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大全]
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标 题 发文字号 01151201X/2015-0006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信息分类 宏观经济运行 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
内政发〔2015〕62号
成文日期
2015-06-0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
内政发〔2015〕6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及时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受市场需求不足及结构性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促进中央和自治区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活市场、释放动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稳定企业生产经营
(一)进一步减轻企业用电成本。继续执行原定于今年6月份到期的电力多边交易财政补贴政策,延长到2015年底。进一步扩大东部盟市大用户直供电规模,由去年30亿度提高到50亿度以上。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政策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56号)规定标准,减收企业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
(二)支持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盟市要立即对此类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逐户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一是对产品有市场,但是环保、安全不达标的停产整顿企业,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帮助整改,达标验收后立即恢复生产。二是允许停产半停产企业和经营困难企业缓缴半年的社会保险费,特殊情况需缓缴半年以上的,由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是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研究“一企一策”的特殊解困政策。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对全区停产半停产的重点企业列出名单,逐户提出对策。
(三)逐级建立统一的企业风险化解救助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金融扶持、市场运作、产融结合”的原则,列出重点帮扶企业名单,协调各方对困难企业特别是税收贡献大、就业人员多、辐射带动强的企业进行帮扶救助。
(四)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协调各金融机构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采取转贷、续贷、缓收贷款利息、延长贷款偿还期限、重新签订贷款合同、停息挂贷等措施,保护企业有效生产能力,坚决防止简单的压贷、停贷或强行收回贷款。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0号)精神。二是支持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协力发展基金(100亿元以上),用于提前垫付企业新建项目的未到财政资金和贷款。三是支持由行业协会牵头、企业出资、市场化运作,设立转续贷(过桥贷款)基金。四是利用部分财政间歇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125亿元)和部分社保结余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7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定向帮助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五)继续兑现原有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要求,暂停执行《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规定的各项清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已承诺优惠政策继续实施。
(六)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权益保护规定》,预防和制止损害企业权益的行为,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七)整合重组煤炭转化企业和生产企业。研究制定支持煤炭转化企业与煤炭生产企业重组、脱困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矛盾,提高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二、打通融资渠道
(八)组建两个融资平台。一是在现有财信集团、日信集团和拟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础上,组建自治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作为自治区综合融资平台。二是加快组建自治区水务投资公司。
(九)设立三支基金。在整合各类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自治区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资本金25亿元,总规模100亿元)、服务业发展基金(资本金5亿元,总规模2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资本金5亿元,总规模20亿元)。
(十)加快推广PPP合作模式。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第25号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协调推进小组,尽快建立合作项目库,自治区直接抓好5个重点示范项目,每个盟市推出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
(十一)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4〕54号),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企业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项目遴选、储备、辅导、对接以及财政奖补等各项工作机制,尽快研究、优选、推动一批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十二)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支持。借鉴铁路发展基金模式,探索联合中央有关单位设立子基金。争取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轻债务负担。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创设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工具,争取给予我区更多支持。
(十三)推进“双向挂职”。继续选派部分旗县副职到自治区金融机构挂职,提高基层干部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能力。
三、稳定投资增长
(十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在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自治区党委常委和政府副主席)包联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东北振兴29个和列入今年自治区重大项目实施计划53个尚未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属国家审批权限的,由自治区省级领导负责专项推进;属自治区和盟市审批权限的,分别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盟市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集中联审。
(十五)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摸排国家已出“路条”项目,对前期工作进度缓慢、迟迟不能开工的,要查明原因;对用水、环保指标未落实的,由当地政府限期协调解决;对没有投资能力的,要尽快变更业主;对当地政府推动不力的,要予以问责。
(十六)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5〕56号)精神,主动跟进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对已开工停建项目,因资金困难造成的,当地政府要协调解决融资问题;因市场预期不好造成的,要调整投资方向或推动企业重组,推动项目建设,尽快启动。
四、培育新的增长点
(十七)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制定出台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规划、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霍乌哈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加快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间互补协同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平台,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八)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对旅游、金融、养老、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要逐一研究,逐一制定行动方案,专项推进。加大服务业政策落实力度,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等一系列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落实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
(十九)深入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具体配套落实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落实。
(二十)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内政发〔2015〕46号)规定。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基金,落实创业补贴,提高大学生担保贷款额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推进简政放权
(二十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6月底前完成各盟市、旗县(市、区)行政权力清单的梳理和公布工作;下半年自治区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年内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对行政许可流程进行优化再造;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4〕47号),加快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十二)简化前置审批条件。制定并公开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及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大幅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并公开审批时限。选取部分旗县和工业园区,开展项目“先建后验”改革试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方案。
(二十三)深入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越权设立的,一律取消;凡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一律停止执行。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收费一律取消。超过服务成本的收费和有较大结余的基金,一律降低征收标准。实行收费项目目录清单管理,6月底前修订并公布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
(二十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国务院要求,自治区成立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动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决策部署,各专题组和功能组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力推动,务求实效。各盟市、旗县(市、区)要参照建立推进机制,主动作为,做好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工作,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十五)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金融支持。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十六)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信心。落实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3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5〕58号)要求,促进房地产用地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采取临时性促进商品房销售的措施,允许以保障性住房资金补贴购买存量商品房,增加保障性住房,消化存量商品房。
(二十七)加强督查落实。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2015〕58号文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着力解决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全面掌握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精神,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主动作为。属于本职范围内的,要全面梳理、对号入座、抓紧落实;需要制定配套措施的,近期抓紧出台。自治区对主动作为、贯彻落实有力的地区和部门,将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愿作为、没有担当的地区和部门,要追责问责,积极营造抓发展、谋发展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本意见六个方面、二十七条措施的落实情况将适时进行督查。
2015年6月4日
第二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
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落实情况
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情况
根据市住房保障领导组安排,我县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为800套,其中:经济适用房300套,廉租住房200套,公共租赁住房100套,城市棚户改造200套。
根据规划,住建局选址东村镇西村,滨河南路新职业中学南建设保障性住房小区。2013年已编制完成保障房小区修建行详细规划,并在规划小区内建设2012年、2013年保障房建设任务。2014年新建任务已办理选址意见书,开始编制上报可研、办理环评等手续,土地手续已于2013年由县国土局上报,尚在审批中。2014年新建保障房任务计划6月初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主体施工,完成投资1.3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情况
2014目标任务下达后,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按照一把手总负责,工程负责人直接负责的要求,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负责2014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确保我局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目前的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城南热源厂工程
北京志恒立凯投资公司筹资建设城南热源厂工程,总投资1.2亿元,新建2×58MW锅炉及配套设施,今年5月底已完成了工程环评;工程选址;工程可研;能评报告。土地手续正在完善当中;土地手续完成后,将进行工程的立项。计划2014年投资1亿元,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的3600万元,现正在建设锅炉房基础及烟筒工程,计划年底建成投用。
2、天然气工程建设项目
总投资3000万元的岚县-—太原输气管道工程,该工程已投资2135.52万元。目前已经办理了临时占地手续,开工建设,正在办理工程立项、环评等手续。目前两个施工队施工均比较正常,已完成测量15.01公里,扫线15.01公里,布管9.3公里,焊接6.46公里,防腐2.3公里,开挖、下沟均为1.5公里,回填0.3公里。
国新能源岚县CNG/LNG加气站项目投资3000万元,加气规模50000立方米 /日。该工程现在正协调落实项目选址事宜,以保障该项目工程更加顺利的推进,手续方面等待县发改局报吕梁市发改委后批复。
3、城区供水改造工程
县城供水管网及水表出户改造工程投资1500万元,铺设管网5600米,安装水表1800。工程已完成工程立项、设计、招标,规划等手续,2014年5月25日县城供水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工程正在新建路东延段铺设自来水管网,10月底前建成投用。
4、生态园林建设工作情况
今年园林绿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对向阳西路行道树进行更换,栽植白蜡120株(道路树种更换)。对滨河公园绿化带植物进行改造,栽植花灌木、绿带整形2500米(公园绿带建设)。对民觉路全段、向阳路全段、北盛街进行道路绿带隔离10000米,绿色钢丝网(道路绿化带隔离)。对人民广场、裕丰湿地公园、滨河公园绿带、草地、块状景观进行塑钢隔离栏隔离8000米,白色锥形塑钢隔离栏(公园广场绿化带隔离)。
我县目前在建的公园有懿荷公园和宜德湿地公园两处。其中懿荷公园总投资7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70亩,2013年4月11日正式开工,目前完成土方25万方,完成主入口广场硬化、景观灯柱、门球场(2个)、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城市规划馆、音乐喷泉、文化墙(9块)、文化雕塑、汉白玉凤柱(8根)、长廊3处、景亭4个等硬件设施建设,栽植大树6000余株、绿化树木达59种,绿化率达77%,目前完成投资约6600余万元,今年3月复工,正在栽植花灌木。目前已栽植1.3万㎡,完成投资65万元。计划在年底全面竣工。
5、污水和垃圾处理实施情况
我县污水处理工作由县环保局负责实施。
垃圾处理工作由环卫局负责。2014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垃圾桶1000个,果皮箱59个,日清运垃圾65吨,每天有451人上街清扫,清扫保洁时间每天达15小时。2014计划投入资金880万元。
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情况情况
岚河北路综合管沟于2013年开工建设,当年完成了路基基础处理40万m3,路基土方200万m3,综合管沟长6350m,雨水管11800m,污水管6000m,桥梁下部结构初步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目前正在安装桥板和路面工程备料,已完成桥板吊装43块,备砂砾3.8万m3,完成投资230万元,今年10月底可竣工通车。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000万元,其中路面5600万元,桥梁830万元,其它570万元。
二、存在问题
1、保障房小区基础设施落后,供电、供水、供暖设施尚未开工,道路建设滞后。土地审批未全部落实,小区占地(包括道路)229亩,只批回69亩。2014年建设任务急需与占地农民协调占地补偿事宜。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困难,工作迟滞。
3、工程实施过程中手续办理和土地征占方面有困难。
三、工作推进计划
1、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工程用地。我局将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加快土地征用工作,落实补偿事宜。
2、积极开工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在地块落实的基础上,加快工程招投标工作,确保及时开工,按时建设完成。
3、加强监督管理,严把安全质量。由局分管领导和工程质量安全职能科室负责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指标,确保施工安全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岚县住建局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二日
第三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 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自查报告
下陆环保分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6号)和《黄石市审计局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的通知》(黄审财通【2014】46号)的要求,我分局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黄石市“五小”企业关闭、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办函[2013]104号)文件要求,结合市政府和签订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内容,下陆区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开展“五小”企业关闭和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作。现全区24家“五小”企业已全部关闭到位;30家重点污染源单位已经整治到位27家,各单位已经按照各自整治方案安装污水处理设施4套,污水在线监控装臵3套,应急或循环水池8座,烟粉尘治理设施8套,噪声治理设施1套,规范建设厂区物料储存库5座,实施雨污分流企业7家,基本确定关闭或搬迁企业9家,共投入资金近2800万元。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水污染防治计划。组织开展磁湖、大冶湖重点流域污染隐患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磁湖、大冶湖的基本情况,全面排查重点流域的环境安全隐患,彻底查清影响水质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等。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和风险源名录。坚决关闭取缔重点流域内所有直接向两湖排污口的排污口和与保护重点流域环境无关的违规新建建设项目,坚决消除影响重点水域水质安全的环境污染和隐患等。
2.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十二五”期间,下陆区对八个村进行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修建和整治村庄道路、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推动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积极开展和推广土壤污染防治工程。以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水和粪便为主,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以上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环境意识得到提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生态行为得到强化,形成公众参与机制。目前,八个村庄的整治正在进行。
3.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进展情况。目前,下陆区已完成“五小”企业关闭2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完成整治27家,正在整改3家。
4.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情况。我分局在审批项目时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验收的规定;在新、扩、改建项目时,坚持环保设施配套,采用物耗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并有可行治理方案的清洁工艺;在服务企业、发展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积极推进污染的集中控制,提高治理投资效益和污染防治能力;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出现新的污染;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减少向环境排污;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产品和项目时,要注意引进高、新、尖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今年我区关闭“五小”企业24家,将30家企业纳入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环保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粉尘、污水等问题。但是部分企业法人以效益不好、资金短缺为借口,迟迟不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将环保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当作额外经济负担,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个别涉水企业由于法人存在侥幸心理,规避环境监管,追逐利益最大化,使得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不标达。
(二)执法环境不理想。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性不相适应。我区对于企业违法一般处以1到5万元经济处罚,相对企业因环境违法所得利益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应有震慑作用,难以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有的环境标准尚未制定,有的虽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机制,导致一些愿意参加的群众不能全面参与环境执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质量。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治理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仪器设备严重滞后于形势需要,造成很多污染程度、种类、数据无法确定,以致环境执法难度加大。目前我区无监测站,不能及时获取断面监测、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污染状况信息,错失了及时有效处臵时效;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区乃至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不易把握,信息不灵;全区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打算
根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内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分局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克服困难,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适应现代开放型、法制型经济基础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序、合法地进行。下陆区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业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司法保障和行政执法,发挥好环境保护法庭的作用,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环境监督有章可循,使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得到及时、公开、公正、严厉的惩处,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性宣传,及时报道和表扬环境保护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为环保工作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充分运用税收、信贷、折旧等经济手段,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订、完善并落实各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要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吸引高水平的环保技术咨询、中介和投资公司进区,提供社会专业的环保服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增加环保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
2014年9月22日
第四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按照国家和我省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医改工作继续统筹推进医疗保障、项目建设、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大病保险、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持续深入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情况。
(一)增加合理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力度
2012年到2014年,**市有6家卫生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13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00万元、省级配套58.5万元。除常平卫生院外,其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就诊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正在建设的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建筑面积53700平方米,设计床位800张。2014年7月23日完成招标工作,中标价2.37亿元,工期二年,已于10月16日开工建设。目前,基础工程,挖基坑已经结束,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地方财政配套、贷款、融资等渠道,投资3000万元对原**市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改造后,于2015年3月份进行了整体搬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
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我们将资金采取封闭运行的模式,工程款根据工程进度按程序进行拨付,由施工单位和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经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三家按工程投资额度确认后批准拨付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直接到达施工单位账户,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经国家、省、市多次对我市卫生项目的检查、指导,都对我市的卫生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二)深入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一是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巩固扩大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个人缴费标准达到120元。调整完善2015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的统筹补偿政策,适当提高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严格控制目录外和自付费用占比,进一步缩小政策报销比和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二是健全大病保障制度。继续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着力解决好参合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自2015年5月20日起,大病保险起付线、封顶线、保障范围不变,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三是深入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在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按新农合病种付费、单病种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其中,单病种分组付方式改革,原则上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病种数不少于20种,县级综合医院不少于60种,县、乡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低于50%的住院病种。
认真落实35种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和25种常见病定额补偿政策。四是推动建立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新农合报销政策调节作用,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差距,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结合实际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病种范围,积极建立以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重大疾病参合患者受益水平,更好地保证我市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运行,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在前期全市筹资期间,大力宣传大病保险工作,全市参合群众都参加了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补偿工作开始后,新农合一方面积极为平安公司协调办公场所,一方面做大病保险好筛选和补偿人员通知工作。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大病保险,2015年5月20日起适当提高标准,5月20日前已享受大病保险补偿的参合患者,按上述规定重新核算补偿金额,截止目前以补偿400余人,补偿金额达300万元。
(四)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问题,我们采取四项措施保障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一是保障常用低价基本药物供应。取消对列入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允许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保障合理利
润,增强配送积极性。对原来在集中采购目录内采购不到的药品,可以通过替换厂家、替换规格等方式进行网上采购,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二是落实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配备。根据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2014年12月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药学相关专家从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中遴选50种常用的、可纳入新农合医疗报销范围内的非基本药物,逐级上报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备案。待审核通过后,基层医疗机构将增加80种非基本药物供临床使用。三是加强基层药品采购配送监管。督促配送企业按照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及时配送,尤其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对于配送到位率低的,通过约谈、通报批评等形式限期纠正。对需求量小的药物及急救药品,提前与配送企业沟通,以确保临床需求。四是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培训。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优先使用低价药品的意识;加强对群众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营造良好的合理用药社会氛围。
(五)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开展16个一体化村卫生室标准化项目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组织乡镇卫生院30名技术骨干参加省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专业技术培训,举办两期共669名乡村医生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等业务培训。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时顺利完成市二院整体搬入人民医院老院工作。市二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从201
5年2月25日起至3月9日,用13天的时间,提前完成医院搬迁工作,方便了群众就诊。搬迁之后的3—4月份,门诊、住院人次分别达24561人次和1592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7%和28.7%。搬迁后的医院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为改善,服务大为提升,就诊更为便捷。
(六)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动市医院、中医院、市二院、妇幼保健院等四家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完善药品及高值耗材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管理、提升保障水平、建立有序就医格局、强化服务监管等方面的重点改革。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医疗联合体,积极与焦作二院联系,加快推进二院与**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行探索。继续开展市直医疗单位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市级四家公立院医院与六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派驻医师10名,举办业务培训讲座5场,开展义诊11次,城乡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次。
(七)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一是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每人300元的补助。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2067名,补助资金63万元。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项目。为农村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补服叶酸415人,发放叶酸1123瓶,叶酸服用随访率达到100%,新生儿缺陷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二是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今年4月份起,继续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开展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慢性病人免费体检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常规体检、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十余项,体检结果将作为对此类人群正规用药、饮食方面、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依据,对有效降低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预计,我市今年共有62000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受益。三是持续推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2012年4月份以来在全部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先住院后结算的新的诊疗服务模式,共有7万余人次享受,占入院人次的70%以上,回访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9%。
第五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展望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经济面临考验的一年。2008年12月8日~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5项重点任务: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3.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5.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本刊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为读者梳理出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
保增长:首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解读】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GDP增速从当年一季度的10.6%下行至三季度的9.0%,工业增速当年11月回落到5.4%,且预计经济减速还要持续,2009年上半年经济会更困难。而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直接关系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就业等问题。
为此,保增长便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推出扩大内需“国十条”、安排4万亿元投资;从连续多次降息到部署金融“国九条”;从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到“家电下乡”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等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指出,尽管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我国经济到2009年下半年会有企稳、复苏的迹象。
扩内需:根本途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解读】经济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我国的出口,能力已明显减弱。2008年11月的出口额,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利用外资金额大幅下滑。面对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的现状,2009年我国经济必须在内需上做足文章。扩大内需包括拉动投资和消费两大块。刺激消费,便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注点之一。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是2009年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调结构:主攻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解读】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制造业实力和规模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增长方式粗放等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2009年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其着力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四是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地区结构。
促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
【解读】发展需要活力,活力来自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09年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的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并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一系列改革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惠民生: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读】对于如何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等。其中,促进就业成了2009年的最大民生考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要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这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实施,将使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大力度改善民生,这一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注重民生,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扎实一步”,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