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
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
办法
津国资法规﹝2009﹞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与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包括所属各级独资企业、控股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重大事项的报告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要子企业是指开展所出资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实际运营、并且由其直接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经营单位。
重要子企业名单由所出资企业核定并于每年3月31日前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事项是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主营业务,企业设立、重组、改制、上市,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与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产权变动、重大资产转让,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要事项。
第二章
综合类重大事项管理
第一节 发展战略规划与主营业务
第五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编制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所出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报市国资委核准后组织实施;所出资企业应当将重要子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六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在下一年度2月底前将本单位及其重要子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在当年的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的实施计划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七条 所出资企业需要对其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后进行调整;所出资企业应当将重要子企业对发展战略的调整,自调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八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本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并报市国资委核准。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需要变更主营业务范围(含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各种资质的转移)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二节 企业投资
第九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投资是指:
(一)在中国大陆境内进行的对外投资,包括出资设立子企业、追加投资、收购兼并、注资参股、股权置换等;
(二)在中国大陆境内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 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等;
(三)在中国大陆境内进行的金融投资,包括证券投资、保险业投资、期货投资、委托理财等;
(四)中国大陆境外投资(包括设立办事机构);
(五)其他投资。
第十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每年1月31日前将年度投资计划报送市国资委核准或者备案。
第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下列投资项目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一)年度计划外新增的主业投资;
(二)非主业投资;
(三)市外及境外投资。
第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在每月结束后5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投资额完成情况以及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
第十三条 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的,应当重新履行决策程序,并将决策意见及时书面报告市国资委:
(一)对投资额、资金来源及构成进行重大调整,致使企业负债过高,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或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
(二)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的;
(三)投资合作方严重违约,损害出资人权益的;
(四)需报告市国资委的其他重大投资事项。第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对投资项目实施后评价管理。重大投资项目的后评价报告应当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五条 所出资企业应当编制年度投资报告、年中投 资报告。
年度投资报告应当在下一年度1月31日前报市国资委备案;年中投资报告应当在每年7月31日前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六条 企业投资项目涉及重组改制、产权管理、增减注册资本、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企业融资、职工安置等核准或备案事项的,应当与所报投资项目一并上报市国资委。
第三节 企业重组改制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重组,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中的独资企业、独资公司、控股公司采取合并、分立等方式组建新的独资企业、独资公司、控股公司或者企业集团。
本办法所称企业改制,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中的独资企业改为独资公司,独资企业、独资公司改为控股公司或者非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改为非控股公司。
第十八条 所出资企业进行重组应当由市国资委决定;其中重要企业进行重组的,市国资委应当在事前报请市政府批准。
重要子企业进行重组,应当由所出资企业在决定前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进行改制应当由市国资委决定;其中重要企业改制的,市国资委应当在事前报请市政府批准。重要子企业进行改制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所出资企业所属其他独资及控股企业进行改制,除以下情况外,报市国资委备案:
(一)属于主业范围的企业进行改制,改制后国有股东不再控股或者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二)非主业企业进行改制,改制后国有股东不再控股或者国有资本全部退出,且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元或者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有关企业进行改制时涉及股份制改造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同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改制涉及职工持股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报市国资委或所出资企业核准。职工持股原则上限于持有本企业股权,严格控制在国有大型企业实行职工持股。
市国资委或所出资企业应当重点审核职工持股的资金来源,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国有企业为职工投资持股提供借款或垫付款项;
(二)国有企业以国有产权或资产作标的物为职工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
(三)国有企业要求与本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为职工投资提供借款或帮助融资。
第二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剥离出部分业务、资产改制设立新公司,需要引入职工持股的,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该新公司与该企业经营同类业务;
(二)新公司从该企业取得的关联交易收入或利润超过新公司业务总收入或利润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股份制企业上市的,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各级独资、控股企业的破产、解散、清算方案,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所出资企业中的重要企业的破产、解散、清算方案,应当由市国资委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企业上报的破产、解散、清算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破产(解散、清算)的申请;
(二)企业破产预案或解散、清算方案;
(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四)职工安置方案。
第二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依法退出市场、整体分流安置职工的方案,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二十五条 企业重组改制中涉及企业投融资、产权管理、增减注册资本、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等核准或备案事项的,应当与所报重组改制事项一并上报市国资委。
第三章
其他重大事项管理
第二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用于资本性投入、单项投资规模超过一亿元的融资项目,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核准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融资项目核准申请表;
(二)董事会同意融资的书面决议;
(三)融资项目说明书,包括融资事由、融资形式、还款计划、还款资金来源、融资风险评价等;
(四)融通资金所投资本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五)其他需要上报的文件。
第二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为满足流动资金需要发行短期债券的,应当报市国资委备案。备案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融资项目说明书;
(二)董事会同意融资的书面决议;
(三)债券发行管理机构的批准文件;
(四)其他需要上报的文件。
第二十八条 所出资企业为其所属企业提供担保,金额超过5000万元的,应当报市国资委备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董事会同意担保的书面决议;
(二)担保说明书,包括担保事项说明、与被担保方关系、被担保方资信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方累计担保额、担保风险评价等。
第二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为其所属企业以外的企业提供担保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核准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担保项目核准申请表;
(二)董事会同意担保的书面决议;
(三)担保说明书,包括担保事项说明、与被担保方关 系、被担保方资信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方累计担保额、担保风险评价等;
(四)担保双方最近一期和去年年末的会计报表;
(五)被担保方提供反担保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与关联方的交易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须经市国资委同意的,按照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关联方,是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第三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对有关资产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产权变动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或者国有产权比例发生变化。
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的变动由市国资委决定;其中国有产权变动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经市国资委核准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所出资企业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市国资委监管的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拓展新品种以及重大交易项目等事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事前报市国资委核准或备案。
第三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的国有土地房产 转让、抵押、租赁、投资等国有土地房产变动事项,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资产是指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设备和交通工具等动产。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处置重大资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一)所处置单项资产帐面净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
(二)所处置单项资产帐面净值占全部固定资产净值20%以上;
(三)一次性转让资产价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第三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转让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重要子企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八条 所出资企业进行对外捐赠应当由董事会(非公司制企业为厂长经理办公会)等企业决策机构决定;超过100万元的大额捐赠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分配利润、财务决算报告以及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等事项,应当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四十条 所出资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应当在 每年3月31日前向市国资委报送上一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所出资企业中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的国有董事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向市国资委报送上一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第四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每户)的企业年金方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经与市国资委事前沟通后,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四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涉及较大、重大或者特别重大资产损失的有关情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市国资委报告。
第四章
重大事项报告程序
第四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重大事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非公司制企业为厂长经理办公会)等机构进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出资企业中董事会等决策机构进行决策时,监事会应当列席会议。
第四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向市国资委上报重大事项前可以预先就拟报事项的核准程序、需上报的文件材料以及其他相关事项向市国资委有关业务处室咨询沟通,有关业务处室应当予以解答。
第四十五条 企业上报重大事项原则上应当逐级上报,并以正式文件(一式两份)的形式报市国资委。第四十六条 企业所报告的重大事项应当按照程序一事一报。涉及核准的事项要以“请示”件的形式上报;涉及备案的事项要以“报告”件的形式上报。
综合性重大事项涉及的多个具体事项,应当与主报事项一并上报市国资委;未能与主报事项一并上报的具体事项,应当以主报事项名义上报市国资委。
第四十七条 企业上报重大事项应当附带相关文件材料。本办法有规定的,按照规定附带相关文件材料;本办法没有规定的,按照所报事项有关规定附带相关文件材料。
企业上报文件材料应当齐备。上报材料不齐备的,有关处室应当在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告知企业补齐相关文件材料;3个工作日内未告知的,视为材料齐备;告知企业补齐文件材料应当一次性告知。
第四十八条 国资委对企业报送核准的重大事项要一事一批。综合类重大事项由主办处室牵头、协办处室配合草拟审核意见,原则上提交国资委主任办公会审定;其他重大事项由相关职能处室草拟审核意见,原则上由分管副主任审定,其中影响大的重大事项由分管副主任提出审签意见后,报委主要领导审定。
有关处室在草拟审核意见过程中应当听取监事会的意见。
市国资委对企业报送核准的重大事项以国资委文件的形式予以回复。
第四十九条 市国资委对企业报送核准的综合类重大事 项,自企业上报材料齐备之日起7-10个工作日内行文回复;确有需要延期的,经委领导批准可以延期。
市国资委对企业报送核准的其他重大事项,自企业上报材料齐备之日起3-7个工作日内行文回复;确有需要延期的,经委领导批准可以延期。
市国资委根据需要委托咨询评估、进行专家论证和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所需时间不计在内。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所属企业有关产权界定、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综合评价,资产损失和不良资产认定、核销与处置,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案,工资总额确定与收入分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信访稳定事项、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协调以及其他影响国有资产安全或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事项,需上报市国资委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困难企业退出与困难企业支持、企业三类资产认证、土地征用拆迁及其他政府委托授权办理事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需要报市国资委核准的重大事项,应当出具由总企业法律顾问签署意见的法律意见书(无需设立总法律顾问的企业由企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分析相关的法律风险,明确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企业对本办法中所列重大事项及其他需要 报告的事项,应当按要求及时向国资委报告,保证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未按规定向国资委报告的,对企业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因瞒报、缓报、错报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按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及其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内部有关重大事项报告的管理制度。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当将本办法以及涉及重大事项报告与管理的其他制度文件,在公司章程中作为决策依据加以明确,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第五十五条 暂时由市国资委委托有关部门履行部分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的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工作,按照《关于加强委托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的若干意见》(津国资委托[2009]4号)等我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原《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单位重大事项报告暂行办法》和原《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企业(单位)重大事项报告程序实施细则》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第二篇:国资委监管企业
北京市国资委监管企业:
北巴传媒福田汽车太行水泥惠泉啤酒首旅股份燕京啤酒北辰实业京能置业京能热电华夏银行 西单商场同仁堂双鹤药业北京城乡万东医疗京东方首开股份北京城建首创股份北京银行全聚德电子城三元股份北人股份*ST珠江首钢股份王府井S前锋京投银泰七星电子昊华能源首都信息首创置业同仁科技金隅股份北京发展北控水务北京控股北京建设首长宝佳首长国际首长科技首长四方信息科技 河北是国资委监管企业:
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
内蒙古日信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盐务局内蒙古新城宾馆旅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包钢集团简介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简介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
工业集团
投融资集团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地产集团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金融企业
商贸物流及其他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进出口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重庆三峡银行股份公司
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 渝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业务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监管企业进一步加强担保业务管理,规范担保行为,防范担保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津国资法规〔2009〕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结合天津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包括所属各级独资企业、控股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担保业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担保业务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以担保人名义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以下简称被担保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经济行为。本办法所称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
按照担保对象的不同,担保业务分为对内担保和对外担
保。对内担保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之间进行的担保业务。对外担保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为其参股企业、无产权关系企业进行的担保业务。
第四条 担保业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
(二)依法担保,规范运作原则;
(三)量力而行、风险可控原则。
第二章 担保条件
第五条 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业务资格;
(二)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良好,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具有良好的资信及代为偿债能力;
(三)担保责任额要与自身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等财务承受能力相适应,累计担保责任余额原则上不应超过企业净资产;
(四)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担保权限要求。
第六条 被担保人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担保人不得为其提供担保:
(一)担保事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担保人担保制度规定的;
(二)被担保人为自然人或非法人单位;
(三)已进入重组、托管、兼并或破产清算程序的;
(四)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的;
(五)存在较大经济纠纷,面临法律诉讼且可能承担较大赔偿责任的;
(六)与本企业发生过担保纠纷且仍未妥善解决的,或不能及时足额交纳担保费用的;
(七)影响到被担保人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其他情况。第七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的担保业务,原则上应当在内部解决,避免担保风险的转移,做到风险可控。
第三章 担保权限和程序
第八条 担保业务应当按照下列权限办理:
(一)所出资企业原则上不得对无产权关系的企业提供担保,确需担保的,应报市国资委核准。
(二)所出资企业为其参股企业提供担保业务,应报市国资委核准,并按照担保人在参股企业中所占的股权比例提供担保,即最高担保额以被担保人的担保总量与股权比例的乘数为限。
(三)所出资企业为其所属企业提供担保业务,单笔或对同一企业累计担保金额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含)的,应当报市国资委备案。所出资企业对所属企业如不具有实际控制力,须按照本条第一、二款规定执行。
(四)所出资企业的所属企业提供担保业务,实行逐级审核后报所出资企业审批。所出资企业应当规范管理所属企业对内担保业务,严格控制所属企业对外担保业务,未经批准,各级子企业不得提供对外担保业务。
第九条 禁止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为无资产关系的境外企业提供担保。
第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向境外企业提供担保的,除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外,如国家另有规定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应明确担保的对象、范围、方式、条件、担保限额和禁止担保等事项,规范调查评估、审核批准、担保执行等环节的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当明确负责办理担保业务的管理部门。接到被担保人的担保申请后,应严格按照担保业务管理制度对担保项目和被担保人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评估。
被担保人的资信状况一般包括:基本情况、资产质量、经营情况、偿债能力、盈利水平、信用程度、行业前景等。
第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的担保业务应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未设董事会为经理办公会,下同)决议,同时抄报派驻企业的监事会。
第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 的,应向市国资委履行备案手续后方可办理担保业务。需上报材料如下:
(一)企业进行担保业务的报告,包括担保事由、担保对象、与被担保方关系等;
(二)董事会同意担保的书面决议;
(三)担保说明书或内部审核意见书,包括担保事项说明、被担保方资信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方累计担保责任余额、担保风险评价等;
(四)担保双方最近一期和上一年年末的会计报表;
(五)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业务申请表(表一);
(六)其他需要报送的材料。
第十五条 所出资企业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一、二款规定的,应向市国资委履行核准手续。需上报材料如下:
(一)企业进行担保业务的请示,包括担保事由、担保对象、与被担保方关系等;
(二)董事会同意担保的书面决议;
(三)由企业法律顾问或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四)担保说明书或内部审核意见书,包括担保事项说明、被担保方资信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方累计担保责任余额、担保风险评价等;
(五)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的有关文件;
(六)担保双方最近一期和上一年年末经审计的会计报
表;
(七)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业务申请表(表一);
(八)其他需要报送的材料。
第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进行质押担保,应按照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以土地、房产进行抵押担保,除符合相关规定外,还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担保权限报备。
第四章 担保业务日常管理
第十八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建立并完善担保业务管理制度:
(一)建立担保授权和审批制度。企业应规定担保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二)建立担保台帐制度。企业应详细记录担保对象、金额、期限、担保方式等,对担保业务进行分类整理;
(三)建立跟踪和监控制度。企业应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担保业务订立担保合同,夯实担保合同基础管理,对被担保企业以及担保项目资金使用、财务状况及债务主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建立担保季度报告制度。企业应在每季度终了一个月内,将有关担保情况逐级上报,由所出资企业汇总后报市国资委(表二)。
第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在保业务如需续保,续保金额应不高于原担保金额,担保人应当在原担保业务到期前45个工作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权限办理书面续保申请。
第二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在实施日常监控过程中一旦发现被担保人存在经营困难、债务沉重,或者违反担保合同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按照管理层级上报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一条 被担保人应当在履行完债务且债权人同意解除担保人担保责任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通知担保人;担保人应将解除担保责任情况按照管理层级及时主动上报。
第二十二条 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后,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向被担保人行使追偿权。
第二十三条 由第三方申请的被担保人破产案件经人民法院受理后,担保人作为债权人,应当依法及时申报债权,预先行使追偿权。
第五章 担保与反担保要求
第二十四条 下列国有资产不得设置抵押或质押担保: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的;
(二)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国有资产;
(三)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国有资产;
(四)依法不得抵押或质押的其他国有资产。第二十五条 所出资企业实行财产、权利抵押或质押 的,依照法律程序将抵押物或质押物折价、拍卖或变卖处理时,抵押或质押资产应依法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结果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
第二十六条 担保申请批准后,担保人应与反担保人及时办理反担保手续并订立书面反担保合同。
第二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对内担保的,应按照避免担保风险扩散的原则,向被担保人或第三人提出反担保要求。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对外担保的,必须要求被担保人或第三人向其提供反担保。
第二十八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依据风险程度和反担保人的财务状况、履约能力来确定反担保方式。反担保的方式主要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
(一)保证反担保。担保人不得接受被担保人以保证的方式提供的反担保。保证反担保一般由被担保人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第三方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信可靠,财务状况良好,具有偿债能力,无重大债权债务纠纷。
(二)抵押反担保。抵押物必须是所有权、使用权明确且没有争议的资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和已设定抵押的财产不能再抵押。反担保抵押物应当进行资产评估并到相应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三)质押反担保。所有权明确,不涉及诉讼或争议且未设定质押的动产、有价证券、应收担保人的款项、股权等
可以作为担保财产进行质押反担保。
第二十九条 担保人原则上应当在反担保合同签订后,再与债权人签署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和担保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工作应有企业法律顾问参加,并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条 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反担保,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担保业务的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一条 市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担保业务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指导企业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第三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存在未按规定程序决策或未及时向市国资委核准备案等不规范行为,市国资委依照有关规定对企业给予通报批评。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提供担保业务或对已担保的项目不跟踪,出现担保风险未及时报告、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纪律处分并进行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参照本办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企业担保管理办法,并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三十四条 暂时由市国资委委托监管企业的担保业务管理工作,按照《关于加强委托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的若
干意见》(津国资委托〔2009〕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区县所出资企业的担保业务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上市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重大监管事项报告
关于XX银行2011年重大监管事项贯彻落
实情况自查的报告
XX银监分局:
根据贵局《关于印发<银行业2011年重大监管事项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银监发„2011‟57号)的文件精神,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按照检查工作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自查方案,落实工作分工,把这次检查工作作为本行的大事、要事、急事来抓。检查工作于2012年1月15日开起,于1月31日结束。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根据银监会有关文件精神,我行成立了以XX为组长,XX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自查牵头部室为风险合规部。各部室高度重视自查工作,要求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推动了全年中心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认真自查,积极配合。各部室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自查工作,认真学习自查方案,全面梳理了本行贯彻落实重大监管事项的情况。
(一)严防平台贷款风险。本行截止报告日,没有政府
平台贷款余额。本行属于今年刚营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为宗旨,尚未介入政府平台贷款。
(二)认真贯彻执行贷款新规。我行自营业以来,制定了《XX银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XX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XX银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XX项目融资管理办法》。同时组织行内员工对文件内容进行学习培训,使信贷人员迅速理解贷款新规内容与操作管理要求,规范、统一地执行贷款新规的规定,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认识水平和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行领导在会议上针对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行内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相关人员规范、统一地执行贷款新规要求。同时本行规定对自然人3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性贷款50万元以上的实行委托支付。
(三)本行尚未开办中长期贷款。
(四)本行尚未开办房地产贷款。
(五)强化声誉风险和竞争秩序管理。本行于开业初成立了声誉和竞争秩序管理小组,规范了存贷款市场的竞争行为,健全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六)扎实有效推进案件防控机制建设。本行按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的活动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风险合规部为牵头部门,制定了方案。本行于1月下旬对贷款客户
进行了大走访,可以排除贷款诈骗、票据业务违规、内部人员行为不当、借款人资金链断裂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本行注重发挥内审稽核的作用,强化推动案防内生机制和执行力建设;严格执行银监部门案件风险信息报送制度,严肃问责瞒报、漏报和迟报案件行为;建立健全财务内外部监督机制,推进“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建设。
(七)转型升级年活动开展情况。本行能按照银行业“转型升级年”活动要求,制定活动方案,大力推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渠道结构的转型和理念、管理、文化的升级;能结合转型升级的需要和市场实际,研究制定本行的三年发展规划;能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监管要求,坚持“绿色信贷”理念,利用信贷杠杆做实节能减排推动工作;本行已完善公司治理,改善薪酬管理,依托信息技术推进流程再造,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和“风险为本”的管理流程。
(八)支农转型升级活动开展情况。一是增加信贷投入,成为“三农”资金供应的重要渠道。二是简化贷款手续,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开业以来,本行积极筹措资金、增加信贷投入的同时,深入农户,及时了解农民的心志,努力简化贷款手续,切实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肯定。在辖区范围内评定“信用户”,实现信用户随到随贷的方式。三是切实加强支农宣传,助推服务功能增强。为
使群众真正了解村镇银行的性质和服务宗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本行通过临柜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农民对本行的认识逐步得到了提高,扩大了本行的美誉度。四是切实加强信贷管理,力促农民信用观念转变。本行把培养农民的信用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广大农户还贷意识增强。据客户经理贷后调查显示,本行168户有贷款余额的农户100%表示能按期归还银行借款。
三、自查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以来,部分客户认为银行管的太严,手续太繁琐,银行所放贷款进入借款人账户后,就应归借款人使用,只要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不挪用就行。
2、受托支付在具体经办业务中手续繁杂有一定的难度,客户大都不愿采取这种方式办理,对客户款项支用监控太严会造成客户用途不实。借款人有可能存在化整为零变通使用贷款,监控较难。
3、对受托支付双方交易对手真实性难以甄别,信贷员在操作过程中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
4、对贷款三查的深度有待提高。因本行是新开的地方性小法人金融机构,新入行的客户经理业务尚未完全掌握,在贷前调查报告中,对于贷款用途阐述过于简单,客户经理
贷前调查方式和手段有待提高。
四、对自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与建议。
1、加强政策传导和社会公共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力合作,建立立体宣传网络,确保贷款新规政策深入人心。
2、监管部门应建立科学严密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检查和分类指导,合理、科学、公平地进行监管。
3、加强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贷款新规的执行效果。
第五篇: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
财务总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出资监管企业:
《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已经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
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出资监管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财务总监依法履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在出资监管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全面实行委派财务总监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国资委对出资监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财务总监,是指由省国资委向出资监管企业委派,依法对派驻企业财务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五条 省国资委负责财务总监的选聘、委派、交流和考核等管理工作,其人选可在行政事业单位、出资监管企业中选派,也可向社会公开招聘。
第六条 财务总监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派驻企业财务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国有权益不受侵犯。
第七条 各企业应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所属独资及控股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建立健全财务委派管理制度。
第二章 任职资格
第八条 担任财务总监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任职条件:
(一)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秉公尽责,严守法纪。
(二)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且有良好的履职纪录。
(三)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具有财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会计师以上职称(含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担任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或财务、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三年以上的;
2、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审计等工作,担任正处级职务,或副处级职务三年以上的;
3、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十年以上,其中担任部门经理五年以上的。
(五)省国资委认为需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工作职权
第九条 财务总监协助总经理分管财务及相关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企业制定会计核算制度与政策、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实施财务管理。组织企业制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体系,落实内控责任。
(二)组织编制、审核企业财务预算,评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促进企业预算管理与发展战略实施相连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三)组织制定与实施长短期融资方案、资金管控方案,推行资金集中管理。
(四)拟订公司利润分配与弥补亏损方案。
(五)参与制订企业重大生产经营计划、投融资计划、薪酬分配方案等。
(六)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对企业资产划转、改制重组、产权转让、重大投融资、担保、兼并收购、债务重组等重大事项独立发表专业意见,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七)组织企业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并报告重大财务事项。
(八)组织建立多层次的财务监督体制,对企业及所属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九)负责提出财务机构设置建议、财务部门负责人及所属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人选建议,并参加对其履职情况的考核,提出奖惩意见。对不适宜的人选,应该提出不同意见。如提出意见未得到采纳,应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十)按规定的事项与总经理进行联签。
(十一)财务总监应该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四章
工作报告制度
第十条 财务总监对省国资委负责,并向省国资委报告工作。
第十一条 财务总监报告工作采取定期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专项报告形式进行。
第十二条 定期报告分为月度报告和报告。
(一)月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及所属子企业当期主要财务指标完成及变动情况,企业重大投资、借款、担保、产权变动等重大经济事项情况,本月工作开展情况。
(二)述职报告主要包括当年重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风险、重大财务事项、财务总监履职基本情况,工作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的建议、下一工作安排等。
第十三条 重大事项报告包括重大投融资、担保、兼并收购、资产划转、债务重组、改制重组、产权转让等事项。企业出现重大事项、突发事件及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财务总监发表的独立意见未被采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时,应立即报告。
第十四条 专项报告包括企业内部审计、财务检查、专题调研、财务风险控制等事项。
第十五条 财务总监工作报告采用书面形式。重大事项随时报告,专项报告及时上报。
第十六条 财务总监的工作报告,作为对其业绩考核、奖惩和聘用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联签制度
第十七条 实行财务总监联签制度。
财务总监联签制度,是指对规定的事项实行由财务总监与总经理共同签署审批意见的制度。
第十八条 财务总监对下列事项进行联签:
(一)借入和借出资金、贷款担保;
(二)对外投资、兼并、收购,对外捐款或赞助等非经营性支出;
(三)对外结算支付、备用金支付、费用报销和资金结算等事项;
(四)企业财务预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包括合并和本部的快报、季报、年报等相关财务资料);
(五)设立、合并、撤销银行帐户和证券帐户;
(六)省国资委认为应当联签的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 凡规定联签的事项,应当在企业总经理签署之前送财务总监审签。
第二十条 联签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务总监有权拒绝签字: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
(二)违反省国资委国资监管规定;
(三)违反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四)违反企业经营决策程序;
(五)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第六章 管理和待遇
第二十一条 财务总监实行聘任制度。由省国资委采取组织选调或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选聘。财务总监实行初任试用制,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试行职务的,正式任职。
第二十二条 财务总监每届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后经省国资委考核合格的,可以连任,但在同一企业连任最多不得超过两届。
第二十三条 财务总监实行定期交流制度。省国资委结合财务总监履职情况和出资监管企业实际,在出资监管企业范围内对财务总监进行交流。
第二十四条 财务总监在聘用期间为派驻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中共党员的,进入企业党委会;设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企业,进入企业董事会;在国有控股公司任职的,由国有控股股东推荐进入董事会。财务总监在试用期间,列席企业董事会;是中共党员的,列席企业党委会。
第二十五条 财务总监人事档案关系,按以下方式办理:
(一)在出资监管企业范围内选派的,可自任职时起调入所派驻企业,也可保留在原工作单位;
(二)社会公开招聘的,与派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其人事档案可在原工作单位保留,也可由其本人自行委托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代管,聘用期满不再续聘的,省国资委不负责安排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选派的,行政、工资等关系转入派驻企业。
第二十六条 财务总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相关费用由派驻企业按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财务总监的职务消费或相关待遇按照派驻企业副总经理标准执行。
第二十八条 财务总监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履行忠实和勤勉义务,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不得在企业或其他机构兼职并领取报酬;
(二)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三)不得利用职权在企业谋取任何私利;
(四)省国资委要求遵守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九条 财务总监实行回避制度。财务总监不得在其直系亲属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财务部长(经理)、审计部长(经理)等职务的企业任职。
第七章 考核与薪酬
第三十条 财务总监业绩由省国资委按照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要求进行考核,并以其实际履职情况确定其考核等级。
第三十一条 财务总监考核分为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期为一个财务,一般与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同步进行。任期考核期为一个任期。
第三十二条 财务总监考核的基本内容是:
(1)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国资委有关决定要求情况;
(2)履行财务管理及会计基础管理职责情况;
(3)履行财务监督职责情况;
(4)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情况;
(5)履职报告情况;
(6)廉洁从业情况。
第三十三条 财务总监考核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国资委成立财务总监考核小组,由委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处室人员参加,考核小组办公室设在财务监督与绩效评价处。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对财务总监的考核,并提出薪酬分配意见;
(二)考核小组采取听取考核对象述职、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考核评分等方法进行考核;
(三)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和初评等次、薪酬分配初步意见报省国资委党委会审定;
(四)考核小组将省国资委党委会确定的考核结果和薪酬分配意见反馈给被考核人和所派驻企业。
第三十四条 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五个档次。其中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90分(含80分)为良好,70~80分(含70分)为称职,60~70分(含60分)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为不称职。
第三十五条 任职期内财务总监未能忠诚履职、导致企业出现重大国有资产流失、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的,以及财务总监个人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应评为不称职。
第三十六条 考核结果与被考核人薪酬挂钩,并作为被考核人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考核为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第三十七条 任期考核以考核为主要依据,原则上以考核平均得分为任期考核得分,确定任期考核结果。考虑到某些重大决策事项实施结果的延迟性,任期考核时保留对以前考核评分的追溯权,可视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对照评分标准进行调整。
财务总监任期考核结果作为其续聘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不再续聘。
第三十八条 财务总监薪酬由省国资委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在所派驻企业列支。
第三十九条 财务总监实行年薪制,年薪由基薪和绩效薪酬构成。
基薪分配系数以派驻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系数乘以0.7确定。
绩效薪酬与所派驻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以所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绩效薪酬乘以分配系数确定。绩效薪酬分配系数根据考核结果,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及以上的,绩效薪酬的分配系数为: 0.9-(100-实际得分)×(0.9-0.5)/(100-60);
(二)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绩效薪酬的分配系数为0;
基薪随所派驻企业负责人基薪同时发放。
绩效薪酬的60%在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等因素延期到连任或离任的下一年兑现。
第八章 企业责任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按照本企业副总经理标准为财务总监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当确保财务总监为有效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权限。应及时通知财务总监参加有关会议,传阅有关文件、决议、会议记录和财会信息等。
派驻企业及所属企业应及时将重要财务事项报告财务总监,应经财务总监联签的事项,应按规定报财务总监联签。
第四十二条 财务总监对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持不同意见时,企业应暂缓表决该项决策,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第四十三条 企业及其员工有权向省国资委报告、举报或投诉财务总监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九章 奖 惩
第四十四条 省国资委对在任期内作出突出贡献的财务总监,给予奖励与表彰。
第四十五条 企业有关负责人,对财务总监依法履行职责设置障碍,打击报复的,由省国资委或企业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等问责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六条 财务总监不能忠实履行职责的,省国资委根据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其职务;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给出资人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按有关规定追究其经济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省国资委向出资监管企业中的国有控股公司派驻财务总监,应在该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其管理、薪酬、考核等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省国资委负责对所派驻企业财务总监的管理;各企业负责对其所派驻企业财务总监的管理。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关于印发《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财务总监管理暂行办法》与《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财务总监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赣国资评价字[2009年]130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