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时间:2019-05-13 13:1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篇: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注重景区所在地社区的利益。强调景区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我国各类景区是在高度行政指令下建立的,属于强制管理,当地社区群众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少当地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虽然一些保护区建立了社区联合保护机构,但是由于偏重保护责任,忽视居民利益,而收效不大,从而导致保护区内居民环境意识比较差,经常出现当地居民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发展的非理性行为。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建立保护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一定程度的强制管理成分,又鼓励参与合作,建立起保护管理与当地社区发展的紧密联系,并根据保护区类型的不同,结合模式各有侧重,而且随着发展,各种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提供基础设施,经营型项目引入私营部门。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财政预算统一拨款。公园负责提供内部基础设施的新建和维护,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包括公路、便道、乃至各种牌示以及游客中心文字媒介等等。而园内的辅助设施和服务型项目,例如住宿设施、饭店等,由私营部门提供,国家资本则不再介入。私营资本一般按照市场化程序,比如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等等,并且由各方组成的公园委员会批准后才能够进行经营。经营方式必须严格按照公园发展规划的要求进行,而且需要随时接受监督。

经营期满后,由公园委员会对企业进行重新考核,决定其是否具有继续经营的资格,审核通过后,可续签合同,或者重新通过特许经营权等投标形式进行竞标,争取新一轮的经营合约。我国目前因国家财力有限,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由国家全部提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太可能。

所以就应该借鉴学习将景区的竞争性项目和资源保护景区管理项目分离,也就是说基础设施的新建和经营型景区管理项目的发展分开,然后在景区派发的基础设施当中,要引入BOT模式;而在经营型项目方面,可以参照国际经验,由私营部门开发。在引入BOT模式中,首先必须要制定详细而明确的景区管理发展规划,使其开发建设按照规划要求进行。

同时在景区内,按照资源的品位等级划分区实行分区管理。其次,建立完备监督措施,由各方专家官员以及公众共同组成监督委员会,对其开发经营行为实施全程监控,大量吸收公众建议,既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又能够保证景区管理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总的来看,国外完备的法律体系,详细而严格的景区管理开发规划以及明确到位的管理措施,是我国以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各类景区管理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尤其是在资源保护方面的严格措施,更应该提倡。但是由于中外国情的巨大差异,我国还是应当注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造符合国情的景区管理发展模式。

第二篇: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注重景区所在地社区的利益。强调景区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我国各类景区是在高度行政指令下建立的,属于强制管理,当地社区群众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少当地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虽然一些保护区建立了社区联合保护机构,但是由于偏重保护责任,忽视居民利益,而收效不大,从而导致保护区内居民环境意识比较差,经常出现当地居民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发展的非理性行为。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建立保护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一定程度的强制管理成分,又鼓励参与合作,建立起保护管理与当地社区发展的紧密联系,并根据保护区类型的不同,结合模式各有侧重,而且随着发展,各种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提供基础设施,经营型项目引入私营部门。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财政预算统一拨款。公园负责提供内部基础设施的新建和维护,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包括公路、便道、乃至各种牌示以及游客中心文字媒介等等。而园内的辅助设施和服务型项目,例如住宿设施、饭店等,由私营部门提供,国家资本则不再介入。私营资本一般按照市场化程序,比如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等等,并且由各方组成的公园委员会批准后才能够进行经营。经营方式必须严格按照公园发展规划的要求进行,而且需要随时接受监督。

经营期满后,由公园委员会对企业进行重新考核,决定其是否具有继续经营的资格,审核通过后,可续签合同,或者重新通过特许经营权等投标形式进行竞标,争取新一轮的经营合约。我国目前因国家财力有限,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由国家全部提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太可能。

所以就应该借鉴学习将景区的竞争性项目和资源保护景区管理项目分离,也就是说基础设施的新建和经营型景区管理项目的发展分开,然后在景区派发的基础设施当中,要引入BOT模式;而在经营型项目方面,可以参照国际经验,由私营部门开发。在引入BOT模式中,首先必须要制定详细而明确的景区管理发展规划,使其开发建设按照规划要求进行。

同时在景区内,按照资源的品位等级划分区实行分区管理。其次,建立完备监督措施,由各方专家官员以及公众共同组成监督委员会,对其开发经营行为实施全程监控,大量吸收公众建议,既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又能够保证景区管理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总的来看,国外完备的法律体系,详细而严格的景区管理开发规划以及明确到位的管理措施,是我国以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各类景区管理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尤其是在资源保护方面的严格措施,更应该提倡。但是由于中外国情的巨大差异,我国还是应当注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造符合国情的景区管理发展模式。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在中国首家提出像管理酒店一样进行景区管理,我们针对不同景区的现状提供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并配备专业团队入驻景区,参与和指导景区运营。总结我们在全国40余家景区运管、景区托管的实践经验,以提高我们现有景区的盈利能力和商业价值,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为地方政府提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巅峰智业旗下,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旅投)成立于2007年,公司业务涉及景区的投资运营、合作经营、委托管理、运营咨询以及投融资服务等。至2015年,公司综合运营过的景区累计达到40余家。其中巅峰旅投及其投资合作公司运营过的5A景区4家、4A景区20余家、省级景区若干。

第三篇: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景区管理模式综述

黄石公园地处号称“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脉,公园自然景观有以石灰石台阶为主的热台阶、大峡谷、瀑布、湖光山色、间歇喷泉与温泉等。黄石公园还是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由许多世界珍稀动物。美国的黄石公园是世界上国家公园管理的典范,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员工招募、资金运作等方面为我国的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的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来自巅峰智业的景区管理专家分析了黄石国家公园的景区管理方法和目标,为使美国黄石公园地区不再落入探矿者、在未占用公地上的擅自定居者、大农(牧)场主和伐木场主手中,18世纪,美国国会通过了建立黄石国家公园的提案,将该提案将黄石,园永远地划为“供人民游乐之用和为大众造福”的保护地。

黄石公园制定了如下的战略目标,作为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保护公园资源,黄石公园的自然、文化及相关价值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保护、修复和维护,并且在广义上的生态系统和文化氛围中得到很好的经营,黄石公园在获取自然、文化资源及相关价值的知识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关于资源和游客的管理决策是基于充分的科学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的。

成为向公众提供娱乐和游客体验的场所,游客能安全地游览,并对可进入性、可获得性、多样性以及对公园设施、服务的质量和娱乐机会感到满意,黄石公园的游客、所有美国人、全世界人民都能够理解并且赞赏为了当代以及子孙后代而对黄石公园的资源进行保护,确保机构的高效率,黄石公园运用正确且高效的管理实践、管理系统和管理技术以实现其使命,通过吸引合作伙伴、采取主动以及从其它机构、组织和个人获得支持来增强黄石公园景区管理的能力。

第四篇:我国景区管理设施现状及问题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5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迹。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且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针对游客需要和景区的实际需要,在区内已设置了不同的标识牌。现有标识牌在引导游客参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景观、了解其文化历史、促进其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旅游形象,保障了中外游客能够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遗址管理效率。

景区内现有标识牌类型相对较为齐全。全景牌、景观解说牌、服务导引牌、道路交通牌、警戒忠告牌五大类牌示共计349块,但从总体上看,遗址内的牌示信息表达形式单一。内容大多数采用文字叙述形式,只有少数全景牌配有图示;语言选择上,大部分指示牌示中英日文对照;材质选择大多为大理石柱,黑色石质面,说明牌为不锈钢立柱说明牌,形式单一且质量一般,从而总体不成体系,比较杂乱。

第五篇:国家公园运动下我国城中湖泊景区保护与发展

国家公园运动下我国城中湖泊景区保护与发展——以...摘 要: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是位于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当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城市边缘自然环境不断被侵蚀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型湖泊,探究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对同类湖泊的保护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念规划为例,对城中型风景区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家公园,城中湖泊型风景区,保护,利用

1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1.1 国家公园概念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是一国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区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公园,属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辖;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教育和提供公:众游乐、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的场所。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随后颁布的《黄石法案》和《国家公园事业法》确立了现代国家公园的设置与管理目标是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及栖息生长其中的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为当代和后代提供消遣和娱乐场所,同时保证在利用中不得使之受到损害。自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一百多年间,世界国家公园运动从美国一个国家发展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1)。

我国1999年发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明确指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范畴。1985年以来,我国共建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总面积约l0km2。

1.2 国家公园动的发展趋势

130多年来,跟随人们对自然、经济、社会等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家公园的发展体现了四大趋势:

一是19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开展,公众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逐渐深刻,促使国家公园的保护对象发生了扩展与变化,由原来的视觉保护转变为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是对社会与经济规律的认识使人们逐渐明白,采取绝对保护方法建设国家公园是不现实的,同时新技术与方法的出现也使“保护与利用统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实施性,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促使了国家公园的保护方法从绝对保护走向相对保护,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

三是国家公园的建设实践表明,发挥各层次政府机构、社区、非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保证资源得到充分有效保护的重要方式,其中确保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并从中受益,是实现可持续性资源保护的必要条件,这一认识促使国家公园的保护力量由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四是国家公园成立最初几十年间采取的“岛屿式”、“散点状”保护不能满足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在保护一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时,需考虑它与周围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联系,将之作为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加以考虑,由此产生了国家公园的保护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由点状结构走向网络化的趋势。

2我国城中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的特点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国家公园体系体现出不同特色,如英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在此基础上还突出了“调和自然保护与维护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的矛盾”的特色;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公园,其保护与利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如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现已发展了约20个相关的概念,近400个单位,各类公园均对应不同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

地少人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恰恰许多风景区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高峰地区,对52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表明,其平均人口密度为大陆30个省市平均密度的2.27倍,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我国风景区不仅有大量的旅游活动,同时还有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我国的风景区在满足自然保护和公众游乐之外,还要综合考虑旅游产业发展、原住民生存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城中湖泊型风景区与城市在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上呈现出唇齿相依的关系,这使其与城郊型、独立性湖泊风景区相比,具有可达性强、旅游方式选择多样化、分享城市服务设施等优势。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如陆域用地拓展空间有限、景区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受城市化冲击较大,湖泊水环境日趋恶化等。对城市而言,城中型风景区的存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而对城中型风景区的善加利用,也对城市内在功能、景观面貌、知名度等的提升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国内的西湖风景区、国外瑞士的日内瓦湖。

3东湖风景区现实发展困境

3.1 发展历程与区位状况

东湖作为风景区进行建设始于1950年,其前身是近代知名实业家周苍柏先生于1930年在东湖西北岸创设的“海光农圃”。1982年东湖风景区经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东湖风景区由“城郊型景区”转变为“城中型景区”,成为武汉市主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

东湖风景名胜区(下简称东湖风景区)西、南、北三面分别毗邻现状省级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规划的杨春湖、鲁巷两个城市副中心。东面与严东湖-严西湖生态地带相接,是武汉市“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中东部绿楔的重要组成部分(图3)。

3.2 资源条件与现状定位

历史上,东湖因远离城市,人迹罕至,与西湖随着杭州城一起发展不同,东湖很大程度上是自然地理和原生态的社会生活的发展,缺乏相对丰富和较高知名度人文底蕴的积淀。现行风景区总体规划(1995年建设部批复)将东湖定位为以湖泊为主体,以自然山水风光融合楚文化风情为特色,是供游览观光、度假休养、科研教学和青少年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风景区现状风景资源较为丰富,但主要为二、三、四级景源,缺乏一级景源和标志性景观;现状景源以人文景源为主,占总量的81.4%,但缺乏知名度较高的胜迹和人文景观,以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奇特度不够,动植物景观较丰富,具有较高观赏和利用价值(图4)。风景区主类和亚类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主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比较单一,整体品位不高,以二、三级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从体量和完整性看,均不具很强的吸引力。

3.3 现状问题

目前,东湖现实的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景区发展吸引力不足,与武汉市旅游需求巨大形成强烈反差,未能有效发挥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而与此同时以水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城市建设及农业开发等活动的干扰。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动态调整和及时适应城湖关系和旅游市场的变化,静态保护有余,动态建设不足。从世界旅游消费模式来看,从1950、1960年代起,不同于以往以滨湖观光为主的旅游消费,休闲旅游、商务旅游以及强调度假情境的体验旅游占据着滨湖旅游的主要市场,并表现出两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将旅游与工作、生活相融合,促进“游”的核心功能的提升;二是身心平衡成为对滨湖度假功能的全新阐释。而一直以来,东湖以西湖为参照系,着重开展了以观光旅游为目的的文化景观建设。与游客对于自然山水资源的游赏需求和旅游的体验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导致东

湖景区发展吸引力不足(图5)。

另一方面,面对城市的逐步逼近乃至包围,东湖囿于现行总规的框架,没有及时调整思路,由内向孤立发展转为外向面城发展。城市也未能因背湖发展转向面湖发展而快速调整城市格局,在沿湖已建成区域范围内,均为封闭式单位占据,实际公共空间长度不足5%。城湖相对隔离。东湖未能作为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而分享城市的快速发展成果(图6)。目前东湖风景区管委会管辖的81.68km2(其中水域面积37.81km2)范围内,现状景区面积仅为6.67km2,占陆域用地的15.2%,而作为原住民农业生产使用的林地、园地、草地、耕地等用地面积达21.73km2,占陆域用地的49.5%。同样,现状1.88km2游览设施用地中,村民自建(非有组织、系统性建设)的占将近一半。而农村居民点用地更高达4.91km2.说明风景区静态保护有余.动态建设不足,在原住民生存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静态保护方式不仅难以较好地发挥其游乐功能,同样也难以避免无序建设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强烈冲击(图7)。

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湖泊型风景区,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城市边缘自然环境不断被侵蚀的现实条件下,东湖风景区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集中代表了同类湖泊保护与利用中的现实问题,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发展视角,探究其发展方式,对同类湖泊的保护与利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4东湖风景名胜区功能定位

基于东湖风景区与城市经济增长、旅游增长以及与城市空间格局的特殊关系,东湖未来的发展应及时适应城湖关系和旅游市场的变化,变静态保护为动态保护,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准确定位东湖,找准景区发展方向。

东湖风景区的功能定位应包含城市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4个方面。城市功能意味着东湖风景区应成为武汉城市名片,城市的形象标志,提供城市休闲游憩空间以及商务、会议、展览、度假配套功能。旅游功能意味其应成为武汉市世界一流旅游精品,带动武汉乃至中部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成为中国生态旅游和滨湖旅游的一面旗帜,发挥更大的地标作用。文化功能意味着其应成为武汉区域自然山水文化体验和现代城市休闲文化中心。生态功能意味其应成为城市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保护与展示单元,湿地保护和森林保育示范区。

5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发展策略

5.1 树立城湖互动观念,开创景区与城市共荣共赢局面

依托东湖的湖光山色,将城市直面东湖,将城市功能和东湖的自然生态功能相互渗透和融合,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建立城湖互动平台。

重点在风景区的西、北、南3个方向分别与城市中央活动区、杨春湖、鲁巷商业副中心等主要城市功能相衔接。即在东湖路沿线利用现有的湖北日报社、楚天传媒、知音杂志社以及省博物馆、省艺术中心等建立西部休闲文化产业带;在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结合武汉,站前的商务办公、会展用地建设北部会展经济带,并在东湖风景区范围内相应设立东湖论坛等配套服务功能;在鲁巷北部结合武昌较为集中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东湖南部创意文化产业带,并适度向风景区内延伸,形成具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功能。

在风景区内,结合风景区人流入口空间和城市功能带,合理安排城市餐饮、酒吧、娱乐、休闲和游憩空间以及商务、会议、度假等配套功能,并适度向景区延伸,将生活工作和旅游有机结合,为城市居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使东湖不仅是白天的东湖,更是晚上的东湖(图8)。

5.2 提倡绿水共生、岛境交融概念,加大景区生态景观多样性的培育力度

以遵从自然和生态为原则,在城市层面将东湖的保护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框架的建构相结合,在风景区设施布局层面重视对生态斑块、廊道的保护设计,变孤立的点状保护为网络

状的区域保护,变视觉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绿水共生即在区域范围内实施大东湖“六湖联通”战略,将东湖与严西湖、严东湖、沙湖、南湖、杨春湖联系起来,进而通过北湖港、花山渠、九峰渠、青山港、罗家港及连通渠等相互联系,形成生态水网,与长江连通,实施引江济湖,以有效解决湖泊水质问题。同时,还为未来实施江湖联系、通江达江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港渠建设绿化通廊,将东湖生态绿化空间向城市进行延伸,与城市生态系统形成网络(图9)。

岛境交融即在风景区内加强水体生态改善和岸线绿化植被培育,构建景区丰富多样的生态基质,引导景区生物向多样性发展。同时,利用不同生态基底,建设人工、园艺、森林、田园、湿地等不同类型的生态景观,以“岛”状斑块的形态布局旅游项目,使之与东湖风景区良好自然生态基底有机融合(图10)。

5.3 基于区域化的绿化生态网络,采用“环聚凤舞”空间结构引导景区向区域融合化发展

东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积极寻求与周边景区资源的有机融合,实施联动发展,才可能以最丰富的资源组合、最开放的景区形象,提升东湖在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并为实现生态环境的相对保护奠定基础。

基于对东湖的理解和区域的景观条件分析,提出“环聚凤舞”的区域景观融合构架设想。“环聚”为“环聚郭郑”,将最能体现武汉东湖大水面景观特点和楚文化特色的郭郑湖,作为东湖的景观核心,并据此来组织东湖的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风舞”指“凤舞楚天”,主要是从环郭郑湖环线出发,联系杨春湖、严西湖、鹰窝湖、九峰森林保护区,通过建设放射状道路,形成未来东湖景区景点建设的主要扩展空间。每条线路利用现状不同资源特点,与郭郑湖大湖景观形成对比、,营造小尺度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连接外围生态空间,形成郭杨线、郭严线、郭鹰线和郭九线等四条风景游览线路,分别体现东湖夏日、动感地带,渔歌唱晚、原生地带,楚风浪漫、田园地带,郭九河谷、绿野地带主题。与外围不同的生态空间相联系,有利于风景区进一步向外围扩展,并有利于区域生态网络的构建。通过借喻楚人祟凤的传统,一方面以“凤舞”统领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也借凤来寓意东湖未来建设的文化意境(图11、12)。

5.4 强化景村交融理念,鼓励原住民参与风景区的保护与发展

变一方参与为多方参与。积极拓宽景区保护与发展渠道和参与群体,特别重视社区参与,鼓励原住民参与到风景区的保护与发展中来,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因素,部分保留景区内原居民,在对景区内的居民点进行整理的同时,充分协调风景区资源保护、原居民居住与就业生存之间的关系,保留其生活和生产特征,发展旅游体验经济,从农业生产、旅游配套服务两大方面为原住民提供就业渠道,同时也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创造风景与村庄互为依托、互相映衬、交融一体的景观风貌,通过使原住民在保护中获益,实现景区的可持续性保护(图13、14)。

6结语

顺应国家公园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城中湖泊型风景区的特征,笔者认为,在我国城中湖泊型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应强调直面城市的发展,通过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实现风景区的积极保护;重视与城市现有水系与绿化廊道的连通,构建网络化的生态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区域旅游联动发展,鼓励原住民参与风景区的保护与发展,实现景区的可持续性保护。

下载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启示和借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美两国家公园的对比及启示

    浅谈中美两国家公园的对比及启示马爱萍 (传媒学院 新国10—1班 学号:201005004148)摘要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美国国家公护园对生态环境的值......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5篇

    公选课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结课报告 姓名: 学号: 教师: 日期: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为履行我部地质遗迹保护职责,我们大力推......

    我国国家公园现状及问题1(五篇范例)

    1、我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问题 1.多头管理,缺乏权威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名义上属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风景名......

    我国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范文]

    我国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 (介绍提纲)窦群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规划处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0月10日北京一、 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

    景区固定资产管理

    景区固定资产管理 1 总则 1.1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1.2 本公司规定固定资产的标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子、建筑......

    景区安全管理

    景区安全管理 (一)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构,有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落水措施和设备、安全教育课。 (二)景区应当加强区内巡视,禁止游客乱丢乱闯保证景区内运行秩序良好。 (三)......

    09.4景区管理

    景区管理 一、 填空。 1. 旅游景区是由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服务和游客组资源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方面的工作。 2.旅游景区规划评审组一般有7~11人组成,原则上应为单数。......

    景区管理先进事迹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xx副处长同志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心扑在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他要求十分严格.在今年九月份为了迎接绿叶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