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天津市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天津市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天津市就业总量问题与结构矛盾并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以促进天津市就业为研究目的,在研究促进天津就业的财政政策基础上,探索调整、促进天津市就业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就业;财政政策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居民生活稳定的保障,实现充分就业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承担着缓解失业压力的重要职责,天津市将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构建了基本就业的财政政策体系。近年来,天津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就业,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面临诸多调整,因此着眼于大学生就业视角下完善天津市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天津市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由天津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07-2015年,天津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连年稳步增长,2015年达507.51亿元,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幅达25.23%。除了资金支持外,天津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的具体财税政策可归纳如下:
第一,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天津市《2012-2017年再就业规划纲要》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劳务派遣组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社保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加工型企业,则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每人每年2000元定额税收扣减优惠。
此外,当年天津市还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且持有天津市《再就业优惠证》的女40周岁、男50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公益性岗位工资补贴。
第二,支持国有企业整体分流安置职工。2004年,《天津市国有特困企业整体分流安置职工暂行办法》提出,对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凭有效凭证,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由市再就业资金给予人均最高6000元经济补偿金补贴;对申请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失业保险金可一次性发给本人,同时凭营业执照给予最高限额3000元的自谋职业补助费;接收职工劳动关系的服务型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非服务型的接收单位,与职工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接收单位一次性补贴。
第三,以养老服务业带动再就业。天津户籍并与养老机构、公益性公司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养老护理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另外,其中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对象还可享受工资补贴。对招用天津市三类退出企业职工的养老机构给予每人5000元的养老机构一次性补贴,此外还有培训补贴、贷款担保、按揭贷款贴息。
第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在职职工、外来劳动力、普通高校毕业学年的学生及其他人员可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创业培训费补贴和就业补贴等。对各类企业吸纳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以及中、小企业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第五,增加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和青年见习补贴。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最高可给予30万元,并给予相应的利息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另外,高校毕业生还可以享受到补贴有培训费补贴、实训补贴、房租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求职补贴。
2015年,天津开发区新增10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1295元,预计今年将新增3万左右的用工需求,就业见习补贴还包括意外伤害保险费补贴和带教费补贴。
第六,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妇女创业。2006年以来,天津市完成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完成了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建设任务,成功举办首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工作重点是依托妇女创业中心、家庭服务公司等创业就业载体,与区县妇联上下联动,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二、天津市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评价
天津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天津城镇登记失业率从3.90%一路下降到2015年的3.50%。《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则显示,天津市新增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从2002年的17.00万人上升到2015年48.85万人。可见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天津的失业情况得到很好控制,有效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妥善处理了困难企业退出市场。但由于天津市财政投入机制尚未成熟,就业形势不断变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仍表现为以下不足:
首先,促进大学生就业力度仍有待加强。天津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显示,2008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人,2015年则增加到15.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财政政策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与其他就业群体不同,就业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解决好就业问题事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更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其次,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机制有待健全。由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天津板块)的调查资料可知,“鼓励到中小企业就业”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81.20%的大学生理想就业首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项政策也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制约,2014年针对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调查的数据显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占63.40%,略低于全国76.70%的平均水平,另全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均值为119.7,天津市仅为117.48。可见,与全国相比,天津市大学生创业促进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最后,教育财政支出占比有待提高。由天津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可知,2007-2015年,天津市教育支出占天津GDP的比例只有年均2.53%的水平,最高时也只有2013年的3.22%,远低于4.00%的国际标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保证,享受高水平教育更是大学生成功创业、就业的资本,因此教育经费指出的稳定增长将变得十分必要。
三、调整促进天津市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
其一,健全大学生创业机制,逐渐完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天津市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大,但其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从业人员占比却很低,吸纳就业的空间巨大。因此在创业资助对象方面,天津市财政应增加对这些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支持;针对创业者的培训方面,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要具有持续性,即要照顾到前期立项又要保障后续发展,对因社会经验不足而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更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清晰定位自己的创业计划。
其二,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发挥高校就业的主导作用,加强学校、企业和毕业生联动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关键是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比如求职心理、择业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培养,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提高个人与职业的匹配度。
其三,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天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信息显示,高级技工是天津人才市场中最匮乏的种类,故职业教育资源的持续投入,职业技能的锻炼将会是改善劳动供需的一项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社健,李振明.促进积极就业政策完善的财政政策探讨[J].财政研究,2007(10).[2] 颜明珠,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分析与评估.江苏:苏州大学,2010.[3] 王志宇,张志超.中国财政政策调控就业的实践研究[J].经济问题,2014(4):35-38.[4] 阮班会,对天津市促进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的有关问题研究[J].天津经济,2008(10):71-73.[5] 苑国栋,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重心演变述评.[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3,70-74.
第二篇:天津市就业促进条例
天津市就业促进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筹城乡就业,多渠道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第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劳动保障、人事、发展改革、经济、商务、农业、建设、教育、交通、财政等部门和有关人民团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全市促进就业工作。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就业工作。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度。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所属的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并将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失业人员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以及减少有劳动能力的长期失业人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等指标,纳入工作考核内容。
第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规模应当与本市促进就业工作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保障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实施。
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项目。
第八条 本市鼓励各类企业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者就业。
本市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者就业。
本市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者就业。
第九条 对吸纳失业人员的企业、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按照规定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安置残疾人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享受退还增值税或者减征营业税的优惠,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并可按照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安置残疾人就业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取得的劳动所得,按照本市规定减征个人所得税和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投资兴办的市场、超市或者其他公共商铺需要租售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租售给失业人员、残疾人。
第十条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按照实际招用人
数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贴息。
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扶持。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自筹资金不足的,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多人共同就业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扩大贷款规模;其中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财政部门给予贴息扶持。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创业成功率高、促进就业明显的项目给予奖励,对创业成功人员,根据促进就业的成效给予资金补贴。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实现自主创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一次性申领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但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的标准。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实现自主创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十二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劳动行政部门根据领取营业执照期限,给予资金扶持。
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吸纳失业人员就业的,按照吸纳人数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的,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资金扶持。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开展职业培训。对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者以及在职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合格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本市就业困难人员的范围包括:
(一)零就业家庭的成员;
(二)残疾人;
(三)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成员;
(四)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
(五)失去土地的农民;
(六)其他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失业预警机制,确定失业预警线,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实行预防、调节和控制。失业率达到预警线时,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建议。
第十七条 市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合理安排失业保险基金用途,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调控失业的作用。
第十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人事、发展改革、教育、统计等有关部门开展人力资源供需调查统计预测,定期向社会公布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人力资源的数量、分布、结构、素质和变化趋势;
(二)就业岗位分布和发展趋势;
(三)用人单位岗位空缺和用人需求情况;
(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情况;
(五)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六)其他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第十九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管理和失业管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工作,向劳动者免费发放就失业证。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自录用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自终止或者解除之日起十五日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备案手续。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的劳动者,由本人到街道或者乡镇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失业人员,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二)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证件;
(三)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抵押金和其他财物;
(四)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招用的除外;
(五)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六)以实习名义招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但学校按照教学要求组织的实习除外;
(七)招用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
(八)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台港澳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市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就业许可。
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市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经许可后,方可办理相关就业手续。
第二十二条 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应当在进行工商登记后十日内到所在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第二十三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市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行政许可,经许可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未经许可和登记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职业中介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并实现就业的,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第二十四条 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二)超出许可范围经营;
(三)介绍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四)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五)以暴力、欺诈、胁迫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
(六)与用人单位恶意串通损害求职者合法权益;
(七)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八)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九)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职业中介活动。
第二十五条 职业中介机构可以举办职业介绍招聘会,在营业场所外的公共场所举办预计参加人数达到一千人以上的大型职业介绍招聘会,应当事先向市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公安机关申请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
第二十六条 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政府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就业服务计划,推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就业服务项目,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
供就业服务。
第二十七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集中、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开展劳动力就业失业调查统计、社会保险、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工作。
第二十八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免费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代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就业服务。
第二十九条 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扶持经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捐赠和资助,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市产业发展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第三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促进就业工作职责的;
(二)拒不实施政府有关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和措施的;
(三)对投诉和举报故意推诿、拖延或者对侵犯劳动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虚报促进就业考核指标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办理就业登记手续,或者与劳动者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未备案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每招用或者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一人处以一千元罚款。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以实习名义招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或者招用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每招用一人处以五百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经许可招用台港澳人员的,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每招用一人处以一千元罚款。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办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的,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每招用一人处以五千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 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在规定期限内备案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 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并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一)违反第(二)项规定,超出许可范围经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五)项规定,以暴力、欺诈、胁迫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违反第(六)项规定,与用人单位恶意串通损害求职者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向求职者双倍返还收取的费用。
第三十八条 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审批举办大型职业介绍招聘会的,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未向公安机关申请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按照本条例规定制定促进就业的具体规定,并根据就业形势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2000年9月14日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5年3月24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正的《天津市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我)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
专业:2011级农林经济管理一班姓名:孙悦文 学号:20113166
摘要: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应该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财政支农和农民收入特点,就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 政策研究 大力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 高效农业 财政 农业税 农业生产 农业产业化
正文:一 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四个变化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6239亿元,约为1978年的26倍。197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2004年已经提高到2936.4元。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很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二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三是始终以农业收入为;四是与收入密切相关的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为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
增加到397.6元,平均每年增长16.8%。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5.2%。
第二阶段:1986—1991年,为收入增长缓慢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23.76元
增加到708.55元,平均每年增长10.8%。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2.7%。
第三阶段:1992—1996年,为收入增长较快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783.99元
增加到1926.07元,平均每年增长25.1%。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5.6%。
第四阶段:1997年到现在,为收入增长迟缓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90.13元
增加到2000年的2253.4元。1997—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
增幅分别为4.6%、4.3%、3.8%和2%。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是
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二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
1、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以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为100,2000年则只有
74.4,下降了25.6%。由于价格下降,农民从农业生产得到的逐年减少。
2、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从1997—1998年中美
加三国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五种农产品生产成本看,我国只有稻谷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其他4种无论是否包括土地使用成本,均高于美国和加拿大。
3、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据有关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元,我国为0.38元。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
4、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1)国家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据世贸组织资料,我国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和国内综合支持量(AMS)均为负数。(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
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市。仅1998年就达1361亿元。
5、农村税费负担重。从1994年到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了12.6%;
而农民人均承担的各项农业税、提留统筹费、社会负担和两工(积累工和义务工),却分别增长了12.7%、10.3%、29.3%和1.9%。此外,农民负担还出现了越来越复杂化、隐性化的趋势。
6、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能正常发展,无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源分析
1、支农支出比重偏低。据《2008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计算显示,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额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404.7亿元,增长21.6倍,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978年的13.43%下降为6.83%。其中,1980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07年两个时段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平均比重分别为9.44%、7.63%。2007年这一比重分别比1990年、1978年低3.15个、6.6个百分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的现状与我们当前面临的“三农”严峻形势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
2、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一是在支农支出中涉农部门事业费支出比例过高。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和行政费用开支的比重高达65%左右,而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比重仅占35%左右,政府为农民办事的钱在这些地方绝大部分变成了部门养人钱。二是现行惠农政策着眼于农民当前增收,“大范围、小额度”直接发放给农民、起到“输血”功能的各种补贴较多,而对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能起到“造血”功能如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的投入较少。三是对农业科技投入比重过低。2000-2006年间,我国用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总投入为99.3亿元,年均仅14.2亿元。另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为15-20年,这无疑与我国长期以来低水平的农业科技投入密切相关。
3、支农资金运用效率不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与现实需要之间一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支农资金运用效率还严重偏低:一是在支农资金管理方面部门分割严重,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多达10余个,各行其政,各自为战,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的现象比较突出,难以使有限的支农资金形成合力。二是支农资金的投入、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花大钱办小事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4、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据农业部调查,我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4%,初中及初中以下的高达87.6%。这样的学历层次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我国农民普遍偏低的接受教育程度,不仅使大量农民成为城市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提供者,成为终日忙碌于农田却收获较少的弱势群体,而且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建议
1、是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支持农村的费税改革。中央正式在全国农村进行费税改革,无疑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从试点地区看,农民的负担在改革者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笔者认为,费税改革不仅要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和摊派上下功夫,而且还应该遵循西方税收理论中的“能力原则”公平负税思想,即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的农业税相对较高,今后还要稳步推进逐渐降农业税税率的改革。这些改革可能会使当前的财政政策收支矛盾突出。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从而增加税收、县乡镇机构改革、压缩一些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来消化。
2、是逐步取消农村地区的基础义务教育收费,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农村基础义务教育所发生的费用由财政来承担。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收费水平,作一个保守的估计,许多农户每年可从中减轻负担200-300元。同样,这项改革从长远看,也需要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应调整、依靠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但若要顺利推进这项改革,较长时间的国债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3、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固然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推动,但政府对城镇化的支持与推动也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当前的城镇化不应再是盲目增加“小城镇”的数量,而应立足于使部分区位条件好的、人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包括部分县城,逐步向小城市、中等城市转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小城镇建设中的诸如水、电、气、教育、道路等公共品、准公共品的费用,直接构成农户的负担,因此除了依靠小城镇自身的力量外,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笔者认为也是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一个新的而且十重要的方向。这样可以使得进城的农户大大减少负担,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农户的收入,而且从长期看,也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4、是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富民。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通过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完善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和规模,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完善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大力鼓励农民在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领域创业,降低农民创业门槛,减少行政审批。
5、是改变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是通过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合作组织自办或参股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延长产业链条,让农民共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二是多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三是在财政支农政策上,要有进有退,对工商资本直接到农村流转土地,以确保农民能够更多分享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收益。
6、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层次,为农民持续增收铺路搭桥。一是应建立健全以低保、五保、入学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和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扶持”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民养老由靠子孙变为靠自己、社会和政府共同养老。三是应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和补偿标准,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尽可能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有效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农民持续增收铺好路,搭好桥。参考文献:《北方经贸》 《200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财政与金融》
第四篇: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在物质社会极大发展的今天,当城市的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有着很大差距,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极度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如何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城乡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二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缓慢。1990—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加到9421.6元,年均增长565.1元,年均增长率为13.97%;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加到2936.4元,年均增长只有160.7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0.94%
三是始终以农业收入为主。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收入来源分,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三大类。当前,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四是与收入密切相关的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在消费支出结构方面,农村居民的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不及城镇居民的1/4(分别为17.5%、21.9%、22.8%、24%和24.7%),农民生活质量普遍偏低。
二、现在“三农”上的财政政策缺陷
(一)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支农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是贡献最大的区域,农业是贡献最大的产业,农民是贡献最大的群体。中国“三农”积累受到盘剥。而对“三农”的反哺却很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严重的影响。据测算,目前我国农业的综合支持量只有2%,而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业支持水平很高。1978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000年则降为7.75%。
(二)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减少。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60%,教育支出和农业科技支出较少。国家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很少。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农民直接可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况且水利,生态建设的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投资一直全部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农业投资规模,并且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多采用有偿的方式,增加了还款的负担。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素质提高滞后于科技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制约了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业的转移。农民素质已成为
现代知识经济、科技经济和信息社会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中国的农业已开始从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转向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维持农业高速发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种类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经济将从物质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由于农业科技应用成本高于预期收入,加之农民资金短缺,农业信贷风险高而信贷支持不足,农业保险缺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体质不灵活,经费严重短缺,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等,导致农业科技含量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财政补贴方式不合理,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
一个国家农业支持水平与支持力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对通过财政预算支持农业规模的影响程度更大,但是,从农业支持来源或承担者来说,可能是纳税人,也可能是消费者。因此,除了财政预算途径支持农业外,还可以通过价格支持由消费者承担的方式对农业的支持,即实施农业补贴。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低并下降,投入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投资不足,财政补贴方式不当,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的基础,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速度。
三、财政支农政策如何帮助农民增收
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扶持科技兴农继续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探索更加有效的财政支持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打破过去就生产抓生产,就基地抓基地,各种资金单独分散的局面,找准扶持点,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扶持效益。
一、财政支农应重点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时常为导向,依靠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集中力量提高生产经营的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财政要重点扶持水稻、花生、瓜果、蔬菜、银杏、花卉苗木及良种繁育等优势产业,大力扶持标准化、无公害、无污染、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扶持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财政支农应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用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是市场与农产之间纽带,肩负着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共同致富的重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从调查中看,各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 规模和数量都远远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够强,辐射带动能力仍比较弱。财政部门要择优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发展前途、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尽快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兴办基地、开拓市场、推广科技等方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定单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三、财政支农应重点扶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郯城县的实践证明:在农产品产地建立批发市场,是实现农业规模发展,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有效途径。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应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地政府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不仅在建立批发市场的资金方面给予扶持,还应发挥财政信息网络优势,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综合信息,帮助农民按照市场要求安排生产和经营,扩大农民增收的途径。
四、财政支农应重点扶持农业科技教育,健全农村科技组织结构,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扶持重点是:一是扶持科技示范园建设。针对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慢的情况,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做给农民看,促着农民干。二是扶持抓好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工作。抓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关键。财政部门应大力支持地方抓好科技培训、举办讲座,印发明白纸和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及时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迅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是扶持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及时准确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中,指导他们增收致富。
第五篇:加强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加强财政政策研究促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财政部门积极参与我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
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央和财政部的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做好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加强财政投入政策研究,促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开展。
二、积极参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一)积极参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工作
根据中央文件规定,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性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系列,强化其公益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根据以上原则,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机构编制部门做好审批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管理与机构编制管理之间的协调配
合机制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按不同类型,结合不同特点和财力,采取经费保障、经费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对此,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权配套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使机构编制与行政管理需要和财政供给水平相适应,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完善财政部门参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机制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参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内部职责分工,完善内部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程序规范的工作机制。按照统一牵头部门、统一审核原则、统一政策口径的原则,统一负责参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三、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财政投入政策研究
(一)分类确定财政资金供给方式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事业单位原则上按以下分类确定财政资金供给方式:
1、承担行政性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改革要求,这类事业单位如完全承担行政职能,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对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内设机构的,按照行政机构供给其经费;对行政职能划入行政机构的事业单位重新界定其经费性质。
2、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中央文件将从事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和二类。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财政投入政策的意见,提出对这两类公益事业单位相应实行“经费保障、经费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政策,即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中央文件规定,这类事业单位要推进转企改制,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和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并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同时,要完善过渡政策,在过渡期内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在离退休待遇和医疗保障方面按国家规定给予一定的保障。
(二)加强财政政策研究,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公益事业优先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的环节倾斜,向欠发达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倾斜;根据公益事业的不同特点,加大对教育、基础科研、公共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二是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益事业的财税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
业的投入机制。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
根据改革后各类单位的职能性质及其行政和财务隶属关系,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批准,做好相关资产、经费指标的划转、移交和接收,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工作。要推进预算改革、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和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要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