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办理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特点
当前办理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建议对策
相对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权力,也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载体。近日,四川省资阳市两级检察院对2006年以来办理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交通肇事案件361件362人,审查后提起公诉318件319人,不起诉30件30人,其中相对不起诉29件29人。主要特点有:一是案件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全市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交通肇事案件2006年为5件5人、2007年为8件8人、2008年截止9月底为16件16人。二是采取羁押强制措施比率较低。2006以来受理审查起诉的交通肇事嫌疑人362人,其中批准逮捕的70人,被采取羁押强制措施的仅占19.34%。三是相对不诉率与缓刑率反差较大。2006年以来交通肇事案件中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29件29人,占案件总数的8%。而同期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交通肇事案件判处缓刑的304件305人,占案件总数的95.6%。四是适用相对不诉对象均具备自首和积极施救等情节,并且经济赔偿到位,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所办理的相对不起诉的交通肇事案件中,被不起诉人在交通肇事后都能积极实施抢救,并拨打“110”投案自首,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同时积极给予被害人家庭经济赔偿,而且赔偿额度大大超过了死亡赔偿金的额度,从心理和经济上进行双重慰籍,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二、存在的问题
1、执法观念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由于落后执法观念的影响和“严打”从重从快的惯性思维,使一些办案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宁“严”勿“宽”、“求稳怕错”,未能充分认识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未能认识到不起诉所具有的提高诉讼效率、化解矛盾纠纷、教育感化挽救犯罪嫌疑人、减少社会对抗等特点,对于可诉可不诉的案件,大多不愿提出相对不起诉的意见,往往是一诉了之、方便省事。
2、心存顾虑不敢大胆适用。目前,办案中一般把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小、积极认罪悔过、主动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等作为交通肇事案件不起诉的重要条件,一些办案人员担心人民群众会产生交通肇事可以“花钱恕罪”的质疑;同时近年来交通肇事案件发案率越来越高,从2006年以来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看,交通肇事案件数量仅次于盗窃、抢劫和故意伤害案件,而其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案件呈越来越多的趋势,一些办案人员担心如果大量对此类案件作不起诉处理,会被认为打击不力放纵犯罪,被怀疑徇私枉法,从而不敢大胆适用相对不起诉。
3、适用标准难以准确把握。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作不起诉决定,最高检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提出“可诉可不诉的不诉”,但办案实践中如何理解把握“犯罪情节轻微”、“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分歧较大。尽管最高检在修改不起诉案件标准时提出了不起诉五种情形,四川省检察院对相对不起诉的条件规定了十三种情形,但均未包括过失犯罪。那么对犯罪情节较轻,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小,认罪悔过、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的交通肇事案件能否适用不起诉,检察机关内部以及与侦查、审判等机关之间认识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易导致执法随意性,造成宽严不一,甚至对不起诉决定产生抵触。
4、外部监督机制缺位。检察机关作不起诉决定是集控诉、裁判一体,但目前检察机关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不起诉,大多仅由检委会研究决定、报上级检察院备案,公安机关、被害人、被不起诉人主要通过事后监督,尚无其他外部监督方式对相对不起诉决定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5、对听取被害人意见重视不够。按有关规定,检察机关对存在较大争议并且在当地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拟作不起诉进行公开审查时应听取被害人的意见,但一般交通肇事案件并不属此列;尽管法律规定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但对被害人能否参与到作出不起诉决定的过程中没有相关规定,这就使得实践中大多数的相对不起诉案件并未认真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即使听取了也未充分予以考虑。
三、对策建议
1、转变执法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办案意识,充分认识交通肇事犯罪属于过失犯罪,大多数肇事者只是由于一时疏忽而造成事故,其主观恶性不深,在处理这类案件过程中,依法适当地进行轻缓化处理,不仅能使受害人家属及时得到经济赔偿,心理上得到安慰,避免了起诉后经济赔偿执行难的问题,对犯罪嫌疑人既体现惩罚与宽大、打击与挽救的刑事政策,又可以避免嫌疑人被关押而“交叉感染”,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可提高办案效率,降低诉讼成本,节省司法资源。
2、明确适用标准。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细则,明确适用的范围、程序和宽严标准,增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在政策执行上出现随意性。检察机关与公安、法院加强联系沟通,统一认识,针对交通肇事案件轻缓化处理出台可操作性强的统一标准,避免执法随意性,确保宽严有度。
3、规范适用程序。一是严格决定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承办人提出、主诉检察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呈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公开宣布等相对不起诉程序。二是充分听取被害人及家属的意见。规定认真核实被害人及其家属所书写请求书的真伪以及书写的内容是否真实意思的表示,赔偿款项是否已经足额到位,被害人及其家属是否内心确以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予以谅解,对适用相对不起诉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被害人及其家属是否接受。三是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依法提出量刑建议。对于达成刑事和解的案件并不必然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决定,而是根据该类案件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认罪悔罪表现、损害程度等方面综合权衡,从而分别作出不起诉处理决定或依法起诉到法院后在量刑建议中发表从宽意见。四是强化对被不起诉人的后续监督管理。探索对相对不起诉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引导被不起诉人回归社会后遵纪守法,以达到办案的最佳社会效果。
4、引入外部监督。在加强本院纪检监察、案件考评或案件督导组定期对相对不起诉的交通肇事案件进行复查等内部监督的同时,可以尝试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察委员会或引入人民监督员对此类案件的决定过程进行外部监督,明确人民监督员对拟作不起诉的交通肇事案件有不同意见的,检察机关应当认真进行复议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公正实效。
5、加强法制宣传。一方面加强向社会各界宣传宽严相济的轻缓刑事政策,尤其是交通肇事案件轻缓化处理对被害人及家属的慰藉补偿作用、对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挽救作用、对司法办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避免人民群众对此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使驾驶人员深知交通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彻底消除能“花钱恕罪”的侥幸心理,严格遵纪守法,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构建平安和谐的良好环境。(蒋敏 刘莉)
第二篇: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2007
为了依法行使不起诉权,保证不起诉案件的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属于达到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
人民检察院对于经过补充侦查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作撤案处理或者重新侦查;侦查机关坚持移送的,经检察长决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不起诉处理。
(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符合上述条件,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决定不起诉: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老年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
2.因亲友、邻里及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的;
3.初次实施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的;
4.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 5.群体性事件引起的刑事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属于一般参与者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不起诉决定:
1.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
2.一人犯数罪的;
3.犯罪嫌疑人有脱逃行为或者构成累犯的;
4.犯罪嫌疑人系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而从犯已被提起公诉或者已被判处刑罚的;
5.共同犯罪中的同案犯,一并起诉、审理更为适宜的;
6.犯罪后订立攻守同盟,毁灭证据,逃避或者对抗侦查的;
7.因犯罪行为给国家或者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有严重政治影响的;
8.需要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9.其他不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不起诉处理的。
(四)其他情形
1.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法律适用、诉讼程序、法律监督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参照《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中“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部分的相关规定执行;
2.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3.对需要进行公开审查的不起诉案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审查;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和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不起诉的案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5.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处理的,应由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意见;
6.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决定的,应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7.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侦查机关。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8.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应当书面通知作出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或者执行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解除扣押、冻结;
9.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没收其违法所得的,应当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0.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者提请复核的,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 11.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应当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不起诉错误
1.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
2.对应当提起公诉的案件或者不符合不起诉法定条件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3.对定罪的证据确实、充分,仅是影响量刑的证据不足或者对界定此罪与彼罪有不同认识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4.适用不起诉法律条文(款)错误的;
5.经审查确认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被上级检察机关依法撤销的; 6.具有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造成不起诉错误的。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不起诉质量不高
1.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法律适用、诉讼程序、法律监督以及符合刑事政策要求等方面的不起诉质量不高的情形,参照《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中“起诉案件质量不高”部分的相关规定执行;
2.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处理,未由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意见的;
3.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未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
4.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而没有报送的;
5.未按有关规定对不起诉案件进行公开审查的;
6.没有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或者没有向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侦查机关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或者没有将在押的被不起诉人立即释放的;
7.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没有书面通知有关机关解除扣押、冻结,或者直接解除了扣押、冻结的;
8.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的,没有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的;
9.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没有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
10.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没有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的;
11.具有其他违反法律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规定的情形,影响了不起诉质量,但不属于不起诉错误的。
第三篇: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
([2001]高检诉发第11号 2001年3月5日)
为了依法行使不起诉权,保证不起诉案件的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对于经过补充侦查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作撤案处理或者重新侦查;侦查机关坚持移送,经检察长决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不起诉处理。
(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不起诉决定:
1、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
2、一人犯罪数的;
3、犯罪嫌疑人有逃脱行为或者系刑满释放后五年内犯罪的;
4、犯罪嫌疑人系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而从犯已被提起公诉或者已被判处刑罚的;
5、共同犯罪中的同案犯,一并起诉、审理更为适宜的;
6、犯罪后订立攻守同盟,毁灭证据,逃避或者对抗侦查的;
7、因犯罪行为给国家或者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有严重政治影响的;
8、需要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四)其他质量标准
1、本院有案件管辖权;
2、符合回避条件的人员依法应当回避;
3、强制措施适用恰当;
4、依法讯问了犯罪嫌疑人,听取了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5、在法定期限内审结;
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办案程序;
7、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和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不起诉的案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8、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侦查机关。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9、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应当书面通知作出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或者执行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解除扣押、冻结;
10、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没收其违法所得的,应当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1、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者提请复核的,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
12、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应当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13、人民检察院发现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应当依法撤销不起诉决定,予以纠正;
14、不起诉文书应当符合文书规范。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起诉错误
1、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
2、适用强制措施不当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3、对不符合不起诉法定条件的案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的;
4、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或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的;
5、对定罪的证据确实、充分,仅是影响量刑的证据不足或是对界定此罪与彼罪有不同认识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的;
6、适用法律不当,混淆三种不同性质的不起诉适用条件的;
7、办理不起诉案件不符合本标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8、没有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或者没有向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侦查机关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或者没有将在押的被不起诉人立即释放,造成严重后果的;
9、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没有书面通知有关机关解除扣押、冻结,或者直接解除扣押、冻结,造成严重后果的;
10、人民检察院发现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应当予以纠正而不纠正的;
11、具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情形的。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起诉质量不高
1、没有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2、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告知当事人的事项没有依法告知;
3、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没有依法回避;
4、超过了法定期限或者违反了其他法定办案程序,但不属于工作重大失误的;
5、适用强制措施不当,但后果不严重的;
6、对侦查中的违法行为没有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的;
7、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意见或书面纠正意见而没有依法提出的;
8、法律文书或者工作文书不规范的;
9、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而没有报送的;
10、没有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或者没有向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不起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侦查机关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或者没有将在押的被不起诉人立即释放,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11、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没有书面通知有关机关解除扣押、冻结,或者直接解除了扣押、冻结,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12、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的,没的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或者直接作出了行政处罚、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处理决定的;
13、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的,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的,人民检察院没有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
14、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没有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的;
15、具有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但不属于工作重大失误的。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日期:2001年03月05日 实施日期:2001年03月05日(中央法规)
第四篇: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和《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07]高检诉发63号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关于印发《人民检察
院
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和《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的通
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军事检察院刑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诉处:
为了落实2006年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在公诉工作中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依法行使起诉权、不起诉权,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公诉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我厅对《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2001]高检诉发第11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执行当中遇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提出意见并及时报告我厅。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
为了依法行使起诉权,保证起诉案件的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起诉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属于达到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一)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 1.指控的被告人的身份,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动机、目的、危害后果以及其他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情节清楚;
2.无遗漏犯罪事实; 3.无遗漏被告人。(二)证据确实、充分
1.证明案件事实和情节的证据合法有效,依据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排除非法证据;
2.证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和证据确实、充分;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能够合理排除;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排他性。(三)适用法律正确
1.认定的犯罪性质和罪名准确; 2.认定的一罪或者数罪正确;
3.认定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准确; 4.认定共同犯罪的各被告人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和责任恰当:
5.引用法律条文准确、完整。(四)诉讼程序合法 1.本院有案件管辖权;
2.符合回避条件的人员依法回避; 3.适用强制措施正确;
4.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5.依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 6.在法定期限内审结,未超期羁押;
7.遵守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的其他办案程序。
(五)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1.依法对侦查、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2.依法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意见或书面纠正意见; 3.对发现的犯罪线索,及时进行初查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4.依法追诉漏罪、漏犯;
5.依法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六)符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
1.充分考虑起诉的必要性,可诉可不诉的不诉; 2.正确适用量刑建议,根据具体案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或者从严处罚的量刑建议;
3.对符合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适用快速办理机制进行处理;
4.对符合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建议或同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5.对符合条件的被告人认罪的刑事案件,建议或同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理;
6.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方式应符合有关特殊规定。
(七)其他情形 1.犯罪行为造成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损失,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依法提起;
2.依法应当移送或者作出处理的有关证据材料、扣押款物、非法所得及其孳息等,移送有关机关或者依法作出处理,证明文件完备;
3.法律文书、工作文书符合有关规范。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起诉错误 1.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而提起公诉的;
2.对不构成犯罪的人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提起公诉的; 3.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经审查确认起诉确有错误的; 4.案件撤回起诉,经审查确认起诉确有错误的; 5.具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造成起诉错误的。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起诉质量不高 1.认定事实、情节有误或者遗漏部分犯罪事实的; 2.没有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尚未造成错案的; 3.遗漏认定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的;
4.对共同犯罪的各被告人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和责任认定严重不当的;
5.没有依法变更起诉、追加起诉,或者适用变更起诉、追加起诉明显不当的;
6.引用法律条文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
7.在出庭讯问被告人和举证、质证、辩论中有明显失误的;
8.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没有依法回避的;
9.没有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或没有依法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的; 10.没有依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的;
11.超过了法定办案期限,或者具有超期羁押情形的; 12.适用强制措施错误或者明显不当的; 13.没有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
14.办理案件明显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求的; 15.依法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提起的; 16.依法应当移送或者作出处理的有关证据材料、扣押款物、非法所得及其孳息等,没有移送有关机关,或者没有依法作出处理,证明文件不完备的;
17.法律文书、工作文书不符合有关规范的; 18.具有其他违反法律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规定的情形,影响了起诉质量,但不属于起诉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
为了依法行使不起诉权,保证不起诉案件的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属于达到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
人民检察院对于经过补充侦查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作撤案处理或者重新侦查;侦查机关坚持移送的,经检察长决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不起诉处理。
(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决定。
对符合上述条件,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决定不起诉: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老年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
2.因亲友、邻里及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的;
3.初次实施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的; 4.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
5.群体性事件引起的刑事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属于一般参与者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不起诉决定: 1.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 2.一人犯数罪的; 3.犯罪嫌疑人有脱逃行为或者构成累犯的; 4.犯罪嫌疑人系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而从犯已被提起公诉或者已被判处刑罚的;
5.共同犯罪中的同案犯,一并起诉、审理更为适宜的; 6.犯罪后订立攻守同盟,毁灭证据,逃避或者对抗侦查的;
7.因犯罪行为给国家或者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有严重政治影响的;
8.需要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9.其他不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不起诉处理的。(四)其他情形
1.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法律适用、诉讼程序、法律监督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参照《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中“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部分的相关规定执行;
2.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3.对需要进行公开审查的不起诉案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审查;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和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不起诉的案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5.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处理的,应由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意见;
6.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决定的,应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7.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侦查机关。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8.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应当书面通知作出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或者执行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解除扣押、冻结;
9.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没收其违法所得的,应当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0.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者提请复核的,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
11.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应当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不起诉错误 1.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
2.对应当提起公诉的案件或者不符合不起诉法定条件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3.对定罪的证据确实、充分,仅是影响量刑的证据不足或者对界定此罪与彼罪有不同认识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4.适用不起诉法律条文(款)错误的;
5.经审查确认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被上级检察机关依法撤销的;
6.具有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造成不起诉错误的。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不起诉质量不高 1.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法律适用、诉讼程序、法律监督以及符合刑事政策要求等方面的不起诉质量不高的情形,参照《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中“起诉案件质量不高”部分的相关规定执行;
2.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处理,未由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意见的;
3.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未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
4.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而没有报送的; 5.未按有关规定对不起诉案件进行公开审查的; 6.没有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或者没有向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侦查机关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或者没有将在押的被不起诉人立即释放的;
7.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没有书面通知有关机关解除扣押、冻结,或者直接解除了扣押、冻结的; 8.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的,没有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的;
9.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没有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
10.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没有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的;
11.具有其他违反法律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规定的情形,影响了不起诉质量,但不属于不起诉错误的。
第五篇: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法律
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法律.txt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朋友,就是将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_百度法律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法律
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2001]高检诉发第11号 2001年3月5日)
为了依法行使不起诉权,保证不起诉案件的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对于经过补充侦查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作撤案处理或者重新侦查;侦查机关坚持移送,经检察长决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不起诉处理。
(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不起诉决定:
1、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
2、一人犯罪数的;
3、犯罪嫌疑人有逃脱行为或者系刑满释放后五年内犯罪的;
4、犯罪嫌疑人系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而从犯已被提起公诉或者已被判处刑罚的;
5、共同犯罪中的同案犯,一并起诉、审理更为适宜的;
6、犯罪后订立攻守同盟,毁灭证据,逃避或者对抗侦查的;
7、因犯罪行为给国家或者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有严重政治影响的;
8、需要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四)其他质量标准
1、本院有案件管辖权;
2、符合回避条件的人员依法应当回避;
3、强制措施适用恰当;
4、依法讯问了犯罪嫌疑人,听取了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5、在法定期限内审结;
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办案程序;
7、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和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不起诉的案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8、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侦查机关。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9、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应当书面通知作出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或者执行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解除扣押、冻结;
10、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没收其违法所得的,应当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1、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者提请复核的,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
12、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应当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13、人民检察院发现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应当依法撤销不起诉决定,予以纠正;
14、不起诉文书应当符合文书规范。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起诉错误
1、本院没有案件管辖权;
2、适用强制措施不当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3、对不符合不起诉法定条件的案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的;
4、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或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的;
5、对定罪的证据确实、充分,仅是影响量刑的证据不足或是对界定此罪与彼罪有不同认识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的;
6、适用法律不当,混淆三种不同性质的不起诉适用条件的;
7、办理不起诉案件不符合本标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8、没有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或者没有向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侦查机关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或者没有将在押的被不起诉人立即释放,造成严重后果的;
9、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没有书面通知有关机关解除扣押、冻结,或者直接解除扣押、冻结,造成严重后果的;
10、人民检察院发现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应当予以纠正而不纠正的;
11、具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情形的。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起诉质量不高
1、没有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2、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告知当事人的事项没有依法告知;
3、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没有依法回避;
4、超过了法定期限或者违反了其他法定办案程序,但不属于工作重大失误的;
5、适用强制措施不当,但后果不严重的;
6、对侦查中的违法行为没有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的;
7、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意见或书面纠正意见而没有依法提出的;
8、法律文书或者工作文书不规范的;
9、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而没有报送的;
10、没有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或者没有向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不起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侦查机关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或者没有将在押的被不起诉人立即释放,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11、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的,没有书面通知有关机关解除扣押、冻结,或者直接解除了扣押、冻结,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12、需要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的,没的提出书面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或者直接作出了行政处罚、处分或没收其违法所得处理决定的;
13、侦查机关对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的,被不起诉人或者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的,人民检察院没有及时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
14、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被不起诉人起诉的通知后,没有将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依据的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的;
15、具有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但不属于工作重大失误的。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日期:2001年03月05日 实施日期:2001年03月05日(中央法规)
©2010 Baidu 此内容系百度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百度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