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12:1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第一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百有论文网()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收集

中国自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试点以来,已经在基金业实施了一些税收优惠,如投资者买卖基金暂免征印花税、基金分红收入暂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等。这些措施对引导储蓄资金流向基金市场、优化金融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基金税收政策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基本特点

在基金运作中,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涉及到所得税、营业税和印花税等多个方面。

在所得税方面,相似于很多国家,为了避免造成重复征税现象,我国对基金也不征收所得税,而对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征收所得税。

在营业税方面,《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55号)》(以下简称《通知》)指出:1.以发行基金方式募集资金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营业税。

2.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在2000年底以前暂免征收营业税。3.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卖基金的差价收入征收营业税。个人和非金融机构买卖基金单位的差价收入不征收营业税。2001年又专门下发通知,将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的优惠延长至2003年,反映了国家对基金行业发展的支持。

在印花税方面,通常认为征收一定的交易印花税会抑制频繁交易,但实际上股票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股市持续非理性上涨时,交易印花税并不能有效地抑制投机。

因此,尽管《通知》将印花税税率降至0.4%,双向税率调至0.8%,但是实际税率仍旧偏高,使基金的投资操作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另外,对于投资者买卖基金份额时是否需要征收印花税也值得探讨,《通知》和后来的补充条例规定了税收暂免至2001年12月31日。另外,2002年国家下发了《关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对开放式基金的四个优惠措施:1.对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在2003年底前暂免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2.对个人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取得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3.对基金取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对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4.对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暂不征收印花税。

一些缺陷

总的说来,为了扶持基金行业的发展,中国的税收政策对基金行业提供了一定的优惠,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税收优惠规则制定过于笼统和宽泛,对特定领域的引导性不强,特别是没有着眼于建立基金市场发展的稳定资金补充渠道这个大的方向,因而对特定资金引入的作用不明显。

具体来说,中国对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特定的资金缺乏明确的免税优惠,无法像美国等成熟市场上的个人退休投资基金或者教育储蓄投资基金那样投入于投资基金领域。

其次,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不规范,征税规则的解读不明确,优惠措施的更改不正规,各个地方执行的尺度不一致。在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时,税收会成为基金运作中的一项重要成本,系统规范、符合国际惯例并且相对稳定的征税规则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再次,随着中国基金创新的加快,相应的税收政策往往难以及时跟上基金创新的进程,百有论文网()

往往是在基金创新产品推出一两年后才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滞后性使得新产品在一开始面世时就面临税收上的不确定性。

最后,因为缺乏对私募基金的清晰监管框架,使得当前私募基金基本上在税收体制覆盖之外运作,显然会形成税收的流失。

完善基金税收制度的建议

一是合理界定中国基金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要参照成熟市场基金税收政策的经验,制定我国基金行业合理的税收范围和比率,在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下,不能以过高的税率阻碍自身发展,降低与外资基金的竞争力。

在征税环节和程序上,做到“使基金投资者通过基金形式买卖证券的实际税负不高于投资者直接投资于证券的税负”,以公允的税收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

二是要通过清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基金市场形成稳定的资金补充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投资渠道。例如,对于社会保障资金、企业年金、个人退休投资计划等要制定清晰的免税政策。

三是在所得税方面,按照虚拟法人理论基础,避免重复课税,在纳税环节的选择上建议采用代扣制,实行源头控制;营业税方面,当前税率过高,可适当降低;对资本利得的征税应当加以研究,对长期和短期资本利得或资本亏损区别对待。

四是着手研究私募基金合法化的问题。

五是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应该重视税收在基金运作中的调节作用,关注其对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税收会成为基金运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一方面管理公司可以研究税收政策,采取合理方法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征税规则在某些领域的优惠而进行产品创新,以税收的减免作为吸引投资者的一种手段。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关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8?55号)》关于所得税指出:

1.对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个人投资者买卖基金单位获得的差价收入,在对个人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企业投资者买卖基金单位获得的差价收入,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3.对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以及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向基金派发股息、红利、利息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分配股息、红利、利息时,不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4.对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国债利息、储蓄存款利息以及买卖股票价差收入,在国债利息收入、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收入以及个人买卖股票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所得税。

5.对个人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企业债券差价收入,应按税法规定对个人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基金在分配时依法代扣代缴;对企业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债券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篇: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不仅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必需的协作服务、创新技术、带动中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中小企业还成为了国家税收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度大、社会负担重、政策支持力度小及自身缺陷等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如何发挥税收政策的支撑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税收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已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窄、优惠手段单

一、优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增值税和税收管理服务等方面,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现行增值税税制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限制

现行增值税税制把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且规定从1998年7月1日起,凡达不到销售额标准(工业企业年销售额100万元,商业企业年销售额180万元)的纳税人,不管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一律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而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规定是: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营上必须开具专用发票的,要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而且只能按“征收率”填开应纳税额。这些政策不但加重了小规模纳

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且使购货方因不能足额抵扣进项税额而不愿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使占总纳税户80%甚至90%以上的小规模纳税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阻断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正常经济交往。增值税两类纳税人的界定标准不合理,把中小企业大量地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再加上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偏高(工业企业6%,商业企业4%),其税负远远超过一般纳税人。同时,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使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得不到抵扣,又加重了其税收负担,降低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这些都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现行税收征管政策中存在有碍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不设置账簿或账目混乱或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但有些基层税务机关往往对中小企业不管是否设置账簿,不管财务核算是否健全,都采用“核定征收”办法,扩大了“核定征收”的范围。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第038号)中制定的“应税所得率”标准(工业,商业为7%~20%,建筑安装为10%~20%),也不符合中小企业薄利多销、利润率低的实际;有的甚至不管有无利润,一律按核定的征收率征所得税,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些基层税务机关甚至对税法已明确的“对乡镇企业征收所得税可减征10%用于补助社会性开支”等优惠政策规定,也未能落实,这些都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有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税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借鉴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在建立管理机构、加强政策指导、放宽金融政策、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扶持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一)美国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创造了近5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50%以上的劳动就业机会。联邦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采用了多种税收优惠措施:一是公司所得税最高税率已从46%降为33%,最低税率降为15%;二是美国《经济复苏税法》规定,与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到25%,资本收益税税率下调到20%;三是雇员在25人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的利润,可选择一般的公司所得税法纳税,也可选择“合伙企业”办法将利润并入股东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四是购买新的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的,购入价格的10%可抵扣当年的应纳税额;五是对中小企业实行特别的科技税收优惠,企业可按科研经费增长额抵免税收;六是地方政府对新兴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一定比例地方税。

(二)法国是发达国家中中小企业较多的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中小企业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的附加税2003年起已全部取消;二是中小企业用一部分所得再投资,这部分所得可减按19%的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三是新办小企业在经营的前4年非故意所犯错误,可减轻税收处罚,并可适当放宽缴纳的时间。

各国对中小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虽不相同,但经过比较分析可总结出其具有的共同特点:

一是通过立法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世界各国都有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可观的生产总值。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来制定税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税收优惠提高到法律层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内容比较系统。多数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贯穿了中小企业创办、发展、再投资、科技开发、甚至联合改组等各个环节,也涉及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多个税种,内容比较系统。三是税收优惠手段灵活多样。多数国家采用定期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增加费用扣除、投资抵免、亏损抵补等多种税收优惠措施,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创办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企业,税收优惠很多很细,使不同类型的各种企业都能得到税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应定位于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而且应定位于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一)完善现行增值税税制,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完善现行增值税税制,改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规定和管理办法,是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增值税运

行机制急待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是扩大一般纳税人征收范围的比重。从事工业生产加工和经营生产资料的中小企业,处于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为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凡生产场所比较固定、产销环节便于控制、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都可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中小企业从事商业经营年销售额未达到180万元标准的,如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经批准也可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型企业对会计核算暂不健全的,也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税务部门组织培训等方式,帮助提高其会计核算水平。还可借鉴国外的通常做法,小型企业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允许其自行选择纳税办法,可改按一般纳税人计算纳税。扩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征收比重,适当缩小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范围,拓宽增值税抵扣链条的覆盖面,才能真正革除增值税税制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和限制。

二是进一步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国家税务总局已从2003年1月1日起提高了销售货物和服务业务的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照顾;但现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仍然显得过高。对部分确无记账能力仍需按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的小型企业,也应该进一步调低增值税征收率,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调低为4%;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调低为3%;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有利于缩小增值税两类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差距,促进小

规模纳税人生产经营正常健康发展。

(二)改进税收管理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优化服务主要体现在执法公平、方便纳税、节约中小企业纳税成本方面。一是广泛开展税法宣传。借鉴西方国家做法,在办税大厅免费提供纳税指南,利用媒体广泛开展税法宣传,提供优质的税务咨询服务,使中小企业能及时获得税收法规变动的可靠信息,以利其依法遵章纳税;二是大力加强中小企业税法知识和建账建制等的辅导培训,以利扩大中小企业建账面;三是简化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程序和纳税申报时附送的资料,以利节省其纳税时间和纳税成本;四是积极推广税务代理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咨询、税务代理,尽量减少因不了解税收法规而造成的纳税差错;五是改进对中小企业的征收方法,积极扩大查账征收范围,尽量缩小核定征收的比重,同时对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和“纳税定额”,一定要调查核定准确,以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六是对少数中小企业纳税上的非故意差错,只要其依法补缴税款,可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七是适度下放地方各税的减免权,对那些税源固定、税收收入较少的地方税种,均可授权地方政府自行掌握,以利于各地有针对性地中小企业给予必要的减免税扶持,促使其发展。

第三篇: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海务市局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今年,我局在省委7号文件以及市委、市政府、省局通知精神方面又有新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拓宽个体私营企业市场准入领域

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凡允许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入的投资领域,一律对个体私营企业投资主体开放。鼓励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水利、交通、能源、供水、供气、供热、道路、桥梁、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建设与经营,兴办文化、体育、旅游、信息、教育、医疗、中介服务以及其它新兴行业。

二、改进私营企业名称管理

㈠对省外私营企业和个人来我市投资设立的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下同)的公司,其名称中可不反映行业特点。

㈡积极支持和帮助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报不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

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申报省级名称。

㈣积极支持私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对已达到或基本达到集团登记条件的,允许母公司先行使用带有“集团”字样的企业名称,1年内手续完备后,核发集团登记证。

㈤放宽市级私营企业名称条件,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可申报冠市级名称。

三、放宽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㈠对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私营企业和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不涉及前置审批的大型综合类私营企业,原则不核定具体经营项目,可核定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法律、法规未规定审批的项目,企业自主选择经营;法律、法规规定应经审批的项目,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不得经营。

㈡积极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审批的,允许在申请变更经营范围的同时,开展新增项目的经营。

㈢积极支持企业采用特许经营、加盟连锁等新兴经营方式。凡具备连锁经营设立条件的私营企业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连锁店总部在名称预先核准时,可先行带“连锁”字样。总部和配送中心以及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参股设立的若干个门店,可同时申请办理企业法人登记或营业登记。

四、放宽公司注册资本限制,允许公司首期认缴申报注册资本的10%即可办理营业执照,其他部分可在3年内到位。

五、放宽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㈠从事软件开发、设计等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企业,其申请者已取得合法使用权的住宅,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可不受物业使用功能的限制,作为企业住所(办公场所)予以登记。

㈡持有合法有效房地产证明文件并符合消防、安全、卫生、环保和城市规划要求的房屋可以作为生产经营场所。

六、下放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核准权

为方便商户办理营业执照,提高办事效率,我局将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权下放到基层工商所。

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兴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为下岗失业人员设立专用“窗口”,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及时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再就业优惠条件的,自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注册登记费、个体管理费、市场管理费等费用。

八、简化登记审核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㈠实行了“一审一核制”和“独立核准制”,即对企业设立登记和名称、注册资本、股东、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变更登记,实行“一审一核制”,由受理人员审查,注册登记部门的负责人审批核准;对私营企业申请延长营业期限、住所变更、章程备案等登记事项,实行“独立核准制”,由受理人员独立完成审批核准。

㈢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和“行政服务中心”,逐步实现“一站式”办公和“并联审批”。

第四篇:林业税收政策研究

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林业发展进入21世纪的重要关头,包括林业税收在内的税收问题已经成为涉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林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林业税收政策问题,目的在于改进和完善中国的财税政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税制;同时,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加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推动生态环境及林业健康发展,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中国林业现行税收政策评析 1.林业税收体制沿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按照林业适行的税种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3年到1987年,国家逐步对林业开征农林特产税、所得税和产品税。农林特产税从1983年开始征收,林木收入税率为5%~10%;所得税在国家实行第一步利改税时开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全国55%的统一税率,小型企业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产品税在国家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时开始对木材征收,税率为10%;由于当时森林资源危机的问题还未出现,森工企业的效益普遍较好,因此重税负对林业生产的影响也不明显。第二阶段是从1987到1994年国家税收体制改革。这时,国家对企业普遍实行财务包干办法,森工企业也退出利改税,转为上交包干利润,同时对木材加工产品,包括锯材等,开始按加工增值额的14%开征增值税;将原木的农林特产税统一为8%。在这一阶段,森工企业“两危”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日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扶持林业发展,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和保持林区社会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阶段是从1994年税制改革起到现在。为了适应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并将农林特产税与产品税合并,改为农业特产税,规定在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各征收8%的农业特产税;重新开征所得税。这一阶段,林业的经济危困进一步加剧,森工企业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为了扶持林业发展,国家继续对林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2.现行林业税费。森林资源采伐阶段(原木生产)的主要税费:①农业特产税。农业特产税是涉及原木生产、林化产品原料生产、经济林产品生产、林区种植业和采集等方面的主要税种。农业特产税总的政策是国务院143号《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以生产农业特产品的单位、个人为纳税义务人,对林木征收8%的农业特产税。1994年(94)财农税字第7号《财政部关于农业特产税征收具体事项的通知》,规定对生产和收购原木、原竹的单位和个人均按《规定》的统一税率8%执行。②育林基金(林价)。育林基金是为了恢复、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弥补国家营林资金投入的不足,本着“以林养林”的原则而建立的林业生产性专项资金。主要由林业部门从木竹销售收入中按规定比例提取或征收。育林基金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林业专项资金。从建国初期至今,育林基金制度几经演变。目前规定,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按木材销售收入26%的标准提取林价(育林基金);其他国有林区按木材销售收入的21%提龋集体林区木材、竹材的育林基金与更改资金一并征收,对产区木竹经营单位按其收购后第一次销售价的20%计征(育林基金12%,更改资金8%)。③维简费(更改资金)。维简费(更改资金)是维持木材简单再生产和发展林区生产建设事业的资金。维简费最早出现于国有林区,因为木材采运生产的伐区是由近及远的,每年都需要修建一定数量的道路来维持简单再生产。这项资金需要每年列入基本建设计划。1952年起在东北、西南等国有林区试行“维持再生产基金”办法,按木材产量每m3 5元从生产成本中提龋 1972年更改资金的提取扩展到南方 11个省区。1993年实行新财会制度,将国有林区伐区道路延伸费和集体林区更新改造资金统一改称维简费。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维简费,平均每 m3木材控制10元以内,计入木材生产成本;集体林区森工企业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提取维简费,计入木材进货成本。④林业保护建设费。“林业保护建设费”收费标准为每m3木材5元。收费对象为除农村集体和林农以外的其他木材销售者及经林业部门批准可以直接进入林区收购木材的单位,在木材销售环节一次性征收。林业保护建设费由林业部门负责收取,集中用于林政管理、森林防火、林区中幼林抚育及道路建设,按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森林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主要税收:木材加工及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对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产工业而言,多缴纳的是增值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对林区建筑、运输、服务、森林旅游等多以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主要税种。有关纳税规定和税率与国家相关税法、实施细则、条例和具体问题的通知精神一致,不再赘言。3.林业现行税收政策的基本评价。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税制能否称得上适宜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好的税制不应该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要管理简单。好的税制应该简单易行,其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三是税负公平。好的税制应该能够公平地对待纳税人,使税负水平相对平等。四是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优秀的税制应该能够非常容易地,甚至是自动地对经济环境变化加以反应,从而有较强的生命力。五是政治影响力和公众认同度,优秀的税制应该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取向相协调,应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们的偏好,同时要使广大的纳税人清楚不同税种设计思想,知道付出什么和怎样付出。总体上讲,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林业税收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规范和理顺,林业系统也获得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林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客观地讲,现行的森林资源及林业税制中还存在与林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所得税方面。国有森工企业过去为国家生产了大量木材,现在绝大多数企业可采资源已近枯竭。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木材产量很低甚至终止商业性木材生产,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中断,社会负担沉重,其亏损带有明显的政策性亏损性质。如果森工企业执行统一的所得税政策,大多数企业的均无法承受。对国有林尝苗圃来说,国有林场苗圃作为生产性事业单位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目前有867万hm2宜林荒地需绿化,1067万hm2急需抚育中幼林,而国家投入很少,营林资金缺口靠银行贷款维持。如果再向国有场圃开征所得税,必将使造林育林的资金中断来源,产生新的一批贫困林场,严重影响林场苗圃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对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十分不利。农业特产税方面。按现行农业特产税政策规定,对生产并销售原木、原竹的林业生产单位,要同时征收生产环节和收购环节两个8.8%的农业特产税,合计税率高达17.6%,如此高税率在原材料和基础产业中是罕见的,各地林业部门对此反映强烈,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税负加重。据统计,全国森工企业交纳的农业特产税与税改前的原产品税、农林特产税同口径比较增加1.9亿元,上升20.4%。全国森工企业木材缴纳农业特产税占应税木材收入的比重,税改前1993年为5.6%,税改后为7.4%。每m3木材承担农业特产税税改前为 24.5元,税改后为33.9元。收入下降,税率上升,加剧了企业的经济危困。国有林尝苗圃的情况更为严重,除执行 16%的税率以外,还普遍承担着10%的地方税附加,使木材缴纳农业特产税占应税木材收入的17.6%。如此高的税率在原材料和基础产业中实属罕见,也不符合国家对林业扶持的产业政策。②税基扩大。税改前农业特产税一般按木材收购价或生产价格计征,税改后各地普遍将木材销售价格作为实际计税价格,并将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等营林资金也纳入计税基数,致使农业特产税的计税价格比税改前扩大了1倍多。由于税基扩大,税改后全国国有林场交纳的农业特产税比税改前增加 1.58倍。增值税方面。新税法规定锯材等以原木为原料的木材加工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而购进原木的进项税额按10%抵扣。由于抵扣不同步,税负成倍增加,实际纳税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由原来的3%提高到7.8%。我国是少林国家,充分利用林区各种剩余物和次、孝薪材发展综合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既可节约森林资源消耗,又可变废为宝,增加社会财富,同时还能安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由于林区开展综合利用起步较晚,经济十分脆弱,这些产品多数亏损或微利,需要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扶持。如果征收增值税,将极大地限制林区综合利用的发展。除以上三个方面外,现阶段国家给予林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在20世纪末终止,21世纪新一轮林业税收扶持还未提到议事日程,现行林业税制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适应部分,已经对商品林经营、发展,木材加工企业等产生了一定的现实影响。从长远发展上讲,现行林业税制已难以充分满足推行现代林业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林业税收政策的调整设计 调整设计的基本思路。税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森林资源及林业税制的设计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遵循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从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能够促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和林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生活对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种需求。遵循的主要原则。①林业税制要适合行业生产的特点。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生态保护部门。林业税改既要使林业纳入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大循环,也要体现出对森林公益性价值的承认和合理补偿。在目前森林资源质量差,林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小,林业的经济外部性未得到合理补偿,林业生产者效益低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林业税收份额合理量度应以林产品的纯收入为基础,考虑林业生产的实际承受能力和鼓励林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林业采取低税政策。②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作为一个部门除通过纳税积极完成国家财政职能以外,当前如何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产品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是我们确定林业税收的基本出发点。在确定林业税目和税率时,要鼓励发展人工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规模生产和以节约资源消耗为主要目的的木材综合利用等;要限制天然林的开发利用、林地逆转、“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与环境污染的项目等。③公平税赋,合理负担。这里的公平税负我们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业之间的公平,二是指林业内部生产、流通环节的公平。目前,在其他原材料部门产品税率调低的情况下,林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济利益水平,把税率水平降下来,以保持原材料产品之间的税收平衡。在林业内部生产、流通环节的税负也不尽合理。应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制定木材加工、森林采运和营林三阶段税率逐次降低的政策。④简化和规范税制。取消与林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费,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并力争做到简便易行,体现规范化,维护统一性和严肃性。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保障 1.多元化投资政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以政府为导向,全社会为基础,银行信贷、国外资金以及群众投工投劳为补充的林业投资政策。理顺林业建设资金渠道,实现林业社会性、公益性建设项目以国家拨款为主;商品林业建设项目,作为基础产业实行政策性投资;其他建设项目投资,原则上要推向市场,依靠商业信贷来解决。国家应新辟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事业费和国家预算内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基本建设拨款;扩大森工预算内非经营性投资规模和商品林专项贷款与原有专项贷款规模;建立低息或无息的中长期林业政策性贷款,并将现由农业银行发放的林业项目贴息贷款和治沙贴息贷款,纳入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政策性贷款管理,提高匹配资金的比例,中央和地方财政继续按现行贴息比率给予贴息。增加政策性贷款的总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加大贴息幅度。应根据《森林法》的规定,从国内外广泛筹集林业建设资金;继续走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的路子,提倡各种形式的对林业的投工、投劳和其他投入,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和优惠鼓励的原则,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长期不受侵犯。林业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应在农口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占15%以上的份额。在国家财政安排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量中,增加用于林业的份额,财政安排的四大防护林建设补助费、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森林病虫害防治补助费、飞播造林补助费和边境地区防火隔离带补助费等专项资金,能予保证并适度增加。从国家统一安排的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中按15%的比例,安排林业支出。并适当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山区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和扶贫资金中的林业投资份额。与此同时,政府应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林业企业因调减木材产量造成的亏损作为政策性亏损处理,按财务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补贴。减轻林业社会负担。林业公检法、森警、政府经费、子弟学校经费等从企业中划出,作为事业费和政府经费,改由政府预算开支。2.建立适应21世纪林业建设需要的林业基金制度。一是要充分体现林业服务于社会,社会各方共同致力于林业建设,二是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应该建立保护林业发展的特殊体制,在实施税收优惠的同时,将由林业部门征收的各种税费资金如数回流到林业建设上,做到“取之于林,用之于林”。3.加强林业国有资产管理。根据中国“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定,国家林业局具体承担直属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和行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工作。按照资产性质划分,林业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三大类。资源性资产是指列入资产化管理范围的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森林景观等。林业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做好清产核资、产权登记、资产统计、保值增值考核、财产监管、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评估、资产重组以及国有股权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对森林资源实行有偿使用,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4.建立林业持续发展核算体系,为林业外部经济性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无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还是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均未反映环境保护费用及自然资源枯竭和退化方面的变化,无视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没有提供在不降低未来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可利用森林自然资源最大消费量,这必然导致决策主体判断失误。因此,必须进行林业持续发展核算,以正确反映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一种有关环境的新概念——绿色GNP为人们所接受。绿色GN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人为环境破坏需要恢复、治理的费用,剩余的才是通常意义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在这样的核算体系下,所制定的林业税收政策才能符合林业发展的实际,才能为林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矗 5.理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新型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为了切实加强我国的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不顺的问题,要立即着手改革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把森林资源管理行政职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采取以下两种管理方式: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建立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的森林资源垂直管理体制;在其他省区建立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级政府双重领导,以省级政府领导为主的森林资源垂直管理体制,并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派出监督机构实施监督。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伐区划拨、林政管理等。在全国实行征用占用林地初审和使用林地许可证以及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源头”消耗;加强林地管理,遏制毁林开荒,控制林地流失。6.深化农村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继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进一步深化“四荒”拍卖改革,稳定和完善有关鼓励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开发治理“四荒”。允许打破行政、行业、所有制界限购买“四荒”的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开发治理成果。对“四荒”的管理要因地制宜实行统一规划,限期治理,违约收回。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林农、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包括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推进农村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阿里巴巴)推行涉农收费一事一公示制盐城清理取消项目70个 减轻农民负担1.19亿 江苏盐城市根据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的新情况,改变过去按部门公示收费项目的做法,近日在全省率先推行涉农收费一事一公示制度。全市已清理取消项目70个项次、降低标准48个项次,查处实行经济制裁522万元,退还农民459万元,减轻农民负担1.19亿元。该市物价部门编印了《盐城市涉农收费明白卡》,免费向农民发放。该卡收录了农民建房、婚姻登记、学生入学、计划生育、劳动就业、机动车船运输、水产养殖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7项办事事项,每个办事事项所经过的环节、审批的部门、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县、乡(镇)、村及乡镇收费单位还设立公示栏2115个,公示牌2469个,价目表52277张。各公示组织和单位须按照政策规定,随时更新内容,并由市、县物价部门负责督促。在此同时,该市在各乡镇建立起两种形式四个层次的收费监督网络。两种形式即乡镇政府成立的履行职能的监督机构、物价部门聘请的义务监督机构,四个层次即乡镇政府组成部门人员、人大政协代表、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据统计,全市共设立义务监督站87个,收费监测点1246个,聘请人大政协代表监督员422人,村民义务监督员2118人,其他义务监督员785人。强化清费治乱力度。去年以来,该市已重点清理了农村建房、农村中小学、外出务工、农村用电、农业生产资料等价格和收费,部分县还对涉农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王琦、玉辉、必利、树立

第五篇: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教师签字: 年

日 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文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无论从经济发展阶段看还是从当前的能耗水平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能源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差距较大。节能减排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所以现阶段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借鉴国际先进的税收政策经验,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架构及配套措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粗放型: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环境税:资源税

目录

...................................................................5

(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正要地位...................................................................................5

(二)未来时期内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及现状...................................................................5

(三)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问题越来越.............5

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及重要地位.......................................................................6

1.理论基础。.........................................................................................................................6 2.我们应该积极肯定税收政策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6

三、国外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借鉴...............................................................................................6

(一)污染税...........................................................................................................................6

(二)能源消费税...................................................................................................................6

(三)资源税...........................................................................................................................7

(四)经验借鉴。...................................................................................................................7

四、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构想.......................................................................................7

(一)酝酿开征环境税...........................................................................................................7

(二)开征燃油税...................................................................................................................8

(三)完善其他的税收政策...................................................................................................8

五、综上所述,...............................................................................................................................9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一、我国实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原因

(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正要地位

1.能源是人类社会消除贫困,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能源是一种重要的基础产业。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能源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经济增长需要能源供应支持,能源消耗会带来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反过来又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2.煤炭资源。丰富而廉价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来看,煤炭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与石油和天然气等其他资源相比,煤炭最具有竞争力的能源。

3.石油。世界范围来看,能源结构中的石油对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油气工业不但是世界经济不可过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投资的重要领域而且已经推动现代工业,运输业和经济发的重要动力,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4.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核电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由于其高效清洁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未来时期内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及现状

1.从能耗水平来看,我国能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我国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我国目前技术上可行的年节能潜力约为2.5—3亿吨标准煤。从能源结构的优化看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突出,在短期内不论煤炭资源的供应是过剩还是短缺,但从长期看水电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石油、气等清洁、高效、优质能源严重不足,随着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尖锐。2.所以无论从经济发展阶段看还是从当前的能耗水平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化石能源人均可采量“先天不足”

(2)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具有更高的依赖性。(3)落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紧长局面。(4)能源环境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 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年均4.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年均2.2%。因此,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及重要地位

1.理论基础。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工具,理应在促进节能减排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成为理论界、政府部门着力研究的问题。税收政策在世界各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与其它调节工具比较,税收手段的“双重红利”假设已经在研究者中形成普遍共识。外部性理论是税收政策调控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从社会成本和税收的关系角度揭示了税收政策调控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无论是设计整体的绿色税收制度,单独开征某一个绿色税种,或在某一个税种中规定特殊的绿色税收优惠措施,其理论基石都是公共经济学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以及“庇古税”的基本思想等。其目的都是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促进自然资源在代内和代际均衡与公平配置;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和环境的配置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们应该积极肯定税收政策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运行情况,综合考虑环境、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税收的密切联系,从而加大对税制体系的研究,促进税质的改革与创新。使税收更加方便、准确的为节能减排而贡献,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国外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借鉴

(一)污染税。污染税是对污染物排放或污染行为征收的一种税。一是对废气排放征税,如美国、瑞典、荷兰、挪威、日本、德国等开征二氧化硫税;芬兰、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等开征二氧化碳税。二是对废水排放征税,如德国、荷兰开征水污染税。三是对固体废弃物等征收污染税,如挪威的饮料容器税;美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在轮胎的生产或销售环节征收旧轮胎税;意大利对生物降解能力小于60%的塑料袋征税;比利时的环境税适用于饮料容器、废弃的照相机、工业使用的某些包装品、纸以及电池等;荷兰、芬兰、英国开征了垃圾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征收噪音税;农药税最早开征于瑞典,后来比利时、丹麦、芬兰、挪威均对农药和化肥征收污染税,等等。

(二)能源消费税。能源消费税是对能源消费和污染征收的一种税,一是为了保护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二是可以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美国、日本、欧盟 和南非等国家开征了燃油税,还有一些国家对煤、石油等燃料和电力产品征收消费税。许多国家单独开征了资源税,资源税是对开采自然资源征收的一种税,不少国家还对资源开采开征矿区使用费。从已经实行环境税的国家看,实行环境税的环境效益明显。如瑞典的硫税使石油燃料的硫含量降至低于法定标准的50%;挪威的二氧化碳税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l%;美国对家庭垃圾征税使垃圾丢弃量明显降低,回收率显著提高;OECD成员国实行含铅和不含铅汽油的差别税导致市场上含铅汽油的使用比例大幅度下降。

(三)资源税。许多国家单独开征了资源税,资源税是对开采自然资源征收的一种税,不少国家还对资源开采开征矿区使用费。

(四)经验借鉴。

1.能源效率管理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能效提高。

3.促进自愿协议的推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

4.促进税收政策制度的创新,使得税收政策更好的为节能减排发挥重大作用。

四、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构想

(一)酝酿开征环境税。目前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在越来越多的增长,因此开征环境税已经是迫在眉睫。我国有关专家、学者对在我国开征环境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他们提出的环境税征收方案大致包括独立型环境税、融入型环境税和环境税费方案三种类型。独立环境税方案包括一般环境税、直接污染税和污染产品税:一般环境税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对所有环境保护的受益者进行征税,纳税人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目的是筹集环境保护资金;直接污染税则以“污染者付费”为征收原则,计税依据是污染物排放量;污染产品税则以“使用者付费”为原则,对煤炭、燃油等潜在污染产品征税。由于独立环境税方案涉及环境保护受益者、环境污染制造者、污染产品使用者,能够广泛激发环境保护意识和制约环境污染行为;融入型环境税是对现有税制的修改和完善,不改变现行税制的结构,但税基仍较窄且对公众的警示作用较弱;环境税费方案是在现有环境收费的基础上进行的费改税,使其具有法律保障,但我国现行排污收费标准过低,若实施费改税则同样涉及税率等的重新设定问题。在我国由于环境税的征税对象具有特殊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可以把环境税的征税对象确定为工业污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工业固体垃圾以及超过我国环保标准的噪音,以后再逐步扩大征税范围。借鉴国外的做法,环境税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或者浓度等作为税基;环境税的税率可以采用弹性定额税率从量计征。将来还可考虑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指标交易的办法,鼓励企业努力减少污染和提高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运用征收环境税的方法促进节能减排,需要有比较科学的计量手段和自动监测系统,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已习惯于随便排污,也很难监督,如何能对它们的排污进行准确计量,需要很好地研究和解决。

(二)开征燃油税。近年来,汽油、柴油等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导致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为开征燃油税提供了契机。它的开征势必促使车主节约用油,从而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我们可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将燃油税的征收范围设计为汽油、柴油、煤油、石油、天然液化气和其他燃料。而在税率的设计上,可考虑采取一些优惠税率。如,对火车、公交车、飞机用汽柴油(燃料)可实行优惠税率。此外,在税收征管设计上,可将燃油税列为共享税,对军队、武警部队、铁路、国家储备、农垦等直供燃油征收的燃油税以及由海关征收的燃油税全部作为中央收人,其余燃油税收入,中央分享40%,地方分享60%。

(三)完善其他的税收政策。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现行消费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它的利用效率,可考虑对煤炭开征消费税,根据煤炭污染品质确定消费税税额,在开征初期可采用低征收额大征收面的方针,对清洁煤则免征消费税。2006年4月,我国对消费税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税目,但这种改革还不彻底。还可将那些用难以降解和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在使用中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包装物品、电池及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的产品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此外,近期还可考虑增设一次性餐饮容器、塑料包装袋、镍镉类电池、含磷洗涤剂等产品的消费税税目。2.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一些重要资源列入其中。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对水资源课税可促使公众节约用水、企业减少对水的污染,以缓解我国水污染、缺水日益严重的状况;对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课征资源税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为更好的促进经济主体节约资源,应将现行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3.健全绿色关税。当前,西方各国大多都制定一系列限制进口的环境标准,实行绿色关税壁垒。对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因此,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也应建立绿色壁垒,强化绿色关税,以全面适应环保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需求。4.给予或取消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如,取消增值税中有关农药、化肥低税率的优惠;对企业购置的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给予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正是出于此目的,我国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对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包括钢材等一些产品;对废品回收站销售其回收的废品免征增值税。5.完善企业所得税法。虽然我国在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但在新税法中仍要改进一些节能减排的鼓励政策。如,在计征收入时,可对企业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计收入;在列支时,可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以及一般企业用于治污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在税收抵免时,可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发生的投资纳入其范围;在捐赠扣除时,对企业用于环保及环境美化方面的捐赠也可按企业所得的3%进行扣除。此外企业要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必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目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企业自主创新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第二十七条第四款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所得税;第二十八条第二款对符合条件的高薪技术 企业税收优惠;第三十条第一款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第三十二条对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等。这些新规定相对以往已经是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五、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能源经济发展的态势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政策中税收政策的理解与认识,在我国节能减排的道路上税收政策只是其中因素之一。我们更应该结合财政、经济、以及人力等其他社会各界的力量去统筹发展、平衡、协调各个方面,从而从根本上有力的促进节能减排顺利而成功的进行,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

下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以赣州稀土产业为例 摘要:我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赣州稀土产业亦受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相关产品研发......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涉外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涉外税收政策研究 一、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我国在涉......

    税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提纲

    “税收促进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初稿) 调研提纲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2010年稳居全球产销第一,但是在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越来......

    促进吕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吕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经济陷入困顿之时,文化产业往往能够逆势而上。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背景......

    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王雅平 【摘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化,平均每年8%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

    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主持词

    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主持词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主持词同志们:现在开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都明确提出......

    关于促进纳雍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促进纳雍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纳雍县地税局赵念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随着市场对能源需求的加大,以煤炭生产为主要产业的纳雍县非公有制经济......

    加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汇编)

    加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黄平县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吴忠寿 基层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纽带和桥梁,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