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如何解决食品安全
论如何解决食品安全
信科2班 燕忠旭 10780227 不可否认,由于食品安全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甚至掺杂有部门和私人利益的考虑,各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逐渐由“谁都管”变成了“谁都难管”。同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某些职能部门的惯用手法就是,将各自的管理权限画地为牢,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挡箭牌。食品安全的这种多头管理格局导致相关部门权责不分,进而引发的监管的不力也给不法商贩提供了“黑色产业”的膨胀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制度的设计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有“责任心”和“主动性”。可以说,公安部依法打击地沟油案件,就体现了这种“作为精神”,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也极大地震慑了食品安全犯罪。也因为此,我们有理由责问:在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升级”时,当不法商贩已经非法从事地沟油制售多年时,平日严守“生产环节监管”、“流通环节监管”等种种界限的职能部门又在何处?
行政监管如果无措或缺失,食品安全的承诺即是一句空话。地沟油案件的发生,再度敲响食品安全警钟,加强食品监管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我们的行政监管部门而言,不仅仅是要改变以往的“不作为”,还要在“有作为”的基础上实现科学作为,在监管者与违法者的“动态对抗”中实现并保持“优势对抗”,就算“魔高一尺”,也要“道高一丈”。
我认为最主要的事从田间地头入手解决食品问题!
黄瓜的种苗来源、种养面积、收货时间,以及所使用化肥农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含量、使用方法和范围等信息,在哈尔滨市富强晨光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手册上都有详细记录。
“凭借这些信息,消费者可轻松查到所食用蔬菜在种植和管理期间的相关情况。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可很快找出问题症结。”合作社理事长王喜光说。富强晨光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农业部开始在黑龙江省开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479个,有效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19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这是农业部首次以工作会议形式专题研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正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助推器。
近年来,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但问题和隐患仍然存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说,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为核心,推行保护环境、统防统治、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清洁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是“中国绿色米都”。分局对农药、化肥等经销企业实行经营承诺制和备案管理制,开列违禁生产资料通知单,严防假冒违禁伪劣农资进入市场,从源头上净化投入品市场。中国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把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重要位置。未来几年,中国将不断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将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实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田间地头。加强对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地农户的培训,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马爱国说,建设标准化的原料基地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举措,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还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标准化生产措施和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为了确保标准化生产基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通过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基地产品市场监察制度,强化公告公示制度和淘汰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从田间地头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篇:论食品安全
论食品安全
电气 0902 汪洋 2009011717 摘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 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 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 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 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Food safety(food safety)means the food non-toxic, harmless, conform to any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without causing any human health of acute, subacute or chronic hazards.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finition, food safety is the “food of toxic and hazardous substances on human health effects of public health problem.” Food security is also a devoted food processing, storage and sales process to ensure food hygiene and food safety, reduce disease risk, prevent food poison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food to safety as the first ” human growth, economic growth, social progress, and time can not do without food, can not do without security, health, nutrition, food.)
在学习过环境与健康这门课过后,我深刻体会到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活动是多么的重 要,土壤、大气、水等诸多因素均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说到这里我们第一想到的当然 是食品安全问题,常言道:病从口入。所以食品的安全与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有着极大的关 联。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时间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政策 问题和社会问题。最近卷土重来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深深地刺伤了民众的心 理底线,有人甚至用“食品恐怖主义”来形容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事件 下面的事例只是很小一部分被查处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犹如冰山的一角。我们不禁要 问,究竟还有多少因为主管部门的不作为、或基于各种私利捂着盖着而不为公众知晓的潜在 危险呢? 1、2005 年 6 月 5 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的新闻被媒体 曝光。
2、2005 年 6 月 15 日“95%啤酒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韩日紧急回收并检测 当年进口的中国啤酒。
3、2005 年 6 月 16 日,哈根达斯在深圳被媒体曝光称发现地下冰激凌蛋糕加工厂。
4、2005 年 6 月 26 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嘉裕长城”牌葡萄酒用同样的原 料酒调配,却标注名不副实的不同年份上市。
5、2005 年 7 月 6 日,天津查获了近900 箱涉嫌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三鹿酸牛奶”。
6、2005 年 10 月
日,鉴于在检查中发现我国 PVC 食品保鲜膜中含有 DEHA 增塑剂 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禁止企业在生产 PVC 保鲜膜时使用 DEHA。
7、2005 年 10 月 26 日,肯德基“芙蓉天绿香汤”的野菜“天绿香”被指有毒。
8、2005 年 11 月 9 日,香港媒体爆出广州生产的“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含有孔雀 石绿致癌物质的消息。随后,“鹰金钱”牌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相继在港被查出含孔雀石绿。
9、2006 年 9 月份,上海发生疑似散发性“瘦肉精”中毒事故,300 余人食物中毒入院。一名浙江人涉嫌向上海浦东上农批发市场经销了一整车的问题猪肉,189 头,共 这些猪肉分 别销往上海多个区的 60 多家菜场。
10、2006 年,北京第一例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是在 6 月份确诊的,而后陆续有 160 多人去友谊医院就诊,症状类似,而且都有食用福寿螺的病史,“蜀国演义” 酒楼因此而出名,因为大多数患者都是食用了该酒楼的福寿螺而后发病的。
11、2006 年 11 月 12 日,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河北白洋淀国华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 “红 心咸鸭蛋”中含有大量苏丹红Ⅳ号。苏丹红问题再度进入老百姓的视野。随后,全国数个省 市都相继检出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于是红心鸭蛋红遍全国。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饲养者 为了追求红心效果,而在饲料中添加了苏丹红Ⅳ号!
12、2006 年,台湾“卫生署”10 月 18 日对外表示,来自大陆的一批 629 公斤大闸蟹被 验出含致癌物质“硝基喃”代谢物残留,从即日起禁止旅客携带大陆大闸蟹“入境”。一场 “大闸蟹**”在两岸间“引爆”。
13、2006 年 11 月 17 日,上海市公布了对 30 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 件样 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随后,北京市场的多宝鱼也相继检出此类问题。
14、2006 年 11 月底,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化验 10 个购自批发市场的淡水鱼样本时,发现其中一个鳊鱼样本含有孔雀石绿,而该样本是来自顺德大良一家专门供港的注册鱼场。几天后,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抽取其他淡水鱼样本化验时发现,15 个桂花鱼样本有 11 个含 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15、2006 年 6 月下旬,部分媒体报道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现万吨“陈化粮”,并称这 些“陈化粮”均是“东北米”。有的报道说陈化粮主要产自沈阳市辽中县,并说“陈化粮已 遍布沈城各区的零售网点”。随后,沈阳、北京等地粮食局相继辟谣,证实说陈化粮并没有 流入市场。其中北京市工商局对加工销售陈化粮的京恒公司做出了没收 1330 吨陈化稻谷并 处以 38 万元罚款的决定。
16、2007 年 4 月 7 日
日晚,6 位患者陆续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急诊室,就在 两个小时前,他们是聚餐的同一桌食客。这是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凶手”是织纹螺!卫生部发布公告:任何餐饮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17、2007 年 8 月中旬,肇庆山泉桶装水的生产商——广东省肇庆市爱森食品有限公司 被曝由于食品生产许可证(QS)已过期失效,被质监局下发了停产通知书,但继续违规生 产。
18、2007 年 8 月 6 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今年第 2 季度对省内流通领域销售的饮用水 的抽检结果,仅 36.1%的合格率令人震惊。长此下去,如何了得?我们也许会在浑然不觉之中被各样有毒有害的食品夺去性命。但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 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 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根据该法第三条的规 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而 1998 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食品监管主要由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已形成了食品安全多部门的监管体 制。2004 年 9 月 1 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再次对有关部 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食品卫生法》关于执法主体职责的内容应当顺应现实的改 变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二,《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卫生法》第四条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从此条可以看出,《食 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 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者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 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食品在这个过程中的整个生物链条,仅对食品生 产经营阶段中发生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使得该法出现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从而 造成了政府部门对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农药大量残留、滥用抗生素、食品储存污染等诸多问 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第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
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 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
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 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 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第四,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 心《食品卫生法》 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当予重罚。然而根据该法,在一般违 法情况下,除了责令改正和警告之外,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落在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之内,且不说罚款的上限太低,如此“可以”也为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创造了迂回的空间,极有可 能连区区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也不了了之。类似的规定总和起来,执法不力也就难免了。食品安全问题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诸多问题,人们应该加强自己 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买来历不明的食品,当然仅仅靠人们增加意识是远远不 够的,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终还是取决于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的严加管制,食品安 全工程是一项政府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工程,应该采取积极对策,探索食品安全长效监管 机制。第一、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管理工 作,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引导群众科学消费,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假冒伪劣产品失 去消费市场。第二、抬高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建立食品安全行业信用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动 态管理,建立健全重点监控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对食品生产、食品销售企业、市场开办者 实行有效的管理。第三、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条例、标 准、规范等进行整合,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保持法律的同一性,同时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的完整 性。二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食品安 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第四、整合执法力量,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解
决多头执法现象。一种方式是合并现有食品监管的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 全过程进行监管。另一种方式是在政府成立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领导下建立高效运转 的协调机制,整合监管资源,明确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使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权威高效。第五、以提升监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改善基层监督执法条件,进一步建立完善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整合食品安全 检测资源,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把分散的检测设备集中起来,建立区域中心 监测站,完善食源疾病监测网络,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处理中心,实施食品检测统一计划、统一抽样、统一标准、统一信息发布,对整个食品产业链进行全程监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第六、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为重点,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老百姓吃得上放 心食品。全面开展和加强食品现场缉查,打击问题食品的生产着和经营者,对制售假冒伪劣 食品的不法分子接不手软,坚决予以查处。让那些危害食品安全或让重要关口失守的人、企 业、部门承担高额的违法成本,这些违法成本的存在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它们头上,给它们以巨大的现实压力,让它们有所敬畏,即使有经济利益的诱惑也不敢触碰一下 “红线”,即使缺少外部的监督也不忘自己的职业道德,即使有再充分的理由也不敢在把关工作中有丝 毫的疏漏。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大问题,民以食为天,只有加强食品的管制,才 能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参考文献:
1、《食品卫生法》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第三篇:论食品安全
从食品安全问题谈起
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上的考量。它首先客观
反映的是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治理。作为政治概念的食品安全,是政府
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作为法律概念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从社会系统工程
建设的角度出发,正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的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并将此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
对政府食品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
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
证,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食品安
全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撑系统。
长久以来,食品饮料行业以其确定的稳定性增长特征一直被市场誉为典型的防御性品
种,然而这次三聚氰胺事件使得食品饮料这样传统的防御型板块遭受了重创,蒙牛复牌第一
天竟下跌60%。这样的危机,暴露出食品安全性问题已然成为这类公司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所
在。危机背后,消费者需要更加谨慎的选择食品;对于投资者,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加
清醒的思考和挖掘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新的投资视角;而对于政府机关来说,是否也同样得到
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呢。
对于投资者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食品安全像我们看好的环保节能概念一样,蕴藏着长
期的投资机会。从A股投资机会来看,食品安全可追溯到食品加工业的上游,可谓抓安全
性必然从源头抓起,源头有很多种,其中畜牧养殖业就是食品源头的重要一环,例如加强动
物疫病的防疫,杜绝有害的饲料添加剂等,由此我们联想到,像疫苗兽药等行业也许值得市
场更多的关注。另外从安全性角度看,规模化养殖必然是未来的趋势,由于我国畜牧业规模
化养殖比例较低,导致牲畜安全性存在隐患,未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推广对疫苗、兽药等的要求会更加高,因此相关行业的增长前景值得长期看好。所以投资者们可以做好在这方面的企事业投资。这样既有利于自身,同样也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
俗话说“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所以对政府而言食品安全与否将直接
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
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现实生活中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欲熏心,不按标准生产甚
至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尤其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
非常突出。例如,液态奶检出三聚氰胺事件, 美国“花生酱事件” 致癌大米、双氧水鱼翅、进口奶粉被污染和亚硝酸盐超标、瘦肉精、结核奶、金华火腿添加敌敌畏、毛发酱油、农药
残留超标的蔬菜以及食品未标注转基因标志,等等,使庞大数量的国内外消费者安全权益受到
了极大伤害,也间接影响到中国食品工业的出口。从实际情况看,这些问题主要并不是因为
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
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从而我们应
该建设一个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 ,从
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四篇:解决农村食品安全对策
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一些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淡薄,无视生产标准和要求,违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广大消费者;二是一些食品销售单位唯利是图,明知一些“三无”、过期变质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仍然上架销售;三是食品加工“小作坊”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卫生意识和技术水平差,食品卫生质量没有保证;四是食品卫生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对假冒伪劣食品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五是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中措施不硬,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单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农村是最大的食品市场。农村一旦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一是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将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从主市区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偏远地区转移,着力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保障。
二是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在县以上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后,应建立乡镇食品安全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各成员单位间行政管理协调联动机制,保证各单位既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行政,又注重协调与配合,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无缝隙监管。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将不合格食品的名单等具体情况,通过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市场终端公布出来,一方面监督市场经营者不得销售不合格食品,另一方面也提高群众的鉴别能力,将不合格食品拒之于市场之外。
四是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小作坊”是食品加工的源头,它既加工又直接销售,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利益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可采取四项措施:一抓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自觉性;二抓主体登记,严把市场准入关;三抓日常监管,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四抓信用管理,提高经营户诚实守信意识。通过监管,使之从食品生产加工的“黑窝点”逐步转变成为“正规军”
五是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可采取广播、宣传栏等适合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宣传方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通过宣传,使农民朋友树立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
六是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议在乡村建立申诉服务网点,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农村群众的消费纠纷,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消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工作中来,从职能部门的监督到全民的监督,各种假冒伪劣、有毒、有害的食品将无藏身之处。回复引用
第五篇: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摘要: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食品的供给体系趋于复杂化和国际化。在如此长的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污染食品的可能,不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实现全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信息跟踪和预警等作用,切实有效的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甚至零风险。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向广大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有快捷、方便、更新及时等特点,对社会提供食品安全网络服务,将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现状的改善,可以说食品安全信息化是构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健全。而目前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工作却有些滞后,部分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广大人民群众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有限,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公众之间缺少及时的信息交流,造成了公众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惑和行政管理部门威信的有所下降。目睹此种情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今后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加快食品放心工程体系的建设步伐。由此才能更好地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笔者就对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之对策所需注意的问题发表几点拙见。
一是建立完善制度。制度是保证信息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应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发布程序,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对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建立定期研究制和工作责任制。要定期研究食品安全信息工作,督促指导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要制定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发布管理制度,要建设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报送网络,要建立部门间的食品安全信息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有关部门要能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食品安全信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负责信息的处理,做到信息收集全面、汇总及时、传递迅速、分析整理高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不定期地向上级人民政府、同级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通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及工作部署、食品安全信息采编和报送要点,上报信息被采用的情况等。
二是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涉及到多个部门。所以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必须要做到有效的统筹规划、协调和协作,来保证各地方和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部门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信息均通过此平台向社会发布,相关部门要将与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整理、及时传递、定期向社会发布。各部门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与食品安全(或与日常生活安全)相关。信息的来源遵循科学的原则,保证准确、及时、客观、公正。信息发布人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责任。同时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
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级食品安全信息网。食品安全信息网--是代表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与市民互动和信息发布的唯一官方通道,也是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最好的展示渠道。食品安全信息网代表了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积极形象和坚定决心。也是代表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永久窗口,并能引导放心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每个地方食品安全建设必需的建设内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1)搭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硬件和网络环境;(2)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监管信息管理软件;(3)初步建立食品检测信息库、食品经营主体备案信息库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库;(4)开发信息处理、发布、查询软件,通过电话、短信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实现市民与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互动;(5)建立一支既精通电脑网络知识又熟悉食品安全监管各方面情况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6)组织食品安全信息化教育培训、交流和合作工作。
四是要及时采集、更新食品安全信息网站信息,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网站运维工作。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站的生命力在于信息,在于互动。网站要办好,好的信息非常重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把能够公开的静态信息完整的公开,如单位介绍、办事指南、法规文件等等。同时要及时更新动态信息,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单位的服务水平。食品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及社会稳定。信息化水平越高越要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否则,一旦出现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将会造成重大的网络安全事故。一定要坚持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
五是突出工作重点。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明确不同阶段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者提供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