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防空音响警报建设的发展趋势
人民防空警报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备工作,特别是9.11空袭事件后,我们应将城市防空袭斗争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适应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发生时人民防空体系将如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所以做好防空警报建设管理工作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一. 突出重点,消除警报音响盲区加大财政投入,提前完成我市室外固定警报网的建设任务,使城市防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国家对一类沿海重点城市的布网要求。上海九五与八五相比,警报网点总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83%,十五期间的发展速度还将更快。通过嘉定区和闵行吴泾地区的警报试鸣和我国的国情,人防警报音响的有效覆盖半径,应考虑到三个因素:(1)接收声源点的背景噪声(2)声源的有效声压级(3)警报声和背景噪声的声级差。综合以上三点,就目前本市已投入使用的警报器为例:如2.2KW三相电动警报器的有效声压级为5m处120分贝;4KW三相电动警报器的有效声压级为5m处124分贝;JDS-3000单相电声警报器有效声压级为5m处129分贝。它们不同的声压级按相同的5分贝级差和相同的背景噪声60分贝计算,2.2KW可传递半径为595米;4KW传递半径为930米;JDS-3000电声警报器传递半径为1700米。但是5分贝的声压级差,从实际收听的效果来说是很勉强的,属于微弱声差。而国际上规定的声压级差为10分贝。如果我们将5分贝的声压级差提高到7分贝,那么我们原来设定的半径覆盖应调整为:2.2Kw有效半径为467米;4Kw有效半径为765米;JDS-3000有效半径为1365米。如果背景噪声上升到65分贝,声压级差为7分贝,那么我们原来设定的半径覆盖应为:2.2Kw有效半径为256米;4Kw有效半径为425米;JDS-3000有效半径为769米。二. 提高人防警报设施的科技含量,有效解决防空警报的二次报警,适应实战需要电机型警报器由于它的结构简单,生产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在我国的人防警报器装备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也就是因为电机型的这些优点带来的它的一些不可改变的缺点,如:功耗大、效率低、声波的传输方向不可改变,更重要的是二次警报电源的很难保障,使得电机型警报器面临退出人防警报装备的危险。开发低成本的电声警报器和开发高效率的电机型警报器,以及给电声和电机型警报器配置高效率的柴油发电机组,已经完全可以实现的。2000年我站与常州顺风发电设备有线公司共同研制成功专门配2.2Kw三相电机型警报器和电声型警报器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已经开始装备运用,为我国小型发电机组填补了产品的空白,也为防空警报器的二次报警用后备电源有了科学合理的配置对象。而且成本只有进口设备的1/4。(同类进口设备中还没有三相发电机组的产品)关于第一代的电声警报器已有广电所研制成功,去年开始小批量安装,新一代全数字化电声警报器正在研制之中。电机型4Kw警报器已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分边远郊区。可以看出经过改进后的电机型警报器和电声型警报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相互补充运用于防空警报器的装备领域。三. 建立人防警报智能化、多功能控制平台,实现多方位报警人防警报控制中心是防空警报网的心脏。(1)警报控制中心不但要对人防自建的室外防空警报器实行独立控制,而且还要通过广播、电视、闭路有线电网传递防空警报信号,是城市防空报警利用以上系统向室内民众发送防空警报信号的又一种低成本、广覆盖的良好手段。(2)如何提高警报专管员的素质和警报控制终端的科技含量,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实现警报专管员在无线遥控失败后,独立完成防空警报音响的发放任务。(3)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声警报车补充个别音响覆盖不足地区和用于组织地区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使我们的城市防空袭报警系统逐渐形成室外、室内、固定、流动、专业设备、网络设备相互交替的多重报警体系。
第二篇: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提要] 高校资产公司所属企业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本文围绕对资本的监管和运营,通过运用丰富的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对和任期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一套完整的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资产公司;绩效考核;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1日
高校资产公司所属企业规范化建设已历时十年之久,各高校之间发展、改革进度不尽相同,大部分高校能够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企业在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各高校资产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绩效考评机制,规范企业负责人经营行为,体现绩效和奖惩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当务之急。《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第10条明确要求:“高校资产公司对所投资企业要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及其奖惩办法”。结合教育部2015年关于加强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资产公司要转变观念,今后应将企业管理的模式转化为企业资产管理,围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企业风险管控,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能够真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和监管制度。绩效考评办法需要明确目标考核原则、考核内容及程序,重点是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综合体系的科学设计,考核期限结束后,还应该明确考核结果的奖励与惩罚。
一、考核对象及考核原则
企业经营领导班子成员是目标责任主体的承担者和考核对象。企业经营领导班子正职是第一责任人,副职是次要责任人,组成企业经营班子,共同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共同承担经营管理责任。
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和评价要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强化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建设,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不同,考核内容不同。实行考核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坚持分类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式方法,考核结果与奖惩办法挂钩,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按照企业所处行业、资产占有管理水平和主营业务优势等特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实行科学的分类考核;采取“不同行业、不同尺度,同一行业,统一尺度”原则。
2、实行、中期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第二结束时,对前两年考核结果进行中期考核。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各高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一般以四年为考核期。
3、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考核结果与工资结构中的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发放及税后利润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与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追溯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既要注重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监督企业负责人执行国家法规,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
二、考核内容及程序
资产经营公司对企业负责人聘任之前必须签订《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由资产经营公司规定和任期经营考核目标和内容,考核内容重点是企业对设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业绩增长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内容由体现经济效益的经济指标和管理水平的管理指标构成。企业经营领导班子在规定的考核期满30天内,按期如实提交或者任期《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填写《企业经营目标考核自查表》。
自查报告应包含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考核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期内企业的重大事项、企业资产变动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企业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报告中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应依据企业审计报告提供的报表数据为准。
资产经营公司依据《企业经营目标责任书》,企业财务报表、各种考核测评数据、《企业经营目标自查表》、企业工作计划预案和方案、任期内各个阶段会议的讲话稿和总结报告、取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资质证照、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等材料,对上或任期内经营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确认或者任期业绩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提出综合考核结论和奖惩建议报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批准后执行。
三、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的设计
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的设计是绩效考核的关键,考核内容应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贯彻和任期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考核相结合,并设定权重系数,相同行业企业指标和权重系数基本相同,不同行业企业指标和权重系数不同。各高校企业大致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两大类,经营目标考核指标具体方案如下:
1、经济指标。(1)销售收入是指当年财务报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兼营业务收入的总额,取近3年销售收入的平均值,适当考虑市场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情况、企业正常运行所需最低毛利率,合理确定指标;(2)净利润率为企业税后净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按近三年净利润率和销售收入确定;(3)上缴股东资产收益。每家企业都应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上缴股东资产收益,企业从年净利润总额中按照一定比例上缴;(4)当年实际到款率。当年销售收入到款额与当年销售收入的比率,须设定最低限额;(5)资产负债率:负债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应介于30%~60%;(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7)固定资产增加率:企业本期净增固定资产原值与期初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增长的程度;(8)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上年相比,差额应大于0;(9)往年债权债务变化率:债权债务以上一年底为基数,根据账龄、数额确定下降百分率,主要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下降率。
2、管理指标。(1)企业证照、资质升级和增加项目情况。其中,技术型企业资质升级或增加项目是硬性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只能提升或增项,如出现资质未增加也未减少现象,在综合考核时,该项指标分值为60%;如出现资质降级现象或减少情况,在综合考核时,该项指标为不合格,分值为零。其他类型企业出现资质降级现象或减少情况,在综合考核时,该项指标分值为50%。(2)企业职工构成和培训情况。指职工学历、职称、注册、年龄构成的合理性,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等情况。有资质要求的技术型企业,企业注册人员的数额必须大于企业资质要求的最低注册人员数额,如果出现最低注册人员数额不够的情况,在综合考核时,该项指标为不合格,分值为零;其他类型企业主要考察对职工的规范管理、人员结构、培训等方面。(3)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情况。企业现在普遍以聘用人员为主,是企业重要力量。这类人员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是否存在劳动纠纷,是考核的重点。(4)企业或个人获得奖励、荣誉等情况,鼓励企业积极向上,申报各类奖项,提高社会知名度,以印有企业名称的证书为准,获奖层次要参考证书印章、印制徽章、网站公示等资产公司予以配套奖励。(5)企业建立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及执行情况,以企业正式发文格式、文号、时间为准。主要考核企业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情况。(6)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是否严格按照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执行,如有违法违纪现象,造成后果者,该项指标为不合格,分值为零;主要考察企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企业负责人廉洁从业情况。(7)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是否严格按照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执行,如有违规、处罚、安全事故等情况发生,该项指标为不合格,分值为零。主要考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措施。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由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共同构成。无法用经济手段考核的细化为管理指标。综合指标总分值(目标值)为150分,经济指标权重系数为100分,管理指标权重系数为50分。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率=(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综合完成值/目标值(150)。例如:综合完成值为110分,即综合完成率为:110/150=73%。
具体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综合指标权重(150分),分类构成如表1所示。(表1)
通过以上指标体系考核,带入每项指标的权重系数,综合得出每家企业的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即为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结果。
四、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的奖励与惩罚
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在管理方面的成绩决定企业经营班子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资产经营公司依据考核指标综合完成情况对企业经营班子进行奖励与惩罚。目前,各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薪酬管理标准和办法,无法真正和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挂钩,因此暂与各高校实际实行的津贴制度挂钩,与企业税后净利润挂钩为宜。具体如下:综合考核结果一般划分为四档:完成率为60%以下;完成率为60%~80%;完成率为80%~90%;完成率为90%以上。
考核时,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小于60%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不得发放业绩津贴和岗位津贴;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为60%(含)~80%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按照标准的70%发放,未发放部分留待任期考核完成后,根据任期考核结果处理;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达到80%(含)以上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全额发放。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达到90%(含)的企业,各类津贴发放不受影响,同时企业税后净利润的30%用于奖励企业经营班子。
任期期满考核时,将任期内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的平均值作为任期奖惩的主要依据。任期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平均值小于75%,不补发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平均值大于75%(含),可补发未发放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50%;考核指标综合完成率平均值大于80%(含),可补发未发放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
将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岗位调整、职务任免、薪酬待遇奖惩的重要依据,促使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他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勤勉尽责。对于中期考核未完成目标任务或企业继续亏损,资产经营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岗位调整或解聘。如在任期企业连续亏损的企业负责人不得再在任何企业担任正职或提拔使用,如在任期内企业效益连续增长或扭亏为盈,企业负责人可优先提拔使用。
考核和任期考核结束后,由资产经营公司根据董事会和监事会以文件形式批准综合考核结论、奖惩意见、决定企业负责人的去留。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考核过程。
五、督促检查
在考核体系的执行过程中,资产公司应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运行分析、跟踪调查、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审议、企业经营班子人员质询等手段,实施动态监督。在发生经营环境骤变、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环保事故、质量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时可及时调整经营目标,对经营目标执行情况明显滞后的企业,随时提出预警并进行督促。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规范可行的资产公司所属企业绩效考核方法、标准和程序,才能真实地反映和评价高校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负责人履职情况,落实责任主体,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所属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用结合平台、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2]李乃鹏,张奎平.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创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3]黄曦施,赵善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4]关伟,赵泽皓.校办企业动态监管模式初探.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第三篇:针对敌方空袭特点 加强城市防空建设
针对敌方空袭特点
加强城市防空建设
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的两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再一次向人们兆示,高技术条件下的空袭战,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己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并把大中城市作为首选的攻击目标,空袭与防空袭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又着力寻找解决途径的热点问题。作为担负城市防空袭主要职能任务的县市区军事机关-----人武部,必须面对新的挑战,立足现实情况,加强城市防空袭的指导和建设,把各项准备工作做扎实,以便从容应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城市防空袭战争。
一、强化一个观念------城市是未来战争敌我争夺的焦点,必须强化做好城市防空袭准备的紧迫意识。
城市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战争潜力的聚焦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必然成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敌方空袭的重点打击、我方重点防护的目标。城市作为未来战争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己经活生生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研究,做好准备。因为城市防空袭工作做不好,一旦遭到打击和破坏,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团部队把首批空中打击目标直接指向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及其它大中城市,尽管伊拉克人防工程坚固,城市防空袭准备充分,但仍然被击中要害,受到重创,处于“半休克”状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提高防空袭的能力,不然就要在未来战争中吃苦头。然而,我们有些党委、政府和市民对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象抓经济建设那样去做好城市防空袭的准备,起码是城市防空袭的弦绷得不紧,缺少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比如,有的认为,现在大的战争打不起来,即使打起来也不一定就会轮到我们头上,城市防空建设搞好搞差无所谓,和平麻痹思想比较突出;有的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装备先进,高技术战争“高”不可防,城市人防工程建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恐“高”心理导致信心不足;还有的认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任务那么繁重,挤不出资金加强城市防空建设,等待国家拔经费、给装备,存在着害怕困难,有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思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军事机关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议,重视加强城市防空理论、人防建设和对策性研究,加大国防教育和动员的力度,进行国防法规,特别是《人民防空法》的学习,组织城市防空演练等,从而使各级领导、广大市民能够加深对城市防空袭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自觉站在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加强城市防空建设,真正确立起抓城市建设不忘防空建设,抓防空建设就是关心国防,替人民负责,就是有政绩的观念,形成各级重视城市防空,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防空袭活动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一个机构------城市防空袭情况突然、组织难度大,必须建立完善防空指挥体系和保障体系。
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告诉我们:战争的双方,谁有充分的准备谁就能够立足主动;谁没有准备谁就陷入被动、失利的境地。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主要是空袭战争,战争的爆发将首先从空袭大城市开始,战前的征候相对减少,战争多具有隐藏性和突然性,加之对空袭难以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反击,损失和破坏的程度加大等,城市防空呈现出情况突然,任务紧急,组织指挥复杂,各种保障困难的特点。这就要求城市的防空袭必须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精干高效的城市防空组织指挥体系和保障体系,能够在遭受空袭的情况下,迅速进入战争状态,实施有力的组织指挥,防止惊慌失措,群龙无首,确保防空袭有组织、有计划,紧张有序地进行,从而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尽管这几年城市防空组织建设引起了党和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规定,在县市区以上城市建立了人防战备机构,下设有人防、交通、通信办公室,人员、经费都有相应的保障,对于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体制不顺、装备落后、建设不力、人员素质不强的问题,有的甚至是有名无实,人浮于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城市防空建设的发展。
由此可见,做好城市防空袭准备,就必须大力加强组织指挥建设,确保时时处处有人抓、有人管,确保人防工程,防空袭建设长流水、不断线。一是要建立高度应变能力的防空组织指挥机构,赋予其具体明确的职能。当前,就要依托己经建立的人防、交通和通信机构,不断充实人员,组成防空指挥办公室,由党政领导负责,吸纳军、警等专业人员参加,定期开展活动,切实担负起防空指挥的责任。二是要拟制出符合未来战争要求又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的防空预案。在城市建设中一步一步地抓好落实。在防空预案的落实过程中要适当缩小作战单位,实行分段指挥,分层保障,做到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相互促进。三是要建立多手段、多途径的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提高通信联络、空情收集和警报报知能力,以便在遭遇情况后能够及时准确、顺畅地实施组织指挥。
三、加强一个建设------人防工程是城市防空袭的支撑,必须加大城市人防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力度。
城市防空袭是以城市人防工程为支撑的,没有成龙配套的人防工程建设,城市防空袭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城市防空就必须加大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力度,尽可能地达到能藏、能抗、能生存的要求。南联盟之所以顶住了北约集团78天的狂轰滥炸,仍然保持着70%的军事力量和80%以上的重型装备,有800万人隐藏到了防空地下室里,使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联盟经过长期的努力,建设有大量高强度的人防工事。就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看,经过50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己初具规模,必将在未来空袭作战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城市的人防建设与现代战争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防工程数量少,人均掩蔽面积达不到1平方米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工程设施不配套,抗毁能力低,可用性差;老的人防工程没有很好开发利用,新的人防工程又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留下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隐患。比如防空法规定,在城市进行大型建筑时,必须同时进行配套的人防工程建设,保证人、物的转移和防护,而实际上有许多城市建设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不但会严重阻碍防空事业的发展,而且在未来的防空袭斗争中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城市防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把人防建设纳入市政建设的总体规划。要以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导向,紧紧围绕战备、社会和经济“三个效益”一起上的指导原则,大面积开发利用人防工程,提高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和综合开发能力。严格按照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修建一批设备完善、功能齐全高质量的现代人防工程,以满足城市防空需要。二是瞄准未来战争,加强人防建设。严格落实《人民防空法》关于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有关规定,逐步扩大人防地下室的使用面积,确保遇有情况,便于市民紧急散有地方可藏。人防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对未经批准而又没有按规定修建地下防空室的要责成其补建,没法补建的,要交纳相应的经费,严禁违规免建地下室。对违犯法规破坏人防工程或拒不建设人防工程的单位,要依法追究领导责任。三是要提高人防工程的防护能力。人防部门要及时对过去的人防工程加以改建,尽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工程的防电磁能力,现代伪装能力以及通信警报系统的建设,以抗击敌热辐射和电磁毁坏的能力,以及抗敌高技术兵器连续打击的能力,实现人防建设由传统型向高技术型的转变。
四、扭住一个根本------城市防空袭准备的关键在人,必须着力提高市民的防空袭素质。城市防空袭,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无论是防空袭的重视程度,人防工程建设的好差,还是自我防护能力的强弱,都是靠人去完成的。因此,加强城市防空袭建设,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提高人们的防空素质。六七十年代,我们“深挖洞,广积粮”,准备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城市防空宣传比较深入扎实,人们的战备弦绷得比较紧,熟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空知识和技能。进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后,人们的防空观念有所淡化,部分同志甚至到了麻木的程度。如近几年一些大中城市组织防空袭警报演练,多数人是充耳不闻,没有把它当回事,更谈不上采取什么行动,进行自我防护。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各级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下功夫提高人们的防空素质。在这方面,南联盟人民的防空精神确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的。他们在北约空袭时,既积极反击,严密防空,保存实力,又勇敢地走上桥头、广场保护重要目标。
提高市民的防空素质,当前,我们一是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空意识。人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与人民生命财安全息息相关。要把人防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规划,摆上重要位置,大张旗鼓的宣传《国防法》、《人民防空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未来反空袭作战的正义性和必胜性,激发市民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斗志和热情。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现代空袭反空袭作战的有关知识,使人民群众了解掌握在空袭条件下自我防护的本领。二是要培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防空专业队伍。着眼高技术条件下空袭反空袭的作战特点,有重点地组织抢修、伪装、运输、通信、工程建设等专业队伍,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防空袭战法,加强专业性演练,不断增强防空袭专业技术和战术水平。三是大力加强城市高炮分队建设。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用普通的高炮击落了隐形飞机和巡航导弹,说明高炮在高技术战争中,同样能起到克敌制胜的作用。因此,当前要重点抓好民兵预备役高炮分队建设,突出“新三打三防”的训练内容;抓好指挥干部和专业骨干的训练,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高炮分队遂行反空袭作战任务的能力;组织民兵进行近似实战条件下的防空演练,重点研究如何搞好防空袭的指挥协同,快速反应,有秩序地组织民兵隐藏疏散,如何进行军民通用物资的储备等,使城市防空袭准备进入实质性阶段。(
第四篇:“平安城市”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推荐]
“平安城市”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平安城市”的概念,不仅仅是社会治安一项内容,还包括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消防服务,以及各种人为灾害(包括战争、恐怖袭击、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火灾、环境污染等)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处警等内容。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作为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
平安城市建设作为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安防行业紧密相连。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集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传输技术、访问控制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庞大系统,是总体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涉及用户广、链接环节多的系统工程。其建设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性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管理社会、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和依靠。在交通管理、预防和制止犯罪、解决纠纷、处理治安和刑事案件、为公安侦察破案提供线索证据等方面有着其它防范设施难以发挥的作用。
平安城市作为政府推动的项目,对安防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近两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平安城市建设对安防产品及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渐促使传统的安防概念向维护公共安全及“大安防”概念转变,平安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平安城市建设正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本文将围绕安防产品及技术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平安城市建设发展趋势阐述平安城市建设的的现状与发展。
一、“平安城市”建设起源与现状
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即“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
2004年6月,为了全面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公安部、科技部在北京、上海等21个城市启动了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各地积极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油区”形式多样的安全创建活动。
为了以点带面,公安部进一步提出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选择22个省,在省、市、县三级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即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市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试点。至此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并逐步成为各地平安建设的重点工程。
目前,随着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共享工作的逐步推进,2012年2月份,公安部发布《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明确规定了未来三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和共享的工作任务。
随着《任务书》的发布,各地的视频图像共享建设拉开了帷幕,这也意味着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整合社会网络资源、治安专用和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区域报警联网系统资源、社区安防系统资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交通状况监控系统资源、交通违法鉴别系统资源、交通导引系统资源、卡口车辆识别系统资源、灾害预报系统资源、环境污染监控系统资源等所有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类资源,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的重构,构建稳定可靠、功能强大的城市应急通信指挥体系。
在当前形势下,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就是要综合利用和处理监控视频、地理信息、电子警察和卡口识别等与警务相关的信息资源,以不同警种的业务应用为导向,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和数据交换,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不同专业警种业务的应用服务和资源共享,打造标准化、通用化、智能化的“城市警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大安防”体系,开创“平安城市”建设新时代。
二、“平安城市”建设中安防技术应用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安防产品及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对安防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视频监控是“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随着“平安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一方面,系统建设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由大、中城市向区县、乡镇推广;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平安城市项目中,模拟系统和模数结合系统仍然是比较主流的应用,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共存。但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由模拟系统向全数字系统转变,同时将之前建设的模拟系统逐步升级改造为全数字系统是发展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平安城市”建设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它以视频矩阵、分割器、磁带录像机为核心,采用视频切换矩阵连网,多路数视频光端机上传视频图像,技术成熟,实时性好,但缺少远程功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数模结合监控系统,硬盘录像机(DVR)应用到模拟监控系统中。它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使用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来处理。这种混合模式的监控方案,虽然已可以实现远程传输,但前端视频到监控中心采用模拟传输,距离和布点都有所限制。
到本世纪初,全数字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视频从前端图像采集设备输出时即为数字信号,并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基于TCP/IP协议,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在网上的多路复用传输,并通过设在网上的网络虚拟(数字)矩阵控制主机(IPM)来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指挥、调度、存贮、授权控制等功能。
(一)高清网络视频监控技术
在早期平安城市建设中,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及报警联网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电视监控系统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监视,监控联网报警网络虽然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报警信息传输,但存在的传输的报警信息简单,不能传输视频图像,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事发现场的状况,报警事件确认困难,系统效率较低,无形中增大了安保人员的工作负担。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平安城市建设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图像、数字编码、解码、存贮处理、智能分析技术,通过城市光纤高速网络或宽带网络传输数据信号,既可进行远距离的监控、图像传输、联网报警,又具备智能调控、方便的历史资料查询及大数据量保存的功能,且造价合理,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打击犯罪,将平安城市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架构来看,一方面,随着前端视频收集设备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网络复杂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视频图像处理功能向前端转移;另一方面,监控范围的加大同时提升了管理的难度,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集中式管理程度正逐渐提高。此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向“统一部署+数据共享”的监控网络发展。
高清视频监控作为平安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清技术的应用,使得采集的图像在清晰度上有了大幅提升,让系统在车牌识别,人员面部特征,衣着特征等识别上有了革新性突破,为公安追踪逃犯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手段,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城市中的犯罪率。
高清视频监控带有典型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特征。在地域方面,整个系统涉及基层派出所、区县公安局(分局)以及市公安局三级监控中心联网。在行业方面,其监控资源涵盖了公安内部与外部众多场景,包括道路、治安卡口、重要单位、重点部位、公共场所以及消防、学校、社区、宾馆、银行、工业厂矿等。在应用方面,系统要完成图像监控、录像回放、智能识别、报警联动等各类功能。
随着高清网络监控系统技术的成熟,高清网络监控系统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兴起。高清网络摄像机的使用会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带来一个跨越式发展。因为它的应用,会对网络设备、IP存储设备以及智能化系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存储会逐渐向IPSAN或NVR过渡,后端数字化矩阵及显示设备也会相应采用,并让大数据量的传输、控制、迁移时代提前到来。由于更高质的图像质量,使得视频分析技术在案情分析、研判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大大提升,克服了原先录像质量不高、实际利用价值有限的不足,从而让视频在公安行业的应用提升到“发挥重大价值”的新阶段。
(二)存储模式的变化
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后端存储系统以DVR为发展核心,早期采用嵌入式DVR+中心管理服务器,在节点增加视频转发服务器,但随着城市监控数据的不断加大以及网络服务的便利性,后端存储技术正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当前的“平安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度高,网络集成化大的安防监控系统,目的是实现多级平台的联网监控功能,所以要求大规模的视频网络化存储成为可能。
视频监控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以摄像头→服务器→存储设备这样的流程进行存储,多台摄像头的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器服务器进行编码处理,然后分别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储到后端的存储设备上。对于视频监控的数据来说,由于网络视频监控是基于网络的音视频流传输,在大量音视频流传输的情况下会对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数据越多,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对I/O操作的调度和缓存的管理就变得越复杂,往往会出现多台摄像头对单台服务器,多台服务器对一台后端存储设备的情况,对存储设备的频繁访问以及多个摄像头多个服务器的存储需求,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影响了其处理能力。同时,视频监控的数据是一刻不停的流媒体,传输和存储期间不能够停顿,否则就会丢失视频信息,因此是不能够作为单个文件传输和存储的。
而从监控设备上来说,随着摄像头的增加,高清摄像头、多角度摄像技术的应用,以及越来越高的文件存储期限,存储设备是否能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满足需求存储的增长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视频监控对存储需求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存储的容量需求弹性比较大,存储容量的多少随着画面质量的提高、画面尺寸的增大、视频线路的增加都会成倍的增加容量需求。
二是对存储的性能要求不高,但是需要能够满足长时间的连续数据读写,数据流量大但访问请求数量低。
三是规模和辐射区域越来越大。目前的“平安城市”工程,其系统范围涉及到了全国多个城市,有些城市摄像头达到上万个,总存储容量需求在上百TB。
四是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监控系统清晰度从普通的352×288向704×576提升,码流速率从300Kbps、500Kbps向1Mbps、2Mbps发展。
以上需求对视频监控系统存储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安城市的视频监控中,存储的数据不再是简单的录像数据,而是监控资源使用部门对图像进行分析的数据源,监控系统的应用模式决定了其中的存储系统必须能够同时支持高级别的安全性、丰富的权限管理功能、数据的高共享性、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高性能以及具有灵活的扩展性。
目前在“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中,分布式存储与集中存储思路仍然在激烈交锋,从客观应用来看,随着网络前端的应用,在平安城市项目中配套的存储模式分布式存储与集中存储都只是技术层面的,关键要看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公安行业在实际应用中,看重的并不是如何去搭建存储架构,而是如何有效地将大量的视频源与业务管理接轨,以及怎样有效利用这些海量的存储,因此,需要多种存储形式并存。
(三)智能监控技术的部署
随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逐步完善,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智能分析的应用将大放光彩,从数字化,发展到网络化,进而发展到智能化,智能化的竞争将重新演变市场格局。
目前,在平安城市交通违章、交通管理业务领域中已经逐渐应用智能分析技术。例如车牌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应用,目前已十分成熟。模糊车牌还原和识别技术的出现使得该项技术不再局限高清,开始向标清领域普及。同时与车牌识别技术相对应的车牌识别系统也应运而生。车辆牌照的识别是基于图像分割和图像识别理论,对含有车辆号牌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牌照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取和识别出文本字符。
识别步骤概括为:车牌定位、车牌提取、字符识别。三个步骤地识别工作相辅相成,各自的有效率都较高,整体的识别率才会提高。识别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字符识别,字符的识别目前的主要应用技术为比对识别样本库,即将所有的字符建立样本库,字符提取后通过比对样本库实现字符的判断,识别过程中将产生可信度、倾斜度等中间结果值;另一种是基于字符结构知识的字符识别技术,更加有效的提高识别速率和准确率,适应性较强。
车牌识别系统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图像图片的识别,另一种是动态视频流的实时识别。静态图像识别技术的识别有效率较大程度上受限于图像的抓拍质量,为单帧图像识别,目前市场产品识别速度平均为200毫秒;而动态视频流的识别技术适应性较强,识别速度快,它实现了对视频每一帧图像进行识别,增加识别比对次数,择优选取车牌号,关键在于较少的受到单帧图像质量的影响,目前市场产品识别较好的时间为10毫秒。
车牌识别系统对图像、视频中的车辆号牌进行自动的检测识别,有效降低了车辆交通违章数量,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在过去传统的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中,有线网络一直是主流的应用,通过架线或借助地埋优势的方式搭建有线网络。然而随着平安城市的日益完善,对环境保护及现实的监控需求中,复杂的地理环境往往成为有线网络在视频监控中的制约,比如已经建设成的建筑物林立的商业开发区、规范的市政绿化带、远距离大范围的监控区域布局等等,有线网络搭建很难完成,或者用户成本投入过高,网络建设周期过长等一系列问题。
相对于有线体系,无线网络正在成为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比较好的网络架构体系,其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将会有效避免以上问题,体现出快速建网、低成本建设、便于维护等优势。尤其是在城市应急救援情况下,当人员赶赴现场后,应急通信车到达现场,现场人员,需要与应急中心通话、开视频会议、获取中心数据库中的信息等多项需求。提供对突发事件现场的适时图像无线传输,在指挥中心和各类不同的多媒体终端上都可以远程实时监控事故现场的处理过程,提高应急系统的指挥效率,目前无线网络这些优势已经在城市应急救灾中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
由于平安城市涉及的监控范围广,距离远,且监控点密集分布。在平安城市无线监控布局上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远端监控点一般架设在十字路口的灯杆上。当无法架设到灯杆上时,也可架设在附件居民楼的墙上;城市地理位置较苛刻,建筑物较为高大,往往造成监控点与监控中心之间存在遮挡,无法可视。因此中继点一般选择架设在为至高点上,以保证无线链路的稳定性;同时,中继链路的带宽要求较大,可以采用点对点的设备构成骨干链路,以保证无线链路的稳定性以及图像的流畅性;
再者,城市无线环境复杂,干扰较大,在保证视频传输的低延时的前提下要最大可能地保证图像质量,应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监控设备和视频分辨率。根据监控中心不同的查看图像方式(单客户端、多客户端)选择视频流的传输方式。当多客户端需要查看图像是应采用组播的方式,以便节约无线链路带宽,防止拥塞现象发生。此时,各级监控中心的交换机必须具备组播转发控制功能,防止广播风暴。
目前,3G无线系统在平安城市各地的建设模式不尽相同。有些地区是运营商依托公网搭建,有些地区则自行组建视频专网。不管在哪种组网模式下,平安城市建设中与3G无线网络的对接技术实现难度不大。但仅仅在技术上实现简单的对接是远远不够的,将3G无线监控系统与传统固网监控系统有机结合,在业务流程中实现互联互通才能称得上融合。鉴于3G目前应用的领域局限于有线网不能涉足的区域及移动车辆管理,从未来发展看,3G应该是一个过渡和补充的方案,公安行业更期待的是无线城市的普及。
(五)管理平台是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组成要素
平安城市建设带有典型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特征。在地域方面,整个系统涉及基层派出所、区县公安局(分局)以及市公安局三级监控中心联网。在行业方面,其监控资源涵盖了公安内部与外部众多场景,包括道路、治安卡口、重要单位、重点部位、公共场所以及消防、学校、社区、宾馆、银行、工业厂矿等。在应用方面,系统要完成图像监控、录像回放、智能识别、报警联动等各类功能,并实现与其他外部系统的整合。因此,平安城市管理平台的集成是根据实际需求,优选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和有效的系统工程;以子系统之间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之目的,而不是各种设备的简单拼接。
在平安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系统集成的含义就是建设统一的联网监控大平台,对道路视频、治安卡口、电子警察、公安视频会议等子系统,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对所有子系统的集中处理、管理。
在传统的模拟系统中,道路视频、治安卡口、电子警察、公安视频会议等子系统均各自为营。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各子系统虽然部署俱全,各自的管理平台功能也应有尽有。然而,因彼此间不能互联互通,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常不能在第一时间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信息共享,以做出及时的处理,最终将影响到对事故的处置。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平安城市建设普遍具备了网络接口和软件管理平台,子系统的各类数据信号、音频、视频信号可以通过网线进行远距离的传输,使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安防系统集成成为可能。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通过IP通信方式把各子系统联结起来,统一连接到视频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的互通,进而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控制。这种跨系统的控制流程,大大提高了平安城市的集成管理水平。这些事件的综合处理,在各自独立的子系统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集成系统中却可以按实际需要设置后得到实现。
近期,公安部推进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以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和优化视频监控系统及相关设施,努力建立和完善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机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整合和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和深化视频图像信息在公安业务的应用。该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联网共享和应用平台的建设为公安机关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平安城市建设通过网络集成,实现省级、市级、县级等多级联网的管控,通过网络把采集、传输、控制、存储、显示等设备集成到综合集成管理平台上来,这不仅仅为公安治安或技防部门的治安管理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公安刑侦、交警及其他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在平安城市建设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是总结平安城市实际项目情况,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上还没有形成整体规模的联网和全面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依旧比较普遍;
二是视频应用程度不高,主要用于实时监看和事后倒查,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利用率不高,缺乏视频图像深度应用;
三是系统整合程度不够,视频监控系统自成一体,应用面窄,缺乏与应急联动、侦查破案、情报研判等公安业务的深度融合;
四是缺乏标准化的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视频图像难以高效利用,海量信息存储与检索、视频内容检索都比较困难。
城市级或跨区域的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往往汇聚了大量的视频图像信息,不仅需要集成监控、报警、电子卡口、电子警察等不同子系统,还需要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云存储、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公安行业业务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和应用。同时,系统拥有众多的使用者,每个用户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因此,随着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视频信息资源的存储、交换、分析处理、应用和服务是系统建设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对安防信息集成平台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平安城市安防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符合标准: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应符合《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和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控制信令、流媒体的标准化,多级监控系统间可以多级联网通信、资源管理和跨域业务管理。
二是业务牵引: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应面向公安业务应用,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以公安机关的各项业务目标为导向,使信息流和工作流紧密结合,形成集打、防、控于一体的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实现治安防控、案件侦查、情报研判、维稳处突、反恐防暴、规范执法、社会服务等公安业务应用。
三是高可用性: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应具备系统容错能力,流媒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应采用集群技术,当软件组件或硬件设备失效时,应能够自动替换,持续不断地提供服务。同时,大规模视频智能应用和视频存储应引入视频云计算技术和视频云存储技术,以确保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四是高兼容性: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应能兼容主流厂商的监控、报警设备,并能有效隔离不同厂家、标准的编解码设备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现对不同设备、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控。
五是可扩展性: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简单地调整服务器部署,应能实现多层次的纵向延伸和多区域联网的横向扩展,而无需更换版本和产品升级,同时系统扩展不能影响系统的原有稳定性。
六是高安全性:除了基本的防攻击、防非法侵入、防病毒等安全防护之外,还具有完善的前端设备认证、用户认证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与控制权限模型,实现与公安PKI认证系统的对接,同时从操作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容错处理、日志统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平台软件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联网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中最为核心的组成要素,视频管理平台技术是视频监控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者,先进的视频管理平台产品是平安城市的长久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随着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对视频图像信息处理和信息使用的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一方面安防信息集成平台的基础支撑系统越来越重要,视频云计算和视频云存储将成为安防信息集成平台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安防信息集成平台解决方案将从关注平台功能向关注平台业务转变,更加注重公安行业业务应用和业务流程的实现,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将延伸出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公安实战业务应用平台等细分平台,也将给综合性安防企业和平台厂家带来更多机遇。
(六)应急指挥系统的价值体现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预案、视频、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集成的视频监控系统、GIS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将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集中接警、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
平安城市可以把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到系统当中去。应急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岛,为突发事件的研判提供各类信息,制定并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调度应急资源,协助相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不论在事件研判、资源调度还是现场指挥等环节中,视频监控系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三、“平安城市”发展趋势
随着近几年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平安城市”的发展逐渐呈现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趋势。
数字化
随着编解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公安网络带宽资源的不断拓宽,其图像和声音的清晰度将不再是问题。因此可以预计模拟监控时代向数字监控时代的全面迈进是未来监控行业的方向。基于数字化的“编解码器监控平台”的方式在组网灵活性以及对公安部门未来移动式、便携式等智能应用上的可扩展性方面均存显而易见的优越性。数字化的视频监控技术将在社会治安监控的建设中越来越流行,数字化处理将贯穿于系统的传输、控制、存储等所有环节。
高清化
随着数字图像采集性能的大大提高,终端显示的能力也相应有了进步,今后视频监控的图像质量将会达到高清电视的水平,极大地保证了城市视频监控联网中图像的清晰度。高清是安防监控一直追逐的目标,特别是对于公安、交通、治安、金融部门来说,高清更显得举足轻重。高清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清晰度、更流畅的画面、更宽广的浏览体验、更精确的智能应用,因此高清也是必然的趋势。
智能化
建立统一指挥、高效机动、协同联动、管理智能的应急联动系统已成为城市安防建设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安防平台建设的重点不单单放在监控业务的发展上,而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监控发现警情,预防警情,处理警情。可采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智能化视频处理实现警情预判,同时综合应用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实现统一接警、迅速定位、快速反应、业务联动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化
平安城市有两大关键点,一是监控点的覆盖、二是应用。应用包括指挥调度、GIS整合、视频报警、警视联动等等。然而,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平安城市项目各系统仍属于独立工作、互不相连的状态,要实现整合应用,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不过平安城市通过系统的高度集成,可以优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部署难度,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各子系统能够协同作战,对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一)三网融合促进平安城市向数字化发展
三网融合,就概念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分析,涉及了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以及网络融合等。目前最主要是在应用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也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还有一些专家的建议是,要把智能电网纳入进来同时进行“多网融合”,在“三网融合”推进之初就统筹考虑节能减排、节约资源,这对提高配置效率意义重大,即统筹推进智能电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发展,实现“四网融合”。
三网融合涉及到几大类厂商,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播控平台商、电视机厂商、机顶盒设备商、手机厂商等,以提供多媒体视讯内容为主。而目前平安城市以视频监控、安防报警设备和服务为主,与三网融合提供的服务还不完全相同。但随着网络和技术的融合,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进,平安城市建设也将逐渐受到影响,随着家庭(以及中小商铺)智能安防的逐步推进,给平安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巨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平安城市监控高清化正快速普及,高清传输需要到高带宽的网络,包括有线的光纤入户、无线的WIFI/3G网络甚至4G网络,这些网络只有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而用户建设专网的代价将来会越来越大。
(二)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助力平安城市建设
高清视频及城市间的联网会产生大量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降低系统部署难度,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使各子系统能够协同作战,对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可见,未来平安城市需要强大的后台处理系统。视频前端仿佛是人的眼睛,而基于云计算的存储和分析仿佛人的大脑。目前,业内主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着手为平安城市构建更加发达的大脑。
未来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融合了最新的物联网和智能分析技术。视频监控领域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支撑区域内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如摄像头接入、视频图像存储、流媒体分发、智能分析和检索等;云计算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能够保证大量数据服务的快速响应;可以构建视频图像资源中心面向服务(SOA)的应用,满足各区域、各部门等大量用户和业务系统的服务请求,方便从海量的资源池中获取所需的视频图像信息;还具备规模动态伸缩的特点,可实现系统平滑升级和扩容;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在大容量视频转发、存储和处理过程中,故障节点能自动被替换,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服务。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存储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视频监控云存储系统则是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和存储系统的结合。视频监控云存储下,不再是单纯的存储设备提供存储空间,同时云存储还具有视频主动获取、监控数据存储管理、视频回放/归档/浏览等应用类功能,可以看作是应用服务和存储功能的集合体。视频云存储中可以大量减少各种服务器的数量,简化系统架构,从而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减少系统中由服务器造成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基于分布式、虚拟化技术的云存储平台具有海量数据存储、超强扩展能力、高性能数据读写以及高可用等特点,可以解决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充分满足深度应用开发和使用的存储需求。而强大的智能分析云,可以对海量视频资源进行智能分析和应用的挖掘,贴合公安实战需求,拓展业务应用模式,从原来的事后查证向事中打击和事前预防延伸,提升主动预防能力。
拥有了更加智能的系统,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将转变“重建设、轻应用”现状,这有助于提升公共安全部门的核心战斗力,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三)物联网应用提高“平安城市”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是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3G视频技术、车联网技术、电子技术等等多种学科集合的综合技术。这种技术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平安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平安城市”的应用,未来“平安城市”安防系统将更加的智能化,将向“智慧型平安城市”迈进。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使城市无线互联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一个城市治安防范管理系统更加的智能化了。特别是车联网的兴起,在公共交通管理上、车辆事故处理上、车辆偷盗防范上可以更加快捷准确的跟踪定位处理。还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车辆获取更加精准的灾难事故信息、道路流量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公共设施安全信息、气象信息等等信息来源。城市安防从过去的平面防范系统进入到立体化的安防系统。为“平安城市”提供了动态的信息采集和指挥系统。
同时,物联网技术将带动移动终端的发展,让更多的移动终端、手持终端、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成为监控公共场所以及百姓家庭的安全卫士。面对自然灾害,整个城市公共防灾减灾指挥系统将通过无线物联网发挥作用。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平安城市”从过去简单的安全防护系统向城市综合化体系演变,“平安城市”项目涵盖社会的众多领域,有街道社区、楼宇建筑、银行邮局、道路监控、机动车辆、警务人员、移动物体、船只等。特别是针对重要场所,如:机场、码头、水电气厂、桥梁大坝、河道、地铁等场所,引入物联网技术后可以通过无线移动、跟踪定位等手段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兼顾了整体城市管理系统、环保监测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应用的综合体系。
让百姓生活有了更加安全的保障,政府可以把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健康检测报警、中小学教育系统的学生安全、道路交通车辆定位、包括考场监控、交通能源环境检测、家居的智能化,环保设施以及社会安全设施的保障等都可以拓展到统一的平台上来。让“平安城市”向数字城市过渡最终实现智慧城市。
(四)“智慧城市”是“平安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安防从传统的楼宇、园区应用发展到平安城市、天网工程的城市级联网甚至全国级联网阶段,己经发生了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平安城市”的概念不仅是社会治安一项内容,还包括到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消防服务,以及各种人为灾害(包括战争、恐怖袭击、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火灾、环境污染等)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处警等内容。从城市建设层面,平安城市不仅是安保的需要,更进步扩宽到城市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管理、数字城市管理、城市环境保护等多个城市领域的应用;安防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产业范围的升级。
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等内涵。值得参考的一种说法认为,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电子城市阶段:城市从传统的人工管理逐步开始在局部领域出现信息化模式;二是数字城市阶段:城市全面的进入数字化的信息获取.汇集、应用模式;三是智能城市阶段:城市对信息化的应用不仅是沟通的需要,更可以利用智能化产生新价值;四是智慧城市阶段:城市通过全面的信息化应用来产生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价值。
但是智慧城市是否是安防规模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的必然趋势,还是智慧城市与城市安防只是两条看起来很接近实际上不可能一致的发展路线?至少从中国安防市场的发展来看,从平安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应该是安防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相当程度上是由安防行业发起的,目前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初步走出了“雾里看花,摸索前进”的阶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无论说“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说“智慧城市”是“平安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这二者之间不太可能再分开对待。从客户主体来看,平安城市的使用用户虽然是公安,但建设主体往往是政府,公安是各级政府的最重要职能部门;智慧城市的使用部门更是政府的各级部门,也必然涵盖公安职能部门。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面对同一类客户主体再分解成两套体系的可能性几乎不大。从技术体系来看,平安城市、天网工程已经远远不只是安保监控的范畴,越来越多涉及到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建设内容越来越多与智慧城市的范围产生了更多交集。从上面两个关键因素来看,安防行业从平安城市阶段发展到智慧城市的新层面将只是时间问题。
智慧城市所带动的市场空间在未来五年前可能达到上万亿美金,在中国也将达到近万亿人民币,远远大于城市联网监控的市场空间,而且智慧城市的概念正在飞速增长,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当安防发展到智慧城市阶段,对智慧城市架构体系的范围将直接影响着建设规模和内容的格局。这种情况下如果仍以传统的安防视野来看智慧城市应用,很可能会阻碍安防产业的发展。更合适的角度应该是先跳开安防,换个角度从智慧城市的眼光来看待范围更大的“大安防”概念,应该更有利于安防的产业提升,抓住新出现的行业机遇。虽然智慧城市的研究也处干起步阶段,不过已经产生的一些智慧城市模型已经能拓展安防的视野。
当安防发展到智慧城市阶段后,产业范围、技术体系、应用模式将得到本质的提升,这将是安防产业的重大机遇。面对如此重大的机遇,若固守平安防传统的思路和视野,将大大限制安防行业的发展,而如果从智慧城市的角度来看安防的发展,将会打开另外一片新天地。
小结
随着安防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公安对平安城市的规划和需求也日趋成熟和明确,其建设重点从布点数量向管理应用转变,而平安城市建设也面临着监控网络化、高清化,平台整合等技术浪潮的冲击。与此同时,前期项目的扩容标准、由标清升级到高清、产品维护等问题,使得平安城市建设在新时期的转型道路上进入新阶段。当然,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进阶,经过转型,平安城市在未来发展、应用、融合等方面将变得更加完善。这是一次革新性的发展,对安防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契机,或许还会带来一场新的安防热潮。
第五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分析
班级:109069902(CIMA 1班)学号:姓名: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商业银行结构呈现出三个层次: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是跨区域的股份制银行,如交通、民生、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独资的中信实业银行;三是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市场环境将更为复杂多样,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金融业所代表的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银行业无疑又在整个金融行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银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环境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众多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
(一)、国家调控宏观经济,银行经营风险增大
①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银行业原有的经营优势逐步丧失。从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来看,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供求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供给制约转向需求制约,经济波动的周期也由计划周期转向商业周期。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销售困难,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系统性风险增大,开始逐步进入高增长之后的大调整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结构和效益有待改善,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这都将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式和盈利能力,使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优势逐步丧失。
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到位,国内金融环境暂时陷入萧条。一方面,受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因素影响,致使我国在90年代末金融运行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和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派生存款减少,给城市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的增长带来较大阻力;二是大中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企业改革滞后、效益低下且负债率较高,使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累积的不良资产总额迅速攀升,有的银行甚至已经接近国有商业银行水平。另一方面,为启动内需和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宏观上来看,这一政策的确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储蓄存款增长率明显回落,社会经济也有了新的起色;然而在微观上却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得部分稳定性较好的存款减少,既给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匹配带来了很大难度,也对其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入WTO,业界竞争日趋激烈
①金融业对外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开始竞争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外资银行无疑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构成了极大威胁。面对世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银行业面临着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从目前已经对外开放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实践情况来看,外资银行的引进已经给当地的城市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其主要表现在:市场份额下降,中间业务量减少,大批业务骨干和优质客户群流失。
此外,从世界金融发展的态势来看,与经济全球化伴随而至的金融一体化,辅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都提出了挑战,金融业未来将面临着国际化、市场化和知识化的三大发展趋势。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国际化意味着其要面对国内大商业银行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双重竞争;市场化则意味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城市商业银行将失去政府在业务、地域等方面的保护;知识化虽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对城市商业银行却可能意味着经营成本、融资成本的扩大,因为其资金实力能否支撑设备的更新与网络的维持是一个问题。
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国内竞争加剧。在入世五年后,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随着国内外市场经营环境的改变,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市场定位重新部署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来自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仍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资金的趋利性原则在计划指令和政策干预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竞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同时,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转轨步伐,并将业务发展中心转移到中心城市,使平均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开拓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点被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领域,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和网点优势相比,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在利润和收益上付出代价。其次是跨区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承担着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所不具有的生存发展压力,因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上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结构,产权清晰,制约力强。它们虽然没有政府补贴,但不承担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很少有政府干预,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的行为目标指引下,管理严密、机制灵活、经营规范、服务完善,利用竞争手段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甚。
③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政策环境日趋严格。
第一,国家利率连续下调和财税制度改革,使银行利润空间缩小。1993年7月到2002年3月不足十年的时间里,央行连续八次下调利率,而且从我国新发行的国债利率低于银行利率的情况来看,在近期内央行极可能将继续下调利率。由于我国金融产品的单一现状,银行的主营收入是存贷利差,利率的迅速走低致使存贷利差明显缩小,银行失去了高利润收入的政策空间。
第二,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银行资金与用户大量分流。近年来,为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三类企业、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入市,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大大分流了银行的资金来源,特别是保险资金入市后,对银行的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影响巨大;二是分流了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公司直接通过一级或二级市场筹资后,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明显削弱,而这些企业通常是效益较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客户,这部分客户的分流和退出,使得银行贷款客户资质相对下降。
第三,国家对银行监管力度加大,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一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安全防范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更引起了央行的注意,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的考虑,中国人民银行全方位加大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票据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专门的法规性措施的出台,都表明了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业务监管日益加强和规范。但由于现行法规在很大程度上过于粗略,以及政策执行本身存在随意性与模糊性,又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在公平、有序、健康的原则下拓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1.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银行,就像众多的国有企业一样,没有人来代表出资人对其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虽然国务院对国有商业银行派有监事会,但一方面由于与其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联,难以实行真正有效的监督,形成出资人缺位;另一方面,由于是国家独资银行,各级政府非凡是一些地方政府借此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出资人越位,使国有商业银行政企不分,承担了大量政策性金融业务。这是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2.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不规范。由于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惟一股东,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股东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于一身,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治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这种没有制衡机制的治理结构是不规范的,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经营治理明显滞后
1.资本金不足。根据年统计,2002年末,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15%外,其他3家银行都在7%以下,未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资本金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上。随着近年来非凡是去年以来资产的快速增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根据年统计,2002年末,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方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21371.5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5.39%,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最高,为36.63%;中国建设银行最低,为15.17%。
3.呆账预备金严重不足。根据年统计,200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预备金余额为1547.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率为1.84%,其中:中国银行最高,为5.20%;中国工商银行最低,只有0.45%。相对于巨额的不良贷款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预备金可谓杯水车薪。
4.经营效益低。从账面上看,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假如按贷款风险足额提取呆账预备金,足额提取定期存款应付利息,足额消化表内应收利息挂账,则实际财务成果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与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相比较,差距是很大的。
5.劳动效率低。主要是分支机构庞大,治理层次多,人员多且素质较低;经营治理费用高。
6.内部控制乏力。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服务质量比较低,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违规违法行为和金融犯罪案件仍然较多。
商业银行的上述问题,既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内部治理长期积弊的表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治理体制的影响。
三、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争取上市筹资,提高资本充足率
银行企业与传统的企业不同,它的发展往往是通过资本金的增加来扩大规模进而提高效益。银行最大的无形资产是“信用”,银行最大的风险是经营风险,而风险是大是小,信用度是高是低,关键要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核心资本的充足率至少应达到4%.从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状况来看,虽然远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好,但与发达国家的城市银行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提高资本充足率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而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不可能对城市商业银行注入太多的资金,因此,争取上市成了其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和不得不走的一招棋。从已经成功上市的我国四个股份制银行深发展、浦发展、民生和招商银行的情况来看,上市后其资本充足率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
(二)、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寻求资本重组与合并
“大企业是有效率的,规模成为效率的代名词”,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银行并购案依然层出不穷,规模越来越大,走资本重组与合并的道路依然是银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抵御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手段对于总资产只有一两百亿的我国许多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则显得尤其重要。城市商业银行寻求重组与合并,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增资扩股,由金融投资人发起兼并、重组,降低地方财政的控股比例,把自身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二是由个别相对而言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牵头,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实现联合,组建强有力的新兴的银行集团;三是引入外资银行参股投资。不过,资本具有趋利性,银行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一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因此不管是哪一种重组合并的方式,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千方百计壮大自身实力,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多合作对象的青睐和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重组与合并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三)、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夹缝中求发展
市场定位是指银行对其核心业务或产品、主要客户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的认定或确定,从而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确定“客户—产品—竞争地”最佳组合的系统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简而言之,就是银行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正确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服务行业和业务品种等。纵观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无不经历了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从幼稚到成熟,从实力薄弱到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定位。
一是体现在客户群体上,多数中小商业银行都将自身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实践也证明,城市商业银行在自身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支持了大量资信低、规模小、风险大、难以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并开发出许多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二是体现在金融产品上,城市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要,为中小企业度身定做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方面的便利和服务。三是体现在服务区域选择上,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以地理条件作为选择放贷对象的重要参考。
(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虽然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战略上一般选择了跟随型,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上,在目标客户选择以及主要竞争地确定上,显
示出强烈的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但随着国家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对内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激励与约束机制,确定了“产权明晰、职责明确、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灵活”的多种优势,对外则形成了良好的、具有较高市场灵敏度和效率的金融服务.虽然,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实力对比来看,在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始终会占据着银行体系的核心位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在日益凸现。一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金融需要;二是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体制新、包袱轻、机制灵活的特点,同其他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在金融创新方面起到了“领头羊”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同。
按照国务院商业银行的总体改革思路和要求,除农业银行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当向大中城市收缩,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这种转变留下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中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二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国有大商业银行从这两个领域收缩后,国民经济体系在区域与行业中所形成的资金空洞,就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将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争取较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五)、提倡城市商业银行联合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贷款
目前,四家国有银行都先后建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并剥离了一万多亿元的不良资产。相比之下,城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改革比较滞后。从总体情况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和资产总额呈现继续上升趋势,但到目前为止,处理和化解这些不良资产仍然缺少有效手段,不能像国有银行一样,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综合运用债务追偿、资产置换、资产转让与销售、资产重组与企业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资产。这就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问题,不良资产的处理和化解成本高,损失大,缺少有效转换的途径和方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参照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模式,多个商业银行联合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市场原则,城市商业银行以适当的价格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在这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处理。这样既能减轻城市商业银行在处理和化解不良资产问题上的压力,使各级经营者能够集中精神,抓好银行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而且也能使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价值回收做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曾凡银,冯宗宪。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与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1,(2)
[2]吴太普,江波。关于对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不良资产进行置换的操作构想。[J]金融参考,2001,(2)
[3]黄正威。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探索。[J]中国金融,2000,(12)
[4]范丽红。城市商业银行应走联合与合作之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2)
[5]容明高,莫建强。城市商业银行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探讨。[J]桂林发展研究,2001
[6]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