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时间:2019-05-14 06:5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第一篇: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2010-07-01

为发挥科技保险的功能作用,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2007年,保监会和科技部共同开展了科技保险试点工作。三年来,科技保险的产品逐步丰富,承保范围逐步扩大,投保企业快速增加,为科技领域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风险保障。

一、主要工作

(一)实施政策扶持。保监会和科技部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科技保险发展目标,制订工作方案,在与有关专家充分研讨以及对科技企业需求进行认真调研的情况下,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了针对科技保险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方面,调动科技企业投保积极性,明确科技保险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扩大科技保险的服务范围,允许关键研发人员团体保险可突破有关团险人数的比例要求,达到投保人数即可投保。

(二)开展创新试点。根据地方科技部门和保监局联合申请,保监会和科技部共同组织专家组严格评审,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和火炬创新实验城市中分两批确定了12个试点城市,中国人保财险、中国信保、华泰财险等4家公司参与了试点工作。同时,在保监局的协调下,试点地区科技部门制订了较为完善的补贴办法、规定了补贴比例、补贴数额和补贴流程。

(三)创新业务险种。科技部划拨了专项经费,委托有关保险机构进行产品开发工作。一方面,对营业中断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等有关保险产品进行补充完善;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研发了15个保险新险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和关键研发设备保险,是在充分借鉴美国ACE保险集团等国际知名保险机构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险种,此前国内尚无保险公司经营同类产品。

(四)积极研究宣传。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科技保险的认知程度,为科技保险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监会与科技部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共同组织编写了《科技保险概览》;人保财险和清华大学组成联合课题组,通过对政府机构、高新园区、高新企业的访谈和调查,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融资及保险解决方案》的研究报告,并入选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同时,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新闻媒体对科技保险工作进行报道,在《中国金融》等媒体上发表科技保险专题文章,扩大科技保险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二、取得的成果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对科技保险的认识不断提高,业务也从无到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9年底,科技保险保费已突破13亿元,已决赔款7.2亿元,地方财政补贴4187万元。从试点城市看,北京、天津、重庆、无锡的业务发展情况较好,商业性保费收入位居前列。北京市科委成立了科技金融促进会,为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天津指定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重庆指定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保险的专门服务机构,具体负责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申请、审查等工作;无锡市将财政补贴资金提高至200万元,当地科技保险业务发展迅速。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科技保险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地方补贴政策不稳定。各试点地区关于科技保险财政配套资金的具体政策办法存在差异,对科技保险保费的补贴情况不尽相同,发展格局不尽平衡。部分试点城市对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科技企业处于观望状态。二是保险产品不够丰富。科技企业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已开发一批新险种,但由于科技领域风险范围广,现有险种结构还不能满足科技企业的全面需求,科技企业的部分风险还得不到保障,科技保险工作还未能全面深入企业发展的所有环节。

在试点的基础上,近期,保监会和科技部已联合发文全面扩大科技保险工作:一是支持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支持建立保险公司、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机制,针对科技领域风险特点,大力开发新险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业、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供应链等方面提供保险支持。二是实施科技保险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建立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经费中列支科技保险费和财政对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实施保费补贴的相关政策;支持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创新科研经费使用方式,制订支持科技保险发展的措施;将企业科技保险保费计入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核算范围。三是创新科技风险分担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起创新科技风险管理机制与服务,为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方面的支持。四是探索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发展新方式。研究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措施,探索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创业投资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投资的方式方法。

第二篇:中国保监会积极推动小额保险健康发展

中国保监会积极推动小额保险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在小额寿险、小额意外保险、小额健康保险、小额农业和财产保险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我国,有关“三农”的小额保险发展引人关注。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指出,发展小额保险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险业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保监会将积极推动小额保险健康发展

据了解,小额保险既针对农村也针对城市低收入人群,“三农”保险和小额保险有一定交叉。在保险业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具有小额保险特征的保险业务也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小额保险的有关情况:

1、小额寿险。针对我国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社会保障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为农民专门开发的一种只在县域地区销售的生死两全保险。该产品缴费起点低、投保手续简便、保障相对较高,年缴保费100元,包含8倍的意外身故保障,期满超额返本。2007年中国人寿新简易人身险保费达11.27亿元,为120万农民提供意外风险保障900多亿和基本保额118亿元。

2、小额农业和财产保险。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目前市场上产品达160多个,涵盖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房、农民家庭财产、农机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9月份,全国种养两业和涉农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2.9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400%;提供风险保障4300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480%,承保农作物面积超过3.5亿亩,保险覆盖的农户数达2.7亿人次。

3、小额意外和小额健康保险。主要是为农民因疾病和生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险。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承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前,在江苏、河南、广东等省市的113个县(市、区)参与了新农合试点,2007年前三季度,参合农民2900万人,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6.8亿元,为170余万人次提供补偿金额11.8亿元。二是外出务工农民的小额保险。主要是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旅途安全、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伤残等小额保险服务。三是农村计划生育保险。这是一种针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的包括养老、意外、母婴健康、独生子女保险等一揽子保险服务。

4、小额信贷保险。该险种是以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为切入点,转移农民因疾病、残疾或意外死亡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还贷的风险。产品针对性强,费率较低,解决了贷款农户和农村信用社两方面的风险保障问题。

此外,保险专业中介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些适合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小额保险产品。如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与中国人保公司合作开发了“果树保险”、“奶牛保险”;厦门建科保险经纪公司与中国人寿公司合作开发了“建筑施工企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青岛中兴保险代理公司与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小麦火灾保险”和“蔬菜大棚保险”;上海环亚保险经纪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助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等等。

据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保险公司在小额保险业务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纯商业化运作模式。目前,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90%以上采用该模式,主要以寿险公司县以上分支机构为平台,构建农村营销服务部、保险村和驻村服务员三级服务网络,辅以少数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向农民销售寿险、意外险和重疾保险等以保障为主的产品。政府不参与寿险公司运作,也不向参保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或其他支持。该模式通过农村网点建设提升行业信任度和延伸服务面,通过在展业、承保和理赔等环节全过程抓好诚信建设赢得客户,通过借助政府力量宣传保险增强农民对保险的信任,促进了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

二是政策支持下的半商业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服务。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进城务工人员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福建、浙江等地的农房统保业务都采取了这一模式。该模式下主要有两种经营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政府将筹集的基金交给公司代办或者委托管理,公司不承担基金风险,仅收取少量代办或管理费用;第二种形式是政府出资补贴给个人,由公司按照商业保险模式运作。

三是成立相互制和合作制的保险组织。这种模式特点是在特定的行业、领域及人群之间进行风险分担。如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农垦区开办的保险业务。

陈文辉指出,今后中国保监会将从5个方面推动小额保险的健康发展。一是创新监管政策,建立小额保险评价体系。对小额保险的定义、经营原则、服务人群、产品形态、销售模式、监管政策等予以明确,推动小额保险的发展。修改完善保险兼业代理规定,允许农业用品销售网点、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组织代理相关小额保险产品,探索农村营销员的分级分类管理,降低只销售小额保险的代理人准入门槛。建立对小额保险的独立统计体系,定期对反映业务质量、财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跟踪评价小额保险的发展状况。二是鼓励和推动保险公司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保险产品。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小额保险标准条款,推进小额保险产品大众化和保单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看得懂、用得着、买得起。加强小额保险产品及宣传材料的审查,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积极探索小额保险产品定价改革,鼓励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产品。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的小额保险销售渠道。鼓励保险公司借助政策性保险或者支农政策搭建的服务平台,通过聘请高素质的村干部提供小额保险服务。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农机站、农药化肥等农业用品销售网点代理一些保险责任简单、条款通俗、保费低廉的小额人身保险产品。通过现有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合作组织销售相关种植养殖保险产品。加强与邮政局、农信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借助其网络平台,开发小额保险产品,如卡式家财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通过物业、居委会等社区服务机构,为城镇低收入居民提供小额保险服务。四是提升小额保险市场服务水平。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科学合理布局农村服务网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县公司、农村营销服务部和驻村服务员的三级服务体系。根据小额保险客户聚居地分散、交通不便等特点,逐步将缴费、保全、理赔等服务权限,延伸到基层营销服务部,近距离地为低收入保户提供服务,实现小额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将诚信建设贯穿于小额保险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采用定期培训、诚信承诺签名等方式,强化网点负责人的诚信教育,建立个人代理人、驻村服务员的信用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赔款公示宣传栏的方式,接受客户的监督,增加客户对保险的信任度。结合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可以通过专车接送的方式,将为农户的免费体检送下乡;结合保险知识普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专门排演适合农民的文娱节目等。五是加强小额保险发展的协调。加强与相关部委和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对农村营销员合理的税收政策,提高农村营销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为农村健康保险发展争取有利的医疗环境。加强与银行业的合作,探索农村小额保险与农村金融的结合点,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引导保险公司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利用政府在宣传方面的影响力,提高向农民宣传普及保险知识的有效性。结合政府“三下乡”工程,借助理赔营销、公益营销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低收入农民群体中宣传小额保险的互助作用和正面效应,培育村民保险意识,创造良好的展业环境,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陈文辉指出,下一步,保监会将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关于小额保险的多边事务与合作,增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加强对小额保险的研究,加强与有关国家的交流,吸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小额保险的发展。

第三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根据国务院部署,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门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地也选择了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启动近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形成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医院多方努力、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相结合的工作格局,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各地按照“四个分开”的原则,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各个方面涌现丰富多样的做法。

(一)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鞍山、潍坊、七台河、芜湖、鄂州、株洲、遵义等市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北京、洛阳市成立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镇江、宝鸡市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上海、马鞍山、昆明市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这些探索强化了政府的办医职能,大大加强和改善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行绩效,同时绝大多数地区注意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

(二)在实行“政事分开”、改革治理机制方面。各地围绕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合理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责、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环节进行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探索。潍坊、深圳市采取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或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北京、潍坊市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或院长考评体系,镇江、深圳市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改革将放权、选能与问责更好的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发挥了医院院长的聪明才智,又保障公立医院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各种公益性功能。

(三)在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补偿机制方面。各试点城市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创新政府投入方式,提高投入管理水平。北京、上海、鞍山等市对新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投入由政府保障;北京市对离退休人员费用给予全额保障,芜湖、马鞍山市采取由政府投入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养老保险;北京市建立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财政补偿政策,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予以合理补偿;陕西省子长、府谷县级医院人员工资由政府全额预算保障;鞍山、马鞍山市和陕西省子长县探索逐步化解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上海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共调整了2859项临床诊疗大类项目的收费标准,同时适当拉开二、三级手术收费标准;安徽省向试点城市下放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提高了护理收费标准。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各地探索形成了支付方式改革(如镇江市)、预算管理(如陕西省子长县)、设立独立药品管理中心(如芜湖市)、通过增加财政补助(如鞍山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或设立药事服务费(如深圳市)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成率、实行差别加价(如北京、鄂州市)等5种具体方式,减少用药行为的扭曲,控制医药费用的上涨。

(四)在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分类制度方面。上海等地方探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上这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在点上已经触及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展示了改革的多种可能途径。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比较、评估和总结,最终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选择空间。

二、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调整重组

各地按照中央部署,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针对区域、城乡、结构等医疗资源配臵不均衡情况,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的调整重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北京、上海、鞍山、深圳、芜湖、洛阳、宝鸡等地采取中心城区控制发展、整合资源、搬迁重建,郊区、新区、卫星城区新建、改扩建、举办分院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地区布局,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减缓中心城区的医疗服务和交通压力;同时,通过制定振兴规划、增加政府投入、完善调控政策,加强儿科、妇产、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

(二)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中央财政投入300多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就医环境和条件。全国普遍开展城乡对口支援,1100多所三级医院与2139家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城市三级医院为县级医院培训6000多名骨干医师,明显提高县级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各地采取招聘专业卫生技术人才、选派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陕西、江西等省和子长县、府谷县等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改变以药补医机制,维护了医院公益性,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发展。

(三)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方面。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着眼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个领域,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签订长期协作协议、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不同形式。镇江市依托江苏康复、江苏江滨两大医疗集团,将城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加入并实行一体化、紧密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和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率显著提高,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量占全市门诊总量的54%。芜湖、马鞍山、鞍山、洛阳等试点城市也探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深圳、厦门等地探索采取“院办院管”的方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认可度和信心,实现了资源纵向流动、服务上下联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各地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壮大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流公立医院病人。厦门、昆明等市给社会办医留出发展空间充裕,用地用房、财税、医保、人才等支持政策齐全有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快速。厦门、宝鸡市注意鼓励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厦门长庚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宝鸡市吸引社会资本全额投资近6亿元建设宝鸡高新医院,医院设臵床位达到1000张。

三、全面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推广实施

各地根据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部署,围绕群众关切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惠民便民措施,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一)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有1200所三级医院建立多种形式预约挂号平台,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等候时间。有4964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21个省在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医患关系变得密切和谐。绝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地区在医院实现了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垫支、排队和跑腿问题。

(二)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方面。在全国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试点,有效控制了治疗费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自负比例,3000多名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北京、镇江等市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加强医院财务监管,控制医疗成本。上海、厦门市出台了控制医药费用的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上涨。

(三)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到2010年底,制定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22个专业222个病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累计收治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6万多例。遴选25个省的96家医院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在上海、厦门、无锡市开展全面试点。开展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共评估236个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个医院。

北京、上海、潍坊、七台河、鄂州等地的惠民便民措施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肯定。北京市三级医院就诊患者的初诊预约比例为22%,出院病人复诊预约比例整体达到59%,产科复诊预约比例整体达到92%;在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和预约诊疗,目前有27家地方三级医院(包括所有21家市属三级医院)和12家部队医院开展了双休日全天门诊,日均门诊量达到工作日日均门诊量的44%。上海市提出方便群众就医、配药、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改善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服务、加强监管和宣传等五个方面共27项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举措,全部36家三级医疗机构均已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部分医院的专家门诊预约比例已达到专家总号源的65%。潍坊市推出20项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项目,逐一制订服务路径,确保落实实处。七台河市实施“十免、十降、十提高”三大惠民措施,全面实施“868”人民满意工程。鄂州市推广“冬梅护理”品牌,开展“感动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各医院设立城乡医保审核大厅,实现窗口服务当天结算。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地围绕广大医务人员关切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等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一是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海市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0年全市招录1830名住院医师进入39家培训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天津、深圳、镇江、潍坊等也开展了全科医师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医生临床能力。二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深圳、马鞍山、鄂州等市创新编制管理方法,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解,使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与医院功能定位、工作量等实际情况相符合。三是实行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地普遍实行岗位设臵和全员聘用,建立科学的人员绩效评估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工资。鞍山市适当放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和工资总额的限制,对医院的特殊人才和引进的高端人才可实行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芜湖、鄂州市规定医院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倾斜,其中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年收入不低于院领导年收入。四是增加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投入。洛阳、遵义、宝鸡、西宁等增加了招聘人才、培养人才或奖励人才的投入,推进学科而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各地普遍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厦门、七台河、马鞍山、洛阳等市建立了有效的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臵机制、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六是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昆明、北京等地积极探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作用,其中昆明市办理多点执业人员接近1200人。

总体来看,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宏观方面看,试点地区医疗资源配臵开始向好的方向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开始调整优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城镇化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在增强;从微观方面看,随着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公立医院在服务、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开始改进,人民群众开始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各试点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丰富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和策略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积累了经验;试点探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能力和水平。这些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主要内容是正确的。

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一些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事实证明,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符合医疗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公共性就越突出,公立医院就越要坚持公益性。二是必须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多方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涉及组织、人社、编办、财政、发改(物价)等众多部门职责,只有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才能有效推进改革。实践证明,哪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搞得好,改革工作推进就十分顺利;哪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不到位,改革就容易停滞不前。三是必须坚持从全局高度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全局工作,同时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量。要善于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或抓手,统筹推进全面医改工作。四是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着眼长远制度建设,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又要考虑群众当前关注的突出问题,推广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同时,努力促进两者的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相向而行。五是必须坚持中央确定方向原则,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创新。各地要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原则和顶层设计,同时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探索新的做法、新的经验。六是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同区域、类别、层次的公立医院,各有其特点和要求,应该分类指导;改革的任务复杂多样,改革的过程漫长曲折,必须根据环境条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循序渐进,分步推进。(卫生部医管司提供 2011年3月21日)

第四篇: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五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一、污染治理投资较快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资金渠道,强化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05年增长94.8%,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五项投资增长幅度分别是27.9%、67.4%、98.3%、122.4%和114.1%;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见附表1)。2009年营林固定资产投资1351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其中国家投资710亿元,增长101.4%。的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实际投资额。其中“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1.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多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1.1亿吨、6860万吨、3.3亿吨、9300万吨和720万吨。全国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

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均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2.工业三废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废水治理设施77018套,比2005年多7787套;有废气治理设施176489套,多31446套,其中脱硫设施26995套,多4347套。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2890万吨,比2005年增长1.7倍;工业烟尘去除量32848万吨,增长59.6%。2009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4.2%,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达1321.3万吨,增加21.4%;工业废水中氨氮去除量64.1万吨,增加32.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1.0%,提高11.6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0.3%,提高7.4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9.9%,提高14.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提高10.9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608.2亿元,增长1.1倍(见附表2)。

3.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0年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6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05年的27%降低到16%,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上持续好转。

4.城市空气质量稳中趋好。2009年,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均浓度0.035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17%;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46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4.6%;地级以上城市达到或优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比例达到79.6%,比2005年明显提升。

5.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增强。2009年底,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9052万立方米,比2005年提高58.1%;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0%提高到2009年的75.3%。2009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734万吨,比2005年增长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1.4%,增加19.7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2.6%提高到2009年的38.2%。2009年全国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35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城市占5.9%,较好的占68.7%,轻度污染的占24.3%,中度污染的占1.1%;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334个城市中,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占67.1%,较好的占27.5%,轻度污染的占4.2%,中度污染的占0.9%,重度污染的占0.3%。

三、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措施,全面加强了生态保护。

1.造林步伐继续加快,森林面积保持增长。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资料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9545万公顷,比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增长11.7%;森林覆盖率为20.36%,增长2.1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为137.2亿立方米,增长10.2%。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592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9.6%。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46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4%。

2.湿地保护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网络初步形成。国家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2010年)》,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201个,5万多公顷湿地得到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00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较“十五”时期末增加5个百分点。

3.防沙治沙建设扎实推进,沙化土地面积继续缩减。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2005—2009年)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比上个监测期年均多缩减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增加到29个。2009年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53万公顷。

4.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加强,重点物种保护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底,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667个,总面积为8462.4万公顷。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458处,总面积1652.50万公顷。重点物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濒危物种保护制度继续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得到加强。大熊猫等50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种群持续扩大,苏铁等千余种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基本建立,野马等物种回归自然进展顺利,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有序推进。

5.水土流失治理稳步实施,治理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我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扎实开展,重点流域生态保护稳步推进。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0454万公顷,比2005年增加了989万公顷。

6.自然保护区继续增加。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41个,比2005年增加19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比2005年增加76个。

“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在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的压力日益增加;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目标任重道远。为此,“十二五”期间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五篇:保监会关于保险中介机构的部门规章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

保监中介〔2012〕202号

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各保监局: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激励行为,防范化解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严格规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的通知》(保监中介〔2010〕1333号)实施股权激励,不得采取将股权激励与公司上市简单挂钩、夸大公司上市带来的收益等手段,诱导公众成为销售人员,诱导销售人员、客户购买与其真实保险需求不匹配的保险产品。

二、各保监局要继续坚持“抓早抓小、从重从快”的原则,进一步规范辖区内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激励行为,重点关注上市计划与股权激励挂钩、业务发展速度和业务结构异常的机构,严格督促其认真自查自纠,切实承担风险管控责任,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关于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和部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市场准入许可工作的通知

保监中介〔2012〕324号

各保监局:

为贯彻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保险代理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确保保险代理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我会经研究决定,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许可;暂停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所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资格核准。各保监局要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中介集团和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

下一步,我会将修改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保险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发挥保险经纪公司

促进保险创新作用的意见

保监发〔2013〕16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

近年来,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充分发挥优势,在丰富保险产品、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市场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发挥保险经纪公司的作用,促进保险创新,保护其积极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保险经纪公司是推动保险创新的重要力量。保险经纪公司是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深化保险市场功能和提升保险市场效率。它们贴近市场、贴近保险消费者,熟悉特定领域风险,可以推动创新承保机制,拓宽保险覆盖面;可以推动开发保险产品,有效满足保险消费者需求;可以推动改进保险服务体系,提升保险业服务水平。

二、鼓励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公司积极合作推动保险创新。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在风险数据积累、专业人才储备、保险产品研发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备了扎实基础,鼓励保险公司在完善自身保险产品研发机制的同时,积极加强与保险经纪公司合作,发挥保险经纪公司优势,探索建立数据共享和服务联动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协同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和保险产品开发。

三、尊重和体现保险经纪公司推动保险创新的劳动成果。鼓励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展示保险经纪公司在设计保险条款、开发保险产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充分保护他们参与保险创新的积极性。保险公司使用保险经纪公司单独开发或者联合开发的保险条款、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应当在向监管部门报备产品时予以阐明,可以在保单上进行专门说明或者明确标示。特别是保险经纪公司提出合理要求的,保险公司应当尊重保险经纪公司的意愿。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关于进一步明确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发〔2013〕44号

各保监局:

为贯彻落实《关于修改〈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的决定》(保监会令2013年第6号)、《关于修改〈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的决定》(保监会令2013年第7号)(以下简称两个《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两个《决定》颁布前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司,注册资本金不足人民币5000万元的,只能在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二、两个《决定》颁布前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司,注册资本金不足人民币5000万元,且已经在注册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可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三、汽车生产、销售、维修和运输等相关汽车企业,为实行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投资设立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应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经营区域仅限于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且公司名称应当包含“汽车保险销售”或“汽车保险代理”字样。

四、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注册资本金应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两个《决定》颁布前已经依法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除外。

五、铁路、旅游、交通运输、银行、邮政等企业为实行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投资设立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可参照本通知第三项规定执行。

各保监局要严格按照《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继续全面受理和审批保险经纪机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公估机构的设立申请,认真做好保险中介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工作,做到及时受理、依法审批、提高效率。

相关文件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关于依法严肃处理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机构

和责任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中介[2010]248号

颁布时间:2010-03-16

各保监局:

为了把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树立监管权威,依法加强对违法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现将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各保监局在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工作中,应当注意发现违法违规线索,收集相关证据,对违法违规行为查深查透查实,依法严肃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应当视不同情形追究管理责任,给予行政处罚或者向司法机关移送。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查处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应当依法同时处罚违法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责任人员包括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等,其认定包括但不限于违法违规机构本级人员。

三、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本级或者上级机构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决策、指挥、组织、参与本级或者下级机构中介业务违法违规活动的;

(二)指使、教唆、直接或者间接授意本级或者下级机构利用中介业务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

(三)有直接管理职责,发现本级或者下级机构有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制止的。

四、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较为普遍或较为严重,在对保险公司和责任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应当根据《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保监发[2010]12号),追究本级或者上级机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等的责任。

五、查处辖内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处罚保险总公司相关责任人员的,保监局应当向保监会提出具体处罚意见。

六、各保监局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确定的范围内,对照本通知精神,结合辖内实际,具体把握处罚尺度。

七、查处辖内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需要追究保险中介机构相关人员责任的,参照本通知执行。

在执行本通知中有何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映。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三月十六日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修订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09-09-28

问:修订出台三个规章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保险中介市场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从1999年第1家保险中介机构设立至今,经过十年的发展,全国现有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864家、保险经纪机构362家、保险公估机构280家,2008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515.04亿元,同比增长44.08%。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理念、体制、机制、专业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保险市场也对保险中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契合新《保险法》对现有规章进行修改。新《保险法》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保险专业中介监管也需要及时梳理已有的法规,做好与新《保险法》的衔接工作。新的三个规章,主要对市场准入、经营规则、市场退出、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问:三部规章的修改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一是顺应了保险中介行业快速发展需要,有利于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中介机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资本实力的提升。

二是更加注重对被保险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有利于保证保险中介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方向。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保险中介监管制度体系,是依法、科学、有效监管的重要保障。

问:新规章在哪几个方面做出了重大修改?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一是明确保险中介活动当事人权利义务,增加了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条款,例如,完善保证金与职业责任险制度、强化中介机构的告知义务、增加经纪机构对保险产品承保公司的说明义务和对产品的分析责任等;二是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规定中介机构不得委托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保险中介业务,细化了关于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禁止性规定,并明确了法律责任。

二、监管重点更加突出。将监管重心转移到关注市场、关注风险上来,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对具体经营行为的干预,注重运用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

三、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强化了对机构高管及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强化了对保险中介交易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加大了对保险中介机构虚构业务、套取费用、销售假保单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了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业务、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手段。

四、市场准入标准适当提高。一是将经纪机构、全国性代理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调整为1000万元,将经营区域为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理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提高到200万元;二是对股东的投资资质提出要求,要求股东、发起人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记录;三是提高了高管任职的资格条件。

五、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与整合的作用,提高保险中介业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在全国开展业务;二是允许成立以“保险销售”为名称的专业代理机构;三是允许保险公估机构从事风险管理咨询业务;四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07-11-29

保监发〔2007〕107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深圳、北京、湖北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市场主体迅速增加,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增强,在促进保险产品销售、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完善保险市场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保险中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险业发展大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保险中介市场的意义

保险中介是连接保险公司和广大投保人的桥梁和纽带,是保险业服务社会的窗口。作为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和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保险中介市场已经成为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保险中介市场是保险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保险越发达,保险中介越重要。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扩大保险覆盖面,满足全社会的保险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保险覆盖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其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发展保险中介市场,发挥保险中介在保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开拓新的保险领域,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完善保险市场机制,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顺应了保险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趋势,符合保险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在保险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效率,优化保险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推动保险公司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没有理顺,保险公司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经营效率不高。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支持和引导保险中介参与保险产业分工,对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有利于发挥保险在综合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保险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行业、各领域的风险隐患也日益显露。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中介点多面广,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是保险业参与综合风险管理的重要力量。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保险中介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有利于发挥保险功能,提升保险业的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保险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保险需求将日益增长,保险中介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成为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保险中介市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精神,着力解决保险中介与经济社会和保险业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保险中介市场,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诚信规范、核心竞争力强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险中介市场。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市场,积极发展保险营销,规范发展保险兼业代理市场,优化完善保险中介市场结构;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支持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保险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加强诚信建设和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的从业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和改善监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当前保险市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尤为滞后,其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三、大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不断壮大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群体,促进保险代理、经纪、公估协调发展。支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重组与并购,推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有影响力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全国性服务网络。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引导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内控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鼓励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结合区域特点和市场实际,创新经营模式,挖掘市场潜力,拓展服务领域。发挥保险代理机构贴近投保人、效率高、灵活性强的特点,支持保险代理机构深入农村、乡镇、社区,服务千家万户,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便捷周到的保险服务。发挥保险经纪机构的专业优势,鼓励保险经纪机构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各个行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积极参与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保险经纪机构在高风险领域、高科技保险、重大项目保险的承保和理赔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开展面向家庭和个人的理财咨询服务。发展再保险经纪业务,促进再保险市场发展。发展保险公估机构,完善保险公估法律制度,提高保险理赔科学性、公正性,化解理赔纠纷。鼓励保险公估机构开展保险欺诈案件调查工作和保险标的风险查勘业务。

四、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提升保险营销市场信用

保险公司要树立长远发展战略,加大对保险营销渠道的培育和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保险营销长远健康发展;建立保险营销服务标准,完善招募、培训、考核、激励、惩戒等各项保险营销管理制度,提升保险营销服务质量;加强保险营销队伍管控,落实保险营销员持证上岗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保险营销队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队伍素质,着力解决销售误导问题。

探索建立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资格管理制度,针对投资型保险、健康保险等复杂产品建立更高层次的销售资格要求,促进保险营销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研究建立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管理制度,稳定和发展农村保险营销队伍。建设保险营销员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规范保险营销员流动管理。加强对保险营销队伍的正面宣传和引导。表彰保险营销员先进典型,树立诚信优质服务的保险营销行业形象。

借鉴国际经验,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佣金制度,提高保险营销员收入水平,鼓励保险公司为保险营销员提供意外伤害、医疗、养老等商业保险保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完善营销员权益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险营销员的社会保障待遇。

五、规范发展保险兼业代理,充分发挥相关行业资源优势

探索银行、邮政等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深层次合作的途径和方式,鼓励其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保险公司开发和设计适合银行、邮政等渠道的保险产品。

严格保险兼业代理准入制度,强化许可证管理,规范审批流程,规范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市场行为,打击利用垄断地位或行业特权损害投保人利益的行为。落实保险兼业代理保证金制度和监管费缴纳制度。完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台账制度、保险业务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强化保险公司对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管理责任。探索建立与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联动的查处通报制度。

六、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

支持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保险产品创新、销售渠道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探索一人有限责任保险代理公司和合伙制保险中介机构,积极引导和推动保险中介机构组织形式创新。探索保险中介集团管理模式和保险专属代理公司管理模式创新。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鼓励保险中介机构以保险顾问等方式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引入保险机制。规范发展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新型销售渠道。

继续推进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提高保险中介行业国际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适时开放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市场,引导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外资机构投资我国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市场,提升我国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行业专业化水平。调整对外开放的区域结构,积极引进和支持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落户和开展保险中介业务,促进中西部保险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引导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向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薄弱环节和领域发展,促进中外保险中介机构的优势互补,形成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内外合力。注重引进国外保险中介行业的先进经营管理制度和经验,提高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水平。

七、加强诚信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行业社会信誉

培育保险中介诚信文化。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常规化。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机制。建立失信行为的发现和惩戒机制,发挥惩戒机制的警示作用。建立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营销员诚信档案,落实保险营销员挂牌展业制度,积极推动将保险中介从业人员和保险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加大诚信信息披露力度,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研究引入社会资信评估机构,建立保险中介社会评价体系,形成第三方独立公正的外部评估机制,强化保险中介机构对自身信誉形象的重视和维护。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培养一支服务诚信、专业过硬、社会形象良好的保险中介从业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保险中介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能力和合规经营水平。坚持不懈抓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监管工作,落实继续教育制度,推进从业人员分级分类考试体系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保险经纪师和中国保险公估师制度,提升从业队伍素质。

八、加强合作,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社会化经营

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主动利用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产品分销、理赔和服务,实现经营机制转换;要加强保险中介渠道管理,不断提高对销售渠道的支持力度和管控水平,加强业务外包风险的控制能力。

鼓励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建立长期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引导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明确各自定位,找准合作切入点,理顺合作机制,提高合作层次,实现保险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支持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扩大合作领域,探索在产品开发、业务管理、市场拓展、广告宣传、人员培训、理赔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实现信息系统对接,建立高效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信息交流机制。

九、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需求导向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形成进出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完善保险中介监管法规制度,大力推进监管现代化,抓紧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的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和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监管的适时性和有效性。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保险中介信息化标准,统一业务统计口径。完善保险中介财务会计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及时。加大保险中介市场监管信息披露力度,提高监管透明度。

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作为保险中介监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欺诈误导、挪用侵占保险费等损害被保险人和相关保险当事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打击保险中介机构商业贿赂行为、洗钱行为以及利用行政权力或行业垄断地位进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把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监管有效结合起来,督促保险中介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规范经营的自我约束力。坚持科学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突出重点,实行分类监管,有效地分配监管资源。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实施协同监管,发挥监管合力。

加强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引导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保险业和谐发展。

加大保险中介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保险中介的认知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政府推动的重要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保险中介机构自律公约

中国保险业协会

保险中介市场的成熟度和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水平一方面直接牵动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得失,另一方面关系到我国保险事业的前途远景;在WTO背景下,中国保险中介行业迎来了超速发展与扩张的时机,各保险中介机构应因时顺势自强不息,以积极的姿态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通过合法经营、正当竞争、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广泛合作、形成规模来实现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最高目标。本自律公约基于上述原因而制订,由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统一颁布,各保险中介机构应认真贯彻、自觉执行。

一、自律的宗旨:

维护保险中介机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中介业者市场行为,建立保险中介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保险中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自律的共同要求:

(一)遵规守纪,依法经营。

保险中介机构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保险自律公约》的规定,在核定的经营区域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经营活动,获取正当、合法的经济利益。

(二)团结合作、优势互补。

当前作为保险行业中较幼小的群体,保险中介机构应积极寻求团结与合作,只有互助联合才能形成合力,一致对外才能争取行业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各保险中介机构之间应加强联系,加深了解、互相支持、团结合作,通过经验交流、学术研讨、市场调研、业务合作等形式发掘和利用同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对于在竞争中发生的利益冲突,应本着公平合理、有利大局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三)公平竞争、珍惜名誉。

保险中介机构之间积极开展健康竞争应得到鼓励,市场竞争应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通过竞比专业技术、客户服务、增值服务等获得竞争优势。

任何机构和个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文件、资料、数据等商业秘密、散布不实信息或以监管部门、政府或法院判决、处罚作为手段贬低或诋毁同行、损害其信誉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指责和惩罚。

(四)尽职尽责、优质服务。

1、保险中介机构不论接受保险当事人何方委托,均应在切实履行对委托人的承诺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2、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应明确告知客户本机构的名称、住址、业务范围、法律责任等事项,以及客户应当知道的有关保险公司、保险条款、保险合同的内容及含义;

3、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借用行政权力或做不实、误导的广告、伪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强迫、限制、引诱、误导他人订立保险业务合同,侵犯客户的自主选择权,牟取商业利益;

4、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取得的客户资料应绝对保密,重合同,守信誉。

三、保险经纪人应扮演好客户代表的角色。

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时应基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不得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背弃对客户的承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如实向投保人转告投保声明事项,使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利益受损或未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也不得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联手有恶意欺诈保险公司的行为。

四、保险公估人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独立开展业务。

(一)保险公估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独立从事保险标的的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活动,并合理收取费用,不得向保险合同当事人出具虚假或不实的公估报告;

(二)在执业过程中不得从因保险公估而获得业务或利益的单位索取、接受经济补偿,或者在这些单位中拥有经济利益;不得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委托人非法的或具有欺诈性的要求和行为提供服务和帮助;不得为自身保险事项进行公估。

五、保险代理公司应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

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保监会核准的代理业务范围,根据保险公司委托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或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损失勘查和理赔,按双方约定向保险公司收取代理手续费。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损害被代理的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得挪用、侵占保险费、保险金或赔款,不得向客户披露虚假或不实信息,误导客户投保,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得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或不如实向投保人转告投保声明事项,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六、保险中介行业人力资源的使用及管理:

(一)保险中介机构应加强本机构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培养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险中介人才库,建立人才流动的良好渠道;

(三)因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而受到处罚,并被禁止进入保险行业的人员,各保险中介公司不得聘用。

七、效力及罚则:

本公约对各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具有约束力,各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本公约。

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公约的有效实施,如有违反本公约的行为,无论违反者是否是本会会员,各会员公司均有权向本会反映,若违规者为本会会员由本会查实后提出处理建议报中国保监会批准后执行,若违规者为非本会会员,则由本会直接报中国保监会处理。

八、执行和解释:

本公约自2002年4月 1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属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

下载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监会: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监会部署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

    保监会部署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2011-04-12 09:57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王思羽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监局和相关保险公司认真贯彻党中......

    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经验) 几年来课题组成员的辛勤付出、通力合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小有收获,总结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

    本学期取得的成果(最终版)

    新洲镇中学2012年上学期教学 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通过抓教研、教改和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本学期取得如下成绩: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

    科技教育成果

    近五年来,艺术课课参加县级以上赛课活动有16人次,获等级证书,发表文章46篇。在器乐方面有80余名学生参加过省艺术教育考试,最高达到八级。学生参加县级以上书法比赛有216人次获......

    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讲话

    认真搞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2007年全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我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为首......

    内蒙古创业投资取得积极进展

    内蒙古创业投资取得积极进展 • 创业投资及其引导基金基本概念 • 创业投资发展概况 • 自治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及风险防控机制 • 自治区引导基金与包头红土创业公司成......

    中国保监会2012年保险稽查工作要点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保监会2012年保险稽查工作要点 2012年保险稽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以保护保险消费......

    保监会拟叫停银行网上卖保险

    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显示,保险销售主体是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包括兼业代理机构,兼业代理机构只能在其主营场所内开展业务。而在目前的兼业代理机构中,银行是份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