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养结合:探索中国养老地产运营之道-保利和熹会大全
医养结合:探索中国养老地产运营之道
北京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
李子辰
背景简介
一、关于“和熹会”
北京市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是“保利安平·和熹会”的第一个项目。正式运营于2012年11月22日,地处上风上水的北京西北,位于千年龙脉西山脚下,周围三山五园屹立,气候宜人,是老年人宜居的理想场所。公寓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米,内设200套居住单元,分为标准间、VIP套间、加护间,以专业化医疗配套体系、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和多种适老化设计为特色,满足中高端老年人的居住、养老和康复需求。
二、关于“保利ˑ安平”
北京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保利地产及安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通过对全球老龄产业市场的深入研究,公司确定在中国40余座城市设立与国际接轨、符合高端养老需求的老年公寓。树立以倡导“弘扬孝道、关注健康、品质养老”为主题的有中国特色的中高端养老品牌----“和熹会”。通过不断研发、探索中国品质养老的新型商业模式,使企业成为中国老龄产业领域中的创新者、领先者。
引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
会议指出,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近2亿人,老龄化发展迅速。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能弘扬中华民族敬老优良传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能补上服务业发展“短板”、释放有效需求、催生上千万就业岗位。
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要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同步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完善相关设施。
二要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重点做好为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和抚养人、失能半失能等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通过简化和规范程序,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
三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支持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拓展老年服务项目,开发老年产品用品。
四要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坚持乡镇五保供养机构的“托底”作用,将其发展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
五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服务、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并发挥好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放宽行业准入,加强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行业监管和退出制度建设,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培养老年护理、心理慰藉等专门人才,努力使广大老年人安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一、养老地产的概念
养老地产,即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到装饰标准,这类老年地产的建筑产品开发接近于高端住宅产品开发的规律,创新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养老地产实现了品质地产和优良健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增加设施设备和精心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养老地产主要的产品形态包括:保险资金推出的升级版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把养老地产视做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
二、养老地产发展现状
以万科、绿城、远洋等为代表的地产商已涉足养老地产,但从整个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养老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北京比较有代表性的养老地产项目,如:北京太阳城、东方太阳城、耀阳国际、万科幸福汇、远洋ˑ椿萱茂、以及和熹会等。其中,除北京太阳城外,其它养老地产项目在经营运作模式、成功经验总结、人才梯队建设、盈利模型建立、以及入住率等方面还在探索与调整。
但是,长远来看,养老地产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产概念和运作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长期盈利能力。
三、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
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
模式3: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普通社区中可配建的老年住宅类型主要有老少户住宅、老人专用住宅、养老公寓等。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例如增加扶手、满足轮椅通行需求、考虑护理人员陪住等。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护理的老人。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一方面人员、车辆(例如救护车)出入近便,另一方面养老公寓底层可设置对外商业或公共设施,兼顾对外经营,同时也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模式4:成熟社区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据资料显示,一些城市存在城区老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困难的情况。以北京市为例,城六区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均高于远郊区县,老龄化程度严重,但城六区的养老床位数量却低于远郊区县,由此可见城区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这些社区往往年代较久,周边配套设施成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然而社区周边的用地资源比较紧张。若能在几个社区之间插建养老设施将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开发模式。开发者可考虑利用零散地块新建,或通过对既有建筑(如旧的诊疗所、宾馆)的改建等方式进行建设。这种开发模式投资相对较少,易于复制和实现连锁经营。
模式5:与医疗机构结合,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目前国内一些养老机构希望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就近设置、共同建设。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从而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较有安全保障。
模式6: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并设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在日本十分常见。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从规划角度来看,幼儿园在居住区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托设施较为类似,若将这类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设置在一起,则能实现与社区的紧密结合,从而较好满足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
模式7:与教育设施结合,建设养老公寓
与大学等教育设施相结合的养老社区也是很受欢迎的。目前有很多“高知老人”在退休后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发挥余热。养老社区、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学设置,并让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资源,则会与他们的需求更加吻合。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等物质条件的营造,还应从老人的精神和价值需求方面进行考虑,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实现自我价值。
模式8:在旅游风景区中开发养老居住产品
养老地产与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相结合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模式。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尝试在开发旅游地产的同时,加入养老养生、康复保健、长寿文化等理念。这类养老项目一般会选在具有较好的风景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例如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模式9:与商业地产结合,开发老年公寓
在城市中心区等繁华地段进行商业地产开发时,搭配建设老年公寓,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对于一些居住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希望能享受城区中便利的商业、休闲配套资源,而当他们需要护理时,往往更不愿放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一些高端养老客户群,他们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在城市中心区养老、消费。若能在较为繁华的地段建设高端养老公寓,则能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模式10——引入外资,建世界型连锁老年设施
目前一些国际养老机构或投资企业试图开拓中国市场,建设连锁型老年设施,以缓解其国内的养老压力。例如欧洲一些国家的养老服务成本非常高,他们希望能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国家(如中国)拓展市场,选择地域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养老设施,让老人在比较健康的年龄段到这里养老。对于我国而言,能够借此机会引入外资,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带动消费。
引进国外老年运营管理团队,或与国外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注意将其“本土化”。虽然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完全移植到中国却不一定合适。中国老人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思维方式与国外老人有很大差别,直接照搬国外的模式可能难以顺利“落地”,需要适当转化。
模式12——与保险业结合,利用险资投资养老地产
目前保险资金介入养老地产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从险资的特征来看,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大,回报要求低而周期又长,相比来说更为适合投资养老地产,也有利于养老地产的灵活经营。未来保险业可能会成为养老产业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
模式13——与护理服务业结合,将原有优势注入养老地产 在对日本养老产业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企业从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洗浴、上门护理等服务开始,逐步向养老地产方向转型,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些企业最初在护理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客户群是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模式14——利用自身独特资源转型开发养老地产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项目中,曾碰到过酒店管理公司希望转向投资养老地产的情况。这类公司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酒店的服务管理形式与养老设施有相通之处,很多经验都能够应用于养老设施的管理服务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利用旧酒店改造为养老公寓,或在酒店中提供养老服务等。
模式15——将旧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
可将一些闲置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例如城里的旧医院、办公楼、小学、幼儿园、私人物业用房等。这些国有资产所在区位较好,在城市中的分布相对均匀,比较适合进行改建。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向高龄化、少子化发展,幼儿园或小学很有可能空置下来,将这些建筑部分改造为老年公寓的情况将会逐渐多起来。
四、医养结合----“和熹会”的运营之道
资源构成
“和熹会”一直以来努力打造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健养结合,身心并护”的先进养老理念。为此,“和熹会”运营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总结提炼,形成了五大资源优势:
安平门诊
由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位于“和熹会老年公寓内部,占地1000多平方米,门诊内配备了先进的医疗器材和专业医护人员,可提供巡诊、康复、体检、院前急救等多项医疗服务,定期为机构内老人进行健康指导。
医疗专家库
由国内知名医疗行业专家组成,涵盖了中医、骨科、营养、心里、内科等多专业医疗学科,为机构提供特约私诊、营养餐指导、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
养老顾问
利用安平医疗资源优势,聚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专家组成,对机构内照护团队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指导,并定期为老人开展巡诊服务。
照护师梯队
由专业护士构成,是照护服务的主力军。为机构老人提供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康复指导等全方位、一体化养老服务。
护工梯队
由持有养老护理员证的职业护工组成,是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主力军。在专业照护师的指导下,科学地开展各项养老服务。
“责任制整体照护”模式
“和熹会”引入了卫生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结合民政部《养老机构老年服务规范》《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评估规范》《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和划分》等文件,制定了“北京市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责任制整体照护模式”的方案。为了实施身心并护的责任制整体照护模式,保利安平招聘了护理专业毕业的大专生,经过老年护理专业60学时的培训。“健养结合”是在养医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养医结合”,就是不能把养老机构办成医院,要以生活照料为主;但照护人员要掌握必要的医疗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够应对生活照料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比如跌倒、噎食、晕厥等等。“健养结合”是保健养生相结合,更契合老年公寓老人的需求。《黄帝内径》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注重食疗、体疗、心疗、生饥、节欲等。注重以保持健康方式、促进健康方式为主的保健养身理念。
五、尾声
正像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服务、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
“医养结合”是解决中国目前养老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举,更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发展方向。“和熹会”一直以来坚定的将“医”和“养”有机融合,发挥企业医疗资源优势,不断探索
“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也为养老地产运营提供了一条有借鉴意义的新道路。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养老事业尽微薄之力!
第二篇:养老地产商业运营漫谈 来自保利和熹会的商业经验
养老地产商业运营漫谈 来自保利和熹会的商业经验
谈到养老产业商业模式构建,就不能避开养老产业的核心——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业之所以被一致看好,是中国庞大的老龄人口总量,也就是这些老龄人口所构成的市场需求被看好。
但“没有不挣钱的行业,只有不挣钱的企业”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能不能挣到钱,关键看企业运作。
北京保利西山林语和熹会老年公寓,是保利安平旗下第一个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于2012年12月底正式运营,共有居住单元200套,床位400个,至今已运营近一年时间。目前,入住老人105人,占用居住单元80套,入住率为40%,目前还没有达到挣钱的状态,收入还不能够覆盖成本。但与行业内同期运营的其他机构比较,这一入住率已属较高水平,也就是说和熹会已经迈出了探索养老服务商业模式的第一步。
下面想以和熹会老年公寓为样本,简要谈一谈商业模式在服务终端(养老机构)落地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
供给与需求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9064”养老体系,居家、社区、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各有侧重,针对的客户群也各有不同。客户群不同自然有不同需求。
和熹会当前入住的客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龄,平均年龄为80岁,基本为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群体;二是高知(职),绝大部分为大学教授、医生、外交官、离(退)休干部,知识层次和眼界较高;三是空巢,子女大多在国外,子女在国内的也都独立居住。
这部分群体最为关注的问题首推医疗,包括机构本身的医疗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医保报销资格;其次是对服务提供的内容标准高;三是需要尊重和良好的沟通;四是护理级别呈逐渐升高趋势(完全自理的比例由最初的100%下降为目前的60%)。
这样的群体构成,要求机构提供的服务必须遵循“养医融合、身心并护”的原则,尤其要落实在各项工作细节上。比如,和熹会配备的综合门诊部很好地解决了医疗本身的问题,但医保资格仍无法取得,说明了供给不能完全对接需求,这也是影响入住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如,娱乐设施中配备了一个迷你高尔夫球室,但自始至终也未提起入住老人的兴趣,成了摆设,也就成了无效供给。这样的事例很多,能够说明一点,就是要针对目标客户的特质研究他们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点,根据真实需求提供有效供给,而这一过程又是动态的,会随着人员结构发生变化,把握住动态才能够把握市场的脉搏,顺应养老服务市场的方向。
探索难题
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证明,借助高品质的生活照料与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变人的生命曲线,以达到“延长享乐与衰退的时间、缩短虚弱与衰竭的过程”的目标,让老年生活成为生命中最精彩的阶段。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营养配
餐、娱乐活动、医疗、健康管理、康复以及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这些都是和熹会在构建服务体系中所遵循的原则,但构建一个相对有效稳定的体系,实践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除去外部政策、环境和传统观念等客观影响因素外,内部主观方面的难题也有不少,较为突出的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需要目标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策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妥善解决,培养社会化养老的管理团队需要时间,护理团队还不能完全满足服务需求。
解决以上4个主要问题,基本可以确定服务体系的大格局:对外要有吸引力,通过性价比优势吸引客户入住;对内要有稳定力,既要稳定住员工队伍,又要通过员工队伍的稳定形成标准化优质服务,最终稳定住客户,逐渐将入住率提升至理想状态,实现盈利。
价格向价值回归是大势所趋
对于养老行业所提供服务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是其成本总和的反映,价格应高于价值才会有赢利。但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也受竞争对手的影响。当下公办养老机构的价格整体拉低了市场的预期,这一价格又没有真实地反映其投入的成本,造成不公平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和熹会的成交价格与价值倒挂,也就成了无奈之举。
今年颁布的国务院35号文件,已经释放出信号: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要确实为低收入人群服务,政府要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设施提供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这对于养老服务业是利好消息,有利于价值规律的体现,也有利于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品质。对于像和熹会这样的机构来讲,就是要在现实条件下尽快提高入住率,平稳运营,为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而形成的市场机会做好服务体系上的准备。
“身心并护”的服务理念
按照保利地产的发展规划,2014年要进入养老产业的成长期,主要是在大型开发社区配置包括老年住宅、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护等在内的配套设施,发展优先满足保利业主需求的旅游养生地产项目,结合地产项目发展养老相关产业等,实现从点到面的铺排。第一阶段是要完成6个城市7个项目的落地工作,这些项目中有的是利用原有物业改建,有的是结合开发项目新建。不论改建或是新建,都将从项目本身条件出发,遵循项目所在地老龄人群的习俗与规律,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养老服务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未来养老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应结合以下“四个一”原则进行,分别是“一大一小”、“一软一硬”、“一医一护”、“一张一弛”。
“四个一”原则主要体现了要适度控制养老设施规模,着重强调重点打造养老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形成养老服务品牌效应,从而打造出具有保利地产特色的养老服务商业模式。
养老的地点可以不同,但提供服务的核心思想是相同的,要围绕“身心并护”来设计服务体系、形成商业模式;让中国的老人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老人们一样,在这种模式中享受服务、快意人生。
(作者系北京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第三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探索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探索
医养结合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
在雅安市人民医院一楼康复科的理疗室里,68岁的蔡先生站在一台微频震动的器械上有节奏地活动着手脚。60岁出头的弟弟守在他身旁,眼里带着惊喜:“我哥患有脑梗阻,一年前手脚完全不能动,在医养中心一边养老一边接受治疗后恢复得不错,现在都能自己走路了。这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确很不错!”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各地政府陆续推出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其中“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服?漳J健D敲矗?医与养如何有效结合,四川在这方面有何探索,前景是否乐观?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需求――“有医院的养老院我们住得更放心”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环边的成都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是一个拥有两万多平方米,集24小时养老、残疾人托老、医疗、康复、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养老服务机构。在3楼的活动中心里,90岁的冯珍秀老人告诉记者,她来这里居住快一年了,每天的生活安逸、舒适,房间里有电子呼叫系统、中央空调,除了日常照料的护工,楼道里还有24小时值班的护士站,每天社区医生要来巡诊两次,“住有医院的养老院比住在家里还安全”。
“我们把医疗和养老结合在一起,实行全科医生责任制,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护理、康复、医疗和养老服务,让老人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院长林源介绍,目前中心设立的老年病医院硬软件设施已通过验收,现在就等着走完医保流程就可以正式运行了,今后中心的医疗条件对老年人来说将更专业、更有针对性。
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是此次走访的10户“医养”服务机构中的一户。记者了解到,这些医养机构大致有四种运作模式:一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模式,以养为主、以医为辅,主要接受健康、半失能老人;二是医疗机构设立养老床位模式,以医为主、以养为辅,主要接受失能、半失能老人;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经营模式;四是社区医院参与社区养老辐射模式。
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像崇州花果山寿康老年公寓那样环境生态、能同时提供较高“医养”服务且收费适中(3000元左右)的床位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吸引了大量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退休老人入住,高峰时甚至需要提前半年预约。
现状――老人:医保报销额度制约大 企业:投资大,回报率低
“养老护理没有跟医保接轨,除了交养老服务费还要另交治疗费,在医养机构的医疗报销限制太多,中下收入水平的家庭承受不起。”在成都聚源养老中心,前来咨询的患者有些望而却步。
“医养服务机构受规模、医疗水平影响,一般仅能被评定为二级医院,在医保报销上受到单次就诊额控制与医保报销总额控制。由于医疗机构医保报销费用的不足,制约了医养服务机构扩大人群服务范围。”成都聚源养老中心总经理李先生对记者说。
“很多医疗项目报销还有治疗时间限制,好多不能超过90天,但是老年人多是慢性病,90天的治疗时间往往不够。希望政府尽快出台‘长期照护险’具体实施细则。”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位住院老人说。
对老年人来说是医养费用的问题,对医养机构来说,普遍反映的是投资大、回报率低、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在走访的10户医养机构中,养老服务能够持平或微利的仅两户,其余企业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政府补贴或通过内部医疗盈利补贴养老亏空的方式维持经营。
“社会资本参与医养服务建设的投资额均在千万元以上,部分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需要20年以上。”雅安德仁医院院长张剑宏对记者说,医院投资3000万元改建医院及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设立的68张养老床位全部住满,但每月营业收入尚不及成本的一半。“政府应该统一规划,提供土地或基础设施支持,将目前分散而又弱不禁风的社会资本集中,医养结合才能长远发展。”
“还有就是人才问题,医养服务机构中有资质认证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低且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医养服务质量。希望政府能在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上给医养服务机构以支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李德春呼吁道。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因受到资金、服务水平、价格偏高、医疗设施有限等因素影响,部分医养服务机构床位还存在闲置。
对策――政策扶持 + 部门合力
“今年7月1日开始,我母亲就领到了1739元/月的长期照护补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在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76岁的重度失能老人张德芬的家属非常感激这场政策的“及时雨”。
“张德芬作为重度
(三)失能老人,她的补贴目前是最高等级,重度
(一)、重度
(二)的补贴分别是1005元/月、1437元/月。”林源院长对记者说,今年7月1日成都市开始试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在试点阶段,根据评定的失能等级确定具体支付标准,成都市的失能老人或其家属,可以向属地医保局进行申请。
随着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所有养老健康企业均获得了1万元左右的养老机构新增床位建设补贴,部分地区还出台专项政策,如崇州市印发了《建立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雅安市印发《雅安市2017年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工作要点》《实施“五十百千万”工程 推动医养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大力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
“解决养老服务中的‘医养’问题,离不开民政、卫计、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部门间合作,做好政策衔接,完善‘医养’医保政策,合理简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针对老年病特点适度提高报销额度,探索将养老机构康复治疗和‘医养’护理纳入医保范围。”在调研中,一位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养老健康服务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医养结合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强的人才队伍。应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培养老年病学、康复、营养、心理咨询工作等‘医养’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医疗培训,鼓励医疗机构优秀人才到养老机构中服务,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水平。”雅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万定蓉说。
(责编:裴佩)
第四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部署,根据高陵区卫健局关于医养结合的工作要求,2019年上半年公寓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方面继续探索尝试,将老年人健康评估、日常护理、失能康复、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心理健康、绿色急救、安宁疗护等全方位融合,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护服务新模式,现将我们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硬件投入、完善服务功能。
1、医务室的硬件改造和设备扩充基本到位。
目前面积达到了90.55m2,其中医护办27.4m2、药房4.75m2、治疗室10m2、输液室48.4m2。日常药品及急救设备均已配备到位。
2、中医养生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公寓新建成的中医馆室内面积近100㎡,目前已开展艾灸、熏蒸、中医经络治疗等特色服务项目。我们还聘请原长庆职工医院离退休医师岳志新坐堂问诊,岳大夫擅长中医针灸、按摩、骨科等治疗,对老人常见患有颈椎病、腰椎、偏瘫、失眠等疾病的老人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服务,缓解老人痛苦,得到了家属的一致好评。
3、安宁疗护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区卫健委的指导下,我们在三楼东区开辟了安宁疗护区,为重症患者提供姑息治疗、临终关怀、心理慰藉等服务,使老人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也极大地缓解了家属焦虑和悲痛的情绪。安宁疗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反响,充分验证了我们推行安宁疗护这一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坚持医养结合、注重服务细节。
1、打造一个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活动平台。
在公寓内设立室外、室外的健身活动场地、棋牌室、康复室、活动室、手工室等,组织各类适宜老人的文体活动、每天定时组织开展回春健身操等练习,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打造一个提升健康素养的培训平台。
针对老人需求,邀请医院专家定期在公寓开展老年人防跌倒讲座、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根据季节变化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宣传及中药预防,通过开展健康体检、日常巡诊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让老年人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定期对老年公寓的老人及员工进行老年人生活知识和急救知识讲座,提升老年人自我保健和急救意识。
3、打造一个健康阳光心态的咨询平台。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公寓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展音乐疗法、沙盘游戏,针对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生活节奏由原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社交圈骤然缩小,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易产生失落、孤独、怀旧心理、衰老感等心理问题易产生的孤独感、对死亡恐惧、与子女及工作人员沟通不畅、自我感觉老而无用等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定期邀请志愿者开展联谊活动,引导老人积极参与,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及存在感。
4、完善健康体能评估系统。
建立评估室,对入住老人进行初步评估。初评的项目包括老人的基本资料、生活自理能力、沟通与视听力能力、认知能力等。生活能力评估包括吃饭、大小便、穿衣等日常生活内容,判断老人能不能自己完成,自己有没有感知。我们也会通过对老人的直观感觉和家属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老人的沟通与视听能力,对于老人的认知能力通过认知评估,我们能知道他们的认知程度,看老人能不能听懂我们的问题并给出他认为的正确答案。根据评估结果,我们会对老人确定护理等级,不同的护理等级提供对应的服务项目。
5、完善健康档案信息管理。
在建立老人健康信息档案的基础上,提供健康管理与监测。对每位新入院的老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老人生活能力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向公寓护理部反馈老人身体状况,共同对老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和医疗照料方案。对每位入住老人每周进行生命体征和身体情况的全面监测,主要包括老人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常规的诊疗和监测,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6、确保绿色通道快捷畅通。
我们联合长庆职工医院、太和医院、凤城医院等多家医院,在已有的“绿色就诊通道”基础上,达成医疗人才的交流和共享,对突发危重疾病的老人,依托医院120急救点的优势,确保老人能得到及时抢救和转诊。
三、问题与困惑:
1、专业医护人员难招难留。
老年公寓内设医务室需要聘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和有护理资格证的护士,养老机构难以给医护人员提供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他们在养老机构从业但无法进行执业注册,政策制约医护人员无法多点执业,对于医护人员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养老机构难以聘请到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
2、医养结合的政策落实难。
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老年公寓推行医务结合首先要解决医务室纳入医保结算问题,现因医保资源有限、政策制约难与医保挂钩,老人就诊费用无法报销,增加了老人经济压力,老人仅在公寓做一些简单、收费低的诊疗,大大制约了老人的医疗需求,导致医务室亏损经营。
综上所述,长庆老年公寓将在上半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工作制度,完善医养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集医、护、养为一体的保障服务,同时,强化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卫生服务,保证老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得到诊治,为其提供高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五篇:浅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范文)
浅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随着衰老的健康问题当前的养老金和医疗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创新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因此,树立健康的概念,强化医疗服务,现有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促进新的医疗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医养结合”,是对传统养老服务理念的延伸和拓展,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新种类疾病频发的新时期,重新审视和思考养老与社会医疗服务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适时调整。
二、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
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报告在年龄构成中指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此数据表明,中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和复杂。
(二)传统的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养老需求
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家庭养老。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在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的趋势,呈现“4-2-1”家庭结构,甚至出现“8-4-2”的严峻形势,支持负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护理条件的缺乏,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和未成年孩子(孩子),经济负担,精神安慰,等,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关心。
(三)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
过去只能提供基本生活养老院服务,一旦将病人送往医院,否则会延误治疗。即使没有突然的疾病,老年人也需要定期检查,高度重视预防、治疗养老机构和医院等康复设施空间距离,让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反复治疗,不得不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来回。和主要关注治疗急性康复医院的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康复治疗和护理的老人,医院建议放电观察,否则它会占据有限的医疗资源。养老院不能看医生,医院不能养老,让旧的真正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医院的医疗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充分发挥医院医疗救治的功能。
三、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医养结合的长效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传统的养老和医疗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融资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两者的结合提供服务,融资缺口,严重影响最初的推广的服务模式。甚至政策规定的融资模式,但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系统中,实际的操作和融资风险遇到挑战,初步研究,这些问题对医养结合的筹资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养老床位总量不足、结构短缺
目前我国每1000老年人养老19.7床,和比例达到50%30%,目前我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床位应达到发展中国家的30%的上限。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的房子总服务满足率仅为15.9%。
(三)医养结合存在医护人员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
医养结合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训练有素的照护人员。大众对老年人护理从业者存在误解,认为从业者需要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关注,现在只有少数老年护理培训项目。高校人才培养,外国老年护理学士、硕士,医生,几乎没有领域的专业人士在中国老年保健。一方面因为旧观念旧想法,愿意参与养老服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需要照顾老人,照护的时间越来越长。
(四)结合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老年人护理已经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系统控制,包括监督和评价机制,包括对老年人的审查,通过严格的评估系统可以,改善机构养老的质量,提出适合老年人养老新模式。如老年人机构评估量表。目前,我国老年人护理的评估标准仍缺乏明确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四、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多部门协调,促进医疗支持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医疗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和健康和养老两个字段跨境合作和融合,难以建立系统的政策协调和改善。结合系统的建设涉及很多部门,民政、卫生、保护、金融、教育、司法部门,上述措施可以实现的关键,需要多部门协调的政府政策。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医学结合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融资、政策和行业法规,等等,以及机构和服务提供内容可以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最近,志愿者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养老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组合,需要依靠更多这种力量。简而言之,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导,有机结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帮助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
三是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其规范。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体系,加强执法,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的行为。制定和完善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建立相应的认证体系,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推动养老服务示范活动深入发展。
四是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无论是养老服务还是医疗行业,目前人才短缺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设施人员短缺,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能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从现在开始规划,应该不仅在传统的学院和大学建立老年人护理专业,提高老年护理知识和专业培训,并充分利用高职、中专,职业教育系统,通过增加职业教育体系、拓展老年护理学科结构和输入老年护理培训基金,扩大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来源,不仅要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以社区老年人居家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日托中心为依托,总体规划,根据实用和有效的原则,利用便利的信息网络,采用热线,爱心门铃,医疗记录,服务手册,社区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社区作为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飞燕.“居家养老”新型养老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7(1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