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县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加快县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强的推动力,对政治文明具有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对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强的调和力,对城市形象具有越来越强的塑造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市的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日趋繁荣,这其中以市财政为主体的资金投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我市的文化事业正面临着新的结构升级和规模扩大的发展形势。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对促进县市文化事业的更快发展亟为迫切。
目前,全市上下积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建设,这对发展文化事业条件十分有利,要求更为迫切。对照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对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公共服务需求,我市文化事业发展还不相适应,任务还比较艰巨。全市上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文化事业取得新的突破。
一、我市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情况与问题
“九五”“十五”期间是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时期,从文化事业投入来看,“九五”期间达到887万元,“十五”期间达到1200万元,占市财政总收入的1%以上,“十五”比“九五”增长35.3%。随着文化
事业投入的增加,有力促进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1996年以来,我市完成了市图书馆大楼建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瓯鼓楼重建工程,使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进入国家一级馆、二级馆行列。同时加大对社区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对社会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我市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1999年被省政府首批颁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8个乡镇被南平市政府授予“文化先进乡镇”称号。
总体而言,“九五”“十五”期间,我市在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力度和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在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发展中作用明显。但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发展运行机构不尽科学,单纯依靠财政推动发展的观念仍较牢固,与省内发达地区与城市相比较,我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与探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思想观念不够开放,文化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现有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陈旧的文化观念、文化事业发展模式,造成文化事业单位缺乏市场意识与产业概念,单纯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没有树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观念,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中,文化产业将成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认识不足。
(二)县市财政困难,对文化的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财权和事权的统一不明确,导致相关部门放松了对半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财政投资管理,导致这些事业单位对政府投资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事业单位自身自主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经费困难,造成现有设施利用
率低,导致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用的下降,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
(三)支出结构和方式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我市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大,仅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约占文化事业总支出的75%以上,事业发展经费有限。这种状况如不改变,难以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导致这一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财政支出方式的单一,文化事业单位长期采用全额或差额拨款制度,造成财政资金运用制度不足,即不能控制资金投入的方向,也不能控制资金动作的质量。此外一些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财政投入方式,如财政投资、财政专项基金、财政补贴等也没有被灵活运用。
(四)文化事业总量规模小,文化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农村、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文化设施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市还有不少的行政村还是文化设施的“盲点”,没有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阵地,群众文化活动难以组织开展,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影响了村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总量规模较小,社会化、产业化规模较低,不具备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实力。
二、发展县市文化事业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实行分类指导,调整财政文化投入范围和方式。要不断提高政府文化投入,就要根据文化事业单位性质的不同,实行分类指导,调整政府文化投资的范围和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全员拨款的养人型财政,建立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养事业型财政。投资范围要区别对待,对完全缺乏市场经济能力,属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拨款给予财政保障,如博物馆;对具备一定市场经营能力的文化事业单
位,应在一定年限,实行差额补贴,并逐年减少财政拨款,推动其尽快走向市场。如图书馆,在充分保证公共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财政上扶持,并允许灵活开展经营活动,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人员待遇,增强设施建设;对完全有能力开展经营活动的文化事业单位,如文化馆、专业剧团、影剧院等,可允许全面放开措施,政府实行减免税政策,并视具体情况适当给予补助。具体财政支出方式上,可采取文化事业专项资金投入的方式,重点建立与完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创作演出专项资金”和“出版发展专项资金”等,集中财力扶持文化精品,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二)贯彻中央精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在县市一级,尤其是在闽北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基层队伍建设)相对比较滞后。要落实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投资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成为今后各级财政的工作重点。第一,要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列入财政总体计划,建议省、地财政具体政策上给以倾斜,县市级财政要城乡并重。第二,各级财政都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特别县市一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精神给政策,开拓各种渠道增加充实专项资金总量,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体现“扶持重点、有效使用”的原则。第三,要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协调调节和引导乡镇财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发挥使用。
(三)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动员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事业,也是县市级财政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一条重要路子。在国内、国外有许多这方面成功的实例,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在县市一级有很多这
方面的工作可做:一是加强对国有文化企业的资产管理和体制改造。如电影公司、影剧院等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在目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通过租赁、兼并、破产、股份制、资产变现等资产重组手段,盘活沉淀的国有文化资产存量,激活潜在的资产存量,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进行改制改造,实现国有文化资产的资本化运作,使国有的文化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从而发挥国有资产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二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投资机制,引导和动员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事业。可通过以政府投资为先导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组合,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给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急需扶持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投资多元化,促进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在政策引导上促进社会民间兴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如建瓯不少民间剧社、建瓯挑幡、民间戏曲都是民办自费,财政对优秀者给予适当的补助和鼓励,调动其积极性,使民间兴办文化事业的一些项目、剧种越办越红火。
(四)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确保财政对文化、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促进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展有效益、群众得利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成果购买、消费补贴、委托服务、贴息贷款和项目资助等形式,提高和放大财政资金投入的效应。加强投入绩效评估,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与事业发展、群众受益实绩相挂钩的机制。制定完善社会举办文化和社会事业的政策,积极探索各种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发展公益性文化和社会
事业,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参与国有文化与社会事业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
(五)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转换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对社会发展领域的依法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合理界定政府的文化与社会事业公共职能,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和基本社会事业。加快文化和社会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等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授权经营和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增强文化和社会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
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壮大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出版印刷、文艺演出等优势产业,扶持发展文化创意、文化信息服务、艺术品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图书发行、影视放映、艺术品交易、文化娱乐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降低文化产业领域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以股份制、民营等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县市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关于加快市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关于加快××市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
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
5、立足于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市发展小城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拓宽渠道,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一是着眼市场的带动能力,重点抓好郢中城区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小商品市场,文集、东桥、洋梓的农副产品、果蔬批发市场,胡集、长寿、柴湖、旧口的生猪交易市场以及农村资金流通体系的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大力开发客店、九里、大口、温峡、长寿等地的旅游产业,加强相关服务产业的建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三是加大农村交通、通讯、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建设力度,既可改善城乡交通条件,完善通讯信息、产业等基础设施,又可作为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四是积极扶持养老、托老、陪护、卫生保洁等社区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发展社区物业管理业,拓宽社区服务范围,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向乡村延伸发展,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村引入社区服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五是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6、立足于财政管理,创新财政体制。一是在乡镇收入上,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合理划分乡镇固定财政收入,按属地原则征收由乡镇支配使用,上级不参与分成。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同时,认真落实恢复征收城镇建设配套费政策,增强小城镇的财政实力,确保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落实。二是在税制上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税收体系,促进城镇化进程,比如完善土地使用税制等等。城镇维护建设税制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相衔接统一的税制。三是城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服务型,城镇财政改革是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退出一般竞争性投资领域,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城镇政府要在城镇规划、住房建设、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上注重关注低收入群众和进城就业的普遍农民工,把进城农民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强调“大服务”观念,让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镇。四是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城镇建设发展资金的不足。五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小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医疗保险等制度,提高自谋职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解除农村居民落户城镇的后顾之忧。同时,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允许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允许农民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在进城农民参与社保的形式上,可借鉴农村
新型合作医疗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对进城农民建立独立的新型保障体系,由进城农民自愿选择,自愿参加,保证小城镇的长期稳定,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
第三篇: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
一、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文化工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艺术事业
《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纲要》颁布以来的四年间,我市文化精品创作形势较好,据初步统计,2001-2004年我市投入文化精品创作的经费近100万元。2002年开始,我市设立了“海宁潮”文学艺术政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举行二届,共评选出获奖作品53件(其中银奖5名,铜奖11名,入围者37名)。新编古装越剧《贞妮传》先后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的演出,并被列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节目。海宁“硖石灯彩” 2001年走出国门赴新西兰和希腊参加展演,2002年,海宁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硖石灯彩)。《海宁花灯舞》、《娃娃看潮》先后获得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群星奖,填补了嘉兴市舞蹈、器乐类节目无全国群星奖的空白。自2001年以来,我市有75件作品获得嘉兴市级以上奖项,其中全国奖45个,省级奖21个,嘉兴市级奖9个。
(二)群众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民俗文化红红火火。近五年来,我们以重大节庆为契机,举办大型广场活动302场,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890期。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数量从2000年的12.6万增加到2004年的20.2万,年新增图书从5000多册增加到了15000多册。市文化馆、越剧团及各镇(街道)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每逢元旦春节、重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农村集镇、社区里弄进行巡回演出,为配合全市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和“反邪教斗争”、“机关效能建设年”等活动,及时创作赶排了30多个思想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赴全市进行巡回演出。我们还通过社区与村文明共建结对,开展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大力开展送文艺、送戏、送书画、送图书等文化下基层、进社区、进镇村活动,据统计,文化下乡达3697场,观众140.57万人次。
(三)文物博物事业
近五年来,相继投入6000多万元,建造了钱君匋艺术研究馆、海宁博物馆、徐邦达艺术馆,完成了盐官海神庙、徐志摩故居、衍芬草堂、王国维故居、史东山故居、蒋百里故居、金庸旧居、陈阁老宅、天风海涛亭等文物景点的维修、复建。积极配合土地整理、东山开发等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金石墩遗址共发现墓葬13个,出土文物200余件,荷叶地、杨家角遗址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东山智标塔地宫,出土文物70余件。经过努力,2001年盐官海塘及海神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海宁没有“国保”的空白。2002年完成第三次全省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了1000多个村落,140多个点,对原有137处文物点重新摸底核实,对新发现的33处文物点进行调查考证和资料归档。自2004年3月1日起,市博物馆、史东山故居、衍芬草堂、张宗祥书画院、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徐邦达艺术馆、米谷画廊等七个文化活动场馆实行对市民免费开放,并被市政府列入2004年十大实事工程。
(四)文化设施建设
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投入3500万元、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设施功能齐全的市文化馆新馆2004年建成使用。加强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市、镇、村投入四千万余元,建设农村文化阵地,目前全市已有4个镇的文化中心达到了省级“东海明珠工程”标准,49个村建成文化活动中心,109个村建起文化活动室,到今年6月底全市实现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室)。
(五)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明显
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抓好软件建设,注重“一村一精品,一镇一特色”,倡导文艺活动的群众性、经常性和参与性,把建好农村文化队伍作为突破口,明确提出了建制镇(街道)必须建起6支以上、村文化活动中心必须建起3支以上、村文化活动室必须建起1支以上文化队伍的目标。各镇(街道)、村十分重视文化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和培育文艺队伍,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村文体团队约300支左右,预计到年底可以达到400支以上。许村镇塘桥村建起了舞龙队、腰鼓队、马灯队、女子乐队、扇子舞队、娃娃队,举办了村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马桥街道组建魅力马桥艺术总团,下设八个分团;海洲街道依托社区文艺人才较多、企业家关心支持公益事业的优势,组建了“新家园”艺术团和“东雁”女子鼓乐队,举办了一场名为“海洲之夜”的汇报演出;斜桥镇举办“金穗之夜”夏日广场艺术周活动;丁桥镇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海昌街道双山村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等。
我们还以海洲街道为试点,开展城市社区与行政村文化结对共建活动,目前海洲街道的8个社区与11个行政村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发挥群团优势,实现互助互动。同时,考虑到中老年妇女是农村的弱势群体,观念较旧,我们积极引导,组织发动,动员中老年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参与文体活动。目前已在许村镇永福村、海昌街道双山村、盐官镇桃园村、海洲街道伊桥村、马桥先锋村试点,建立妇女文体团队,逐步推广,争取村村建起1支妇女文体团队。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精品创作方面
一是人才紧缺,创作力量薄弱,跟不上事业发展的步伐。
二是戏曲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戏曲编创人员承受的压力较大。
三是文化精品创作的投入仍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创作。
(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方面
一是文艺团队的组建意识不强,没有普遍建起农民自己的文艺团队。
二是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达到群众文化活动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效果。
三是文化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日常经费没有着落。
四是文化站专业人才紧缺,后备力量不足,跟不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是文化站编制缺编严重,核定编制为44名,目前实际到位只有25名。
六是镇级图书室发展滞后,面积狭窄,图书陈旧、过时,很难发挥图书室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三)文物保护方面
一是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向社会进行有效宣传教育的方法、载体和经费,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是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被动应付,在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矛盾时,文物保护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工作难度极大,造成对地面地下文物严重威胁甚至破坏。
三是文物保护长效管理机制薄弱,文物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偏低,需要建立一套长期的培训和管理机制。
四是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平衡,较侧重地面文物古建筑的复原、维修等项目,文物建筑的经常性养护、零星维修等经费缺乏,文物征集、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经费缺乏,设备配备不足。
三、今后发展对策、措施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三贴近”的工作方针,坚持文化“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拓宽思路,切实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抓精品,出成果
1、组织实施好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如元宵灯会、国庆文艺晚会、迎春文艺晚会、全市基层民间艺术文艺调演等。
2、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创作的奖励机制,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一批体现时代风貌、海宁精神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文艺作品。
3、加强与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书画、文博等方面的文化交流,举办好全省第四届青少年校园剧大赛,促进我市的文化品位和档次的提高。
4、加强对 “皮影戏”“硖石灯彩”等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开展好全市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制定具体的抢救保护方案和工作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民间艺术重点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
(二)抓基层,夯基础
1、以创建“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重视各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镇、村文艺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举办各类培训班,重视村文艺骨干创作队伍、文化演出队伍和民间艺术创作队伍的建设。下派文化辅导员到各镇、村进行群众文化活动业务辅导。
3、重视文化站队伍建设,在确保文化站人员编制到位的同时,补充新鲜血液,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4、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抓好高标准社区阅览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现有设施作用,积极培育特色文化社区。
5、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文化到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三下乡新方式和新形式。
(三)抓保护,创特色
1、宣传文物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提高文物法制意识。
2、制订文物保护规划,加快实施文化名人故居和长安东汉汉墓、陈阁老宅东路、惠力寺经幢等文物景点的维修工作。
3、探索特色馆建设,倡导各馆所挖掘内涵,找准定位,形成特色,在抓好藏品建设的基础上,探索馆藏特色展览并进行对外交流活动。
(四)抓建设,促发展
文化基础设施既是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十一五”期间要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要作用,切实加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程,基本建成文化中心,努力提升海宁城市品位,推进我市现代化中等城市进程。
1、新建市图书馆。建筑面积:15000M2,总投资约9500万元,计划实施:2006-2007年。
2、新建名人纪念馆。建筑面积:5000 M2,总投资约3000万元,计划实施:2006-2007年。
3、新建市影视中心。建筑面积15000 M2,总投资约8000万元,2008年完成。
4、加快镇(街道)文化中心建设步子,力争2006年前全市所有镇都达到省级“东海明珠工程”标准。进一步加大村级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力争在2005年,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和社区都建起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室。
(swx91518)
第四篇: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属于农村社会建设的内容,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妥善解决。
一、发展农村教育
(一)现阶段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
发展农村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基础教育就是创造这样的机会,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并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给予农村困难学生以必要的资助,才有助于弱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富裕程度不同的家庭之间,造成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差距。在以后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就不会有心理上的不平衡。
2、发展农村教育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所必须的基础工作。科技兴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农业,这就必须发展农村教育。
3、发展农村教育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农村教育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长期落后于城市,国家有责任,现在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4、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也必须发展教育,包括农村教育。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各国纷纷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能否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力,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二)我国教育发展概况
我国有2.6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在接受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有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各种类型的学校。我国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
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4、加强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5、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
6、加强教育信息化。
7、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
(三)如何发展农村教育
1、总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4、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5、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
6、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7、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和科技水平。
8、改善高校课程设置。
9、鼓励人才到农村一线工作。
10、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制度。
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一)文化及其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它是价值、信念、知识、思想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文化又是一个层次体系,它包括各种外显和内隐,多层次要素并构成层次构架,属于表层文化的叫外观文化,外观形象。规章制度属于中层文化。价值观念就属于深层次的文化。一种文化是一种通则,它通过一套的理念体系,指导和影响人的行为。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文化的一般功能:协调、综合、激励的功能。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格局,要达到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要完备。
(三)繁荣农村文化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农村的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2、广泛开展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的道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4、推广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扶持农村体裁文化产品创造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
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举办演出团体和其它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第五篇: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
一、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文化工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艺术事业
《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纲要》颁布以来的四年间,我市文化精品创作形势较好,据初步统计,XX-XX年我市投入文化精品创作的经费近100万元。XX年开始,我市设立了“海宁潮”文学艺术政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举行二届,共评选出获奖作品53件(其中银奖5名,铜奖11名,入围者37名)。新编古装越剧《贞妮传》先后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的演出,并被列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节目。海宁“硖石灯彩” XX年走出国门赴新西兰和希腊参加展演,XX年,海宁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硖石灯彩)。《海宁花灯舞》、《娃娃看潮》先后获得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群星奖,填补了嘉兴市舞蹈、器乐类节目无全国群星奖的空白。自XX年以来,我市有75件作品获得嘉兴市级以上奖项,其中全国奖45个,省级奖21个,嘉兴市级奖9个。
(二)群众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民俗文化红红火火。近五年来,我们以重大节庆为契机,举办大型广场活动302场,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890期。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数量从XX年的12.6万增加到XX年的20.2万,年新增图书从5000多册增加到了15000多册。市文化馆、越剧团及各镇(街道)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每逢元旦春节、重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农村集镇、社区里弄进行巡回演出,为配合全市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和“反邪教斗争”、“机关效能建设年”等活动,及时创作赶排了30多个思想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赴全市进行巡回演出。我们还通过社区与村文明共建结对,开展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大力开展送文艺、送戏、送书画、送图书等文化下基层、进社区、进镇村活动,据统计,文化下乡达3697场,观众140.57万人次。
(三)文物博物事业
近五年来,相继投入6000多万元,建造了钱君匋艺术研究馆、海宁博物馆、徐邦达艺术馆,完成了盐官海神庙、徐志摩故居、衍芬草堂、王国维故居、史东山故居、蒋百里故居、金庸旧居、陈阁老宅、天风海涛亭等文物景点的维修、复建。积极配合土地整理、东山开发等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金石墩遗址共发现墓葬13个,出土文物200余件,荷叶地、杨家角遗址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东山智标塔地宫,出土文物70余件。经过努力,XX年盐官海塘及海神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海宁没有“国保”的空白。XX年完成第三次全省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了1000多个村落,140多个点,对原有137处文物点重新摸底核实,对新发现的33处文物点进行调查考证和资料归档。自XX年3月1日起,市博物馆、史东山故居、衍芬草堂、张宗祥书画院、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徐邦达艺术馆、米谷画廊等七个文化活动场馆实行对市民免费开放,并被市政府列入XX年十大实事工程。
(四)文化设施建设
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投入3500万元、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设施功能齐全的市文化馆新馆XX年建成使用。加强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市、镇、村投入四千万余元,建设农村文化阵地,目前全市已有4个镇的文化中心达到了省级“东海明珠工程”标准,49个村建成文化活动中心,109个村建起文化活动室,到今年6月底全市实现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室)。
(五)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明显
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抓好软件建设,注重“一村一精品,一镇一特色”,倡导文艺活动的群众性、经常性和参与性,把建好农村文化队伍作为突破口,明确提出了建制镇(街道)必须建起6支以上、村文化活动中心必须建起3支以上、村文化活动室必须建起1支以上文化队伍的目标。各镇(街道)、村十分重视文化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和培育文艺队伍,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村文体团队约300支左右,预计到年底可以达到400支以上。许村镇塘桥村建起了舞龙队、腰鼓队、马灯队、女子乐队、扇子舞队、娃娃队,举办了村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马桥街道组建魅力马桥艺术总团,下设八个分团;海洲街道依托社区文艺人才较多、企业家关心支持公益事业的优势,组建了“新家园”艺术团和“东雁”女子鼓乐队,举办了一场名为“海洲之夜”的汇报演出;斜桥镇举办“金穗之夜”夏日广场艺术周活动;丁桥镇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海昌街道双山村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等。
我们还以海洲街道为试点,开展城市社区与行政村文化结对共建活动,目前海洲街道的8个社区与11个行政村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发挥群团优势,实现互助互动。同时,考虑到中老年妇女是农村的弱势群体,观念较旧,我们积极引导,组织发动,动员中老年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参与文体活动。目前已在许村镇永福村、海昌街道双山村、盐官镇桃园村、海洲街道伊桥村、马桥先锋村试点,建立妇女文体团队,逐步推广,争取村村建起1支妇女文体团队。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精品创作方面
一是人才紧缺,创作力量薄弱,跟不上事业发展的步伐。
二是戏曲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戏曲编创人员承受的压力较大。
三是文化精品创作的投入仍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创作。
(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方面
一是文艺团队的组建意识不强,没有普遍建起农民自己的文艺团队。
二是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达到群众文化活动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效果。
三是文化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日常经费没有着落。
四是文化站专业人才紧缺,后备力量不足,跟不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是文化站编制缺编严重,核定编制为44名,目前实际到位只有25名。
六是镇级图书室发展滞后,面积狭窄,图书陈旧、过时,很难发挥图书室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三)文物保护方面
一是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向社会进行有效宣传教育的方法、载体和经费,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是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被动应付,在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矛盾时,文物保护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工作难度极大,造成对地面地下文物严重威胁甚至破坏。
三是文物保护长效管理机制薄弱,文物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偏低,需要建立一套长期的培训和管理机制。
四是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平衡,较侧重地面文物古建筑的复原、维修等项目,文物建筑的经常性养护、零星维修等经费缺乏,文物征集、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经费缺乏,设备配备不足。
三、今后发展对策、措施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三贴近”的工作方针,坚持文化“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拓宽思路,切实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抓精品,出成果
1、组织实施好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如元宵灯会、国庆文艺晚会、迎春文艺晚会、全市基层民间艺术文艺调演等。
2、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创作的奖励机制,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一批体现时代风貌、海宁精神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文艺作品。
3、加强与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书画、文博等方面的文化交流,举办好全省第四届青少年校园剧大赛,促进我市的文化品位和档次的提高。
4、加强对 “皮影戏”“硖石灯彩”等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开展好全市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制定具体的抢救保护方案和工作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民间艺术重点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
(二)抓基层,夯基础
1、以创建“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重视各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镇、村文艺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举办各类培训班,重视村文艺骨干创作队伍、文化演出队伍和民间艺术创作队伍的建设。下派文化辅导员到各镇、村进行群众文化活动业务辅导。
3、重视文化站队伍建设,在确保文化站人员编制到位的同时,补充新鲜血液,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4、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抓好高标准社区阅览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现有设施作用,积极培育特色文化社区。
5、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文化到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三下乡新方式和新形式。
(三)抓保护,创特色
1、宣传文物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提高文物法制意识。
2、制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