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解决教师在编不在岗问题的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区人大五届一次会议 第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周永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教师在编不在岗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对于您提出的解决教师在编不在岗的问题,区政府获悉后高度重视,经查证,我区教育系统中小学校确实有在编不在岗情况,教育系统教师在编不在岗人员目前共有98人(其中:因病不在岗的85人、离岗创业的3人、近期即将离退的5人、病残工伤的1人、事假1人、产假3人)。
为切实加强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区政府责成教育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一、各学校要把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作为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与教职工的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结合起来,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结合起来。要完善教职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日常考勤台账,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
二、各学校要继续对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对长期占用学校编制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并按照人事管理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对因病假、事假等原因长期离岗的人员,要逐人核查,按规定 1 履行请假手续,并按考勤制度处理;对其中以病假、事假等为借口,长期不在岗的,要坚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辞退辞职或解聘手续。对于清理出的吃“空响”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追回所领工资,统一上缴。
三、各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严肃纪律,认真核查。对在清理工作中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区政府将在近期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调查组,对各个学校进行摸底调查,对属实无正当理由在编不在岗却领发工资的教师,要按照相关文件进行严肃查处,还要追究学校校长、直接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教师的管理,杜绝学校教师“吃空饷”的现象发生,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特此答复
宁江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教师在编不在岗自查报告
在职教师在编不在岗
自查报告
本学期一开学,我校根据教育局关于全面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地组织和开展了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现将其工作和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认真组织开展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我校对清理在编不在岗工作非常的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清理工作领导工作机构,全面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了清理工作,其机构和具体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开展清理工作
我校严格按照局文件的工作步骤和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清理工作。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责任到人,指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二是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清理在编不在岗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布置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三是认真对照清理的几项内容和要求进行逐一地清理和开展自纠工作。
四是如实地填写好《2017年 深入开展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专项政治自查表》和撰写好自查报告,并按要求及时上
三、不断地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人员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别注重对教职工队伍的管理和工资发放的管理,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在编不在岗问题的发生,实现了在编不在岗人员为零的好局面。
第三篇:在编不在岗教师办法
***中心校对于在编不在岗教师暂行管理办法
(修改稿)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肃教育人事纪律,经学区中心校研究特制定此暂行管理办法:
原则:以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相关规定为指导,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编不在岗教师主要有三种情况:(1)重病不能坚守工作岗位。(2)长时间病假在家治疗、休养。(3)无病在编不在岗。
管理办法:(1)病假不在岗者向学校提供市级医院以上相关医院证明(申请、诊断书、病例、现治疗证明)
(2)病假、婚假、产假、丧假等不在岗执行国务院有关休假标准。(3)因长期(一年以上)不在岗,造成评职、晋级、岗位设置、工资、公职、上级文件通知不能及时传达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由本人负责。
(4)一年(含一年)以上在编不在岗教师,不予晋级、评优、评先进等。
(5)重病不能坚守工作岗位,根据实际情况,工资、绩效工资正常发放。
(6)长时间病假在家治疗、休养,根据实际情况,半年之内工资正常发放:半年以上转入工勤岗,工资正常发放,支付对应学校雇佣工人一人工资(工人工资以当年、当地雇佣工人工资为准),绩效工资依据绩效考核办法执行。(患重大病教师除外)
(7)无病在编不在岗人员,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说明情况并申请调出,补充编制。
此管理办法如与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文件相违背,以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此暂行办法于2013年3月1日试行,解释权归***中心校。
第四篇: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附件3:
XX区在编不在岗人员自查情况统计表
主管部门(公章):单位名称(公章):XXXXX填报时间:XXXX年XXX月XXX日
注:1.在“在编不在岗”相应类别中打“√”,如属于“其他形式在编不在岗的”人员需写明具体情况。
2.在“编制类别”相应类别中打“√”。
附件4:
XXXXX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人员自查情况统计表
主管部门(公章):单位名称(公章): XXXXX填报时间:XXXX年XXX月XX日
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名):单位负责人(签名):填报人(签名):
注:1.在“违规领取财政资金”相应类别中打“√”,如属于“其他形式违规领取财政资金的”人员需写明具体情况。
2.在“编制类别”相应类别中打“√”。
附件5:
在编和领取财政资金人员公示一览表
主管部门:单位: XXXX日期:XXXX年XXX月XX日
注:使用编制类别包括: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控制数。
第五篇:XX镇关于解决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问题的工作总结
XX镇关于解决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问题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防止单位和个人套取财政资金,根据《XX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正风肃纪工作切实解决“四风”突出问题“9+2”专项方案》(XX委群组发„2014‟15号)中XX县人社局《关于切实解决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问题专项方案》文件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镇认真开展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清理整治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在职在岗人员XX人,其中行政编制干部XX人、事业编制干部XX人、工人XX人。通过对照XX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卡、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信息进行自查自纠,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等形式的“吃空饷”问题,无涉及财务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领会精神。县人社局文件下发后,我镇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体职工参加的动员部署大会,及时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清理整治工作的范围、方法步骤、工作要求、清理对象等内容,广大干部职工深刻
认识到了清理整治“吃空饷”人员问题的重要性,增强了参与、支持、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成立机构,强化领导。为加强清理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由镇长XX任组长、纪委书记XX任副组长、各站办所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我镇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具体人员、职责分工、工作步骤和纪律责任,做到了清理目标明确,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措施得力。同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方法,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清理信息,形成了广泛的、公开的清理整治机制,确保了清理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三)自查自纠,全面排查。按照规定程序,我镇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对照“三定”方案、编制卡、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资料,认真逐一排摸“吃空饷”人员,如实填写报表。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工资情况统计、完善社保手续、人员合同管理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确保清理工作全面到位。
(四)健全机制,加强管理。一是着力完善内控内管机制,修订了《XX镇机关管理制度》,实行机关考勤月通报制度,进一步严格规定了请销假制度,明确规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清理“吃空饷”的第一责任人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并着手酝酿制订其它配套制度。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激发机制,鼓励二线领导干部和老同志破除各种思想障碍,发挥好他们参谋指导和传帮带作用,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做到关
心、帮助、重用三同步。三是接受监督,阳光操作。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了自查,并公布了人员信息,适时研究存在的问题,严格按政策规定进行,使清理工作高度公正、处理透明,不留隐患,确保清理工作长期化、阳光化。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管理力度。长期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那些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误工的人员,与人事、财政等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及时处置存在的问题。
(三)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认真借鉴经验,严肃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出现“吃空饷”人员现象。
XX镇人民政府
2014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