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省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秦 忠(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着浙江从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中心的现代经济。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推进,对我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自“九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和实施的指导方针,有力地推进了我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然而,我省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经济高速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现实来看,目前尚有许多影响甚至阻碍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赋予环保部门的责任仍然十分繁重。最近在中科院的20余名院士经实地调查后呈报给国务院关于“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报告中谈到,包括浙江省在内的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已经产生不良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多数城市市区河道水质为四至劣五类,近海海域出现大面积的四和超五类水体。已禁用20年的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等在长江、太湖沉积物中都大量存在,许多饮用水源中已发现种类繁多的有毒物和致癌物质,饮用水的安全已经难以保障,结果令人担忧。报告最后建议,将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北方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长江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一起列为同等重要的问题摆到中央政府议事日程上来。这份报告已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面对支撑高速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不足等客观因素,今年省委、省政府卓有远见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要求,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也是为了加快增强我省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之一。而环保部门要在工业污染控制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一步减轻污染负荷,当务之急就是在严格执法监督上下功夫,要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促使、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违法必究。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一项基本要求。违法必究有两重含义:一是对违法行为追究的必要性、必然性,即只要是违法行为必须也必然要受到追究;二是对违法行为追究的无差别性或平等性,即无论什么企业,不管规模多大、税收多大,都没有违法的特权,其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追究。违法必究体现的是法的信度。法无信度,公众对法的信赖就无从谈起。同时,执政为民与违法必究统一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念之中。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内核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维护人民的权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并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就必须造就一支现代化、高素质的环境现场执法队伍,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们对我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结合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以下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的初步意见和建议。我省环境监察机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省三级环境执法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曲折发展过程。到目前,全省已有省级环境监察机构1个,市级机构11个,县级机构67个,还有部分乡镇或乡镇联片机构,共有环境监察人员1200余人。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数急剧增加的省情,环境监察工作日趋繁重。一是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反映环境污染的信访案件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万件,投诉电话2.6万个;二是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频发,2002年全省发生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高达1.2万起;三是近年来环境监察的职能有所拓展,新增加了生态环境监察、“三同时”环境监察,核污染和辐射环境管理等任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积极探索环境监察工作的新路子,在努力加强机构硬件建设和环境监察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时,形成了以调查处理群众信访为“核心”,现场监督监察和排污费征收为“两翼”的环境监察工作格局。但是,我省环境监察能力总体发展缓慢,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要求相比差距很大,基础工作薄弱,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1.1 机构不够健全,编制不够到位,在岗人员不足
首先,早在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环发[1999]141号)中指出,省市县各级环境保护局均应设置环境监察机构,同时要求积极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充实环境监察队伍。但至2003年初,我省尚有5个县(市)没有环境监察机构,加上淳安等8个有机构无编制的县,共13个县(市、区)没有确定环境监察人员编制,它们只能利用原有环境监测站的少数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环境监察工作。编制数达到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标准编制基数的环境监察机构也只有31个,不足40%;在岗人员达到国家标准起点的环境监察机构仅24个,仅占总数的28%。截止2002年底,全省共有环境监察人员1200余人,只占全国45000人的2.7%,与同期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7.5%的地位极不相称。另外,早在1995年,人事部《关于同意国家环境保护系统环境监理人员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的批复》(人法函[1995]158号)就明确要求环境监察人员要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时过8年,我省至今只有11个环境监察机构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仅占总数的13%。
再者,实践也表明,相对于繁重的现场监管任务,肩负着一线执法任务的环境监察力量显得十分薄弱。由于力量不足,特别是人员编制上的严重不足,造成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也使环保部门在面对群众信访和控制污染事故中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至无法全面地对所辖企业执行“三同时”制度状况进行有效监管,由此产生了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比如,武义县环保局只有3名环境监察人员,不能适应繁重的监督任务,致使武义宏鹏化工有限公司2001年擅自新建项目不能被及时发现,以至酿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发生后,仅有的人员忙于现场处理,甚至还耽误了污染事故的上报工作。又如原湖州菱湖酒厂和湖州化工厂违法超标排污引发污染纠纷,针对企业违法排污的行为,环保部门在责令企业整改的同时还多次给予处罚。虽然如此,由于环境监察力量不足,现场监察频次有限,企业出于追逐利润的本能,仍经常偷排生产废水,污染纠纷不断。另外如台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且重污染企业较多,但市县两级环境监察机构力量不足,在岗人数只有标准编制基数的58%,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还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由于人员不足,还造成一些地区重复信访、越级信访不断。
1.2 环境监察人员数量各地差距悬殊
全省环境监察人员标准编制基数1318个,现有编制1235个,在岗人数1267人。单纯从人员总数上看,已与标准基数相差不多。然而,环境监察人员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少数地区人数奇多掩盖了多数地方人数严重不足的问题。温州市现有编制数和在岗人员分别达到标准编制基数的270%和291%,分别占全省的41%和43%,其中平阳县现有编制数和在岗人数达到135人,是该县标准编制基数15人的9倍。全省除温州各县以外,现有平均编制数和在岗人数仅约占标准编制基数的63%,其中衢州市现有编制数和在岗人数分别只占标准基数的16%和30%,丽水市分别只占34%和36%,可见环境监察人员不仅总数不足,而且地区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60%以上的环境监察机构达不到标准编制的要求。
因此,一方面多数地区由于环境监察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影响环境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许多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追究;另一方面,少数地方由于没有把好入口关,环境监察队伍人员增加过快,鱼龙混杂,“自收自支”、“坐支排污费”半合法化,队伍管理没有跟上,人员素质没有相应提高,执法不规范的情况也时有反映,不仅影响队伍的形象,同时也影响执法力量的正常发挥。
1.3 执法手段落后、执法装备不足
以全省环境监察人员按标准编制基数1318人计,一、二、三级标准应分别配备环境监察车329辆、220辆、165辆。现有178辆(其中统一喷涂执法车标志的车辆不到一半),从总量看已经达到三级标准,距离一、二级标准分别还差151辆、42辆。但如果将温州市的数字剔除,省本级和其余10个市、县(市、区)的环境监察人员按标准编制基数1129人计,一、二、三级标准应分别配备环境监察车282辆、188辆、141辆,与现有103辆相比还分别差179辆、85辆、38辆,车辆配备明显不足。其中如余姚、慈溪、平湖、海宁、桐乡、东阳、永康、嵊州、新昌等一些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的环境监察大队都只有1辆车。我省监察车拥有量占全国的4.3%,这与我省经济总量、中小企业众多的现状极不相应。
摄像机、照相机、林格曼仪、声级计等取证设备也普遍达不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1.4 机构名称不统一、着装不一致
根据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环发[1999]141号)要求,到2000年底要实现全国环境执法机构统一名称。但这一精神未能很好地得到贯彻实施,直到2002年我省环境执法机构名称仍有8种之多,很不规范,不便于工作联系,不利于统一指挥和协调。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环保总局又下发了《关于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机构名称的通知》(环发[2002]100号),要求在2002年10月底之前将省、市、县、乡镇四级环境执法机构统一更名为环境监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2002年9月,经省编委批准,省本级完成了更名工作,省环境监察总队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省环境监察机构更名的良好开端。目前我省现有的环境监察机构多数已完成了更名,但仍有部分机构未实现更名。另外,温州一些地方乡镇设置片所、担负着县环保局分局和环境监察中队的双重职能,但名称和编制均不规范。
队伍内统一着装的呼声较高,但未完全落实。去年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统一使用新款环境监察执法标志和服装的通知》(环办[2002]98号),对此省环保局也多次提过要求,但由于经费等原因,至今仍有近三分之一未更换新款执法服装。
1.5 工作经费不足
这一现象在全省许多地方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调研时了解到,个别环境监察支队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经费都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出差费用都不能及时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法制意识不强、立法不规范、执法不严肃是阻碍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作为环保一线执法的环境监察工作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国家只有两个部门规章:1983年7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和1991年8月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此外1999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浙江省环境监理办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
《条例》规定:“环境监测站„„根据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行使监督和检查权力。”(第八条)
“国家建立环境监察员制度。各级环境监测站设环境监察员,凡监测站工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授予国家各级环境监察员证书,环境监察员证书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统一制作颁发。”(第十八条)
《暂行办法》规定:“环境监理的主要任务,„„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第二条)
“环境监理机构职责:„„
2、依据主管环境保护部门的委托依法对辖区内单位或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按规定进行处理。„„6、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处理。”(第五条)
以上条文表明,《条例》和《暂行办法》对环境现场执法主体有不同的规定。前者将环境监察定为环境监测站的职能之一,后者则是规范环境现场执法工作的专门办法,确立环境监理机构为环境现场执法的专门机构。《条例》与《暂行办法》分属于不同部门的规章,从法律效率看应该是平等的。《暂行办法》施行后,没有对两者不同的规定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效率说明。虽经十几年的实践已将环境现场执法的主体定位于环境监察队伍,但从依法行政的角度讲,环境现场执法的法律规定是混乱的;有关法规处于严重滞后的状况。部分县市目前仍然没有环境监察机构,在环境监测站设几个环境监察专职或兼职人员,或虽有机构但仍与监测站合署办公,混岗混编,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就在于此。
根据《暂行办法》,环境现场执法机构从事执法工作受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接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由于没有法律法规规定或授权,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存在问题。比如杭州市本级有环境监察支队、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汽车尾气管理办公室三支现场执法队伍。根据有关精神,环境监察支队应该是受委托的唯一一支现场执法队伍,不应有其它机构同时承担这一职能,正因为这一规定未上升为法律法规,这种对环境现场执法多头委托的现象得以存在。又如杭州市5个老城区一直没有环境监察大队,其环境现场执法职能仍设在城区环保分局管理科。这类状况直接影响了环境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与有关部门法制意识不强,不严肃执行国家部门规章有关,而且与规章缺乏足够的权威也不无关系。
关于机构名称问题。《暂行办法》颁布以后,甚至1999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环发[1999]141号)、2002年《关于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机构名称的通知》(环发[2002]100号)下发后,环境监察机构名称仍然不统一。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暂行办法》只是部门规章,法律效率较低,机构名称不是环保部门一家能够决定的,最终确认要经各级政府编制部门批准。环保部门规章和有关文件对编制部门没有约束力,如2000年省本级按当时的规范化要求申请成立环境监理总队,省编委批准名称为省环境监理所,直到2002年9月才更名为环境监察总队;又如2002年宁波市环境监理站申请更名为环境监察支队拖了1年后才获批准,而且机构规格仍低于宁波市环保局内设机构;二是有关规定随意性较大,增加了执行难度。如环境现场执法在1983年《条例》中称为环境监察,现场执法人员称监察员,1991年《暂行办法》施行后改为环境监理,各级机构称为环境监理站,1999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环发[1999]141号)规范省以下四级机构名称为环境监理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地还来不及统一,2002年《关于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机构名称的通知》(环发[2002]100号)又要求将“监理”改称“监察”。
关于统一着装。1983年《条例》规定“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由国家统一设计制式服装。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在执行监测和监督任务时,应穿着国家统一设计的服装,环境监察员要佩带监察员标志。”此后包括1991年《暂行办法》、1999年《浙江省环境监理办法》在内几乎所有规范性文件都没有再提及应“由国家统一设计制式服装”,“穿着国家统一设计的服装”,只在总局办公厅《关于统一使用新款环境监察执法标志和服装的通知》(环办[2002]98号)中提到,这就使环境监察人员统一着装的合法性存在问题。加上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局都没有配套经费,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统一起来存在难度就不可避免。
关于执法装备。同样,由于标准化建设的标准是环保部门“一家之言”,没有上升为法律法规,对当地经费管理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没有约束力,执行难度很大。
2.2 有关部门不够重视是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滞后的主观原因
各级政府对编制控制负总责,上级部门不能干预下级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这是历次机构改革的纪律。所以国家环保总局不能与中编办联合下文对地方环境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提出要求,省级也是如此。市县环保部门争取环境监察人员编制只能各显神通,客观上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各级环保部门真正重视这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编委的支持还是可能的。只有取得编委的支持,环境监察机构人员编制就相对容易争取。相反如果环保部门本身认识模糊,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不主动向有关部门争取,得不到编制部门的支持,那么环境监察机构编制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的情况就难以改变。
一些地方环保局领导在把握一线环保执法人员数量时,首先考虑的是有限的经费能否维持现有人员的生存,而不是繁重的环境监察任务需要多少执法人员去完成,对现有环境监察人员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认识不清。在调查期间我们了解到,某市环境监察支队由于人员少,监察人员轮流值夜班后白天还要接着上班,不能安排调休,但是当地领导却认为现有环境执法人员已经够了。
调查还揭示,个别基层政府对发展理解的偏差,没有树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眼前的快速发展更加重要,希望给经济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不希望行政执法力量太强,在执法队伍人员增加、能力建设方面不可能给予很大的支持。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有了这种模糊认识,就不可能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就不可能真正重视和支持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
2.3 对主管部门的文件落实不力,是造成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展缓慢的自身原因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省环保局也转发了,但落实不力。
调查发现,有的基层环保局领导混淆了环境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概念,将环境监察机构的一、二、三级标准混同环境监测站的四级网络。某县级市人口50万以下,按规定其环境监察大队标准编制基数应为15个,但当地环保部门领导对此认识不清,其环境监察大队只有编制9个、在岗9人、执法用车一辆,分管局长却认为早已达到三级标准。类似例子说明部分基层环保局领导,整天忙于事务,没有时间学习,对有关文件不甚了解,对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不知其为何物”;也说明我们一些环境监察的领导向局有关领导沟通反映情况不够。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有关文件难以贯彻。一些单位不知道达标需要几个人、要配几辆车,目标不明确,工作就不得要领,效果大打折扣,这是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的自身原因。
2.4 宏观指导不够科学,无益于环境监察标准化工作
上级主管部门在确定任务时缺乏周密的科学论证。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环发[1999]141号)就不切实际地提出“今后5年在全国开展环境监理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基层环境监理现场执法能力。„„到2000年底,全国50%的省、市、县级环境监理机构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所涉及的环境监理机构要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当时包括我省本级在内的一些地方根本还没有成立环境监察机构。这一要求基本未能实现,在这种状况下,今年初又发出号召,正式提出并要求今年全国50%的省市县三级机构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3个月后的一次会议上又将这一标准按东、中、西部细化为60%、50%、40%。总局在没有足够力量督促地方完成这项工作,对基层情况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提出过于具体的目标,不够科学。事实证明,过高的要求,对环境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无益、对环境监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无益。几点思考和建议
3.1 加强环境监察工作立法
作为后发展国家,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形势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在统筹兼顾、保障社会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下,我省环境保护、特别是肩负着监督重任的环境监察工作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推进包括立法在内的法制建设应被赋予极为特殊的使命和意义。目前的部门规章和省政府规章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监察标准化工作的需要。针对环境监察立法工作落后的现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环境监察法》或在修改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时增加环境监察工作章节,或国务院制订《环境监察工作条例》,或省人大制订《浙江省环境监察工作条例》,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察工作和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奋战在环境监察执法一线的同志们能够更加挺直腰板,在环保行政执法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盲目为自觉,在引导、推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2 完善行政体制,调整监和管的比例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应继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运转协调的行政体系。政府是维护公平竞争、保障经济主体合法权益、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建设者和保护者。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把重点放在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上面。因此,鉴于大多数地方环境监察机构人数不足和装备能力低下这一现状,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形势的要求,调整监督和管理的比例,加强环境监察机构的建设。此外从国家层面应当尽快实现编制的法定化,从法律上保证环境监察队伍履行职责所需最起码的人员编制,使这支队伍能更好地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大历史责任。
3.3 加大宣传力度
从事环境监察工作的同志都有一个体会,即事情越干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有时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用。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很少有地方积极地去改变这种状况。诚然,其中难度很大,也不否认任何事情都会有个过程,但加强自身的宣传是可以做到的。而宣传的作用在任何工作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也一样,正所谓要做到达标工作,舆论先行。一是要让社会有关各界了解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环保严查行动、群众举报投诉、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等工作,无一不是环境监察人员冲在最前沿,这支队伍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环境监察人员要恪尽职守,另一方面也要在适当的场合把工作中的难处表达一二,其效果不可小视。二是要积极、主动地向各有关领导、部门宣传环境监察工作,使之不断增加印象。其中特别要加强与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的沟通,争取获得更大的支持。
3.4 制定方案,层层落实责任,积极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
建议各级环保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限,采取目标责任制等形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省本级环境监察机构应率先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朝着建设现代化监察机构的目标努力。建立健全各级监察机构,首先实现“统一机构名称、统一着装和标志、统一执法程序、统一举报电话”;争取适当的人员编制,依照公务员管理;严格执法证件管理,克服混岗混编,严格界定持证人员范围;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将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正常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购置统一标志的执法车辆和其它装备,切实增强环境监察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3.5 有条件的地区要力争建设现代化的环境监察机构
我省各地区环境监察机构发展很不平衡,其中,一些先进地区拥有较好的基础,各项指标已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值。这些地区就应当对环境监察机构的现代化建设进行设计,并有计划、分阶段、分目标地付诸实施。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的仅仅是最基本的人员和装备保证,而包括机构级别提升、后续建设资金来源、完善依法监督运作规则等在内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能保证高效、有力的环保现场监督,也更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
第二篇:关于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自查情况的报告
南乐县环境监察大队
关于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环境监察支队:
根据市支队转发省总队《关于调度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相关情况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大队的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乐县环境监察大队成立于2006年4月,是南乐县环境保护局所属的事业财政全供单位,机构规格为股级。人员编制为20人,现有人员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人,占100%;通过省环保局培训的11人,持证上岗率为100%。
二、执法装备建设情况
1、执法装备建设近年来,我县环境监察机构不断加强执法装备建设。随着环保执法领域不断拓宽,结合环境现场执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国家、省、市环保局加强了对环境监察执法装备的投入,办公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大队目前有一间办公室,办公面积45㎡。车辆4部、车载GPS卫星定位仪4台、车载样品保存设备1套、摄像机3部、照像机3部、录音设备2台、影像设备1套、手持GPS定位仪1部、测距仪1部、酸度计2部、流量计1部、声级计2部、标准采样设备2套、勤务随录机0台、办公固定电话2部、传真机1台、台式计算机5台、打印机2台、便携式打印机1台、笔记本电脑2台、复印机1台、排污收费管理系统1套、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1个、12369环保举报热线1套。
2、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大队承担着污染防治现场监察、新建项目环境监察、自然生态保护现场监察、农村生态环境监察、排污申报与审核和排污费征收管理,关闭取缔企业的跟踪回查,并参与污染事故与污染纠纷调查处理、“12369”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热线电话受理及处理等任务。
3、制度建设情况
建立健全了环境监察工作制度13项,工作程序13项,内部规章制度20项,内部机构职责6项,人员岗位职责6项。实施了环境监察报告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管理机制,规范了现场执法行为。做到了职责明确、有章可循,实现了环境监察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保证了监察工作的有序进行。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大队现场执法能力得到加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基础建设得到落实,执法形象得到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并通过验收,但与上级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是装备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要求;二是当前环境监察面临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从人员数量、专业知识结构、业务素质、能力建设上都存在不适应,大队环境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少,急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业务用房严重不足,人均使用面积达不到国家标准。
特此报告
2015年3月24日
第三篇:关于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自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
自查情况的报告
州环境保护局:
根据州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各县县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州环通„2011‟118号)要求,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管理办法,我局对县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情况开展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我县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队伍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高度重视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办公经费、执法工作经费和执法装备运行维护费用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目前我县环境监察机构实现了参照公务员管理,但人员规模目前还不能达到建设标准。
按照建设标准,三级标准化建设应配备人员编制15人,目前,我县环境监察大队共有执法人员编制14人,实有人员为5人,大专以上学历100%。执法培训率达100%,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二、工作制度建设情况
为加强队伍建设,我县环境监察机构按照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职能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一是严格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将《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现场环境监察工作制度》、《环境监察工作程序》、《排污费征收标准、程序》等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执行环境监察工作制度及程序,包括《执法文书全使用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制度》、《群众投诉、信访处理工作程序》等,并严格执行环境监察政务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档案管理。三是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廉政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学习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考勤制度》、《车辆全部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
三、硬件装备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县环境监察机构不断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85号文件要求,随着环保执法领域不断拓宽,结合环境现场执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国家、省、州环保局加强了对环境监察执法装备的投入,办公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大队目前拥有3间办公用房,办公面积共50平方米,其中单独设立档案室。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购置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声级计、酸度计、林格曼仪等取证监测设备,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安装办公电话等。目前大队有监察用车1辆;照相机2部;摄像机1部;录音机1台;林格曼仪1台;声级计1台;酸度计2台、水质快速测定仪1台;电脑3台(其中笔记本电脑1台),并可联网办公;打印机1台;传真机1台;办公电话
2台。达到了《全国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三级标准配置的要求,满足了现场执法的需要。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从清理情况来看,我县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与国家标准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环境监管的要求,我县将进一步查漏补缺,积极多方争取资金,为完善标准化建设各项指标打好经济基础。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的进程,全面提升我县环境监察综合执法能力。
一是针对人员编制问题,我县环境监察机构将积极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争取编办、财政部门的支持。新增人员将主要采取公开考录方式,增加环保相关专业人员数,提升环境监察执法队伍整体水平。
二是针对装备设备距新标准仍有较大缺口的问题,我县将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县财政的支持,努力购置配齐设备,以适应新时期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需要。
三是针对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情况,我县将积极争取中央建设资金用于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呈请县政府划拨建房用地和配套资金,力争达到建设标准。
施秉县环境保护局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四篇:环境监察思考
关于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的思考
环保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监管领域不断拓宽,环境监测指标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风控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工作面临着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新形势。为适应环境监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本文就如何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作了初步思考。
一、环境监管的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全力推进环境监管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我区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逐年提高,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1.环境执法效率与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开展行业整治,进行“拉网式”环保执法行动,累计开展环境执法检查4.04万厂次,出动执法人员11.26万人次,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23%和93.2%,通过高频率的检查,切实提高了企业环保责任心,减少了违法行为,全区空气污染物浓度、负荷下降明显,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达到二类区标准要求;COD累计削减率达32%,全面完成总量减排目标。
— 1 — 2.环境监管能力日益增强。一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区环境监察大队编制及实际在岗人员数均有所增加,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明显优化,本科学历干部占执法人员比例上升。二是执法装备日益精良。“十一五”期间,区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资金累计投入1034.3万元,主要用于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环境监察大队办公经费及执法行动经费,其中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的63.3%。环境监管执法交通工具、取证设备、通讯设备、信息化设备等硬件装备配置、性能、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有效保障了执法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三是数字环保体系初步建立。“十一五”期间,我区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展环境信息化、污染源在线监控、电子政务等工作,初步建成“数字环保”体系。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47家重点污染企业完成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实现了与省、市、区监控中心联网和数据实时传输;成立了环境监控中心,实现了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区环保局门户网站开设了政务公开、服务大厅等服务民生的网络窗口,方便群众了解环保政策法规,有效明晰了办事步骤与渠道。
3.区域环境安全稳步提高。成立了区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加强环境隐患的排查力度。积极督促企业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全面提升了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整体救援能力。“十一五”期间,全区环境信访总件数为4152件,比“十五”期末降低了13.9%,环境信访工作处理率、回复率、结案率均达100%,— 2 — 群众满意度达98%。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环境安全。
二、环境执法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区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控污压力日益增强,总量减排监管任务艰巨。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监管的效率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综合监管有待加强。环境监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环境问题难以完全以行政区划界定,单靠环境监管部门无法全面解决,必须依靠各部门相互配合解决。但是,当前,环境监管工作系统的配合协调机制依然缺乏,使出现跨界污染和综合性环境问题时,环保部门显得力不从心。
2.执法能力建设滞后。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监管标准化建设水平偏低。根据上级要求,正常开展环境执法所需硬件的全部39项标准化指标中,有12项指标未达标,达标率仅为69.2%,部分硬件基础设施无法全面满足环境监管执法需求。二是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仍需增强。目前,我区安装的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只覆盖了国控及部分区控重点源,绝大部分污染源仍然依靠传统方式监管,监管效率偏低。三是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力亟待提高。处理环境事故所必需的应急车辆、应急执法装备和应急监测仪器缺乏,专家技术支持不够完备,预警能力相对薄弱。
3.企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企业对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优良
— 3 — 人居环境的认识仍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上,存在环评手续办理不及时问题;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治污投入,甚至违法排污,转嫁治污成本;一些企业排污申报虚报瞒报、偷逃或少缴排污费,逃避承担缴纳责任。
三、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的工作思路
做好环境监管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针对当前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着力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全力确保环境安全,推动我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1.创新环境监管方式,推行综合监管。环保监管常常涉及多领域、多区域、多部门,因此环境监管需要地区间协调沟通,部门间通力合作,化单部门独立执法为多部门合力执法,形成综合监管的良好格局。一是完善部门、区域联动机制。把环境监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由区环委会牵头,建立一套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大问题多部门协商、跨部门环境问题流转等,以制度形式明确部门间协作的方式和保障措施。相邻块面定期互访、数据共享、经验交流,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联防新机制。建立执法联动机制,保持高压治理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同做好环境监管。二是建立信贷、评估、委托机制。做好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落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建立企业环保诚信档案。建立
— 4 — 企业绿色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企业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执行、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转等情况对企业环境风险实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分色分级,并实行网上公布。将企业的环境行为与银行信贷挂钩,用金融政策激发企业主动遵守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建立第三方委托运营机制,实施污染治理和自动监控设施委托运营,整合社会资源,借助专业力量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三是实施企业分类监管机制。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五年达标排放率、违法行为情况、环保设施老化情况、企业污染治理工艺及企业所处地域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实施分类管理,对分类企业在环保专项资金安排、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发放等方面分级对待、分类监管。合理分配执法资源,在分类基础上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监管,通过组织开展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飞行检查、交叉执法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大力查处违法排污典型,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健全环境执法机制,推行全程监管。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以末端防范为主,属于事后补救型监管,已不适应现阶段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加快向源头控制、全过程监管模式转变。一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审核新建项目,确保新建项目满足综合规划要求、产业发展目录、污染排放标准和总量减排要求,严禁技术陈旧、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落地。探索实行区域限批制度,对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 5 — 禁止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实施污染源头现场核查。把传统的以某一时间点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为某一时间段核查,更全面、更真实的掌握企业的排污情况。在推行全天候监控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建立物料衡算模型,逐步实行现场检查向现场核查转变。建立排污管理专项台账,详细记录企业排污的产生、转移、处置全过程,及时反馈监管信息,修复各类处理不当的问题,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问题。三是加强重点监控,组织针对性的专项执法行动。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重点监管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化工、重金属、印染、造纸、电力等重点行业。对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投诉实行督办,落实人员责任,促进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解决。
3.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推行科技监管。一是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弥补监管力量不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移动执法,推进企业在线监控现场端设备安装,提高在线监控覆盖率,确保重点污染源全部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及视频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发布和应用管理一体化运行。加强在线监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各点位污染源在线监控仪器正常运行。二是完善环境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强化环境安全保障。制定环境监管应急预案,补充完备应急检测装备和仪器,为科学应对突发性问题提供最优、最有效的保障。
— 6 — 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敏感区域的摸底排查,强化环境风险源监管和环境安全预警监测,建立充实风险源监管基础数据库。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把常态污染之外的风险防范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加强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管。强化应急预警演练,提高对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预警、应急能力。三是完善数字和信息资源系统共享,深化“数字环保”应用。以满足环境监管需求、提升监管效率为目标,将项目建设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污染控制、环境监察管理、环境监测等环境监管业务纳入数字化、规范化、动态化运行轨道,建立污染企业环保数据库,通过系统集成手段,综合处理各项环保综合数据及评价指数,认真分析环境变化规律,科学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客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对措施,更客观、更系统、更高层次的为环境监管综合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行长效监管。根据当前环境监管的现状,从自身队伍建设着手,加大人员培训、完善内部管理、加强自我监督,打造一支讲责任、依规范、树廉洁的高素质、高效率监察队伍。一是强化各类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为标准,开辟各种渠道向环境监管人员灌输新政策、新法律和新方法,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当前环境监管的需要。根据环境监管形势的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培训考核;举行业务技术大比武,提高基
— 7 — 层一线执法人员技术水平;加强上下左右环境监管部门的互联互动,派出业务骨干到上级、其他环保部门跟班学习实地执法细节,考察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二是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监管职能,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结合环境监察实际情况,编制指导性强、操作性高的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手册,对现场执法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做出详细规定,使执法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各级环境执法机构的职责,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月报分析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促工作落实,从而提升监管效率。三是强化后续监督,落实长效管理。在环保部门成立督查队伍,对环境执法案件采取日常督查、专案督查;加大后督查力度,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执法效力有效落实;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企业负责人为环境执法监督员,对环境执法进行监督;开通监督热线电话,倾听群众监督意见,畅通监督信息反馈渠道;严格规范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依靠制度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完善流程监督等方式确保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的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廉洁执法,努力做到环境监管公平、公正、公开、公示。
第五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经济学者提出一个观点——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绥棱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观点十分正确。新的县委班子组成后,按照“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要求,将全面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整体谋划,把握关键,完善配套机制,使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1、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理顺。通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县委班子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用全新的施政理念,推动**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县经济基础较差,实力较弱的实际,提出了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域内的林业局、省浆果研究所、**农场及***两个部队农场等客属单位,成立了联席会议及多边或双边会议的联系机制。从而打破了过去那种互相封闭的被动局面,通过发挥**林业局的林木资源、省浆果研究所科技成果、**农场的旅游资源、部队农场机械化农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游),谁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明显,就由谁来统领。不搞小而全,避免重复建设,为**经济的腾飞聚合了力量,增强了实力。采取改革措施,重新调整了经济和发展改革局、经济局、商务局等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理顺了工作体制。为了加大改善环境工作领导力度,县委制定了《全县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舆论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行政审批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六个专题,同步推进。做到了分兵把口,责任到人,形成了层面清晰、任务明确、职责到位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加大工作的督查力度,县委、县纪委抽调人员成立了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稽查队,专项督查各部门的践诺情况,及时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
2、浓厚的舆论氛围已经形成。为了突破思想上的障碍,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浙闽、找差距、快发展”大讨论。经过认真学习、查摆、整改,全县共查摆出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思路不宽、队伍建设不力、执法理念僵化、服务意识淡漠、科技含量低等7个方面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共2600多条。通过“揭疤触痛”、“换脑洗心”,接触深层次问题,提高认识,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设立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节目,通过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宣传,努力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支持经济发展是功臣,阻碍发展是罪人”的舆论氛围,要求26个执法执纪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做出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公开承诺。强化了激励机制,重奖举报者。同时,出台《关于对在项目建设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相应待遇的意见》,明确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进一步营造全县上下都支持发展的工作导向。几年来,总结推出了国税局等5个先进集体和**等10名个人典型。设立大型宣传牌45块,书写标语1684条,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节目28期,专题新闻82条,人物专访8期,专题片6部,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稿13篇。浓厚的舆论氛围,发挥了较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3、优惠扶持政策更加宽松。县委提出:“别人能给的政策我们都要给,别人不能给的我们也可以给”。在县委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有关解放思想、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招商引资、劳动力资源开发、推进畜牧经济、绿色食品开发、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国企改革等项工作的十个配套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暂行规定》、《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非国有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争取外来资金奖励办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全县各基层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性文件64份788条,废止审批收费341项,减免210项,其中城建部门把基本建设方面的城市规划费、建工质量检测费、管理费等22项税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平均降幅58.6%,使县城镇开发连续两年突破10万平方米。
4、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服务第一”为理念,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设立32个服务窗口,集行政审批、税费收取、招商咨询、协调督查为一体,做到了“方便快捷、公平公开、廉洁增效”,构建了一个“利企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平台。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建立了双向联系制度,对外来投资商发放绿卡。县纪委挂牌保护企业68家,向投资商发放绿卡42个。持卡人在**投资兴业享受治安、交通、就医用药、子女就学、供水用电等多方优惠。县直各部门普遍推行了“六项制度”。41个部门开展了“正行风、促发展”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县电业局主动为**酒业投资的庆丰酒厂和**客商投资开发的第一塑料厂恢复供电。县技术监督局主动为广大米业投资的鑫秀农副产品开发公司代办市场准入证。今年年初县委又授予13位来**投资外地客商“**县荣誉公民”的称号,以此鼓励外地客商继续为**县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5、惩诫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县委要求,纪检监察部门每年至少要公开查处12起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制定下发了《关于就破坏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去年,公开查处破坏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12起,处理违规人员13人。今年,县委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补充规定》,规定凡是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一经查实,一律从严处理。截止10月份,查处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事)件10起,党纪处分3人,退回原单位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