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
摘要 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着手,分析了城市防空作战的主要特点、在信息条件下实施城市防空信息作战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我作战装备与强敌装备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实施城市防空信息作战所占据的战场环境有利、作战准备扎实、政治优势明显等有利因素,由此得出了实施有效地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必须着力锻造“三大网络盾牌”,才能取得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最后胜利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变,战场对抗的焦点也由“物能”的碰撞转向信息的获取、争夺和利用。信息作为渗透于作战系统的结构性要素,对杀伤力、机动力、防护力的维系和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夺取和保持信息权的争夺将成为作战的重心。强敌对我实施空袭作战的实质主要表现为一种信息主宰下的空中火力打击。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作为国民经济重地和政治文化中心,必将成为敌我双方抗争之地。防空作战的战斗力的形成不再是火力、兵力、机动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全面获取信息资源、牢牢掌控制信息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本土作战优势,军警民合力抗敌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反空袭作战。
一、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
战争历史表明,不同时代的不同战争情况,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城市防空信息作战问题,必须着眼其特点和发展,从特点和发展的分析与综合中揭示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本质规律,这是我们深入系统研究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理论、提升城市防空信息作战能力的实践基础。综观美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作战的理论与实践,前瞻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为五点:
一是地位重要。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潜力雄厚,资源丰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强敌对城市实施空袭作战,其目的将是通过长时间、大规模、多方向的火力突袭,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迫使我在政治上让步。因此,城市防空作战的胜负事关国家安危、民族荣辱,具有鲜明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二是时间提前。以往的城市防空作战,主要是在作战过程中,与敌争夺战场主动权。现代侦察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作战双方不仅在战时,而且在平时就能运用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获取对方的信息,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不为用,高技术条件下争夺战场主动权就是争夺制信息权。
三是空间拓展。以往的城市防空作战主要是以地面防空兵器抗敌特定方向及空域内空袭兵器的突然袭击。高技术条件下,由于大量高新技术广泛运用于战场,大大拓展了作战的空间,使作战空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防空作战的战场突破了过去的以陆地为主的平面界线,并已扩展至陆、海、空、天这种“自然空间”,具备了多维立体性质,为争夺战场主动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四是手段特殊。以往的城市防空作战主要是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通过数量优势取胜。高技术条件下的城市防空信息作战,主要是围绕着作战活动中信息的获取、管制和处理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的隐蔽与防护等。以信息战为主,综合运用各种作战力量和作战方法,夺取信息优势,如指挥控制战、情报战、心理战、计算机网络战等,都成为城市防空信息作战新的途径和手段。
五是难度增大。高技术条件下的城市防空作战,由于知识和信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要求作战力量体制和战争动员机制具有很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很强的平战转换能力,而且对作战力量的科技含量和参战人员的智能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同时,我们的信息技术和装备的与强敌相比差距较大,从而使我们在与敌争夺主动权特别是制信息权的斗争中,将遇到更大的困难。此外,作战持续时间缩短,战场纵深相对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的回旋余地,以往的一些传统作战经验和做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城市防空信息作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技术条件下强敌空袭目的、手段、方式的演变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致使未来城市防空信息作战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情报获取渠道狭窄,侦察预警较为困难
强敌空袭突防能力强,攻击发起突然。未来对我城市实施空袭作战,必将广泛实施超低空突防、夜间突防和隐形突防,并利用强烈的电子干扰,压制和瘫痪我情报预警及指挥系统,达成空袭的突然性。而我侦察预警手段少,探测距离近,发现目标的概率低,预警系统抗敌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摧毁的能力较弱,情报处理自动化程度低,我侦察预警时间短,难度很大。
(二)防空力量单一薄弱,对空抗击较为困难
强敌空袭手段多样、打击精确,未来对我城市实施空袭,必将以空天地海一体化预警指挥为核心,集中使用各类精确制导武器,从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对我城市内政治、经济、军事等重点目标实施防区外打击、导弹突击和夜暗攻击。而一般城市内防空力量、防空兵器、装备种类单一,技术性能差,数量匮乏,尤其是在夜暗和电子干扰环境下作战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形成梯次环形而有重点的兵力部署,组织有效地对空抗击较为困难。
(三)重点目标种类繁多,伪装防护较为困难
强敌侦察手段先进、形式多样,未来对我城市实施空袭作战,必将综合使用太空侦察卫星、空中侦察飞机、地面情报分队和各类侦察器材,对我作战区域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全时辰、全空域、全频谱的覆盖式精确侦察。而作为代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心城市一般都处于重要地带,大都地势开阔,植被稀少,能见度良好,并且市区内重点目标繁多,且多数大而暴露,伪装防护较为困难。
(四)参加力量成份复杂,指挥协同较为困难
未来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参战力量多元,作战行动多样,指挥协同复杂,既要组织好与空军的协同,又要组织好与野战部队的协同;既要组织内部诸要素的协同,又要组织好军地之间的协同。目前虽有组织但不健全,虽有规定但关系不顺,虽有计划但手段落后,致使战时保持稳定指挥和有效协同较为困难。
三、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矛之不坚,盾显其固;矛之锋锐,盾则百穿”。为确保我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取得最后胜利,必须立足我现有装备,充分利用战场环境有利、作战准备扎实、政治优势明显等于我有利的因素,扬我之长,击敌所短,阻敌于我防区之处,确保城市重点目标的对空安全。
(一)多措并举,构建全方位的空情预警侦测网
根据城市防空信息作战的需要,可由省军区(警备区)统一组织作战区域内的民用军用雷达、民兵预备役对空观察力量、人民防空空情警报和有无线通信保障力量,按照“高低结合、远近相际、接力传递、空情共享”的原则,统一编组为手段多样、报知迅速、及时可靠、四通八达的“三网一中心”预警报知体系,为指挥员提供准确、周密、不间断的空中情报。
雷达侦察网,雷达侦察具有不受天文时间的限制,能在较远的距离上发现目标,掌握情况较全面、连续等优点,是防空兵对空侦察的主要手段,是保障实施射击指挥的重要情报来源。由民航机场雷达、海洋岸基雷达、船载导航雷达、侦察警戒雷达、阵地火控雷达组成,重点部署敌机主要来袭方向的翼侧和防空指挥所附近,并适当建立隐蔽雷达站,采取交替开关机、瞬时开关机、适时变更部署、区分空域和时间等方法,连续不间断地进行远方空情报知。
对空观察网,为了防止雷达受敌高强度的电磁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摧毁所造成的空情中断或漏情,弥补侦察雷达对低空目标尤其是对巡航导弹的侦测盲区,编组远方观察哨、近方观察哨和阵地观察哨,按照定人、定位、定方向、定任务,侦察员与炮手相结合、器材与目视相结合、主要方向与圆周搜索相结合、低空与中高空相结合“四定、四结合”等方法,依托高大建筑物顶层平台或有利地形,构成有重点、圆周、多层、多器材的对空观察哨网,重点监视低空突防的空袭兵器,为指挥员提供可靠的空情依据。
空情侦测传递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军地共享、技术互补、人才通用的优势,统一组织作战区域内的有无线通信分队、电信移动护线应急分队,编组无线侦测网和空情传递网,在敌来袭的主要方向和重点目标附近,空悬大量的多道声响及磁外或红外传感器,对敌短波和微波通信实施侦听、测向和截取。通过与侦察雷达网、对空观察网的横向无缝链接、纵向同频传递、局部合理优化、功能系统整合,形成远中近相际、高中低复合的空情侦察预警体系,为防空作战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空情报知。
情报处理中心,未来城市防空空信息作战,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掩护任务错综复杂,对情报的分析、判断、使用将直接关系到对空抗击的成败。因此,应依托地方电信网管中心、人民防空情报自动化接收系统、野战部队及预备役民兵通信网络,对各种侦察手段获取的空中情报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并由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对各种情报进行筛选、分析,及时提供给指挥员进行决策,以便快速形成作战决心。
(二)刚柔相济,构建高效能的对空防卫抗击网
即综合运用隐蔽防护和火力抗击等手段,形成整体综合优势,降低其空袭效能。
隐真示假。通过采取一系列虚假的、与真实意图不符的活动,制造种种假象,或直接制造大量的假信息或无用信息,使真信息和假信息混淆,使敌人真假不分或认假为真,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具体讲就是“盖、改、设、移、围”。盖,就是掩盖目标。即利用人防工事、民防设施、野战工事和坚固的建筑物将军事指挥机构、通信枢纽、重要装备和主要作战物资转入地下进行掩蔽,降低保卫目标的显露性;改,就是改变形状。即将重要的军事设施、武器装备、指挥机构进行变形,隐蔽目标的真实形状,以真示假;设,就是采用仿真材料、制式器材及报废装备等制作假阵地、假目标、假火炮、假机场等;移,就是移动目标。适时组织民兵预备役分队、居民等,将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转移,使敌预定空袭目标失踪,进而降低空袭效果;围,就是利用民用设施包围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或者把指挥机构转移到境外机构之中,使敌不轻易地打击。成功的欺骗可抵消敌信息侦察监视手段先进之长,弥补我之不足
以软制敌。综合采取隐真、电子进攻、兵力(火力)突击和信息保密等措施,对敌信息获取设备和渠道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封锁。同时,综合采取病毒阻塞、垃圾数据阻塞、电磁阻塞和硬打击断道等具体方法对敌人的通信信道进行堵塞、压制、破坏和干扰,最大限度地降低敌信息传输的数量和质量,割裂指挥员与作战部队以及作战部队与作战部队之间的信息联系,使他们接不到指令或彼此失去联系,相互孤立,难以进行有效的协调一致的行动。
以硬毁敌,一是火力摧毁。即使用战役战术导弹、反辐射导弹、高射炮和航空兵,重点部署在敌空袭兵器可能来袭的主要方向,采取点面结合,星位布势;重拳击顶、环形布势;机动设伏,灵活布势等方法,慎重选择打击时机,合理确立反击重点,运用多种打击手段,对敌信息节点、预警飞机、精确制导武器平台实施精确打击,首斩其头,断其肢体,扰其部署,迫早展开,使其减刹空袭效果和失去还击能力;二是物理破坏。即使用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脉冲武器及微波辐射武器等,施放高强度的电磁波,使敌指挥控制系统和信息武器系统中电子设备元器件,因瞬时负载过荷被击穿或烧毁,从而丧失工作能力。
军民一体,攻守兼备,未来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实质上就是军民一体的共同反空袭作战。我们应充分动员使用地方邮电、通信、人防、公安等通信网络和设备,与参战部队的技术装备相结合,实现军民信息技术和装备兼容集优,建立适应作战需要的全方位的指挥与控制系统,确保我信息渠道畅通。同时,利用地方广播、电视等信息媒体,制作并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战争动员和政治、军事、外交宣传,对敌开展心理战和舆论战,动摇其决策,瓦解其军心,争取敌民意。充分发挥网络用户、计算机专家等非军事专业信息力量的作用,嵌入敌信息作战指挥系统,删改、破坏、干扰敌作战指令,对我方的信息系统,要不断地加密、加固、修复,查杀敌植入的病毒,恢复系统的完好状态。
(三)优化结构,构建不间断的防空指挥控制网
多指结合,增大备份。未来城市防空信息作战,必须建立基本指挥所、预备指挥所,必要时还可建立前进指挥所、辅助指挥所等多个指挥机构,实行多样化编组,以多指结合的方式,实施作战指挥。一旦基本指挥所或接替指挥任务的指挥所被发现或遭到严重破坏,无法继续工作时,其他指挥所应及时接替指挥,保证作战指挥连续顺畅。
职能转换,互相替代。在一定条件下,当我上级指挥所受到严重破坏而不能遂行指挥任务时,可将指挥权暂时交给下级指挥所,以下级指挥所遂行上级指挥所任务的方式实施指挥。同样,当下级指挥所受到严重损失不能工作时,也可由上级指挥在遂行本级任务的同时遂行下级指挥所的指挥任务,以确保指挥效能正常发挥。
以组代所,应急指挥。在可能的情况下,当我下级指挥所遭到破坏而不能遂行指挥任务时,由上级指挥所派出指挥小组,或战场协调小组,携带通信器材以及保障分队,迅速前往失去指挥的部队接替指挥。
第二篇:针对敌方空袭特点 加强城市防空建设
针对敌方空袭特点
加强城市防空建设
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的两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再一次向人们兆示,高技术条件下的空袭战,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己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并把大中城市作为首选的攻击目标,空袭与防空袭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又着力寻找解决途径的热点问题。作为担负城市防空袭主要职能任务的县市区军事机关-----人武部,必须面对新的挑战,立足现实情况,加强城市防空袭的指导和建设,把各项准备工作做扎实,以便从容应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城市防空袭战争。
一、强化一个观念------城市是未来战争敌我争夺的焦点,必须强化做好城市防空袭准备的紧迫意识。
城市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战争潜力的聚焦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必然成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敌方空袭的重点打击、我方重点防护的目标。城市作为未来战争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己经活生生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研究,做好准备。因为城市防空袭工作做不好,一旦遭到打击和破坏,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团部队把首批空中打击目标直接指向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及其它大中城市,尽管伊拉克人防工程坚固,城市防空袭准备充分,但仍然被击中要害,受到重创,处于“半休克”状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提高防空袭的能力,不然就要在未来战争中吃苦头。然而,我们有些党委、政府和市民对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象抓经济建设那样去做好城市防空袭的准备,起码是城市防空袭的弦绷得不紧,缺少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比如,有的认为,现在大的战争打不起来,即使打起来也不一定就会轮到我们头上,城市防空建设搞好搞差无所谓,和平麻痹思想比较突出;有的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装备先进,高技术战争“高”不可防,城市人防工程建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恐“高”心理导致信心不足;还有的认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任务那么繁重,挤不出资金加强城市防空建设,等待国家拔经费、给装备,存在着害怕困难,有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思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军事机关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议,重视加强城市防空理论、人防建设和对策性研究,加大国防教育和动员的力度,进行国防法规,特别是《人民防空法》的学习,组织城市防空演练等,从而使各级领导、广大市民能够加深对城市防空袭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自觉站在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加强城市防空建设,真正确立起抓城市建设不忘防空建设,抓防空建设就是关心国防,替人民负责,就是有政绩的观念,形成各级重视城市防空,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防空袭活动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一个机构------城市防空袭情况突然、组织难度大,必须建立完善防空指挥体系和保障体系。
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告诉我们:战争的双方,谁有充分的准备谁就能够立足主动;谁没有准备谁就陷入被动、失利的境地。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主要是空袭战争,战争的爆发将首先从空袭大城市开始,战前的征候相对减少,战争多具有隐藏性和突然性,加之对空袭难以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反击,损失和破坏的程度加大等,城市防空呈现出情况突然,任务紧急,组织指挥复杂,各种保障困难的特点。这就要求城市的防空袭必须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精干高效的城市防空组织指挥体系和保障体系,能够在遭受空袭的情况下,迅速进入战争状态,实施有力的组织指挥,防止惊慌失措,群龙无首,确保防空袭有组织、有计划,紧张有序地进行,从而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尽管这几年城市防空组织建设引起了党和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规定,在县市区以上城市建立了人防战备机构,下设有人防、交通、通信办公室,人员、经费都有相应的保障,对于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体制不顺、装备落后、建设不力、人员素质不强的问题,有的甚至是有名无实,人浮于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城市防空建设的发展。
由此可见,做好城市防空袭准备,就必须大力加强组织指挥建设,确保时时处处有人抓、有人管,确保人防工程,防空袭建设长流水、不断线。一是要建立高度应变能力的防空组织指挥机构,赋予其具体明确的职能。当前,就要依托己经建立的人防、交通和通信机构,不断充实人员,组成防空指挥办公室,由党政领导负责,吸纳军、警等专业人员参加,定期开展活动,切实担负起防空指挥的责任。二是要拟制出符合未来战争要求又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的防空预案。在城市建设中一步一步地抓好落实。在防空预案的落实过程中要适当缩小作战单位,实行分段指挥,分层保障,做到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相互促进。三是要建立多手段、多途径的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提高通信联络、空情收集和警报报知能力,以便在遭遇情况后能够及时准确、顺畅地实施组织指挥。
三、加强一个建设------人防工程是城市防空袭的支撑,必须加大城市人防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力度。
城市防空袭是以城市人防工程为支撑的,没有成龙配套的人防工程建设,城市防空袭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城市防空就必须加大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力度,尽可能地达到能藏、能抗、能生存的要求。南联盟之所以顶住了北约集团78天的狂轰滥炸,仍然保持着70%的军事力量和80%以上的重型装备,有800万人隐藏到了防空地下室里,使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联盟经过长期的努力,建设有大量高强度的人防工事。就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看,经过50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己初具规模,必将在未来空袭作战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城市的人防建设与现代战争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防工程数量少,人均掩蔽面积达不到1平方米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工程设施不配套,抗毁能力低,可用性差;老的人防工程没有很好开发利用,新的人防工程又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留下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隐患。比如防空法规定,在城市进行大型建筑时,必须同时进行配套的人防工程建设,保证人、物的转移和防护,而实际上有许多城市建设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不但会严重阻碍防空事业的发展,而且在未来的防空袭斗争中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城市防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把人防建设纳入市政建设的总体规划。要以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导向,紧紧围绕战备、社会和经济“三个效益”一起上的指导原则,大面积开发利用人防工程,提高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和综合开发能力。严格按照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修建一批设备完善、功能齐全高质量的现代人防工程,以满足城市防空需要。二是瞄准未来战争,加强人防建设。严格落实《人民防空法》关于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有关规定,逐步扩大人防地下室的使用面积,确保遇有情况,便于市民紧急散有地方可藏。人防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对未经批准而又没有按规定修建地下防空室的要责成其补建,没法补建的,要交纳相应的经费,严禁违规免建地下室。对违犯法规破坏人防工程或拒不建设人防工程的单位,要依法追究领导责任。三是要提高人防工程的防护能力。人防部门要及时对过去的人防工程加以改建,尽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工程的防电磁能力,现代伪装能力以及通信警报系统的建设,以抗击敌热辐射和电磁毁坏的能力,以及抗敌高技术兵器连续打击的能力,实现人防建设由传统型向高技术型的转变。
四、扭住一个根本------城市防空袭准备的关键在人,必须着力提高市民的防空袭素质。城市防空袭,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无论是防空袭的重视程度,人防工程建设的好差,还是自我防护能力的强弱,都是靠人去完成的。因此,加强城市防空袭建设,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提高人们的防空素质。六七十年代,我们“深挖洞,广积粮”,准备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城市防空宣传比较深入扎实,人们的战备弦绷得比较紧,熟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空知识和技能。进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后,人们的防空观念有所淡化,部分同志甚至到了麻木的程度。如近几年一些大中城市组织防空袭警报演练,多数人是充耳不闻,没有把它当回事,更谈不上采取什么行动,进行自我防护。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各级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下功夫提高人们的防空素质。在这方面,南联盟人民的防空精神确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的。他们在北约空袭时,既积极反击,严密防空,保存实力,又勇敢地走上桥头、广场保护重要目标。
提高市民的防空素质,当前,我们一是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空意识。人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与人民生命财安全息息相关。要把人防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规划,摆上重要位置,大张旗鼓的宣传《国防法》、《人民防空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未来反空袭作战的正义性和必胜性,激发市民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斗志和热情。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现代空袭反空袭作战的有关知识,使人民群众了解掌握在空袭条件下自我防护的本领。二是要培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防空专业队伍。着眼高技术条件下空袭反空袭的作战特点,有重点地组织抢修、伪装、运输、通信、工程建设等专业队伍,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防空袭战法,加强专业性演练,不断增强防空袭专业技术和战术水平。三是大力加强城市高炮分队建设。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用普通的高炮击落了隐形飞机和巡航导弹,说明高炮在高技术战争中,同样能起到克敌制胜的作用。因此,当前要重点抓好民兵预备役高炮分队建设,突出“新三打三防”的训练内容;抓好指挥干部和专业骨干的训练,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高炮分队遂行反空袭作战任务的能力;组织民兵进行近似实战条件下的防空演练,重点研究如何搞好防空袭的指挥协同,快速反应,有秩序地组织民兵隐藏疏散,如何进行军民通用物资的储备等,使城市防空袭准备进入实质性阶段。(
第三篇:信息作战的本质(范文)
论信息作战的本质
(内容提要)
自从1985年一名美国海军少将发表论文呼吁用“信息战”这一术语涵盖电子战以后,世界军事领域对信息战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中经历了实践检验。究其本质是为知己知彼,占具战场的主动权
【关键词】 信息化战争
信息权
信息服务
信息暴力
人才支撑
一、信息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
信息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作战样式和基本作战行动。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张有电子和计算机网络空间构成的电子信息空间惊醒的战略、战役或战术性作战。信息作战亦称信息对抗,是战争中的具体信息行动,是未来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作战的主要样式是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战,此为正面作战;其基本手段是电子攻防、计算机网络攻防和以反辐射、电磁脉冲等武器对电子设备的硬摧毁及对这种硬摧毁的防护;而是破坏这些有生力量和军事设施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包括对敌信息探测、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在内的军事信息系统。信息作战的辅助样式是情报战、精确战、心理战和道义战,此为奇面作战,其基本手段是利用间谍获取科技手段无法异地得到的战场信息,已达到精确攻击敌方要害的目的,或通过信息舆论和法律公正在道义上获得民意支持,对敌军心理照成压力以及提升我军士气。信息化战争的目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攻城略地,进行消灭有生力量,而是在争夺信息优势,占领信息高地,夺取制信息权。已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政治、经济等目的。可以说信息化战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的,为了这个目的而进行的。2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
2.1 作战任务:从支援配合到独立主导
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征,是构成了信息网络化的战场,CISR系统成为主要作战目标,制信息权斗争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
谁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谁能在作战体系间的对抗中处于有利地位,均取决于谁握有制信息权。正因为如此,一制信息权为目的的信息作战,将逐步发展为信息化战争的的独立阶段或作战样式,它将具有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性质。此时,信息作战力量由专业力量扩大到联合作战力量,重大信息作战行动往往由联合作战指挥部直接组织实施,信息作战行动可独立达成整个战役甚至战争的目的。
夺取制信息权已经成为联合作战的重要目标,它与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同等重要,甚至超过之。信息
4进攻力量不断向超远程、大威力、软硬一体化方向发展,导致战略级、战役级信息作战力量的大量出现,参展军兵种均围绕敌方信息木笔哦展开攻击。信息作战行动成为联合作战行动的主导。以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实体摧毁战为核心的夺取制信息权的作战,渗透到陆、海、空、天各个战场空间,并贯穿于联合作战的始终,这决定了信息作战必然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
在战争实践中,信息作战从最初的保障手段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远的如贝卡谷地之战,近的如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标志着通过信息作战夺取制信息权,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作战样式。湾战争首批打击的目标中,信息目标约占50%;到了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队首批空袭目标中,信息目标达到70%以上,都说明了信息作战的主导作用。2.2作战空间宽广
任何一种作战形式都有其特有的作战的空间。如空战主要在空中进行,海战主要在海洋中进行,陆战主要在陆地进行。而信息作战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托宽了作战的相关空间。信息作战在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等同自然空间里,融入了电磁频谱和基督教网络等信息空间,在有形战场中增加了无形战场,通过信息的控制运用进行超视距作战,全纵深作战、非接触性作战、非线性作战等,情报、心理、电磁等信息领域的争夺伴随战争的始终。
2.3作战实时化、指挥平面化、行动立体化
作战实时化、指挥平面化、行动立体化是对战场上敌我双方发生的各种情况立即做出反应采取对策,缩短了指挥周期,而且是最高指挥机构直接对基层各作战单位的平面化指挥,各作战单位立体化、一体攻击。从而达到攻击的迅速、精确和全面的胜算。比如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总统可以随时掌握战争的动态,战场的指挥员和某一架飞行的飞行员实时联络,精确指挥。E-3空中预警机可以探测和跟踪370签名范围内的600个目标,并能提供十分钟的预警时间,可以同时指挥上百架飞机作战,还可联络地面部队在空中打击的掩护下利用GPS精确攻击前进。战场呈现立体化、网络化趋势,各作战单位间、前后方、最高指挥机构和基层作战单位间实现网络一体化,信息实时传递,作战紧密配合,攻击快速精确,这些是信息作战的核心特点。2.4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标
所谓制信息权,就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信息的控制权。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斗力的强弱,将取决于是否夺取并保持着战场的信息权。信息以纪念馆逐步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战场制胜的关键因素。病例和武器数量占有事的军队,如果失去了制信息权,就将成为“瞎子”、“聋子”、和“靶子”,战斗无法指挥,毕竟陷入被动挨打的地位。伊拉克战争就是如此,伊拉克也有火箭弹等对美国军队有威胁性的武器,但都没能用上,美国在离伊拉克本土很远的海湾上就已经用战略导弹对伊拉克的战略基地进行了精确的“点穴式”打击,从而使伊拉克军队基本失去了有效的反抗能力,致使美军长驱直入,一周就占领了其首府巴
格达。首选攻击目标是CISR系统有效的信息进攻,是达到信息战目的,争夺信息控制权的主要手段。而信息进攻的首选目标是敌方的CISR指挥自动化系统。目标仅是干扰敌方一部雷达,那就只能对付一件武器;而如果干扰敌方整个CISR系统,就将使成群的武器和人员失去指挥和控制。此所谓“擒贼先擒王”,让敌方的大脑失灵。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就依靠其强大的信息攻击力量,使用卫星监视、空中侦察、地面监听和间谍侦探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在第一轮空袭行动中,就利用1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和携带各种精确制导弹药的80多架飞机,首先攻击了南军的CISR系统和防控系统的60多个目标,是南军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受到重创,很难集中兵力实施有效的反空袭作战。2.5信息化武器装备发挥关键作用
信息化作战武器装备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直接用于摧毁、破坏和削弱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并保护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各种武器装备的统称,主要包括信息对抗侦察、信息进攻、信息防御与保障武器装备,如今已愈来愈成为陆战武器装备体系的“新宠”。现代战争表明,信息作战武器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夺取信息优势的主要装备,也是夺取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信息优势的重要法宝,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用于战场,使战场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使打击的精确程度提高,使战场更加透明,制胜的途径和手段更加多样化。
3信息作战是战争与时代信息化的合成体现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数字时代,是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从作战手段上看信息作战只是信息化时代战争特点的具体体现。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人类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并始终以一种具体的作战形式表现自己。任何一种作战形式都是由一定的作战形式予以表现,任何一种作战形式都是社会生产力的时代表现。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背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所以根据时代生产力的不同战争的具体作战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战争形式到目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代战争的典型——凯撒两征不列颠。其特点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距离格斗。第二代战争的典型——拿破仑战争。其特点是进入火器时代,火药、滑膛式武器投入战争。第三代战争的典型——两次世界大战。其特点是坦克、飞机、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第四代战争的典型——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其特点是毁灭性的后果。
第五代战争的典型——次时代战争,由各国开发高科技武器的高科技战争(或者电子战),也有僵持不断的武装冲突。从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生产方式、科学认识和技术手段的发展,战争手段也从古代的冷兵器时代到现在的热兵器、核战争时代。信息作战方式的出现和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是信息军事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说到底,是作战手段信息化、军事信息化合社会信息化。
444
4作战手段的信息化意味着作战人、作战武器等作战个体的网络互联与实时的信息交换。信息战斗力成为现代战争的战斗力核心。信息作战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暴力产物。4信息作战是信息对作战人的高级服务
从作战性质上看,信息作战是人类冲突性交往在信息时代条件下的最高表现,战争是社会矛盾激化侯的终极形态。作战是人类特殊交往的形式,信息为人类在这种特殊交往—作战服务。所以,人是作战的根本,是信息作战根本,在利用信息作战的形式中战胜敌军,还要为信息作战的型中注入人的信息作战思想。让信息作战的方式更好的在人的操纵下更好的为战争的胜利服务。信息作战的指挥人要利用灵活巧妙的战法,谋求信息作战的优势。信息作战指挥员及其指挥机构,在信息作战中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筹划的以巧制胜,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这就要求作战的人要有主人意识,不能完全的依赖信息化装备。要有思想有谋略。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作战中,谋略运用的范围将更加广阔、手段将更加先进和多样,对抗双方的谋略较量也将更为激烈,因此,对信息作战中谋略运用的研究至关重要,尤其在我军信息作战武器装备尚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施计用谋作为一种无形的战斗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装备的不足,缩小敌我之间的技术差,从而实现以劣胜优。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军在信息领域对抗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作战中运用谋略艺术水平的高低,如何让信息作战更好的被指挥人所控制。但若要信息作战更好的为作战人服务也必须要求作战人要有精深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作战的各种功能,作战人一定要不断的跟踪学习信息作战的各种技巧,让人机结合,用人的非线程思维综合运用信息装备的线程信息处理,让战争艺术在信息作战方式中更具战斗力。5信息作战的不对称性更加突出
在我军历史上,从小米加步枪的落后装备应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最终消灭了敌人,赢得了战争。这就是我军早期的不对称战争的经典体现。大炮和原子弹的威力相同么?在硬杀伤方面,原子弹肯定比大炮枪何止百倍,但如果用大炮把投放原子弹的人给KO了呢?那谁会更有威力呢?投放原子弹的人都没了,原子弹也就无实质性的威力了。这就是不对称战争,以弱胜强,前几年,中国把自己的一颗报废的卫星用导弹给击落了,美国很是震惊甚至害怕,为什么?因为美国的战争能力基本全部建立在一卫星为主的信息网络之上。如果在战争状态下,我国用导弹把他们的卫星击落几颗,美国的大多攻击武器都将失去作用,美军就会变成“瞎子”、“聋子”。它对网络的要求太大了。所以在信息作战中,只要找到敌方的信息软肋,不论对方有多厉害的武器,都是枉然,从而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最高境界。在信息作战中,比的就是作战双方在信息化技术发展上先进,比的就是运用信息化能力的高度。这种能力的提高不但不对国家经济造成负担,还会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大社会效益。因为它的不对称性,可以减少在硬杀伤武器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摆脱军备竟赛的恶循环。6信息作战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信息暴力
战争中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社会的发展中转变为其发展动力。社会的科技发展也可以运用到现代战争中,所以科学技术是没有暴力性的,但在战争中的运用可以用使其成为暴力武器。如今整个社会都是以信息为主导,无处不透露着以信息为主要动力学的发展劲头。而战争的战争主导是没有一定界限的,战争的空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社会发展中的信息动力在战争时也会被战争暴力为信息暴力。现代战争的目的则主要以争夺信息优势、信息资源等信息资料为主。这是因为,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首要的战略资源和第一财富,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知识经济的灵魂、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进步的支柱、军事安全的核心、政治活动的生命、科技发展的平台。一句话,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了一切财富中的财富,一切资源中的资源,抢占了信息优势,占领了信息资源就等于拥有了支配其他一切社会财富的能力和特权。在战争期,一切社会信息的自由都将被信息暴力所强暴,都将为信息作战而服务。从整个社会的信息控制达到对敌方的信息主动。7信息作战需要人民群众的统一战线
通观这次伊拉克战争,我们不难看出,与以往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在凸显其“信息化”特征的同时,“民众化”的色彩也较为明显。所谓信息作战“民众化”,就是指作战人员、作战武器和作战保障等在相当程度上来自民间,一些民用信息设备、设施如美国的商用卫星等,均直接用于信息作战。参加信息作战的不仅有军队的专业信息作战力量,而且还包括来自于民间的非专业信息作战力量。这是因为,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越来具有军民两用性,军事专业技术与民用专业技术部越来越具有相通性,作战勤务、后勤保障、技术保障越来越依赖社会。这一趋势昭示人们:未来信息作战为人民群众直接参战提供了极大可能。比如网络攻防战,任何一个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公民,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进入网络的电话线,足不出户就可能成为网络战场上的一名“战士”,每台计算机都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作战平台,每个网络系统都可成为发起攻击的路径。由此,可以启发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群众在信息作战中的作用。
一是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信息获取中的作用。获取信息,是实施信息作战的前提,是争夺制信息权的重要环节。在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谁能够获取信息,谁就能够赢得战场的主动权。广大人民群众本身就置身于“信息源”中,只要把群众广泛发动起来,就是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有关进攻一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地理、气象、交通等各方面的信息。
二是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信息反击中的作用。破坏敌信息系统,是实施信息作战的重要方面。发动广大群众对敌信息系统进行反击,即可使敌在作战指挥等方面陷入混乱、被动的境地,进而为我粉碎敌人的企图并战而胜之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是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信息防御中的作用。电子对抗,是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特征,而电子防护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在未来作战中,可利用民众中电子技术人才多、活动方便等特点,广泛地开展电子防护作战。比如,积极协助作战部队,采取电子欺骗、计算机网络防护和信息安全保密等措施和手段,对我指挥控制中心、重要通信枢纽、计算机网络节点、雷达站等主要目标实施防护,确保我作战力量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8信息作战要以强大的信息人才作为支撑
信息作战的根本支撑还是人,信息化人才对信息作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论在信息作战的战略上还是在信息作战的战术上,都要求作战指挥人员有很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信息技术有独特的了解进而配合自己的作战思维在战争中发挥以强大的战斗力。所以信息人才的培养是信息作战战略的重要一步,利用社会高校和军队自身培养,扩充信息人才的储备,“文人武化”、“武人文化”。信息化人才的实现在信息作战的不对称战争中能发挥到以弱搏强的奇效。信息作战人才尽可能的社会化,信息战争的性质决定了其战场的不确定性,社会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信息暴力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社会信息力量的控制辅助,完成全方位的信息掌控。(参考文献)[1]巨乃岐 王建军.信息作战的本质探析.求实文刊,2005.[2]戴洁民.联合作战中的信息较量.解放军报,2006.[3]李志恒.认识信息战.知识天地,2006.[4]王正德.信息作战概论.军事出版社,2001.[5]佚名.战争的起源.百度百科,2009.[6]佚名.深刻认识信息作战新特征.解放军报,2006.
第四篇: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民防空建设成绩显著,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这是全国人民防空事业的最高荣誉。
今天上午,我市举行仪式,领受“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的牌匾。
在仪式上,自治区副主席高雄将“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牌匾交到市长李志刚手中。高雄在授牌仪式上充分肯定了我市人民防空工作,他说,十一五期间,桂林市人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敢于迎接挑战,着力破解难题,狠抓工作重点,主动有所作为,人防体系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整体建设水平和实力得到新提升,解决制约人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新突破,人防各项工作明显进步,呈现出“好中快进”的发展特点。高雄说,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桂林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荣誉,是对桂林市人防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希望桂林市各级政府和广大人防系统干部职工以此为契机,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和自治区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桂林市人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市长李志刚在颁牌仪式上说,十一五期间,我市人防工作以“战备人防、效益人防、和谐人防”为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人防组织指挥建设成效显著。桂林市军地联合指挥所、人防地面指挥所、人防机动指挥所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桂林市人防地下指挥所也已经完成主体施工,人防专业队伍组织健全、训练有素,多次参加演习,取得较好成绩,市区周边各县建立了20多个人防疏散基地,市区人口疏散率达60%以上;城市综合防护功能全区领先,现有人防工事面积110多万平方米;平战结合效益不断提升,人防教育宣传扎实有效。李志刚表示,我市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推进人防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将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一步提升人防工事质量和数量,强化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积极构建防空防灾一体化机制,努力建设现代人防。
自治区人防办副主任周久伟宣读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关于表彰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的通报》,副市长周卫主持颁牌仪式,市人防办全体干部参加了颁牌仪式。
全国人防先进城市是国家授予人防建设工作的最高荣誉。2008年以来,昆明市委、政府,昆明警备区高度重视、多次研究,将人防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并确定从2009年起,通过3年努力,至2011年,实现人防工作成为“西部一流,全国先进”城市的目标。昆明的人民防空组织、指挥、通讯警报、人防知识宣传教育、“两防一体”建设快速发展,人防工程建设坚持“地上有建筑、地下必有空间,建设必有人防”的原则,从机制创新入手,快速推进昆明人防建设步伐。
在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我市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这是我市连续第三次被授予这一称号。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加大了人防工程建设速度,向4万户家庭免费发放应急救援包,结合老小区修建人防地下停车场,开展疏散地域和地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设置标识牌,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市公共安全教育馆。“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兴建各类人防工程545万平方米,建成了国内先进的应急救援机动指挥系统,完成了全市10支人防专业队伍组建工作,提高了应急准备救援能力。同时,促进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无锡市市区人均使用人防工程面积超过1.2平方米,居全国设防城市前列。市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为社会提供再就业岗位2100余个,年创产值(营业额)超过2亿元,并为城市提供地下车位3万余个。昨从市民防局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我市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表彰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这是我市时隔15年后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据了解,我市人防在全国率先形成三位一体的平战应急疏散体系,率先建立合同制常备式的人防专业队伍,率先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人防,率先实践人防建设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率先推行防空防灾教育和训练基地化,率先迈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制人防轨道,率先实现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全面达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建成了与电信、军队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完善配套的人民防空指挥通信和自动化网络系统;建成了省、市、市(县)区、街道(镇)四级联网的光缆通信网,实现了省至市、市(县)区和镇(街道)的人防语音、图像、数据通信的联网传输与交换;建成了与政府应急办、公安、交通、水利、安全监督等部门资源共享的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保障及时畅通;配备了集卫星、微波、超短波、短波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快速机动、广谱通信、定位导航等功能的人防指挥通信车;建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有线、无线多手段集中控制的警报系统和电视、广播、短信、移动警报车队、社区民防多媒体警报终端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警报报知网等。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市结合城建直接投资人防工程建设的经费总计超过70亿元,市政府直接投资各类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地下人防工程建设经费总计超过18亿元,全市先后竣工人防工程156万平方米。城区现在已形成地下指挥通信、医疗救护、防空专业队、人员掩蔽和配套工程五大防护体系,全面提高了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目前,市区在建人防工程面积超过147万平方米,已立项待开工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工程完好率达97.6%。
郑州市继2000年第四次、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后,在10月26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再获这一殊荣,实现了我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连冠目标。我市参加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的代表副市长建慧、市人防办主任张德印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十一五”期间,我市人防工作认真贯彻《人防法》和河南省《实施〈人防法〉办法》,全面落实国发〔2008〕4号,济南军区、山东省政府、河南省政府〔2006〕3号和豫政〔2008〕39号文件,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深化思想解放,大力推进人防投融资、产权、管理体制“三项改革”,做到融入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四个融入”,人防建设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郑州人防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目前,市本级拥有的人防工程总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均防护面积实现突破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依法收取的人防易地建设费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拥有的警报器数量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近年来,郑州市人防办获得全国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目标管理达标先进单位等40余项荣誉称号。
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警备区对人民防空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1月,“强化市民应急避难工程建设”项目纳入了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九大项目之一;2010年10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和市长刘赐贵又要求这一项目要建立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在京出席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的副市长潘世建表示,厦门将珍惜荣誉,以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的强大动力,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推进厦门人防“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
本报讯(记者 李晓平通信员 鲁辉)在昨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厦门荣获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光荣称号。
近年来,厦门人民防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警备区的领导下,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融合发展,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市民安全感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显著的成效。防护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城镇人均防护工程面积超过1.6平方米,保持全国第一;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每年按常态化方式进行,参演人数超过40万人,成为全国开展时间最长,参演人数最多,实际效果最好的防护演练活动;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进媒体、进网络、进学校、进社区,50万册救护知识手册,1万多个应急救护包,200多块社区救护知识宣传板报以及在《厦门日报》开展的“我与人民防空”征文活动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益。国家人防办评价“厦门人防工作是全国的旗帜,全国的典范”。
推进厦门人防新跨越
——访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曹放
今年是中国人民防空事业创建60周年,在昨日举行的第6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厦门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光荣称号。对许多人而言,人防办是一个略带些神秘色彩的部门,而事实上,这一部门的职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就是“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曹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人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既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公益事业。厦门战略地位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警备区的领导下,厦门人防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努力奋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构建防护工程 强化城市竞争力
记者:据了解,加强地下防护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个普遍趋势,那我们厦门在这方面有一种怎样的理念和作为?
曹放: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强不强,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能力,而且要看安全防护能力;不仅要看地面建筑,而且要看地下工程。市民的幸福感强不强,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要解决安全防护问题。人民防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参与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安全防护工程。城市用地综合的、立体的、有序的开发,有利于降低地面开发强度,集约城市资源,保护城市生态,增强防护能力,提高投资回报。只有注重地下空间开发,强化城市防护能力,这样的城市功能才是完善的,这样的城市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防工程战时提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指挥场所、人员掩蔽场所以及其它配套设施,提升了城市防护能力;平时提供交通、泊车、商贸、仓储、娱乐、健身等场所,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人民防空参与的这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真正做到了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市民安全感的重大举措。我们厦门因为战略地位特别重要,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防护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跨越式发展,厦门防空地下室工程应建率达到97%以上,竣工面积年均增长15%以上;“成功大道”、“环岛干道”、“梧村汽车站地下商业街”、“厦门火车北站地下商业街”等一批平战结合项目的建设,新增人防工程面积20余万平方米。2009年,厦门人均人防工程使用面积达到1.6平方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同时,在全市850多个民防工程中安装了规格材质统一、功能要素齐全的标识系统。我们还在国家人防办的指导下,与国家级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城市交通隧道平战转换”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厦门18条总长74公里的城市交通隧道,平时保障通行,战时通过技术转换,解决洞口封堵、空气滤毒、通讯和生活设施保障等问题,兼备车辆通行、物资存储、人员掩蔽等功能。实施这一创新成果,将使厦门节省投资数十亿元,增加防护工程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开展应急演练 提升公众安全感
记者:厦门每年5月10日试鸣防空警报时都会组织大规模应急疏散演练,据了解这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实战氛围最浓、持续时间最长、实际效果较好的演练活动。请问,市人防办在这方面是如何探索的?
曹放:当今世界,既有战争的阴云,更有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以人为本第一位的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从2006年起,结合每年5月10日的防空警报试鸣,我们常态化组织10万人以上的大规模应急疏散演练。2009年、2010年实现了三大拓展。演练内容,从单一的防空向防震、防火、防化学事故、防建筑物倒塌等内容拓展;参演人员,从社区居民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类人群拓展,人数从10万余人增加到40余万人;演练场所,从防空地下室向开阔地、交通隧道等拓展。民防演练为维护公共安全取得了有效成果。今年3月9日,台湾高雄外海发生强烈地震,波及厦门,许多学校立即自发按演练中学到的方法紧急疏散。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普及,我们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一进媒体。《厦门日报》是国内自费订阅率排名前列的地方党报,影响面广,我们通过开辟专版、举办“我与人民防空”征文等活动,从不同侧面大力宣传人防知识。每年还与厦门电视台合拍1部专题片在黄金时段播出。二进网络。2008年8月,“厦门人民防空网站”改版上线,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可读性和时效性强,受到广泛关注,获得2009年福建省人防网站评比最高分。三进学校。与厦门大学合编出版高校民防教材,厦门地区20余所高校一年级新生军训时开展人防教育,并纳入学分考评;在全市全部70余所初中开设了人防课程,结合参加每年的防空防灾演练,每位初二学生写一篇作文,并进行评比。四进社区。编印了50万册《市民防空防灾手册》发放到全市每个家庭;还组织200多个社区开展人防宣传板报巡展和评比活动。
实施科技创新 促进民防现代化
记者:据了解,市人防办非常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请问具体情况怎样?
曹放:中央要求,人民防空工作必须顺应科技进步,特别是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作为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有条件、有责任在科技创新上先行先试。近年来,我们在有关科研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研制开发了“多功能防空防灾警报器”。这种新型的报警设备可以安装在任何位置,可单独组网,不留死角盲区,并以音响、声音、灯光、字幕等多种方式进行防空和其它类型灾情的预警。将防空警报功能拓展到防范地震、火灾、海啸、泥石流、化学事故等灾害预警信息的发放,平战两用,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比如,建成了“市民应急疏散信息系统”。这一系统以人防工程和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为底层数据进行研发,能够在第一时间,以彩信的形式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手机终端用户提供可能或正在发生的灾害种类、性质,以及可用于应急避难的场所名称、位置、可掩蔽人数等资讯,为人员实施应急疏散行动提供准确的引导信息。获“厦门市信息化十佳项目应用奖”。比如,完成了“厦门人防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系统包括厦门市人防专题空间信息数据库、人防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人防智能办公子系统、人防应急指挥管理子系统等项目。系统功能全面,可扩展性强,兼容性好,操作简便,达到国内同类系统领先水平,这一系统建设,完善了市人防指挥所指挥手段,有效提高了人民防空应急指挥的快速反应能力。比如,因应大灾大难救治精神创伤的需要,汶川大地震后,我们迅速组建了国内第一支“民防心理救援专业队”。这支由34名心理医生和教师组成的新型人防专业队伍,战时担负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稳定民众情绪等任务,平时则担负避难状态群体情绪对策研究、心理学知识宣传普及,各类事故、自然灾害的心理救援,使人防专业队伍保障能力更加全面。
服务发展大局 助力岛内外一体化
记者:市人防办注重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业务拓展与经济建设相统一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您对新时期的人防工作是如何定位并具体实施?
曹放: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当今中国的主题,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谐稳定。人民防空工作的主体业务是军事斗争准备,这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举,具有前沿性,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相比,甚至是边缘性。洞明时代大势,把准工作定位,人防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自觉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实现人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式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为了助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人防工作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掌握政策能宽则宽。属刚性要求的严格执行,具有弹性空间的,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能宽则宽。物流仓储业是我市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我们把握政策的关联度,经市政府批准,对工业用地内的仓储项目以及与工业配套的仓储项目,决定优化人防工程建设管理,为促进我市仓储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节约企业投资数千万元。优化商品房地下室人防平战结合区域车位产权管理,新增车位7万多个。二是审批程序能简则简。按照程序合法、运作规范、效能提高的原则,对人防建设中的审批程序进行梳理,能删除的就删除,能简化的就简化,能合并就合并。同步建立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大大提高审批效率。近年来服务窗口按时办结率达100%,提前办结率达70%,做到零投诉。三是服务企业能优则优。我们把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磐基中心”,“厦门机场三期”工程、“万达城市广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我们多次主动深入现场调整优化施工方案,为工程顺利建设赢得了时间,节省了投资。梧村汽车站地下商业街经主动上门优化方案后,既保证了应战需要,又扩大了商业面积,特别是确保了出入口畅通。
我市蝉联全国人防先进城市 人均面积将超1平米
在27日结束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我市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这是继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后我市又一次获得该殊荣。
近年来,我市民防建设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设防中的贡献 份额越来越重,并已成为常州市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5年来,常州民防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先后开发建成了河景花园、华丰园 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了市博物馆和规划展示馆、钟楼和中联地下过街道、武进淹西林园等一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战备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人防工程,还承担了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整治,参与和配合了天宁宝塔、常州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大剧院等市重点工程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常州民防参与的城市 建设项目达15个,其中市政府重点工程8个。目前,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率在86%,完好率达90%,市区民防工程解决停车泊位近20000个,向社会提供就 业岗位5000多个。人防工程总量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半以上,提前两年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给常州市“十一五”人防工程建设指标,截至今年底,人 均人防面积将超过1平方米。
与此同时,常州民防按照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的需求,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实 现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重点,提升战时指挥和平时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完成了光纤通信网、应急机动通信网、人防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省、市、辖市(区)、镇(街道)指挥所语音、图像、数据、信息联网,同时引入了公安、交通、供电、消防、气象、政务网、军队空情等信息,初步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并联、相互兼容、功能互补的综合信息系统。在省人防综合考核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去年名列第一。(来源:中国常州网)
(见习记者阳虹钰)在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成都市荣获全国先进人防城市称号,这是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对成都“十一五”期间人防建设的充分肯定。
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明确提出要将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要把人民防空纳入当地的应急管理体系;赋予了人防防灾救灾的职能。成都市人防部门正在编制成都人防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划将按照新职责和新的要求,对存量的人防资产如何服务城市经济发展进行梳理,研究完善人防设施的平战结合利用价值,经济价值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途径和办法;规范人防工程建设管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
人防办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先进经验,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争创全国先进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关于表彰 “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的通报
时间:2011-05-05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人民防空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人民防空法》和国家有关政策,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为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人民防空先进城市。为鼓励先进,宣扬典型,进一步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决定对以下71个“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城市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各级要认真学习先进城市的事迹和经验,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工作,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千惠 记者从7月29日举行的全省人民防空会议上获悉,太原市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会议还回顾了“十一五”以来全省人防工作,部署了“十二五”期间全省人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人民防空工作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体系防护能力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着眼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优化人防发展环境,努力提升人防指挥控制能力、信息保障能力、遂行任务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加快构建与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型人民防空体系,为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了贡献。
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对人民防空工作的领导责任,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人民防空建设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建设有机结合,努力开创我省人民防空事业发展新局面。(赵继钊、路婷)
本报讯(记者曹石岩)10月29日,市领导王培廷、孙述涛、刘玉党、马世和、边祥慧、董天祥、张剑、徐东升和威海军分区首长丁伟杰,在合庆饭店欢迎领取“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牌匾载誉归来的副市长房德阳一行。
10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威海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评选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这是全国人民防空事业的最高荣誉。近年来,我市人防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和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组织指挥体系成绩显著,建成了以“地下指挥所为主,地上指挥中心为依托,机动指挥所为补充”的“三位一体”防空防灾信息化指挥平台。人防工程建设较快发展,威海市及三个县级市都完成了《人防工程规划》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
王培廷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我市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称号的获得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更与全市人防干部职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分不开。威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防空工作,把人防工程建设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在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走在了全省前列。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是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这次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上来,凝心聚力,迅速行动,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他强调,要继续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把人防工作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相结合,把人防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应急体系建设同步推进,以勇争一流的精神推动人防事业再创辉煌。
房德阳简要汇报了参加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的情况。
密织防空铁网力铸和平天盾
———写在我市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之际
金秋时节,喜讯传来:在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威海市捧回“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牌匾。“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是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人防建设工作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市人防工作持续创新发展的最高褒奖。
作为国家重点防空城市,威海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协调推进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建设、防护工程体系建设和信息保障建设,加快由单一防空体制向防空防灾相结合体制转变,人防快速反应能力,整体抗毁和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人民防空成为构筑国防钢铁长城的重要基石。
全国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军区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人防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省人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机关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唯一连续多年获山东省人防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单位„„一项项荣誉称号为“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做出最生动的注脚。
科技为先,搭建现代信息化指挥平台
“呜„„呜„„”城市防空警报骤然响起,数十架“敌机”突临城市上空。某预备役高炮团官兵集中火力对来袭之“敌”实施迎头痛击,人防办各专业队迅速组织群众疏散隐蔽„„这是威海人防办与驻威某预备役高炮团共同组织的“威海市要地防空袭作战演练”的场景。每年5月24日,防空警报都会在威海城市上空回响。这一天是历史上英军强登威海卫的日子,我市把这一天确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市人防办主任毕可德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人防建设是防范和减轻战争危害、保护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事关城市安全和人民福祉。这其中,人防组织指挥向来是人防建设的核心,被称为人防建设的“心脏”。
警报试鸣,防空演练,应急指挥,宣传教育„„“以临战的姿态、实战的标准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真练真防真准备,这种强烈的紧迫感早已深深地嵌入了市人防办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市人防办党组书记邵建业表示,威海人防构建了要素齐备、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运行平稳的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
他们建成具有一流水平的组织指挥体系,“地下、地上、机动”三位一体的应急指挥体系,具有应急组织指挥调度、威海区域内灾害管理等功能,为市委、市政府搭建了一个现代化、高技术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这里是作为避难点的某地下停车场,这里是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某小学操场„„”市人防办副主任张华强用鼠标圈点着电脑屏幕上发着粉红色光亮的点,屏幕的下方马上出现了某个确定地点的经纬度和详细信息。
在足不出户可知天下的网络时代,动动手指就能知晓全市人防资源情况,这在市人防办并不新鲜。怎样把现代化的手段应用在防空防灾上,是他们一直思考并实践着的问题。把分散的科技手段进行整合,形成合理的共享。这一设想的实现,使人民防空防灾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应运而生。2009年的全军边海防信息化建设现场会上,威海人防机动指挥系统,得到了各级首长的高度评价。
科学规划,构筑坚固防护工程体系
灾难面前,脆弱的生命需要流畅互通的信息、有序的指挥疏散以及坚固堡垒的庇护。这一切,都离不开人防工作的物质硬件基础———人防工程。
作为未来战争防空袭斗争的重要防护屏障,人防工程建设战备设施也是城市防灾抗毁的基础设施。威海人防工程建设正走向现代化和正规化,尤其是近年来,人防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威海市及三个县级市都完成了《人防工程规划》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结合城市建设,先后完成了昆明路隧道、半月湾隧道等平战结合公共工程和近百万平方米的防空地下室工程,完善了城市人防工程布局,增强了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
为解决个别单位或个人不能很好地履行人防法律义务这一问题,我市明确了在结建防空地下室审批环节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规定没有人防部门的审批,规划、建委、财政、房管等其他部门手续不予办理;如因地质、地形等限制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应按规定缴纳易地建设费,由人防部门组织易地建设。“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同步协调发展”这是实现“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人防建设总目标的根本途径。
在人防工程建设、维护、使用上,市人防办更是将“平战结合”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昔日防弹藏身的掩体,嬗变成提高人防效益的基础。威海城市人防工程布局日益合理,城市整体防空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大提升。他们还充分利用人防工程积极为社会服务,开书店建超市、办商场、做餐厅等,大大提高了人防工程的利用率,战时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平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创新思路,完善人口疏散体系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两年多了,但当时的一则新闻至今令人深思:在这场灾难中,紧邻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安县桑枣中学,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可是全校2000多名师生却无一人伤亡。原来,这所中学多年来坚持开展经常性防灾知识培训,组织应急人口疏散演练,尽可能地让广大师生掌握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在地震袭来时,2000多名师生仅用了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们在感叹生者幸免于难之时,更应该反思他们得以生存的理由,更应该充分认识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威海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设施日益完善,许多新建的融居住、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项目是较好的应急疏散场所。为什么不能资源共享?一个“不求所有,但为我用”的思路很快形成。按照这一思路,他们找到了合作伙伴,签订了建设意向书,共同进行建设。依据华夏生态园建设的威海城区防空防灾应急疏散基地就是这种成功模式的经典案例。
创造性的思路让人防办仅投资几十万元,就建立了华夏生态园、文登营、圣水观、大乳山等集办公、生活、培训于一体的应急疏散基地,并形成了“以疏散地域为基础,疏散基地为龙头,辐射周围村庄为补充”的人防疏散网络体系。2009年5月,在我市召开的全省疏散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广了人防办的经验做法。
疏散体系建设中,市人防办首先对城区的人防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对各个街道办事处甚至是社区居委会辖区范围内的人防工程都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然后根据工程情况和社区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划分,合理搭配。
精确制定疏散和掩蔽方案,是合理安排居民安全有序疏散掩蔽的必要条件。他们开展社区调查摸底,科学制定疏散方案。通过社区居委会,将其辖区内每一幢楼,每一个单元的居民登记造册,详细掌握居民情况。
为了让居民生动形象地感受到疏散的一系列程序,人防办不限规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居民进行疏散演练。为居民疏散不断加强能力素质培养,增强实战化水平。
强化管理,推进机关“准军事化”建设
走进位于人防路的人防办公楼,统一的人员着装,整齐划一的办公秩序,严明的政治纪律,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人防“准军事化”的风采。
市人防办是我国最早纳入预备役部队序列管理的人防单位,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人防“准军事化”建设要求,市人防率先在市直机关中开展了专业型人才培养活动,每年都邀请驻军开展军事训练,打造了一支平时能防灾、战时能防空的坚强队伍。根据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威海军分区派员担任人防办副职,保证了“准军事化”的发展。
“联建、联训、联演”,威海市人防办坚持“打防结合、资源共享”与预备役高炮部队共同探索出了一条“准军事化”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人才培养同步抓,信息平台同不建,作战课题同步练”的运行机制,科学整合军地资源,铸就了军地一体的防空铁拳。
依法行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依法行政是人防工作的“生命线”工程。近年来,人防办以推进人防依法行政、优化执法环境为目的,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了良好的人防执法环境。人防办创新思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审批前置”的工程审批机制,严格把好审批关。
在依法行政中,他们积极探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网上审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多次被评为“优秀审批窗口”。“和谐执法”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工程执法监督全过程。去年以来,人防执法人员努力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出谋划策,共同完成了新建项目的结建任务,全市人均占有人防工程面积和结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收缴,均名列全省前茅。
在巩固初级中学防空防灾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我市加快了人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的“五进”步伐,不断增大受教育面。城区初级中学开课率达到100%,以党校为依托将人防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县级人防工作也成绩斐然,荣成、文登、乳山三市人防机构健全,工作机制顺畅有效。文登市人防办被济南军区评为人防工作先进单位,乳山市人防办结建工作成绩显著、荣成市人防办在人防疏散体系建设中率先垂范。
铸和平之“天盾”,威海市人防办阔步前行。(本报记者曹石岩通讯员邵景春)
责任编辑:李刚
郑州市人防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领导指示精神,坚持跳出郑州看人防,向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城市学习人防建设经验,不断拉高人防事业发展的座标。9月3日,郑州人防办主任张德印带队赴上海市民防办,学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事业单位改革、民防科普教育馆建设等民防工作的经验做法,上海市民防办主任刘南山、副主任王沪鹰等民防办领导陪同考察。
在此次学习考察中,市人防办先后参观了上海市民防科普教育馆、观摩了民防特种救援中心装备展、参加了座谈交流。上海市民防全面建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人防建设的发展方向,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例如,民防事业发展理念和思路方面,上海市民防办刘南山主任提出了人防事业要树立“大人防”观,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之中,坚持有大作为的理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方面,上海市2006年就建立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机制,2009年又颁布了《上海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使用办法》,加强地下空间安全管理的立法;事业单位改革方面,上海市人防办推进民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设立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防建设形势相适应的民防监督管理处、民防科学研究所、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民防特种救援中心、民防教育培训中心等5个直属单位,尤其是民防特种救援中心侦检设备先进、经验丰富、行动敏捷,积极参与全市灾情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推进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民防宣传教育方面,上海市民防办投资3300余万元,于2009年建成了融合最新科技手段的民防科普教育馆,突出科学性、直观性、艺术性、针对性、先进性等特点,重点介绍人民防空的有关知识技能,以及台风、风暴潮、龙卷风等灾害事故的成因和防护措施,并通过4D影院、地铁逃生、现场救护等互动设备,供参观者亲身体验参与,使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了解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现代战争和各种灾害的综合防护能力。
今后工作中,郑州市人防办将认真学习借鉴上海等地人防建设的先进经验,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不断提升全市人防建设水平。
第五篇:信息写作特点
2、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是什么?
答:就一般而言,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诸如新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
二是上级机关或单位有关公文处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三是本机关或本单位参照上述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的本单位的公文处理规定。
3、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其中规范是指公文处理的每一项程序、操作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方式和要求,办理结果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规格;公文处理的规范、制度应符合公文处理的规律和实际;公文处理工作中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以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公文处理,从文种的确定到行文的方式方法、标印格式、处理的程序等,都要坚持统一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另行其事。此外,还应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确保公文在政治上、物质上的安全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