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僵猪发生的原因及防治1
小僵猪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僵猪产生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是出生体重太小,吃奶不足,患慢性疾病,补料不及时或断奶不合理造成。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
一、加强妊娠母猪饲养与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
仔猪出生体重太小,往往是僵猪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仔猪出生体重小,则是由于仔猪在胎儿期发育不良所致。所以在母猪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必须供给足够的全价饲料,一定要保证蛋白质饲料的供给,促进胎儿正常发育,为生产出健康、活泼的仔猪打下基础,从而防止僵猪的产生。
二、保证仔猪吃足初乳,增强抵抗力
因为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几乎全部被仔猪吸收。另外还含有抗体(免疫球蛋白),可使仔猪增强抵抗力,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还含镁盐,能促进胎粪的排除,因此要求仔猪在出生后2——3小时吃到、吃足初乳,对初产母猪或产乳少的经产母猪,可在产后第1天上午、下午喂给“保乳灵”或“妈妈多”,第2天即可见效。
三、人工辅助固定奶头,促进弱小仔猪发育
因为猪的放奶时间较短,仅10少左右,并且猪有吃固定奶头的习惯,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可人工辅助固定奶头,让体重较大、强壮的吃后面的奶头,体重小的仔猪吃前面奶头,从而防止体重相差悬殊,提高仔猪的均匀度,防止僵猪的产生。
四、及时治疗慢性病,减少营养消耗
猪的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体内外寄生虫病的痢疾、气喘病等,可导致僵猪的产生。有人试验,两群仔猪从8Kg左右饲养90天,无蛔虫群平均增重36 Kg,有20条蛔虫者增重20Kg,有100条蛔虫者减重2Kg,就这样形成了所谓的僵猪,所以对这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虽然死亡率低,也应尽早防治。
五、及时补料,做好断奶准备
因为母猪产后第3周末产奶量下降,而此时仔猪生长发育很快,单靠母乳不能满足营养,所以必须及时补料,否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以后不易补偿,因而形成僵猪。因此应在出生后5—7天训练仔猪开食,可用煮或炒的黄豆、豌豆、玉米来诱食,也可用饲料厂家生产的开食料。方法可采用“母带及法”或“大带小法”帮助其学会采食,以后可将开食料逐渐过渡到全价平衡饲料,到20日龄后能大量采食,为顺利断奶打下基础。
六、顺利断奶,减少对仔猪的应激
断奶时,要注意到“两维持、三过渡”。“两维持”,即维持原饲料不变,维持仔猪原圈不动;“三过渡”,即是饲料要过渡,换料至少要一周时间;饲养制度要过渡,逐渐减少饲喂次数;环境要过渡,尤其应断奶过后,再适应新的环境,如果圈舍够用,最好原圈饲养。
总之,除以上原因之外,近交、早死也容易产生僵猪,所以应尽量避免近亲和早死的发生,减少出现僵猪,对已经发生的僵猪,可实行单猪饲喂,个别对待,日粮中适当添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同时注意健胃、驱虫,增进午餐,帮助解僵。
仁寿县龙正中心畜牧兽医站 关于魏晓红同志申报助理兽医师的
综合推荐意见
魏晓红同志,女,现年44岁。2000年1月由仁寿县畜牧兽医局分配到仁寿县文林镇畜牧兽医站搞检疫工作,于2009年1月调至龙正中心畜牧兽医站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至今。
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团结同志,谦虚谨慎,遵守党的章程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任助理畜牧师职务以来,更是认真加强专业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辖区畜牧兽医事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该同志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生产统计工作。在动物防疫上,该同志积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认真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广泛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不仅积极组织防疫人员开展防疫工作,还亲自提针参加注射。该同志任现职以来,防疫注射生猪 15897 针次,鸡27589 针次,鸭 15896 针次,耕牛 2358 针次,使自己负责区域的各项防疫密度都达到并超过了部颁标准,保持了辖区的清净无疫,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检疫工作上,该同志认真按照检疫规范的要求,严格到场到点检疫。在统计工作上,该同志认真负责,刻苦钻研,确保了统计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客观性。
该同志工作踏实,作风扎实,服从安排,能长期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成绩明显,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该同志爱岗敬业,履行岗位职责好,历年年度考核称职。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助理兽医师职务。
根据四川省有关职改文件精神,该同志已经具备了晋升助理兽医师职务的各项条件,同意推荐魏晓红同志评审助理兽医师,请评委评审。
仁寿龙正中心畜牧兽医站
二O一一年八月十日
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仁寿县龙正中心畜牧兽医站
魏晓红
我于1985年7月毕业于仁寿县城关中学,于1986年1月至1999年12月到仁寿县蔬菜公司工作;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仁寿县文林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于2009年1月至今在仁寿县龙正中心畜牧兽医站工作。期间于2001年3月取得兽医技术员职务资格证书;于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参加畜牧兽医培训合格;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参加公共经济与知识产权培训合格;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4月16日参加饲料安全留存知识、动物防疫法及执法、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模养猪技术、现代畜牧兽医知识培训合格;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21日参加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培训合格;2010年8月9日至2010年8月14日参加检疫知识培训合格;2010年10月21日至2010年10月23日参加畜牧兽医知识培训合格。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基层兽医技术员,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加强理论学习,实践操练,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学以至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为片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思想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作为一名畜牧兽医工作者,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群众在养殖业上排忧解难,必须树立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形象,因此,我至始至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始终坚持政治思想学习,关注时事,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胡锦涛“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团结人民群众,深入最基层,恪尽耻守,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畜牧兽医事业服务,将自己锻炼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畜牧兽医工作者。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当今社会是经济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因此,我深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业务技术和高新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面,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技能,比如通过学习《养殖业》、《畜禽疾病防治知识》、《畜牧兽医》等书刊的学习和了解科技的发展动态,以前沿的科技知识来充实和武装自己,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我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真诚的向老同志和经验丰富的同行、同事请教。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认真做好阉防工作。
只有做好了阉防工作,才为养殖业的发展垫定扎实的基础,我作为一名基础技术人员,认真搞好片区的仔猪阉割和防疫工作,广泛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通过每年的春防、秋防和平时的阉防,让群众懂得防疫的重要性,让防疫深入民心,让群众知晓防疫的重要性,这些年,我坚持做到了预防到户,针针到位的原则,做到不漏一头一畜的防疫,一共防疫生猪15897头次,鸡27589只次,鸭15896只次,牛2358头,使包片的村社防疫密度达到并超过标准,确保防疫的质量,起到很好的防疫效果,仔猪阉防39820头,防疫仔猪39820头坚决做到无苗不阉割,不健康不阉割的原则,由于扎实了阉防基础,使片区疫情清净无疫,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员,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加强学习,刻苦专研,政治思想更加成熟,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更加优秀,历年年度考核合格。具备了晋升助理兽医师的各项条件,特申请晋升助理兽医师职称,请评审委员会评审。
二0一一年八月三日
第二篇: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护,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所以,扎实做好训练伤的伤治工作是新训卫生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与教育、管理、医学监督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和训练不科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护,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所以,扎实做好训练伤的伤治工作是新训卫生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与教育、管理、医学监督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和训练不科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发生原因
1、身体及心理素质较差:部分新兵年龄较小,骨骼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协调性不够,肌肉韧带力量薄弱,受到高速牵拉使易发生损伤;部分新兵心理和生理年龄都还不成熟;有的新兵入伍前很少或者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短期内还不能适应部队的高强度、紧张的军事训练;有的新兵思想过度紧张,甚至对训练怀有恐惧心理,对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课目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动作难以做到位,使军事训练伤的危险性增加。
2、组训不科学:平时训练计划性不强,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随意增加训练强度、难度或长时间进行单调性训练;遇到上级检查或考核时,临时突击集训,随意超时、超强度、超负荷训练,使部分士兵训练时的动作协调性与准确性降低,从而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3、带伤带病训练:由于基层新兵连队队部人员少,新兵骨干为了出成绩,提高政绩,营造军事训练的“热闹气氛”,经常让轻伤小病人员以及刚出院或半休、身体虚弱人员参加训练。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安排,常常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4、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动作不规范:按照规定在每次军事训练前应先进行热身运动。但少数指挥员忽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训练时部分指挥员要求不严,未做到训练项目的示范动作,未讲解训练注意事项和要求,致使参训士兵动作不规范。另外,训练场地不够规范,有的训练器械固定不牢等,这些都常常是军事训练伤的直接诱因。
5、宣传教育不到位:军事训练前,卫勤防护和安全教育未落实;军事训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新兵缺乏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学知识等,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伤预防知识的教育等,也是导致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6、争强好胜:新战士年轻气盛,人人都有不服输的劲,生怕训练成绩差,让人看不起,于是有的新战士便不顾及、不讲究方式方法,一味“硬拼”,使训练强度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负荷,再加上要领不熟悉,动作失调、变形,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二、预防对策
新兵训练初始,切忌求快求高,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循序渐进,按照先易后难,先弱后强的原则,各种项目穿插进行,切忌进行超负荷训练。在新兵出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做到劳逸结合。
1、健全组织,适时检查指导:卫勤部门要严格按照《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对军事训练伤预防工作进行计划指导,并协调军训、管理、宣传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开展工作,并对军事训练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适时对新战士的训练伤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训练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训练场地达标情况,训练伤发生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指导。一是检查各级对军事训练健康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指导部队真正把预防军事训练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制定科学的军事训练计划和与之相适应的军事训练健康防护教育计划,并检查组织落实和监督情况。二是检查训练设施情况,指导部队不断完善训练设施建设,杜绝带故障使用,及时整改训练场地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三是检查保障工作是否到位,指导部队加强对一线保障人员的培训。
2、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防护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心理疏导,根据新入伍的战士不同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情况,搞好分类教育和个别疏导,帮助其克服对高难度训练课目的胆怯、紧张和恐惧,调整其心态,锻炼其意志,增强其心理素质。训练前要讲清动作要领,使新战士消除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从而减少或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2)防护常识教育。新兵开训前,组织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军事训练伤的知识讲座,是新战士学习有关的人体生理解剖、运动生理学等知识,了解发生训练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3)安全常识。通过黑板报、安全训练小手册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教育新战士自觉遵守训练场纪律,训练操作规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使大家在训练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每一训练场所都能自觉做好训练伤的预防。
3、科学组训,循序渐进:一是训练要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针对新战士的接受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要从少到多,先易后难,螺旋式渐进,避免长时间进行单一动作训练,不搞突击达标训练,严禁超强度训练。二是训练开始前,要引导新战士做好热身准备,热身训练应以身体做出汗为宜,并做好四肢及其他部位的活动,已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训练结束后,应积极组织新战士进行身体放松活动,以使其体温、心跳、呼吸恢复正常水平为宜,防止出现肌肉酸疼和其他疾病,尤其是大量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三是要为新战士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训练期间要加强新战士的膳食调剂,保证新战士能够获得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以使其及时消除疲劳,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四是卫生部门应派医务人员经常深入训练场巡诊、送医送药、救治伤病员。管理部门协助卫生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中的问题。
4、加强保护:每次训练前,都应组织对训练器材、训练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选择质量好的路段进行越野训练;平整好战术训练场地,清除场内石块、玻璃渣等;确保所有训练器材表面光滑,安全牢固,木马训练时准备好软垫。在训练过程中,对一些动作要领比较难掌握的课目,要反复讲解,设专人保护,避免损伤。
5、加强医疗知识培训:新战士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后,不仅预防训练伤的发生,而且对出现的轻度训练伤,也会正确处理,防止训练伤加重。
第三篇: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
摘要:当今在国家退耕还林口号的大力倡导下,各地都在积极种植树木,增加国家林业的国土面积,但随着林业面积的增加,其本身所产生的病虫害也随之增加,本文主要探讨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31
引言
林业是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培育和保护森林,并利用其本身优势起到林木保护作用的部门。目前随着林业面积的不断扩张,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和原因探究也是林业部门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林业病虫害情况的简述,追寻其发生原因,进而找到好的可以防治病虫害的办法。林业病虫害情况概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绿化的要求,城市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增加,加之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国家林木面积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林业在火灾、水灾、病虫害等方面的防范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防范。
近几年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人工造林的特点是树木间密度适宜、树木种类比较单
一、林木结构简单等;而这些特点也造成林业维护人员消耗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面积逐年递增,也是病虫害工作难以开展的原由之一。
随着人们绿化意识的增加,休息时间开始走出家门进行野餐或者聚会,这些人为社交活动的增加,也会带来病虫害。就像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美国的亚洲鲤鱼一样,这在美国无异于破坏生态环境的“病虫害”。[1]
打农药是现代农业、林业常用的防治手段,但这种方法在杀死一部分病虫害的同时,也为病虫害增加了抗药性,防治工作的难度也会加大。
所以林业病虫害的防范不能单纯的依靠化学方法,应依据科学的管理方式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伤害。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林木类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单一医治可能导致其他病虫害的爆发,故无法针对单一虫害进行医治。其次是其生存环境复杂,制止病虫害的发生也不能破坏原有的林木生存环境,故只能从其的发生原因入手。而病虫害难以根治及其产生原因在以下几点:
林业的病害多为有害菌类,虫害多为昆虫,而菌类和昆虫的繁殖速度快,也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进化,难以对其进行根治。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达80余种,其中包括美国白蛾、蝗虫、螨类、蛾蝶类幼虫、松毛虫等,都是对林业有着巨大破坏力的病虫害,而且这些病虫害绝大部分是凭借着大自然在进行传播,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人工植树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单一林木面积的增加,所引起的林木品种结构简单,防护系统较低,容易造成病虫害范围的增加,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收效甚微。尤其是现在全球气温回暖,冬季气温普遍回升,昆虫虫卵的越冬存活率越来越高,春季的突发性虫害面积也会扩大。[2]
林木人工种植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林木的管理活动也要增加。但目前我国缺乏对人工种植林木的科学管理,也缺少管理林木的人才。因而导致林木生存环境恶化,卫生情况堪忧以及病虫害的大量滋生。
由于病虫害繁殖速度快、涉及面积广,难以经过一次或少数几次的治理有效根治;而且会有不定期的爆发风险,此种爆发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支持下难以预测。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办法
通过对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的细究,?l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范工作:
林业部门需要在先进设备的支撑下,对所检测地林木的生长环境、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利用科学的方式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推测,提前做好病虫害发生后的防范措施;还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前提前做好预防,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数量。
人工造林前,提前根据当地环境对林木种苗进行多品种选取,种植过程中选择多品种林木种植,维护林木的生物平衡,增加林木结构本身的制约性、复杂性和防护性。
昆虫中有害虫也有益虫,要对对林木有益的昆虫进行保护;并增加病虫害天敌的培育和保护,可以从生物品种方向上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抑制。
增加育苗的防虫处理,以及林木的检测工作,引进先进设施和科学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加强人工种植林木的管理和检疫,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利用新进技术和工作模式对病虫害防治展开工作。但同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病虫害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研究,了解其习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
结语
退耕还林已经是国家保护林木资源的主基调,所以在做好火灾、水灾防范的同时,林木病虫害的防范也要积极展开。病虫害的防治应根据不同林木的生长环境,因地制宜,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在治理病虫害的同时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利用科学方法、先进设备提前检测,以混交林为主的生态防范,辅以病虫害天敌和药物等防治方式。唯有如此才可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最有效的治理,也能维护好国家的林业生态环境和生物结构,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雅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2]郭丽洁.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第四篇:浅谈猪疾病的防治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谈猪疾病的防治 姓名:冷林涛 学号:0842004452828 专业:畜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年9月5日
目录
内容摘要„„„„„„„„„„„„„„„„„„„„„„„„„„„„„„„„„„1
一、猪瘟„„„„„„„„„„„„„„„„„„„„„„„„„„„„„„„„„„1
二、猪系列与呼吸综合症„„„„„„„„„„„„„„„„„„„„„„„„„„„1
三、猪小肠病毒感染„„„„„„„„„„„„„„„„„„„„„„„„„„„„„1
四、传染性胃肠炎„„„„„„„„„„„„„„„„„„„„„„„„„„„„„„2
五、猪流行性腹泻„„„„„„„„„„„„„„„„„„„„„„„„„„„„„„2
六、仔猪大肠杠菌病„„„„„„„„„„„„„„„„„„„„„„„„„„„„„2
七、猪丹毒„„„„„„„„„„„„„„„„„„„„„„„„„„„„„„„„„2
八、猪的链球病„„„„„„„„„„„„„„„„„„„„„„„„„„„„„„„3
九、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3
十、猪传染性鼻炎„„„„„„„„„„„„„„„„„„„„„„„„„„„„„„3 参考文献„„„„„„„„„„„„„„„„„„„„„„„„„„„„„„„„„„
4浅谈猪疾病的防治
内容摘要:根据养猪多年的经验,猪的传染病有十种。对于一个专业养殖户来说,养猪是降低风险的途径,有多种风险的,其中包括管理风险、烈性传染病风险、防疫风险、疾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总体归纳可分为两大类:既非人为风险与人为风险。非人为风险一般是指市场风险,人为风险是可防可治的。
一、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病种致死性传染病,猪瘟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猪瘟认高热稽留和各处广泛组织器官出血,梗死和坏死特征,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诊断要点:小流行特点,目前呈散发、流行较慢,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分急性型、慢性型迟发型,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猪瘟时应采取紧急扑灭措施,及时隔离病猪及可疑病猪,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急宰或进行治疗。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及仔猪,临床上认为母猪的繁殖障碍、哺乳仔猪死淘率增加和育成猪的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因部分病猪耳朵发紫故俗称蓝耳病,防治措施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及对症疗法,加强饲料和环境卫生消毒,用疫苗免疫接种来防治。
三、猪小肠病毒感染,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型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而每猪
本身无明显症状,防治措施受感受猪场,母猪在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猪细小病毒灭活苗或弱毒苗可预防本病,严重污染猪场可采用自然感染的方法让后备母猪提前暴露获得主动免疫力后再配种使用。
四、传染性胃肠炎。
由病毒引起的猪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临床是病猪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很高。防治措施,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一般是对妊娠母猪在产前45天和15天通过肌肉和鼻内各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1ml,发病后可采取对症疗法来减轻脱水纠正酸中毒来防止细菌迹渎感染,并为仔猪提供温暖干燥的环境,饮水和营养性物质。
五、猪流行性腹泻
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病猪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对本病可参照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方法进行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本病的可靠方法。
六、仔猪大肠杠菌病
仔猪大肠杠菌病是由大肠杠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及临床表现的差异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种病等,防治措施,加强产房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定期向母猪进行预防性投药,加强仔猪饲养管理,保证仔猪及时吃够初乳,保障产房温度,及时通风换气,及时补铁补晒,出生后可及时口服徽生态制剂防治,也可进行疫苗,免疫、预防仔猪黄痢,可对妊娠母猪产前6周和2周进行两次疫苗免疫。
七、猪丹毒
猪丹毒是一种猪丹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出现皮肤疹块以及慢性关节炎,和公内膜炎等不同病型,防治措施,免疫接种是防治本病的最重要方法,疫苗种类有灭活苗和弱毒苗,活疫苗常与猪瘟、猪肺疫结合构成二联或三联苗,免疫程 是仔猪断奶后免疫一次,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发生猪丹毒时在病初可注射大剂量青霉素,如结合抗猪丹毒血清,同时应用刚序效更佳。
八、猪的链球病
猪的链球菌是由一种血消型链球引起的猪一种多型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急型表现为出血性症和脑膜炎,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淋巴结脓肿等。
防治措施,加强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严禁病死猪肉上市场交易,在流行猪肉可用相应血清型菌株制备的猪链球菌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发病猪可用,青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外科处理和对症治疗,病死猪尸体应作药物应作销毁处理。
九、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认为出现肺炎或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化为特征,急性者病死率较高,慢性者常能耐过,防制措施,灭活菌苗接种,可以很好地预防本病发生,应主要选用针对当地流行株的菌苗,发病早期用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可减少死亡。
十、猪传染性鼻炎
是由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简称萎鼻。
防治措施,适时进行疫苗免疫预防,现有两种疫苗,即Bb灭活油菌和Bb-Pm灭活二
联油菌。一般母猪可在产前2个月和1个月分别接种一次,所产仔猪在4周龄和8周龄分别接种一次,也可使用药物防治,常用药物有磺胺二甲基嘧啶、土霉素、庆大霉素等预防性投药应在2周到断奶,并可结合向仔猪的鼻腔内喷药等。
总之,猪的疾病防治好了,才能使养猪户的效益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①《科学养猪》187页。
②新华网:中央一号文件历史性解读“三农”问题
③中央一村一网站
第五篇:猪打架的原因
猪打架原因 20010-10-26 22:40:06
咨询人:朱宝来联系方法:***
问:您好!我的养猪场里的猪最近不知怎么了老是咬架。基本上是每圈猪有一头被其它猪咬伤。其中被咬伤的猪之前都是正常的。请问怎样解决猪嘶咬现象呢?谢谢!
答:朱宝来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猪群咬架(含咬尾)现象,尤其是生长速度快而饲养管理跟不上的瘦肉型猪群更容易发生,伤口出现发炎、溃烂,影响了生猪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猪群咬架的诱因
1.1饲养密度大(小猪>3头/m2)饲槽狭小,相互接触的冲突频繁。
1.2 单栏饲养群体大(>10头/栏),个体差异大。
1.3 猪限饲没吃饱,饲料喂量不够;饮水不足,猪口渴。
1.4 猪群中突然进入陌生猪,如并群或隔栏跳入猪。
1.5 睡眠和采食时间短,活动时间长;光线强,环境单调(清一色的水泥地面、墙壁)。
1.6 猪舍空气污蚀,温度、湿度较高,气流不畅;猪舍潮湿,粪便污秽。
1.7 栏中某一头猪有体外创伤流血或患某种生理性疾病(如突发高温)发出与众不同的气味,猪嗅觉灵敏,发生咬架。
1.8 长期加药,特别是乙醇及痢特灵(目前已禁止使用)等的长期添加,也是诱因之一。
1.9 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或饲料不新鲜。
1.10 遗传、气候突变或突然换料等应激因素引起。
由上可知,猪群发生咬架,除了营养不平衡方面的因素外,饲养管理上的缺陷是最主要的因素,防止猪咬架关键还应从管理入手,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断尾(出生后2天)是防止咬架的重要手段,当然并不是说断尾后就没有咬架的现象)。
2.2 发生咬架后及时驱赶,实在不行,只能将所咬猪移至空圈。
2.3 改善猪栏猪圈环境,去除应激,加强饲养管理。
2.4 栏内放置旧轮胎(自行车、摩托车外胎),转移猪的注意力,满足其玩耍天性。
2.5 被咬猪可擦上刺激性药水(如紫药水等)。
2.6 并群或移圈时,一是最好选择在夜间,二是最好喷洒酒精等方法。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东粮集团编辑部2101年11月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