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

时间:2019-05-12 02:0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

第一篇: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

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

摘 要: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偏重西方音乐及其理论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去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从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民族音乐 渗透 对比参照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大纲中涉及民族音乐的课程只有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程,虽然也有开设音乐欣赏,但是音乐欣赏主要是针对西方音乐。而声乐主项专业的学生也大部分都是美声唱法,对于民族音乐的接触甚少。少数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也只对自己所学乐器的乐曲熟悉。而技术理论的课程中,除了在乐理当中会接触到民族调式的学习和分析之外,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课程也很少会涉及到民族音乐。这样的课程设置极大的忽略了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宏大的艺术宝库。五十六个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歌、民乐、地方剧种、民族歌剧等总是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相对于西方音乐的浪漫、抽象、空灵,我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语言使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更直观、具体和优美。笔者认为,不应该一味的学习西方音乐,应以西方音乐作为参照,通过比较,是学生真正做到热爱本民族音乐,充分认识到本民族音乐的真正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促使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与发掘,使之得到更好地保存和发展,更好地做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一、渗透教学

乐理、和声及曲式分析都是必修课,所用教材也都偏重于西方技术理论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西方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的对比使学生接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1、乐理基础课:音乐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但是对于民族调式的讲解只限于音阶建立或是简单的民歌调式分析,而学生也感觉很技术化,只要分析出调式调性就算大功告成,对于民歌本身的民族文化却一概不知。教师应该在分析调式的同时讲解民歌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风格以及发展简史等,让学生了解该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比如陕北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当学生了解了民歌的大致特点之后,就会对其特有的调式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很多学生分不清七声调式和大小调式,主要原因就是太过于重视音阶结构而不了解其风格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中国民歌和西方歌曲进行对比参照,让学生充分了解两种调式的不同。

2、和声及作品分析:基本上所有音乐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所学习的四部和声以及作品分析,都是大小调体系,几乎不涉及本民族调式体系。而受考研的影响,音乐专业考研的科目中,和声及作品也是必考科目,考试范围也涉及不到民族调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根本不会考虑民族音乐。基于这样的状况,在着重于考试内容之余,让学生感受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在和弦色彩、曲式结构、风格特点上的异同之处。

3、复调及配器:这两门课程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说是最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本身乐理基础不够好,在学习和声及作品分析时已经感觉到吃力,学校也基本不会开始关于作曲技法课程。而在一般音乐专业考研时,除了作曲专业外,涉及不到复调及配器的内容。而这样的情况,刚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笔者通过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接触复调这门课程之前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复调音乐,什么样的音乐属于复调音乐。中国民间戏曲、说唱、少数民族的民间合唱及汉族的劳动号子中存在着大量的支声复调式,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民歌让学生了解复调音乐。而西方复调音乐首先要了解复调音乐发展历史,再进行其作品的分析。配器的教学中重点放在东西方乐器的音色对比、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在师范类音乐学院中,西洋管弦乐专业的学生较少,有些乐器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对乐器的构造、发声原理、音色特点等处于一个模糊状态。相反,对于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扬琴、笛子等却是比较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介绍西洋乐器,通过音响比较东西方乐器音色的差异。对于乐队可以看一些乐团的演出资料,让学生知道乐器在乐队中的数量、位置以及音响效果,掌握小型的乐队编制。

二、专业教学

民族民间音乐就是专门讲授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课程,在内容的属性上有传承性和习惯性、社会性和民俗性、稳定性和变异型等性质。体现在教学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种传统音乐风格的模唱及创作)。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歌曲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会唱的优势。比如劳动号子,教师先教学生唱,可以分成领唱和齐唱,让学生模仿劳动情景结合民歌合唱,“身临其境”后自然而然就明白劳动号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风格特点。山歌情歌,可以让男女生分组对唱,一呼一和,体会情歌中情意绵绵、羞羞捏捏的情感。笔者认为,死记硬背民族理论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对传统音乐的厌烦,应该让学生先学会唱,会唱了之后再去分析。民间歌舞部分通过看音像资料,还可以让舞蹈专业的学生配合教学。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地方语言性很强,在学唱之前可以学说各地方言,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地方言不尽相同,互相交流方言的同时也会活跃课堂气氛,地方语言和音乐的旋律、韵律、唱法等都有很大关系。了解语言的同时对音乐的掌握也会加深很多。民间器乐可以让器乐专业的学生演奏,既锻炼了演奏学生也让其他人熟悉乐器的性能特点。

高师音乐专业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培养师资,如果从师资培养就忽略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恶性循环过后,民族音乐文化岌岌可危。

在多元化趋势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本土的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凝聚着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文化财富。音乐教育必须继承、弘扬、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能够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第二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 作者:洪 严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2期

[摘要]21世纪的就业岗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有力地冲击着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进度,音乐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只有构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合理的知识架构,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把学生打造成为综合能力较强、实用性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性。[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育 毕业生 就业

[作者简介]洪严(1977-),女,河南开封人,周口师范学院公共艺术部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和音乐史方向的研究。(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61-02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人才。然而,在艺术院校招生场面十分火爆的同时,也伴随着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迷茫与未知。

从就业现状上来说,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也随之加大。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面窄、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专业成绩突出,还要求综合素质过硬。而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仍大多采用传统音乐教育专业的模式,即以钢琴、声乐专业教学为主,配合其他理论知识教学,基本沿用的是培养专职演员的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毕业后的被动状况。一是使一些学生建立了专业优越感,不愿从教,往往改行到其他演职单位;二是毕业生到了中小学从教后,由于原来在高师院校学得太专一,无法适应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需要。在中小学领导、老师、学生的眼里,音乐教师就是一切音乐形象的权威和工作的承担者,是无所不能的。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是多面手,否则就无法适应学校工作的需要。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的各种艺术团体办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如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电声乐队等,林林总总。作为音乐教师,如果仅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显然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和学校文艺活动的需要。为此,一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系统地学好声乐、器乐、舞蹈这些课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多选修一些相关的专业,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能胜任中小学音乐工作的人才。

随着就业门槛的逐渐增高,很多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了困难,在抱怨客观因素的同时,他们也应该更多地检视一下自身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的问题。目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未真正转变过来,就业期望值总体上来说仍然偏高。在学生的心目中,理想的就业单位都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他们不愿到县、乡镇甚至村屯小学等基层单位去就业。他们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是公办学校和一些较稳定的事业单位,而且比较注重单位的工资、福利等经济方面的待遇,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单位里工作才会有稳定感。而对于私立或民办学校,学生的顾虑较多,不到迫不得已时不会去考虑。有的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好单位,宁可待在家里陪伴父母或做家教也不愿去一般的单位工作。因此,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逐步发生转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改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换句话说,对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来说,并不要求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音乐表演、音乐创作或是音乐理论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专多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这些“一专多能”的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中小学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人才①。形象地说,声乐专业的学生只有会弹钢琴,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学生毕业后到各地中学任教,学校不一定会只让他们教自己擅长的声乐或钢琴课,有可能让他们兼任其他的课程,如基本乐理、音乐欣赏等。这就要求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有关专业的课程要融会贯通,一并掌握,以便尽快地适应基础教学工作。而在高校个别课程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误区: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较高的希望,在教学中以表演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这种现象必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将来的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在钢琴课上,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弹奏作品的数量,而忽略了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中的实用性——钢琴伴奏,尤其是即兴伴奏,这将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陷于被动状态。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学生技术的提高,而且应与社会需求接轨,注重教学的实用性。

此外,还应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因为,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以普及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为目的,教师应具有相当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目前,许多高校音乐系音乐基础理论学科所占的课时比例偏低,造成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传输的局限性,加之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课学习不重视,导致了音乐基础理论课在教学中的失重。为改变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学校应适当增加音乐基础理论课的课时,使之得以平衡;教师应改变自己目前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音乐家的生平介绍、作品赏析,并配以大量的音响资料、乐谱、音像制品,必要时可做同一作品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以增添音乐基础理论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非常赞同肖承兰教授对中学音乐教师提出的能力素质要求:中学音乐教师可以不是钢琴家,但不可以不是用钢琴来教学;可以不是歌唱家,但不可以不会唱歌;唱歌不可以不感人;可以不是理论家,但不可以没有理论知识②。简短的总结,囊括了一名合格的中小音乐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及能力,同时也为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明确了学生的培养目标。总之,要

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努力把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

(二)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使之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高师音乐教育的绝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盲目攀高,就业定位一直趋向于大、中城市,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缺乏审时度势的能力。为了改变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学校、教师应挑起指导重担。对学校与教师的指导工作而言,笔者认为有三点极为重要:

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时代,教师应让学生走出精英的光环,接受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这个认知的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自身的定位。

2.帮助学生认知职业。学生一踏入大学校门就已注定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学生而言,其职业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尽管如此,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地做一些形式化的指导,要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仔细、客观地帮学生分析毕业后应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就业,引导学生为自己准确定位,顺利达成其就业目标。

3.帮助学生认知社会。教师应充分地向学生传输社会知识及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找准定位,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可喜的是,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必须主动适应市场,接受市场检验。有一句话说得非常贴切: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学会适应它③。高校扩招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可随之而来的是就业难度的加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改革教学法,时刻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我们培养的每一名毕业生都是合格的,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要求。毕业生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地分析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而在校的大学生更应该从现在起,珍惜宝贵的时光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博览群书,增强综合素质,以便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唐得栋.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

(6):61.②肖承兰.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掠影[J].人民音乐,2000(4):27.③周新友.高职音乐专业学生就业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7):98.

第三篇:谈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教育

内容摘要:

一、我国高师 音乐 教育 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我国出现中小学音乐教育逾一个世纪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不相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颁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作了新的阐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应当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应将我国务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 中国 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注意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 艺术 的综合。”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比如教学模式过多地效仿音乐院校的模式:教学内容又主要学习欧洲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很少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更没有把中国传统的现当代音乐放到合适的位置。培养方向上有“偏”的倾向。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 发展,对其他相关文化缺乏最起码的了解,没有正视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师 音乐 教育 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我国出现中小学音乐教育逾一个世纪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不相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颁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作了新的阐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应当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应将我国务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 中国 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注意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 艺术 的综合。”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比如教学模式过多地效仿音乐院校的模式:教学内容又主要学习欧洲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很少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更没有把中国传统的现当代音乐放到合适的位置。培养方向上有“偏”的倾向。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 发展,对其他相关文化缺乏最起码的了解,没有正视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高师音乐教育应重视本土音乐教育

我国当代音乐工作者应该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建立“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观念,另外,在建立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也应加强本民族乡土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我们既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固步自封,排斥甚至拒绝外来音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更不能做一个缺乏民族意识的,只对西方音乐文化顶礼膜拜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就总体而言,多年来以欧洲音乐体系为重,中国音乐为辅。中国音乐中又主要以汉族音乐为主,对中国众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很少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更缺乏深入研究。作为音乐事业主要继承者的音乐专业学生,应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本国、本民族的音乐遗产:做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才能继承和发展本国音乐,继而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贡献。事实上,发挥区域优势使学生首先了解本土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作为本地一员所应具有的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接受和归属感。强化他们与本区域音乐难以割舍的感情和心理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十分必要。

三、本土音乐教育对寓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是河南省地方戏“四平调”的发源地。从上世纪30年代形成至今已有7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在这块土地上产生、发展起来,流行区域也不是太广。是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这个年轻的剧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辉煌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已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们身处它的发源腹地却没有看到过一场“四平调”戏的整场演出,只是在综艺晚会上一位70多岁的老演员偶尔露一次面。我在想,这个极具区域特色的剧种代表者仅仅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演员吗,它的艺术魅力哪里去了?它的发展历程怎样,现在发展情况怎样?于是我准备带学生进行一次采访活动,这也正是利用区域优势对学生进行本土音乐教育的机会。于是,我带着几名学生采访了这位“四平调”剧种的老演员。在她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四平调”剧种的雏形、创立、发展、辉煌直至今天濒临灭绝的过程。老演员从“四平调”的音乐、表演、剧本、角色、唱腔等各个方面讲解示范四平调的剧种特色,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本土音乐教育课。由此笔者认为,开展本土音乐教育课对高师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2007年《中国音乐教育》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综述

2007年《中国音乐教育》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已取得不少成就。本文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育理论等方面对2007年《中国音乐教育》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研究进行梳理,从中可以管窥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高师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是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全面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也随之展开。2007年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紧密联系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已取得不少成就,但也出现多盲目追风的教育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相继问世的一些重要文件,专著及学术论文,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是十分必要且有着现实意义的。

笔者以下着重对2007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中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内容发表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大家。

一、音乐教育的文化与理论研究方法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历史研究性等问题是音乐课程的理论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这是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阐述音乐教育哲学的前提---即立论的基础。然而对于音乐艺术本质和价值的界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这些在2007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中也有体现。

叶继红[1]通过分析各种教学法在中国实践的现状,提出如何正确认识把握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把握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教学和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有很重要的意义。晓琴[2]通过运用批判教育学的观点教学,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共同达到音乐教育国家标准的要求;结合批判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能还原学生本色,充分认识他们未来的发展;可以确保音乐课在学校各门课程中的地位,同时有助于具备音乐才能的,并致力于终身热爱音乐的学生的发展。冯兰芳[3]提出艺术实践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应体现学术性和研究性、体现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着重体现创造性、体现思辨性、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提高知识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尹爱青[4] 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是按照音乐美的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艺术内容对人进行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里,可以由个体或从审美教育对象的内在特点、音乐作品的外在形式特征、自己的体验感受等入手,使个体始终处于情感解放、创造、发展的自由状态。并分别从解放、创造、发展的哲学层面阐述关于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人学价值的研究。张媛[5]认为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并提出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音乐教学上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他们进行EQ培养。如1.“鼓励”教学,积极点评;2.“重视”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等等。认为只要围绕“新课标”,以学生为本,借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把学生身心看成一个体系。尊重、理解、鼓励和爱护学生,音乐教学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王耀华[6]提出在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各种音乐教育哲学观,都已对或将对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音乐教育哲学观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学问,它应当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为此他根据当今时代的特征,对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含义与时代背景、结合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的特点等方面对“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阐释。宋伟[7]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和谐人格的众多手段之一,而且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创新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廖家骅[8]在新课标中,将音乐欣赏升格为音乐鉴赏,既是音乐教学改革成果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意义必须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来体现,必须落实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个具体的关键环节撒谎能够来,从而才能最终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宋兰萍[9]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不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确实有影响,但相似的是他们都更关注于教师的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同时也提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适时开展关于教学经验领域方面的研究。

分析上述的音乐理论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音乐教育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论指导,因而在教育观念上带有相当程度的依附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唯有建立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并不断调整我们对音乐本身文化含义的理解,理清思路,这样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方能走的更远,更久。但是这些观点、理念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还未能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前沿,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探索。

二、音乐教师教育和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师教育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教师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高师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系统提供师资的教育,对于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要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面的文章数量是最多的。

张耀[10]认为借鉴国外合唱发展之经验,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学校合唱教学艺术视野,开展对学校合唱教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对合唱教育文化认知以及合唱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认知,是我们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黄小明[11]认为目前音乐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各行其是,如不改变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音乐新课标的实施和人才培养。并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及对如何链接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郭兰兰[12]认为将即兴演奏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范围,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事件能力,使学生将多年学习到的音乐理论和乐器表现技巧,当作创造性元素和构筑自己音乐实践的砖瓦,跳出“示范---模仿---纠正---重复”这样原来周而复始的小圈子,增加“即兴创作---师生评价---公开表演---总结发展”这样崭新的、具有动态评价体系的内容。耿劲松[13]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外教育实习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模式构建和改进的几点看法,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改革和逐步走向规范化提供参考。黄有良[14]认为农村音乐教师在外出听课机会很少的情况下,勤练声、键、舞等基本功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潜心钻研教材以增强音乐教学能力,这是最重要的教学研究。提倡教师自己动手,编写一些教学辅助教材,以达到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目的。张建华[15]从高师课程的目标、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师资配置和生源等方面提出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应该从实际出发,从本质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江锦秀[16]提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三级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以“点一线一面”的立体框架构建长效、完整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体系。在整个音乐教育战线内,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多级合作的基础上完善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做好音乐教师的培养工作。张宏伟[17]“注重实践型”人才培养途径,高度概括了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定位、教学思路、人才培养规格及其实施途径等方面的特点,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能力模块建构,即学生的学习能力、音乐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五个模块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阐述。刘楠[18]通过莫尔音乐学院教师教育音乐必修课程的分析阐述,结合当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的主修与副修、作曲技术理论课程、隐性问题进行初步思考,认为莫尔音乐学院教师教育音乐必修课程的模式给我们的改革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有助于我们反思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得失,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金晓丹[19]认为“四手联弹”教学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弹奏技能、训练学生的伴奏能力、加强学生听觉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又能促使他们提高练琴的自觉性和演奏技巧,逐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很好效果的教学手段。

由此可见高校音乐教育对教师培养规格作出的调整,是十分必要而且有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该多从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以及与基础音乐教育的链接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辨证地认识和处理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关系,这是把音乐新课程不断推向深入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观百年来中国教育曲折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走的是一条继承--借鉴--发展更新的路,这是条已被历史所证实的成功之路,不可能不对音乐教育思想产生影响。另外本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件也为我们研究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007年1月,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加入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确定了中国在国际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7年5月1日由中国音教网资源管理中心与北京接班人教育科技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中国课程(音乐)教学平台”将正式投入运行。它将以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主干,以高效流畅的网络系统为保障,从根本上支持新课标音乐教学中所需的创新教学功能。该平台集庞大、完备的资源库;传道受业解惑的专家在线咨询;实时互动的在线讨论;专业培训课程等于一身。为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更为自由,更为丰富的创新天地。

2007年9月18日至21号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珠江钢琴、广州大学等单位协办。这是全国高等音乐教育界规模较大的一次学术盛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的方向。会议的重要议题是如何落实2010年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华举办的问题。通过此次会议可以把最好的经验引进来,以此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体制并促成我国音乐教育的秩序化。

2007年10月15日,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2010•北京)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斌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院长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相关情况。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被视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在中国召开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为促进中国同各国之间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桥梁,同时,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弘扬、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07年11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扩大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理事成员及各省音乐教研员均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瑞敏对学会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各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即将召开的“2010年国际音乐教育大会”提出了任务与要求。并且对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

中国在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也需要发展,面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同时面对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模式和不断出新的音乐教育理论和观念,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正沿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在继承本民族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基础上,力求发展更新。

在这一过程中,从中国国情出发,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和政策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因此对高师音乐课程教育价值如何认识和定位?思考音乐教育如何推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本国各民族文化的结合?如何搞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文化跨时代的融合?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推进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些问题都有待在研究探索未来音乐教育中继续加以解决。

注释:

[1] 叶继红.《 感知 认知 学习理解》[J].2007年第1期

[2] 晓琴 《运用批判教育学看课题堂教学的转变》 [J].2007年第1期 [3] 冯兰芳《艺术实践的目的、价值 及研究的方法》[J].2007年第2期 [4]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 [J].2007年第4期

[5] 张媛《音乐教育 与青少年EQ的培养》 [J].2007年第4期

[6] 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J].2007年第7 期 [7] 宋伟《培养和谐人格---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诉求》[J].2007年第8 期 [8] 廖家骅《从“欣赏”到“鉴赏”的理念变革》 [J].2007年第10期 [9] 宋兰萍《不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影响》[J].2007年第12期

[10] 张耀《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发展》 [J].2007年第1期 [11] 黄小明《“脱节”与“链接”》 [J].2007年第2期

[12] 郭兰兰《即兴演奏符合音乐教育自然规律》 [J].2007年第3期 [13] 耿劲松《试论教育实习的改革》[J].2007年第3期

[14] 黄有良《农村学校音乐教研途径探索》 [J].2007年第3期

[15] 张建华《关于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J].2007年第4期

[16] 江锦秀《谈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三级合作的培养模式”》[J].2007年第8期

[17] 张宏伟《“注重实践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J].2007年第9期 [18] 刘楠《由莫尔音乐学院教师教育音乐必修课程引发的思考》 [J].2007年第9期

[19] 金晓丹《“四手联弹”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J].2007年第4期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07级音乐教育硕士)

文/张香君

第五篇:音乐教育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能力,具备在中、小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和教学

研究的教师及其它教育工作者,具备在企事业单位进行文化宣传及活动组织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备较扎实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有初步运用基本音乐技术理论的技能,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音乐教学和演唱、演奏中的基本问题;

2、具备相当程度的声乐演唱能力及器乐演奏和伴奏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掌握音乐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形成初步的音乐 教学能力或具备良好的音乐表演素养,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能力和相当的艺术 舞台实践能力及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

基础乐理、视唱练耳、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编导、基础和声、合唱指挥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社会实践

2、舞台艺术实践

3、教学实习

五、学制

三年

六、毕业条件

修满119学分,准予毕业。

下载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

    实践性哲学观下的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改革 刘敬芳、陈其射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是运用实践哲学原理探讨音乐教育哲学,与此相应,我国学界近年来也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与音......

    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我们严格根据实验方案有序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取用......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共五则范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 今年是西华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华师大)音乐学院建院20周年。学院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合集]

    梧州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视唱练耳的基础性作用在 歌曲创作中的体现 系 别 艺术系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王广国 完成时间 2013 年 月 摘要 目......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大全)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汇编5篇在如今这个中国,我们都可能会用到自荐信,自荐信是自我推销采用的一种形式。写自荐信的时候主要写哪些内容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育专业自......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1 我是个幸运儿,在我求学的道路上遇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在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做一名人民教师就成为我儿时的一个梦想,在实习中,我第一次踏上......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自荐信的场合越来越多,我们时常通过写自荐信达成我推销的目的。写自荐信的时候,应该先写些什么?中间怎么写?最后怎么结尾呢?以下是......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谈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目 录 综述 ································一、从初级钢琴伴奏开始学习简易编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