻炼,在适度发挥助困作用的同时重视助管工作对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锻炼。21世纪是复合型人才的世界,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应当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技能,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行政职业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新时期的科学研究早已不是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团队合作共同攻关已是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定律。因此,管理能力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之一。研究生通过担任“助管”工作,参与一定形式的行政、财务、团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一定的行政职业能力和领导能力,为最终成为复合型科研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生在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和课程教学的管理过程中,频繁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假以时日培养了个人与上、下级交流沟通和领导的能力与技巧,无形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综合社交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为将来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人脉和资源的获取。
虽然研究生院校开展“三助”工作理论上能有力的促进研究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行政职业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但实际上由于各专业、学校、区域的差异和某些局限性,造成诸如研究生“三助”工作部分岗位设置尚未纳入组织管理,研究生“三助”工作低报酬影响了研究生的积极性等实际问题,最终导致“三助”这一有力工具并未能在研究生个人能力培养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未来在国家政策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重视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地方院校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努力使“三助”工作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
[1]关于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设想,魏赤,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8(3):48-49 [2]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裴劲松,李现曾,陈菲,云南教育,2002,20(6):64~67 [3]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探索研究,张利,耿晔,邵琳。
第二篇:浅谈数学建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浅谈数学建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09物本 奚修阳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方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详尽阐述了数学建模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对数学教学中建模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数学建模 数学教学 培养能力 培养方法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强调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发展的一种智力积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已有的(甚至是未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数学建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需要。本文将就数学建模与人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一、什么叫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实际现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是将纷繁复杂的实际事物进行一种数学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用它来解释特定现象之间的数学联系。数学本身就是实际应用中产身发展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此意义上说数学建模是同数学本身同时产身发展的。
数学建模的过程包括这样几个环节:从分析实际问题出发,到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果,再把结果带入实际问题检验,用实际数据检验模型的合理性。若符合实际情况则可作为结论使用,若不符合实际情况则对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或干脆建立新的模型,直到最后将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生活中我们使用手机要考虑费用问题,某电信公司推出甲、乙两种收费方式供我们选择:甲种方式每月收月租20元,每分钟通话费0.2元;乙种方式不收月租,每分钟通话费0.4元。根据通话时间的多少选择那种合适的方式呢?我们经过分析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设通话时间为x分钟,收费为y元,则甲种方式收费函数为y甲=20+0.2 x,乙种方式收费函数为y乙=0.4x。现在比较y甲与y乙的大小。通过作函数图象或求解可知当x大于100时y甲<y乙;当x小于100时y甲>y乙。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当每月通话时间多于100分钟时选择甲种方式,少于100分钟时选择乙种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其它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把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解决。
二、数学建模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①很显然,数学建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1、创新能力
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载体。同一个实际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去思考或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会得到不尽相同的数学模型,这就是数学建模具有创新性的一面。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处理的过程。由于数学建模所解决的问题都来源于生活,有明确的背景与要求,既没有唯一的答案,也没有唯一的方法,只看做出的结果是否经受得住实际的检验。解题完全要根据自己的的熟悉程度和知识功底去选择合理的思路与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建模兴趣。数学建模能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通过建立模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广泛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根据建模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安排一些辩论和探讨交流,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创造有利条件。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给学生提供探索创新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2、发现问题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要在现实中提取数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确定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有一眼抓住要点的洞察能力,有善于从实际问题的原型中发现其数学本质的能力,有通过现象除去非本质的因素,发现本质因素的能力。也要求我们平时积极引导学生带着一双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反比例函数后,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具有反比例关系的量;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加以解决……经过经常训练,学生提高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在它的产生和发展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建模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以后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学生要解决数学建模问题必须要深刻地了解问题背景,查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要做实际调查,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使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能力
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依赖多种因素,不仅要对实际问题有深刻的理解,能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还依赖于对模型求解的计算技术。不同数学模型的求解涉及不同的数学分支的专门知识,而且许多模型的求解需要借助计算机及教学软件,这样可使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学生也看到了计算机是数学建模的有力工具,特别是作图象、动态显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了使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由于要由学生自己动手,熟悉问题,构造模型,推理结果,所以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必须要由多人共同协作。这样学生之间就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意见的争论中综合出最好方案来。
6、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实践活动就是真刀真枪地从事数学建模的各项活动,如参加数学建模活动小组,有针对性地找一些实践问题加以数学建模,也可以参加建模竞赛等。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三、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方法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呢?
1、依靠“纲”“本”,打好基础
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为了构建数学模型,要求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充分理解。这就要求教者必须依靠教学大纲,抓住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基本技能,灌输基本思想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否则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如让学生估测建造房屋所需砖块数量,没有掌握体积计算知识肯定是不行的。
2、在教学中渗透思想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很早就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渗透。如现行苏科版数学教材每一个新的内容的引入都从实际生活中具体例子加以引入,这样可使学生具体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知道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哪些问题,还知道了实际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哪些数学知识加以解决,从而建立建模思想。
3、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数学建模内容要进入数学课堂,这可以先从课外实践活动这种形式开始,从中吸取经验,积累素材,进而再将数学建模问题的整个解决过程加以分解,放到正常教学过程的局部环境上去进行。这是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生活中包括环保、奥运、星球生活、微观世界等各方面问题都可作为数学建模的例题。
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以致用的一个良好典范。我们相信在各位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大力渗透建模教学必将为课堂改革提供一条新路,也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一个舞台。
参考文献
1、http://《数学探究和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作用》王尚志
4、http://dhfx.yyoa.com/uploadfiles/2006-11/20061***.doc《数学建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5、《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第三篇:山西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山西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待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 “三助”是指面向全校设置的教学助理(简称“助教”)、管理助理(简称“助管”)和科研助理(简称“助研”),简称“三助”。
第三条
“三助”工作由研究生工作部(处)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条
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任期考核”原则。
第二章 基本条件和原则
第五条
应聘“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应为政治思想优良、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学有余力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考试成绩不合格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处分者不得申请。
第六条
研究生承担“三助”工作应征得导师同意,并签署意见。
第七条
在“助教”“助管”两种岗位中,每位申请者每学期只能应聘其中一个岗位。
第八条
研究生兼任助教或助管工作,不得影响正常课程学习。第三章 岗位职责与岗位设置
第九条 “助教”:承担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作业批改、讲评、辅导、答疑等工作;试卷的批改和讲评工作;实验准备、指导等教辅工作以及实习课程的指导等教学任务。
第十条 “助管”:承担各类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或思想教育管理的辅助工作。
第十一条 “助研”: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及相关的辅助性任务。
第十二条 岗位设置
全校研究生“助教”岗位设置指标按照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人数的4%左右确定,“助管”岗位设置指标按照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人数的6%左右确定。“助研”岗位由导师根据科研任务及课题需要确定。
第十三条 “助教”岗位由教务处根据教学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各学院(中心、所)需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将下学期所需“助教”岗位设置计划(包括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时间、任职条件)报教务处审核。
第十四条 “助管”岗位由人力资源处根据管理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各培养单位、管理部门需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将下学期所需“助管”岗位设置计划(包括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时间、任职条件)报人力资源处审核。第十五条 硕士研究生“助研”岗位由导师根据科研任务及课题需要设置,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均上“助研”岗位,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第十六条 教务处、人力资源处将审核结果汇总后,在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将设岗计划送交研究生工作部(处)。
第四章 岗位申请与聘用
第十七条 “助教”“助管”岗位的申请和聘用程序
(一)研究生工作部(处)在每学期初向全校研究生公布“助教”“助管” 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时间、任职条件、待遇。
(二)研究生根据岗位要求及其个人情况填写《山西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申请表》(附件1)。
(三)各聘用单位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提出是否聘用的意见,并将聘任结果公示。岗位在择优聘用的同时,应优先聘用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
(四)受聘研究生与聘用单位签订聘用协议,并上报研究生工作部(处)批准备案,聘期一般为1学期。
第十八条 “助研”岗位申请和聘用程序
“助研”岗位由导师自行聘用,聘用情况报培养单位备案,聘期一般为1学年。
第五章 经费来源与资助标准 第十九条 经费来源
“助教”“助管”岗位经费由学校出资。“助研”岗位经费由导师出资。
第二十条 资助标准
参加“三助”岗位工作、经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发给“三助”薪酬。“三助”薪酬的发放标准为:
硕士:助教岗位按课时计酬,每课时25元人民币,每周承担助教工作一般不少于6课时,不高于10课时。助教封顶薪酬为1000元 /月。
助管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12.5元人民币,每周承担助管工作一般不少于12小时,不高于20小时。助管封顶薪酬为1000元 /月。
助研薪酬为不低于500元/生/月(人文社科)和600元/生/月(理工类)
博士: 助研薪酬为不低于1000元/生/月(人文社科)和1500元/生/月(理工类)
第六章 岗位考核与薪酬发放
第二十一条 岗位考核
“助教”“助管”工作一般按学期考核。由研究生在每学期结束前第三周向聘用单位递交《山西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管”任期考核表》(附件2),聘用单位在每学期结 束前两周内完成对聘用研究生的考核。“助研”工作由导师自行考核。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凡在受聘期间违反校规校纪、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均视为考核不合格,报研究生工作部(处)备案。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将不得参与以后的“助教”“助管”岗位申请。
第二十三条 薪酬发放
助教助管薪酬一般为每四周发放一次,经研工部(部)审核由计财处统一发放到研究生银行卡中。“助研”薪酬由导师自行发放。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4年9月起开始实施。本办法于2015年5月修订。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山西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附件:
1、山西大学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管”岗位申请表
2、山西大学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管”任期考核表
第四篇: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待遇,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究生“三助”是指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工作(分别简称“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作由研究生院具体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实施细则、总体要求和工作方案,审定“三助”工作岗位分配方案,检查“三助”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第三条 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是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设岗单位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须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设置“三助”岗位的单位和导师,应对从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严格要求,按照岗位职责加强指导和考核。
第二章 选用条件
第四条 从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必须政治思想品德优良,能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应避免出现研究生因从事“三助”工作而影响正常学习、研究甚至延长学习年限等情况。
第五条 定向、委托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研究生不能申请由学校提供酬金的“三助”岗位。每位研究生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由学校提供酬金的“三助”岗位。
第六条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七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研究生承担本科、研究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和指导实习、试验环节等基础教学工作。
第八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研究生承担项目组或导师分配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专业设计、调研等工作。
第九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辅导员、各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辅助工作、校机关部处管理辅助工作等。
第四章 岗位设置
第十条 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应遵循“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重在培养”的原则。
第十一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等特殊岗位不能设立“三助”岗位。
第十二条 研究生“三助”岗位数量,由研究生院根据当年学校财政预算情况总体掌握。各教学科研和行政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设置的“三助”岗位数量,组织本单位“三助”岗位的研究生选拔、日常考核和平时指导等工作。
第十三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由研究生院根据当年“三助”工作总岗位数,结合各教学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调配。各教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助教”岗位。
第十四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由项目组或导师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自主设置,具体方案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五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由研究生院根据当年“三助”工作总岗位数,结合各教学单位、校机关各部处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配。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助管”岗位。“助管”岗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
第十六条 学校鼓励各单位自筹经费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全体研究生导师应尽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设立“助研”岗位。
第五章 岗位酬金
第十七条 岗位酬金标准:
“助教”:不超过350元/月,每周实际教学工作量不低于6个学时。“助研”:博士研究生不低于400元/月;硕士研究生不低于300元/月。工作量和酬金以及发放方式,由导师和研究生协商确定,但需报研究生院备案。
“助管”:不超过300元/月,每月工作量为30-50小时。第十八条 “助教”岗位酬金:由学校支付。“助研”岗位酬金:由项目组或导师支付。
“助管”岗位酬金:由学校支付。
第十九条 “助教”、“助管”岗位酬金按每学期5个月发放。“助研”酬金可以按每学期6个月发放。酬金发放要足额、及时,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克扣研究生的“三助”经费。
第六章 岗位申请
第二十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公布后,由各学院受理研究生“助教”岗位的申请。“助教”岗位按学期选用。
第二十一条 “助研”岗位由研究生直接向设岗导师申请,经导师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批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助研”岗位根据科研项目需要选用。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公布后,由各设岗单位受理研究生“助管”岗位的申请。“助管”岗位按学期选用。
第二十三条 助教、助管选用结果由研究生院统一公示。所有岗位申请工作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助”岗位一般不办理临时申请,特殊情况需经研究生院同意。
第二十四条 “三助”岗位人员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七章 岗位考核
第二十五条 “三助”岗位严格按照设岗要求进行考核。一个选用周期考核一次。
第二十六条 “助教”岗位考核,主要听取设岗单位、主讲老师和听课学生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 “助研”岗位根据研究生科研工作态度、成果产出情况和工作量等,由导师和课题组考核。
第二十八条 “助管”岗位由设岗部门根据研究生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量等给予考核。
第二十九条 对岗位考核不合格者终止选用,停止发放岗位酬金,并报研究生院备案。对选用期间受到行政处分或法律处罚的研究生,学校取消该研究生的“三助”资格。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是指在校研究生承担与本科课程相关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试验和实践环节等工作。
第二条 研究生助教工作分为理论教学辅导和实践、试验课程辅导两类。理论教学辅导以承担一个教学班一学期的教学辅导工作(每周至少批改一次作业、参加一次答疑)为一个基本工作岗位任务;实践、试验课程辅导以每学期指导40个学时为一个基本工作岗任务。
第三条 研究生助教工作实行“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的原则。
第四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不能设置“三助”岗位。
二、选用条件
第五条 岗位申请人仅限于本校在读的非定向、非委培、未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全日制研究生(档案转入我校者)。
第六条 申请人应是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者,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规校纪者不得申请。
第七条 每位申请人每学期只能申请一个由学校提供酬金“三助”岗位。
三、岗位选拔
第八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按学期设立,各学院在每学期开学前将拟设立研究生助教岗位向研究生院申报,由研究生院根据全校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安排,并将最终确定的助教岗位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
第九条 研究生根据研究生院发布的岗位信息自愿申请。申请人统一填写《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并送交设岗学院。
第十条 学院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选拔考核(包括面试),择优确定助教人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及未获得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选拔结果报研究生院审查并备案。
第十一条 助教研究生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研究生在助教工作中与设岗学院发生纠纷,由研究生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协调解决。
四、岗位考核
第十三条 学院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助教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凡从事助教工作的研究生应由学院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每学期末,由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助教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听取学生和主讲教师的评价意见。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第十六条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教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再选用。
第十七条 对无法履行助教工作职责或因助教工作影响正常学习的研究生,可由课程主讲教师或导师提出终止其助教工作的建议,经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在从事助教工作中发生事故,由学院负责处理。
五、岗位酬金
第十九条 每位研究生助教基本工作任务的岗位酬金为250元/月,各设岗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酌情增加岗位酬金,每个助教岗位酬金最高不超过350元/月。如承担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任务时,可根据主讲教师建议按照实际承担的助教工作任务发放。
第二十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酬金由设岗学院按月造表上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审核汇总后报计财处发放至研究生个人帐户。
六、其他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2011年开始执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我校科研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是指在校研究生承担项目组或导师分配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专业设计、调研等工作。
第二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周工作量不低于12学时。
第三条 研究生助研工作实行“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的原则。助研岗位的设置须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项目作为支撑。
第四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不能设置助研岗位。
二、选用条件
第五条 岗位申请人仅限于本校在读的未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全日制研究生。
第六条 申请人应是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者,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规校纪者不得申请。
第七条 每位研究生不得同时参与两个及以上助研工作。
三、岗位选拔
第八条 研究生助研岗位根据科研项目实际情况设立,助研人员选用与考核由项目组或导师负责。具体选用条件及原则由培养单位结合学科特点统一制定或由导师根据科研项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
第九条 项目组或导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选拔考核(包括面试),择优确定助研人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及未获得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选拔结果报研究生院审查并备案。
第十条 助研研究生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十一条 研究生在助研工作中与项目组或导师发生纠纷,由研究生院和学 生所在学院协调解决。
第十二条 根据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由项目组或导师提出申请,培养单位进行审批,研究生处备案后,可以终止选用和变更助研研究生。
四、岗位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组或导师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助研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凡从事助研工作的研究生应由项目组或导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每个选用周期末,由项目组或导师负责对研究生助研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第十六条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研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再选用。
第十七条 对无法履行助研工作职责或因助研工作影响正常学习的研究生,可由项目组或导师提出终止其助研工作的建议,经培养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在参加助研工作中发生事故,由项目组或导师负责处理。
五、岗位酬金
第十九条 助研岗位酬金从项目组或导师科研经费中支付,其支付应符合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助研岗位酬金的支付具体额度由项目组或导师根据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量确定,原则上博士研究生每月不低于4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不低于300元。如承担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任务时,可根据项目组或导师建议按照实际承担的助研工作任务发放。
六、其他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2011年开始执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研究生在我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辅助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是指在校研究生承担本科班主任、辅导员、各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辅助工作、机关各部门管理辅助工作等。
第二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以每月承担工作30至50小时为一个基本岗。第三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实行“按需设岗、自愿申请、按岗付酬、定期考核”的原则。
第四条 敏感岗位、危险岗位、涉密岗位不能设置“三助”岗位。
二、选用条件
第五条 岗位申请人仅限于本校在读的非定向、非委培、未受校纪、行政或刑事处分的全日制研究生(档案转入我校者)。
第六条 申请人应是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余力者,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规校纪者不得申请。
第七条 每位申请人每学期只能获得一个由学校提供酬金的“三助”岗位。
三、岗位选拔
第八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按学期设立,各学院和机关各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将拟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向研究生院申报,由研究生院根据全校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安排,并将最终确定的助管岗位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
第九条 研究生根据研究生院发布的岗位信息自愿申请。申请人统一填写《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导师和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后送交设岗单位。
第十条 设岗单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选拔考核(包括面试),择优确定助管人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及未获得奖(助)学金的研究生。选拔结果须报研究生院审查和备案。
第十一条 助管研究生上岗前应签署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甲(“三助”设岗单位)、乙(上岗研究生)双方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研究生在助管工作中与设岗单位发生纠纷,由研究生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协调解决。
四、岗位考核
第十三条 设岗单位要坚持“谁设岗、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助管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四条 凡从事助管工作的研究生应由设岗单位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每学期末,由设岗单位负责对研究生助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第十六条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管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再选用。
第十七条 对无法履行助管工作职责或因助管工作影响正常学习的研究生,可由设岗单位或导师提出终止其助管工作的建议,经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在从事助管工作中发生事故,由设岗单位负责处理。
五、岗位酬金
第十九条 每位研究生助管基本岗位酬金不低于200元/月,各设岗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酌情增加每月岗位酬金,每个助管岗位酬金最高不得超过300元/月。如承担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任务时,可根据实际承担的助管工作任务发放。
第二十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酬金由设岗单位每月造表上报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审核汇总后报计财处发放至研究生个人账户。
六、其他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2011年开始执行。
第五篇:研究生“三助”工作总结
研究生“三助”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XXX根据《学校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做好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了研究生助管岗位申请、学生教育管理和考核工作。
一、开展的工作
1.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研究生助管岗位设置申请工作。今年年初,我们根据研究生工作部有关要求,经部内讨论研究,决定设置三名研究生助管,分别负责协助做好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信息录入、档案整理等工作,并规定了助管学生的素质要求。
2.认真选人,做好研究生助管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研工部审批通过我部申请的岗位数后,我们根据工作性质的需要,通知有关学院研究生工作负责老师推荐学生报名,再经过面试、实习以后确定助管人选。我部指导老师对上岗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并强调工作纪律,保证了助管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在工作中学到知识,受到实践锻炼。一直以来,指定有专人负责研究生助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有助管学生上岗考勤制度。
3.实事求是,严格考核,促进助管工作取得实效。每学期末,我们按照助管学生的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对助管学生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结合考勤情况,核定助管学生的劳酬。公正、公平的考核促进了助管学生上岗和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助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取得的效果
1.促进了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助管学生学历高、能力强、工作细致细心,帮助各办公室的老师完成了大量基础性、事务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2.助管学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指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使助管学生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同时,在实践工作中,助管学生能够逐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迅速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缓解了贫困学生经济问题。助管学生都是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的劳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助管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为助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临时用工问题。因专项工作需要,在某个时间需要较多学生助管参与,一起完成工作,建议研工部建立临时用工制度和临时用工劳酬发放项目,有力支持我部工作开展。
2.关于考核结果和劳酬问题。建议细化“三助”考核表中的考核结果,如增加“优秀”、“基本合格”项目,并将考核等次和发放劳酬金额进行对应,如优秀为实际金额*105%,合格为实际金额*100%,基本合格为实际金额*95%,不合格为实际金额*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