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家公园现状及问题1
1、我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问题 1.多头管理,缺乏权威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名义上属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风景名胜区中,管理就可能涉及和牵涉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等职能主管部门。2.多重目标,难以兼顾
国家风景名胜区有些同时还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传统体制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3.国家所有,名不副实
依据现行法律,风景名胜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权,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分级管理。
4.资金不足,发展困难
现行体制导致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困难。
5.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在许多风景名胜区中,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促销;在经济收支上,财政拨款十单位创收,盈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在劳动人事制度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铁饭碗”、“铁交椅”雷打不动;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21-23】
来源:《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 谢茹著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6
6现有的《风景区管理暂行条例》,只谈管理,不讲经营。《条例》的实施在当时确实起到过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作用。但该《条例》自颁布以来近二十年从未进行过修订。其中只谈管理,只字未提经营。
7管理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风景区存在经营与管理不分的现象,尽管在风景名胜区内有人员的具体分工,但由于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的在编人员基本上是“军、青、妇”的后备部门。专业知识不强,素质普遍较低。来源:《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李松柏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2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1、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1个,省县级558个,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
2、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详细分类划分。因此,存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命名重叠的现象。
3、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由建设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是由国家森林总局和国家环保局主管,而国家森林公园则是由国家森林总局主管。这种分工管理格局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处理资源,难以实现“大旅游”、“大管理”的目标。
4、自1981年我国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政府对国家风景名胜区基本上没有进行财政预算的直接投资,一般是以风景区门票不纳税或低税率,全部返还风景区的方式,视作国家对风景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这样就导致了风景区内的经营性项目运作主体众多,主要包括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使得风景名胜区在经营管理上多家插手、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画地为牢,造成风景资源破坏和管理混乱。
5、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不得不将风景区的管理权限层层下放。在现实中似乎谁都可以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到底由哪个部门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最能发挥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在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
6、目前的怪圈:一方面由于景区业投融资体制的单一,资金缺乏,使景区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且日渐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瓶颈,另一方面资本却累累碰壁景区业。
来源:《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李松柏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最初资料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问题
1.多头管理,缺乏权威
许多学者认为①,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名义上属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风景名胜区中,管理就可能涉及和牵涉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等职能主管部门②,各部门都代表国家行使各自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综合管理和决策及协调机构、职能监测机构、基层执行机构以及其他各种机构应有的权力及关系界定不是很清晰,履行职能与设定职能不一致,管理缺乏权威性,各部门、单位都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形成了在各个部门管理权限和利益分割下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占有的人为分割。在尚未建立强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的情况下,风景名胜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景区内重复建设,低水平规划,部门法规冲突甚至扯皮在所难免。
2.多重目标,难以兼顾
国家风景名胜区有些同时还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传统体制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③。承担职能的多样化使风景名胜区企业的经营管理变得不伦不类,因为财力不足,很多不应该作为企业的公益事业也在进行企业化运作,但机制上又是落后的。也有的明确是企业,但又赋予了一定的政府职能,尤其是一些大的山岳型风景区都是这样的体制①。
3.国家所有,名不副实
依据现行法律,风景名胜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权,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分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没有一个惟一的权威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力,致使国家所有权实现形式不清晰。实践中资产的管理者是谁也不明确。也就是说,由于机制不明,当地政府(县一级政府)扮演着国有资产全权代理人的角色,行使着资产管理权。由于管理权与经营权、所有权三权合一,加上国家所有权人对三权合一的实体缺乏法律上、制度上的监督控制,国家所有者权益被侵蚀,国家产权主体地位被削弱,国有资源价值补偿与价值实现名不副实②。
4.资金不足,发展困难
现行体制导致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困难。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风景名胜区要考虑职工生计问题,只能勉强维护现状,谈不上有效保护和积极建设,如何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解决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瓶颈制约,成为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的内在动力③。
5.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在许多风景名胜区中,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促销;在经济收支上,财政拨款十单位创收,盈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在劳动人事制度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铁饭碗”、“铁交椅”雷打不动;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①。不仅如此,政事不分,政府部门自身对其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直接影响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一方面会造成风景名胜资源闲置破坏;另一方面则带来了开发经营中的无序、低效甚至破坏现象,严重困扰了资源环境保护及风景名胜区事业、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1个,省县级558个,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详细分类划分。因此,存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命名重叠的现象。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由建设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是由国家森林总局和国家环保局主管,而国家森林公园则是由国家森林总局主管。这种分工管理格局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处理资源,难以实现“大旅游”、“大管理”的目标。自1981年我国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政府对国家风景名胜区基本上没有进行财政预算内的直接投资,一般是以风景区门票不纳税或低税率,全部返还风景区的方式,视作国家对风景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于是各部门就占山为王,在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地域建立各种各样的干休所、疗养院。后来这些单位在政企分开政策的要求下,部分这种单位脱离原管理部门成为企业,自主经营,但在人员构成上却与原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一些单位摇身一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培训中心,挂羊头卖狗肉,实属盈利性单位。这样就导致了风景区内的经营性项目运作主体众多,主要包括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使得风景名胜区在经营管理上多家插手、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画地为牢,造成风景资源破坏和管理混乱。再加上我国理论界一般都视国家风景名胜区资源为社会公共产品,由国家所有和经营就顺理成章了。但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不得不将风景区的管理权限层层下放。在现实中似乎谁都可以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到底由哪个部门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最能发挥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在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国家部委不也是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管理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吗?由于近年来国内旅游消费的兴起,使得国家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价值显化,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当地老百姓都对风景区的开发倾注了很大的热情,风景区原有管理部门在权利受损的情况下,纷纷投书它的上级国家部委,希望通过他们所属的上级部委的权威来维持他的势力范围。这样就出现了目前的怪圈:一方面由于景区业投融资体制的单一,资金缺乏,使景区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且日渐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瓶颈,另一方面资本却累累碰壁景区业。从四川十大景区经营权的出让,到山东曲阜“三孔”文物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再到桂林阳朔核心风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再到湖北五当山经营权的转让谈判„„如果不进行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这里的省略号就永远不会停止。
三:我国当前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景名胜区数量众多,且规模、面积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从以上介绍的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总的来说,我国大多数风景区在经营管理体制上都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风景区管理暂行条例》,只谈管理,不讲经营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就开始建立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对所有风景名胜区依据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条例》规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可以在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没有设立人民 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主持风景区的管理工作。《条例》还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以上制度和《条例》的实施在当时确实起到过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作用。但该《条例》自颁布以来近二十年从未进行过修订。其中只谈管理,只字未提经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风景名胜区在国内旅游潮的推动下,其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各地政府对此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可以说,在 旅游消费旺盛,景区业日益成为整个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瓶颈的今天,风景名胜区再只谈管理,不讲经营己越来越不合时宜。由于《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内容滞后,各地越法行事的情况极为普遍,如,《条例》规定: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但事实上,各主管部门占山为王,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的景区内建招待所、疗养院(培训中心)的现象极为普遍,且曾一度成为时尚。各地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旅游管理暂行条例》,其中也涉及到了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规划问题。其中有些内容在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上又有新内容。风景名胜区管理法规内容的滞后、缺乏权威,已成为当今风景区经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国家所有与各级政府代管,所有权代理链条过长、产权模糊 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而自然旅游资源总是依附一定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我国宪法第九条和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和《水法》等,我国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包括两种形式,即国家和集体所有。如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一;”第十条规定“--一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1988年制定的《水法》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中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一”等。事实上,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属国家所有,其小数属集体所有。但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还不可能做到所有的风景名胜区都由国家财政支持,实行统一管理,只好由各级政府代管。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都能出面操作。所有权代理链条过长,从而造成产权模糊。按照西方产权学家的标准,一个高质量、明晰的产权必须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继承性三个特征,风景名胜区的产权不符合述标准,因此说多数风景名胜区的产权界定是不清晰的。
3部门利益导致景区的多头管理,俗称“九龙治水”
由于风景区的产权不清晰,风景区内普遍存在“多头管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室曾经对全省的风景区进行了一次检查,发现一个风景胜区内,共有5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一是风景管理局,隶属城建部的,专门负责管理风景区内的山水、树木、自然景观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二是文物局(站)隶属文化部的,专门负责景区内文物古迹的管理,修缮及考察挖掘等;三是宗教局(处),属于宗教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和尚,尼姑和喇嘛等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四是旅游局,属于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宾馆定级等;五是当地政府,这是属地领导,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等其它四家不管的都属于它管,甚至其它四家管的它也交叉管理。”这种状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由于风景名胜区面积一般都比较宽,资源也不是单一型,因此,任何一个风景名胜区都有好几个部门在管理其中事务。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景区中管理有可能涉及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水利、地方政府等方方面面的政府组织机构,俗称“九龙治水”。由于群龙无首,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各级政府机构和单位都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形成了在各个部门管理权限和利益分割下对景区资源占有的人为分割。在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的管理体制下,景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的纵向管理职能也受到了进一步的削弱,景区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不断,管理的散乱状态大大降低了景区建设对外部资金投入的吸引力。
4风景区内政企不分、事企不分
任何风景名胜区内都存在行政、事业、企业三种不同性质的活动。行政指的是行政执法性管理;事业指的是非营利性经营活动(即景区内部管理与建设);企业指的是赢利性活动。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没有出分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活动,而是由同一机构进行管理的。由于政、事、企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促销;在经济收支上,财政拨款加单位创收,有的稍有盈余,有的入不敷出,亏了归“国家”:在劳动人事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铁饭碗”、“铁交椅’,、雷打不动;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政企不分导致不讲效率,平均主义盛行,专业人员与冗员在分配上没有什么差别,极大在挫伤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导致了许多地方一方面是风景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风景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无序,低效以至破坏现象。由于政企不分,景区管理部门既搞管理又搞经营,在风景区经营性项目经营主体日渐多样的今天,不能严格、公正的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管理景区。除造成与其他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外,也严重地困扰着资源环境的保护和风景名胜区 的发展。那些级别高、影响大的风景名胜区(如黄山)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政企分开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与管理机构并存,而且有的经营性项目还上市了,但两者在上层管理人员上常常是兼任的,如:管理机构一把手通常又是公司一把手,因此可以和平共处。这种“政企合一”的状态具有不稳定性,能否协调风景区管理和经营的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和价值取向。此外,特有的垄断性不利于外界对它的监督。
5条块分割,规划混乱、执行乏力
由于一个风景名胜区一般面积都比较宽,横跨两个甚至三个行政区域的风景比比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旅游的兴起,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各风景名胜区似乎一夜之间都成了香悖悖,各地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使得一个完整的风景区被人为分割。然后各自出钱请人做规划,开发在行政区域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一个大的风景区很难有一个宏观的旅游规划。今天,旅游资源经营权的地域垄断仍特别明显。一位搞旅游的朋友曾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座山地跨两县,目前两县还在按照自己不同的思想对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进行开发,横跨两县的风景区是这样,地跨两市、两省的风景区更是如此。然而这种现状很难令人对这种风景区的前景感到乐观。
旅游开发中规划要先行,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通过规划去实现对风景区的管理是景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先且不说横跨两地的风景区,两地各有各的旅游规划不说,即使是同一个景区,不同部都在请人做规划的情况都极为普遍。目前,我国一般风景区旅游规划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多个部门在对同一个风景区做规划。规划缺乏权威性、执行起来很难;一二是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盲目性、趋利性、短期行为性和屈从长官意志;三是景区规划与综合旅游规划脱节。这方面一些知名度高的风景区正在为其他的风景区提供榜样,如:黄山风景区就是请清华大学做的规划并经省人大讨论通过发布施行。
6管理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风景区存在经营与管理不分的现象,尽管在风景名胜区内有人员的具体分工,但由于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的在编人员基本上是“军、青、妇”的后备部门,这些部门的人员安不下就往风景区安排。在一般人眼里似乎风景区的工作谁都能做。按说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专业性很强,人员应当按照专业性的原则来配备,他们应该懂管理,懂促销,懂法律,懂园林等专业知识。人员整体素质差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在风景区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如果把风景区的规划、经营管理权交给他们,后果可想而知。
三、我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从南到北跨越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5个主要气候带,由西向东地形垂直高度相差8,000多米,自然条件多变,地质状况复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区系和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占世界总数的12%以上,其中,苔薛植物约有2,100种,蘸类植物约有2,600种,裸子植物近300种,被子植物25,000多种。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我国还保留了诸如大熊猫、金丝猴、白绍脉、扬子湾、水杉、银杉、银杏等大量的古老子遗种类和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境内的绚丽自然景观和丰富生物资源,既是我国及全世界共有的宝贵自然遗产,也为我国自然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尽管我国尚未建立真正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但已建立了799处自然保护区、942处森林公园和512处风景名胜区,保护面积达8,93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3%。其中5处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0处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6处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我国在国际自然保护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1.自然保护区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只有40多年历史。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始,至1965年的前10年中,全国仅建立自然保护区19处,总面积64.88万公顷,只占国土面积的0.07%。1978年以后,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保护区数量明显增多,保护区类型日益齐全。截至1995年,我国已建立了799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类型有:(1)生态系统保护区。就生态系统保护区而言,有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两部分。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类型,其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数量最多。(2)野生动物保护区。(3)珍贵植物保护区。(4)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由核心区和实验区两部分组成。核心区除科学观测外,禁止任何人为干预,以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实验区是进行植物栽培、动物饲养驯化等科学实验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和地方级。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保护对象上具有国内典型特征、在科研上有重要的价值、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的具有本地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特点的保护区。我国保护区的管理大致有5个方面的内容:
(1)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管理。它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这方面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保护区的生存和价值。具体内容包括:保护区范围确定和标桩立界、核心区和实验区的划分、生物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特殊物种的保护措施、保护工种的实施、自然灾害的控制与防范、保护巡逻制度等。
(2)行政与后勤管理。行政与后勤管理对保护区来说必不可少。如何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安排合理的工作量,是每个保护区管理领导者应认真研究的问题。行政和后勤管理是很细致繁琐的事情,主要靠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和规章来实施管理,包括:劳动纪律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资金使用制度、基础设施的管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保卫和治安制度等。’
(3)科学研究的管理。保护区的研究,分常规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常规性研究包括:资源的一般性调查、观测、预测预报等,目前保护区科技工作者可独立完成。对某一物种、种群或某处生态系统进行较高水平的研究与观测,现阶段多数还是靠研究所、大学的专家主持、保护区科技人员协助参与的方法来完成。
(4)居民生产生活的管理。如何管理好保护区内和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是保护区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个保护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并找出既能帮助提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又可与保护区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良好途径。管理的内容应从以下方面考虑:生产生活用地的选定与调整、制止非法伐木狩猎和挖掘开采、安排群众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和多种经营活动、控制区内和周围人口的增长、帮助引进有成效的致富技术等。
(5)游客管理。保护区除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展科学研究、从事合理的多种经营以外,可利用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开发一些旅游参观活动,发挥保护区的多种效益。保护区旅游,以科普旅游或生态旅游为主,向公众提供普及生物学知识、欣赏秀丽风光的服务。目前在我国,保护区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保护区还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个问题。各个保护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参观季节、对象和路线。游客的管理内容包括:专业性参观考察、非专业性游览、导游培训、参观路线的划定、路标和讲解牌的设置、旅游者的住宿及活动设施、少年儿童和残疾人的特殊接待、宣传品的制作和提供、废弃物的消除与处理等。
目前我国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相关的立法有:《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和《水土保持法》等。国务院在1985年颁布《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发布了之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对指导解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各省、自治区政府也制定了类似的法规。全国大部分保护区在国家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制定了各自的管理规则,实施保护区的管理o—
2.风景名胜区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对自然景物、人文景物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已显得日益重要。我国建设部(当时称国家建委)即组织各地对自然和人文景物进行调查、评估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各省挑选了一批具有典型特色的地区,经过省政府的确定,并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申请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2年U月8日,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一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1988年8月1日,国务院又审定公布了第二批40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1994年,再次审定公布了第三批3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现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增加到U9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当规模的风景名胜区,其中省级风景名胜区256处,县(市)级风景名胜区137处。到1994年,我国共有各级风景名胜区512处,总面积9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全国最突出、最优美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那里的生态系统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其自然环境、动植物种类、地质地貌具有很高的1g,常、教育利科学价佰。(2)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已制定颁布了加强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严格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侵占,有效地保护了其生态、地貌和美学特色。(3)为了精神享受、娱乐、文化和教育目的,允许游人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但须采取措施,防止某些区域游人超量。(4)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比较大,一般都在50公顷以上。
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融为一体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特色。中国的自然山川大都经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伴有不少文物古迹,以及诗词歌赋、神话传说,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根据其不同的景观特点,风景名胜区又大致可分为:(1)山岳类型:如山东泰山、陕西华山、安徽黄山等。(2)湖f白类型:如江苏太湖、杭州西湖等。(3)河川类型;如长江三峡、桂林漓江等。(4)瀑布类型:如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等。(5)滨海、岛屿类型:如青岛海滨—瞄山、厦门鼓浪屿—万石山等。此外,还有八达岭长城、龙门石窟等以人文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精华,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其能永续利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加强其管理,国务院于1985年6月7日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该《条例》相配合,建设部还制定并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此外,各地也制定了不少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地方性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规定,全国的风景名胜区业务工作,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管理3地方的风景名胜区业务工作,由地方政府的建设部门主管。对于某个风景名胜区的具体管理工作,分两种情况进行;一是设立风景名胜区政府的,由该政府全面进行管理。二是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政府的,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该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
第二篇: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其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继续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我们应该认识到,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下面是本人对我国环境资源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就如何改善我国环境资源状况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2012年6月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公报》用一组组数据,展现了中国环境状况和环保进展中的积极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环境和环保中存在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十一五”期间,在能源消费和国民经济年均分别增长6.6%和11.2%,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城市和工业领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2011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比上年下降2.0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看似微小的数据,却有着重大的意义——这表明,我国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与之相伴的有更多让人欣喜的消息: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7.9%的城市区域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和二级,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区域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和二级的占76.1%。《公报》显示,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发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同时,我国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总面积约1497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9%。
喜中有忧,透过《公报》,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环境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等十大水系469个国家控断面中,Ⅰ至Ⅲ类、Ⅳ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1%、25.3%和13.7%。在监测的200个城市4727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5%,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5%。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2011年对全国364个村庄的监测试点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村庄占81.9%;农村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农村土壤样品超标率为21.5%,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环保任重道远,环境问题在我依旧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下面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这是用不着忌讳的。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
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监督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1)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2)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3)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6月
[3] 《为什么要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日报,2004年12月
[4] 《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华夏出版社,2002年
第三篇: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模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也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实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前几年对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纠正金融业的“三乱”,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一,降低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成本。我国的存款类机构(银行、信用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清算上都由人民银行管理,其外汇业务也由外汇管理局监管,在业务上有一定交叉,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往往造成有的金融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出现监管“真空”。或有的金融创新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其二,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全球金融正呈一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分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不能开展综合业务,今后很难与国外银行平等竞争,制约了国内银行的发展步伐;其三,不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和监管趋势。目前,许多国家为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纷纷对过去的多元化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已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
2、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监管内容不全面。金融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监管乎段落后。
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二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
容过窄,仍局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等业务,已不能涵盖全部金融业务;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三是金融监管范围缩小,一些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如将彩票市场、社会集资等监管业务逐步移交给其他部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的准金融业,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分散于不同的部门经营和管理,未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范畴。在部门和地方利益驱使下,这些业务开展的状况十分混乱,有的地方出现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隐藏较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监管方式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陈旧。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虽然近两年开始试行非现场监管,但其方式还不完善,监管的有效性很低。其次,监管手段陈旧,科技水平低,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脑联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监管经验不足,尤其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处理缺乏成熟经验,许多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第四,利用社会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尚未起步,对外部审计师的利用几乎是空白,对如何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实行金融监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第五,金融监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下降。
4、金融监管人力资源严重稀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
尤其是基层人行,队伍结构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了解传统金融业务的人多,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多,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具有某项知识和技能的人多,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少。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主要职责,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1、金融监管理念尚有一定的缺失性。当前,人民银行在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上成效明显,风险监管已成为工作重点。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监管目标理念
较为单一。②市场约束理念不足。经济金融市场化、一体化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市场约束有助于加强资本管制的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此,新的巴塞尔协议框架把市场纪律和约束力确立为资本监管的第三大支柱。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对市场约束理念的引入尚付阙如,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检查也乏善可陈,从而使得监管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③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有待加强。
2、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留有缺陷,需要改进。基层人民银行普遍推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从实践来看,监管责任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与设计预期具有一定的反差,其缺陷主要表现为:①监管责任制有些规定不明确具体,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②监管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相兼容。③监管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滞后,影响其可操作性。
3、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监管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县支行的原合作金融管理股、金管股、调统股已合并为金融机构监管股,由于中心支行原对应的科室仍各司其职,故县支行原各部门人员继续履行原有职能,使得某些支行员工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县支行金融监管合力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基层人民银行其他部门的人力、物力基本占用了支行总体力量的大部分,而履行基层央行主要职能的金融监管部门仅占支行总体的少部分,与内设机构合并后监管任务加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4、金融监管的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滞后,制约监管效率的提高。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一系统都不是独立和封闭的,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且与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决定于区域内的各项因素,也与邻近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质量、风险程度等相关。故而,建立起基层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联手监管,有利于构建牢固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5、金融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和人员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很大程度上限于领导的评价和看法,监管人员的选配、调动主要取决于各级领导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准确地考察选配人员的业务监管能力,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来实现监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全面的、深刻的、久远的。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迅速提高
央行金融监管水平。
1、加强对国际金融知识、国外金融法律、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国际金融组织规定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改变目前对国际金融发展和监管动态的研究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现状,人行各大区分行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了解;各基层人行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学习研究国际上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根据我国金融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研究、借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国际通用的监管准则,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监管细则,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
2、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现行《商业银行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对银行业监管的需要。要根据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
3、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针对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未雨绸缪,为金融监管实现混业监管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4、合理确定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将谨慎的风险监管确定为央行监管目标,对金融机构法人以风险监管为主,实行并表监管,对其分支机构以合规监管为主。其次,要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风险监管,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减少金融管制,正确区分金融创新和金融违规,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第三,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金融创新业务和准金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央行对全社会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防范金融创新和准金融业务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第四,要尽快实现金融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加强金融监管的电子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第五,要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程序,促进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加强中央银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6、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要加强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国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外资银行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
严格审查其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的扩散。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准则、方式和手段,在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方面提供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大力提高监管水平。
同样根据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思路以供探讨:
(一)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树立和增强监管中的“效益、市场、系统、持续”意识。正确的监管理念是指导金融监管的有力指南,亦须顺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由此,我们认为,在坚持原有合理的监管理念基础上,应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适当引入和增强新的监管理念内涵。①适当引入监管中的“效益”理念。对一些经济金融运行质量较差、金融风险积累突出的地方,人民银行应强化金融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稳定金融秩序,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一些化解显性金融风险已有明显成绩、经济金融运行较为平稳的地方,人民银行在履行好风险性监管职责的同时,监管重点宜有所倾斜,适度突出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指引,带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较好地实现金融监管宏观刚性和银行微观经营灵活度的协调统一。②树立“市场约束”的监管理念。有效的市场约束,是商业银行实行审慎经营的驱动力,也促使商业银行保持雄厚的资本基础以抵御风险,故可以作为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市场约束要求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银行业而言,宜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方式。同时,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制约作用,引入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检查、监督、资信评级等,以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③增强“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人民银行在监管时应统筹规划,注意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现场监管的查误纠错机制的作用,减少监管工作的随意性、突击性;深入研究银行业务的周期性规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特征,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无效监管,在持续监管中逐渐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
(二)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①完善监管责任制体系,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工作中看,实现“授权定责、权责平衡”是确保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的关键因素。按照监管权限来划定责任,谁失误由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划分责任应明确、细致、具体,各级、各类监管责任人对哪些金融风险承担责任及责任的种类,应具体细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改进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监管责任制后,监管者责任重大,从事监管工作具有风险性,应当建立绩效挂钩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可施行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作为追究制等,实现激励与约束的有机兼容,使金融监管活力不断激发出来。③加快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早制定统一、规范、具体的监管岗位操作规程,以明确分解和定位岗位责任;建立以内审、监察部门为主实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以预防、纠正和处罚执法失当等行为。为减少年终考评的主观随意性,可采取以科学设定的指标考核为主、结合抽查核实、个人述职的方式,区别各级不同责任人而分类考核,并辅之以平时累积的监管过程情况材料、表格等进行综合性的监管考评。
(三)优化监管机构内部的人员配置,增强金融监管力量。目前,多数县支行的金融监管仍采取分组的方法,这不利于金融监管整体力量的有效发挥,可以将监管业务划分为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和日常监管三个部分,以此来配备监管人员,发挥监管合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上向监管部门倾斜,增加监管人员所占的比例,以强化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
(四)加快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及时就区域内的金融动态、风险状况、违法违规行为等互通有无、数据共享,密切监视毗邻地区的金融风险对本区域的可能影响,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人行分支机构应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分支机构的联系、磋商,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以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结合辖区和监管自身实际,尽早开发实用、有效的监管业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为辖内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持;尽快实现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强化实时信息联系与数据集成,适时建立起商业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监控网络,促进监管效能的提升。
(五)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应当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为此,要制定金融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逐步形成资格考试、竞争上岗的监管人员选任机制,把好监管人员的“入口关”。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应把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员工,注意好前瞻性、应时性和基础性培训的结合,鼓励员工深造,吸收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使得监管人员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加入WTO后金融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四篇:我国快递企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精选)
我国快递企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快递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不同类型的快递企业在快递领域中迅猛发展。国有快递企业的自我转型与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扩张,并伴随着国际快递公司的市场扩展和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是现在我国快递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快递企业的现状概述
快递是指从事快递业务的公司一般利用铁路、公路和空运等方式,对客户委托运输的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快递业的特点主要是点到点、快速方便等。就快递行业而言,从其表面来看,与传统的邮政业没多大的区别,大多利用网络形式对客户需要运营的物品进行递送的一种服务方式。但二者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快递主要是运输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货物,运输时间较短,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快递行业大多集时效性、服务和网络于一体,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新经济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递产业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也迅速增多,其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覆盖地区也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的快递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各项政策的开放,外资企业的进入,民营企业的崛起,使得我国快递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发展壮大,快递企业也逐渐兴起。目前,中国的快递公司很多,主要有顺丰、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等,还有众多冠以快递公司名称从事快递运输的企业。由于快递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国内的快递企业在投递运输方面已经基本趋于成熟。从而形成了国营、民营、外资三大市场主体。快递公司正在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服务,成为了我国又一新兴的产业,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最强有力的补品。
二、我国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快递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迅速,且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积极的元素,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该行业的完善化、正规化发展。
1、信息网络不完善
由于信息传递更新的速度慢,导致客户不能及时掌握和查询货物的相关信息,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合理优化的网络布局对整个快递业的发展以及整个作业流程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快递业的网络覆盖范围还有很多盲点,一些农村的偏远地区及西部的一些地区都缺少相应的网点,少数有网点的地区要么是费用高,要么就是耗时长,不能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落后,不能把网络覆盖和提高服务水平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无法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
2、行业管理标准落实不到位
考虑到快递行业自由发展的无序性,国家陆续出台了《邮政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试图对快递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但是这些未能对快递行业的具体业务、市场监管、延误损坏的赔偿细节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标准针对性不够强且在执行过程中较难落实,直接导致出现业务纠纷时消费者利益受损,维权困难,较为波动。
3、服务质量差
我国快递业的服务方式单一,丢件、快件毁损、快件延误、服务态度较差是快递业投诉的主要问题。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不能及时追查,顾客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货物的状况。许多中小快递企业的仓储保管条件有限,不能达到货物的储存要求。在货物的装卸搬运过程中,货损严重,管理不善,造成顾客的投诉率高,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的快递业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方式单一,造成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4、经营管理水平低
我国的快递企业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缺乏竞争优势,经营管理理念单一,局限于单一的门对门货物运输,缺少多元化的服务。目前我国快递业中小企业众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又因为管理水平低而影响市场份额,经济效益低下,缺乏竞争优势。配送企业内部因管理不善经常出现内盗、扣件、快件破损等情况,使许多中小型的快递企业濒临破产或倒闭。我国快递业总体呈现散、小、弱、差、多的现象。并且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行业缺乏自律,使得国内行业竞争市场混乱。
5、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从业员工素质不高
在与进入我国的国际快递巨头相比,我国的快递企业在很多方面是很落后的,我国的快递企业在很多方面是落后的,我国的大部分本土快递公司在机械化方面很差,多数企业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做得不到位。而在快件方面,自动分拣率低,处理速度缓慢,并且网络覆盖不广,信息化水平低下,递送质量不稳定。在我国,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快递只是出卖苦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各快递公司在招收业务员时,对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基本条件是熟悉城市交通路况,有驾驶执照,有的快递公司对员工只进行简单的培训,根本达不到从业的要求,使得快递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也就让人对其产生不信任的潜意识的感觉.影响了其快递公司的发展。
6、营业网点的设立及加盟条件把关不够严格
快递公司通常会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即首先在一、二线城市开展同城或跨城快递业务,继而向三线及普通城市县地区发展营业网络。由于快递网络发展较快,营业网点剧增,企业很难有足够的精力逐一严格考核网点的经营资质,为此,经常会出现租一处仓库、买几台三轮车、聘用几名派件员,就开始经营快件业务的不正常现象。
7、快递行业内部混乱,缺乏行业标准
快递业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从快递产生以来,快递的业务量以每年60%到120%的速度递增,但是飞速的增长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不规范的快递“公司”。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快递行业管理方面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快递市场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加上快递商家的一些 短期行为,从而造成了市场竞争过度,行业内部混乱。弄错、弄丢快递件的事情经常发生,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的前提下,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相互排挤的现象就会屡屡出现。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快递市场的占有情况和快递行业长远的发展。总结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快递企业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民营快递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同称快递上的市场优势,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同时,政府也要扶持民营快递企业,在法律、政策、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竞争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并制定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促进民营快递业将康发展。
中国快递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很多内在和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始终影响着中国快递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每个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都是与时俱进的,在科技与消费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快递行业也不例外,机遇与挑战并存。综合上述分析,中国快递只有在认清新的市场机制条件下,加强体制改革和服务改进才能继续赢得市场,并且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商场如战场,快递企业正是群雄纷争的一块沃土,希望快递企业能迅速找到站稳脚跟的核心竞争力,克服自身的局限,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快递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9-8-19
摘要:消费信贷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我国消费信贷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的消费信贷比较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正确剖析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建议,对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消费信贷,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消费信贷是指为了生活消费的需要,金融或商业机构以货物、货币等形式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提供信用,消费者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偿还的一种信贷行为和信用体系。消费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消费信贷给予高度的关注,使消费信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时间短,规模不够大,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这对于保证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
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迅速发展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1997年底,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仅有172亿元,1999年全国贷款总额达到1 396亿元,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2.4万亿元。在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信贷结构也日益变化和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从最初的单纯消费信贷发展到10多个信贷品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获得迅猛发展: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使得个人住房信贷成为消费信贷的重点,1998年,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仅为427亿元,到2006年就已经达到19 857亿元,增加了40多倍。
汽车消费信贷是我国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发展十分迅速,到2004年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规模就已超过2 000亿元。
此外,助学贷款、旅游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多种消费信贷业务获得迅速发展,消费信贷呈现多元化、高增长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1)消费信贷法律体系不完善
自央行1998年出台消费信贷政策以来,我国的消费信贷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相关的法律建设还一片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我国现有的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都是以行业规范的面目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消费信贷法》。
而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它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善,《统一消费信贷法典》规定了消费信贷的方方面面,是美国消费信贷制度的主体与基石。另外,针对不同的信用贷款,也有不同的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如针对个人住房贷款,美国政府出台了《联邦住房法》、《住房抵押贷款法》、《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法》等。
(2)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偏少
在我国,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主体主要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他们几乎垄断了我国消费信贷市场,1999年国有商业银行占消费信贷市场份额的99.2%,到2005年,这个比例依然在70%以上。这种情况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同时也限制了消费者个人在进行消费信贷时的选择范围。
在美国,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非常多,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销售财务公司、信用社、储蓄机构及其他非金融机构。众多的消费信贷机构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推动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3)消费信贷的品种单一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少,品种功能单一,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重点集中于住房消费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一些新兴的消费信贷品种发展乏力,发展十分缓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住房消费信贷一直占消费信贷总额的80%以上。
美国的消费信贷品种丰富、全面、灵活,并且不断创新,信贷品种包括个人信贷额度、无抵押个人贷款、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房地产抵押信贷。美国消费业务的多样化有利于消费信贷机构分散风险,增强盈利性,促进消费信贷的稳步增长。
(4)个人信用制度很不完善
我国在启动消费信贷的过程中,尚未建立起个人信用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对自然人的身份、个人账户、收入来源以及过去的信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和评估的制度,缺乏个人资信状况信用等级的专业信用认证机构;二是居民的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贷款机构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居民收入的实际水平,消费信贷机构不能准确地了解居民的资信。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银行很难全面、及时地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从而难以对消费信贷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测和控制,缺乏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制度基础,它使消费信贷的投放决策和业务扩展缺乏有序的市场基础,从而制约消费信贷的稳定发展。在美国,20世纪初就开始了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工作,到20世纪中期,消费信贷的各种制度,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等逐步完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的建立是通过成立消费信贷报告机构而完成的,这种机构收集与消费者个人信用有关的所有信息,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给消费信贷的提供者,以帮助其正确判断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的建立,使社会形成了讲信用的风气,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5)信用风险管理与转移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与转移体制很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消费信贷担保和保险制度:我国现行的《担保法》以及有关的担保法律法规只有生产性信贷规范,没有针对消费信贷的相关规定,致使许多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难以获得消费信贷发放机构要求的担保。二是缺乏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我国未建立信贷保险制度,二级信贷市场还未形成,一旦消费者无力还贷,银行实际上很难把抵押物变现,所有风险将由银行自身承担。
美国的消费信贷具有一套严密的风险管理程序,它有效利用信贷局的个人信用资料,严把信贷入口关;强调风险审核与风险组合控制,实现信贷管理的横向制约,讲究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操作技巧,从具体操作程序上控制风险。另外,信贷二级市场也很发达,1990年美国全部中、短期消费信贷业务中,已证券化的占10%,目前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0%以上。消费信贷二级市场的发展,降低了金融机构发放信贷的风险,提高了资本利用率,使消费信贷的提供者能以更低的成本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从而促进了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建议
(1)建立消费信贷法制环境
加强消费信贷的立法工作,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制订《消费信贷法》,就消费信贷的主体、对象、程序、方式以及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规范消费信贷各方当事人的市场行为,《消费信贷法》应包括消费信贷的方方面面:如消费信贷各方的权利义务及市场行为、消费信贷抵押、耐用消费品担保贷款、个人信用制度的立法、个人破产法等。
(2)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消费信贷风险转移制度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主要体现在个人信用评价制度、机构、评价指标三个方面,目前这几个方面我国尚刚刚起步,因此,应尽快加紧这几个方面的建设。首先要完善个人信用征集系统,对个人所有相关的信用信息进行汇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消除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用于评价个人信用的指标体系,并设立专业的中介机构来评价个人信用,并对中介机构的评价行为进行监督。
建立消费信贷风险转移体制,首先要修改和完善《担保法》,把消费信贷担保规范写入《担保法》中,其次完善信贷风险保险制度,把消费信贷纳入商业保险中,使银行的贷款风险被有效的转移,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另外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二级市场,通过消费品的二级市场来转化和释放风险,使抵押物品的拍卖、变现在风险形成后能顺利进行,积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将此衍生产品在信贷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使贷款业务风险与信用衍生品业务风险进行对冲,以降低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积极促进消费贷款证券化,将贷款债权分散到众多投资者手中,每个投资者都把风险控制在与收益对称的可接受范围内,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
(3)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消费信贷的发展,增加消费信贷的品种
我国目前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极其有限,消费信贷基本上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我们应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给消费者一个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可大力发展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开展以消费品为主的消费信贷业务,它们不但可以丰富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还可以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另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非金融机构等积极参与消费信贷业务,它们的参与对于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商业银行必须在消费信贷业务和产品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改变目前个人消费信贷品种同质化较高的局面。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提供更加广泛的消费信贷服务: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为顾客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行产品差异战略,从而增加消费信贷的吸引力和扩散力。如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和贷款对象的多元化需求,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实行差别化信贷服务,有针对性的推出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