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合基金运行分析报告1
2014年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分析报告 以下是我县2014年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参合工作及资金运行情况,现将具体事项汇总如下:
一、2014年新农合运行基本情况。
2014年,我县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43712人,参合率99.88%;补充险13106人,参合率29.95%。
二、筹资情况
2014年我县新农合筹资标准为471元/人/年,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20(较2013年提高了32元),自治区财政补助55元(较2013年提高了4元),市、区(县)财政补助126元,农民个人缴费70元(较2013年提高了10元);共筹资基金预计达到2058.83万元。
三、2014年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
1、新农合基金总体运行情况:2014年,截止9月25日共计补偿1902.7万元,其中普通住院补偿1072.5万元,补偿4320人,分娩补偿322人次,补偿9.74万元;特殊重大疾病补偿117人次,补偿101.47万元;普通门诊补偿(一般诊疗费用)286万元;慢病门诊补偿20.5万元,补偿2855人次,慢病门诊发生总费用51.2万元,平均处方值179.39元。
2、全县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情况:我县乡镇卫生院所具备住院条件,截止9月25日,共收住患者2977人,补偿687.1万元;分娩补偿184人,补偿5.5万元。其中水西沟镇中心卫生院住院补偿631人,补偿146.5万元,分娩补偿48人,补偿1.44万元;板房沟乡中心卫生院住院补偿1452人,补偿352.7万元,分娩补偿110人,补偿3.3万元;永丰乡中心卫生院住院补偿894人,补偿187.8万元,分娩补偿26人,补偿0.78万元。
四、与2013年相比全县住院人次分布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住院7017人,其中乡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为2367人,占总住院人数的33.7%;县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为2551人,占总住院人数的36.4%;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为1512人,占总住院人数的21.5%,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为587占总住院人数的8.4%。
五、新农合参合下半年资金预测情况
截止2014年9月25日我县资金补偿1902.7万元,每月平均预计补偿资金211.4万元,以目前资金运行情况来看预测下半年资金的运用缺口为2059.6万元。
(一)自治区制定的较高补偿办法是基金透支的政策性原则。新补偿办法的报销标准远远超过了我县基金的承受力,加重了我县基金的透支总额。
(二)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比例高,资金多流向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因我市医疗资源丰富,参合人员喜欢选择市区服务质量好、条件优越的三级医院就诊,新农合补偿资金多集中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三)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差,医疗技术水平底。我县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全县7个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住院的只有3个乡镇卫生院,且服务能力较弱。
七、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票据管理,确保基金安全,防止新农合基金流失。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不断巩固和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平稳运行。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新农合政策知识,巩固、提高参合率。办事机构、定点机构的门诊、病房有新农合政策宣传版面,结合本单位本辖区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新农合的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强化监管督查工作,坚决杜绝冒名顶替,挂床住院、收治不符合住院标准病人,严格执行新农合药品目录和药品零差价。
(四)、强化培训,优化服务,提高管理经办水平和服务质量。举办新农合监管人员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法人代表)培训班,不断提高管理经办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全县人民对新农合工作的满意度。
(五)、认真贯彻落实新农合文件精神要求,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大额公示,补助公布,定点医疗机构要长期公示新农合相关政策,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乌鲁木齐县新农合管理中心 2014年9月25日
第二篇:新农合基金自查自纠报告
新农合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规范,规范我中心医疗服务行业行为,提高补偿效益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日常工作,切实把这项解决农民“病有所医”、“看病贵”、“看病难”的重大举措和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全力推进我中心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稳固持续发展,根据责任目标要求,现将新农合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了宣传力度,对新农合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医疗收费、药品价格公示,让广大人民群众明明白白就医,新农合住院补偿人员及补偿费用及时公示上墙,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了对医务人员进行“新农合”主要政策规定及管理内容的培训。
二、规范医疗行为,诊疗过程中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无私自收费、乱收费、无制造假病历现象。
三、建立健全了专项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及时、准确向农合管理中心上报报账材料,报表真实、可靠,无弄虚作假现象,无违规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参合人员补偿情况,并建立咨询、投诉制度,确保基金运转安全。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中心严格按照新农合管理规定开展工作,但通过自查自纠工作发现了我中心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医疗行为过程中还是有极少数病例存在过度治疗、过度用药及挂床住院的现象。
五、整改措施:
对在这次自查自纠工作中查出的不足,我中心及时落实措施加以整改,各职能科室要严格按照新农合管理规定开展诊疗活动。今后我中心还将在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执行新农合的管理规定,做好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圆满完成新农合医疗服务工作。
今后我中心还将在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执行新农合的管理规定,继续实行网络化管理,做到数据准,报销及时,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总之,为确保广大参保农民享受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我院将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暂行规定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圆满完成参合农民的医疗服务工作
第三篇:xin在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在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集中稽查动员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严格贯彻落实《xxx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认真总结前阶段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合理部署新农合基金集中稽查活动,切实防范新农合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
前一时期,我市卫生系统在新农合基金使用上,严把资金落实关,确保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切实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此,我代表市委对卫生系统在此项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予以充分肯定。下面,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领导,深刻认识重要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基金是政府为农民购买健康服务的专项资金,直接关心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保命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明确要求在新农合基金发放过程中要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不出问题。因而,各相关单位要认
真落实基金使用责任制,严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对基金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层层把关、责任到位,管好用好新农合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效益,确保这项民心工程真正惠民。
二、强化举措,确保稽查活动扎实有效
要严格稽查,不走过场,稽查小组应遵循“三查”原则,即查严、查细、查实,对稽查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规范、及时整改;建立新农合考核奖惩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保障基金安全、规范运行;要建立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基金风险最小化,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严肃纪律,促进新农合事业健康发展
在稽查过程中,各稽查小组成员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将稽查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对违反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事件,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促进各定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杜绝大处方、滥检查等现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百姓提创造优质、高效、便捷、安全、价格公道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同志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稽查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希望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稽查人员履职尽责,务求使这项活动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成绩,为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关于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的建议
关于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的建议
我市XX年开始在新田县推行新农合试点,XX年新农合试点扩大到XX县、双牌县,XX年全市全面推行了新农合制度,比全省提前一年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全市新农合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受益人群逐步扩大,受到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参合人员、参合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新农合在我市推行6年以来,尤其从XX年全市全面推行以来,基金总体运行平稳,全市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初步实现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的目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补偿基金拨付不及时、拖欠严重等问题。
一是费用结报制度不合理。目前,全市范围内还没有完全开展网上基金直拨与网上同步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人员数量相当庞大,管理人员数量少,很多地方仅凭一本账一支笔一个计算器的原始手工操作,不实行信息电子化、数据库化的现代化办公管理,导致基金运转不畅现象的存在。
二是资金拨付制度欠科学。大部分县区现在采取的是“先核后付”的拨付方式,审核量过大、审核时间过长都会 导致基金不能及时拨付到位。据统计,县区合管办拖欠医疗机构补偿资金一个月的是普遍现象,拖欠三个月以上的也较多,拖欠最久的长达半年之久,影响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严重挫伤了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三是定点医疗机构费用超支。定点医疗机构对住院指征把关不严,医疗费用控制不力,使住院率和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造成拨付的基金超支,入不敷出。
四是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吃、拿、卡、要”的思想。当前,全市仍有部分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对基金拨付工作的重要性与严肃性认识不到位。许多人还习惯于用一些旧思想、旧方法来对待新农合基金的拨付工作,或多或少存在拔关系款、人情款的现象,个别存在有借此吃、拿、卡、要的想法与做法。
为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推动全市新农合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改变当前基金拨付方式,实行新农合资金预拨制。由合管办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月平均支出额度预拨一定数量的新农合资金,再由定点医疗机构对出院的参合农民实行即付即补,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定时到合管办办理结算。这样既方便参合农民报账,又能保证新农合资金及时、正常运营。
二是强化经办机构管理责任。各级经办机构要转变工作 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严格审核、快速高效”原则,对在资金拨付过程中存在吃拿卡要行为的人员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清理出经办队伍。
三是增加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数量。我市参合人员数量庞大,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人数偏少,若遇到住院人次增加较多的月份,审核时间就会延长,容易出现基金不能及时拨付到位的情况。另外,实行“即时结报”制度以后,每日费用审核工作量必然会增加,需要增加人手来完成工作任务。
四是建立各级医疗机构费用结算中心。建立各级医疗机构费用结算中心是推行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即时结报工作的关键所在,是便民利民、减轻定点医疗机构资金周转压力、确保基金高效规范运行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印发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成立“新农合省、市级结算中心”。市委、市政府应予重视,先选择县区试点,再全面铺开。
第五篇: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加强监管 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新农合基金监管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县合监委、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及县财政局等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县合管中心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制定措施,监督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确保了基金的运行安全,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利益。总结多年来的做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新农合基金的监管:
一、健全机构,建立和完善制度。我们始终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农合管理中心,设置稽查科室,先后建立完善了新农合筹资、财务管理、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方案调整、住院结报、大额公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使统筹层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二、规范基金收支的监管。坚持遵守新农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按照银行管钱不管帐,经办机构管帐不管钱,专户储存,收支分离,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模式,在商业银行设立财政专户,从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等每一个细节入手,规范基金监管,健全运行机制,及时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三、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一是信息化监管。县内实行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对接、信息实时传递,实现报账审核与在线监控一体化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参合病人的住院治疗情况、费用明细、及补助情况实行网上实时传送,实时监控。二是制度化常态化监管。新农合随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在院病人住院及治疗情况进行巡查,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初审补助进一步结合病历进行复审;县合管中心稽查科定期、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和指导;县合管中心每月对新农合资金运行及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实行次均住院医药费用通报和警示告诫制度,同时向监委会成员单位及县主要领导报送每月基金运行情况报告;每季度或半年县卫计局组织人员开展新农合专项督查;县合监委每年亦组织督查组对全县的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及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督查2次以上,保证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全面、到位。同时为了提高和促进监管工作,我县先后亦推行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抽查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专家评审制度》,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和不合理增长,逐步降低不合理费用比率,促进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切实做好参合农民的监管工作
一是坚持身份核对制度。对住院农合病人进行参合发票、医疗证、户口本(或身份证)三核对,发现不符则拒付。
二是坚持外伤及10000元以上费用调查核实公示制度。对外伤及县外非直报材料总医疗费用超过10000元以上的,由经办人员通过电话、信函、传真文件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并将调查结果做好记录作为报销材料附件,有效防止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的发生。
三是坚持推行三级公示制度。注重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约束作用,坚持推行县、乡、村三级公示补助情况制度,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五、多举措遏制新农合费用不合理增长。一是全县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让参合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品。二是制定专门规定规范医疗机构行为。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医医疗技术和临床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规范中医、民族医特色治疗服务行为。三是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执行新农合基金总额预算控制实施方案,与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实行协议化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六、搞好新农合就医和结报便民服务。一是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报制度。参合群众持合作医疗证能在全县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出院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窗口即可直接领取到初审补助。在省、市及外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后到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直接办理补助程序,手续齐全、单次费用10000元以下者当时即可以办理报销手续;单次费用10000元以上者,15个工作日内入村调查、核实、公示,情况属实、符合规定的及时补助。二是实行便条式告知方式。参合农民报销时,经办人员对缺交材料进行书面勾选告知,便于参合农民一目了然,减少往返时间,提高结报效率。
七、抓好新农合人员能力建设培训,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利用上级补助的新农合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资金及县级财政配套的培训经费,每年组织举办多期新农合能力建设培训班,对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经办服务人员从新农合政策、业务操作、财务法规、职业道德、行风建议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使新农合管理、经办、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做好全县新农合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我县新农合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2014年全县共有1008025人参合,参合率99.18%,与上年相比增加32801人参合,增长3.13%,共筹集到基金42400万元。全年基金支出38009万元,共有1598009人次享受,受益率158.53%,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0%,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继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切实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