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CY检测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理论
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但Hcy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病理学家McCully。McCully在翻阅麻州总医院历史资料时偶然发现一个奇特的病例,一名8岁的男孩死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狭窄。基于历史中有关该男孩尿中含有大量Hcy的记载引起了McCully的注意。经过大量实验研究,McCully于1969年首次向外界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不是脂质代谢紊乱而是血中Hcy过高,即氨基酸代谢紊乱。遗憾的是,McCully的理论整整被忽略了26年,McCully本人也因为哈佛大学禁止他以哈佛的名义发表“异端邪说”而辞去了其在哈佛大学和麻州总医院的职务。90年代,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对8万人跟踪研究14年得出的结论证明了McCully的理论之后,1995年以McCully论述Hcy的理论专著《心脏革命》的出版和第一届Hcy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标记,Hcy理论正式被医学界接受。
最近10年有关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论文,在MEDLINE数据库中就有7000篇之多;研究证实,高浓度的Hcy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血Hcy增高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静脉栓塞,肾脏疾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肿瘤,妊娠并发症,习惯性流产及新生儿缺陷等。因此监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分子的氨基酸。在体内经蛋氨酸脱甲基化生成,主要通过再甲基化和转硫途径代谢。需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参与。酶功能障碍或维生素的缺乏等均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①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阻塞;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③促进血小板激活;④增强凝血功能;⑤促进平滑肌增值;⑥细胞毒化作用;⑦刺激LDL氧化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叶酸400-800μg/d加维生素B6、维生素B12适量,2-4周复查;或甜菜碱6g/d,4-6周复查。理想的Hcy含量<10μmol/L。善存(centrum)1粒/d 长期服用可用于预防高Hcy血症,减少动脉硬化性疾病患病率。各科不同疾病用法用量遵医嘱。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脑血管病防治】
美国一项对近万名25-74岁无心血管疾病美国人历时20年之久的研究发现,每天从食用中摄取至少300μg叶酸,可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20%,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13%。叶酸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是由于它能降低Hcy水平,而Hcy是引起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罪魁祸首。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人摄取400μg叶酸/天,孕妇每600μg叶酸/天。
Stamfer等对14916例40-49岁美国男性医生进行Hcy检测,随访5年。Perry等对5661例40-59岁英国男性进行了为期11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冠心病、MI、中风者的总Hcy显著高于对照组,血Hcy每增加1μmol/L,患MI危险增加18.2%,Hcy高于15.8者比低于14.1者患MI的相对危险性增加3.13倍。Hcy是中风的一个强烈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还证实:中度Hcy升高是TIA与脑卒中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叶酸可通过降低Hcy防止出血性卒中的发生。
张氏等研究169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302例冠脉造影阳性及500名健康国人血浆总Hcy、血脂、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证实高Hcy血症是国人CHD,尤其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cy水平与CHD严重程度一致。印度研究人员对936名高危病人研究(平均随访4.5年)报告,高Hcy血症是高血压病人死亡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的独立预测因子
瑞士Schnyder等报告,血浆Hcy可独立预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非致死性MI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等不良事件。
美国专家在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项目中发现,Hcy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对尚未出现心脏病症状者来说,Hcy升高者患心力衰竭的危险可加倍,妇女的危险可增加3倍。
【优生优育与母婴健康】
流行病学研究报导5883位妇女和14,492位有怀孕并发症妇女,追踪時间1980-1996, 统计结果,血中Hcy值高的妇女容易产生:妊娠并发症(32%);早产(38%);新生儿体重减低(> 99%)。
叶酸与母婴健康 ●母亲补充叶酸:对胎儿及胎盘生长十分重要;可防止胎儿神经管畸型;可防止同型半胱氨酸(Hcy)值上升。
●孕妇若Hcy增高,会产生:冠心病;妊娠合并症。叶酸与畸型儿
●1871位孕妇来自各国,分四组:服用叶酸;服用叶酸和其他维生素;服用维生素;皆不服用.●结果:服叶酸组比沒有服用组出生脑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低72%。美国卫生部发表声言
●“只要生育年龄的妇女, 不论何時怀孕,每天都一定要摄足400微克的叶酸, 才能确保日后出生的宝宝健康,聪明”。
●叶酸是胎儿脑部细胞和脊椎发育時,不可缺乏的营养素.●孕妇追踪检查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可以确保孕育健康新生命及保障生产过程顺利。
孕妇检测Hcy临床意义: 对防治妊娠并发症与优生优育(预防早产、流产、新生儿体重减低、胎儿神经管畸型等)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及并发症防治】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有利于对其预后的评估。Hcy升高在糖尿病伴肾脏、视网膜及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更为严重,与无糖尿病但具相同浓度的Hcy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浆总Hcy每升高5μmol/L,在未来5年的死亡率将增加3倍。高Hcy血症也能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CRF并发症防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有高Hcy血症,其发生率是正常人33倍。高Hcy血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CRF患者中发生率高。Hcy通过内皮毒素作用、刺激血管、心肌平滑肌细胞增殖、心肌细胞钙超载、血栓形成、干扰谷胱甘肽合成、影响体内转甲基化反应等引发心血管事件。补充大剂量叶酸、B族维生素、采用充分高效透析及肾移植是治疗CRF患者伴Hcy血症的有效措施。Hcy水平甚至比血肌酐更能反映肾功能。
【肺血栓栓塞症防治】
研究表明,高Hcy血症(>20μmol/L)使得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明显增大,可能是进一步发展为肺动脉栓塞的病因,高Hcy血症可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加4倍。高Hcy是我国汉族人群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降低Hcy可降低国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
【预测骨折风险,防治骨折】
美国和荷兰分别进行的两项流行病学研究近日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含 Hcy高的人容易骨折。这两项结果已同时刊登在日前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计4405人(55-91岁)观察近20年,结果,高Hcy组与低Hcy组相比,男性的骨折风险为后者的4倍,女性为1.9倍。研究证实作为骨折风险指标的“骨密度”与血中Hcy含量无关。研究还显示,老年人骨折中19%是由高Hcy引起的,高于“骨密度低”(13%),也就是说,与使用提高骨密度的药物相比,利用维生素B类保健品降低血Hcy可能会有更好的骨折预防效果。Hcy阻碍骨胶原这种纤维状蛋白质形成网状结构的作用可能就是高Hcy者容易骨折的原因。因为,在人体骨格中的大腿骨和手腕等部位,这种“骨胶原网状结构”是人体保持骨格强度所不可缺少的。
【诊断与监测肝损伤】
常规检测方法诊断、监测肝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且费用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浆t-Hcy浓度在急性肝病和慢性肝病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血浆t-Hcy浓度对诊断慢性肝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常规检测为好。血浆t-Hcy浓度对于慢性肝损伤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9%。以病理组织切片对照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9%。血浆t-Hcy浓度检测还可应用于对普通人群慢性肝病的筛选,这对引起慢性肝损伤的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防治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可起到重要作用。
【肿瘤防治】
Hcy大部分来源于细胞蛋氨酸。蛋氨酸是需由饮食摄入的必须氨基酸。细胞内Hcy通常以较快速率向胞外分泌,Hcy在血浆和尿中的浓度反映了细胞内Hcy产生和利用之间的平衡,而Hcy的血液浓度反映了细胞的Hcy浓度。Hcy的检测目前已作为临床冠心病的一独立风险因子。现研究发现:未服抗叶酸药物的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中有许多患者的血清tHcy升高。Ueland和Refsum在白血病患者的研究中对此的一个解释为tHcy升高是因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所致。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许多恶性肿瘤细胞是蛋氨酸依赖性的,因为恶性细胞不能转化Hcy为蛋氨酸。蛋氨酸的依赖或高Hcy血症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一表型表达。Lily L等在一组未用药的肿瘤患者中将tHcy浓度同主要的肿瘤标志物进行了比较,发现tHcy血清浓度的变化同血清肿瘤标志物卵巢癌的CA125,乳腺癌的CA-15-3,胰腺癌的CA19-9及结肠癌的CEA的变化是平行的。这个结果强烈提示血清tHcy与肿瘤标记物一样反应肿瘤细胞的活性或肿瘤细胞的快速增生率。换言之,血循环中的tHcy似是在治疗中监测癌症患者的更好的肿瘤标志物,因为它不仅可准确反映肿瘤细胞的增生率,还具有作为肿瘤发生的早期标记物和监测复发的敏感标记物的潜力。
【老人痴呆早期诊断与监控】
弗明汉医学研究中心对1092例(>76岁)追踪调查8年Hcy值,结果:tHcy超出14μmol/L,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增加1.8倍,患多异古怪痴呆发生率增加1.6倍;英国OPTIMA项目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于11.2μmol/L的病人,三年后随访,发现他们大脑颞叶(包括海马)快速萎缩。
阿尔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又称初期老年性痴呆,因缺乏叶酸引起高Hcy血症引起。高Hcy能够通过血管疾病、淀粉毒性或者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毒性,升高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
脑卒中、老年性痴呆或轻度认知功能受损的病人,应检查是否同时患有高Hcy血症,如患有高Hcy血症或与之有关的肾功能衰竭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及时用叶酸治疗。
检测对象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有心脏病家族史者。◆体检:育龄妇女和40岁以上者。◆Hcy相关疾病患者。
适用科室
体检科、心脏科、神经科、内分泌科、肾脏科、老年科、消化科、呼吸科、妇产科、眼科、肿瘤科、骨科、外科等。
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空腹 8小時以上 ●以含EDTA采血管采血
●因为红细胞可合成 tHcy, 故采血后1小時之內离心, 血浆分离后取出, 放置干净试管中保存。若未能及時离心, 需将标本放至于冰箱内。
●血浆(Plasma)标本之保存:室溫 2-7天;2-8oC 14天;-20oC 几年。●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脂等不会影响 tHcy 结果。
Hcy参考值
正常情况下,血Hcy含量甚微。高Hcy血症指空腹总Hcy水平和(或)蛋氨酸负荷后浓度超过正常对照组的95%上限。
一般空腹总Hcy水平为5-15μmol/L。
16-30μmol/L,31-100μmol/L,>100μmol/L分别为轻、中、重度高Hcy血症。单测一次空腹总Hcy会使55%的高Hcy血症漏诊,国际上采用蛋氨酸负荷试验增加高Hcy血症检出率。
第二篇:类风湿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F最初由Rose等(1984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发现。RA患者体内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EB病毒的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RF主要为19S的IgM,也有7S的IgG和IgA,它与天然IgG结合的能力较差,最易与人和动物的变性IgG或免疫复合物中的IgG结合。RF与体内变性的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活化补体,或被吞噬细胞吞噬。由吞噬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活化肽、胶原酶、前列腺素E2等物质,在细胞因子和炎性粘附分子的参与下,致组织炎性损伤,可使患者发生骨关节炎及血管炎。
常见的RF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Ig型F被认为是RF的主要类型,也是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规方法所测定的类型。
检测方法一般有胶乳凝集试验、双抗原夹心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
临床应用
RF在RA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可达79.6%,是RA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高滴度RF阳性支持对早期RA的诊断,在RA患者,RF的滴度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但RF不是仅在RA患者中出现,在SLE、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部分老年人中RF的阳性率可达28.9%~50%。因而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惟一标准。尽管在多种疾病中可有RF阳性,但滴均较低(<40IU/ml),随着RF滴度增加,RF对RA的诊断特异性增高。
IgM型RF:在RA患者血清中IgM型RF效价>80IU/ml并伴有严重关节功能障碍时,通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IgG型RF:在RA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IgG型RF的出现与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的症状密切相关,此类RF常伴随高滴度的IgM型RF在同一RA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出现。在正常人及非RA患者中很难检测出IgG型RF.IgG型RF在关节软骨表面的沉积可激活补体引起关节的炎性损伤,因此滑膜液中检测出IgG型RF比血清中检出IgM型RF更具病理意义。
IgA型RF:约有10%的RA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可检出IgA型RF,IgA型RF是RA临床活动的一项指标,该IgA型RF阳性与患者关节炎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骨质破坏有显著的相关性。
IgE型RF:在关节液、胸水中高于同一病人的血清水平。
RF阴性不能排除RA的诊断,因有部分RA患者可一直呈血清RF阴性,这类患者关节滑膜炎轻微,很少发展为关节外的类风湿疾病。
第三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日期:2010-06-13来源:作者: 点击:103次 0 条评论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山东 潍坊 261031 【摘要】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DNA,dsDNA)、抗史密斯抗体D1(Anti-SmD1antibody,SmD1)等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SmD1抗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SLE患者中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0.0%、75.7%、64.3%,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1%。结论: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SmD1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antibodie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sinificance of determing anti-SmD1,anti-nucleosome(ANuA)and anti-double stranded DNA(dsDNA)in SLE and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in SLE.Methods:ELISA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respectively method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anti-SmD1,ANuA and anti-dsDNA in serum of 70 SLE patients,27 patients of other rheumatic diseases and 20 healthy people.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dsDNA,anti-SmD1 and AnuA in the patients with SLE was 40.0%、75.7%、and 64.3% respectively.After combined determination of anti-dsDNA,anti-SmD1 and ANuA,the positive rate rose to 87.1%.Conclusion:The combined determination of anti-dsDNA.anti-SmD1 and ANuA may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efficiency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SLE and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LE.【Key words】 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Anti-SmD1 antibody;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多系统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产生多种抗核抗体(ANA),如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史密斯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等,而引起自身多组织、多器官以血管炎为特征的弥漫性损害的疾病。目前,SLE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测抗dsDNA抗体、ANuA、抗Sm抗体等。研究用抗Sm对应的抗原结构中一种蛋白组分(D1)的多肽顺序取代整个Sm分子作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SmD1,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1]。本文检测了70例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D1,讨论它们在SLE的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70例SLE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病27例均来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64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3岁。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其他结缔组织病27例,男5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类风湿关节炎13例、雷诺综合征4例、多发性肌炎4例、干燥综合征6例,诊断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均无肝、肾病史及结缔组织病)作为对照组,男17例,女26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43岁。所有标本采集后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
1.2 实验方法 抗dsDNA、抗SmD1测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ANuA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均由欧蒙(德国)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1 3种自身抗体在SLE及对照组中的阳性情况以及阳性率比较 70例SLE患者中血清抗dsDNA、抗SmD1和ANuA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0.0%、75.7%、64.3%;抗dsDNA和抗SmD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9%(58/70),抗SmD1和ANu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4.3%(59/70),抗dsDNA和ANu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9%(58/70);抗dsDNA、抗SmD1和ANuA 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有一自身抗体阳性即为联合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7.1%(61/70)。由此可见,以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同样,3种自身抗体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SLE中的阳性率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他结缔组织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3种自身抗体在SLE及对照组中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注: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组比较,*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2.2 3种自身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的比较 从表1得出,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特异性由100%降低到77.8%,但敏感性由40.0%提高到87.1%,见表2。表2 抗dsDNA、抗SmD1、ANuA诊断SLE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讨论
SLE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单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特异性诊断,因此,自身抗体的检测对SLE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抗Sm是一类抗核糖核蛋白粒子抗体,其相应抗原由U-RNA和共同核心蛋白(即B,B,N,D1,D2,D3,E,F,G蛋白)组成。目前公认抗Sm抗体几乎仅见于SLE,是SLE的特异性标志之一,在SLE诊断中特异性最高,在患者血清中出现后将持续阳性,可作SLE回顾性诊断指标[2],不受病情活动及治疗的影响。但其阳性率偏低,一般为30%~40%。而D1蛋白是最重要的Sm抗原[1],本文用D1蛋白的一个多肽顺序(83-119)来取代整个Sm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SmD1,阳性率达75.7%,特异性为85.6%,20例健康人也全部阴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阳性率为14.4%,大大提高了诊断SLE的敏感性,因此,抗SmD1抗体可能是SLE的一个既敏感又特异的指标。
抗dsDNA抗体是SLE标志性抗体,几乎存在于所有患者的血清中[3],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它是SLE活动期的标志,但可能由于患者血清中有过多的游离DNA抗原,与相应的DNA抗体结合导致检测结果比较低。因此,抗dsDNA结果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抗dsDNA对SLE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本文结果显示,抗dsDNA只在SLE中出现,对照组均阴性,特异性高达100%,但阳性率只有40.0%,单靠抗dsDNA诊断SLE漏检率高。此外有研究证明,抗dsDNA和DNA结合成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或抗体直接作用于肾小球抗原而造成SLE患者的肾损伤[4]。抗dsDNA对于SL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监视治疗和病情追踪以及判断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抗核小体抗体(ANuA)是1978年Hannested[5]等首先描述,核小体(Nuleosome)是细胞染色质的基本单位,且是SLE的发病过程中一种主要的自身抗原,其核心是由8个带正电荷的组蛋白分子(H2A、H2B、H3和H4各2个分子)组成,这种八聚体的复合物中,H3、H4位于中心,H2A、H2B位于两侧。当细胞受到致病因素损伤时,细胞的线粒体肿胀,胞膜破裂,核小体释放,刺激T细胞的增生活化,进而激活B细胞,产生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SLE的发病[6]。本实验研究示,在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64.3%。且抗核小体抗体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肾炎和精神神经因素密切相关[7~9],认为抗核小体可能成为SLE诊断新的标记性抗体[10]。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能是SLE诊断的标记性抗体之一;尤其对dsDNA抗体、Sm等抗体阴性的SL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1];ANuA可出现在疾病进程的各个时期,并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本实验显示,抗dsDNA特异性好而敏感性差,抗SmD1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ANuA的敏感性、特异性介于抗dsDNA和抗SmD1之间,3种抗体两两之间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低于它们同时检测的阳性率。虽同时检测后的特异性低于单项检测的特异性,但提高了SLE诊断的敏感性,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因此,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全面分析病情所处的阶段,提高SLE的检出率,对SLE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Riemekasten G.Marell J.Trebeljahr G,et al.A novel epitope on the C-terminus of SmD1 is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J Clin Invest,1998,102(4):754-763.[2] 唐福林.抗核小体抗体的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8):457.[3] 吴 瑾.抗dsDNA抗体抗原识别及致病性分子基础[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380-381.[4] 常玉荣,王元福,尹凤荣,等.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细胞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1,17(8):643.[5] Hannetad K,Stollar BD.Certain rheumatoid factor react with nucleosomes[J].J Nature,1978,275:671-673.[6] Bruns A, Bla,~s S,Hau~orf G,et al.Nuleosomes are major T and B cell autoantigen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2000,43:2307-2315.[7] Gutierrez Adrianzen OA,Koutouzov S,Mota RM,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in the assessment of disease activity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anti-nucleosome with anti-dsDNA antibodies[J].J Rheumatol,2006,33(8):1538-1544.[8] Min DJ,Kim SJ,Park SH,et al.Anti-nucleosome antibody:significance in lupus patients lacking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y[J].Clin Exp Rheumatol,2002,20(1):13-18.(下转第342页)
(责任编辑:admin)
第四篇: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主要依据其病因学的不同而进行分型,其中1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是存在免疫损害的有力佐证。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们在患者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自身抗体,但目前认为主要以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以及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等五种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较大。
糖尿病分型
1979年WTO提出了原发性临床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依赖型与非依赖型的区别主要依据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受损的程度,临床是否依赖胰岛素而言,并不反映其发病的本质。
1997年WTO建议取消依赖型与非依赖型,改为1、2型,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要看病因是否由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造成,1型与2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但2型非依赖型可发展成1型胰岛素依赖型,成人缓慢进展型就经历了这个过程。
糖尿病的分型(ADA/WHO,1997)
(1)1型糖尿病(T1DM)
类型: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A型)
非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B型)
机制:胰岛β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不足。
(2)2型糖尿病(T2DM)
机制: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障碍
(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
(1)遗传易感阶段(与HLA某些位点有关):据对孪生儿的研究表明,在单卵双胞胎发生的一致率为30%—50%,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一致性为2/3;(2)环境触发阶段:可能存在的因素为病毒、化学品、食物等,还有一种医学假说——卫生环境洁净假说,洁净的环境更易诱发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3)自身免疫激活阶段:该阶段产生自身抗体,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胰岛素分泌功能尚维持正常,最早产生的自身抗体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随后是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接着是锌转运蛋白8自身抗体(ZnT-8A);(4)代谢异常阶段(糖尿病前期):胰岛β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功能渐降低,血糖升高,以致出现糖尿病;(5)糖尿病阶段:胰岛β细胞残留量<10%,显著高血糖伴临床症状;
(6)胰岛素依赖阶段: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受限,胰岛素绝对依赖,速发型:胰岛β细胞受损速度快、严重,残留胰岛β细胞少;迟发型:胰岛β细胞受损速度慢、不严重,残留部分胰岛β细胞。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又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以胰岛β细胞呈缓慢性破坏为主。本病虽然处于1型糖尿病的范畴,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因其临床表现介于1型与2型糖尿病之间,又称为“1.5型糖尿病”,即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2型糖尿病又没有什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其患病率占2型糖尿病的10%,初诊2型糖尿病的19%。
LADA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成立后,排除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并具备下述3项):(1)胰岛自身抗体阳性(GADA为首先推荐检测的抗体,联合IA-2A、IAA、ZnT-8A可提高检出率);(2)年龄≥18岁【如年龄<18岁并具备(1)和(3)者则诊断为LADY】;(3)诊断糖尿病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LADA存在非胰岛素依赖阶段以及胰岛素依赖阶段,对LADA的诊断与治疗重点在非胰岛素依赖阶段。对初发成年糖尿病患者普查胰岛素自身抗体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自身抗体的检测意义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指出现在未使用过外源性胰岛素或使用时间不超过7—10天的个体中产生针对内源性胰岛素的自身抗体,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增龄,IAA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被认为是持续时间最短的抗体,<5岁的患者,阳性率90%—100%,>12岁的患者,阳性率40%,成年患者阳性率更低。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其靶抗原是胰岛细胞的细胞质和微粒体成分,属于一种混合抗体,正常人群中,ICA的阳性率仅为0.5%,而在T1DM新发患者中阳性率高达60%—90%,可作为疾病早期预测指标,能早于T1DM发病8年前被检测出。且高滴度的ICA预示疾病进展的高危险性,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诊断后2—5年阳性率下降至20%。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具有与β细胞缓慢损伤相关性好,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年龄跨度大,阳性率高等特点,是目前公认的诊断LADA以及预测胰岛功能的免疫学指标,可于发病前10年测出,且在此期间呈高滴度持续存在,在大多数I1DM患者中阳性,且阳性率不随病程延长而下降,如在初发T1DM患者中查出GADA抗体有助于排除T2DM,以助于DM诊断分型并指导治疗,是目前发现的胰岛相关抗体的检测中,认为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的项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抗体阳性预报率为81%,可作为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指标,在LADA的诊断中,需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较强,在不伴有1项糖尿病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较少发现。
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的β细胞特异性,锌转运蛋白8(ZnT-8)抗原是通过影响锌离子浓度而在胰岛素合成和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糖尿病自身抗体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尤其是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者)有着重要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联合检测GADA、IA-2A、IAA以及ZnT-8A,可将TIDM诊断阳性率提高到98%,而自身抗体阴性的T1DM患者从5%降至1.8%,至少合并两种抗体阳性的患者从72%增加至82%,提示ZnT-8A对于I1DM,特别是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患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第五篇: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
北京海文医院肝病科蒋国红 治疗肝病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乙肝两对半检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乙肝两对半检查是检查人体是否感染有乙肝病毒或者检查体内乙肝抗体情况的重要的检查项目,北京海文医院肝病治疗中心专家对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只是病毒存在的标志,因此HBsAg呈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
②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机体对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能够杀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因此HBsAb呈阳性说明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病毒已经消失或逐渐消失,已经产生对乙肝 病毒的免疫能力。
③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留下的模板物质,阳性说明病毒在人体复制活跃数量多传染性强。
④e抗体(HBeAb):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呈阳性说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如果持续阳性时间过长说明可能因为病毒基因变异。
⑤核心抗体(HBcAb):是病毒既往感染或急性肝炎的标志,机体针对病毒内壳遗传物质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有时要结合病毒DNA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专家还指出,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会出现很多的组合,有些是病毒感染者,而有些是健康人。所以,当在检查乙肝两对半之后,若是出现异常,就一定要去专业的肝病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根据病情的发展制定对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