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9:5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

第一篇: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一)道路交通信息化

1、厦漳泉同城化智能公交系统取得预期成果

“厦漳泉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是我市首批18个同城化项目之一。2012年完成公交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实现了厦、漳、泉三地市公交全部签约,其中厦门市、泉州市和漳州开发区完成了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全部车辆接入服务,系统持续为三地4183辆公交车、395条公交线路和1650万市民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同时,为三地市民推出手机实时查询公交到站信息等亮点应用,已向 “程掌在线”、“兜兜公交”、“掌上公交”提供数据服务,目前每日手机访问量超过75万人次,受到广大市民、公交企业、政府、媒体各界的广泛好评。2012年底,总投资250万元、全市首个智慧公交电子站牌项目——海沧区智慧公交电子站牌系统正式开工建设,为公众出行带来新的服务体验,市民能够更方便、简单、直观、有效地获得动态公交信息。

2、北斗卫星导航应用项目推广取得突破

支持本地企业积极争取北斗运营服务资质,争取本地信息化资金落实北斗示范应用项目。目前已建成翔安区校车安全服务监控系统的首个北斗应用示范项目,纳入监管的27辆校车全部接入翔安区校车 1(北斗)卫星监控服务系统;海沧区校车(北斗)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有望在2013年第一季度建成。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广工作获得省市主管部门支持,省信息化局于12月6日发文至市信息化局《福建省信息化局关于同意厦门先行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区域运营服务中心的批复》,同意厦门市作为福建省推广北斗民用领域先行先试的示范地区,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区域运营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

3、完成厦门市土方车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建设

2012年完成厦门市土方车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已在厦门市374辆土方车上全面应用。该系统采集全市土方车数据,将土方车运输企业、车辆、驾驶员的基础数据和车辆行驶速度、路线、时间、报警等动态数据,统一纳入监管系统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全面实现土方车实时监控、轨迹回放、运行调度、超速报警、偏离线路报警、进出区域报警、疲劳驾驶报警、远程断油控制、录像监控抓拍、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为市建设与管理局、废土管理站、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处、安监局等相关单位共享数据、协同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4、出租车企业智能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

该系统结合出租车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对出租车企业人事管理、排班调度管理、考勤管理、车技档案管理、收款管理、维修基金 2 管理、客户投诉管理,失物查找管理、服装管理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2012年8月起在厦门海峡出租车公司试运行,将全部1153辆出租车和2700名驾驶员的生产运行动态信息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了人、车、运营、安全、服务等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成为国内出租车行业领先的信息化标杆。系统运行稳定,满足应用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保障了服务质量,提升了经营管理与决策水平。

5、建成并不断完善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

福建省普通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是福建省“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专项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其试点建设由厦门市公路局负责承担,是我市公路系统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试点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全省平台建设的进度及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的数据对接工作。厦门市公路局在2011年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省、市两级的应用需求调研,力求平台能在满足交通运输部暂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同步满足省、市两级各具体应用单位的具体需求。在一年的运行过程中我市对平台的建设及运营经验进行充分总结,先后协助省交通厅完成了“福建省路网管理中心场所建设规范”、“福建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软件标准”、“公路视频监测设施技术要求”等一系列平台建设、运营的标准规范,2012年期间交通运输部路网管理中心、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等各级领导先后莅临我市路网管理中心进行参观指导;部分兄弟省份的公路管理机构,3 如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黑龙江省公路局等亦先后到我市路网管理中心进行参观学习。

(二)航空信息化

1、扩充服务器虚拟化平台

厦门航空公司进一步扩充了2010年引进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使计算能力、故障切换能力,资源利用率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同时,通过对虚拟化平台后台存储设备的扩容及容灾项目建设,使虚拟化平台的数据存储容量、容灾能力、运行结构都得到大幅度改善。虚拟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不仅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为厦航带来了明显的成本节支及节能减排效果,仅2012年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就为公司节约硬件采购成本44万元,节约设备用电成本39.8万元,同时还有效节省机房使用面积,减少设备热量排放。

2、打造智能运行控制中心

厦门航空公司打造了全新运行控制中心,以领先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提升了运行控制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展示了 “数字运控”、“智能运控”的概念。新AOC通过采用世界一流品牌的高清大屏幕,以统一的管控界面和信息接口,集成了各运行所需系统,为搭建统一、优质的信息传递平台,助力创新运行管控模式、提升运行指挥能力、优化航班运行品质,打造独具特色的“厦航式运行”奠定了基础。新AOC启用后已成为厦航新的亮点,先后接待了华 4 东空管、民航总局、天津机场、民航公安局等十多个单位的领导参观考察。

3、厦门航空与厦门机场共建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厦航与厦门机场合作建设了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提高了厦航在厦门机场的地面无线通信能力,免除了厦航在未来T4航站楼、翔安国际机场启用后地面通信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公司与机场共赢的良好局面。

4、完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安全水平

厦门航空公司完成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二期项目的建设,满足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安保管理体系和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引进《飞行三维仿真软件》,模拟回放飞行事件动态发生过程,提供手段支持机组飞行品质的分析和改进;与机务工程师密切合作,研究QAR数据译码,完成《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发动机异常状态的自动监控和告警,为机务部发动机性能监控及防空停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安全隐患。

5、完成IT对标,支持厦门航空加入天合联盟

厦门航空公司加大与联盟各航空公司、以及中航信等重要供应商的协调力度,加快开展常旅客等相关系统建设和改造,启用xiamenair.com的国际域名,完成了公司英文版/繁体网站及部分海外站点的建设,完成了联盟网络的接入以及18家联盟公司近300个 IT对标项目,创造了联盟内以最短时间、高质量完成最多对标项目的IT工作纪录,支持厦航顺利加入天合联盟。

(三)邮政信息化

邮政是社会公众基础性服务行业,邮政通信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对外交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厦门邮件处理中心是中国邮政77个二级邮件处理中心之一,是闽西南(厦、漳、泉、龙岩)各类邮件总包、散件和邮政物流的集散中心,肩负着龙岩、漳州、泉州以及厦门等地进出口邮件的经转任务,漳州局各类邮件(含特快散件处理)的进出口处理。为了将厦门邮件处理中心建成一流的邮件处理中心,有效地提升邮件处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对台通邮的健康发展,该处理中心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智能信息化的技术改进革新:

1、为了确保邮件处理中心的邮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现场,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调度,优化生产管理,提升邮件处理中心的管理水平,提高邮政的公众服务质量,整合了由综合布线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考勤系统、消费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广播会议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无线网络系统组成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保证了邮件处理中心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高速传输的要求,实现处理中心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以使生产管理人员实时地、直观地观察邮件装卸、输送、贮存、分拣、封发以及重要设备运转情况,有效地进行生产调度;使用入侵报警系 统、电子巡更系统通过主动巡查和被动监测的方式加强了对邮件处理中心的安全管理,确保了邮件的安全,提高邮政服务的可靠性;门禁考勤系统、消费系统综合了IC卡、自动控制、电脑通讯及网路技术,使得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只需随身一张智能卡,就可以享受诸如出入口、消费、用餐、考勤及其它日常生活中各种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同时也提高了该处理中心内部管理及工作效率;车辆出入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对进出邮件处理中心车辆的智能判断和科学管理;广播会议系统实现了生产、办公场所的实时通知、管理;不间断电源系统、无线网络系统保障了邮件处理中心主要设备生产的不间断性和无线设备的通用性。

2、由于邮件处理中心购臵的分拣系统与邮政局的速递站点系统没有良好的接口,如速递邮件开拆时,站点开拆的邮件信息无法送到分拣机系统进行自动分拣处理,而是需要在分拣机上包台手工输入落包格口号,导致了上包效率较低;速递邮件封发时,分拣系统也无法将称重、体积信息自动回传给站点系统做总包封发,需要使用电子称,导致了频繁的总包、邮件的搬动工作,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速递邮件在处理过程中,无法实现邮件的开拆信息、封发信息、路单等作业信息与速递平台对接,导致了在速递平台的邮件跟踪查询系统中,查询不到该邮件的处理信息,无法满足速递对开拆、封发等信息上网的考核要求等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技术人员的深入调研,开发了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MIS系统主要包括终端生产作业子系统,PDA辅助处理子系统,经营分析子系统以及后台管理子系统四大模块:

(1)终端生产作业子系统提供了通过电脑终端方式进行总包开拆、总包封发、路单制作、平衡合拢、邮件截留、内部查询等功能,同时提供了总包的袋牌和清单打印功能,以及路单的制作和打印功能。

(2)PDA辅助处理子系统提供了通过PDA手持终端的方式进行总包开拆、总包封发、邮件插入、邮件删除、邮件/总包查询、袋牌/清单补打、封发勾核等功能。

(3)经营分析子系统提供了通过WEB方式查询各班次工作量汇总统计和对比分析、各格口的封发统计报表、平衡合拢统计报表的功能。

(4)后台管理子系统提供了通过WEB方式配臵班次、台席、路由、交邮关系、系统参数等后台数据的功能。

二、在建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

(一)厦门市智慧交通云平台建设

该平台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我市GPS/北斗、RFID、视频监控、易通卡等多元数据资源,制定一系列云平台的标准规范,构建交通云数据中心和运营服务中心,通过专业数据分析与监管系统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和辅助决策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综合的便民交通信息服务。该平台建设受到市交通运输局和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并作为2012年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扶持。由交通云平台支撑的厦门交通信息门户网(www.xiexiebang.com)和968890交通热线均已启用开通。首批服务内容包括公交电子站牌、厦门进出岛桥隧及高速口视频、实时路况、停车诱导、火车时刻、航班到达、长途客运、易通卡服务点、路桥年费网点、加油站、维修厂综合交通查询等一系列便捷实用的出行信息服务,该平台还提供交通管制、道路施工、突发事件、交通天气等信息发布,无论是开车出行还是公共交通出行,都能通过该平台获取相关信息。

该平台将有效推进厦门市交通信息服务水平,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规划提供有效的科学辅助决策手段和依据,为交通运营企业促进信息化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可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综合的便民交通信息服务,市民交通出行的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高。

(二)厦门市出租车一键召车手机客户端开发

目前我市出租车电召服务中心人工坐席接待召车电话达到日均3000起以上,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提供召车服务,在原有出租车电召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厦门市出租车一键召车手机客户端软件。

该软件综合应用全球定位系统、LBS位臵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无线网络通信技术、CTI计算机电信集成、召车调度自动匹配优化算法等技术,实现电召多元化和自动化。通过简单点击手机软件电召按钮,系统自动完成出租车电召,并为乘客提供实时电召信息查询和车辆实时位臵信息,方便乘客判断出租车预计到达的时间和距离,并提 9 出反馈评价和建议。同时,系统也为出租车驾驶员提供乘客准确位臵,并通过导航快速找到乘客位臵。

该软件能够有效降低电召中心人工坐席工作量,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提升驾驶员的收入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召车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市民出行。

(三)物流配送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推广

该平台是2010年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项目。该平台通过集成运筹学优化算法、智能化、信息化等多种高新科学技术,科学、合理、高效地实现配送行业的车辆组织、路径编排、路线优化、行驶导航、过程实时反馈等功能,能够有效缓解日趋复杂的配送业务变化带给调度管理人员编排行车计划的困扰,为物流配送行业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路径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平台上大量的配送业务数据信息,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物流配送行业的低碳、高效、快速成长。

该平台目前已处于试运行推广应用阶段,已为厦门特运物流等多家物流公司提供服务,为复杂的物流配送线路和时间安排提供解决方案,最大化地降低配送成本,提升效率,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三、本系统信息化方面所获得的奖项和媒体的评价

(一)奖项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开发的“出租车智能监控报警调度管理系统”获得2012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公路局普通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在2012年“智慧厦门”信息化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十佳奖。

(二)媒体评价

2012年11月29日,厦门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通过信息查询系统为斯里兰卡外宾找回遗落在出租车上的价值超过50万美元的参展珠宝一箱。外宾于12月1日为送来锦旗一面,以表谢意。该失物查找服务先后被厦门日报、海峡导报、厦门晚报、厦视二套、东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及电视台报道,并被腾讯、人民日报网、新浪、网易、和讯网等各大网络媒体转载,赢得了良好的服务声誉。

四、201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项目

2013年交通信息化工作以“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为指导原则,在“智慧交通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交通信息资源,加强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信息化项目,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增强市场监管、应急处理和公众服务能力,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运营效率,为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智慧交通云平台

在智慧交通云平台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开发门户WAP网站及手机客户端,在国内率先提供公交出行、自驾出行、的士出行、跨域出行、交通快报、交通新闻、交通公告、交通服务等八大功能版块的具有更好用户体验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

2013年计划分别在政府监管、企业应用、公众服务三个方面各推广两个以上服务项目。在政府监管方面,建设厦门市客货运驾驶人信息公共平台和交通运输动态执法信息管理平台;在企业应用方面,开发租赁行业安全管理系统和物流冷链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公众出行方面,推广一键召车手机软件和公交电子站牌等项目。

(二)公交电子站牌

2013年将完成海沧区智慧公交电子站牌服务系统建设,并进一步完善公交电子站牌产品,逐步向厦漳泉三地及省内其他地市推广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和电子站牌服务系统,特别是争取厦门和泉州电子站牌的商业运营或合作运营权。此外,在2013年上半年预计完成石狮、永春、惠安三地的公交车辆智能管理系统上线工作。针对厦漳泉三地同城化将涉及到的公交车辆对开工作,将加大研发投入及系统维护力度,为三地公交对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

(三)北斗项目在交通行业的推广应用

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正式提供区域服务的有利时机,提升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覆盖海西地区的北斗区域运营服务中心。研发具有特定功能的北斗终端,替代单一功能的GPS系统,重点推广兼容北斗系统的手持终端、船载(游艇)终端、车载终端、授时系统产业化应用,推动现有GPS应用向北斗系统转型迁移,在特定领域建设2-3个典型示范工程,加快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将厦门打造成为北斗应用示范城市。

(四)基于物联网的云计算平台及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系统应用 工程

2012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现称为绿色低碳)区域性试点城市。该项目作为厦门市16个项目之一,列入“厦门市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城市区域性项目实施方案”之中,拟向交通部统一上报。

该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拟建设智慧交通云计算平台、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公交智能化监控调度管理系统、出租车智能化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物流配送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港口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智慧停车场联网管理系统等多个子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将在科学组织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协调处臵突发性事件、缓解交通堵塞、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满足公众出行服务、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二0一三年四月十一日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报告2011

2011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报告

一、发展情况综述

2011年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全年共投入了38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约340万,信息资源建设近40万,使得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又有了较大发展。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投入各类服务器硬件建设近20万元,组建学校的虚拟服务器群,同时更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新建了部分无线点,使全校300M带宽的无线节点数达到460个;学校还继续扩展了校园网出口,新接通联通宽带,基本解决了校园网和国内各主要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学校本重点更新了办公用计算机、更新和建设了计算机房,此项投资超过250万元,彻底解决了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化的硬件环境的限制,为学校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建设

到2011年年底,全校已经建成八大类信息系统近30个子系统,形成能够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起作用的综合框架,信息系统范围涉及招生、学工、教务、办公、财务、教学、图书和安防等。其中教务管理系统全面更换,充分满足了学校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年内还新建了学工系统,使学生管理工作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此外电子资源通过多年积累也具有相当规模,拥有网上教学课程近700门,电子资源35T,中外电子资源库八大类,可实现网上自学、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考试、文献检索、科技查新等教学科研活动。

3、信息化人才培养

2011年学校定期组织网络使用技巧、计算机课件制作、电子资源检索、办公系统应用等相关信息化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了学校师生运用信息化的能力,实现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全校师生在校园网运用各类信息化系统已没有障碍,教师的课件制作和电子资源的检索能力也不断提高。

目前全校相关信息化专业共有7个,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和电气自动化工程学院,分别培养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计算机自动化方面的信息化人才,教育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培养具有信息化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全校还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极大提高了学生信息化运用能力。

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培训工作,组织网络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系统培训,组织应用建设人员参加数据库和系统开发相关培训,并在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内部坚持每月一次内部培训工作,全年发表论文四篇,完成教学科研项目一项。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培训和科研,信息化工作者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稳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所有这些均为我校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建设经验及存在问题

建设经验:信息化建设还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模式要求务必结合学校实际,选择最有利于学校的方式进行。学校必须强化信息化建设机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促进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的相互沟通和协调,统一领导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总体上进行科学规划,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构建。

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校30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基本都是各部门独立运行,成为学校内部的信息孤岛,需要在今后建设时统一规划,并以建设数据中心为契机,整合学校所有信息系统相关数据。

二、2012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学校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完成相关应用虚拟化服务,为学校建立私有云做好技术准备;继续做好各运营商网络和校园网的互联互通问题,适时开通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际应用。

2、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建设

全面建成一卡通系统,完成学生图书借阅、上机上网认证、校内各类消费的一卡通用功能;初步建立学校数据中心,完成财务、教务、学工等主要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建成迎新和离校系统,完成较为完善的报到、缴费、注册、学习、消费、离校等信息化管理体系。

3、信息化人才培养

进一步增强教师及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继续加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教研活动,提高信息化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作用。

第三篇:民政局政务信息化发展报告

001

山西省政府文件

晋政发[1999]2号

民政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报告 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

1999年以来,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我市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情况

在主动公开信息中,为了方便群众了解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发布信息。一是选用信息化手段,在长治市政府信息网上开设专栏进行发布;二是通过电子信箱、传真电话和函,作人工答复;三是依托县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查询服务,受理投诉、咨询申请服务;四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发布。

二、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情况

为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起步工作,1999年以来先后建

立完善了:

1.长治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长治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3.《长治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暂行办法》;

4.《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办法》;

5.《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办法》。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制定完善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建立长治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程序。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根据市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及要求,下半年我们作的力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度。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二)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三)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工作。

(四)建立长效机制。

山西省长治市政府

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

第四篇:2009年中国饭店信息化发展报告

岁月无痕官方网站 岁月无痕丰胸精油 丰胸产品排名 丰胸产品排行榜 成都岁月无痕 成都岁月无痕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威海律师事务所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企业信息化南宁市信息化发展分析报告

南宁市信息化发展分析报告

南宁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二章 信息化综述 ······················· 2 第一节 国内信息化发展 ····················· 2 一、中国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2 二、2004 年中国信息化软环境建设状况 ············ 3 三、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 4(一)2003 年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 4(二)2004 年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 5 四、中国电子政务发展 ··················· 6 五、中国电子商务发展 ··················· 7(一)中国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概况 ·············· 7(二)中国电子商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 10(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 11 六、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 13(一)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由普及走向深入 ····· 14(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快步发展,由硬件转为软件 ······ 14 第二节 广西信息化发展 ····················· 17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17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 ·················· 17 三、信息产业发展 ····················· 18 四、电子政务情况 ····················· 19 五、电子商务情况 ····················· 20 六、企业信息化 ······················ 21 第三节 南宁市信息化情况 ···················· 22 一、城市信息化建设 ···················· 22(一)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 22(二)作为城市信息化重点的应急联动系统建设进展迅速 ···· 23 二、电子政务建设 ····················· 24(一)建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 ··········· 24

(二)建设完成市政府门户网站 ··············· 24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会展信息化 ············ 25 四、信息资源建设 ····················· 25 五、企业信息化 ······················ 26 六、信息产业 ······················· 27 七、信息化发展当中的问题 ················· 27(一)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 27(二)信息产业发展落后 ·················· 27(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 ················ 27(四)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低 ············· 27(五)环境支持体系不完善,全民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 ····· 28(六)偏重于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明显滞后 ····· 28 第三章

南宁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情况 ·············· 29 第一节 政府信息化 ······················· 29 一、政府单位信息化基本情况 ················ 29 二、部门信息化的投入状况 ················· 31 三、人力资源及其对信息化支撑情况 ············· 36 四、信息化建设情况 ···················· 38 五、信息化应用状况 ···················· 38 六、门户网站推广情况 ··················· 42 七、安全系统 ······················· 42 八、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需求 ················ 43 第二节 信息产业信息化 ····················· 46 一、电子信息产品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 46(一)电子信息产品企业样本情况 ·············· 46(二)企业样本的人力资源情况 ··············· 48(三)企业产品情况 ···················· 53(四)企业总资产及收益情况 ················ 54(五)企业发展情况 ···················· 56(六)企业本身信息化应用状况 ··············· 58(七)应用效果评价 ···················· 59 二、软件企业情况分析 ··················· 60(一)软件企业样本情况 ·················· 61

(二)企业样本的人力资源情况 ··············· 63(三)企业产品情况 ···················· 68(四)企业总资产及收益发展情况 ·············· 69(五)企业发展情况 ···················· 72(六)企业本身信息化应用状况 ··············· 73(七)应用效果评价 ···················· 75 第三节 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 77 一、信息化基本状况 ···················· 77(一)企业样本性质 ···················· 77(二)企业规模情况 ···················· 81(三)计算机人才构成情况 ················· 85(四)企业拥有 IT 设备及技术情况 ·············· 90(五)企业操作系统应用情况 ················ 92 二、信息化投入情况 ···················· 95(一)2005 年信息化投入情况 ················ 95(二)

2003-2004 年投入情况 ················ 99 三、信息化应用状况 ··················· 102(一)信息系统投入情况 ················· 102(二)企业自筹资金完成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 107 四、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 ················· 109(一)企业建网情况 ··················· 109(二)企业网络接入方式 ················· 113(三)网站推广方式 ··················· 117(四)利用互联网主要目的 ················ 120(五)希望从 Internet 上获得的信息服务 ·········· 124(六)希望了解的 IT 服务情况 ··············· 127 五、安全系统 ······················ 131(一)如何保障电脑安全 ················· 131(二)如何保障系统安全 ················· 131 六、应用效果评价 ···················· 131(一)信息化对企业决策的支持程度 ············ 131(二)企业信息化应用是否降低成本 ············ 135 七、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及需求情况 ············ 139(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 139(二)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2

(三)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得到的支持 ······· 146(四)企业最希望获取的信息咨询服务或培训 ········ 150 第四节 学校信息化建设 ···················· 155 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 155(一)学校基本状况 ··················· 155(二)信息化投入情况 ·················· 157(三)信息化应用状况 ·················· 159(四)学校接入互联网情况 ················ 159(五)学校信息化建设目的及需求情况 ··········· 161 二、大中专院校信息化建设 ················ 164(一)学校基本状况 ··················· 164(二)信息化投入情况 ·················· 165(三)信息化应用状况 ·················· 169(四)互联网接入情况 ·················· 169(五)信息化建设目的及需求情况 ············· 171 第一章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从二十世纪末至今,世界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其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被看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化,许多国家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促进本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号召“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那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 20 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些论断都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资金、人才等优势,更肩负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和在自治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托。“十五”期间,南宁市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数字南宁”的目标。按照“数字南宁”的总体规划,以系统和信息资源整合为纽带,以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为核

心,以推进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重点行业信息化等方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二章

信息化发展综述

第一节

国内信息化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增长势头较快,我国已基本建成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覆盖最多人口的广播电视网,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金关、金税、金盾等重要业务系统应用效果显着,教育信息化日益普及,信息化立法、标准、培训等基础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一、中国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

2003 年,我国光缆总长度达 271 万公里,局用交换机容量达 35401 万户,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达 33632 万户,通信业务固定资产投资额达 2246.4 亿元。截止2003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固定电话用户合计263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869万户。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712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246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9201万户,其中住宅电话8415万户。已通固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 89.2%,截至 2004 年底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 24.3%和 25.7%。

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了有线、无线、卫星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全国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分别达到 93.34%和 94.61%,其中有线电视网已近400 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超过 1 亿;全国共有电影院 6000 多家,已建成区域和跨区域电影放映院线 35 条。

我国宽带网迅速发展。到 2003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2721M,比上年同增长 190.1%;到 2004 年 6 月达 54000M,国际出口带宽的迅速增长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截至2004年底,互联网用户达9400万家,CN域名达 432077 个,www.xiexiebang.com 上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 38 万和 62.7 万。

教育、农业等行业加大信息基础建设。据统计 2004 年,全国近千所高校、26000 多所中小学、5600 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了校园网,数万所农村中小学建设了计算机教室或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点,全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册学员达到 230 万人;农业信息化进展显着,全国 77%的县、47%的乡镇政府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

二、4 2004 年中国信息化软环境建设状况

在加大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2003-2004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软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 年 6 月中旬,信息产业部部长办公会正式通过了<<电信法>>草案,意味着这部酝酿期长达 20 年的行业法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方向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子政务建设破除了观念保障;2004 年 8月 28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将于 2005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实施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将与传统的手写签名和盖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同时将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 18 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信息产业部积极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制定各项实施细则,推进国务院 18 号文件各项政策的落实,这大大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版权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积极推动正版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行业管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

信息产业部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35 所高校试办了示范性软件学院,2004 年再次与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进行第二届十大软件杰出青年的评选工作。.这大大有利于软件人才队伍建设。

三、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3)2003 年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2003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74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6%。全国通信业务

收入完成 514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7%,其中:电信业务收入为 4610 亿元,同比增长13.9%;移动通信业务达2160亿元,同比增长17.3%,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 46.9%。

全国电话用户新增 1.12 亿,总数达 5.32 亿户(其中:固定用户 2.63 亿户,移动电话达 2.69 亿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 20.8 部/百人;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 89.2%,互联网用户达到 7950 万户,同比增长 34.5%。

2003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 1.88 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同比增长34%;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000亿元,同比增长16%。信息产品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2%;电子产品出口总额1421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2.4%,对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 44.4%。

电子全行业拥有企业 1.75 万个,比 2002 年增长 27%。其中制造业 1.05 万个,比上年增长 16.5%;软件企业大幅增长,已有 7000 家,比 2002 年增长 34%,高出全行业增幅13个百分点。电子全行业从业人员408万人,比上年增加23.5万人,同比增长 11%。从产业结构来看,计算机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3 年增速达到 65%,全行业比重为 33.6%,增加了 6.3 个百分点,名列全行业之首。通信制造业占全行业比重为 19.5%;视听电子产品占全行业 15%,电子元器件占全行业比重 22.9%。

2003 年由于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拉动,我国计算机类产品高速发展,其中 PC 机生产 3216 万台,同比上年增长 98%,销售增长 99%,出口增长55.5%。

2003 年我国电子家电产品在技术创新中快速发展,彩电生产 6521 万部,同比上年增长 30.3%,出口增长 16.6%。视盘机的产量超过 1 亿台。VCD 出口达 3000万台;完成了“DVD/CD 只读光学头通用技术规范”的行业制定工作;组织企业开展可录 DVD 及相关产品的研发。2003 年国家大力倡导数字电视,组织数字电视产品标准制定的有关工作。

2003 年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投资类整机配套的IC(如:通信电路)讯速增加,占总量比重达 46%;消费类电路比例降为 27%;IC 卡芯片、存储器、ASCIC 电路以及 SOC 系统级芯片发展迅速,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2003 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产量 124.1 亿只,同比增长 37.5%;销售 122.5 亿只,同比增长 40.5%。出口额 59.7 亿美元,增长 165.7%。2003 年在我国境内建成和在建的 6-8 英寸生产线达 20 余条,最高工艺水平为中芯国际在北京建的 12 英寸、0.13 微米生产线。上海 IC 产业一路领先,现已有 8 英寸生产线 7 条,芯片设计企业 80 多家,后封装企业 15 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 IC 设计、生产、封装基地,芯片企事业已形成群聚效应,完整的 IC 产业链基本形成。

2003 年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已达 544 亿,年增长速度达 26.7%。

((二4)

2004 年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2004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 950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2004年1-7月,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29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5%。目前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达 6.17 亿户,其中:固定电话达到 3.02 亿户,移动电话达到 3.15 亿户,普及率达到 24%,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90%。1-7 月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56.56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2.5%。

2004 年 1-7 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 1.28 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42.32%;完成工业增加值 2719 亿元,同比增长 44.5%。1-7 月份实现利润506 亿元,同比增长 43.93%;上缴税金 159 亿元,同比增长 22.61%;2004 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完成进口总额1702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52.7%;1-7月份,电子产品出口完成 10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2%,高出全国外贸出口 17.2 个百分点,占国家外贸出口总额的34.2%,对国家出口贡献率为46.3%;顺差62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软件产业总额约 1200 亿,全国共认证 1259 家软件企业,登记软件产品3934个,“中国芯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建成的12英寸、0.13微米集成电路生产线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电台、电视台达 1900 座,有线电视用户超过 1 亿。

四、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04 年,我国电子政务在基础环境建设、业务系统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4 年,按照《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划的重点工程任务大部分得已落实,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重要基础信息资源

库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等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2004 年下半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外网工程都顺利通过审批,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由此步入了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和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新阶段。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已建立业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如:“金税”、“金关”),部分新建业务应用系统有序启动,在建和新建的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审批明显加快(如:“金审”、“金盾”、“金水”),一些与金字工程配套的业务系统加紧论证和审批。

2004 年,我国电子政务重点应用系统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市场监管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业务系统不断加强和完善,经济效益比较明显;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业务系统建设较快,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业务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协同有所增强,提高了政务信息化水平。

2004 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迅速发展,截止 2004 年底,我国以 GOV 结尾的站点数已经达到10260个,93.4%的部委拥有了门户网站, 73%的地方政府(省、地、县)已经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门户网站的覆盖率从 2003 年的 50%提高到 2004 年的73.5%,其中地级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增长速度较快,全年政府门户网站数量增长超过 40%。总体看,2004 年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快速发展,有力的带动了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改善了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理念在门户网站建设中初步体现。

我国信息化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2004 年 12 月中央发出《关于加强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这一指导性文件,它指明了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据统计截止 2004年有关部门建成了与主要业务相关的主题数据库 400 多个,数量近30TB,记录总数约为 200 亿条。数据库内容覆盖领域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及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的过程,数据更新日趋及时,信息共享程度进一定的提高。根据调查显示,有 31%的数据库实现了每日更新,15%的数据库实现了每周更新,17%的数据库实现了每月更新,实现实时更新的数据库也已经达 4%。同时根据调查显示部门内部共享的数据库占 57%,实现部门间共享的数据库占 18%,实现部分或全部对公众开放的数据库 89 个,占 24%。

政府相关部门非常重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近年来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建设力

度,并且使计算机、通信、软件、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和社会领域中,加快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先后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金税、金旅等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这些工程的启动建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经验。倍增计划的组织实施,对推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加速了信息化的进程。

五、中国电子商务发展

((一)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商务从 1993 年电子引入概念,起源于我国海关 EDI 的应用,中国电子商务逐步已经由概念向实践进行转变。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从最初的 B2C 模式扩展到 1999 年的 C2C 网上拍卖以及 1999 年末兴起的 B2B 模式,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已从启蒙阶段迅速进入实施阶段。具体表现在:1、基础设施日益升级、完善

据 2005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 2005 年 3 月30 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 1 亿,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 5300 万人,增长率为 23.8%,这也是宽带用户首次超过了拨号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上网计算机数达到 4560 万台,比 2004 年同期相比增长 25.6%,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总容量为 82617M,网站数达到 67.7 万个。我国 IP 地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总数达到 6830 万个,超过 4 个 A 类地址,拥有量排名世界第四。2、网上支付比例增长拓展了网上购物市场

据统计,2004年中国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总金额达到6.8亿元,而根据CNNIC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热点数据分析,我国网上购物大军达到 2000 万人,网上支付的比例增长至近半数,网上购物市场巨大,网上购物者半年内累计购物金额达到100亿元,半年内通过网络购买的手机在300万部以上。可见,1亿网民背后蕴涵着一个巨大的市场,能抓住网民需求的互联网商业应用,都可能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总的来说大多仍是将网上沟通信息与

传统的资金结算、物流方式相结合实现的。3、物流初步发展,瓶颈尚需突破

截止到 2004 年末,我国已建立的各类配送中心 1000 多家。发展的区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经济发达的城市向沿海和内地各大城市扩展,许多传统行业的也开始实现电子商务,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4、电子商务三大发展模式竞争中促进模式更新

B2B 与 C2C 方面,大型购物网站仍占市场主导地位,直销、直销与代理结合、大区独代分区直销等发展模式优劣逐渐明朗。随着竞争的继续,运营策略的不同有可能对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的大型网站主要是阿里巴巴、慧聪、买麦网、淘宝网、ebay 易趣和一拍网等。

B2C方面,因为是中国电子商务最先兴起的商业模式,目前,各行各业的厂商也纷纷采取 B2C 发展电子商务,依靠网络平台,为自己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优势。5、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进入多元化发展。

为对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中国咨询业内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对我国十个主要行业的近百个网站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报告得出目前各行业的盈利模式概括如下表:

盈利模式

描述

典型网站

本行业产品销售 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自己生产产品或加盟厂商产品 各个行业都有 衍生产品销售 销售与本行业相关的产品 中国饭网出售食品相关报告、就餐完全手册。莎啦啦除销售鲜花外,还销售健康美食和数字产品。

产品租赁 提供租赁服务 太阳玩具开展玩具租赁业务 拍卖 拍卖产品,收取中间费用 汉唐收藏网为收藏者提供拍卖服务 销售平台 接收客户在线订单,收取交易中介费 九州通医药网、书生之家 特许加盟 运用该模式,一方面可以迅速扩 Office Mate、当当、大

大规模,另一方面可以收取一定加盟费。

卫魔术世界、莎啦啦、e康在线、三芬网等 会员 注册会员,收取会费 各个行业都有 上网服务 为行业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如企业邮局、网站建设等 中国服装网、中华服装信息网 信息发布 发布供求信息、企业咨询等 中 国 药 网、中 国 服 装网、亚商在线、中国玩具网等 广告 为业内企业发布广告 各个行业都有 咨询服务 为业内厂商提供咨询服务,收取服务费 中 国 药 网、中 药 通 网站、中药通网站等(二)中国电子商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突出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开展电子商务的要求

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是制约电子商务的基础问题,据统计,我国企业中的信息处理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1%,国家重点企业中70%认为信息化投资不足,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 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8%~10%的水平相距甚远,有62%的企业认为还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2、物流系统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出现物流厂商规模小导致电子商务运送成本高的问题,这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3、实施 标准不统一和没有标准,影响电子商务数据交换 与实施部门的 协调

电子商务是个跨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商务活动,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统一的法律、行政框架以及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因为实施标的问题,使电子商务的作用范围变得十分有限。据资料统计,我国目前从事网上采购的企业仅占4.1%,能够网上销售的企业仅占3.4%,大多数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以及支付、配送等活动主要还是在网下进行。4、电子商务支撑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于信息发布、收集、交流的阶段。我国尚未形成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支撑体系,包括信任、认证、标准、现代物流、法律法规等在内。商务部发布的《2003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外部环境的不成熟。据近期的调查显示,在中国众多的网民中,有过购物经历的只有18%,而在具有网上购物经历的网民中,选择在线支付方式的仅为37.9%,相当数量的人选择邮局或银行汇款。在线支付的功能还不完善,网民心理上对在线支付依然存在一定怀疑。5、电子商务外向型程度仍需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借助电子商务促进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亟需加强。我国电子商务距离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6、人员素质和技能 有待提高

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电子商务知识仍需普及。对我国来说,特别需要提高企业领导计算机水平,以及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与应用,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会更为紧迫。从仅2004年10月~12月的短期数据显示,我国IT业人才需求量就从11月份的占需求总数的6.56%上升到12月份的7.43%,虽然数量不大,但上升势头不减,电子商务人才的招聘需求比例也在慢热中,2004年12月需求比10月上升了近四分之一。

显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条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上述问题都解决,但是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必须的、迫切的问题,因此,只有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积极促成存在问题的逐个解决。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1、B B2B 与 与 C B2C 发展更加深入、专业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支撑环境的逐步规范,企业与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首先,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表现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其次,面向企业客户的专

业化趋势表现在 B2B 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将被看好。2、个性化信息需求与服务将成为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服务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对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来说,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将是决定今后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将会开发更多的定制服务和增值服务来满足消费者。3、电子商务实现国际化接轨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有更多的机会与国外企业并肩、同步发展,变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进军我国市场,由此带来的竞争与合作也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步入国际规范的发展。4、B2C? 模式的区域性优势显现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收入结构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以 B2C?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考虑资源规划、配送体系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时,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网上营销的规模和效益。5、兼并、互补性收购、战略联盟的形式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与合作的主要模式

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另外,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是相对的,而同时国外着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其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最后,面对客户的全方位需求,不同类型的网站所面临的资源限制因素也势必导致它们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商业领域的深层次变革。我国电子商务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很好。如果有一套既先进又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政策,能迅速启动作为电子商务主力军的企业,加大企业上网交易的宣传力度,变革传统的商务观念,我们就能够逐渐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为此,必

须制定可行措施与有力对策,提高全民族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以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

六、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我国企业信息化在近年内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发布的《2004年中国互联网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全国网站数约为66.89 万个,比上年增长12.3%;拥有独立服务器的企业占25.5%,其中只有一台的比例为61.5%;网站按性质分类,企业网站最多,占网站总数的60.7%。

特别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据 2003 年 6 月全国制造业信息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报告显示,在十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 2001 年的 100点上升到 2002 年的 118.21 点,增长幅度达 18.21%,制造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由 2001 年的 11.56 台提高到 2002 年的 14.38 台,增长了 24.34%。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主力军,在企业中占的比例最大,其信息化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同时,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 CCID(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对全国 10 个省市 629 家企业的调查,有 10.7%的企业拥有 ERP 系统,另有 10%的企业打算在 1 年内上马 ERP 系统,9.5%的企业打算在 1 年内上马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据计世资讯预计:到 2008 年就仅我国制造行业信息化,投资总额将达到 437 亿元。2005 年-2008 年制造行业信息化投入年增长将保持 15%的增长速度。我国制造行业在 2001-2004 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普及之后,自 2005 年开始,信息化应用及投资将进入新一轮的高峰。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由普及走向深入 随着,大型企业的信息化从普及历程的快速推进,信息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逐步走入深入。根据计世资讯的调查,在大型企业信息化中建设企业内部网有92.5%,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有76.3%,使用了企业外部网有73.8%,建设了ERP系统有 36.5%,建设了 CALL CENTER(客服中心)有 28.8%,建设了制造管理系统有 20%,建设了 CRM 有 12.5%,建设了供应链管理系统有 11.3%。国有企业分布在制造、流通、金融、能源、交通、电信、医疗等重点经济领域。研究显示,国有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数量总体高于其他性质的企业,因而对企业应用集成(EAI)系

统的需求更为迫切,但其应用仍有待继续深入。? 同时,据国资委信息中心对包括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内的 3000 家企业信息化进行的调查,企业对信息化给予了足够重视,信息化投入占到中国 IT 总投入的20.9%,所占比重较高。从主要行业来看,在金融、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电力、电子、电信等多个重点行业应用较高,ERP、CRM、电子商务等应用较为普遍。2、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快步发展,由硬件转为软件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及系统开发的成本降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绝大多数中型企业以及部分小企业已经解决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提升为系统应用基本处于单机应用和基础网络应用阶段。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研究显示,截至 2004 年 10 月,已有 IT 应用的中小企业达 400 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据调查,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目前以基础网络应用为主,而且总体上呈上升势头,而管理软件则仍是软件方面投资的主要领域。根据 E-WORKS 对 200 多家中型企业抽样调查,大多数中型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初具规模,92%以上的企业应用了二维 CAD、财务等单元软件,54%的企业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化部门,实施了 ERP、PDM、三维 CAD、CAPP 的功能软件的比例达到了 34%以上。2004 年,中国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整体规模为945.5亿元,较2003年增长18.9%。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2005 年中小企业 IT 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1129.8 亿元,较 2004 年增长 19.5%,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力。

综合以上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来分析,目前我国家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效,具备了加快推进的条件,但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就目前发展水平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10-20 年左右。即使在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国家重点企业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传输速度慢,使用费用高,致使许多网络应用无法开展,直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CCID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电脑,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

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 MIS、MRPⅡ、ERP、CIMS 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而且,目前我国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 和 CRM 方案,6%左右实施了 SCM 方案,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以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

(2)? 我国各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很不平衡

许多企业还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而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首先是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观念先进,对外交流畅通,企业信息化进程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以及企业的认知度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中:南京、沈阳、上海、深圳、重庆、武汉等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其次,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许多还只是停留在打字和电子帐本的低水平,基本没有实现内部网络的互联,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好少借助计算机帮助。据科技部的 03 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能实现信息化的还不足15%,而中小企业的比例则更小,尚达不到 5%。但基础网络应用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互联网接入开始普及,上网氛围已经形成。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近半数企业已经应用局域网,有些行业应用互联网的企业已经超过30%。只是在小型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启动阶段,接近60%左右的小企业还没有进行任何信息化工作;目前,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信息化投资/营业额比例超过 0.5%,而且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主要以管理软件为主,主要集中在网上查询、信息发布等方面,在大型系统软件的应用上还不普遍。企业在财务管理软件、业务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但是 CIMS 普及率不高、ERP 推广应用情况不甚理想,我国 CIMS 普及率不高,即使是大企业也不足 40%。而 ERP 产品方面覆盖率不高,产品应用不充分,大多集中在制造行业。

(3)

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在中国目前客观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信息化投资不是用于进行更多的商业分析和发现,提升应用、经营和竞争水平,获得更多的商

业机会上,而是分布在软件、硬件、和基本的运营、维护上,也就是用于维持“系统的基本运转”上。据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 300 家国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有70%的企业认为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比例非常低,与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水平相距甚远。? 同时,在我国从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是纯粹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比较缺乏管理方面的,业务流程也不熟悉。据《2004 年中国互联网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统计,大部分网站运营人员不超过 10 人,比例为 87.6%,其中 1-3 人的比例占到 65.8%。2003 年,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报告显示,2002 年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为 23.40,比上一年增加了 7.59%,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只占企业员工数的0.72%,每百人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一人,既懂IT 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稀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4)

规划和标准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对企业信息化缺乏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法规尚待出台;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中文说明缺乏强制性措施,影响到企业的应用与管理;对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手段。据调查,在信息化500强前100名企业中,企业在信息编码的标准化方面那么采用行业代码、国家代码和国际代码的企业达到了 56.66%,说明 500 强企业目前通过信息化进行企业整合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企业间的协同作业和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国家信息化建设重点扶持的地区,也是信息化发展较好的西部地区。“十五”期间,广西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也在持续快速发展。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的战略目标,广西是西部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十五”期间,广西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也在持续快速发展。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全区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

一、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十五”期间,广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据统计,2003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86.7%、91.5%,广播电台达 11 套,广播节目套数达 39套,有线电视用户达 280 万,普及率为 23.%。电信用户达 1285.2 万家,电信业务总量达 156.31 亿元,移动电话普及率达 26.67%,固定电话普及率 34.8 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 150 万。累计完成光缆铺设 122 公里。

根据广西区通信管理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5 年 4 月,广西的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3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2亿元,电话用户数达到1872万户,互联网用户数202.8万户,固定投资总额35亿元。对比2003年有较大增长。广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对南宁市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广西区根据国家的信息化方面的方针政策,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性法规,重点制定与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市场交易、服务规范、收费标准、产品登记注册、安全保密、获取和使用有关信息的合法权益等内容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努力营造信息化建设环境。“十五”期间,广西区先后出台了《广西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03 年-2005 年)》、《广西“企业信息化百企行动”方案”》、《广西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广西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管理办法》、《广西信息系统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实施意见》、《“十五”广西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工作思路及要点》、《关于“十五”期间加强广西区信息产业科技工作的指...

下载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报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所网络信息化发展报告

    十年耕耘十年收获民族所网络信息化开展汇报我们的汇报内容包括4个局部:开展历程、十年成绩、成果演示和结语。一、开展历程我所信息化工作起步于1993年,很长一段时间由图书馆......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结合委党组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

    襄樊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发展情况报告

    襄樊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发展情况在当今时代,信息化逐步演变成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发展水平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

    2006-2007年度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6-2007年度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报告调查问卷说明《2006-2007年度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报告》编写组二〇〇七年五月编写组地址:北京市亚运村汇欣大厦A座五层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9年中国饭店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9中国饭店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9年8月28日至8月29日,首届“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论坛”在海航集团旗下三亚亚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180多名旅游及信息产业的官员......

    我市农机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04年11月1日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将发展农机信息网络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使发展农机信息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06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金农”......

    信息化发展纲要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目录 住建部通知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重点四、保障措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20......

    幼儿园信息化发展

    一、 幼儿园信息化的现状 最新调查显示,广州地区的信息化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有电脑的家庭占到了89%,远远超过我国大城市家用电脑的平均拥有率两倍还多;而广州互联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