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寇智洪在全市水利、林业、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水利、林业、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南阳市水利局局长
寇智洪(2014年11月7日)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创建国家级节水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和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去冬今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市共完成投资47.17亿元,投入劳动力937万个,新打机电井5757眼,新增灌溉面积47.1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33万亩,除涝面积14.3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69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70.23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18座,解决58万农村居民和9.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这些工程对提高我市粮食生产能力、抗御水旱灾害、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历史罕见的大旱面前,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创造了许多新办 法新经验:一是形成了全党工作的临时中心,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支部书记村主任,都把找水、挖水、送水放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全市共投资1.3亿多元,维修机井5665眼,新打机井2879眼、大口井488眼,新增变压器62台,架设高低压线路6万米,兴起了全民办水利、全民抗旱的高潮,对抗御自然灾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二是水利工程配套资金取得新突破。市财政在资金紧张的前提下,对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给予了全额配套,内乡县、社旗县实现了水利投资足额配套,为各县区树立了榜样。三是唐河、卧龙、宛城、内乡、新野、南召等县区财政拿出资金,探索了“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投资模式;内乡、西峡、淅川小流域治理探索了项目工程与新兴农业实体相结合、与水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为全国全省小流域治理探索了新路;饮水安全工作将管理机制前移,设立了开工前的“六个前置条件”,为饮水安全工程长期稳定运营提供了机制保障。四是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很大进步,12个县区全部出台了编制文件,落实编制515人,为水利建设和改革提供了队伍和人才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参与的结果,我代表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代表已经享受到这些成果的人民群众,向在座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了新的年度,这是一个全市人 民刚刚经历过大旱之痛的年度,是一个省委市委刚刚作出把水利作为发展“六个支撑”的年度,也是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发展、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提出的第二年,又可能是中央加大水利投资的关键年份,水利工作必须铆足劲头,充满信心。在具体工作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取有效措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水利项目建设任务。一是各县区项目配套资金和征地拆迁资金要确保到位,这是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从明年起,凡配套资金不能承诺到位的工程一律不予上报,从制度上避免叶公好龙,凡是群众对设计、对质量提出异议的,县乡水利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二是县乡政府要优化施工环境,做好配合,保证施工不受干扰。三是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四是要完善建设程序,让基层和群众在工程设计和质量监督上有发言权、监督权、否决权。五是要建管结合,今年新开工的工程,都要按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落实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分离的尽可能分离,条件不成熟的要落实管理主体,签订管理合同,落实管护经费。当前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各县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程进度,确保12月20日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实现入户通水。特别是行动迟缓的唐河、桐柏、南召县,任务繁重的淅川县,要加派力量,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已进行除险加固的中小型水库要突出抓好灌区清淤疏浚,努力恢复扩大灌溉面积。卧龙、镇平、内乡、新野、南召5个小农水重点县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5~7月下达的4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方城26座、南召7座、内乡4座、西峡3座、卧龙3座,年底前要完成建设任务,明年5月底前完成蓄水验收,确保安全度汛。今年4月下达的内乡黄水河、默河,西峡鹳河桑坪与米坪段、峡河,淅川蒿坪河,新野礓石河,唐河泌阳河、清水河,卧龙潦河等9条河道治理项目,年底前要完成建设任务。个别因征地拆迁尚未动工的工程,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继续开展“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改革“兴水杯”评选机制。主要看配套资金和征地拆迁资金到位情况;看财政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总额和效益发挥情况;看改革任务完成、水利设施配套和完好情况;看国家投资项目完成进度和质量;看水利建设服务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水美乡村建设情况。
(三)大力推进“十二五”、谋划“十三五”规划。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完成已下达项目遗留,没有下达的项目要加大争取力度,使“十二五”项目无遗憾。要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项目争取上打一个漂亮仗,为“十三五”项目打下坚 实基础。从过去经验看,有规划不一定给线,但是不纳入规划肯定没钱。各级领导及水利部门的同志一定要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拓展思路,谋划好这件大事。要突出五点:一是围绕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谋划好控制性工程,把水源建设好;二是围绕水库利用,谋划出一批节水灌溉工程,为粮食生产做贡献;三是围绕饮水安全,弄清底数,以集中供水为主攻方向,争取尽可能多地纳入国家规划;四是围绕土地集约,谋划一批机井建设工程;五是围绕水生态建设,谋划一批水生态工程和水美乡村建设工程。
二、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察四项制度,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201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考核办法,去年12月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对各项控制目标进行了分解。根据省考核办法规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各市排名对全社会公布,“经省政府审定的年度和期末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各省辖市 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审批,暂停该地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整改不到位的,由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该地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今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入实施阶段,7月份省考核组对我市201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总的来看,目前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和考核暂行办法,对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进行了分解;市委市政府将主要考核指标纳入科学高效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考核执行工作组,水利、发改、工信等10局委下发了《南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基本形成,考核组织初步建立。当前的主要问题,一是县区及用水单位认识上有重大偏差,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立起来,因而工作推进不力;二是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等工作存在较大阻力,扩大城市规模、兴建各类园区不进行水资源论证,不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各级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县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不接受管理;三是指标完成水平低,2013年度省考核中,我市取水许可发证率仅为30%,计划用水管理率不到40%,水资源费征收率 不到30%。以上三项考核指标省定标准为90%,60%以下不能得分。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后果。
一要高度重视,做到“四有”,即县区政府有明确的工作态度;有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制度;有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各项任务分解到部门;有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为推进落实提供评判机制保障。
二是要加强水资源监督管理,促进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迅速推进落实。各县区要切实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要求,各部门支持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考核中失分的取水许可覆盖率、水资源论证率、计划用水率、水资源费征收率。
1、严格总量控制,水资源论证管理达到100%。发改等部门要严把项目审批关,凡涉及取水的建设项目未进行水资源论证的不予批准;城市规划、产业聚集区规划修订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2、严格取水许可管理,管理率达到100%。切实按照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应办未办取水许可的,要抓紧办理,扩大取水许可的覆盖面,为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打下管理基础。
3、推进计划用水管理。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服务行业(特行)用水要全部纳入计划用水 管理。
4、加强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杜绝协议收费,确保应交尽交。
三是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首先,各县区要按考核方案要求,尽快编制县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节水规划等,建立水资源规划体系。其次,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积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完成省厅进行的国控、省控用水户取水在线监测点建设。其三,建立水资源统计监测体系,保证监测统计工作经费,完成取用水抽样监测点布设及灌区用水监测统计工作。
四是强化入河排污控制管理。要建立入河排污登记台帐,加强排水和入河排污口计量监控,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确保考核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达标。
近期市政府将组织考核组,对2013年以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考核,请各县区按时按要求将2013~2015年年度目标、2014~2015年工作计划及2013年以来工作自查报告报市水利局。
三、关于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
2014年创建省级节水城市、2016年创建国家级节水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水利局是牵头单位。目前在宛城区、卧龙区、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展比较 顺利,对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我市创建的5项基本条件全部符合、6项基础管理指标基本达标、15项技术考核指标大部分达标,自查评定已经达到省级节水城市标准,省住建厅、发改委计划本月验收。
根据当前工作进展情况,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健全城市节水制度体系。近期要出台《南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南阳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和《南阳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明年5月底前出台《南阳市城市供水实施方案》和《南阳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二是要解决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所谓保护问题。在前期的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中,就发现一些工业园区封闭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节水办进入不了园区企业,水资源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节水统计等工作难以开展,影响计划用水管理率、水资源费征收率等节水型城市创建指标。各县区要清理违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文件,把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发掘培育节水先进典型,各部门要按照方案中任务分解的要求,培育好具有南阳地方特色、比较出彩的节水工程和科技示范项目,为验收工作提供亮点支撑。
四是加快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设施建设,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现状看,这三项指标将成为创建 的控制性指标,希望住建、城管部门加速自来水管网改造,加速开工建设,加速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建设,建设污水净化中心至热电厂的再生水供水管网工程。
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3年2月水利部提出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由水利部门牵头申报。我们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工作,委托北京北清勘测设计院编制了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经过多方努力,今年5月我市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在申报工作开展的同时,我市不等不靠,超前谋划,及早行动,以建立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适度和谐的水景观体系为目标,制定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开展了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南水北调生态建设、城区内河治理、保护“母亲河”行动、清洁家园行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经过三次修改,已通过水利部审查,预计12月份定稿,经市政府批复后全面实施。在2014~2017年三年时间内,我们将建 设水源地保护、水系综合整治、节水减排、乡村环境、水景观、水经济、水管理、水文化建设等“八大体系”,实施丹江口水库水污染防治工程、丹江口水库环库生态隔离带工程、南水北调渠首生态旅游长廊、兰湖-南水北调干渠-独山-白河风景带、南阳水科技产业园、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调水工程博物馆、水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等10项示范工程,100多项工程全面铺开,估算总投资230多亿元,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建设水生态文明试点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创建国家节水城市,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水利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强化宣传。要宣传三项工作的历史必然性,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充分运用宣传手册、街头宣传、行政学院宣传、电视、短信平台、网络媒体等其他宣传手段;要把行政宣传和会议宣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供宣传的针对性,要召开大规模、大范围的动员会,充分发挥以会代训的宣传功能。二是政策执行要迅速扩面。该论证的规划必须论证,该审批的建设项目必须申请,不经论证审批的规划和项目,发改委不予立项,这是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的关键。要通过扩面,增强部门的责任意识,增强企业的水资源水环境意识,进而把上级对三项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三是要主动工作,沟通协调。三项工作需要发改、财政、住建、工信、环保、城管、林业、气象、物价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市县水利 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多走动、多体验、多协调、多交流,把沟通和协调做为宣传工作的过程、提醒工作的过程、催促工作的过程。要见面沟通、电话沟通、信函沟通相结合,以沟通促合作、增友谊,避免大事小事都找政府解决。四是要力度适宜,把握分寸,积极服务,不误发展。三项工作都是新工作,绝大大数指标都是新要求,因此在工作推进上要把握一个“度”,将其作为过程来参与,坚持迅速扩面、力度适宜、逐年进步、三年基本到位的方针,下达计划既要体现从严要求,又要让单位和企业尽力能够做到,避免既拆迁又罚款,不纯把罚款做为重要目标。所谓积极服务、不误发展,就是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对需要审批的规划项目,水利部门要主动对接,凡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用水条件许可的,要立办快批,能走简易程序的要走简易程序,能减少的程序要予以减少,决不能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影响招商引资。五要及早抓好项目建设。29类近100项涉及水生态的建设工程,是生态文明试点市的支撑工作,投资项目多、额度大,起步到完成仅有三年时间。从现在开始,就要把项目抓到紧了又紧,该做的可研、立项、报批,要尽快进入程序,需要争取中央投资的项目,要尽早进入笼子,需要进入“十三五”规划的,要经过努力,早日进入“十三五”规划,建设用地、环境评估、地方资金筹措等都要早计划、早安排、早论证;水利部门要建立项目台账,及时向有关县 区和部门提醒、向政府报告,需要开展督查的,要提请政府督查。
五、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建国以来,国家通过大规模水利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这些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护人员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导致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效益严重衰减,甚至年久失修、积病成险,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国家及省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2013年水利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今年6月省水利厅、财政厅下发了《河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建立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 建立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科学考核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改革对象主要包括小型水库、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小型水闸、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水电站等。要求2014年完成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分类调查统计和明细产权;2015年以县为单位落实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健全管护制度;2016年以县为单位完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核定,明确经费来源,需列入财政补助的列入年度县级财政预算;2017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2018年验收。
近期我市改革方案即将下发,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准确把握其实质和内涵,既要大胆实践、探索创新,又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按照分类和时间表,推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试点先行引路,分类总结经验。省、市确定镇平县为试点县,各县区要选择一个工程类别齐全、群众关注度高、当地政府支持的乡镇作为试点,重点探索以下经验,1、明晰所有权、管理权经验;
2、机电井所有权、使用权以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经验;
3、测算小型灌区运行成本,探索合理管护模式;
4、农村饮水安全“多元化办水、企业化管水、商品化用水”模式;
5、探索小型水库等公共水利工程管护办法和资金来源渠道。各县区要抓紧完成试点任务,明年6月 底前对试点乡镇进行总结验收。
二是明晰工程产权,逐步登记确权。各县区要由政府主导,水利、财政、发改、国土、农综、扶贫、烟草、物价、国资等部门参与完成。首先各部门要做好基础数据调查、统计和汇总工作,对每项水利工程调查摸底,造册建档,明晰产权;在此基础上逐步登记确权,向明晰产权的工程所有者颁发产权证书,载明工程功能、管理与保护范围、产权所有者及其权利与义务、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三是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创新管护模式。确权后,工程产权所有者是当然的工程管护主体,应当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利工程要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县乡两级政府要落实好工程安全责任。县级水利部门和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维护的监管和技术指导,督促工程产权所有者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保障工程安全长效运行。同时,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管护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集中管理及社会化管理等多种管护方式。各地可结合实际成立专业化维修养护队伍,组建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开展集约化维修养护服务等。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也可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搞活经营权。四是建立考核机制,落实管护经费。原则上管护经费由产权所有者负责筹集,对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工程,财政适当给予补助。各地要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要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水利规费收入,安排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要积极探索完善“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机制,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同时,建立财政补助经费考核奖补机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根据管护实效进行补助。
同志们,目前已到冬春水利施工的黄金期,也是水利改革发展的攻坚期,水利工作任务艰巨,形势逼人。我们要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在全县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县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县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退耕还林暨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全区森林防火和森林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2008年森林防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管理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
火工作事关国土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林业发展大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实现“生态立县”战略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把森林防火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加强了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火源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及时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森林火警火灾发生次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我县森林防火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乡镇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视不够;二是预防措施不落实;三是应急机制不健全;四是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较低;五是责任追究不到位。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检查,尽快制定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下面,我再强调一下,从2007年10月1日起,我县已进入了冬春季森林防火紧要期。历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县在每年的冬季至次年春季期间,发生森林火灾相对集中且来势凶猛。针对我县森林防火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提高警惕,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防止出现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确保全县范围内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火意识。森林防火涉及千家万户,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一要利用报刊、电视、下发文件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二要组织宣传车深入到乡村、林区,利用录音磁带、广播等宣传森林防火政策法规、防火灭火安全知识、森林火灾案例,增强广大群众森林防火法制观念;三要积极在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知识教育;四要在公路沿线、重点林区、林业生态建设示范点设立宣传碑牌进行警醒;五要将森林防火通知书发到村寨和林区坟主,高火险天气和防火紧要期,要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发布“森林防火通告”及相关信息,营造好“进入林区,防火第一”的浓厚氛围。
二是严管火源,杜绝火险隐患。从历年的情况看,我县森林火灾均为人为因素引发,为此,我们一定要强化火源的管理。一要层层落实责任制,把野外火源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户,落实到人。要按照县包乡镇、乡镇包村组、村组包农户,单位包职工,学校包学生,家长包子女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切实将野外火源管理责任落实到户,落实到人,防止出现野外火源管理的漏洞和盲区。二要加大森林防火巡查力度,强化火情监控。各级护林组织和护林员要监管到位,敢抓敢管,履行职责。在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等重点时段,要加强对公路沿线、林业生态建设示范点、火灾多发区等重要部位的巡查巡护,加大严防死守力度,不留死面死角。进一步明确责任区域,制定和完善责任区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责任区“零火警”目标管理。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办,责有人担。三要严格管理一切野外用火。节日期间是群众上山踏青、旅游、休闲和上坟祭祖的高峰期,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一方面要组织人员在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及坟山路口设卡检查,严禁携带香、纸、烛及火种入山;另一方面要组织巡查组进入林区巡查,严禁在林区内烧烤野炊、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烧香点烛等。对违规野外用火的人员,不管是谁,都要严厉查处。四是要管住重点人员和重要部位。对痴、呆、傻等特殊群体,落实专人监护并登记造册,并与监护人签订保证书,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在各中小学校里常敲警钟。对林区重要部位,如**林场、化作林场、乡村林场、“3356”联户林场等,要制定森林防火预案,组建森林防火队伍,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森林防火措施,严加防范。
三是严格管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机制高效有序运转。从现在起,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县林业局、各乡镇要全面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积极做好扑救突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要不断完善预案。各级森林防火组织要制订不同火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明确单位、人员责任,确保各级防火组织能够适应火险形势变化,及时、有序、合理、高效地安排各项工作。二要加强值班调度,及时报送信
息。各级防火组织要切实加强值班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森林防火值班同志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恪尽职守,要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火情信息。三要提前做好处置突发火情的应急准备。要加大物资储备,做好扑火装备、车辆、机具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四要严格执行高森林火险警报制度。高火险天气,森林防火专业队要严阵以待,做
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五要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凡2小时未扑灭、面积在15亩以上、发生在重点火险区的森林火灾,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对虚报、瞒报森林火灾的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六要科学扑救,保证安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扑火安全放在扑救指挥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火场指挥和扑火技能培训,提高扑火指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全面普及扑火安全和紧急避险技能。在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中,要科学指挥,科学扑救,乡镇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扑救,随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对交界处发生的火情,涉界双方要互通情报,协同组织扑救,要按照“防火有界、扑火无界”的原则,谁先发现谁先扑打,就近组织扑打,严禁互相推诿,事后涉界双方还要共同配合林业派出所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因相互推诿而错失扑火良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要高度重视和保障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严禁组织老、弱、病、残、幼参加扑火,避免人员伤亡事故。
四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要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要责任人,林业部门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把防火工作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考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严格奖惩措施,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对组织领导得力、预防措施落实、扑救查处及时、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森林防火责任制不落实、组织扑救不力、整改措施不到位等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的,要严格依法、依纪,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要加大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发生的每一起森林火灾,林业派出所和各有关部门必须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努力提高火灾案件的查处率,依法从快、从严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分子。
二、克服困难,扎实苦干,认真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7年12月起至2008年12月,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通过确定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创新林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权制度,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和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由于我县林业用地面积大,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相当艰巨,因此,各乡镇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2008年元月上旬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做到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按照郭华县长的要求,在林改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二要组建机构、配置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三要加强宣传动员,认真开展培训;四要制订方案,落实政策;五要做精做细技术业务工作,确保林权制度改革质量;六要完善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纪律;七要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积极化解林区社会矛盾。林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县上下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团结一致,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一场林改攻坚战,确保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三、标本兼治,打防并举,切实保护好全县森林资源
当前,我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林政案件高发的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非法占用林地屡禁不止,非法收购、加工和运输木材的现象十分突出。这种状况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必须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什么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什么的原则,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予以打击,为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增强执法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林业派出所、林政管理站、木材检查站的作用,及时依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森林资源管理混乱、破坏严重的林区,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梳理案件线索,牢固树立经营意识、深挖意识、攻坚意识,落实破案责任制,攻坚克难,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要采取有效侦察手段,快侦快破。要切实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对象的监管,彻底清查治理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盗伐滥伐、毁林开矿、偷运木材、非法加工经营野生动物等热点难点问题,整顿取缔一批非法木材加工点、采矿采砂点、野生动物市场,有效维护林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四、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今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延长补助期。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条:一是原有的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的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105元,补助期为还生态林8年,还经济林5年。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的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挂钩。二是中央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同时明确了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民,继续扶持退耕还林地区,调整退耕还林规划,继续安排荒山造林等6个方面的配套措施。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的基础上,从我省实际出发,加大了对退耕农户接续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补植补造和抚育管护两条配套措施。
我们要吃透中央和省的精神,准确把握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措施,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的政策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把资金一分不少地发到农户手中。同时,还要强化检查验收工作,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切实用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在安排资金时,要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并在安排上优先考虑原补助政策到期和临近到期的退耕农户。专项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与原有各项扶持资金统筹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做好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专项规划的重点应包括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生态移民规划、农户接续产业发展规划等,综合考虑还林的经营管理措施和退耕农户近期生计及长远发展配套项目,并注意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衔接。四是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退耕农民长远生计问题。退耕农民长远生计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退耕还林成果能否真正巩固的关键。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统筹抓好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接续产业等工作。
同志们,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做好林业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切实抓好森林防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管理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推动我县林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29日)
第三篇:在全市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8年6月28日)
同志们:
前段,国务院、自治区先后召开了全国和全区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2008年我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由1999年的532.07万亩减少到2007年的452.415万亩,粮食总产从120.21万吨减少到108.48万吨,分别减少14.97%和9.76%。去年,全市粮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商品量下降、商品率降低。全粮食商品量为23.1万吨,比上年减少0.4万吨,减少1.7%;粮食商品率为21.3%,比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二是产销缺口4.8万吨,其中小麦缺口1.6万吨,稻谷缺口6.4万吨,玉米结余3.6万吨,大豆缺口0.4万吨。粮食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自然灾害频繁、结构调整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比较效益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加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障粮食供给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坚决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二、强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一)创新模式,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一是全面推进实施“百万亩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工程和“吨粮田”建设,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和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防止出现全年性耕地撂荒、减少季节性丢荒,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切实提高单产,提高复种指数,积极推广“双季水稻+冬种粮食(马铃薯、红薯)”、“水稻+玉米+豆类”、“超级稻+再生稻+秋冬菜”、“中稻+秋玉米”等种植模式。创新思路,向空间、向时间和向科技要粮食,努力扩大冬种马铃薯、红薯和冬玉米生产,减少冬闲田,积极在新植甘蔗地、幼龄果园、桑园等进行间作套种。通过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确保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90万亩左右,总产量118万吨。
(二)狠抓主推品种和技术推广。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发挥良种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加强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引进,抓好常规优质稻种子提纯复壮,扩大超级水稻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推广区内外适应不同生态区、栽培条件、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玉米良种,重点推广熟期适中、耐密植和抗逆性强的新一代玉米杂交种,重视和扶持鲜食玉米及青贮玉米生产;加快优质高产红薯品种的引进推广,积极扩大与区内外建立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合作,引导农民使用种薯生产基地繁育的优质种薯。力争全年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100万亩,超级稻推广面积26万亩以上,推广优质玉米品种170万亩以上,优质脱毒马铃薯良种面积2万亩以上。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主导品种,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示范力度,扩大优质高产品种的覆盖面。
严格推行粮食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实现粮食无公害目标。要把粮食生产“三免”技术、抛秧技术、秸杆还田、培肥地力、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植保防灾、施沼气液肥等技术集成配套推广,继续加强稻田养鱼、稻鸭共育、振频诱虫灯等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实现高产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的统一。水稻方面要在大力推广超级稻良种的基础上,通过“一增四推”为核心的技术集成,着力促进水稻高产创建,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玉米方面要通过种质创新和方法创新培育和推广熟期适中、耐密植和抗逆性强的新一代杂交种,并采取“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耕作种植为免耕种植)重大关键技术的配套,推进精量化播种、精量化施肥、精量化用药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省种、节水、节肥、节药化。全市玉米免耕面积达70万亩以上。薯类方面要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少免耕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区域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要加强“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示范样板基地建设力度,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升马铃薯等薯类发展路子,
第四篇:在全市水利工作暨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水利工作暨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冬明春全市水利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寻求探索新形势下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具体措施,为开创明年全市农业工作新局面打下扎实的基础。上午,大家参观了水利建设和结构调整的几个现场,各有特色,值得各地借鉴。刚才,市水利局*局长和农林局*局长分别就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谈了具体实施意见,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认真落实。下面,我就当前水利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讲两点意见。最后,请市委杨书记作重要讲话。
一、抓住时机,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热潮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命脉。当前,正是开展冬春水利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有利时机,真抓实干,把我市冬春水利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一,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冬以来,各地认真贯彻“防洪保安全、抗旱保灌溉”的水利建设方针,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首位,集中财力,抓住重点,加快建设,全市水利建设和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水利建设成效显著。雅浦港水利枢纽全部结束,湖塘地区防洪工程大通河套闸主体工程竣工,农村圩堤加固、河道疏浚、泵站改造、节水灌溉四大工程如期完工,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设经费1.3亿元,完成土石方980万立方米。水政管理力度加大。认真贯彻落实了省人大《关于在**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坚持实施地下水资源计划开采,依法封堵了一批深井,全面推行了取水许可证制度。水利改革稳步推进。实施了水务一体化管理,实行了城乡涉及水事务管理体制创新;调整水利工程水费收交办法,实现由行政事业性收费向经营性收费的转变;农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水利多元化投资的探索实践有了良好开端,股份制形式投资经营的长江引水工程建设正式启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是息息相关的,与水利条线全体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与部门通力协作是紧密联系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是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市水利工作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用水矛盾日趋突出,供水工程规划与建设滞后,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二是水利建设进度不一,内河圩堤加固标准偏低,与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水源污染情况严重,综合治理难度很大,与提高全市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现实不相适应。四是水利建设资金筹措困难,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与实现水利建设良性循环的格局不相适应。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当前,全市经济和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水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1、经济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洪涝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成倍增长,越来越淹不得,旱不得,相应地防洪工程的标准、质量就需要随之提高,防汛抗旱工作要求不断加强。二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水利的工作对象、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灌溉方式的转变、水源供给方式的改变、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农村水利的重要任务。三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保证农产品无公害、优质化,一个重要条件是水质保证,这就对水利提出更高的要求。
2、社会进步对水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和提高,全社会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人们不仅仅要求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还需要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活用水问题已被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由水环境恶化问题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政协委员提案、人大代表的建议不断增加,充分说明人们的环境意识、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对改善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正在兴起的河道清淤、河岸整治绿化、污水集中处理、地下水限期禁采,等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3、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利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但同时水又是商品。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新时期水利工作除了要继续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水法规和水利规划的保障作用以外,关键是要不断引入市场机制,使各项水利工作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注重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水利发展中的矛盾还很多,有的应该建的工程没有钱建,有的建起来的工程又没有钱管,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怎么搞?这些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出路何在,根本的出路还在改革。因此,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还是从水资源本身来看,水利工作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在继续做好防洪抗旱、防灾减灾工作的同时,把解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污染防治的问题摆到十分重要位置,努力实现从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第二,把握重点,以创新的思维筹划冬春水利工作 今冬及明年我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着眼于妥善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矛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兼顾,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政管理,加速联网供水,加强水利改革,努力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形成全民治水、依法管水、科技兴水和依水养水的良好格局。今冬明春我市水利工作主要任务是:全市计划投资9660万元,完成土石方900万立方米。完成圩堤加固59处、计71.6公里,确保全市526公里的圩堤达标率超过90%;加快两河夹一岸圩堤填塘固基工作,建成圩堤护坡、护岸36.5公里。加快城区防洪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城区大通河泵站,完成孟城闸翻建工程。完成疏浚河道173条、计166.5公里,确保明年引水灌溉。新建各类节水型渠道315公里,基本实现全市干支二级渠道防渗化。坚持地下水计划开采,完成122口深井的封填计划,确保全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1800万吨以下。年内完成日供水量3万吨的横林地区管网延伸工程,开工建设日供水量20万吨的长江引水工程,完成全市区域联网供水的规划工作。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基层电灌站改制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科学规划,坚持持续推进。各级、各部门必须把规划作为水利发展的先导性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当前要突出抓好集镇的水利规划,紧紧围绕集镇发展的目标要求,按照集镇的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区位优势,依据防洪、供水、排水、治污、水环境保护等不同功能作出统筹规划。要规划好集镇防洪规划。结合区域治理,与集镇内部的综合整治和开发相协调,研究提出保障集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防洪安全目标、任务和措施。要规划好集镇供水规划。在搞好水源工程建设和保护规划的基础上,重视区域供水工程规划,开源与节流并举,鼓励节约用水。在加强供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满足集镇现代化要求的人民生活和经济活动对水的需求。供水规划要与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限期禁采地下水的要求结合起来。要规划好水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把水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集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把“节流优先、治污为本”作为集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以保障供水水质、改善水环境为重点,制订集镇水资源保护治理规划,结合巩固和提高创卫水平,全面整治集镇河道,恢复水系生态功能。
2、深化水利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一方面,要深化水价改革。通过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实现供水运行市场化,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当前,农村水价要深化完善工程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向经营性收费的转型工作,企业供水水价要尽快调整地下水资源费收缴标准。另一方面,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我市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进展不平衡、改革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项工作市水利部门要作专题部署。下一步,各地要继续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总体要求,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对改革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依法保护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益,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3、加大建设力度,夯实水利基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各地在抓好区域重点工程的同时,对面广量大的圩堤加固、河道整治、节水灌溉等也不能放松,落实责任,紧抓不放,扎实推进。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抓好当前水利建设的同时,围绕“十五”水利计划分推进的重点项目,围绕国家今后对水利的潜在投资,认真抓好计划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三是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规范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把质量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4、加强水资源管理,着力改善水环境。一是不折不扣完成地下水禁采任务。明年封井的任务相当艰巨,市水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摸清底数,排出计划,一口一口抓落实;市物价部门要根据省有关规定,尽快将地下水资源费的收费标准调整到位。通过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封井计划如期完成。二是大力推行节约用水。通过强化节约用水,可以减少无效需求,减轻供水压力,还可相应减少污水排放,减少污水处理的负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方面,关键要大力推进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市水利部门要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鼓励企业搞技改。三是重视搞好水污染防治。这既是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有力措施。当前要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工业污水排放,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有计划分步骤治理遭受污染的河流。第三,强化措施,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新高潮
1、加强宣传,深入发动。水利建设不是哪一个职能部门的事,必须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来关心和支持水利建设。因此,各地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凝集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水利建设。要大力宣传新时期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赋于水利新的内涵。要将党中央、国务院实行税费改革政策与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关系作为宣传的重点,做好农民的宣传解释工作,切实增强水利建设的参与意识;要将城镇防洪、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作为宣传的重点,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要将水价改革、地下水禁采、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作为宣传的重点,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水商品意识。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水利建设、水利改革的浓厚氛围。
2、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完成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关键是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各镇要想方设法,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形成“群众投入为主体,国家投入为导向,集体投入为配套,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新格局。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各地除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外,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收足用好防洪保安费、建农基金等政策性规费,保证市、镇两级政府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建设。二要鼓励农户投入。根据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探索新的投入机制。要发动和组织农户自愿筹劳、筹资,组织受益范围内的工商企业和居民集资兴办水利工程,鼓励农户或联户股份合作兴办电灌站、节水灌溉等效益型工程,解决镇、村两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三要适度贷款投入。对于一些资金投入量大、急办、必办的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可以通过银行适度贷款,逐年还贷的办法,超前建设水利工程,提前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
3、各司其职,团结治水。部门配合,分工负责,是确保水利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坚持地方行政领导负总责,把水利建设作为心系民心的重要工程,作为考核基层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方式。在完善由“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作的冬春水利建设领导班子和相应工作班子的基础上,要分片、分项目开展督查,搞好评比,促使各级、各部门切实担当起应负的责任。二要强化部门责任。注重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水利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尽心尽力配合好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做好助手。计划、财政、建设、国土、环保、物价等部门要主动配合,团结一致,通力协作,一心一意推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三要加大考核力度。把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发动、资金投入、建设进度、施工质量等纳入各级干部考核中去,与奖金相挂钩,激发各级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要定期检查重点项目,对任务、责任不落实的单位进行严肃批评,因工作不到位而发生决堤的镇、部门领导,要给予行政处分,后果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4、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一要加强规划管理。在加强水利建设规划的同时,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城乡区域供水规划。今冬明春,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建设厅在**召开的**供水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市城镇联网供水的总体思路,进一步理顺城镇联网供水投资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抓紧制订全市城镇联网供水工程的实施意见。这次会议之后,市里将组织水利、财政、规划、物价、环保等部门赴江阴、常熟、太仓等地学习考察。二要加强施工管理。对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一律要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财务审计制,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市、镇两级水利重点工程,要推行项目行政领导分工联系制、分管领导质量终身负责制,从项目设计、监理、施工、验收等各道环节严格把关,切实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0%以上,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三要加强工程管理。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专人负责,加强水利工程巡回检查制度和维修制度。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从而提高工程利用效益、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和维修费用。四要加强水政管理。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坚决执行封井计划,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加强水资源的合理保护。
二、把握机遇,加速发展,努力开创农业结构调整新局面 中央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持续增效和农村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确的思路,扎实的措施,做好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第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市农业和全国一样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拓展,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将成为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不断追求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因此,大家对于农业结构调整要有充分认识。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解决农产品短缺,作为一个历史性目标已经实现,新世纪、新时期要把富裕农民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根本任务。明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65元。实现农民增收有很多途径,作为农业内部来讲,如果离开农业结构调整,单纯依靠传统粮油生产来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是有难度的。只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效益较高的林、牧、渔业,才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数量多的质量不优,质量优的数量不多”的问题是当前农产品市场反映的共性问题。消费需求影响市场供求。目前,市场消费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生产如何紧跟市场、适应消费?这就需要我们面向市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结构,改良品种结构,引进各类新、奇、特、优品种。同时,国外市场和上海、北京等地对农产品提出了“准入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要求我们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WTO的加入,我市农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的竞争,对于我市的传统种植业而言,特别是粮油生产冲击较大,卫生检疫将成为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农业生产风险系数将加大。当前,参与国际竞争要求我们真正按照市场配置资源,实行地区间的差异化竞争,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应我市资源特点、在国际、国内有竞争能力的高效农业结构,增强农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起步早、基础好、典型多,近年各地在这方面都倾注了不少精力,但现实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不平衡性突出。好的地方,越调步子越大;差的地方,依然如故。原因既有群众思想问题,有的小富即安不愿调,有的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慢不会调,有的缺资金不能调,有的怕生产无销路不敢调;也有干部作风问题,有的工作标准不高、知足于培植一点盆景,有的工作作风不实、满足于平时一般号召,有的工作思路不清、疲惫于矛盾协调;既有政策问题,近年来为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各地都出台了不少扶持、奖励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本身的力度较弱,另一方面有些政策不能很好落实,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步伐;也有环境问题,有些农业项目需要高档的设施作为基础,对农田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在看到不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利的一面:一是有领导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各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中央、省、市对此都十分重视,今年相继召开了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分别对全国、全省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具体应对措施,这为我们今后指导好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有组织保证。经过市级党政行政机构改革,我市农业与多管两个部门合并为农林局,这样技术力量强了,工作精力更集中了,中心更突出了。三是有市场空间。WTO的加入,为我市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改善我市农业对外贸易环境,使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出口更为有利,有利于扩大我市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市农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整。四是有群众基础。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涌出的典型较多,规模较大,效益较好,辐射较广。在他们的引导下,广大农民群众调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二,理清思路,找准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年全市将调整农业结构面积6.2万亩,其中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万亩,牧草面积5000亩,花木面积2万亩,蔬菜面积1万亩,林果面积7000亩,全市粮经面积比例达6:4。重点应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1、突出优势培育抓调整。一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继续在培育优质粮油、食草畜禽、特种水产、花卉苗木和经济林果等五大支柱产业上下功夫。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布局调整,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而形成产业优势。当前重点要在冬作设施农业、花卉苗木、食草畜禽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力争今冬明春再发展1万亩冬作设施农业、1万亩花卉苗木、1千亩牧草基地。二要发展提高优势产业。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优质农产品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大力发展市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品、营养性能好的优势产品、安全性能好的绿色产品。力争通过2-3年时间,全市形成以焦溪牟家为龙头的3-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三要扩大提升特色产业。继续按照“市有区域、镇有特色、村有支柱”的思路,选准调整的切入点,积极发展特色乡镇、经济专业村、种养专业大户,推动区域特色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地方特色经济。
2、突出产业经营抓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一二三产联动,着眼于产加销衔接,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一要进一步制订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采取财政贴息等优惠方法,促进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要鼓励发展“订单农业”,发挥龙头企业对本地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市里每年将重点扶持3-5个龙头企业。二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千方百计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乡镇企业兴办贮运、包装、保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从而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达的乡镇工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三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要完善**湖水产品批发市场、**溪花木市场等重点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配套服务功能,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提高知名度。同时,要以入世的契机,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视商标注册,改进产品包装,提高产品质量,探索现代营销手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突出科技进步抓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科技进步。从我市的实际来看,当前要着力抓好“三个一批”。一要抓好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要借鉴镇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坚持采取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国内客商、台商、外商投资兴办各类园区,特别是要重视专业大户、城镇实业家、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我市每个镇都建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经得起看的示范园区。二要抓好一批民营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从放宽政策、优化环境入手,引导更多的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办法,兴办农业科技型企业。三要抓好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多途径、多形式引进农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研开发人才和技术骨干,并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4、突出机制创新抓调整。市场化农业的不断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机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一要加快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按照“两权分离、价值显现、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的方针和“依法、自愿、有偿”的总体思路,广泛推行土地经营权互换、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办法,促进土地加速向种养专业户、农业企业、经营能手等集中,提高规模经营水平。二要加快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积极鼓励并支持农村能人、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真正体现民间性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明年我市将择优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三要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制的创新。要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并支持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承包农业开发项目。如**镇的***,创办了苗圃,就是一个农技人员领办农场很好的典型,目前,他已有近千万元资产,并且带动了周边发展花卉苗木业。这充分说明农技人员领办农场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要以他为榜样,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经营行为,寻找服务载体或者投资载体,从而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5、突出外向开拓抓调整。外向型农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一条“短腿”。要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要下决心拉长这条“短腿”。这个问题,我在十月份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已重点讲过,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把发展外向型农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借助全市对外开放强劲的势头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硬措施,扎实推进,抓出成效。一要加大利用外资力度。着力培育农业外向型开发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等载体,增强外资吸引力。注重项目包装,编制招商手册,改进招商方法,提高招商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农业利用外资在全市利用外资总量中的比重。二要加大对外贸易力度。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研究国际市场竞争规则,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发、生产国际市场畅销的农产品,按照差别化竞争的原则,排找、发展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品。三要加大国外引智力度。广泛引进国外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加快改造我市传统农业。第三,抓住当前,确保明年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如期实现 当前,正是组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明年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能否全面完成,关键抓当前。因此,各地要抓紧时间,认真准备,积极工作。一要抓紧规划。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开发优势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十五”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因地制宜,制订实施计划。二要抓紧发动。该培训的要抓紧培训,该组织参观的要抓紧出去参观。农业结构调整山东走在全国前列,这几年,他们每年都有大的动作,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明显,建议各镇组织部分专业户去学习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三要抓紧协调。各地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农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坚持“一事一议”,逐项梳理,逐个解决,确保调整工作正常展开。四要抓紧行动。围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研究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完善干部责任考核办法,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分工挂钩制度。从现在开始,市政府将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像过去抓农业党政“一把手”工程那样,集中精力抓党政主要领导挂钩的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园、样板区。明年市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将重点向这方面倾斜,争取通过几年努力,集中一批资金,首先把这些示范园、示范基地抓上去。同志们,目前已进入冬春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并结合这次会议精神,认真传达贯彻,及早部署,充分动员和组织起广大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在市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召开了区市县三级视频调度会议,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作了部署安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决策部署和省调度会精神,我们接着召开市指挥部第X次市县调度会,对当前防控工作再强调、再部署,特别是确保春节前后各项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疫情形势变化,提高政治站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疫情防控新挑战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进入2021年,全球平均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万例以上,保持高位流行状态。截至×月×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达到×万例,其中美国超过×万例。按照这样速度,春节前有可能突破×亿大关。国内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近期河北、辽宁、黑龙江、北京等省(市)疫情反弹明显。截至×月×日,全国有高风险地区×个、中风险地区×个。特别是河北石家庄市、邢台市疫情反弹较快,全国上下高度关注。从×月×日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到×月×日,河北省已经累计新增确诊病例×例,占河北×年全年病例数×例的×%,短短×天时间,新增感染数就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多,可见疫情反弹迅猛。对河北省的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临河北调研,要求河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激活战时指挥体系,压实“四方责任”。强调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刻不容缓抓好各项防控举措,尽快阻断疫情传播,拱卫首都公共卫生安全,巩固全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疫情传播风险持续增加,防控压力加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多地同时出现本土疫情。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本土疫情主要发生在个别省区市。但本轮疫情×个省市在同一时段爆发迅猛,×月×日至×日,有×天时间出现×个以上省市同时报告疫情。二是确诊病例集中在农村地区。与以往本土疫情多在人流密集的城区不同,此次河北的聚集性疫情集中在农村地区。目前感染者×%来自农村,年龄总体偏大,中位年龄×岁,出现了社区传播、多代传播。三是人员聚集引发疫情传播。河北此轮疫情,主要是参加婚宴、葬礼、聚会、考试等活动引发聚集性传播。减少人员聚集仍然是防范疫情扩散蔓延的主要手段。四是自行服药或在一般诊所就医延误诊断。此次河北疫情流调多次提到“自行服药”、“村诊所”等表述。多位确诊病例曾在诊所输液×天、×天。其中有一例重症病例,曾在村医务室就诊输液×天才到县级医院就诊并通过核酸检测确诊。
春节前后将是今年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最为吃紧、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能否抓好春节前后的疫情防控,事关全年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积极主动、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市上下要把春节前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疫情防控新问题、新挑战。
二、聚焦防控重点环节重点任务,集中精力抓好春节前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任务,刚才×常务副省长在省视频调度会上已经作了部署。近期市指挥部根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晓春副省长的指示要求,也多次召开市县调度会,密集印发了一系列通知要求,提出了强化春节前后防控的×项措施,对各项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各县(市、区)指挥部、市指挥部各工作组和市县直各有关单位要严密关注疫情防控关键环节,聚焦防控重点任务,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坚决守住今冬明春疫情防线。
(一)聚焦本土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强化重点人员和物流环节排查管控。从全市防控形势来看,目前防控的主要方向仍然是防范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疫情输入。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大排查管控力度,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控网络,全面推进“人防”“物防”各项措施。
一要切实抓好中高风险地区返百来百人员排查。严密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对于当前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范围过小造成排查困难的问题,可适当扩大到相应行政区划来执行。在排查渠道上采取出入道口排查、社区网格排查、宾馆酒店入住排查等方式结合。在排查手段上采取大数据排查、健康码查验、活动轨迹查询、个人如实报告等方式相结合。及时发现和处置可疑人员,做好跟踪监测管理,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登记报告、第一时间落实管控服务,确保中高风险地区返百来百人员排查“不漏一人”。
二要继续抓好境外返百来百人员排查。继续强化边境县市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各项措施,严密把牢边境防控“六道防线”,严厉打击“三非”和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好边贸互市人员往来管控。要加强对外籍在百人员管理,严密关注人员出入境动态并落实防控措施。强化百色籍在外人员联系,掌握他们回国过春节的动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回国安全。
三要严格执行风险人群管控措施。对排查到的来自或到过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省有关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执行最严格的隔离管控措施。该集中隔离的必须严格集中隔离,该居家隔离的必须实行单独居家隔离,该实行自我健康监测的必须落实监测期间个人每日报告身体状况制度。对无法确认和把握的情况,一切从严执行。比如来自中风险区域范围但无法确定是否到过中高风险社区小区和楼宇的,按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处理;
按政策应当居家隔离但在我市范围没有固定居住所或者不具备单独居家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
实际操作中不具备有效监测条件的,或者居家过程中不按规定执行随意出入的,也应执行集中隔离。
四要强化冷冻冷链和快递物流环节监管。坚持“人物同防、人物同检”措施,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执法检查,强化产品抽检,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加强冷冻食品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准确掌握产品来源、去向、数量、位置等关键数据,确保冷冻食品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加强冷冻冷链和快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防护,强化运输工具、仓储场所通风消毒,坚决阻断病毒“物传人”的渠道。
(二)聚焦春节前后人流高峰,全力抓好农村地区防控。从本次河北疫情来看,农村地区不是疫情传播“安全岛”。春节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人员流动大,加之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群众防控意识不高,自我防护难免有漏洞,节前防范人员返乡引发疫情是当前防控的重要任务。各县(市、区)必须主动应对,聚焦春节前后人员流动高峰,扎实推进农村地区防控各项工作。
一要大力倡导外出人员就地过节。全市有×多万外出务工人员,随着春节的临近,不少人都计划回乡和亲人团聚。按照市指挥部的安排,当前各地纷纷发出倡议书,提倡在工作、学习、务工地就地过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县(市、区)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落实人员“一对一”宣传动员,向他们说明当前疫情形势,讲清楚风险,让外出务工人员无特色情况尽可能在外就地过节。对于回乡过节的人员,必须讲清楚防控政策,严格落实管控和防护措施。通过细致的工作,确保不出现外出人员返乡引发疫情输入的问题发生。
二要强化农村重点人员排查。要采取乡镇领导包村、村“两委”包屯组、屯组负责人包人的办法,组建村屯专门防控队伍,实行“三户联保”“五户联保”等措施,加强对新近进入本村本屯组人员排查。对本屯组外出返乡的人员,返乡后×日之内进行自我健康监测,非必要不走亲串户,减少与其他人员接触。对于外来陌生人员,必须强化管理,及时了解来向,报告村委或社区,按照相关政策落实管控措施。
三要加强农村地区人员聚集管控。春节前后,是农村集中张罗办理婚嫁喜事的季节,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餐聚会不断增多,人员聚集量大,爆发聚集性疫情风险高。市指挥部已经下发了禁止春节前后开展聚集性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参照去年有效经验和做法,切实加强对人员聚集现象的管控,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家庭聚会聚餐等控制在×人以下。必须做到“三不一禁止”,不得有处于健康监测状态的人员参加、不得有外出返乡×天之内的人员参加、不能无限制扩大人员规模,禁止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人员参与。
(三)聚焦防范聚集性疫情,强化公共场所、重点场所防控。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农贸集市、文化娱乐等公共场所的防控,做好通风、消毒和人员出入测温、扫码、戴口罩。
重点场所防控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类机构的防控:一是医疗机构。要落实全员全程佩戴口罩,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和院感防控,所有进入医院人员检测体温,非必要不探视、不陪护,探视陪护人员及住院病人要进行核酸检测。加强发热门诊规范设置和管理,人流、物流、空气流严格管控,避免交叉感染。继续加强村级诊所、私人诊所和药店管理,所有村级诊所、私人诊所不得接收处置发热病人,所有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一律暂停销售发烧、咳嗽类药品,所有相关药品全部下架。对购买发热相关药品的人员,要主动告知患者就近到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二是监管场所和民政服务机构。要健全完善内部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检测体温。规范健康观察、出入管理,做好食品采购,加强疾病预防治疗等日常防范工作。三是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学校防控技术方案,做好校内重点场所卫生管理,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强化校门出入管理,加强全校师生和教职员工健康监测。建立教育、卫生健康部门“点对点”协作机制。当前要妥善安排好学校错峰放假工作。
(四)聚焦疫情隐密传播,全面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和处置准备。要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建立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和智慧化预警机制,加强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及时发布预警。
一要做好重点人群监测。在医疗机构开展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在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重点场所开展体温监测。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从业人员,隔离场所管理和服务人员、口岸进口货物直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进行健康监测和定期全员核酸检测,对农贸市场、快递外卖、交通运输等特定服务场所和行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定期抽样核酸检测。
二要做好物品和环境监测。对进口冷链食品(包装)等加强核酸检测,对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农贸市场、冷链食品等相关场所开展核酸检测。市指挥部已印发通知,对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中心)的售票员、检票员、安检员、驾驶员和环境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抽检,各县(市、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抽检任务,并及时报告监测数据。其他方面要继续按照核酸常态化监测方案组织实施。
三要建立疫情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做好随时出动处置疫情的工作准备。要针对零星或多点散发病例、聚集性疫情、社区传播等不同情形,按规定及时启动相应响应级别,科学划分风险等级区域,按照最小单元精准确定管控范围,尽快实施相应的疫情防控策略。要综合运用公共卫生、大数据等手段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查明感染来源。要严格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五)聚焦全面战胜疫情目标,稳妥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各县(市、区)、市县卫生健康部门等要积极稳妥推进疫苗紧急使用和上市接种工作,构建人群免疫屏障。要周密做好疫苗接种组织实施、异常反应监测处置工作。要综合考虑感染风险确定接种重点人群,按照接种服务需要,合理规划并设置接种单位,配备必要的冷链设备、注射器材和急救药品等。要加强接种人员培训,保证接种质量。要严格疫苗全程序管理制度,健全疫苗追溯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要做好疫苗接种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工作。
(六)聚焦精准防控机制建设,加强疫情防控支撑保障。要围绕常态化精准防控,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机制。一要突出精准科学防控。按照突发应急处置和适时动态调整相统一,科学精准防控和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相适应的原则,根据疫情变化,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做到该严的严、当宽则宽、应放则放,促进人员、货物安全有序流动。二要加强应急能力保障。完善医用防护类物资、检测试剂和设备、药品和救治设备等重要医用物资配置,健全储备物资调动和联动等机制。要加快建立食品应急储备和配送体系建设,制定突发疫情生活物资应急保供预案。三要落实依法防控要求。任何防控措施,都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对防控政策过度解读、过度执行的,要及时予以纠正。要依法排查和化解各类涉疫风险矛盾,严厉查处涉疫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要继续加强防疫宣传。引导公众树立“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意识,养成并固化良好卫生习惯。依照有关规定公开发布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回应社会关切。
三、坚决压实“四方责任”,筑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常态化防控大格局
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要动员全社会自觉履行相关防控责任,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常态化防控大格局。
(一)坚决压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要保持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健全稳定,保持防控工作体系高效有序,保持足够的力量推动防控政策落实落地。要健全本地指挥系统和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值班值守制度,组织制定本地区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属地防控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人员、设施设备和物资等保障,加强防控落实情况督导。要指导辖区内各村屯社区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网络化、精细化管理,加强防疫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外来人员排查管理,对解除隔离转入社区观察的重点人员做好健康监测。
(二)坚决压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各行业部门要落实主管责任,加强统筹调度和督促指导,制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防控方案和技术指导,建立防控领导机制,推动开展全行业疫情防控培训和应急演练。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督促本部门、本系统下属单位、行业经营单位履行主体责任,落实防控要求,执行防控政策,确保防控成效。
(三)坚决压实各类单位主体责任。各级各类单位、团体、企业是落实防控政策的基层单位,必须认真履行防控主体责任。按照“五有”要求开展防控工作,即:要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要始终保持本单位工作场所、生活环境和公共区域清洁、通风、消毒措施,常规配备免洗消毒液等日常消毒用品。
(四)坚决压实家庭个人自我防护责任。家庭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防控法律法规,配合执行防控政策措施,自觉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防聚集等有效做法,自觉减少不必要聚集,倡导使用公筷、分餐等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适量储备口罩、消毒液等必要防疫物资。
同志们,做好春节前后疫情防控工作,事关一季度乃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十四五”顺利开局,意义重大。希望全市上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