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议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审计——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范文
小议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审计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
[摘 要]近年来,央行逐步信贷紧缩与宏观经济形势复苏不乐观,这都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造成了巨大的考验,为了维持盈利增长水平,银行一些监管程度较低的表外业务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本文主要使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近年来表外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以及相应的审计手段。
[关键字] 表外业务 宏观经济 审计方法
一 引言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央行一路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整体一年期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自2008年底的15.50%逐步上调至2012年的20.50%。此外,央行通过开展千亿级别的央票回购回笼增加的到期资金量来收紧流动性。与此同时,央行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使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获得资金的供需矛盾变得异常突出。各家银行受利益驱使,借道规避监管信贷额度限制的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票据业务、人民币同业代付等业务进行吸收存款、委托贷款。由于不受表内控制,不易受到监管,融资很可能流入一些宏观调控领域和高风险领域,因此,金融审计应关注银行竞速表外业务潜在的风险。
二 表外业务内容与分析
表外业务,简称OBS(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即“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仅可能出现在财务报表脚注中的交易活动”。
(一)定义及内容
国际通行的表外业务定义是巴塞尔委员提出的“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根据巴塞尔委员会规定,表外业务分成两大类: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指不构成银行或有债权/债务,不承担任何资金风险的业务,主要是传统的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即客户资产管理的中介,包括银行结算、信托、委托存贷款、代理等业务。它给商业银行带来手续费收入。
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这类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一般而言,表外业务多指狭义的表外业务。2000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表外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即是我国对狭义表外业务定义的运用。
(二)基本特征
表外业务发生时不改变资产负债总额,是一种在未来而非现在实现的或有资产和负债,其实质是在保持资产负债表良好外观条件下,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 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其特征有:
1.服务性强。商业银行从事的许多表外业务,主要是通过运用自身的信誉、机构、设备及人员,利用其非资金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如保函、信用证等,它满足的是顾客的非资金需求,如结算、规避风险等,表外业务的创新也往往从创新服务手段技术着手。
2.灵活度大。表外业务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既提供没有风险的金融中介服务,又可从事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交易;既是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又可充当交易中间人;更可自由在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中进退经营。
3.透明度差。虽然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风险分类和折算进行了规范,但国际上对表外业务的会计记录方式差异比较大,标准不一,部分表外业务以脚注的形式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而大部分表外业务是不能够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的,使得不同报表使用主体难以全面了解银行业务的真实状况。
4.风险度高。这主要集中体现在股票、期货等高收益、高风险、交易高度集中、高杠杆作用的表外业务中,这些业务金额巨大,却不受资产规模限制,无须提高资本数额。由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系统性作用,即使起初是规模较小、金额不大的风险个案,也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巨大的亏损。2008 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就是例证。表外业务的风险正越来越被国际金融界广泛关注。表外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1)由于业务对象不履行合约而使银行在表外业务中遭受损失的信用风险;(2)由于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导致的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3)由于表外金融工具不能以市场价格或接近市场价格迅速转让变现而导致的个别银行乃至银行整体的流动性风险;(4)由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及法规制度不健全、出现违规操作而导致的操作风险;(5)由于对国内外法律了解不足或认识上存在偏差、协调度不够而导致的法律风险;(6)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无法真实、准确反映表外业务所包含的风险和收益,而导致银行管理者难以控制、管理表外业务的会计风险;(7)由于表外业务透明度差,债权人、金融监管当局、税务当局等难以全面准确评价银行经营结果导致的监管风险等。
三 理财产品及其相关业务模式
(一)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并把投资收益按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产品。
在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资产业务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中间业务的开发,从简单的存贷利差盈利模式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收入并重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占用。为应对存贷比不得高于75%的监管要求,各家银行大规模推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短期理财产品,使得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高速增长期。由于实际贷款需求旺盛,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或以委托贷款的方式,“曲线”满足某些客户的融资需求,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放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匹配。表外融资属于银行中间业务,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成本收益及风险权重,也不占用贷款额度。因此,当商业银行被要求控制贷款节奏时,其会将企业的贷款需求转移到信贷类理财产品上,使得监管部门的贷款额度控制失效,大量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资金投向市场。如某商业银行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投向国家调控的房地产行业占比超过10%,还有一部分发放给钢铁行业的表内贷款额度转移至表外理财产品,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产生一定抵消影响。审计应着眼于国家宏观政策,从发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及增速、流动性缺口、理财资金投向结构的合规性来分析规模化发行理财产品对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落实产生的效果。
(三)银信合作及信托业务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指商业银行将客户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
关于信托业务和银信理财业务,银监会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来对信托业及银信合作进行监管并引导其合理发展。通知的出台,使得本来银信合作的理财产品,以规避监管绕开银信合作的模式被悄然开发。如某信托公司为推进银信业务合作模式的“创新”,同商业银行合作,要其代为推介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背景下,一些“两高一剩”、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国家不鼓励或清理融资的企业,也会绕开银行通过信托公司,用理财产品的形式进行融资,如房地产商借道保障房信托融资来满足商业地产资金额度,或一些企业借道股权投资信托方式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收益权产品等规避监管部门考核的“创新”融资方式。
四 实证研究
各类原始数据如下表4-1所示,year******112012BSQ******169900247100M225.329.8834.5640.3447.5260.6272.5885.1697.42CPI*3.90%1.80%1.50%4.80%5.90%-0.70%3.30%5.40%2.60%GDP/per1233614040******508338354CPI3.93.974.034.224.474.444.594.844.96r2.252.252.253.063.692.522.422.8753.5bad13.218.617.096.172.451.581.1410.95 表4-1 表4-1各数据解释如下:
year:年份,如图所示,收集的数据年份跨度为2004-2012年,其原因为2004年为我国理财产品元年;
BSQ: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年发行规模,单位:亿元; M2:为我国广义货币发行总量,单位:万亿; CPI*:为我国历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增长量; GDP/per:为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单位:元;
CPI:为调整过的CPI*,以2004年为基年计算得出2005-2012相对于2004年的增量; r: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单位:% bad: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贷款率,单位:%
猜想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逐年增长,是否是因为我国广义货币总量发行逐年增长。猜想证明:
很明显,BSQ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下面对时间序列(M2)进行滞后一阶的ADF检验,检验结果如图4-2所示
图4-2 检验结果表明,t统计量为-0.085243,其大于任何显著性水平下的t临界值,故拒绝原假设,M2时间序列与BSQ时间序列一样,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
因为两者皆为非平稳序列,下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使用Durbin-Watson法,检验结果如图4-3所示
图4-3 图中DW统计量为0.748754<0.89(估计值),显著性水平为:0.05。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能拒绝原假设:M2与BSQ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得到的回归方程:
BSQ=-554476.9+158698.2M2 是伪回归。
对于猜想一,我们可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增加与广义货币总量的增加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理财产品规模剧增并不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同理,可以证明GDP/per与M2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也不将其引入下面对BSQ的回归方程之中。(证明从略)
猜想2:BSQ与银行不良贷款率bad,调整以后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量CPI和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r存在回归关系。
猜想证明:容易知,BSQ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与宏观经济运行有关,而银行不良贷款率bad,调整以后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量CPI和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r均为随机变量,因此对于四者不需要进行协整检验,不会产生伪回归现象。
因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BSQ为纯数量关系,而bad,CPI,r三者为相对数量关系,故在进行回归时需对BSQ取对数,即ln(BSQ)。
使用OLS方法对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图4-4所示,如图4-4所示,bad,CPI的回归效果很好,但是利率r的回归效果很差,影响了整体的回归效果,可以考虑去除r之后再次进行回归,结果如图4-5所示。
图4-5 根据图4-5显示,整体回归效果非常好。可以得出回归方程:
lnBSQ=-1.43159+2.830821CPI-0.252971bad 综合以上两张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利率因素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增加没有解释作用,两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根据现实经济理论来看,利率r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并无相关关系。CPI因素和理财产品规模BSQ呈正相关关系,与现实经济理论相一致,当CPI走高时,银行存款实际利率甚至会降为负值,今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持续增长,普通群众寻求新的理财方式的渴望增加,不再满足于只将钱存在银行中吃利息,如此以来,需求的增长必然会导致BSQ供给的增长。不良贷款率和理财产品规模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点应当引起审计机关的注意,在下文会详细论述。
对回归结果进行chow检验,检验结果如图4-6所示
图4-6 由图4-6知,2010年为一个拐点,证明2010年以后,BSQ发行量呈现剧增走势。这与现实经济状况也是相符合的。在2009-2010年信贷扩张之后,中国开始了货币政策紧缩,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较低甚至为负的实际利率迫使存款者寻求更高的利率,这推动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表外金融活动,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活动也开始流行起来。
五 对实证结果提出的审计建议
2009以后,国际的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我国以出口为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许多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在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应持续走低,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结果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确实逐年下降。出于了银行经营业绩的考虑和为新贷款腾出空间,商业银行有理由利用表外业务变相放贷,在减少不良贷款率的同时,维持利润的增长。从第四部分回归方程来看:
lnBSQ=-1.43159+2.830821CPI-0.252971bad 不良贷款率每下降一个数量单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就上升25.3%。因此,有理由推断商业银行存在操纵表外业务,进行变相融资贷款活动。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审计建议: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符合银监会的规定,又因是表外业务,故不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范围,因此,国家审计机关今后在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审计时,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力度,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吸储放贷的合规性审计。表外业务体量庞大,在审计工作中,应增加分析性复核手段的运用,银行—信托合作,银行—券商合作项目都应是审查的重点,对每一期理财计划资金的募集、使用和回收都应仔细审计,走访相关的关联方,查出“合理不合法”的变相贷款业务。表外业务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形式多样,需要金融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人才,因此,强化审计机关内部人才建设,组建多学科背景的审计队伍,对于查处大案要案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 陈莹莹.银行理财欲刮监管风暴[N].中国证券报,2013-01-05007.[2]谭星.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模式探究[J].华北金融,2011,06:27-29.[3]吴学文,郑静,蒋川.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1,07:35-39.[4]杨舒同.对理财产品潜在风险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01:55-56.[5]徐爱军.浅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J].金融经济,2012,08:13-15.[6]钟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探讨[J].金融会计,2012,05:23-27.[7]国家信息中心 李若愚.表外融资成金融监管与调控重点[N].上海证券报,2011-09-08F11.[8]张静.金融审计应关注银行表外业务[N].中国审计报,2011-11-16002.[9]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大限临近数百亿银行理财产品表外游离[N].证券时报,2011-12-26A09.[10]赫凤杰.警惕银行理财产品表外风险[J].金融博览(财富),2011,10:16-18.
第二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一、西方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Items,简称OFSI),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充分反映的业务,它本身往往并不形成新的资产或负债,不改变资产与负债的现状,但这种影响在业务过程中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形成“或有项目”。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不需要运用自有资金,而仅仅依靠银行的信誉,依靠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以改变当期损益和营运成本,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表外业务是一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的银行的三大支柱产业。
(二)表外业务的分类
通行的做法是根据其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将众多的表外业务划分为四类:(1)传统中间业务: 最典型的就是银行结算业务,另外还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如证券承销、投资咨询、信托、租赁、委托存贷款、代理等业务,这类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物质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金融辅助性业务,从而带来手续费收入;
(2)承诺类(Commitments):就是银行向客户承诺在未来某个时候,当客户需要资金时保证向其贷款,从而建立了一种潜在的借贷关系。即使客户没有向银行实际借款,银行也收取承诺费。承诺类业务主要有备用透支、贷款额度、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循环包销便利、普通跟单信用证、贷款抵押等,这类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
(3)担保类(Guarantees):就是银行担负起为被担保方偿付债务的责任。一旦被担保方违约,银行必须代为履约,可能因此遭受损失,而更多的情况是转化为银行对被担保方的一种追索权。担保类业务主要有:带追索权的资产出售、银行担保、履约担保、还款担保以及备用信用证等;
(4)交易类(Transactions):此类表外业务是指与汇率、利率有关的协议,几乎覆盖了全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金融期货、期权、货币与利率互换、股票指数交易等,这类业务本身只改变资产结构而不改变资产总量,但其损益最终要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来。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的动因及特点
(一)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
在50—60年代, 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处于从属于资产负债业务的地位,表外业务量占全部业务总量的比重仅为5%左右。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创新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首先是表外业务规模迅速发展。以美国银行业为例,该国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1985年表外业务活动量近6000亿美元,而同期表内业务总资产为5300亿美元,总资本为250亿美元,表外业务量已经超过表内业务总资产,表外业务与其总资本之比为24∶1;1988年五大银行集团表外业务总量已达2.2万亿美元,而同期它们资产负债表项下资产总和为7800亿美元,资本总和为450亿美元,表外业务分别是表内资产和资本总和的3倍和49倍;年中表外业务增长速度年平均高达542%,而同期表内资产年均增长仅为9%,资本总额年均增长216%。另外日本商业银行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展表外业务以来,表外业务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其次,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净收入迅速增长。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获得的收入已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基本与表内业务收入持平,有的甚至超过了表内业务收入。据有关资料介绍,1992—1993年,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利润的60—70%;1992年,德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为302亿马克,占总利润的62%;法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是总利润的77%。
由此可见, 表外业务不仅已成为国际性大商业银行与表内业务同等重要的业务,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1.内因:商业银行内在本质所产生的追求利润的动力
现代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交换关系和金融关系日益复杂并已渗透于全部经济生活,一方面导致银行从传统的资产业务中获取的收入日益减少,迫使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却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经济货币化向金融化发展之后,许多新的表外业务需求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产生,这对商业银行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每一种新的需求都意味着有潜在的市场或客户,都存在着盈利来源。
商业银行通过新的表外业务发展可获得较高的规模经济报酬。银行开办表外业务的“生产”成本低,利润丰厚。因为表外业务具有“或有的”的性质,很多情况下,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而获得承诺费、担保费、期权费等收益。如在承诺类表外业务中,如果客户最终没有向银行提出借款的要求,那么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而获得承诺费。在担保类业务中,如果买主不爽约,或者在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中,如果汇率、利率的变动在有利银行的范围内,结果也是如此。因此,银行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表外业务,对于承诺、担保类,关键在于银行能否最低限度地保留应付或有负债所需的备付金,从而把机会成本降至最低。这取决于银行预测客户将来需求状况或违约的概率的能力。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则取决于银行预测未来利率、汇率水平的能力。更进一步地说,关键在于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水平,包括风险的预测、风险资产的定价、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2.外因:是指来自外部经营环境及其竞争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银行客户对表外业务的需求剧增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率、汇率变动加剧,波幅增大,人们渴求能规避转移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于是,金融期货与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衍生工具类的表外业务有了广阔的市场。首先,从承诺类表外业务的需求看,随着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生存发展的竞争加剧,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资金需求的额度、时间也难以预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如果不为不确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筹资而事后筹资,必将面临着利率风险,导致筹资成本增加。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客户迫切要求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承诺。其次,从对担保类业务的需求看,随着企业经营的综合化、多角化和国际化的加深,交易双方关系的复杂多变性、信息不充分性和非对称性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常态,商品卖主远远比不上银行更能洞悉其客户(买主)的资信状况,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因此,客户迫切需要通过银行提供的担保业务来消除日益增长的信用风险。存在开展表外业务金融的内在驱动力
(2)非银行机构间的竞争加剧
二战以后,西方各国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限制较严,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却放松,这就使得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50年代大量出现。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对其利率限制相对于商业银行较松的优势,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手段从商业银行夺走了大量存款。而通货膨胀和旺盛的资金需求又使得美国联邦基金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利率不断上升,加上货币市场相互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小额存款者也有了间接投资货币市场的机会,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又大量地流向了货币市场。而金融市场趋向完善发达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筹资者便乐于绕过银行,直接从金融市场以较低成本融资。其结果是银行的存贷业务日渐缩小(所谓“脱媒”现象)。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大量流失,严重地影响了贷款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借贷利差也大为降低。
最近几年来,不仅各种非银行机构介入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业务领域,而且由于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式分行网络在金融服务传递渠道中的作用减弱,通讯公司和软件公司也可参与银行业务,一些国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内部银行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产品,争夺银行部分零售服务客户。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传统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分流,营业收入渠道收窄,存贷款业务量相对比重、利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例如美国银行体系持有的资产占美国金融资产的比重从五十年代的75%降至近年的25%;德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984年的21%降至近年的11.8%,三大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从1991年的0.95%降至1994年的0.79%;西班牙的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从1990年的1.53%降至1995年的0.69%,同期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0%降至5%。为了弥补利差收入的损失,商业银行便积极寻求其他的收入来源,开展既不直接运用银行自身资金,又能为银行带来手续费收入的表外业务,就成了商业银行在上述不利的竞争环境下增加利润的有效选择。
(3)银行同业间的竞争
随着传统的存贷款、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西方各国商业银行开始调整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开始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由以往注重外延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为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由以往以贷款等资产规模扩大作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与表外中间业务并举、不断提高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获取规模经营效益的目标。不仅重视运用货币资金资源,开展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且充分挖掘和利用机构网络、专业人才、科技知识、先进设备、市场信息、商誉信用等经营要素之潜能,拓展新兴的表外业务,以达到边际利润最大化。另外,由于融资方式多元化,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公司、企业和私人客户客观上也需要银行扩展、延伸中介职能,为其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创新不仅符合这一趋势,满足客户需求,而且拓展了业务经营空间和盈利渠道,符合集约化经营战略目标。
(4)金融监管的强化
金融监管从两个方面促进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各国金融当局对银行都有一系列的严格的监督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适用的管制措施也不断出现, 如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系数管理的规定,这就限制了银行扩大业务的能力,因此银行势必要千方百计在遵守管制的前提下,不增加资本以扩大业务,提高资本收益率;另一方面,因表外业务发展太快,金融当局尚来不及准确评价其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因而尚无明确的管理方针和措施,宽松的环境孕育了表外业务。当然,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和表外业务风险的加大,对表外业务的国际金融监管也迅速发展。例如在1987年12月,西方10国中央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就开始探索对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实践上证明表外业务监管能保证银行机构的稳定,从而使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三)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特点
下面我们将从业务内容、科技含量、专业人才、风险监管等几个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概括出如下走势与特点:
第一,表外业务内容异彩纷呈。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金融产品主要有三类:债务或利率,外汇或汇率,股票或股价指数;金融衍生产品也可概括为三大类: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和掉期(Swap),但是金融工程师却可以在这些基础上,通过各种派生技术进行组合设计,构造出品种繁多,特性各异的金融衍生产品:
首先,衍生产品与传统基础工具组合,如期权衍生产品与基础工具可以衍生出货币期权(Currency Options)、利率期权(Interest Rate Options)、指数期权(Index Options)等亚品种衍生物,而像指数期权这一门类,在美国就又有石油指数期权、金银指数期权、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期权等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品种;
其次,衍生产品之间再组合,构造出“再衍生工具”,例如期货和期权组合构造出“期货期权”(Future Options),掉期与期权组合构造出“掉期期权”(Swaption)。
另外,金融衍生产品自身也可以通过设定一些附加行使条件,改变个别参量和性质,衍生出许多再衍生产品,比如“两面取消期权”(Binary double barrier knock out option)、“走廊式期权”(Corridor Option)、“彩虹期权”(Rainbow Option)等,这些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
第二,表外业务科技含量高。
以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标志的当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金融观念和金融运作,而且直接推动了表外业务创新,掀起了一场商业银行功能革命,使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和阶段。西方商业银行电子化经过了几个阶段: 最初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大批量、高速度地处理统计、记帐、转账、支票等业务,使资金转移和业务处理实现了电子化;
紧接着是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实行联机作业,各银行通过通讯线路将主机、分级和终端机联为一体,对存款、贷款、票据、汇兑、结算、代理、信托等业务进行综合营运,使银行经营管理实现了电子化;
而后是实现银行各管理部门的电脑自动化服务;近年建立电脑自动转账网络和金融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全国性和世界性的银行电脑网络,把银行、企业、家庭、市场联为一体,完成各种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实现了金融活动的电子网络化。西方新技术革命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银行业务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业务处理手段和程序,存、贷、汇、取、证券买卖、市场分析、行情预测均通过计算机处理,电子化资金转移系统、电子化清算系统、自动付款系统等金融电子系统的创建,形成了国内外纵横交错的电子化网络,资金的调拨、转账、清算、支付和金融、经济信息的传递、储存、记录、分析等都可通过电脑完成。
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表外业务创新的平均成本,有利于发挥创新的规模效益优势;新科技成果的运用,不仅可以使银行迅速提高经营效率和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或业务机会,创造出新的市场,给银行家提供寻求新的潜在收益的机会和途径。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并大力推广运用高新科技。
第三,表外业务专业人才出类拔萃。
由于大部分表外业务,尤其是融投资中介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业务,均具有高科技、高智力、高风险的性质,必须涉及专深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西方商业银行都很重视培养和拥有一大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如蜚声国际的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和西蒙兄弟(Salmon Brother)等西方国家投资顾问公司,主要任务是寻求公司并购机会、定价和融资;公司改组和资本结构的改变等,其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成果,因而,必须具备强烈的现代人才观,把高素质人才视为商人银行业的立足之本,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近乎苛求和完满。其专业人才结构包括:
⑴开拓型人才。主要从事收购机会确认、目标企业评估、收购战术策划、交易成本拟定等全面的收购战略研究,促使企业资产重组,社会可支配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企业经营向新方向开拓进取。
⑵分析型人才。主要从事业务组合和市场一般战略分析;作为战略选择的收购分析;不同收购类型的价值创造分析和收购的价值链分析;跨国收购的障碍分析等,从而对收购的目标公司作出审慎分析和评价。
⑶创造性人才。主要从事融资方式创新和并购产品创新,通过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对研究对象提出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的认识。
⑷工程型人才。主要工作是正确运用金融组织、金融工具和金融工艺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公司理财、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应用中融投资服务问题。⑸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各种经济金融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必须具备全面深厚的经济理论素养、哲学素养和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专门人才在金融领域的创造性思维劳动,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四,表外业务风险监管毫不松懈。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积极开拓表外业务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注重该项业务的风险性及其强化管理的重要性。表外业务曾被视为不形成资产负债的安全性业务,但是现在其风险性逐步显露出来。在表外业务创新中涌现出许多新型表外业务,如借款承诺、借款担保、备用信用证、备用信贷安排、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交易,这类业务因收益可观、灵活性强、管制相对宽松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日渐提高。
表外业务虽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但其随时都可转化为真实负债或资产,故同样存在清偿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担保、承诺和金融衍生工具等涉及或有负债、或有资产,以及与利率、汇率相关的或有项目,在表外业务中占据很大比例。这类创新型表外业务出现的本意主要是减少或回避金融风险,但大量的过度投机使之成为新的风险滋生地。其风险的最大特点是潜伏性、杠杆性强,一般不反映在表内,但这些潜在风险因交易量倍增而累积,随时可能转化为现实风险,一旦爆发出来就会给金融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致命打击。
巴林银行倒闭等金融**,为各国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敲响了警钟:防范金融风险不可存在丝毫侥幸和懈怠!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表外业务风险,1988年6 月的《巴塞尔协议》对各种表外资产统一规定了风险转换系数,从而在性质上将表外资产转换成与表内资产一致的资产。西方各国在依据《巴塞尔协议》调整自身资本充足率的同时,亦纷纷提出根据其它性质的风险而作出的资本标准。对表外(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日趋于严密和严格。
第三篇:第七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第七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表外业务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
A 高杠杆作用 B 流动性强 C 透明度高 D 盈利性好
2.备用信用证业务通常涉及到三方当事人。即: A 开证行、客户和持票人 B 开证行、申请人和受益人
C 开证行、客户和受益人 D 银行、客户和受益人
3.表外业务中贸易融通业务主要包括: A 商业信用证 B 银行承兑汇票 C 备用信用证 D 互换交易 4.金融保证业务主要包括:
A 商业信用证 B 备用信用证 C 贷款承诺 D 贷款销售与资产证券化 5.备用信用证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申请人 B 受益人 C 开证人的承诺 D 申请人的保证 6.互换交易主要包括:
A 外汇市场互换 B 资本市场互换 C 货币互换 D 利率互换
7.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互换,一般被称为: A 基础利率互换 B 利率互换 C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D 货币互换
8.这种由不同种或不同期限的基础浮动利率的互换交易,称为: A 息票互换 B 利率互换
C 基础利率互换 D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9.以一种货币的固定利率调换另一种货币的浮动利率的呼唤交易,称为: A 货币利率交叉互换 B 利率互换
C 息票互换 D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10.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相比,其特点主要有:
A 灵活性强 B 透明度低 C 高杠杆作用 D 交易高度集中 11.采用公开喊价成交方式是下列哪种交易方式的显著特征: A 现汇交易 B 远期交易 C 期货交易 D 现货交易
(二)复习思考题:
1.主要名词:表外业务 贷款承诺 贷款出售 票据发行便利 备用信用证 资产证券化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货币利率交叉互换
2.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如何? 3.资产证券化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有什么影响?
4.表外业务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有哪些?
5.从美国奥兰治县破产的案例中来认识表外业务的风险及银行应如何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管理。
6.表外业务的风险有哪些?银行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研究
21.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研究
---写作提示:本题不要写成中间业务。需要搞清楚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区别;要多写现状,多分析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摘要
本论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概念、分类、来源、发展趋 势和特点。然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从品种和数量两个角度 做了相关分析。最后,从理论上预测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紧迫性,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优势和相关的发展瓶颈,从而试图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一些基本发展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分析及建议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表外业务介绍.........................................................................................1.1 表外业务的概念.............................................1.2 表外业务的分类...........................................1.3表外业务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2.1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表外业务的发展.......................................2.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现状.......................................................第三章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综合分析及建议
3.1 我国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3.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优势...........................................................3.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劣势...........................................................3.4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3.5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分阶段发展表外业务的建议.......................................第四章结 论.....................................................................................................参 考 文 献...........................................................................................................致 谢.....................................................................................................................摘 要.......................................................................................................................前 言
第一章 表外业务介绍
1.1 表外业务的概念
所谓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1.2 表外业务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据可考的最早的有固定场所的银行是1157年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BANK OF VENICE)。商业银行的历史是充满了进取和变革的历史,为了适应经济和政策环境的改变,商业银行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增加服务项目。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商业银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的管制;不断加剧的竞争和脱媒;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因此有了巨大的转变,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 Activities)的发展壮大就是转变之一。表外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内部动力,又有外部作用。1978 年2 月,美国西北大学召开了一个关于存款机构资产证券化和表外业务发展与风险的研讨会,会上有的学者将表外业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归结为一个模型:
TRICK + Rational Self-interest = OBSA + Securitization 即 TRICK + 理性的自我利益 = 表外业务发展 + 证券化上式中,TRICK 中的T 代表技术(Technology);R 代表管制(Regulation);I 代表利率风险(Interest);C 代表争取顾客所进行的竞争(Competition forCustomers);K 代表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也就是说,表外业务和证券化是由TRICK 驱动的,是商业银行寻求盈利机会的一种努力。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是微观经济个体,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银行必须确保其金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表外业务就是这“三性”的统一。
1.3 表外业务的分类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仍在蓬勃发展中,新的业务不断产生,原有的业务也在 不断演变,这就给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表外业务的分 类方法有很多,但每一种分类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国际银行业对此尚无 统一的结论,这里主要介绍三种流行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区别,按照是否构 成银行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两类
① 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即狭义的表外业务)② 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Financial Services)
(二)按照是否含有期权,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两类 ① 含有期权的表外业务(Option-like OBS)② 不含有期权的表外业务(No-option OBS)
(三)按照业务性质,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四类 ① 贸易融通业务 ② 金融保证业务 ③ 金融衍生工具业务 ④ 中介服务业务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
2.1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表外业务的发展
2.1.1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1948 年的冬天,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组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解放以后,随着我国银行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些专业银行也相继成立。1951 年农业合作银行成立,1954 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1963 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但后来均被撤消。至1979 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内唯一的银行,基本上承揽了全部金融业务。初步形成中央银行监管下的银行体系是在1979 年至1995 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发展,企业对银行资金需求的增大使我国金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先后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1984 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同时分设中国工商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恢复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完全垄断的局面,初步形成中央银行监管下的专业银行运作体系。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10 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成立,外资银行相继进入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开展业务,此外外资银行也纷纷登陆并与中资银行合作开办中外合资银行。1995 年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我国的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央银行监管下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的现代银行体系。
2.1.2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本上分为各项存款、债券、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货币发行和银行自有资金五大类,其中各项存款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至2000 年第一季度末,各项存款占整个银行资金来源的87%,其次是货币发行及央行的资金来源,再次是自有资金债券和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所占比例较小。资金来源是银行的血液,传统负债业务的创新则成为银行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模式出现由单一的柜面储蓄、企业存款方式转向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中心依靠银行卡、ATM 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先进工具和手段来吸收企业存款。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项目即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各项贷款、黄金占款、外汇占款、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和财政借款等。至2000 年第一季度末,我国银行的各项贷款占整个银行资金运用的85%。银行的资产业务是银行负债及自有资金的运用,这既会给银行带来盈利,也会带来风险。随着银行间金融竞争的加剧,各大银行不断加强资产业务,开辟新的利润渠道。近年来,除了原先的企业贷款,银行不断开展银团贷款、多家银行参与贷款项目、兼并收购等提供贷款、保理贷款、企业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一些新型的企业贷款业务,还大力拓展按揭贷款、助学贷款、汽车贷款等各种形式的个人消费贷款。第三种业务就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仍属分业管理体系,所以近年来,尽管表外业务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业务面不广,服务品种少,收益比例低,无法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
2.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现状
第一,我国现在开展的表外业务大都比较单一,一般是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常用的有以下类型: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保函和信用证。国外流行的票据发行便利、资产证券化、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都没有开展。同时表外业务开展范围局限于少部分外贸企业和国有企业,表外业务规模小效益较差。
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从上到下缺乏主管机构和总体规划,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无章无序,无标准可行,缺乏规范性的管理。在组织结构上商业银行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统一的操作方法。在开展业务的手段上各商业银行不是通过增加业务品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顾客,而是采取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第三,我国中央银行监管重表内,轻表外的情况依然存在。对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规定只散见于一些其他的法规条例中,同时我国对表外业务监管与国际惯例还有较大差距。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我国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如何处理各机构之间的协调,避免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是摆在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章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综合分析及建议
3.1我国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
1、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低存贷款利率,6个月以内的短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7.65%降低为2002年的5.04%;6个月至1年期短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8.64%降低为2002年的5.31%;1年至3年期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9.36%降低为2002年的5.49%。3年至5年期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9.9%降低为2002年的5.58%。银行的低利率降低了银行资金的边际利润,使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获利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去开拓各种非利息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的需要
从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来看,世界前20家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仅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而我国银行业2001年按新的贷款分类法统计,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仍在25%左右,除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外,新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也在急剧攀升。银行业显露和潜在的金融风险已十分突出,再加上缺乏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措施,严重阻碍了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利用表外业务来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的需要
随着银行成本增加,收益下降,单纯的传统业务已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和银行收益的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过大,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过多,人均创利1.19万元,人均费用却达8.58万元。其他商业银行由于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过少,人均创利40多万元,人均费用也高达18万元之多。所以银行必须降低运营成本。如果要在不增加或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多元化、国际化的服务,表外业务因具有低成本和提高资产报酬率之功效,不失为理想之选。
4、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直接以机构投资者身份与经纪商进行股票和债券交易,不再完全依赖商业银行贷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的快速发展,分流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金。为了竞争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表外融资技术,如贷款出售、发行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增加其资金来源。
5、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三个方面,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表内业务,而且也要重视表外业务的发展,抢占适应持续发展要求的空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拓展,是其银行经营国际化、资本证券化、业务表外化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第五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
(2010-10-22 21:28:59)
【摘 要】本文根据国际通行的银行表外业务定义,详细分析了表外业务的特征,并结合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现状总结了其会计处理的难点,进而从宏观的规范、统一表外业务的定义及会计处理原则及微观方面进行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改善表外业务会计处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 表外业务; 会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表外业务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在西方部分发达国家,表外业务创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表内项目收入。自2006年底,随着我国WTO承诺的进一步实现,外资银行逐渐进入,其完善的业务发展系统对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我国大部分银行对此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对表外业务的会计处理更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因此,研究目前银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际上银行表外业务范围确定及特征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为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
根据商业银行在从事这些具体业务时承担的风险责任的不同,巴塞尔委员会将表外业务分成两大类:狭义的表外业务和广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这类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另外一类是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即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这类业务主要包括信托与咨询服务、支付与结算、代理服务、与贷款有关的服务如贷款组织、贷款审批、辛迪加贷款代理等及进出口服务如代理行服务、贸易报单、代理保险业务等。
随着表外业务项目的日益繁荣,其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表外业务的开展使商业银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内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这对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表外业务作成一种全新的业务领域,逐渐成为一个银行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象征和标志,经营表外业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其次,它为防范和转移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者日益受到短期市场不稳定的困扰,传统投资技术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已无能为力,表外业务成为转移上述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因此研究其会计处理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准确、合理、恰当地处理表外业务,首先要了解表外业务的特征。从表外业务的定义以及范围来看,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外业务为客户服务的主要是非资金资源
商业银行从事的许多表外业务,主要是通过运用自身的信誉、机构、设备及人员,利用其非资金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如保函、信用证等,它满足的是顾客的非资金需求,如结算、规避风险等。
(二)表外业务形式多样,操作灵活
与表内业务相比,表外业务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充分体现了银行在业务操作上的灵活性。银行不仅可以提供没有风险的金融中介服务,还能够涉足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不仅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操作,还能够以中间人的身份出现;不仅可以作为无形市场,还可能成为有形市场。这种灵活性,使银行表外业务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各个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相比之下,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虽然也有创新,但在形式上相形见绌,并由于市场的饱和在发展上停滞不前。
(三)表外业务会计处理透明度差,监管程序复杂
国际上对表外业务的记录方式差异比较大,部分表外业务以脚注的形式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而大部分表外业务是不能够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的,这样就造成了监管当局、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人员难以了解银行业务的真实状况,使银行的经营透明度降低。由于时间原因,银行内部人员在对表外业务进行统计分析和风险控制时也存在相当的难度,而外部人员更无法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这就隐含着很大的风险。目前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任何风险都有可能造成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大波动,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提高国际银行业的会计处理和监管力度。
(四)部分表外业务金融杠杆高,盈亏风险大
该种状况主要体现在股票、期货等投机交易类业务上,此类业务占用资金少,成本低,属于“以小博大”、高收益、高风险的杠杆性金融业务,受交易者预测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当两者一致时,可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反之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亏损。例如,进行期货交易通常只须缴纳较低的保证金,就可以操纵金额巨大的合约,盈亏都很可观,如果银行管理层对此监控不力或存在投机心理,后果将非常严重。
三、表外业务在会计处理上的特殊性及难点分析
(一)缺乏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和行业规定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界对银行表外业务的认识不足,加之表外业务具有形式多种多样、自由度较大、透明度较差、交易高度集中、高杠杆作用等特点,许多表外业务金额巨大,却不受资产规模限制,无须提高资本数额。表外业务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表外业务隐含极大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风险,可能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方法必须能够对隐含风险予以充分反映和揭示,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在关注其盈利性的同时,及时了解、防范和规避表外业务风险。表外业务会计处理的规范最根本的要求是通过规范的会计处理,对主要的业务事项进行真实、完整、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及时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和进行管理有关的透明、可靠、可比的信息资料,揭示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促进表外业务的发展。制定表外业务会计处理规范,必须充分考虑核算方法的可行性,以真正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作用,同时,还要借鉴巴塞尔协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会计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有关条款和框架来制定准则及规范。
(二)表外业务的具体内容和处理方法模糊不清
目前,在我国银行业界,很多银行将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混为一谈,中国人民银行定义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并将中间业务分为九类: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显然,中间业务包含着表外业务。由于表外业务基本范畴没有明确界定,缺乏规范和引导,在管理与核算上对两者等同处理,使表外业务的核算对象模糊不清,未能真正体现表外业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严重地影响了表外业务的发展。
表外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它在发生时虽未能引起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的变化,但它是银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引起未来资产负债的变化,给银行未来带来收入或损失。因此,把表外业务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全面地反映表外业务的发生过程,这才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才能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全貌。
四、改进银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明确表外业务的定义及会计处理原则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表外核算应只反映或有事项,亦即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狭义表外业务范围。由于表外核算只反映或有事项,因此,其会计要素也可划分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或有权益、或有收入、或有支出、或有利润六大类。或有资产反映银行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跟单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保函、贷款承诺、证券化资产、利率掉期、金融期货等;或有负债反映银行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的或不能可靠计量的义务,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应付信用证款项、应付银行承兑汇票款项、应付保函款项、应付贷款承诺款项、应付证券化资产款项、应付利率掉期款项、应付金融期货款项等;或有权益反映由于银行或有事项的客观存在所形成的潜在的或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如未收权益等;或有收入反映银行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形成的潜在的或无法准确计量的收入,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未收利息收入等;或有支出反映银行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形成的潜在的或无法准确计量的支出,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提取的或有风险准备金等;或有利润反映银行或有收入与或有支出轧抵后的未实现的利润,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1.表外科目复式记账
这主要适用于衍生金融工具表外业务,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建立在对基础金融工具或基础金融变量的未来预测和期望的基础上,以合约形式确定的对金融变量的未来预测而作出的一种交易。其特点是以衍生金融工具为基础进行交易,整个交易过程体现为两个环节,即交易合约的确立和合约的交割。与传统业务相比,此类业务具有交易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高度风险性。对于此类业务的会计处理,采取在合约确立时使用表外科目进行复式记账核算,在合约交割时,再根据实际交割情况,由表外科目转入表内科目核算。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高风险的银行业务,必须符合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要求,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各方的需要。若在交易合约确立时,就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信息反映,能切实体现会计信息及时性的原则。衍生金融工具如果在交易合约确立时就纳入表内科目进行核算,不符合会计核算应按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及经济现实进行的要求;如果采用国际通行做法,以接近于真实的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必须先解决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立问题,即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建有科学规范、公信力强的认定方式和程序,而我国目前难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而且衍生金融工具既具有投资性,也具有投机性,潜在的收益和风险都远远超过其历史成本代表的内涵。将其纳入表外科目核算,可以将难以准确反映的交易标的物的价值变化及风险状况,在会计处理时予以淡化处理,重点突出对交易内容和合约确立时的业务状态的反映。
2.表外科目单式记账
这主要适用于或有负债类表外业务,这类业务发生时,银行不会出现任何的资金运动,没有产生现金流入流出,只是承担了一种或有负债义务,这种负债不能确定承办的业务到期时是否确要承担,承担多少,因此,它不具备纳入表内科目核算的条件。但这类业务对银行未来的资产负债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在发生时,我们在反映它为银行创造经营收入的同时,对其业务内容及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也应给予充分反映。现实中一般采用单式记账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在具体会计处理方面,可按业务种类设置表外科目,当业务发生时,借记相应科目,履约期满解除合约,由或有负债变为实际承担的债务时,贷记该相应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该科目仍在期内的表外业务,会计信息反映方面,在试算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予以充分披露。
【参考文献】
[1] 汪渝.试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J].经济问题,2001(9):38-41.[2] 赵岩.美国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财务分析模式[J].国际金融,1999(4):40-42.[3] 沈沛龙,任若恩.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的比较研究[J].经济科学,2002(3):32-41.[4] 王晓枫.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研究[J].金融会计,2002(4):15-17.[5] 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中的市场约束[J].财经问题研究,2003(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