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木耳与水稻轮作项目总结
黑木耳与水稻轮作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仙居县天美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白塔镇地处仙居县中部,是仙居国家名胜区的中心,台金、诸永高速互通口,交通十分便捷,即是浙江省东南部一个生态型的新兴旅游休闲镇,又是一个农业重镇。
仙居县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资源等缺乏,造成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高,经济效益明显减弱,因此亟需有符合当地实际环境的高效农业项目的引进,而黑木耳栽培与水稻轮作是一种新型的生态高效生产模式,打破了以往大田单一种植粮食的传统。利用黑木耳与水稻轮作,一旱一水,即可减少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及杂菌污染,又可改善土壤条件,使闲置土地得到利用,提高土地使用率,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仙居县天美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5月份引进黑木耳栽培技术,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水稻种植,在仙居率先开展黑木耳与水稻轮作试验,并在2013年不断探索研究,改进原有的配方和原料,进一步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且经过一年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符合白塔镇当地实际的致富之路,现将一年来项目实施的成效作一总结,希望能在全镇甚至全县逐步推开,为当地群众百姓增加收入。
二、项目实施步骤及效益
1、实施步骤:
(1)2012年5月分至7月份,收购原材料木材115.5吨。平均在500元/吨,合计57750元。
(2)2012年5月搭建木耳培养大棚540平方,租用培养大棚 1200平方,合计费用13800元。
(3)2012年5月底,购买设备:柴油机、粉碎机、锅炉、拌料机、各1台,装袋机、接种箱各2台等各种材料费用合计:29015元。(4)2012年6月13日,制作黑木耳(916、新科两个品种)二级种共计2500包,合计费用:5250元。
(5)2012年7月,115.5吨木材搅碎成木屑。合计费用18500元。(6)2012年8月1日至9月15日,制作黑木耳菌包206000包。合计费用313120元。
(7)2012年8月8日至10月10日,黑木耳接种203070包,合计费用:70920元。
(8)2012年9月初,制作菌床23亩,共计费用8700元。(9)2012年10月18日-11月23日,黑木耳菌包移田201200包,合计人工费用10200元。
(10)2012年11月5日-3013年5月15日,黑木耳产出,合计销售额1136780元。
2012年栽培木耳成本包括水电费、银行利息等共计: 563360元,纯利润为:573420元。(11)2013年5月23日,出售黑木耳菌包外塑料废袋9.2吨,合计收入6300元。
(12)2013年6月,播种甬尤15水稻30亩,每亩加黑木耳废料5吨左右,使亩产平均达到500公斤以上。
2012年5月年至2013年10月黑木耳与水稻轮作项目实施结束,全年黑木耳收入和水稻收入共计:1186780元,平均亩产达到: 51600元。2013年新一轮黑木耳栽培与水稻种植已经开始实施,按照2012年的生产时间进行生产,同时在原有黑木耳菌包制作过程种,添加了玉米芯粉等其他材料,以改进黑木耳产量。2013年合作社栽培黑木耳25万包。销售菌包至温州22000包,带动周边农户8户,每户2万包,共计16万包。2013年11月合作社第一批黑木耳销售额9.63万元,12月份可突破10万元。
三、黑木耳栽培技术要求
根据本合作社近两轮的木耳栽培经验,黑木耳栽培是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效益是客观的,其技术要求可总结为“三分制作七分管理”,黑木耳栽培技术重点还是在后期管理上,其次客观环境要求水质要好,环境要卫生,空气要通风。黑木耳栽培主要技术要点如下(水稻种植技术省去):
1、菌种选择。选用优良菌株是袋料栽培获得速生高产优质的关键,通过栽培试验对比,从中选择出黑龙江黑耳1号菌株,其菌丝生产温度在5-32℃之间,以23-27℃为最佳,子实体在10-27℃均能生长,但以15-20℃为宜。其出耳早,开片快,朵形好,色黑肉厚有光泽,抗逆力强,质量好,产量高而稳定。
2、选择最佳季节栽培。黑木耳属中低温恒温型真菌,耐寒怕热,菌丝在0℃以下较长时间不会死亡,在37℃时停止生长,菌丝在培养阶段最佳温度为23-27℃,子实体温度为10-27℃,最佳以15-20℃为宜。秋季栽培8-9月份制袋生产,经60天左右正常温度培养,约10-11月份出耳来年5月份结束。
3、科学配方:木屑40公斤、麦皮10公斤、棉籽壳10公斤、石膏1公斤、麦皮5公斤、碳酸钙0.5公斤、水50-55公斤。
4、菌袋制作及灭菌。菌袋规格:15X40cm,厚度0.05cm(可用聚乙烯塑料袋)。把配好的培养基及时装袋,塑料袋以不漏气为准,培养基配制后进行装袋,装袋时培养基要松紧适中,上下均匀,不留空隙,装袋时菌袋口要留5公分扎口,用棉线扎紧,扎牢,双复扎,防止灭菌后松懈。将培养袋装进灶内进行常压灭菌,注意火力要“攻头、保尾、控中间”,攻头就是用旺火猛烧,在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要上升到IOO℃:,控中间是将100℃保持28-30小时,同时密切观察锅内水位,防止锅内烧干。灭菌时间结束,停火后应打开灶门通气30分钟,套上棉纱手套,取出菌袋,同时仔细检查菌袋,如发现有小孔残破袋,立即用胶布封贴,以防杂菌侵入造成感染,菌袋要及时搬到巳消毒好的接菌室叠好,让其自然冷却。
5、接菌。待培养袋温度降到28℃以下进行接菌,栽培种要求菌丝粗壮洁白,菌种适龄,一般栽培种是用塑料袋装的菌种,接菌时将栽培种用75%酒精,棉球擦净表面消毒,接菌要注意以下4点:(1)传 袋人发现袋面有杂物要用干布擦净;(2)打筒人左手拿75%酒精,棉球消毒袋面,接着右手拿制穴工具;(3)接菌时速度要快,菌种要高于袋面2mm,以防空气侵入,然后再用17x50cm规格塑料袋套栽培袋;(4)菌袋叠成井型,要求叠放整齐、有序,留有间隔,叠得太紧太高,不利于通气。
6、发菌。接菌后头3天,由于袋内受水份影响,袋温比室温低1-2度,培养室温度应保持在25-27℃之间,不得超过30℃,5天后温度控制在23-25℃之间,每天早晚通风,每次各50分钟,一个星期后才能检查菌袋是否受杂菌污染,若有杂菌及时隔离培养,发菌室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55-68%之间,10-15天后翻堆时将外袋取出,主要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黑木耳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一般门和门窗上悬挂黑布遮光,以防止苗丝在生理成熟前出现耳芽,菌丝生长50天左右,生理成熟,应移入野外湿房,干湿交替管理。
7、菌棚设置:(1)、场地选择,应选择通风条件好的场地,地面干燥,要求地势平坦环境卫生,交通方便。(2)、菌棚建造,菌棚四周围成篱笆,篱笆与菌架空间60cm,作为人行道和通风透气。四周应开好排水沟,菌架采用立体架式搭盖。菌棚用竹木等作材料,菌筒立式悬挂,每筒间距4-5cm,菌房宽为360cm,高度200cm左右,两边摆架、中间人行道60cm,顶部用竹条扎成拱型,上盖薄膜,架层距70cm,底层距地面80cm。菌架宽90cm,高度150cm,菌架上面再搭遮阴棚。
8、割口。当菌袋已布满洁白的菌丝合理成熟时,即可开孔。选择 晴天气候,割成“V”形,直径2厘米,可防止喷水进入袋内,引起污染,一袋一般割12—15刀口,穴与穴之间呈梅花型错开。
9、出耳管理。割口后的菌袋在菌棚内保温保湿培养3-5天,割口处形成洁白菌丝时,再过三、四天后瘤状物的黑色原基就能封住割口,这段时间是整个出菌期间的主要管理环节,要加强水份管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初期),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又怕通风量太大,耳芽出现干枯现象。喷水时不宜直接向菌袋出耳处喷射,以防水份过大,造成烂耳,出耳旺盛期,相对湿度要求85-90%之间。如果天气干燥,菌棚相对温度降低,可以在菌棚内加大湿度。喷水要在早晚进行,做到“二看一注意”,即一看天气,阴雨天少喷,睛燥天多喷,二看耳形、耳片以膨胀,湿润、新鲜为水份透宜,如耳片积水,说明耳片吸水能力减弱,水份过大。总的原则是:看天喷水,看耳定量。出菌期间要注意中午不喷水,以防流耳现象。经常通风换气,一般以早晚通风为宜,遇低温可在中午通风。(低温时以保温为主,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防二氧化碳过浓影响出菌。
10、采收管理。当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耳片充分展开。应及时采收,注意不要将耳根留在袋内,防止耳基受杂菌感染影响出耳,采下的耳要剪去带培养基的耳根,大朵撕开分类,成为单片耳,质优价高。
四、项目实施体会
黑木耳栽培与水稻轮作是本合作社主打产业,是合作社2009年养殖至今探索出的一条符合本地也符合合作社长远发展的道路。此项目经过2012年至今,合作社不光掌握了核心技术,还建立了 稳定的销售渠道,市场的需求量本合作社已经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带动发展周边农户是合作社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合作社的重点工作应该在技术上加以更深一步的研究,在市场上不断地加以巩固和拓展,同时,合作社已注册商标,申请成为市规范化合作社,在黑木耳深加工上加强开发,现合作社已着手开发黑木耳面,在原有的面粉中添加合适的黑木耳粉,开发黑木耳面条。从简单的深加工开始,逐步开发多个黑木耳产品,以提高黑木耳的附加值。黑木耳栽培与水稻种植必定会成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创业致富的好道路。
第二篇:现代农业水稻项目专题
建设高标准农田 发展现代农业
三台是四川丘区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19万亩,农业人口128万,主要农产品总量大,粮食72万吨,油料11万吨。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比较差,一是保灌面积不大,占总耕地53.16%。二是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占总耕地48.59%。所以种植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差。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增产能力,生产效益,我县近几年大力推进高标农田建设,特别是通过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实施,成片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促进了项目区粮油产业快速发展,规模生产快速发展,农机化作业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项目建设规模大 质量高
2013年我县在石安镇、高堰乡实施2169.48万元现代农业水稻项目中,为了实现项目受益面积最大化,项目区排灌、农机作业、太阳能杀虫灯等功能设施配套化,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合小农水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投资累计4920万元,在项目区,完成田型调整10078亩。新建田间作业道29.511km,完成田间渠系工程31.414km。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2000亩,新增节水能力52.31万立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6.24万公斤,油菜籽2.7万公斤。项目区基本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成方连片、土地平整、道路联网、渠系配套”,满足农机作业需要。项目实施中,农业局编制印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明确建设质量标准,派出技术人员驻村指导,村上组建质量监督小组按高标准跟踪监督,总结出田(土)型调整的方法:小改大—每块田(土)要达3亩以上;弯取直—小弯取直,大弯随弯;坡改梯—坡田改成梯田,便于机械作业,田型调整后,项目区内全部实现田土大块,平整度达标,耕作层深厚。
农业产业发展快
效益好
项目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同步,在制定项目方案的同时落实产业发展,根据项目区不同区域特点,2014小春在项目区石安、高堰分别建4000亩“双低”油菜、5000亩高芥酸油菜生产基地,神农粮油、西普化工二家企业订单生产,加价收购,实行专用品种、连片种植,仅此今年油菜种植户亩平增加收入36元,专用油菜已成为项目区的特色产业。2014年大春在项目区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引进推广川优6203优质稻6000亩,集中连片种植,实行订单生产,企业加价收购,提高农户种植效益。
规模化、机械化实现同步推进
由于项目区生产条件的改善,今年大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石安开展水稻代耕、代种,生产全程托管式服务,托管水稻全部实行机耕、机播、集中育秧、机插、机防、机收。高堰乡、石安镇专合社流转土地579亩,石安镇永泉村种植大户租赁耕地100亩,进行规模种植,同时带动全镇发展粮油规模种植大户18户,迅速形成了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势头。大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进驻石安,今年全面展开了项目区小麦、油菜机收,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成本,而且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解决了秸秆焚烧的污染。
为了确保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实施,实现规模大、进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目标,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以统筹规划为前提、助推产业为目标、群众满意为标准,创新理念和思路,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了注重前瞻性,充分考虑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切实提高规划质量。坚持注重可行性,开门搞规划,把规划原原本本地交给基层干部群众,充分听取合理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广泛的民意支撑。坚持注重整体性。按照“集中投入、分期实施、连片建设”的原则,整体推进,力争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政府统筹、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模式,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细化责任。三是强化技术指导。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县农业局抽调技术骨干到项目村驻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工程质量监管、督促工程进度。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制定项目验收办法、验收标准,严格验收程序,确保程序不缩水、环节不走样。四是强化资金监管。按照“民办公助,先建后补”要求,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全面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确保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二是统一财政资金补助标准及补助资金使用范围,统一竣工验收程序,三是是对各项目村建设内容、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及投劳折资等账务管理情况进行公示公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五是强化项目整合。在全额落实县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的基础上,我县以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为平台,积极整合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土地治理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2013年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项目资金4920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统一验收、分类实施”的原则,集中打捆投向项目区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六是强化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无论是在项目规划还是项目实施中,让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真正成为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为确保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工程持续有效利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对项目资金形成的资产。明晰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努力探索项目资金形成的资产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的管护新模式。一是对渠系工程的产权,明确归村级用水户协会所有,作为建后管护的主体,依法享有工程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收益权。项目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用水户协会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并与目标考核相挂钩。二是对田型调整形成的资产,按承包面积量化到收益农户,其产权归农户所有。按照农田管护标准,全权负责农田的日常管护工作。三是对田间作业道路所形成的资产,归村民委员会所有,并按各村民小组区域内的已建田间作业道长度,将其资产细化到各村民小组,全权负责项目区田间作业道路日常维修养护工作。
通过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实施,使整个项目区新增灌溉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新增节水能力52.31万立方米,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6.24万公斤,油菜籽2.7万公斤。新增种植业产值3666.08万元。
现代农业水稻项目为我县在石安、高堰、塔山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有力推动了项目区10万亩粮油基地建设,推进了产业发展,推动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形成,大大加快了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
第三篇:2014马铃薯轮作倒茬试验项目方案
2014马铃薯轮作倒茬试验项目方案
赵培艺
一、试验目的、内容
针对四子王旗的马铃薯重茬种植,促使马铃薯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且病情逐年加重的趋势等情况,开展马铃薯轮作倒茬试验研究。本试验针对目前四子王旗马铃薯连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在连作田上进行轮作倒茬试验,比较不同轮作方式、不同种植类型对连作马铃薯田土壤肥力、病虫害、马铃薯产量和轮作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应马铃薯轮作倒茬的最佳倒茬作物,为马铃薯田建立合理的用养制度,为提高我旗马铃薯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承担单位
四子王旗科技局
大黑河乡大黑河行政村厂汉营金惠种养殖合作社
三、地块要求
在马铃薯重茬严重地区选择旱地、水地和膜下滴灌三种不同种植类型的具有代表性地块,进行轮作倒茬试验。
四、试验安排
(一)、一年轮作(2014年)
1、旱地马铃薯试验(前茬:左半2012年马铃薯,2013年向日葵;右半2012年向日葵,2013年马铃薯)
试验方式: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油菜籽→马铃
薯;⑵荞麦→马铃薯、⑶莜麦→马铃薯、⑷草谷子→马铃薯、⑸玉米→马铃薯、⑹向日葵→马铃薯,⑺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2、水地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 小麦→马铃薯;⑵玉米→马铃薯、⑶莜麦→马铃薯、⑷洋葱→马铃薯、⑸向日葵→马铃薯、⑹草谷子→马铃薯,⑺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3、膜下滴灌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大葱→马铃薯;⑵玉米→马铃薯、⑶大豆→马铃薯、⑷甜菜→马铃薯、⑸芥菜→马铃薯、⑹向日葵→马铃薯,⑺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二)、二年轮作(2015年)
1、旱地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向日葵→荞麦→马铃薯;⑵向日葵→莜麦→马铃薯、⑶向日葵→草谷子→马铃薯、⑷向日葵→油菜籽→马铃薯、⑸向日葵→玉米→马铃薯,⑹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2、水地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向日葵→小麦 →马铃薯;⑵向日葵→玉米→马铃薯、⑶向日葵→莜麦→马铃薯、⑷
向日葵→洋葱→马铃薯、⑸向日葵→草谷子→马铃薯、⑹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3、膜下滴灌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向日葵→大葱→马铃薯;⑵向日葵→玉米→马铃薯、⑶向日葵→大豆→马铃薯、⑷向日葵→甜菜→马铃薯、⑸向日葵→芥菜→马铃薯、⑹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三)、三年轮作(2016年)
1、旱地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向日葵→荞麦→玉米→马铃薯;⑵向日葵→莜麦→玉米→马铃薯、⑶向日葵→草谷子→玉米→马铃薯、⑷向日葵→油菜籽→玉米→马铃薯、⑸向日葵→玉米→莜麦→马铃薯,⑹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2、水地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向日葵→小麦→玉米→马铃薯;⑵向日葵→莜麦→玉米→马铃薯、⑶向日葵→洋葱→玉米→马铃薯、⑷向日葵→草谷子→玉米→马铃薯、⑸向日葵→玉米→莜麦→马铃薯、⑹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3、膜下滴灌马铃薯试验
试验方式: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4亩)⑴向日葵→大葱→玉
米→马铃薯;⑵向日葵→玉米→莜麦→马铃薯、⑶向日葵→大豆→玉米→马铃薯、⑷向日葵→甜菜→玉米→马铃薯、⑸向日葵→芥菜→玉米→马铃薯、⑹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对照田),马铃薯品种为克新一号。
(四)、化肥施用量、播种量:
马铃薯:专用复合肥50公斤;磷二胺15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播种量125公斤/亩(选用克新一号良种)
向日葵:二胺15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硼肥1公斤。(品种选用3638C新世纪)
(五)、播种时间:旱地6月1日膜下滴灌6月3日水地 6月6日
(六)、种植方式:各种作物均采取常规种植方式。
四、测定项目及方法
1、土壤养分的测定每轮作一次对土壤进行一次测定,主要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磷、钾。
2、病虫害测定对马铃薯病虫害的测定,采用每亩多少染病株计数。
3、对试验田各种作物实收产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平均亩产量,对比不同轮作方案对作物经济效益的改变。
4、在每个试验田采用定点挂牌的方法定期调查:株高、开花情况、芽眼个数、芽眼深浅等形状。
五、充分认识试验工作的重要性,经常深入试验田,加强对试验中问题的诊断、研讨、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四子王旗科技特派员
2014年6月26日
第四篇:地置黑木耳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地置黑木耳项目可行性分析及
资金申请报告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前朱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管 振 华 二○一○年七月
地置黑木耳项目可行性分析及
资金申请报告
黑木耳,是传统的食、药兼用菌,既具有高蛋白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又有清爽可口、脆嫩宜人的口感,并且因为其具有清肺益气、滋阴壮体、补血活血等疗效作用,被纺织、矿山、理发、环卫以及一线教师等高尘作业人员作为必需食品,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2009年的消费市场,人工栽培黑木耳每千克价格达50元左右,商品质量高的可达70元左右,2010年市场价格更是坚挺有加,加上国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发展空间很大,生产前景十分看好。
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土柏岗乡大学生村干部于景嵩、管振华经过2年的努力,成功引进、试种了地臵黑木耳,该项目符合本乡实际,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土柏岗乡具有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现实需求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是典型的农业乡,拥有耕地30000亩,地质为黄河淤灌,洼地面积占60%,乡内河渠纵横,十九条主要河渠总长度达到64公里,排灌十分便利。由于特殊的地质和水利条件,常年以来,土柏岗乡的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农业经济收入低下,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直接影响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的农民群众有的致富愿望十分迫切,乡党委政府也一直在寻求帮助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而地臵黑木耳就提供了致富的好路子。
二、土柏岗乡具有发展地置黑木耳的现实条件
一是气候事宜。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属于中高温型菇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5℃,最佳为22~28℃;一般耳片生发及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35℃,最适温度为20~28℃。根据以上特性,专家建议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二是成本较低。制造黑木耳菌种所用的碎木屑、麦麸、棉籽壳等主要原材料均可在本乡境内解决,使得原料成本较低;本乡剩余劳动力丰富,且用工薪酬较低,使得人工成本较低。
三是种植方便。土柏岗乡准备推广的地臵黑木耳采用菌袋臵地种植,既可大田种植、又可庭院种植,管理方便,节省人力。
四是土地广阔。本乡现有的30000亩耕地均可适用于地臵黑木耳生产,农户的庭院平均在0.4亩以上,适合发展以黑木耳种植为主的庭院经济。
三、土柏岗乡具有发展地置黑木耳的技术支持
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是开封地区唯一一家以培育、推广地臵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育种工厂,具备了液体菌种的制作工艺,占地百余亩,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黑木耳实验田40亩。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为发展地臵黑木耳种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自2008年10月底至今,大学生村干部于景嵩、管振华的协邀请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的农业技术专家朱新锁、冯金秀等来乡实地考察和召开黑木耳推广会5次,组织种植能手赵和平、朱秀忠等种植能手亲赴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参观学习8次,通过试种使部分种植能手掌握了地臵黑木耳的培育技术。
四、土柏岗乡具有发展地置黑木耳的广阔前景
一是率先引进。开封全有黑木耳基地培育的黑木耳菌种为东北野生黑木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价格每千克可达60元以上,可是,其黑木耳菌种才刚开始在开封推广,目前,只有土柏岗乡率先引进,大学生村干部于景嵩和管振华在所任职的大杜砦村和前朱村建立了实验田并试种成功。
二是收益丰厚。地臵黑木耳属高投入高收益项目,每亩种植菌种1万个,菌种成本1.3万元,铺设喷洒水管成本1500元,药剂成本1000元,人工成本3000元,根据市场评估,该品种黑木耳的价格最低为每千克45元,3个月为收获期,每亩可净收益3.7万元。
五、推广地置黑木耳的现实困难
目前,推广地臵黑木耳的最大困难为资金匮乏,先前的引进、试种投入的近7000元资金都是由大学生村干部从自己的工资中节省而来,很不容易,地臵黑木耳每亩成本至少为18000元,绝非一般农户所能承受,若无资金支持很难形成气候。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拥有了试种、推广黑木耳的一定条件,但是资金匮乏,难以大面积推广。今年拟建立地臵黑木耳试验田3亩,需资金6万元,恳请上级予以支持。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前朱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管 振 华 二○一○年七月
第五篇:水稻高产创建部级项目实施总结
水稻高产创建部级项目实施总结
为推进全县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增强我县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棉油生产全面持续稳定发展,2010年我县被列为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之一,为切实抓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工作,我们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采取“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方式,在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下,经过县委、县政府、县农业部门与实施乡镇的共同努力,我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取得较好成效。现就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概况
(一)实施地点与规模。我县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分布在翔凤镇白羊坡村、望水村、和平村、旗鼓寨村、狮立坪村;漫水乡新拱桥村、三坝村、枫木村;三胡乡猴立堡村、范家村、胡家沟、梨园沟、关坟村。高产创建的目标是:700公斤攻关、650公斤展示、600公斤示范,在漫水乡新拱桥村、翔凤镇白羊坡村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片2个,面积243亩;在漫水乡三坝村、翔凤镇望水村和旗鼓寨村、三胡乡胡家沟村建立千亩展示片4个,面积4251亩;万亩辐射带动片7个,面积6906亩;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总面积1.14万亩,涉及农户4521户。我们按照统一要求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二)品种与目标产量。根据水稻优质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水稻生产实际,全县今年水稻高产创建主导品种为谷优964。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其中100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700公斤。示范片内95%以上的田块要达到目标产量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三)实施效果
今年我县水稻高产创建经过全县上下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月下旬,我们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及省厅种植业处的要求,对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产量结构进行了多点调查测产验收结果如下:
1、百亩攻关片:据对漫水乡新拱桥村、翔凤镇白羊坡村两个百亩攻关核心区随机测产调查,面积243亩,平均亩产668.4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20.3公斤,增产21.9%。
2、千亩展示片:千亩示范区面积4251亩,据4个展示片产量调查统计,平均亩产613.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5.4公斤,增产11.9%。
3、万亩示范片:6906亩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601.4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3.3公斤,增产9.7%。
(四)经济效益
百亩攻关片面积243亩,平均亩产668.4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20.3公斤,增加稻谷产量2.92329万公斤; 千亩展示片面积4251亩,平均亩产613.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5.4公斤,增加稻谷产量27.80154万公斤;万亩示范片面积6906亩,平均亩产601.4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3.3公斤,增加稻谷36.80898万公斤。以上合计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增加稻谷产量67.53381万公斤,按稻谷当前市场价2.4元/公斤计算,增加产值162.0811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我县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以及落实项目配套资金与工作经费等,县农业局成立了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水稻高产创建
实施方案,并积极落实万亩示范片的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实施示范乡镇村干部也组成工作班子,落实了“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定酬,包面积、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病虫防治”的“五定五包”责任制,确保了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实现了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田。县乡之间、乡村之间积极配合,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很好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户。水稻生育期各关键时期,由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发动,采取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据农时对示范片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共召开培训会10余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印发资料5000余份,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为水稻高产创建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乡镇技术指导员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定期不定期地入户指导,并通过电话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帮助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普及了示范区农业技术知识,加快了实用增产技术成果在生产中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
三是强化科技措施,组装高产技术。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粮油高产创建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聚集力量,认真落实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领,使示范片水稻生产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优良品种推广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推广10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100%。
四是争取资金投入。全县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内容,整合各种投入资源,保证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对高产创建活动必要的项目和经费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增加对高产示范片农
民的物化补贴,保障农技人员入户指导的工作经费。三是集约整合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各类项目资源,加快改善示范片的生产条件,保证示范片建设需要的资金、物质,推进高产创建工作。
五是强化检查指导。在县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保证高产创建顺利进行。围绕完成高产创建指标开展工作,认真总结高产创建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创新投入方式、培植高产种植大户、集成技术经营模式、创新技术推广方法、机制和组织管理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下年开展高产创建提供经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和部署,认真总结高产创建经验和教训,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搞好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示范区产量。
一是规范做好测产验收。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的要求部署,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在水稻成熟时,对实施万亩示范片进行测产和实产验收。
二是积极拟定下一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方案。使项目区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技术。
来凤县高产创建领导小组
201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