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监会关于保险中介机构的部门规章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
保监中介〔2012〕202号
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各保监局: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激励行为,防范化解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严格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1333号)实施股权激励,不得采取将股权激励与公司上市简单挂钩、夸大公司上市带来的收益等手段,诱导公众成为销售人员,诱导销售人员、客户购买与其真实保险需求不匹配的保险产品。
二、各保监局要继续坚持“抓早抓小、从重从快”的原则,进一步规范辖区内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重点关注上市计划与股权激励挂钩、业务发展速度和业务结构异常的机构,严格督促其认真自查自纠,切实承担风险管控责任,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关于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和部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市场准入许可工作的通知
保监中介〔2012〕324号
各保监局:
为贯彻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保险代理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确保保险代理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我会经研究决定,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许可;暂停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所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资格核准。各保监局要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中介集团和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
下一步,我会将修改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保险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发挥保险经纪公司
促进保险创新作用的意见
保监发〔2013〕16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
近年来,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充分发挥优势,在丰富保险产品、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市场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发挥保险经纪公司的作用,促进保险创新,保护其积极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保险经纪公司是推动保险创新的重要力量。保险经纪公司是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深化保险市场功能和提升保险市场效率。它们贴近市场、贴近保险消费者,熟悉特定领域风险,可以推动创新承保机制,拓宽保险覆盖面;可以推动开发保险产品,有效满足保险消费者需求;可以推动改进保险服务体系,提升保险业服务水平。
二、鼓励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公司积极合作推动保险创新。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在风险数据积累、专业人才储备、保险产品研发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备了扎实基础,鼓励保险公司在完善自身保险产品研发机制的同时,积极加强与保险经纪公司合作,发挥保险经纪公司优势,探索建立数据共享和服务联动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协同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和保险产品开发。
三、尊重和体现保险经纪公司推动保险创新的劳动成果。鼓励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展示保险经纪公司在设计保险条款、开发保险产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充分保护他们参与保险创新的积极性。保险公司使用保险经纪公司单独开发或者联合开发的保险条款、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应当在向监管部门报备产品时予以阐明,可以在保单上进行专门说明或者明确标示。特别是保险经纪公司提出合理要求的,保险公司应当尊重保险经纪公司的意愿。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关于进一步明确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发〔2013〕44号
各保监局:
为贯彻落实《关于修改〈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的决定》(保监会令2013年第6号)、《关于修改〈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的决定》(保监会令2013年第7号)(以下简称两个《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两个《决定》颁布前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司,注册资本金不足人民币5000万元的,只能在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二、两个《决定》颁布前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司,注册资本金不足人民币5000万元,且已经在注册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可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三、汽车生产、销售、维修和运输等相关汽车企业,为实行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投资设立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应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经营区域仅限于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且公司名称应当包含“汽车保险销售”或“汽车保险代理”字样。
四、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注册资本金应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两个《决定》颁布前已经依法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除外。
五、铁路、旅游、交通运输、银行、邮政等企业为实行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投资设立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可参照本通知第三项规定执行。
各保监局要严格按照《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继续全面受理和审批保险经纪机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公估机构的设立申请,认真做好保险中介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工作,做到及时受理、依法审批、提高效率。
相关文件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关于依法严肃处理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机构
和责任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中介[2010]248号
颁布时间:2010-03-16
各保监局:
为了把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树立监管权威,依法加强对违法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现将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各保监局在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工作中,应当注意发现违法违规线索,收集相关证据,对违法违规行为查深查透查实,依法严肃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应当视不同情形追究管理责任,给予行政处罚或者向司法机关移送。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查处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应当依法同时处罚违法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责任人员包括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等,其认定包括但不限于违法违规机构本级人员。
三、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本级或者上级机构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决策、指挥、组织、参与本级或者下级机构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活动的;
(二)指使、教唆、直接或者间接授意本级或者下级机构利用中介业务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
(三)有直接管理职责,发现本级或者下级机构有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制止的。
四、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较为普遍或较为严重,在对保险公司和责任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应当根据《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保监发[2010]12号),追究本级或者上级机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等的责任。
五、查处辖内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处罚保险总公司相关责任人员的,保监局应当向保监会提出具体处罚意见。
六、各保监局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确定的范围内,对照本通知精神,结合辖内实际,具体把握处罚尺度。
七、查处辖内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需要追究保险中介机构相关人员责任的,参照本通知执行。
在执行本通知中有何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映。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三月十六日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修订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09-09-28
问:修订出台三个规章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保险中介市场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从1999年第1家保险中介机构设立至今,经过十年的发展,全国现有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864家、保险经纪机构362家、保险公估机构280家,2008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515.04亿元,同比增长44.08%。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理念、体制、机制、专业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保险市场也对保险中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契合新《保险法》对现有规章进行修改。新《保险法》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保险专业中介监管也需要及时梳理已有的法规,做好与新《保险法》的衔接工作。新的三个规章,主要对市场准入、经营规则、市场退出、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问:三部规章的修改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一是顺应了保险中介行业快速发展需要,有利于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中介机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资本实力的提升。
二是更加注重对被保险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有利于保证保险中介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方向。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保险中介监管制度体系,是依法、科学、有效监管的重要保障。
问:新规章在哪几个方面做出了重大修改?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一是明确保险中介活动当事人权利义务,增加了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条款,例如,完善保证金与职业责任险制度、强化中介机构的告知义务、增加经纪机构对保险产品承保公司的说明义务和对产品的分析责任等;二是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规定中介机构不得委托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保险中介业务,细化了关于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禁止性规定,并明确了法律责任。
二、监管重点更加突出。将监管重心转移到关注市场、关注风险上来,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对具体经营行为的干预,注重运用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
三、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强化了对机构高管及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强化了对保险中介交易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加大了对保险中介机构虚构业务、套取费用、销售假保单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了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业务、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手段。
四、市场准入标准适当提高。一是将经纪机构、全国性代理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调整为1000万元,将经营区域为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理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提高到200万元;二是对股东的投资资质提出要求,要求股东、发起人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记录;三是提高了高管任职的资格条件。
五、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与整合的作用,提高保险中介业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在全国开展业务;二是允许成立以“保险销售”为名称的专业代理机构;三是允许保险公估机构从事风险管理咨询业务;四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07-11-29
保监发〔2007〕107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深圳、北京、湖北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市场主体迅速增加,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增强,在促进保险产品销售、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完善保险市场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保险中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险业发展大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保险中介市场的意义
保险中介是连接保险公司和广大投保人的桥梁和纽带,是保险业服务社会的窗口。作为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和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保险中介市场已经成为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保险中介市场是保险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保险越发达,保险中介越重要。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扩大保险覆盖面,满足全社会的保险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保险覆盖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其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发展保险中介市场,发挥保险中介在保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开拓新的保险领域,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完善保险市场机制,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顺应了保险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趋势,符合保险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在保险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效率,优化保险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推动保险公司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没有理顺,保险公司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经营效率不高。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支持和引导保险中介参与保险产业分工,对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发挥保险在综合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保险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行业、各领域的风险隐患也日益显露。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中介点多面广,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是保险业参与综合风险管理的重要力量。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保险中介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有利于发挥保险功能,提升保险业的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保险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保险需求将日益增长,保险中介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成为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精神,着力解决保险中介与经济社会和保险业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保险中介市场,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诚信规范、核心竞争力强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险中介市场。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市场,积极发展保险营销,规范发展保险兼业代理市场,优化完善保险中介市场结构;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支持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保险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加强诚信建设和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的从业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和改善监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当前保险市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尤为滞后,其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三、大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不断壮大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群体,促进保险代理、经纪、公估协调发展。支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重组与并购,推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有影响力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全国性服务网络。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引导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内控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鼓励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结合区域特点和市场实际,创新经营模式,挖掘市场潜力,拓展服务领域。发挥保险代理机构贴近投保人、效率高、灵活性强的特点,支持保险代理机构深入农村、乡镇、社区,服务千家万户,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便捷周到的保险服务。发挥保险经纪机构的专业优势,鼓励保险经纪机构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各个行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积极参与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保险经纪机构在高风险领域、高科技保险、重大项目保险的承保和理赔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开展面向家庭和个人的理财咨询服务。发展再保险经纪业务,促进再保险市场发展。发展保险公估机构,完善保险公估法律制度,提高保险理赔科学性、公正性,化解理赔纠纷。鼓励保险公估机构开展保险欺诈案件调查工作和保险标的风险查勘业务。
四、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提升保险营销市场信用
保险公司要树立长远发展战略,加大对保险营销渠道的培育和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保险营销长远健康发展;建立保险营销服务标准,完善招募、培训、考核、激励、惩戒等各项保险营销管理制度,提升保险营销服务质量;加强保险营销队伍管控,落实保险营销员持证上岗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保险营销队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队伍素质,着力解决销售误导问题。
探索建立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资格管理制度,针对投资型保险、健康保险等复杂产品建立更高层次的销售资格要求,促进保险营销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研究建立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管理制度,稳定和发展农村保险营销队伍。建设保险营销员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规范保险营销员流动管理。加强对保险营销队伍的正面宣传和引导。表彰保险营销员先进典型,树立诚信优质服务的保险营销行业形象。
借鉴国际经验,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佣金制度,提高保险营销员收入水平,鼓励保险公司为保险营销员提供意外伤害、医疗、养老等商业保险保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完善营销员权益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险营销员的社会保障待遇。
五、规范发展保险兼业代理,充分发挥相关行业资源优势
探索银行、邮政等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深层次合作的途径和方式,鼓励其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保险公司开发和设计适合银行、邮政等渠道的保险产品。
严格保险兼业代理准入制度,强化许可证管理,规范审批流程,规范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市场行为,打击利用垄断地位或行业特权损害投保人利益的行为。落实保险兼业代理保证金制度和监管费缴纳制度。完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台账制度、保险业务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强化保险公司对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管理责任。探索建立与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联动的查处通报制度。
六、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
支持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保险产品创新、销售渠道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探索一人有限责任保险代理公司和合伙制保险中介机构,积极引导和推动保险中介机构组织形式创新。探索保险中介集团管理模式和保险专属代理公司管理模式创新。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鼓励保险中介机构以保险顾问等方式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引入保险机制。规范发展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新型销售渠道。
继续推进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提高保险中介行业国际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适时开放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市场,引导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外资机构投资我国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市场,提升我国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行业专业化水平。调整对外开放的区域结构,积极引进和支持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落户和开展保险中介业务,促进中西部保险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引导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向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薄弱环节和领域发展,促进中外保险中介机构的优势互补,形成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内外合力。注重引进国外保险中介行业的先进经营管理制度和经验,提高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水平。
七、加强诚信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行业社会信誉
培育保险中介诚信文化。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常规化。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机制。建立失信行为的发现和惩戒机制,发挥惩戒机制的警示作用。建立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营销员诚信档案,落实保险营销员挂牌展业制度,积极推动将保险中介从业人员和保险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加大诚信信息披露力度,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研究引入社会资信评估机构,建立保险中介社会评价体系,形成第三方独立公正的外部评估机制,强化保险中介机构对自身信誉形象的重视和维护。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培养一支服务诚信、专业过硬、社会形象良好的保险中介从业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保险中介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能力和合规经营水平。坚持不懈抓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监管工作,落实继续教育制度,推进从业人员分级分类考试体系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保险经纪师和中国保险公估师制度,提升从业队伍素质。
八、加强合作,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社会化经营
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主动利用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产品分销、理赔和服务,实现经营机制转换;要加强保险中介渠道管理,不断提高对销售渠道的支持力度和管控水平,加强业务外包风险的控制能力。
鼓励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建立长期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引导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明确各自定位,找准合作切入点,理顺合作机制,提高合作层次,实现保险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支持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扩大合作领域,探索在产品开发、业务管理、市场拓展、广告宣传、人员培训、理赔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实现信息系统对接,建立高效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信息交流机制。
九、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需求导向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形成进出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完善保险中介监管法规制度,大力推进监管现代化,抓紧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的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和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监管的适时性和有效性。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保险中介信息化标准,统一业务统计口径。完善保险中介财务会计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及时。加大保险中介市场监管信息披露力度,提高监管透明度。
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作为保险中介监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欺诈误导、挪用侵占保险费等损害被保险人和相关保险当事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打击保险中介机构商业贿赂行为、洗钱行为以及利用行政权力或行业垄断地位进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把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监管有效结合起来,督促保险中介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规范经营的自我约束力。坚持科学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突出重点,实行分类监管,有效地分配监管资源。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实施协同监管,发挥监管合力。
加强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引导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保险业和谐发展。
加大保险中介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保险中介的认知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政府推动的重要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保险中介机构自律公约
中国保险业协会
保险中介市场的成熟度和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水平一方面直接牵动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得失,另一方面关系到我国保险事业的前途远景;在WTO背景下,中国保险中介行业迎来了超速发展与扩张的时机,各保险中介机构应因时顺势自强不息,以积极的姿态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通过合法经营、正当竞争、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广泛合作、形成规模来实现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最高目标。本自律公约基于上述原因而制订,由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统一颁布,各保险中介机构应认真贯彻、自觉执行。
一、自律的宗旨:
维护保险中介机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中介业者市场行为,建立保险中介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保险中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自律的共同要求:
(一)遵规守纪,依法经营。
保险中介机构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保险自律公约》的规定,在核定的经营区域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经营活动,获取正当、合法的经济利益。
(二)团结合作、优势互补。
当前作为保险行业中较幼小的群体,保险中介机构应积极寻求团结与合作,只有互助联合才能形成合力,一致对外才能争取行业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各保险中介机构之间应加强联系,加深了解、互相支持、团结合作,通过经验交流、学术研讨、市场调研、业务合作等形式发掘和利用同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对于在竞争中发生的利益冲突,应本着公平合理、有利大局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三)公平竞争、珍惜名誉。
保险中介机构之间积极开展健康竞争应得到鼓励,市场竞争应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通过竞比专业技术、客户服务、增值服务等获得竞争优势。
任何机构和个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文件、资料、数据等商业秘密、散布不实信息或以监管部门、政府或法院判决、处罚作为手段贬低或诋毁同行、损害其信誉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指责和惩罚。
(四)尽职尽责、优质服务。
1、保险中介机构不论接受保险当事人何方委托,均应在切实履行对委托人的承诺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2、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应明确告知客户本机构的名称、住址、业务范围、法律责任等事项,以及客户应当知道的有关保险公司、保险条款、保险合同的内容及含义;
3、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借用行政权力或做不实、误导的广告、伪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强迫、限制、引诱、误导他人订立保险业务合同,侵犯客户的自主选择权,牟取商业利益;
4、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取得的客户资料应绝对保密,重合同,守信誉。
三、保险经纪人应扮演好客户代表的角色。
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时应基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不得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背弃对客户的承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如实向投保人转告投保声明事项,使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利益受损或未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也不得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联手有恶意欺诈保险公司的行为。
四、保险公估人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独立开展业务。
(一)保险公估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独立从事保险标的的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活动,并合理收取费用,不得向保险合同当事人出具虚假或不实的公估报告;
(二)在执业过程中不得从因保险公估而获得业务或利益的单位索取、接受经济补偿,或者在这些单位中拥有经济利益;不得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委托人非法的或具有欺诈性的要求和行为提供服务和帮助;不得为自身保险事项进行公估。
五、保险代理公司应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
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保监会核准的代理业务范围,根据保险公司委托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或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损失勘查和理赔,按双方约定向保险公司收取代理手续费。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损害被代理的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得挪用、侵占保险费、保险金或赔款,不得向客户披露虚假或不实信息,误导客户投保,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得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或不如实向投保人转告投保声明事项,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六、保险中介行业人力资源的使用及管理:
(一)保险中介机构应加强本机构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培养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险中介人才库,建立人才流动的良好渠道;
(三)因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而受到处罚,并被禁止进入保险行业的人员,各保险中介公司不得聘用。
七、效力及罚则:
本公约对各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具有约束力,各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本公约。
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公约的有效实施,如有违反本公约的行为,无论违反者是否是本会会员,各会员公司均有权向本会反映,若违规者为本会会员由本会查实后提出处理建议报中国保监会批准后执行,若违规者为非本会会员,则由本会直接报中国保监会处理。
八、执行和解释:
本公约自2002年4月 1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属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
第二篇:保监会-部门规章-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2010-5-4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6号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4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6月10日起施行。
主席 吴定富
二○一○年五月四日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持保险公司经营稳定,保护投资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保险公司股权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外资股东出资或者持股比例占公司注册资本不足25%的保险公司。
第三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保险公司股权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投资入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条 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20%。
中国保监会根据坚持战略投资、优化治理结构、避免同业竞争、维护稳健发展的原则,对于满足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主要股东,经批准,其持股比例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五条 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保险公司的股东应当用货币出资,不得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保险公司股东的出资,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并出具证明。
第七条 股东应当以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不得用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以中国保监会核准的文件和在中国保监会备案的文件为依据,对股东进行登记,并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保险公司应当确保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文件所载有关股东的内容与其实际情况一致。
第十条 股东应当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变更情况,并就其与保险公司其他股东、其他股东的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何种关联关系向保险公司做出书面说明。
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将公司股东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变更情况和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报告中国保监会。
第十一条 保险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的利益。
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严重损害保险公司利益,危及公司偿付能力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在按照要求改正前,中国保监会可以限制其股东权利;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其转让所持的保险公司股权。
第二节 股东资格
第十二条 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应当为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法人、境外金融机构,但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上市保险公司股票的除外。
中国保监会对投资入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境内企业法人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财务状况良好稳定,且有盈利;
(二)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
(三)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四)投资人为金融机构的,应当符合相应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慎监管指标要求;
(五)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境外金融机构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财务状况良好稳定,最近三个会计连续盈利;
(二)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20亿美元;
(三)国际评级机构最近三年对其长期信用评级为A级以上;
(四)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五)符合所在地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慎监管指标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持有保险公司股权15%以上,或者不足15%但直接或者间接控制该保险公司的主要股东,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三个会计连续盈利;
(二)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三)信誉良好,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章 股权变更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变更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以上的股东,或者变更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
第十七条 投资人通过证券交易所持有上市保险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以上,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5日内,由保险公司报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不符合本办法规定资格条件的投资人转让所持有的股份。
第十八条 保险公司变更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足注册资本5%的股东,应当在股权转让协议书签署后的15日内,就股权变更报中国保监会备案,上市保险公司除外。
第十九条 保险公司股权转让获中国保监会批准或者向中国保监会备案后3个月内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上市后再融资的,应当取得中国保监会的监管意见。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上市后再融资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治理结构完善;
(二)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内控体系健全,具备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公司应当自知悉其股东发生以下情况之日起1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
(一)所持保险公司股权被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者被强制执行;
(二)质押或者解质押所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
(三)变更名称;
(四)发生合并、分立;
(五)解散、破产、关闭、被接管;
(六)其他可能导致所持保险公司股权发生变化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股权采取拍卖方式进行处分的,保险公司应当于拍卖前向拍卖人告知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投资人通过拍卖竞得保险公司股权的,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格条件,并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报中国保监会批准或者备案。
第二十四条 股东质押其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应当签订股权质押合同,且不得损害其他股东和保险公司的利益。
第二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股权质押和解质押的管理,在股东名册上记载质押相关信息,并及时协助股东向有关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第二十六条 保险公司股权质权人受让保险公司股权,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格条件,并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报中国保监会批准或者备案。
第四章 材料申报
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八条 申请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投资人的以下材料:
(一)投资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范围、组织管理架构、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投资资金来源、对外投资、自身及关联机构投资入股其他金融机构的情况;
(二)投资人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投资人为境外金融机构或者主要股东的,应当提交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投资人最近三年的纳税证明和由征信机构出具的投资人征信记录;
(四)投资人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与保险公司其他投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情况说明,不存在关联关系的应当提交无关联关系情况的声明;
(五)投资人的出资协议书或者股份认购协议书及投资人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其投资的证明材料,有主管机构的,还需提交主管机构同意其投资的证明材料;
(六)投资人为金融机构的,应当提交审慎监管指标报告和所在地金融监管机构出具的监管意见;
(七)投资人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声明;
(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通过的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二)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后的股权结构;
(四)验资报告和股东出资或者减资证明;
(五)退出股东的名称、基本情况及减资金额;
(六)新增股东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有关材料;
(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条 股东转让保险公司的股权,受让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达到保险公司注册资本5%以上的,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股权转让协议,但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上市保险公司股票的除外。
受让方为新增股东的,还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有关材料。
第三十一条 股东转让保险公司的股权,受让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足保险公司注册资本5%的,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股权转让报告和股权转让协议,但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上市保险公司股票的除外。
受让方为新增股东的,还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有关材料。
第三十二条 保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上市后再融资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上市后再融资的决议,以及授权董事会处理有关事宜的决议;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上市后再融资的方案;
(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上市后再融资以后的股权结构;
(四)偿付能力与公司治理状况说明;
(五)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说明;
(六)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全部外资股东出资或者持股比例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适用外资保险公司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 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擅自增(减)注册资本、变更股东、调整股权结构的,由中国保监会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0年6月10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2000年4月1日颁布的《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暂行规定》(保监发„2000‟49号)以及2001年6月19日发布的《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1‟126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部门规章
部 门 规 章
一、班前会制度
目的:布置工作,检查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
1、每日营业开市前或早、中班交接时间召开当班员工班前会。
2、班前会的内容:
(1)检查员工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
(2)传达酒店和餐饮部当日例会精神内容;
(3)布置当日工作要求及任务;
(4)分配员工当值岗位。
3、班前会内容必须简短,明确,讲究实效。
4、召开班前会时,员工必须精神饱满,规范站立,要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
5、班前会一般由领班以上主管负责召开。
二、当班交接制度
目的:交接班头,确保上下班次的工作连贯性。
1、每一班次的当班主管,在当班时应查阅上一班次当班主观的工作记录,并在当班结束后,做好本班次的工作记录。
2、当班交接内容:
(1)酒店和餐饮部有关会议的精神和要求;
(2)本班次员工出勤情况;
(3)本班次的营业情况,包括客人对出品和服务方面的意见;
(4)餐、用具的周转情况;
(5)客人预定单情况;
(6)员工执行纪律情况等等。
3、交接工作由当班主管执行,当班主管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加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交接记录。
三、餐厅设备设施检查制度
目的: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1、餐厅服务员要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做好日常保洁工作。
2、餐厅营业前,餐厅主管和各区域负责人应对餐厅所有设备、设施例行检查,确保餐厅正常运行。
3、设备、设施检查范围如下:
(1)餐厅各种照明灯具及开关、插头等;
(2)新风和空调设备;
(3)窗帘和墙纸;
(4)桌、椅、工作台、客房用餐服务手推车和酒水车等;
(5)配合客房部检查客厕设备,如马桶、烘手机等;
(6)其他设备,如:卡式炉、咖啡保温炉、蛋糕柜、制冰机、开水器、自
1助餐炉、吐司炉等。
4、检查中如发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向工程部报修。
四、新老员工“一帮一”制度
目的:提高新员工的服务技能。
1、对新进酒店的员工,部门要挑选业务技术好和各方面要求较高的老员工负责帮带工作。
2、帮带范围和内容如下:
(1)熟悉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
(2)熟悉工作操作程序和质量要求;
(3)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技能技巧;
(4)通过老员工的自身形象和细致工作,在思想上、纪律上、生活上给予
新员工教育。
3、要签定帮带协议,公开帮带名单,开展“一帮一”竞赛。
4、帮带老员工对新员工的表现负有责任,同时,新员工的试用期转正、晋升等帮带老员工应提出意见。
5、新员工要本着虚心的态度,服从老员工安排,听从教导,多思勤动,努力使自己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五、工作报告制度
目的:加强沟通和请示,及时得到上级主管的意见。
1、下列工作各餐厅、厨房、酒吧、管事部须直接向餐饮部办公室报告:
(1)各类申购计划;
(2)员工晋升、处分、跨部门调动和人员进出手续;
(3)菜单、饮料单的变化;
(4)各类收费标准和价格变化;
(5)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6)出品和服务过程中,引起客人较大投诉的事件;
(7)事故;
(8)重大宴请活动;
(9)设备大修或改造工程;
(10)需要餐饮部出面与外部门协调的工作;
(11)财产大盘点。
2、下列工作各餐厅、厨房、管事部应抄报餐饮部办公室:
(1)部门内部管理方案和制度;
(2)内部人员调动和员工当值表;
(3)部门培训计划;
(4)部门内管理人员分工;
(5)客人对出品和服务的一般意见;
(6)员工队伍状况分析;
(7)日常设备设施维修;
(8)每天营业状况;
(9)内部物品调拨;
3、工作报告形式:
(1)每周餐饮部例会;
(2)每日工作日记簿;
(3)书面报告;
(4)每月工作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
4、各级主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开动脑筋,发现问题积极予以解决。
六、酒水控制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质量,降低成本。
1、采购的酒水必须要保证质量和合理的价格。
2、根据酒水的周转量和保质期,要确定合理的库存量,新鲜果汁饮料,要少进勤进,以避免损耗和积压。
3、酒水应贮藏于凉爽干燥处,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震荡,以防止变质和耗损。
4、酒吧领取酒水,须填取“领料单”,并由副经理、经理签名后方可生效。
5、咖啡吧服务员在为客人服务过程中,要严格坚持度量标准化、价格标准化、配方标准化和杯具标准化。
6、当日营业结束后,酒吧当值主管要对销售情况进行登记记录,餐厅经理应对每月汇总的“领料单”与餐厅销售情况统计进行核对,并编制“酒水销售月报表”报餐饮部办公室和财务部。
七、厨房安全操作须知
目的:安全生产。
1、厨师用刀操作要集中注意力,按正确方法使用,不得刀口向人,不要将刀放在台边上,切勿将刀具浸在放满水的池中清洗。
2、使用机电设备,如绞肉机,切肉机等时,必须要懂得操作和保养方法方可使用。
3、厨房地面较湿时,要及时安排PA进行清洗拖干。上岗时,要穿防滑鞋,不得在厨房内打闹跑跳,以防跌伤。
4、点煤气时,人体不要靠的太近,操作过程中,如嗅到较重煤气味时,要及时进行检查,营业结束后,要关闭煤气开关和阀门。
5、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操作油锅、蒸笼和汤锅,以免烫伤。
6、要加强对厨师进行电器设备操作的培训,所有电器要安全接地线,湿手
切勿接触电源插头,电器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自行拆卸修理或带故障使用。
7、要加强对厨师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各厨房要有防火设施和业余消防队员,厨房内严禁吸烟。
八、变质食品报废规定
目的:确保客人用餐安全。
1、厨房必须把好食品进货验收关,凡变质或有异样的食品一律退货。
2、凡进货的新鲜原料,厨房要妥善储藏,防止食品的变质。
3、厨师在制作食品过程中,如发现个别、少量食品原料有异样,经厨师长确认后即可报废。
4、厨房如有大量原料或食品变质,须通知部门经理到场共同检验确定,填写食品报废单后,方可报废,有关厨房主管要对食品变质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5、凡变质报废食品必须予以销毁,以防外流。
九:厨房食品成本控制制度
目的:降低食品成本。
1、厨房主管必须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和经常与采购部保持沟通,以及时掌握市场食品、价格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采购食品要把好质量、规格、价格关。
3、食品原材料在制作产品过程中,要物尽其用,反对浪费。
4、所有菜肴必须认真核定成本价(包括主料和辅料),并严格按照菜肴规格和标准配菜,既要防止短斤缺两,又要防止大手大脚,用料过多。
5、要注意节约调味品和其他辅料。
6、健全制度,严禁员工偷吃、偷拿行为,一经发现按《员工手册》的有关规定处理。
十:财产管理制度
目的:加强管理,降低物耗。
1、财产分类,餐饮部财产分为三大类,即: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和生产用具。
2、管理原则:由餐饮部统一负责,实行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各部门主管必须合理申购,精心使用,妥善保管,努力降低物耗。
3、管理成员:组成由餐饮部经理为组长,各分部主管为组员的餐饮部财产管理小组。
4、财产盘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每年年底前盘点一次,生产用具每季度盘点一次。盘点工作由各部门为主,管事部监盘和抽盘。盘点情况由管事部同意汇总后交餐饮部。
5、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报废手续:使用部门提出——》工程部确认不可修复——》餐饮部填写“毁损单”报财务部。
6、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调动转移手续:调入部门提出——》调出部门同意——》由餐饮部填写财产店内转移单报财务部,各部门不得擅自调拨。
7、生产用具是日常工作中最容易消耗的财产,各部门要制定出日常使用基本数,并以此为基数,每月对耗损进行补充,并将耗损数报管事部以作备案。
8、员工打碎餐具,要酌情实行罚款赔偿措施。
9、财产管理好坏应作为考核一个部门工作的依据之一,对管理好的部门将酌情予以奖励,对管理混乱,造成财产损失较大的部门,要追究主管责任。
十一、餐厅与厨房沟通会议制度
目的:加强管理,解决矛盾或问题,提高出品和服务质量。
1、每月召开两次(月中,月底)餐厅与厨房沟同通会议。
2、对象:餐厅和厨房主任以上管理者。
3、宗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服务和出品质量。
4、沟通内容:
(1)客人对菜肴的意见和如何改进提高;
(2)在操作过程中,前后场如何明确职责,分工配合;
(3)新菜单的推出和培训;
(4)日常工作中的矛盾协调;
(5)合理化建议;
5、每次会议要形成书面意见,并在日后工作中共同落实。
6、会议以后,要注意主管间的日常交流,以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十二、管事部仓库管理制度
目的:加强财产管理,降低成本。
1、所有进货物品必须进行验收,做到物品的质量、数量、价格、规格与申购单一致。
2、所有入库物品要按仓库管理要求整齐存放,即:用具要分类;物与物之间堆放要隔开一定距离;常用品和易碎品放于货架下层;易燃品集中管理。
3、各种物品的货位上要标明货品名称,库房内应张挂“用具码方位图”,以便物品及时领取。
4、各餐厅、厨房领用物品须开“领料单”,临时借用物品要在“用品借用本”上进行登记。用毕,应及时归还,避免流失。
5、各类清洁剂每月一次,生财用品每季盘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盘点情况要报告给管事部经理。
6、在盘点基础上,对不足物品,提出申购补充意见,确保用具正常周转。
十三、仓库保管、验收制度
1、认真做好货物的接收工作,及时清点,验收货物名称、数量、质量、有效其等,防止不合格的物品入库。
2、收货工作中发现数量、质量有问题,要及时与收货组联系,对不符合要求的货物有权拒收入库。
3、凡是入库存的货物,须分门别类整齐堆放于货架上。货位前要有物品标签,并经常保持货架整齐清洁。
4、坚持先进先出的的发货原则,库存仪器必须每月整理一次,如发现有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及时进行处理。
5、做好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存放食品的容器、台秤无积灰,油垢,存放食糖、菜油等容器须加盖,做到清洁、卫生、无虫害。
6、制定物品的最高最低储存量,根据库存流动情况,对一些常用品及时进行仓补工作。以保持合理的储备量,确保物品供应。
7、认真做好物品的发放工作,凡领用的货物一律凭各部门的主管的签字的领料单方可发货,不得有临时借用现象。
8、凡是入库后的货物(无论是否进账)退货时,一律由供应商签字认可。
9、每天下班必须对仓库进行检查,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切实做好防盗、防水、防火工作,确保物品的安全。
第四篇:保监会部署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
保监会部署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
2011-04-12 09:57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王思羽
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监局和相关保险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的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
通知指出,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一是要突出重点,坚持以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农畜产品及森林为发展重点,配合春耕生产,全力抢抓农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保障。二是要突出亮点,紧密围绕中央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发展农房保险、农机具保险、渔业保险、种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宏观战略部署,积极拓展保险服务“三农”新领域。三是要突出特点,对地方支柱农业和区域优势品种,特别是肉、蛋、奶、渔、果、菜等“菜篮子”产品,积极开展试点,积极研究天气指数保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通知指出,努力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一是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加强与气象、水利、国土等灾害管理预报部门和农业、畜牧兽医、林业等农林主管部门的合作,结合有关预报信息认真评估对承保农作物的致害性,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二是要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及时查勘灾情,及时调度资金,确保预付和赔付资金及时、足额到达受灾农户手中。三是要加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倾斜力度,各公司资源投入要向农业保险业务一线倾斜,向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大省、林业大省倾斜,制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支持政策。
通知要求,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执行农业保险业务开办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承保、核保、查勘、定损和理赔流程,坚持做到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一是要强化风险意识,认真做好农业保险再保险安排,防止因风险管控不到位,再保险保障不足而导致巨灾情况下赔付不足、最后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发生。二是要强化内控管理,开发农业保险产品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费率与承担的风险责任匹配,确保承保理赔资料完整,加强农业保险工作合规性审核。严禁误导或强迫农户投保;严禁通过虚假承保、虚假理赔等违法违规手段,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和费用;严禁侵占、挪用农业保险理赔款。
通知要求各保监局强化农业保险监管,以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加强农业保险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力度,重点查处农业保险虚假承保和虚假理赔行为。同时,与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68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
1.8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不含森林保险)保费收入107.92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79.54%;森林保险保费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76%,占比2.44%;养殖业保费收入24.45亿元,同比减少27.85%,占比18.02%。养殖业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收入13.30亿元,同比减少42.52%,占比9.80%。2010年农业保险承保的主要粮油棉作物
达到6.8亿亩,同比增加3%;承保森林4.8亿亩,同比增加68%;承保牲畜6.3亿头(羽、只),其中能繁母猪2468万头。全年农业保险支付赔款100.6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68.5亿元,森林保险赔款1.8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30.4 亿元;农业保险覆盖农户1.4亿户次,共有约2100万户次的受灾农户得到保险补偿。
根据资料分析,2010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覆盖面积稳步扩大,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以种植业保险为例,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5%。黑龙江垦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安徽省农作物总承保覆盖面达72%。全国水稻保险的平均承保覆盖率达到49%。在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保险业为2010年洪涝灾害累计支付赔款27亿元。二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承保品种不断增加。配合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保险业新开展了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保险等试点。目前,开办险种已达14个,并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按照中央关于“菜篮子”工程有关要求,开展了蔬菜保险试点。三是农房保险取得突破,特色品种不断涌现。2010年,开办农房保险的省份已从最初的福建、浙江两省拓展至17个省,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保险责任已扩展为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四川省政府对特色农业保险给予资金奖补,安徽省政府将农业保险作为民生工程。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保险业开发出食用菌、水产养殖、林果、肉鹅、生姜等特色保险产品。四是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政府负担逐步降低。油料作物保障从210元/亩增加到228元/亩。黑龙江农垦保障水平从232元/亩增加到273元/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保障最高达到800元/亩。与此同时,在不增加农民保费缴费标准的前提下,基层市(县)配套补贴比例逐步降低,2010年,各级市(县)提供保费补贴16.64亿元,同比下降3.33%,有效减轻了基层特别是种粮大县的财政负担,提高了地方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市场运作逐步规范,农民利益充分保护。2010年,保监会以规范市场行为、狠抓理赔时限和确保理赔到户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农民利益保护工作。六是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经营风险总体可控。农业保险经办主体从最初的6家增加到近20家,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大省均有2家以上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初步实现了积极适度竞争。
第五篇:保险中介机构高管任职相关要求
保险经纪公司营业部负责人任职资格要求
根据《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要求,保险经纪机构拟任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报经中国保监会核准:
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持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证书;
3、从事经济工作2年以上;
4、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熟悉保险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保监会的相关规定;
5、诚实守信,品行良好。
从事金融工作10年以上,可以不受前款第1点的限制;担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5年以上或者企业管理职务10年以上,可以不受前款第2点的限制。
请各车商按此要求确定各营业部主任的人选,由我公司协助准备相关高管申报材料,报保监局核准。
湖南永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