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和谐社区

时间:2019-05-12 19:3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和谐社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和谐社区》。

第一篇: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和谐社区

强化平台建设 打造和谐社区

——胡琳在市政协第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6月15日,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政协常委、同志们:

十分感谢市政协开展了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活动,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市政协对此看得很准,也抓得及时。社区建设这个课题确实值得认真探讨研究。第一,社区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目前我们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市民,原先这些人在农村基本上是通过宗亲关系来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到了城里以后,这种关系被割裂了,他们往往就找不到归宿感了;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改革,促使很多“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居民与单位的依赖关系彻底解除了。过去一些事情居民可以向单位反映,单位也会积极帮他们解决。这种依赖关系打破后,现在他们一旦碰到问题,就直接找政府,导致上访事件急剧增多。这确实是个非常大的问题。面对这种现状,就需要搭建一个新的平台来承载这些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让他们有个归宿感。否则,就容易出事。第二,社区建设是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小政府、大社会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古代的县官包揽一切,现代化管理要讲究分工协作。目前政府管理包罗万象,十分庞杂,而且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以至于很多居民只要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直接找政府、找市长,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甚至包揽到底,这样当然不行。事实上,即使是政府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往往也是难以把所有事情都管好的。社会管理要完全依赖居民自治。为此,当前改革的关键,就是让社区逐步实现自治。在这个方面,新加坡做得很成功。新加坡整个国家只有一级政府,连区、街道等政府管理机构都没有设置,完全推行居民自治。当然,要达到这种管理状态,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但这的确是我们对社区建设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总之,优化城市社区,扶强自治组织,是政府改革的一个关键。否则,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只是一句空话,政府机构只会越来越庞大,政府管理的事务也只会日渐庞杂。第三,社区建设是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管理任务也就随之逐渐加重。现在城市管理已经从大街大巷逐渐扩展到小街小巷,深入到居民社区,延伸至每栋楼院和每家每户。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和财力,我们要踏进每家每户的门槛去处理一些细小事务,这样实在太难,也根本做不到。但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困难不能不管。该怎么办?这就必须依靠社区自治来解决这个矛盾。事实证明,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深入,要借助社区的力量就越大,这是我们目前必须正确面对现实问题。市政协在这个时候对社区问题开展调研,非常有必要,对于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来说,也是一场“及时雨”。作为分管城建工作的领导,我以前对社区工作接触不多,现在正处于摸索阶段。市政协这个调研,全面摸清了我市社区建设的现状,认真分析了我市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区的七点建议,为市政府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提供了良策和支持。遗憾刚才没有听到常委们的发言,但认真看过市政协的报告后,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下面,我想借此机会,就市政府怎样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怎样把市政协的建言献策变成市政府的决策参考和管理意志,变成提高管理水平的实际行动,谈几点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要搭好社区平台,搞好社区硬件建设。目前社区提出要建设管理用房的比较多,但是经过我们实地考察,了解到这些提出申请的社区大约只有40%左右真正没有平台,大部分社区还是有平台的,只不过,很多有平台的社区都抱有这么一种想法,他们想趁机会搞一块土地,然后交给开发商去开发,从中获取一些利润。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定下了三个原则:第一,要切实为社区解决好工作平台的问题。对于凡是目前仍然没有工作平台或管理用房明显不足的,或者属于借租办公场所的,我们要积极想办法,予以优先解决;第二,决不允许社区借建设工作平台之机联合搞开发。现在很多社区请求市政府批地给他们,然后又转交给开发商去搞房地产开发,双方进行利润分成。这种做法,对于目前土地拍卖程序规范、严格,所有城区土地都必须进行公开挂牌拍卖,决不允许私下协议出让来说,不但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而且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第三,不能影响城市经营。社区本来是要贴近老百姓,为老百姓服务的,但是现在我们很多社区建设的思路走偏了,比如,我们官园安居小区建设得很好,中央、省领导来了都到那里去参观,唯一缺憾的是,小区内没有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和配套设施,本来就近在小区里面建设一个社区很好,但他们的想法却偏偏要到临街找块地建,目的就是临街地段可以搞个店面,能够有些创收,其实这个思路就走偏了,这种至少在地理上舍近求远、远离群众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有效解决搭建社区平台的问题呢?我想主要有这么几种途径:一是盘活资源搭建。争取在企业改制的时候,由企业从改制资金中留出一点,单位闲置的资源再支持一点。二是政府划地援建。市政府已经承诺了,只要没有社区平台的,可以由市政府无偿供给土地或者按照成本价格提供土地,其它一切费用都免收,尽快把社区平台建起来。三是开发商腾房支助。现在我们已经制订了一套政策,市政府常务会也研究通过了,要求所有的开发项目都必须拿出一定面积的场地来给业主和社区作活动室,以2万平方米为衡量标准,2万平方米以下的,要提供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场地;开发面积越大,应提供的用房面积就越大。开发商提供场地的目的就是为业主服务、为社区自治服务;四是倡导社区实行资源共享。正如刚才周书记所说的,对于拥有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或会议室的单位,可以开放允许社区共用,社区不一定要新建,要推动资源共享。这也是解决社区基础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要规范社区工作机制,实行长效化管理。政府的各个部门,上面对应着千个口、万条线,落实到了社区就成了三、四个人,这样一来,如果政府部门都给社区下任务,定指标,他们肯定干不好,也承受不了。所以,一定要规范社区工作职责,具体明确他们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可不做,切实提高社区工作效率。我们初步考虑,社区硬件建设至少要求具备“四室二园”:“四室”即办公室、活动室(图书室)、综治室(警务室)、服务室,“二园”含小游园和宣传园;软件方面要做到“八进社区”:党建进社区、社会服务进社区、城市管理进社区、综合治理进社区、社保就业进社区、文化教育进社区、计生卫生进社区、信访调解进社区。以上这些工作内容,也就是社区必须干好的本职工作。除此以外,要严格实行准入制,单位指派社区做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事先经过批准,并且要解决相应的工作经费,单位决不能强加于社区无偿完成任何份外的工作任务。

三要完善内设机构,强化社区组织建设。我认为,每个社区至少要建立、完善三个组织:一是党组织,二是居民委员会,三是社区工作站。党组织无疑是团结广大党员的一个政治性组织机构,也是社区领导的核心;居委会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必须最大限度地代表居民的意志,居民委员会干部将来肯定要进行“海选”,由所有的居民选举产生;社区工作站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它的职能就是协助政府在社区内开展一些工作。但是,社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我们的社区基本上属于政府的延伸,实际上就是工作站、党组织、居委会三位一体,议行不分。这种管理模式肯定不行,将来一定要改革,必须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机构,使得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甚至是下属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居民小组及楼栋,他们之间属于什么关系,怎样来规划建设,一定要做到职责分明,有条不紊,实施规范化管理。

四要建立评比激励机制,激发居民共建。目前,我们的社区发展现状是,现实基础大相径庭,建设水平各有千秋。我们初步把社区划分为“三等四档”。“三等”:达标社区、示范社区、精品社区;“四档”:不达标社区、达标社区、示范社区、精品社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应当以此标准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监督考评,当然更主要的是依据自治标准进行科学考核。比如,社区成立一个卫生监督队,不单要看队员名册,还要检查工作实际成效,要采取问卷调查或者访民问效的方式,详细了解社区居民是否知晓卫生队在管卫生,满意程度怎样等等。这些步骤,对于强化社区工作监督管理来说,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制订出台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努力建立完善一项合情合理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共同奋斗,齐心协力地工作,促使不达标的社区在几年内全部达标,对现已达标的社区几年内要变成示范社区,属于示范社区的在几年内迅速打造成精品社区,逐步推动我们的社区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五要增强社区干部素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在市政协的建言献策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目前社区干部待遇的确偏低,但自身素质也亟待提高。最近,我看过一个资料,某个社区存在这样一帮干部,他们把社区里的社保、低保都给了自己的亲戚,即使不符合条件的也照样开后门,吃低保,若要找他们办事就必须得交钱,拿了钱就盖章。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这样的干部也只能算是害群之马,但其中确实也反映出了我们的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思想境界还亟待提高。为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一是要以开展好我市第二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努力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广大社区党员顾全大局,关心群众,体恤民情,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要以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广大社区干部的职业教育培训。社区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让社区干部明白社区具体应该管什么、到底怎样去管,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最近,准备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专门为社区干部讲几堂课,切实提高他们服务社区、奉献于民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才干。三是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原则,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下岗职工、待业中青年里面的优秀人才,自愿走向社区参与岗位竞聘,担任社区管理职务。南昌市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在这种导向下,很多企业改制的经理、党委书记竞相应聘社区管理职务,待遇规定700元一个月。我们也要合理借鉴别人的成功做法,逐步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四是要以强化社区干部的绩效考评为手段,做到奖优罚劣,严格监督管理,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是要以深入开展社区联创联建活动为契机,促使各社区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并建立起长效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社区全面和谐发展。

六要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化进程。从我市目前现状来看,要真正实现居民自治,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面有效地推进居民自治,不但应以社区居民的自身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前置条件,还关系到党政机关改革和机构调整等问题,只有这些前提条件具备了,才能像国外一样实现完全自治。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居民自治需要一个渐进的完善过程,又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缩短这个渐进过程。一是要成立自治机构。我们现在的居委会选举可能还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一般都是街办确定候选人之后,再召集居民代表举举手,走走过场,今后这样肯定不行,一定会发展到象选村委会主任一样要求进行“海选”,并以此来不断建立完善自治机构。目前,全省的居委会民主选举工作已经在九江进行试点,一旦试点成功,估计就要迅速推广,因此我们现在就要着手这项工作的前期准备。二是要建立自治组织。目前最紧要的是逐步成立起社区民政福利、人民调解、文化教育、卫生计生、治安保卫、城市管理等专业委员会,不管现在能不能管理到位,先把机构设置好,把架子搭起来,如果经常有一个人牵头,主动找他们来开开会,来商量问题,慢慢或许就可以逐步达到社区自治了。三是要建立志愿者队伍。应当借助这次认真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机,组建起城市管理监督队,成立党员帮扶队伍、社区专业服务队伍和文化宣传队伍,有效激活社区管理的内生机制。四是要做到决策下移,让权于民。现在社区很多事情都是先由政府决策,再交由下面执行。严格来说,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应该努力做到由下至上,逐步让老百姓来决策。记得在一次搞社区调研时,有个居民向我反映:这里的房子很破,居住环境较差,市政府能想办法帮我们改善一下吗?我说,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解决:一种方式是把房子全部拆掉,拆危建新,政府可以给予优惠政策,但建房子的钱由你们自己出;另一种方式是可以由政府出一点,社区掏一点,自己凑一点,多方位筹资,共同把你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一下。两种方式你们自己来决策,你们觉得哪种方式好,政府就采取哪种方式。问话居民听过回答后十分满意。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居委会学会自己决策,逐步形成自治习惯。七要着力发展社区的经济,实现和谐发展。尽管有的社区很富裕,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参照公务员的标准发放,每个月达到一千多元,而且福利等什么都不错,但总体而言,目前大部分社区还是比较困难,有的社区干部每月只有300元的收入,待遇相当差。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一是要想方设法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市区两级政府应当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扶持力度,适当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二是要拓宽思路加快社区的经济发展。城市社区既是加快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台,又是紧密联系政府和居民的纽带,还是扶持居民创业致富,构建和谐社区的前沿阵地。因此,社区管理机构既要切实发挥好自身直接与居民接触这个资源优势,充分借助和发挥居民的力量发展社区经济,又要主动承担起为居民服务的义务,切实为居民创业致富保驾护航,将两项职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争取政府的大力扶持,我们社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帮助社区选准发展项目,积极鼓励社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并把发展经济融入到为民服务之中,在搞好便民服务的同时,带领社区居民实现共同致富。

第二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三)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

了基层联系点,经常深入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困难,以感情维系了队伍稳定;四是加强培训、技能留人,组织150多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常性地举办党建、电脑、法律、档案管理等各类各层次培训班,使广大社区工作者开阔了思路,创新了思维,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四)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是做好服务群众的强大力量。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我区实行共驻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与2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仅去年召开指导会、协调会、联席会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内单位都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在全区30万人民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年,我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城镇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在周口市唯一荣获“河南文明城区”称号。

第三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

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

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

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使社区向“组织建设最佳、社会治安最佳、计划生育最佳、卫生服务最佳、环境秩序最佳、文体活动最佳、便民服务最佳、再就业工程最佳、扶贫济困最佳、尊老敬幼最佳”的目标奋斗,去年共评出“五星级党组织”6个、“十佳社区”7个,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坚定了服务群众的思想和信念,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促进了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深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好服务群众的人才基础。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我区实行共驻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与2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仅去年召开指导会、协调会、联席会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内单位都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在全区30万人民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2004年,我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城镇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在周口市唯一荣获“河南文明城区”称号。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

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三)满足居民

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04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二)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为社区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

第五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

精选范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04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篇一:创新服务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

创新服务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

亚日盖社区辖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802户,2025人,其中,汉族1210人,少数民族815人。社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6个,从事各种行业个体户310家,社区党员28人。社区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的组织,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好最实在的办法就是服务群众。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亚日盖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我爱社区我爱家,党群共建促和谐”这个主题,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创新服务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把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实际问题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努力打造便民利民平台,组织开展社区“八贴近”、社区事务八公开、社情民意直通车等活动,拉近了党组织与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距离,塑造党在基层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区居民、住区单位、上级领导的称赞和好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打造服务型社区

亚日盖社区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通过开展“四个八”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方法,切实提高社区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社区。

(一)社区服务“八贴近”,扶贫帮困得民心。通过开展以贴近特困户、低保户、重病户、单亲家庭、空巢老人、孤儿、残疾居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进城创业牧民、个体工商户;务工户、流动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上访户;刑满释放人员的“八贴近”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对弱势群体实施创业就业帮扶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目前,通过“八

贴近”活动共开展社会救助和爱心捐助36次,爱心物资4200余件;组织志愿者服务22次,累计参加达到300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类,解决了399人的就业问题;开展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19次涉及43人;组织企业经商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开展献计献策活动15次,归纳意见建议30余条;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4次涉及28人次。

(二)社区公务“八公开”,阳光运作赢民心。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申请流程公开、低保公开、租赁补贴公开、计生公开、包扶责任公开的“八公开”措施,让社区公务在阳光下运作,确保辖区内党员和群众对社区党务;帮扶领导职责;社区年财务收入支出情况;居民申请低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情况、享受住房补贴额度等事宜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

(三)社区建设“八进门”,全面服务暖民心。通过文化宣传进社区、科学教育进社区、平安创建进社区、文明道德进社区、卫生服务进社区、环境保护进社区、计生服务进社区、就业保障进社区的“八进门”活动,全面服务社区居民,先后开展了以“集思广益、和谐共建”为主题的离退休干部和居民和谐共建座谈会;联系驻区单位和人民医院开展以“夕阳红敬老爱老”为主题的为区内80岁以上老人送医问诊送暖活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69名参加就业局举办的创业技能培训班等主题活动。

(四)社区承诺“八带头”,真心实意聚民心。通过带头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带头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带头创建文明户、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排查调处民事纠纷、带头履行承诺义务、带头学法守法、带头落实村规民约决议的“八带头”制度,将本承诺的扶困救助、就业保障、医疗服务、城镇低保、文化活动、法律援助等工作以手册的形式印发,积极履诺。争取一个党员树一面旗帜,争做一个带头,带动一些这方面落后的群众。为表彰在“八带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员,各社区党支部通过居民小组推荐、居民大会评选的方式,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共选树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创岗”、“带动创业”、“和谐共建”、“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勤劳致富”等类型的党员18个。采取经验介绍、座谈互动等形式,对18个典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社区中充分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打造服务型社区

立足社区建设基础平台,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精细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一)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改进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了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实现服务居民全覆盖。一是划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绘制“民生地图”,为精细化服务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二是组团队。产生网格服务组组长和服务组成员,负责网格内居民的动态管理和服务,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义务服务。三是建档案。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库,对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4050人员、归正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二)形成网格化机制工作新格局。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动员、凝聚能力,从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创新方法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订制度。建立各项服务管理制度,用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制度来规范操作,使服务工作开展有的放矢。二是定职责。成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召

开专项工作会议研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推进办法,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优服务。开展“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模式,把社区党员代表与居民党员合二为一建立网格党小组,以多种方式向居民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并撰写《网格备忘录》,掌握动态信息,同时,倡导建立优质管理服务模式,支援帮扶服务模式,健康关爱服务模式。

(三)突出网格化管理特色。优化服务环境,打造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社区管理网格特色,实现管理机制便民化,管理队伍务实化,服务居民常态化。一是一格一品,打造网格品牌团队。根据各网格区域内共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共建单位参与网格服务,由各网格共建单位牵头组织服务团队到网格内开展送服务活动,遇到有特殊要求的,则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一格一队,强化网格管理团队。每个社区网格都设立一个管理团队,由网格服务组长带领网格小组成员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动态管理和服务,并建立社区网格化信息资料,做到及时服务同时,对有关民生民情进行分类记录,承诺一件、兑现一件、注销一件,让工作落在实处。三是一证一册,完善志愿服务团队。推出志愿服务成员佩证上岗制度,统一印制队员服务证,建立服务队成员评比制度。把服务队成员的日常服务情况记录在“志愿服务纪录册”上,在年终参照记录册上的情况进行评比。

三、坚持联动互促机制,打造服务型社区

打造服务型社区,核心是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关键是完善工作制度。亚日盖社区不断建立健全服务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功能。“社情民意直通车”是镶黄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城镇社区服务型党建工作

模式,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固定下来。亚日盖社区党支部始终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功能,使一些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架起了旗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映,广泛收集居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社情民意》,把社区工作动态及老百姓的意见和需求直接转达给旗委、政府及包扶单位,使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社区居民徐有亮居住的房屋,多年失修。可“房漏偏逢连阴雨”,八月初的几场大雨把徐有亮一家遮风避雨的危房冲塌了,本来贫困的家庭,又添了一笔房屋改造建设费用。社区得知此事,及时上报《社情民意》,积极向旗委和有关部门反应情况。8月26日下午,民政局领导和有关人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亲自前往徐有亮家看望,根据徐家的情况,当时决定由民政局支付徐有亮坍塌住房改造建设费用。社区共编发《社情民意》750余期,旗委、政府领导批示100余件,其中涉及居民危房改造、贫困子女上学、社区办公条件改善、重病治疗费用、低保发放等100多个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社情民意》把旗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心连在了一起,成为真正的“民情直通车”,强化了沟通理解,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全力实施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工作的主体,应实事求是地实施好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制度。书记“周接待日”雷打不动,“两委”班子轮流接待统一记录,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定期办理、周期反馈。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每月一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实现“两个全覆盖”,即班子成员入户参与全覆盖、受访居民全覆盖。做好走访记录,下页篇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在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基础上,如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现在社区肩负着五个建设责任:基层党建、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和谐建设。基层党组织有四个功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而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功能。

一、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性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的重要举措;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重要途径;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推动构建幸福和谐社区的重要保证。

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总要求:

要立足社区实际,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在服务社区党员群众上找准突破口,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增强实效,努力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三、如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一)搭建平台,建设两支队伍,拓宽服务领域

一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党员干部服务队伍。

1、建立便民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

务”,发放服务手册、公布流程手续;

2、主要提供政策咨询、党务工作、就业保障、救济帮扶、卫生保健、治安防范、文化娱乐、中介服务、日常家居等公共服务;

3、建立告知制度、约时服务制度(与服务对象约定时间办理事务)、限时服务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办结公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挂牌上岗制度等;

4、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参加党务居务等相关服务的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

1、依托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组建各种服务队,采取结对帮扶、邻里互助、划分服务片区等;

2、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室,志愿者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场地、工具等。

(二)整合资源,实现三个互助,增强服务实效

一是构建“共驻共建”体系,实现社区和辖区单位互动,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携手工程”,以服务为切入点,积极联系,争取帮扶单位、辖区单位的支持;

二是组建“社区党建议事会”,[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实现党组织的互动,这里主要指辖区单位离退休支部,定期组织“党建议事会”,构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党组织共同服务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社区党员“会客厅、谈心室”,实现社区党员的互动,调动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新载体,打造幸福和谐家园

1、打造爱心家园,救助困难群众。通过社区“居家养老”、“爱幼食堂”、“便民卫生室”等,形成人性化的便民爱心服务网络;

2、打造康乐家园,活跃社区氛围。通过社区“文体活动室”、“健身中心”等,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3、打造学习家园,提示居民素质。通过社区远程教育、图书室、专栏板报等,形成特有文化氛围,提升居民素质;

4、打造阳光家园,推进民主进程。通过社区论坛,把“议事权、知情权、监督权”交给居民,充分表达民意;

5、打造平安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通过“社区警务室”,定期召开“治安情况通报会”、“矛盾纠纷排查会”,营造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几点启发

首先是上级党组织应服务下级党组织,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其次是党组织应服务党员,要关爱党员、凝聚党员;最后是党组织和党员应服务群众。

(参加社区“两委”骨干培训会心得)

下载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和谐社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和谐社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和谐社区” 建设“幸福家园”(合集)

    打造“和谐社区” 建设“幸福家园” ---社区管理服务站综治工作典型材料 2014年,我们社区管理服务站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八化......

    打造沟通平台强化四员互动

    摘 要:近年来,国家局提出加强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这是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是维护烟草专卖制度、促进行业自我完善的重大举措,也是彻底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打造阳光平台强化三资管理

    打造阳光平台强化三资管理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武坚镇纪委经管站我镇共有14个行政村、3个社区,辖 30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8333亩,围田养殖14399亩,河荡900亩,其中家庭经营36......

    “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实施方案

    **县“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按照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

    打造阳光平台 强化三资管理(含5篇)

    打造阳光平台强化三资管理 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武坚镇纪委 经管站 我镇共有14个行政村、3个社区,辖 30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8333亩,围田养殖14399亩,河荡900亩,其中家庭经......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打造和谐社区(共五则范文)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总结近年来,xx社区居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加强社区民主法治,营造了社区文明祥和、民主和谐的新局面。......

    如何建设和谐社区(精选)

    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梦想我和在座的每一位书记一样,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幸福,精神生活更丰富,邻里之间更融洽。今天,我要向大家谈谈我和我的团队如......

    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各方面,努力将其建成在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方面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相适应。它是市场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