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

时间:2019-05-12 02: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

第一篇: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

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

一、产业建设

1、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产业面积人均达到2亩以上,特色产业提供的现金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

2、烟叶、茶叶、蔬菜、畜牧等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改善。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全村80%以上农户发展生产且辐射周边村联动。

4、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以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为基数,年均增幅在20%以上,村民衣食无忧,住房条件显著改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范围不断扩大;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

2、村级道路硬化达100%、组级道路沙石化达90%;

3、农民安全卫生饮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

4、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90%以上;

5、农村电力设施有保障,农户通电率达到100%;

6、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8%;村信息网络基本建立。

三、社会事业发展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实力逐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村级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2、农村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比重达到50%以上。

3、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95%以上,村级卫生室达到省定标准,确保村民享受初级卫生医疗服务,农村常见病和流行病的防治得到有效控制。

4、农村“五保”、孤残儿童和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按标准施保;农村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农村贫困人口控制到5%以下。

5、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四、村民素质提升

1、村民对脱贫奔小康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知晓率达98%以上,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不搞封建迷信;

3、无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上访,建立村级主职干部接访制度,村级处访率为100%,群众矛盾排查率达100%。

4、倡导文明婚育观,无政策外生育。

5、严格控制治安案件发生率,杜绝刑事案件发生。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无安全事故发生。

6、定期开展农民文化教育与科技培训,每年4次以上。

7、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比较健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平均使用率在75%以上。

五、村庄整治

1、村级总体建设规划编制科学,内容完整,在产业发展、土地规划、村庄布局、农房建设、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特色突出。

2、村庄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3、村庄建设规范有序,布局合理,绿化率达50%;村级道路平坦,卫生整洁,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无露天厕所、粪坑,实现畜禽圈养、人畜分离;村民逐步有良好的环保、卫生习惯。

六、村级组织和民主管理建设

1、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健全,村级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协作,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服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干部秉公办事、清正廉洁。

2、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议事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村务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运转有序。

3、坚持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结合,矛盾调处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发挥较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农村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4、村级便民服务室功能健全,服务质量高,村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第二篇:示范村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十个基本标准

1、村“两委”组织建设有力:村级自治组织健全,村委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村两委有综合办公楼,房屋结构为框架、砖混、砖木和木房等,建筑面积300㎡--500㎡,办公设施齐全,环境卫生比较好,落实有党建、政法、综治、调解室、法律书屋和普法宣传栏等,村委会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依法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村“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廉洁自律,奋发有为,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推动发展、共同致富的能力。

2、是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村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村民小组及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无非法剥夺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无暴力、威胁、贿选、欺骗、伪造选票等严重破坏选举的行为。农村无任何组织或个人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的行为,无违法罢免村委会成员的现象。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明确计生、安监、调解和普法等人员分工、职责。

3、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有完善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村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无侵犯民主权利行为的发生。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所作决定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4、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并得到严格执行。村委会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村规民约内容全面、合法,修改完善及时,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不含有侵犯村民合法权利的内容。村干部实行依法管理,能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公共事务。

5、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建设有永久性村务财务公开栏,群众满意率达到80%以上,没有发生因村账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应每季度或半年公开1次,村民有疑问的,村两委负责解释和答复。建立村民主监督小组、村理财监督小组,确保广大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村有规范的集体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群众对财政情况清楚、满意。每年对村“两委”成员至少进行1次民主评议,无被评为不合格的村“两委”成员,无村民委员会成员被依法罢免,无党组织成员受党纪处分。

6、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建设有永久性法治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有法治文化场所(法治广场、法治一面墙、法治一条街、法治长廊等)。村两委参加法治培训每年至少一次,村组织参加“法律明白人”培训每年至少两次。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做到有学法教育计划,“两委”有学法记录。农村要做到村有法治宣传组或法治宣传队,村民小组有法治宣传员,户有“法律明白人”。村要建有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治书屋(图书室)。

7、村设有法律援助联络站(点)。村聘有法律顾问并建有微信群,村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的渠道,通过微信群等获得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8、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城乡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连续三年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社会影响较大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村治安组织和治保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建立巡逻联防制度,建有规范的警务室,有条件的村应建电子监控警务室。有规范完整的违法犯罪情况和社区矫正情况登记,无矫正对象违反监管规定被收监和再犯罪情况发生。辖区治安良好,综合法理各项措施落实,对暂住人口管理有效,创建平安村成效显著。

9、村办小学设立法治教育课程。配备法治副校长,在校学生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

10、城乡经济建设和法治创建协调发展。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全面小康创建,逐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村民安居乐业,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一是经济不断发展。村有明确的村内近期、中期、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工作计划按时完成。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增长。村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民主决定,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建立各种适合村民群众需要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激励和调动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民共同致富。二是公益水平提高。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厨改圈改厕,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优抚、养老扶幼、扶贫助困、最低生活保障等得到落实,无失学儿童,无老人、幼儿和残疾人被遗弃。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发生。村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

三是民风文明和谐。村民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互相帮助,讲究科学,反对迷信,文明办理婚丧喜事,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风气良好,无封建迷信活动,无赌博、吸毒、法轮功等现象。

第三篇:脱贫奔小康“十二五”规划

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经济社会转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县脱贫奔小康“十二五”规划,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草案,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方针,以“整体规划、整县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创新机制、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全面发展”为总体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富村富县为核心,以培育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农村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以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动力,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努力推进全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强村富民。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加强政府扶持,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开放开发,积极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奔小康的合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把发挥区域优势与培植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富民与富县结合起来、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探索独具特色、切合实际的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坚持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以全县总体目标为导向,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在产业开发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政府扶持与农民投资投劳有机结合、上级部门项目支持与地方筹资有机结合、政策引导 与市场融资、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做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向农村转变,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脱贫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建立健全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脱贫奔小康工作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工作,少搞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要多搞“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要举全县之力,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三、总体目标

(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0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0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发展集体经济亿元村1个,千万元村5个,百万元村10个,十万元村100个。到2015年,基本解决8.3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在无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返贫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道路通畅便捷,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到2015年,村通水泥(沥青)公路,通组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95%以上的农户饮用安全水,宜建沼气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90%以上。到2015年,基础设施的相关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要求。

(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室,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省级建设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中居住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有线电视和电话。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体系,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到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数量有较大增长,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达到50%;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供水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道路面积达到6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到40%,城市建筑中太阳能利用率达到30%以上,县城区100%“禁实”,新型墙材自给率达到85%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70%;到2015年,增加集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吸纳转移农业人口4万人,逐步形成以***、***、***、***为主的综合发展型,以***、***、***、***为主的特色产业型,以后坪、***为主的旅游生态型,以***为主的资源开发型的小城镇(市)发展格局。

(五)农村人居环境较大改观。到2015年,村庄布局 比较合理、功能分区比较完善、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卫生状况改观。加快“一建三改”、农房改造、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六)农村管理得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规范有序,乡风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到2015年,村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村规民约健全并实施到位,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95%。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建设重点(一)加速产业培植

1、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围绕生态资源,巩固发展烟叶和蔬菜,提升发展茶叶和食用菌,稳步发展桑蚕和蜜蜂,突破性发展核桃和畜牧业,着力建设核桃、烟叶、茶叶和食用菌“四个大县”,做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力争到2015年全县各类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

2、加快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紧紧围绕打造百亿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目标定位,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为依托,整合政策资金,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全力支持入园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力争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0家以上。

3、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大力实施林业富民战略,积极 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把以核桃、茶叶为主的林特产品,把以桑蚕、蜂蜜为主的新兴产业,以森林旅游、干果苗木、珍稀植物园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力争经过5年努力,把林业经济培育成百亿元产业规模,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整合“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确保每年转移输出劳动力总人数稳定在5万人以上,年均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4亿元。同时,积极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5、着力建设“一村一品”。坚持不懈地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发展村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全县确定的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村情实际,科学制定规划,每村确定1至2个主导产业,人平建成1亩当家田地、2亩以上高效经济园或者每户确定一个致富项目。到2015年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培养科技示范户10000户,种植业良种科技引进示范推广10个,林果业良种科技引进示范推广10个,畜牧业良种科技引进示范推广15个。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主要增收门路,进一步加快***开发式扶贫步伐,有效推进全县脱贫奔小康进程。

6、加快“一区五园”建设。紧紧围绕打造“百亿”磷化工产业目标,以“一区五园”为主战场,加速襄樊***余 家湖工业园、城区精细磷化工业园、***周湾磷化工业园、***横溪矿化工业园、城区农业加工园建设,建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方式高效、管理手段现代的环境平台,力争把园区办成有特色、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产业园区。

7、加速生态旅游发展。立足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度假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快九路寨、温泉、五道峡核心景区开发,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加快发展购物、服务等旅游配套经济,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力争到2015年,将***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亮点、热点。

(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8、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全面完成水毁河堤、渠道恢复等工程,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清溪河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城区河堤防洪加固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以农村干线公路改造和村级水泥路建设作为重点,全面完成村级公路硬化工程,力争每年兴建农村公路桥梁5至10座。以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政策机遇为重点,积极争取政策,争取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不断增加农村电网负荷,提升电网质量。以继续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和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农户宜建沼气池入户率达90%以上。以农村危房改造和灾后房屋恢复重建为重点,全面实施危旧房改造;以积极争取扶贫搬迁政策为重点,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式扶贫。

9、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抓好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和机耕道路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富民、科普惠农等专项行动,推广普及科技知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结合核桃、茶叶、食用菌等重点特色产业,加强与科研单位的联合攻关,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落实农机具购臵补贴政策,加快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继续办好机械耕整、插秧、收割、采摘、加工等试点,进一步扩大水稻机械插秧面积,不断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长防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提高森林经营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切实加快公益事业发展

10、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义务教育质量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11、不断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完善农村三级医 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第二轮改扩建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建设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好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到2015年,全县村卫生室达到省建设标准。

12、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13、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进一步落实好“新农合”保障政策,提高农民住院费用补偿比例,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5%。进一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政策,提高集中供养水平。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积极争取和落实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县政策。继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着力完善以灾民救助、医疗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救助和生活救助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

(三)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14、综合发展型乡镇建设。(1)***、***、***作为县级重点中心镇,突出城镇街道的硬化,环境的美化,镇区的绿化,道路的亮化和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市场建设、垃圾处理、燃气供应等配套工程建设,具体达到:主要道路 硬化率达到95%,主要道路路灯安装率达到95%,主要道路行道树普及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0%,城镇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5%,供水普及率达到95%,排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5%。(2)城镇规模要适当扩张,建成区面积、人口、环境、市政设施、功能基本达到县级重点中心镇标准,城镇化率***要达35%,***要达40%,***要达43%。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中心镇连接城乡、辐射乡村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做大做强重点中心镇。

15、特色产业型乡镇建设。(1)***镇是省定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区面积要达到3.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0%;编制详细建设规划及景园规划,新建2至3个街道景园点,建设1个标志性城雕,规划建设1个大型公园;围绕给排水、道路交通、美化亮化、市场建设、城镇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完善城镇功能。(2)***、***、***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人文环境编制好详细建设规划,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立足于反季节蔬菜种植,***依靠烟叶种植,***凭借茶文化之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植特色产业大镇。***投资1亿元进行城镇建设,打通环山路,全面完成集镇二纵四横的配套建设,为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重点围绕基础设 施建设,突出“茶乡”、烟叶主产区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布局合理、镇容整洁、市场繁荣、颇具特色的边贸重镇。

16、旅游生态型乡镇建设。后坪和***凭借野花谷风景区的优势,充分依托五道峡、刺滩沟的秀美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搞好生态旅游,建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新型旅游镇,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

17、试点小城市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小城市建设试点乡镇,要按照《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小城市建设试点的若干意见》,完成扩权、人事改革及试点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为我县发展小城市探索和创造经验。

(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8、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以清垃圾、清淤泥、清障碍、建新房、建庭院、建沼气、通路、通水、通电、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等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力争每个乡镇都能抓好一批试点村或亮点示范片建设,使之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工程。健全完善村庄环境卫生治理机制,确保村庄环境治理达到省“清洁工程”二级标准;村内农户危房全部改造消除;农户房前屋后排水管沟建设率达到80%以上;荒山全部绿化达标,村庄绿化率达到90%以上;80%以上的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要 安装路灯亮化;中心村庄要建有公厕,改厨、改圈、改厕率达到90%以上。

19、加快集中居民点建设。在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相对配套完整的部分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筑式样、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公共设施,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撤并和迁村腾地,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优先落实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政策,大力引导农民到居民集中点建房居住,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居民新区、新村庄,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0、全面优化公共秩序。通过“以奖代补”,鼓励群众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迅速改变村庄面貌,建设“整洁、自然、生态、和谐”的新农村。加强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提升集镇整体形象。大力加强集镇和村庄公共秩序的规范治理,解决乱停乱放、乱泼乱倒、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规范公共秩序。

(五)强化完善农村事业管理

21、加强党组织建设。按照“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三级联创”成果。大力实施“双引双培”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为民办事能力。加强村级组织分类管理,全面推 行“三三制”,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共建新农村”活动,形成县直帮农村,富村带穷村,共同建设新农村的合力。健全基层组织,发展村级经济,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好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

22、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强培养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村级班子带头人,把更多的能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选进班子;加强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在村级干部中探索推行“双评双定”机制,建立村干部绩效考评体系,逐步实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政策,进一步激发村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根据山区党员相对分散的实际,设立党员中心户,把党员中心户培养成新时期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产业发展的指导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23、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要素市场建设,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以钱养事”机制,健全和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社规范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24、建立完善公益性设施管护和长效机制。围绕真正使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得起、用得好、长受益,积极探索政 府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相结合的管护办法,建立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管理新机制。对集镇、村庄保洁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统一管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5、健全完善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新机制。因村制宜制定好村规民约,抓好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完善村级自治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等办法,加强项目运行的制度化管理,强化民主法治建设。

五、保障措施

26、切实改进和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是第一责任单位,围绕产业发展、民生工程、试点建设等重点工作大力攻坚;切实办好示范样板,做到以点带面,平衡发展。县直各部门全力搞好服务指导,在规划对接上、项目实施上、政策落实上、资金拨付上、协调配合上更加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

27、坚持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将规划目标、建设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乡镇,实行月督办、季通报、年考核,有计划、分地推进。完善和实施招商 引资和政策性资金争取激励政策,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调动各级单位积极性,不断突破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瓶颈制约。研究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和在建工程的激励机制,加速推进各类项目建设。

28、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坚持大招商,引进外来资本,开发优势资源,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培植壮大骨干支柱产业,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着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等措施,拓宽农村建设资金渠道。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加大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力度,用活用足国家政策,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29、强化规划管理。根据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梯次推进、分布实施。将总体规划分解落实到专业项目单位和乡镇,做到项目到点、覆盖到户、扶持到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等专业项目规划都要按照总规和实施计划统一协调推进。

30、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基层群众,及时帮助解决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中 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管”、防止形式主义,强迫命令;防止不讲条件,相互攀比;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防止加重农民负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禁违反政策出台新的加重农民负担的项目,严禁截留挪用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严禁领导干部承揽工程。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和“通共投劳”政策,对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及环境整治等。在政策范围内按程序、按标准合理统筹使用“一事一议”和“通共投劳”。

31、加强督办考核。将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办内容,大力开展领导督办、现场督办、专班督办、专项督办、典型督办、新闻督办等活动,做到事前有安排,事中有督办检查,事后有考核结账。科学建立对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包村单位结对帮建情况、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工作评价机制,做到月督办、季通报、年考核,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及时研究对策,及时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第四篇:全面脱贫 共奔小康

全面脱贫 共奔小康

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一直是我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脱贫攻坚,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决战“硬骨头”,关键在责任落实。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双向全覆盖。同时,需要党委政府的担当、干部的担当,也需要社会的担当。要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决战“硬骨头”,要善用“他山之石”,借鉴其他地区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做法。产业扶贫需要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要不拘一格推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当然,扶贫对象自身的担当也不可或缺。目前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短的信念。扶贫先扶志,要强化贫困户的担当意识,坚持脱贫攻坚中决不养“懒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总书记深情话语犹在耳畔,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之力。脱贫攻坚,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第五篇:河口镇脱贫奔小康试点建设情况汇报

河口镇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总结

河口镇镇辖11个村、4个街道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5000人。2010年,烟墩、河口、西山、金墩四个村被列为脱贫奔小康试点村。其中:烟墩、河口两村紧邻镇城区,省道黄土公路贯穿两村,总耕地面积2460亩,总人口2750人。西山、金墩两村位于河口西部,与黄陂接壤,境内有小

(二)型水库两座,两村山场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四个试点村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新农村建设有宽阔的发展平台,脱贫奔小康有较好的基础。

一、脱贫奔小康工作举措

(一)政策精神早宣传。全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立足当前,迅速行动,于 3月5日召开了全镇动员大会、会上印发宣传资料1000份,随后驻村干部深入各试点村以自然湾为单位分别召开了动员会;同时,出动宣传车到全镇村组巡回宣传一周、刷写固定标语6条、开辟电视专栏3期,力求把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精神送到田间地头,讲深讲透,人人皆知。

(二)科学规划早制定。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脱贫奔小康建设,规划是方向、是前提。去年,我镇以黄土公路、宋应公路为主轴,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村庄整治、房屋建设、环境卫生入手,完成了四个试点村的建设规划。今年又进一步结合实际,聘请专家进行修编完善,力求做到脱贫奔小康建设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有项目地稳步推进。1

二是坚持量力而行。镇党委、政府在脱贫奔小康建设上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在确立目标上实事求是;在制定规划上量体裁衣,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三是坚持尽力而为。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也不等不靠,积极有为,对已确立的目标、制定的规划、明确的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千方百计地组织实施。

(三)疑难问题早解决。针对“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镇党委、政府积极创新社会共建的体制机制,采取“政府指导、村级组织、会员带头、群众参与、专班施工、分级补助”的办法来进行推动。目前,镇村已组织四个专班全面参与门前硬化、门前整修、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试点村党员、干部、会员都率先进行了门前整修和硬化。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充分调动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本地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镇学区、财政所、土管所、派出所等单位对口帮扶试点村款物4万多元。

(四)发展思路早明确。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指导四个试点村连片发展地膜花生、地膜西瓜、地膜土豆种植1000亩,亩平增收500多元。

2、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进农村“三清三整”。坚持进一步清塘堰、清垃圾、清柴草,进一步加强房屋整修、门前整理、环境整治。重点结合农村“消危工程”拆除空闲房屋,结合“一建三改”拆除猪圈、厕所,结合村庄整治拆除农村披屋、小屋。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供水管网年久失修、毁损严重、群众生活

不便的问题,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启动了工业园区“三通一平”工程。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完成了试点村通村水泥公路建设任务。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库除险、塘堰改造、渠道硬化和冷浸田、低产田改造,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加强农村绿色能源、清洁能源建设,烟墩村共发展沼气200户。

4、突出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在脱贫奔小康建设上,实行以奖代补,通过政府补贴性投入,充分调动村组农户的建设积极性。按照“户保洁、湾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农村环卫保洁新机制。积极开展环卫月评活动,由镇村干部负责,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投票打分的形式,组织农户开展环卫评议,结果当场进行公开,以此调动村民热情,形成农村环卫保洁的长效机制。

5、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对四个试点村的卫生室和文体活动室进行了维修改造,烟墩村添臵了健身器材;西山、金墩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河口村兴建了图书室;四个试点村有线电视及互联网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河口镇烟墩、群建、陈楼、河口四个村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村有条件、有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农村块头小,农业条件先天不足。全镇人均耕地不足0.7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可利用空间小,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困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不多。

2、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僵化保守,参与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的热情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

3、农村懂技术、有实力、年富力强的人才不多,农村经济发展没有较好的载体,发展空间狭窄。

4、农村教育、卫生、文体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不稳定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

5、镇政府可用财力不足,筹措资金困难。镇村两级历史欠债多,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较大。在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建设项目上无钱办事,反过来又影响发展环境,形成新的“瓶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大力实施“1+3”镇村连片开发。坚持把新区开发、脱贫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扭在一起,集中做好“镇区+河口、烟墩、陈楼3个村”的连片开发文章。一是树立长远眼光。以地形地貌为依托,以黄土公路为主轴,把河口、烟墩、陈楼纳入新区,整体谋划、统一规划、逐步开发,不断促进镇区向西北拓展、向“两线”聚集、向城乡一体化延伸。二是结合当前实际。把河口村2组、9组纳入新区第一期开发范围,由镇政府统一标准、统一补偿、统一征地,积极引导村民迁址腾地参与开发。并从黄土公路至老镇区,并列抽建3条联结线,取得“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良好效果。三是实行优惠政策。通过拆迁还建等形式,充分调动和广泛吸引周边的农户迁入镇区建房,推动新区开发,努力实现“双赢”。

2、整合资源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建设。脱贫奔小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牵涉面广、建设任务重、资

金投入大,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抓紧一切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和支持,善于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二是大力整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的综合效益,集中攻于一点,寻求突破,取得成效。三是在资金筹集上,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努力形成“向上争资、招商引资、财政挤资、土地融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社会捐资”等多元一体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地克服资金“瓶颈”,促进脱贫奔小康工作迈上新水平。

3、着力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二轮承包不变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流转。鼓励镇内外的能人投资农业开发,以承包、租赁、土地入股等形式,推动农村土地适度向企业、基地、种养大户集中,不断解放农村生产力。针对外出打工经营人口多的实际,积极引导探索耕地季节性流转,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户增收。并对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的村实行奖励,对规模经营的大户进行补贴。二是盘活闲臵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点抓好群建龙船河荒滩综合开发、陈楼猪场、烟墩养殖场等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努力盘活山场、水面、荒地、荒坡、荒滩等集体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三是按照“健全基层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取得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能力办事的效果。

脱贫奔小康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涉及面广,镇党委、政府将按照“三年有明显变化、五年实现脱贫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团结全镇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强化责任、硬化举措、再加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建设,早日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河口。

河口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下载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鹤峰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党员带头奔小康示范村工作汇报

    围绕“五个好” 带头奔小康 ---**村创建党员带头奔小康示范村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全村共有 个村民小组, 户共 人;村党支部成员 人......

    创建党员带头奔小康示范村工作汇报

    围绕“五个好” 带头奔小康---**村创建党员带头奔小康示范村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全村共有 个村民小组, 户共 人;村党支部成员 人,党......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基本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基本标准 一、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 1、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配套。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5篇模版]

    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1、有村庄绿化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并严格按规划付诸实施,完成年度规划任务。 2、村庄绿化分山区县、半山区县和平原县村庄三种类型,其中山......

    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富民之本,强县之源——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调研报告在全省29个贫困县(市)中选择7个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脱贫攻坚奔小康心得体会20205篇

    脱贫攻坚绝不是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地做着,此外,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一起来看看脱贫攻坚奔小康心得体会5篇2020,欢迎......

    脱贫攻坚奔小康心得体会(最终五篇)

    只有把奋斗的目标盯得更紧,把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实,才能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脱贫攻坚奔小康心得体会有哪些?一起来看看脱贫攻坚奔小康心得体会范文五......

    学校脱贫奔小康工作自查报告

    鹤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脱贫奔小康工作 自查报告 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办: 我校按照中共鹤峰县委办公室鹤办发[2009]5号、鹤办发[2009]13号文件的通知要求,围绕三年发展取得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