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合自查汇报
新农合自查汇报
新农合自查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业行为,提高补偿效益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日常工作,切实把这项解决农民“病有所医”“因病致贫”和“有病贵”“看病难”的重大举措和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要抓紧抓实抓好全力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村健康稳固持续发展,根据 年责任目标要求 村新农合自查工作情况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严格执行新农合的药品目录合理规范用药。
2.参合农民就诊时确认身份后,使用新农合专用处方并认真填写《新农合
医疗证》和门诊登记,严格控制开大处方,不超标收费,在补偿账本上亲自签字及按手印,以防冒领资金。
3.在药品上严禁假药,过期药品及劣质药品,药品必须经过正规渠道进取。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公示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农合医疗制度,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把新农合每月补偿公示工作做好,并做好门诊登记。
二.存在的问题
有的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对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还有极少部分人没有参与进来,我们今后要在这方面一定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参加的农民继续参加农合,未参加的应积极参与进来。http://
三.未来工作计划
1.在以后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审处方报销费用。
2.加强本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病人的处方和减免情况进行入户核实力度。
3.加强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业务知识加大宣传力度。
4.加强二次补偿宣传使参合群众进一步了解农合对人群众的益处。
通过自查自纠的工作,看到在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正,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工作的督察力度,审核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安全,促进我村新农合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新农合自查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通知,结合我院实际,对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1、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由相关人员组成的新农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新农合工作的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制度上确保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其次,按照上级的要求,针对本院工作实际,查找差距,积极调整。积极配合新农合部门对不符合规定的治疗项目及对药品使用情况的相关要求,绝不越雷池一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恶意套取新农合基金违规现象的发生。从其它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推动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2、加大了宣传力度,对新农合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上墙公示,让广大人民群众明明白白地消费,放放心心医疗。新农合住院补偿人员及补偿费用及时公示上墙,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规范医疗行为,诊疗过程中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无私收费、乱收费、无乱延长住院天数,无收治不符合住院病人和无制造假病历现象。
4、医院财务管理实行收支分离,做到管账不管钱,管钱不管帐,互相监督。乡医垫付补偿款及时发放,报表及时、准确、真实、可靠,无弄虚作假现象,无违规套取新农合资金现象。
存在问题: 虽然我院严格按照新农合管理规定开展工作,但通过自查自纠工作发现我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①住院病人病历有个别药品与电脑收费清单不符。②次均住院费用偏高。③个别病历的病人信息,自费药品知情同意书等签字不够完善。
同时,对我乡辖区内新农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抽查,发现大部分诊所存在门诊登记不全,门诊补偿患者未及时签字,处方比较单一现象。
整改措施: 对在这次自查自纠工作中查出的不足,要求我院及时召开全院职工大会,落实措施加以整改,落实专人管理。要求经治医生收治病人后首先要完 善自费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及病人信息等相关文书签字,及时完成病历书写,降低住院病人住院费用。加强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促使乡医规范化报销。各职能科室要严格按照新农合管理规定开展诊疗活动。今后我院还将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执行新农合的管理规定,继续实行网络化管理,做到数据准,报销及时,更好的为广大参合患者服务。
2014年12月7日
第三篇:新农合汇报
卫生院新农合运行情况
2013年全镇农业人口43711人,参合人数43703人,参合率99.9%。全年共有33950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助资金263.5万元,其中住院大额补助人次为1094人次,补助金额122.44万元,村级家庭账户补助20480人次,补助金额81.29万元,村级门诊统筹补助12887人次,补助金额46.58万元。乡级家庭账户补助2395人次,补助金额10.49万元,乡级门诊统筹补助1133人,补助金额2.7万元。
2014年全镇农业人口44371人,参合人数44364人,参合率99.98%。元月至六月全镇共有20486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助资金163.61万元,其中住院大额补助853人次,补助金额103.02万元,村级家庭账户补助14597人次,补助金额42.28万元,村级门诊统筹补助2947人次,补助金额5.05万元。乡级家庭账户补助2799人次,补助金额11.59万元,乡级门诊统筹补助759人次,补助金额1.67万元。
第四篇:新农合汇报材料
新农合汇报材料
我院2008年被喀什市卫生局批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以来,在市委政府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学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业务知识,虚心请教、积极配合,使我院的新农合医疗抓向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政策宣传方面
首先我们在认真的贯彻上级部门颁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定的同时,定期组织全院工作人员学习新农合政策法规及国家、自治区下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目录”,使有关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医疗政策规定的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办服务质量,在医院设置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栏”、“医疗咨询投诉台”和“医疗结算专用窗口”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积极做好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和服务工作。
二、医疗管理方面
自我院被批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以来,医院首先成立了农合管理办公室,并指定一名院领导具体分管负责、设置了合管办和监督小组成员,指定医疗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医疗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和解决医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教,派人员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强化医院内部的医疗专业管理、积极配合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认真总结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我院医疗服务工作。
三、医疗服务管理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维护参保职工利益方便参保患者就医的同时,严格按照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规定和许可证核定的诊疗项目诊疗,切实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在确保参保患者身份和证件识别无误的前提下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对符合住院参保患者严格按照住院标准、不随意扩大检查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项目,认真做到临床用药检查诊疗与病程记录门诊病历相符对符合出院条件的患者及时办理出院手续,一年来由于我们注重加强内部的医疗管理从未发生一起参保人员的投诉案件。
四、医疗费用管理
能够严格按照物价部门颁布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公开药品。诊疗、服务价格,认真接受上级和参保患者的监督在诊疗的过程中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及时准确向参保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清单,对参保人员就医“三个目录”以外的药品和诊疗费用占医药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10%使用目录外药品的金额应控制在药品总费用的10%以内,坚决杜绝将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金支付的检查、治疗项目及费用计入参合人员费用之内。
五、药品管理方面
我院始终注重严把进药质量关,由院长亲自主管此项工作,做到药品和一次性医疗耗材必须从“三证”齐全的正规销售和生产厂家购进确保药品质量,验收、购进药品,一次性耗材严格验收核对全部合格后逐项填写验收记录,采购保管人员双方签字后方可入库。
对参保患者用药尽量选择符合GMP标准,疗效相同,价格低廉的品种,让每位患者都能看好病,看的起病。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病历书写不规范、药品摆放、服务等有待整改和解决,因此我们决心在今年的工作中下功夫。花力气并且认真学习医疗政策和业务知识,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加大培训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为喀什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喀什同和医院
2012年5月20日
第五篇:新农合汇报材料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就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我乡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旅游相结合的多民族乡,全乡行政面积2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0亩,总人口4108人,由汉、哈萨克、维吾尔、回、东乡等5个民族组成。乡辖5个行政村,1个乡卫生院、3个村卫生所
。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3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96元。
我乡在推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互助共济、稳步发展”的目标,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视、干部支持、群众配合”的良好局面。
一、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点,深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对于我乡农牧民来说是新生事物,工作之处,部分农牧民的参与意识不强。我乡围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重点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的、意义和基础知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动作、大做法。通过做到“三个讲透”,让群众知道好处,让农牧民掌握政策,让群众解除疑虑,从而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接受程度和认知度,扭转了一些农牧民怕吃亏的想法,教育、引导农牧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来。
针对我乡农牧民居住较分散的特点,乡党委、政府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在宣传方法上,根据本地实际,用汉、哈两种语言进行宣传,并且让农牧民群众亲身参与其中展开宣传。
1、媒体宣传。在宣传期间,各村利用广播宣传合作医疗有关材料,并采取滚动播音的方式,不间断的宣传。
2、阵地宣传。一是开通咨询电话;二是制作板面10余块在各村展览;三是在各村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张贴标语达百余条。
3、流动宣传。各村共出动车辆进行流动宣传,宣传时间达到了80多小时。
4、入户宣传。一是发放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宣传资料近千余份。二是制作近千份宣传名片,发放到全乡农牧民的手中;三是同农牧民群众面对面地进行宣传教育,详细讲解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目的意义和义务、参合条件、补偿、办法、报销比例,资金管理与监督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率达到了100%,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的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齐抓共管,加大督促指导工作力度。
乡党委、政府把新型工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集中全乡力量,上下齐心,分工协作,共同攻难克坚。首先成立了***乡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乡长托海任组长,办公室设在乡全管办。同时成立了***乡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乡纪检书记李萍任组长,成员由各村村民代表组成。
为了统一全乡上下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我乡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责任制度和督促制度,明确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合作医疗工作组组长为直接责任人,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工作实绩与考核奖金挂钩,做到职责上肩,责任到人。在方式上以村为单位,成立了5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担任组长,采取一周一汇报的制度,制定进度表,严格督促各村进度和实施情况。同时,发动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将任务包干到人,以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层层分解任务。切实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政策宣传员和工作联络员的作用,在集中攻坚阶段,每个农村工作指导员驻到各村,夜以继日上门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工作的诚心感化人,从而使参保面不断扩大,保证了高参保率的实现。
(三)全程代办,保证医疗费用顺利报销
针对我乡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医药费补偿过程手续烦琐的问题,我乡积极推行医药费报销全程代办制度。
1、落实人员。落实专人在乡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医药费报销工作,认真仔细地审核、复核,确保每一笔资金报销准确无误。
2、加强培训。乡合管办对代办员专门进行了的培训,规范办理报销的有关手续,促使村代办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3、规范程序。在各村建立全程代办员,由村派大学生兼任,统一制作了“办理单”,由乡合管办负责统一向市合管办申办,确保了参保农户的资料无一遗漏。半年来,乡合管办共为421人代办了合作医疗相关事务,通过全程代办省去了参保农户因环境不熟,或资料不全而带来的麻烦,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效率。
二、取得的成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我乡应参合人数3200人,实参合人数达2901人,参合率达90%。其中,有56名残疾人、61名特困
户、由市残联、民政局为其代交参合金。乡合管办每月到乡卫生院审核一次合作医疗补偿情况和补偿金额。截至今年7月底,全乡总补偿人次1695人,总补偿金额达到了7376.78元,人均补偿4.35元。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开展难度大,需要乡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配强配好工作
机构,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职责上肩、落实到人,要形成工作的合力。
(二)宣传引导是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关键在于解决农牧民的参保意识,只有农牧民的思想通了,工作才能主动。只有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农牧民参保的自觉性。
(三)提供优质服务是保障。农牧民参加合作医疗最担心的就是“文件上一个样,实行起来变了样”,最怕的就是手续麻烦,一次两次跑回头路。为此,实行全程代办就显得相当重要,只有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为农牧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持久。
各位领导,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农牧民却住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便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不断把***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