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共5篇)

时间:2019-05-12 02: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

第一篇: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

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

四川省反邪教协会办公室

当今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传播新媒介,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当前,各种社会团体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各自的主页,通过网络实现与整个世界的信息传播。网络日益成为保证社会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邪教工作做为国家防范和处理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快速处理大量的反邪教相关信息,承担着宣传科学知识、铲除邪教生存土壤的重任,更应及时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反邪教斗争,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反对伪科学、反对邪教”的需要。

一、努力加强反邪教网络系统建设

反邪教网络系统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参考网络的固有特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辟反邪教网络建设阵地。

1、网络新闻的传播

互联网为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创造了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环境。网络新闻是一种即时化、个人化、交互化、多媒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它促进资讯的高度流动,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具有内容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自由、不受空间限制;信息承载量大;可储存;很强的交互等特性。故此,我们应将工作中的重大活动、动态和成效融合成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中向公众发布,尤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切实做到及时准确、求真务实,以突出反邪教网络阵地的丰富效果。

2、电子邮件的应用

电子邮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Internet工具,给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快速、方便、便宜的有利条件。通过电子邮件,使人们增强了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进行各方面的合作。我协会办公室在四川省反邪教协会首次理论研讨会、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等会议上应用电子邮件收发论文,大大节约了会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电子邮件,我们与各省、市、区防邪办和反邪教协会,以及科协加强了联系,共享反邪教信息资源,缩短了地域的界限,初步形成了对邪教进行打击的合力。

3、网上论坛的开办

Internet的电子公告版的服务对Internet用户扮演着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公告版同样的角色:允许用户进入各个讨论区获取各种信息、张贴自己的见解供他人阅读以及他人的文章的回应。相应的,用户可以在电子公告版上做到的是浏览、发文和回文。网上论坛覆盖了非常广泛的话题:科学、政治、电影、幽默、新闻、文学等等。我们应该大大地利用网上论坛,经过广泛讨论,纠正公众认识上的误区,联系社会各界人士集思广益,为铲除邪教的社会和思想土壤而不懈努力。

4、科普信息的检索 信息是根据相互间的联系来组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信息间的相互关系常常比信息本身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科普信息的检索功能和超链接功能,使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拉”出所需信息。

5、基础平台的搭建

信息网络的开通,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根本的变革。我们应该经常在中国反邪教网上和各省、市、区开通的反邪教网上,以及党报上提供有关反邪教方面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和先进的工作经验,加强对公众的教育,促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素质,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防邪拒邪的良好氛围。

二、在建立反邪教网络中存在困难的分析

各级反邪教协会的反邪教网络建设,一般而言,必须克服以下三大困难(以四川省反邪教协会为例):

1、建设资金不足

协会是民间反邪教组织,尽管有广大公众的帮助和支持,但筹措经费仍很困难,使得网络建设的发展缓慢,因而网络的应用还很有限。

2、缺乏网络建设的专业队伍

由于经费的限制,难以引进专业人员,导致省反邪教协会网络建设专业人才匮乏,在网络资源的收集、筛选、加工等方面还较弱,上报和下传不够及时,导致更新速度较缓。

3、网上资源不足

网络资源是网络建设中的核心。我们常将网络的硬件比作一条高速公路,即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修得好不好是个前提,它解决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但是,关键的还是条公路上有没有车,车上有没有货,货好不好,也就是我们说的网络存量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质量。目前,我们的网络资源还是很匮乏,会影响到弘扬科学精神、关爱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防范邪教的侵蚀等反邪教工作的重大问题,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三、对加强反邪教网络建设的思考

为更好地做好反邪教工作,我会力争克服困难,加强反邪教网络建设,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

领导是网络建设中的关键。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的观念和认识,及由之采取的行动。在网络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中,领导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要认识到现存获取信息的体系面临的挑战和网络发展的潜力,要有前瞻性。因此,我协会在省科协下发了《四川省科协系统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后,立即做出反应,设立了兼职的信息员,定期定任务及时提供文章在省科协网上发表。

2、掌握有效信息

掌握有效信息的需求是建设网络的基本任务,作为网络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及时通报信息的需求情况,否则,就会增加信息工作的盲目性。我协会的信息就是宣传中央和国家的有关反邪教方面政策,把网络工作的重点放在面对社会、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并及时收集有关信息。除了在信息量上的把握外,还要注意信息质量。尤其应注意提供四种类型的信息:①“超前型”信息。即能帮助决策的有关信息。②“追踪型“信息。即在重大部署以后,需要反馈的信息。③”经验型“信息。即对各项工作带有指导性的新经验、新做法、新设想。④“报忧型”信息。就是把基层群众的困难、反映、忧患等提供给决策者,以起”兼听则明“之效。

3、开展培训工作

信息工作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信息的收集、处理质量。因此,开展培训工作应当作为信息网络管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培训工作有政治、业务两方面内容。一个政治素质高的同志,就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辨别问题的能力,政策上的把握也相对会准确一些,工作失误就会少。因此,作为反邪教信息工作者,尤其要加强在政治素质上的训练。

同时,信息工作是一项集知识性、专业性于一体的工作,随着信息工作队伍的不断更新和信息工作的深入发展,对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起码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修养:①做到“三个了解”。即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当前的反邪教形势;了解具体情况。②提高“三个能力”。即观察判断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文字表达能力。③增强“三个意识”。即宏观战略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意识。④做到“三个勤于”。即勤于动脑思考,勤于动腿采访,勤于动手写作。

4、交流情况和经验 从事信息网络管理的人员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方法,隔一段时期组织他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便于他们掌握自己目前的信息工作在整个信息网络工作中的地位、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系统化的网络必须辅之以健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这样才能使信息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它包括的内容多种多样,如:信息上报制度、信息交流制度、信息反馈制度、信息保密制度、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信息网的工作规章、信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信息人员的培训与奖惩制度等等。

四、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反邪教工作

目前,“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经常在他们的网站(页)上,或者向群众的电子邮件信箱内散发歪理邪说,宣传封建迷信。他们毫不掩饰地宣称自己拥有世界上最新的科学、超科学,拥有绝对的真理,甚至说只有他们才能拯救人类。他们这些拙劣的表演竟然得到了一些人的崇拜,包括一些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崇拜,甚至认为他们代表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这样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宣传:

1、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宣传教育

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进行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宣传教育。鉴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的现实,我协会认为,我们应该在网络中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用科学的事实揭露邪教信条的虚妄,揭露邪教的种种骗局,彻底清除邪教滋生的土壤,以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2、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体现人文精神

我会认为,在网络上应该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加大科普教育宣传力度,尤其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普及方面狠下功夫。坚决依法打击那些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造成危害的巫术、迷信和伪科学活动,建立健全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巫术、迷信和伪科学活动的防范处理机制。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公众在对待科学、传统文化和宗教等相关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在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面向大众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医疗服务体系,关注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医疗服务的需要。

3、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把“三贴近”落实到实处

坚持“三贴近”,是在反邪教网络上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和成果的受益主体,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总是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反映着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反映着人们对工作成效 的切身感受和希望。我会认为,在网络上把“三贴近”原则落到实处,必须在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群众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以群众的感受来评判我们工作的成效,努力满足群众的需求。这是我们网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加强网络建设的正确思路。同时也要看到,人们的意愿和需求是分层次、多方面的,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利益追求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我们把满足人们的需求同引导人们的需求统一起来,把坚持政治思想上的同一性同适应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统一起来,把实现党的决策意图同反映人们的意愿统一起来。

第二篇:关于网络反腐制度建设的思考

关于网络反腐制度建设的思考

广州市法制办研究中心 任元庆

[摘要]信息时代,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的热情日益高涨。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网民通过网络、微博揭露腐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新兴的舆论监督方式,如何做到不放过“坏人”,但又不“误伤好人”?从制度层面如何规范网络反腐,这既是官方需要认真思考,也是参与大众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反腐,网络参政,制度建设

因为网络,“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被撤职、调查;因为网络,重庆北培区委书记雷政富、山东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黑龙江双城市人大代表孙德江等纷纷被曝光后受到法律严惩。尽管“表哥”、“房叔”乃至更早的“天价烟局长”等网络举报腐败案件的查处,都在纪检部门的及时介入和有效处理下得到惩治。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举报都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相反,因为被“歪打”、“误伤”,甚至被“打黑枪”的网络举报事件也不断发生,让人“真假难辨”。比如“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其所拥有的6套房产均是合法得来的。而被曝光拥有9名情妇“丑闻”的某县委书记经查证“严重失实”。

一、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公民通过网络揭露腐败官员,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反腐倡廉形式,并且伴随着手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来快捷,其产生的结果是影响大、参与面广。

最著名的第一起网络反腐案例,是山东济宁原副市长李信的下跪事件。它是民间维权人士在接到李信情妇的举报后发帖揭露,引起轰动。随后,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反腐败力量不断加大,网络反腐案例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记者的调查统计,网络揭露的腐败案件是:2008年2例、2009年3例、2010年7例、2011年8例、2012年19例。5年里有39人被网络举报后受到严惩。从网络举报逐年上升的数字看,近几年民众通过网络揭发腐败,致使相关人员受到查处的例子越来越多。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官员会被民众通过网络揭发出来,公众直接参与打击腐败的互动将更加频繁。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仅第一个月网络上就出现了4人被举报,十八大后一个月时间内就有李春城等10多名官员落马。随后,又有刘铁男、衣俊卿、上海高法的陈雪明、山西省检的文晓平等被网络举报。有人预测,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2013年通过网络举报遭到查办的贪腐事件将超越过去五年的总和,甚至更多。

(一)网络反腐的有利特点和优势

一是方便、快捷。随着电子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数十年只有高官富人才能持有的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对普通人说都是奢侈品。而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男女老少不但拥有,甚至一人持有多个。网络反腐正是有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给公众参与反腐提供便利。数年

前,公众举报腐败习惯使用传统的信函,现在可以录音、照相、视频、互联网传播,使用方便快捷、传播速度快。

二是高效、面广。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反腐提供了快速传播的途径,公众通过网上论坛、社交网站发布,短短几秒钟,“好友”、“粉丝”的跟帖,像滚雪球一样,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雷政富从被曝光到被调查,前后不过60多个小时。

三是参与公民众多。民众热心参与网络反腐既是对以往反腐“雷声大雨点小”的厌恶,也反映出公众渴望社会公平公正、政府清廉、唾弃贪腐、维护正义的意愿。党的十八大后,公众看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决心,更激起了公众既“打老虎”又“打苍蝇”的高涨热情。

(二)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

方便、快捷、面广,集图片、录音、视频有声有影的网络揭露贪腐,一经发出便将贪腐者臵于大众面前,给执法执纪机关和贪腐者极大社会和精神双层压力。

一是揭露贪腐的效率高。传统的信件举报,只有实名举报才被重视,但多数情况是上一级部门接到举报后批转下一级,下一级又批转下下一级,最后不了了之。有的由于批转中的泄密和千丝万缕的关系,举报内容已传给被举报人,被举报人早有了对策,或托好说情关系,甚至有的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信件举报是一人或几个人,单打独斗,力量弱小。网络举报是“突然袭击”,公开传播,互相转发,网友、粉丝等众人参与,力量强大,使贪腐者无处藏身,与传统的写信举报相比降低了腐败的隐蔽性。

二是查办腐败的效率高。写信举报贪腐,因为邮寄、办案机关登记、请示,批示、转办,初核等程序,时间漫长。而网络举报仅几分钟或几小时便将贪腐者丑行暴晒在大众面前,排山倒海般的网民热议对有关部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推动有关部门的及时介入、调查处理。从“房叔”、“房妹”到“房姐”等在网民不依不饶的“围观”下,促使有关部门迅速查办。

三是打击腐败的命中率高。信件举报由于不透明、官官相护,举报信如泥牛入海,使贪腐者得不到惩罚而逍遥法外。网络反腐改变了这种现状,许多通过网络举报出来的贪腐在网民的跟踪、追问下使无处藏身的腐败分子受到严惩,个个都能“中弹倒地”。网络反腐避免了信件举报泥牛入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流失。

四是强大的网络监督降低腐败概率。随着新领导不断坚定反腐力度,网络反腐的威胁力量正迫使一些贪腐官员寻找摆脱、隐蔽、撤退等方法,躲避自己被“网住”。数不清的贪官开始恐慌性地抛售自己或挂在亲属名下的非法房产,并将抛售非法房产换来的巨额资金通过秘密渠道转移到海外。有的党员干部承认今后贪腐或奢侈都要小心、谨慎了,不该拿的不拿,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二、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社会作用和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来抓,旗臶鲜明,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贪腐问题

根深蒂固,成为“国家级难题”,虽然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腐败蔓延的趋势和强度并没有得到遏制,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越演越烈的态势,充分说明了反腐败的难度。因此,有专家指出,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一是成效显著但问题突出;二是防治力度加大但腐败仍易发多发;三群众反腐期望越来越高但腐败蔓延趋势和强度越来越烈。

(一)正视网络反腐的社会作用。

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的艰难时刻,被专家称为“草根”的网络反腐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舆论热潮,使贪腐者的腐败作风,腐败生活被网络曝光后成为多数反腐案件的导火索,在一系列的反腐事件中,网络的发酵催化作用明显加大,给力。因为“房叔”、“房妹”事件生发网络,引发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一股贪腐者抛售豪华住宅、别墅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断扩大蔓延。而被网络揭发的“房姐”、“房祖”正在网民的关注中持续升温,得到严惩。具有公开性高、参与性强、速度快、影响大、低成本低风险等技术优势的网络反腐,在新一届领导的反腐决心下,将根深蒂固的腐败根基动摇了,其意义和力量不可小看,它弥补了党和国家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不足。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网络反腐形式,仅仅依靠中央的反腐部署就很难有目前的反腐力度,无数的“房X”和贪腐官员依然会隐藏不漏,逍遥法外。正是有了网络的开放性、网民反腐的期待和领导人的反腐决心,使一些贪腐者胆战心惊,恐慌抛售非法所得的豪宅或逃离国外。

(二)网络反腐的重要意义。

网络反腐突然兴起一方面是因为电子科技信息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受法律培训的人和受法制普及的人遍布各行业,社会整体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以及民众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所以,网络反腐的意义:

一是对消极腐败起到了警钟的作用。从“表哥”、“房叔”、“房妹”等被查处到贪腐者恐慌抛售豪宅,或逃离国外,都说明网络反腐让民众看到了发现腐败和惩治腐败的希望,增强了作为公民维护公平正义的优越感和自信心。

二是搭建了全景式对话平台。网络反腐的本质意义是在民众和政府之间搭建了一个全景式的对话而平台,民众在网上表达民意,监督政府的决策水平,执政能力和作风建设等,政府通过网络可以听到更好的民意,得到更多的建议,了解民众的意愿,知道民众在想什么,理性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

三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方式。网络反腐一方面极大地鼓舞和提高民众维权意识和增强法律意识外,另一方面促进了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清廉政府的建立。在电子科技信息的发展和民众知识结构增长与政府习惯旧有的依权代法的执政反差及矛盾下,网络的监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执政方式发生改变,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三、正确引导“网络反腐”,建立科学严密的网络反腐制度

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释放鲜明的反腐决心,有关部门加快查办案件速度,网民反腐热情高涨。但也有专家担忧网络反腐变成“运动式反腐”,也有人担心网络非理性的揭发会导致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被

侵犯,甚至有人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使造谣诽谤成为可能。办案部门也担心非理性的力量会绑架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程序等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利与弊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则。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并且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反腐形式,应加以肯定他的积极作用和能量。从目前发生的案件看,网络反腐的“误伤”和造谣报复等现象是极少数的个案。只要把好“疏”与“堵”的关系,通过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引导民众运用理性化、合理化、法制化、制度化的手段参与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向前推进。

(一)莫把网络反腐与“运动反腐”划等号。有专家担心,十八大后民众自发的网络反腐会演变“运动式反腐”,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反腐的一种形式,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办案部门发现查办贪腐线索的一个有效渠道。“运动”不是少数人能做到的,它是由执政者推动进行的,如各种评比、打黑扫黄等等。新中国成立初期,贪腐现象相当严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认识到新中国初期腐败的危害性形成的基础上,在1952年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反腐倡廉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查处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5万人,贪污的总金额6万亿元,追回2万亿元,对有严重贪污行为的犯罪,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判处刑事处分的38400多人。在开展“三反”运动不久,贪污现象又重新抬头,到1954年已相当严重。针对重新抬头的贪污现象,党中央继续同贪污浪费现象进行了艰决的斗争,开展了新的反贪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腐败,显示了党惩治腐败的决心,提高了党的威信。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扫除了政治障碍,挽救了一批干部,端正了党风、政风,净化了社会风气。

基于上述,把网络反腐理解成“运动反腐”是不可取的。首先运动的特点是上级领导的决策、意志、愿望形成文件,各级动员,上下启动,全民参与。其次是运动的特点是时间短,声势大,效率高。当前的网络反腐之所以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反映出当前我国制度化反腐已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反腐倡廉的期望与需求,是民众对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深化的一种迫切需求。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给网络反腐扣上“运动反腐”的帽子。

(二)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和打击腐败的平台,除去它特有的能量外,也有不尽人如意的地方。一是网络反腐信息失真,造谣、诬告容易得逞。网上的帖子和举报人大多数都是匿名的,信息内容真假难辨,缺少把关人,使造谣、传谣、诬告、陷害容易得成。二是失真的举报容易伤害他人。有人因达不到自己目的,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编造虚假信息进行诽谤、污蔑,对当事人造成人身伤害,侵犯个人隐私,造谣者触犯法律。三是网络容易泄密。有人泄密是为了吸引眼球,把本该保密而不该上传的材料内容上传了。四是打草惊蛇。在有关部门没有深入调查前,网络事先公开了腐败分子的犯罪信息,给腐败分子起到事前“告知”的作用,使腐败分子在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前有了毁灭证据、串供、逃避打击或逃跑的机会空间。

(三)积极推进网络反腐制度建设。网络反腐利大于弊,只要把握好“堵”与“疏”的关系,网络反腐中出现的不利一面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出现个别“误伤”事件也是难免的,但要及时做好当事人的工作,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其公道、清正、清白。发挥网络反腐与预防腐败的作用,正确引领网络反腐,需要加强落网管理、网络立法,加强反腐制度建设,发挥传统的文化优势,构建网络时代的国家预防腐败廉政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的发生。

一要构建网络民意的参与征集体系,确保公众的参与权、表达权。有学者认为,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由于中央精英控制特权,“腐败”和“反腐败”一样被“特权化”了。“反谁”、“查办谁”以往都是有上面说了算,腐败越反越多,就是因为没有摆脱权利反腐的模式影响。而今,反腐败的“话语权”被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民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期待改变了。它分散了高度集中在政治精英控制的“话语权”。网络以其开放透明、方便快捷、廉价安全等优势步入现代政治生活,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将过去一个等级森严、结构复杂的特权社会逐步变成一个结构相对简单、阳光透明的社会。国家预防腐败局和北京市检察院等率先在全国建立的网络舆情分析,安排专人对每天的网络举报信息进行搜索、汇总、分析、审查,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探索建立网络服务平台,让掌握不同信息的公众充分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实现网络反腐与政治反腐,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无缝对接。

网络的出现为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们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政治体系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难题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具,克服了传统行政体系下民意难以了解,事情难以掌握的缺陷。实现了最大多数人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开通了公众与权力核心直接联系的便捷通道,使群众意愿在体制内快速传递到权力中枢,让政治家和政治学家及权力中枢“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变得简单易行。因此,网络民意的表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家大政方针吸纳公众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党和国家各项重大决策具有坚实的民主基础。

网络反腐体现了民众参与意见,表达话语,进行监督,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建设的强大力量,实现了反腐倡廉建设与与政府部门“独舞”,向政府、社会、网民“共舞”的转变,实现专门机构反腐与公众齐反这“两股力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实现网络反腐与权利反腐的良性互动。二者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压缩了腐败空间,威摄了腐败分子。

二要构建网络信息公开监督体系,确保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过去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和传统封建思想作崇,使得信息公开难、政治活动透明难、公众知情难,是造成政治“经营劣化”的主要原因。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公开难”得到有效解决,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有了保障,也使政府部门建立完善更多的政务公开。“三公经费”、重大决策和政府官员基本信息公开等均为建立“阳光政府”、“清廉政治”起到监督作用,真正实现了权力运行逐渐处于公众监督之

下。改变了“少数精英”监督管理大多数民众,转为大多数民众监督“少数精英”。网络反腐是现代社会对权力制约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的去爱那个大舆论监督让进入公众视线的腐败分子无处藏身。正所谓“电视报纸都不怕,就怕网上人肉化”。

网络反腐作为新兴的反复手段,它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改革,使公众的监督权、知情权在网络时代获得新的实现形式。

三要构建网络监督体系,培养素质优良,道德高尚的网民。把构建网络监督体系当作中央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的手段之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社会监督的氛围,实现“网民监督政府”,“多数人监督少数人”,让少数人手中权力的运行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网络反腐实际上是一种自发的社会舆论监督,它与电视、电台、报纸等舆论监督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新闻从业者因受制于体制的约束,容易受到上级、单位多方面的压制,甚至被辞退失业,受到当事人的打击报复。而网络举报者不受体制的约束,并会短时间内受到网民的关注和支持。网络反腐作为现代社会权力制约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网络不报取得的良好效果也强化了网民对反腐的强烈期待。网民反腐热情高涨这一发展趋势促进政府反复机关加强对反腐举报方式、渠道等进行研究。一是把网络反腐纳入各级反腐机关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中广泛运用。二是加强网络管理立法研究。在鼓励网民反腐热情的同时,规范网民进行求实负责的网络举报。对故意歪曲或者捏造事实诬陷他人的行为追究责任,防止网络反腐变成诬陷、权斗或者诽谤他人的工具。

网络反腐是把“双刃剑”,它以廉价和快捷的方式服务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也给现有反腐倡廉建设体制造成意想不到的冲击。我们除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接纳、规范、控制、驾驭和运用网络技术,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反腐这一时代新工具外,还应在培养高素质网民上做文章。

与普通犯罪相比,腐败犯罪的目的更加明确,手段更加隐蔽,但是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不论犯罪分子隐藏有多深,伪装有多巧妙,必然逃不过公众雪亮的眼睛。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网民,不断提升国家反腐倡廉建设的能力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中央在颁布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将“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络、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作为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这一总要求,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网络反方便、快捷、超越时空等天然优势,建立廉政网页、专题网站和专栏等手段构建网络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和网络精英等各自专业优势,将公平与正义、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现代民主政治核心价值灌输到全体网民的思想中,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可以有效预防无序化网络反腐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和“网络暴政”的发生。

二是要规范网络举报行为,提高侦办效率。《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行动计划》提出,举报内容必须事关公共利益,而非个人恩怨,且必须通过正规渠道或向制定人举报。英国《信息公开保护法》明确指出,未走完内部举报程序就向外部机构举报的人员,法律不予保护。澳大利亚规定,举报人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将涉及公共利益的举报内容透露给记者,包括:主管机构作出不予调查的规定;调查后未采取任何行动;收到举报后6个月未通知举报人。举报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任何人有合理理由时,都有权向主管部门善意地报告违规行为。但遵纪守法更是每个公民必须首先做到的,任何行为都应该在法律规定下进行,否则就是侵犯他人隐私。如何规范网民举报打击腐败的热情,英国、澳大利亚等过的经验值得借鉴。

三是普及举报知识,提高举报质量。纪委、反贪等反腐部门应制定举报实施细则,将举报法规公之于众,让每个网民了解举报法规知识。引导公众如何收集有用信息,怎样举报,建立专门受理举报网站外,更多的是加强宣传什么是受贿,什么是渎职侵权侵占,培养公众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学习如何用好举报这一反腐利器。四是有报必答,确保举报积极性。有举报就一定要查,查完后通报进展情况,反馈结果,提高公众参与举报的积极性。如全年每天24小时受理举报。并承诺,48小时内对公民的举报作出回应;两个工作日内对非贪污性质的举报作出回应;两个工日内对要求提供防贪意见或资料的人员作出回应。不论举报问题的大小,都要进行分析,认为有成案可能的立即展开调查;认为有犯罪可能但事实尚待查实的,由快速调查小组初查,查证后深入调查。无论结果如何及时通报举报人。举报人对处理结果不满的可以向社会媒体反映。

第三篇: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的互联网在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因素,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对行为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为倡导良好网络道德,培养文明网络行为,在今年9月20日中央文明办秘书组、未成年人工作组、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各部门共同举行“构建网络道德,树立网络新风”活动,共同探讨网络道德问题,旨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一个完整道德标准,而且它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更加显著,这就更加加大了网络道德建设的难度。在我国,网络的发展和监管并不成熟,这样不成熟的环境下,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到处存在,主要表现为散布虚假信息,黑客攻击骚扰,传播垃圾邮件,论坛聊天侮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暴力,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等不道德行为。这不仅使道德标准变得模糊化,而且网络的不良行为也对现实道德起了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网络道德建设也是互联网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广大网民的要求,在互联网发展的近十年里,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越大就越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调节大家的行为。其次也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要求,网民的主力军是青少年,青少年本身道德发展有自己的特征,容易受外界影响,网络的不道德行为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影响。最后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虚拟网络的背后有活生生的实体存在。网络上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到现实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社会道德形成影响。所以网络道德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关于网络道德建设我有以下的观点和建议。第一,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加强互联网络的法制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道德建设工作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二,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创建网络文明。网络机构和广大网名是网络的主要参与者,政府的监管和调控只是辅助性的,关键还在于网络机构的自律和网民的监督。首先网络从业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文明网站;其次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培养和引导网民的文明意识,自觉遵守正确的网上道德准则使网上不道德不健康内容最终因没有滋生的土壤而自行消失。第三,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培养,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融为一体,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使德育更具实效性。同时还要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使青年大学生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第四,推行实名制,真正使网上的虚拟和真实的社会结合起来,解决真实身份隐藏的问题, 使实名制下的网民更加理性地为自身言行负责,避免匿名化状态下的种种弊端。

最后,我想说的是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不管是加大立法力度,还是加强监管范围,都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我们每个网民,每个网络建设者加强自律,增强自我道德模范意识,让网络道德得到发扬,让网络环境得到美化,给每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一个有道德、有秩序的和谐的虚拟的世界。

第四篇:建设小学2008学反邪教工作计划

为使广大学生认清邪教的危害,增强抵御邪教的免疫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结合我校实际,集聚资源,整合优势,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健全、完善学校反邪教教育网络

1、健全、完善学校反邪教的领导组织工作机构,建设小学2008学反邪教工作计划。研究本校反邪教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部署2008年反邪教教育工作的新任务。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反邪教教育的教材和最新的相关信息资料。

2、高度重视中学生的预防教育工作,崇尚科学,把对中学生的反对邪教的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确定学校主要领导负责,政教处具体落实措施,班主任作为班级反邪教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教师,组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工作。

3、加强对学生的预防和监控。要把反邪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教育与预防相结合。

二、建立健全学校反邪教预防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学生监控报告制度。如发现学生有从事封建迷信、邪教活动,必须尽早制止、教育,或立即报告中心学校和反邪教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邪教活动隐瞒不报或有意迟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健全学校回访教育制度,学校工作计划《建设小学2008学反邪教工作计划》。学校在家长会上,要适时、适度地向学生家长开展反邪教宣传。··

3、建立定期考核督查制度。要结合学校考核工作安排,将反邪教工作考核列入学校、班级考核内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罚。

三、以多种形式开展反邪教预防教育工作

1、广泛开展“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进课堂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一到两课时的反邪教教育课或活动,通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在校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比较系统的崇尚科学教育,确保在校生充分认识邪教的危害,增强讲科学的能力。

2通过观看图片展、影视片等形式,结合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反邪教意识。开展“六个一”活动:①读一本好书籍;②观看一部专题教育片;③开辟一期内容丰富的反邪黑板报;④举办一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⑤开展一次反邪教宣誓签名活动;⑥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邪教进我家”的宣传活动。

3、加强与村委、学生家庭反邪教育的合作,通过村委、家长学校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反邪教活动,形成学校为主、村委配合、家庭合作的教育社会化体系。

4、收齐、整理反邪教教育工作资料。

··

··

附:建设小学反邪警示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杨英··

··副组长:王秀智·

··成员:全体教师··

建设小学

2008.6

第五篇:浅谈做好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做好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垫江第七中学校

郭田平

对于当前邪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应该明确邪教的产生和蔓延有文化、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但是,它之所以久禁不止,更多的来说应是经济、文化的根源。同时邪教的产生还有历史文化因素、转型期社会文化多元化对人们思想的冲击、传统迷信的复苏与泛滥、伪科学的流播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面对目前情况,对邪教的处理应在加强综合治理方面采取措施,狠下功夫。在深入开反邪教斗争中,要坚持领导重视、专群结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抵御和防范邪教活动的良好氛围,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一、全社会都要不余余力高扬科学精神

人们之所以有相信鬼神、迷信思想,或者一些有知识的人也被邪教所蒙蔽,是与人们的认识有关,但与人们缺乏科学精神更有关。所以,要首先在科技工作者中倡导科学精神。因为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主体,也是弘扬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主体。只有依靠科技工作者才能得以实践和传播科学精神。其次,构建科学精神还要提高大众的科学意识和素质。加强城乡科普设施和阵地建设,深化科普村村通宣传栏,推进乡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以提高广大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在对民间信仰的神鬼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移易改造,引导人们朝向科学无神论的思想上发展。第二、切实关注民生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形势,社会人文关怀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希望被重视、中年人希望减轻压力、青年人需要解除迷惘,这都会促使寻找伦理性的社会关怀。正当的社会关怀得不到,欺骗性的关怀就会趁虚而入,邪教教义就是这种欺骗性的关怀。因而重视人文关怀是防止人们被邪教吸引的重要手段。既要倡导科学精神,也要倡导人文精神,重视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把人文关怀落实于最急迫之处。就目前来看,应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以缓解弱势群体因经济困顿而引起的无助、失望、悲观的心理。特别要注重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另外,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老专家的优势,以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平台,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第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与媒体宣传、科研力量等在防范邪教中的作用

重视舆论监督、宣传媒体、科研力量方面的建设,以充分暴露邪教的本来面目,防止人们不明真相而陷入其中。要防治邪教,敢于让揭露社会丑陋现象的言论出现在宣传媒体上,不要怕“烧香鬼出来”,要发挥科研资源与公众教育网络在控防邪教中的作用。邪教的本质、危害、活动情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才能传达给民众,进而转变为公众的知识,让公众在认清邪教的基础上与邪教绝缘。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百诗百画”展板为依托,利用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相信科学、远离邪教的教育,利用科普画廊、科普展箱等社区文化设施进行不参与邪教活动的宣传等。

第四、充分展开送科学下乡活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反邪教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邪教工作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要“三下乡”、“常下乡”,针对农民、社区离退休人员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对强身健体、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大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普及,把反邪教工作融入到日常社区和农村的服务工作之中,切实提高广大公众对各种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的辨别能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的形式进行反邪教的宣传教育,寓教于乐,倡导“科学以人为本,享受健康人生”的生活理念,这对于拓宽反邪教工作的渠道,对营造反邪教的社会氛围、正面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拒绝邪教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由于人们的专业、兴趣、爱好的宗教信仰不同,单调的、程式化的教育方法和活动方式难以得到群众的响应认同。因此,反邪教宣传工作应顺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顺应人们向往和平、向往平安、向往健康、向往美好、向往幸福的心理需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坚实的防范和抵制邪教的心理防线,使人们自觉远离邪教,抵制邪教,战胜邪教。

第五,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团结、教育绝大多数被蒙骗的群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依法处理邪教组织的工作中,要把不明真相参与邪教活动的人同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进行非法活动、蓄意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分子区别开来。对受蒙骗的群众不予追究。对构成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分子,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实际上是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处理邪教问题时,要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区分不同情况和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大多数受蒙骗的群众,要按照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要相信大多数,热情帮助那些受蒙蔽的群众认识,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

对于邪教祸国殃民尤其是捣乱破坏、涂炭生命的罪恶行径,应在加大接茬帮教力度、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加强社会治安的统一要求,坚持刑事化策略原则,对事实确凿的邪教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依律定罪,并公开证据,揭破其邪恶面目。对坚决抵制邪教活动并配合当地派出所勇敢地同邪教犯罪行径进行斗争的积极分子,如对抓获、扭送“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信徒的以及最早提供、举报各种邪教人员违法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的群众,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必要的物质奖励,以激励公众群策群力地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反邪教斗争。

第六、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信仰,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的信仰强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群众之所以在不了解邪教组织的情况下欣然加入邪教组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广大群众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认为党员、干部都是先进的,是领导,是模范,他们所做的都是对的。然而,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在邪教组织的颠覆下,没有坚定自己的信仰,成为了邪教的傀儡,他们对淳朴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起到非常恶劣的负面效应。因此,在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信仰的强化,通过他们来进行最直接的反邪教斗争。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的基础。作为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嗅觉,必须学会从政治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才能风微知著,未雨绸缪,确保广大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否则就必然会削弱党在农村的领导,使党的农村工作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千万不要上当。“法轮功”邪教等在许多场合打着伪善的旗号,吸引不明真相的人们,对此要坚持揭露,切不要把错误的、邪恶的当作正确的来宣扬,构建和谐社会,就包括消除这种不和谐的因素。

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管理。互联网的发明与利用将会改变世界,这一点正在变为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目前有关部门对互联网的管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和邪教歪理也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蔓延。这对于网民比较集中的网站,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上互联网站内容的管理,使网络向着健康的有益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根据网络传媒的特点,拓宽政治思想工作的阵地,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有效增强实施效果。

第七、与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相结合,在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创造活动中,各级反邪教协会要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物质富足而精神空虚,信仰发生危机,邪教就会乘虚而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广阔领域的奋斗目标。在加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为此,必须通过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文体部门合作,编印有利于健康的科学知识小册子,在群众中宣传普及,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科学健身的热情,要通过骨干示范带头,让尽可能多的群众参加广播操、太极拳等体育活动。要因地因时制宜,组织群众性的晨练、腰鼓、秧歌等队伍。邪教控制信徒都是打着健身的幌子作为突破口的,我们抓住用科学健身这一环节,不给邪教侵入的机会,使广大群众有机会、有条件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从根本上铲除邪教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

最终要彻底杜绝邪教的产生,做好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就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共同防范抵制邪教,铲除邪教赖以生存和蔓延的土壤。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要认清其中的反复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够一蹴而就。

下载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 强 反 邪 教 网 络 建 设 的 思 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运营现状与思考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运营现状与思考一、广播电视网络的定位与作用广播电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更多的是具有宣传媒体的性质,但不能否认它的产业性质。因此,全世......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运营现状与思考

    变、增量分成”的原则推进增值业务的开展。国务院82号文下发后,有许多省(市、区)组建了广播电视传输集团公司,使网络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为开展增值业务创造了条件。4.开拓市尝引导......

    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的思考 作者:admin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事业生机勃勃。这一切都同我们保......

    网络诈骗犯罪案引发思考探讨(共5则)

    一、典型案例1、2009年3月17日,**市赫山区谢某仁来赫山经侦大队报案称:2009年1月,谢某仁的长兄谢某成接到江西吉安市宏泰实业有限公司的电话要求其代销“滤净隔”产品,同年2月谢......

    村反邪教督查机制建设

    ***村反邪教督查机制 1、总则 1.1遵循求实性原则。既反映成绩,又反映问题,严禁弄虚作假。 1.2遵循时效性原则。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尤其是上级督办的事项,防止拖沓延误。......

    反邪教平安建设(精选多篇)

    反邪教 宣传知识 一、什么是邪教: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形成反社会的邪说,并以此作为对其成员进行精神控制的手段,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非法组织。 二、哪些是邪教:法轮功、......

    网络研修的思考

    网络研修的思考边昭学校 贺玉英上一次参加博客大赛以后,我得了第二名,很多同事和朋友们全在我的前面,可是我发现,我一点也不难过,而是更加的欣慰和平静。因为,在网络平台里,我得到......

    关于网络营销策划的思考

    08旅二 陈姝历 4号 摘要: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经济时代,网络营销构成了“21世纪营销领域的创新焦点”。文章阐述了旅游网络营销在销售渠道和营销理念上的变革,深入分析了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