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青少年管理帮教方案
洛综治[2015]5号
洛市镇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
“护航工程”工作方案
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党支部:
洛市镇为积极响应市政法委相关文件精神,为更进一步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教,结合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特制定如下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因重点青少年群体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处于改革深水期、矛盾多发期、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做好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稳妥做好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努力消除重点青少年引发的社会问题,推动全镇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工作重点
重点做好以下六类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1、闲散青少年;
2、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3、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
4、农村留守儿童;
5、服刑在教青少年;
6、流浪乞讨青少年。
三、工作目标
通过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实现“三下降四提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
“三下降”:重点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下降;重点青少年辍学率下降;侵害重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案件数量下降;
“四提高”:重点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数提高;重点青少年援助及就业安置率提高;重点青少年融入社会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重点青少年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提高。
四、工作原则
1、统筹协调,源头治理。由综治牵头,统筹政府、家庭、社会三方面关系,引导形成积极有效参与重点青少年管理服务的工作合力,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和消除重点青少年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
2、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群众对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是否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和广为关注的与重点青少年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3、因人制宜,分类帮教。
4、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等手段,妥善解决重点青少年引发的社会问题。
五、组织领导及工作举措
1、搭建平台。建立“一办一站两校五家“的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平台。
“一办”即:成立镇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综治办,由镇纪委书记、综治办主任熊洋庭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协调、指导、督促镇有关部门创新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举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员单位有:综治办、法庭、河东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卫生院、中心小学、中学、团委、妇联。
“一站”即:在各(居)、企事业单位建立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站,由村(居、单位)党委书记担任站长,主要负责边辖区内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两校”即: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村(居、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统一食宿,针对留守儿童特点进行专门化教育管理,同时在全镇中小学校建立亲情工作室,负责对本校留守学生的关爱管理。在镇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工读班,实行一校两制,对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进行集中管理。
“五家”即:“温暖之家”、“阳光之家”、爱心之家“、亲情之家”、“导航之家”。
2、强化举措。
(1)进一步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法制进校活动。在全镇中小学配备一名法制副校长,每月开展一次法治讲座、组织一次模拟法庭、召开一次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互动活动。
(2)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加大生活支助力度;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加大心理扶助力度。
(3)进一步加大挽救力度。对未成年人刑释解教人员,依托“扬帆工程”,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确保100%就业。
3、建立机制。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综治办牵头,定期组织法庭、河东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卫生院、中心小学、中学、团委、妇联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工作的疑难问题,探索适合我镇实际的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新路径,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经验。(2)建立定期排查动态登记机制。河东检察室、司法所、民政所、教育等部门要每月进行一次排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积极探索建立重点青少年教育帮教帮扶信息系统,建立重点青少年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3)建立结对帮助扶机制。对已排查出的六类重点青少年,要建立民警、村组干部、家长等“多帮一”的帮扶工作小组,实行一帮到底,根据个体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做好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是我镇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各村(居、单位)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将工作措施、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到实处。
2、把握进度,快速推进。各村(居、单位)在1月15日前要对六类重点青少年进行再次排查摸底,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增强工作针对性;1月30日前要成立相关组织,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相关人员,制定工作方案;,不断探索,努力挖掘和推出典型;12月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总结提高形成特色。
3、强化保障,形成合力。按照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时按质推进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提升重点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整体合力。
4、考评督导,力求成效。此工作作为全镇社会管理创新重要内容,列入考核体系,镇综治委将定期督导,检查各村(居、单位)开展工作成效并及时通报,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要作严厉的批评和表态性发言,对工作好的部门进行奖励,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我镇的社会稳定添砖加瓦,使我镇的综治工作更上新台阶。
中共洛市镇委员会 洛市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五年元月六日
主题词:
青少年帮教 护航工作 方案 抄 报:市政法委
抄 送:镇班子成员 洛市镇党政办 2015年1月6日印发
共印50份
第二篇:街道青少年帮教工作实施方案
月湖街2011年青少年帮教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和市、区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月湖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按照以教育为本,预防转化为主,打击处理为辅的原则,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对违法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切实预防和减少犯罪因素,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领导
经研究决定,对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调整
如下:
组长:杜学泉(月湖街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田野(月湖街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李焕成(月湖街综治办副主任)
刘吉安(月湖街组宣科科长)
曾庆华(月湖街党政办主任)
刘斌峰(月湖街派出所副所长)
杨冬梅(月湖街团工委副书记)
周永琼(月湖街司法所所长)
三、工作目标
1、通过调查,掌握月湖街青少年现状和违法青少年及辍学、流失
1学生的情况,在街综治办的统一组织下逐个落实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对重点帮教对象,有管段户籍民警负责,组织帮教小组,落实帮教措施。列帮率和停止违法犯罪率分别达到100%、85%以上。
2、组建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帮教队伍,建立各方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3、以社区、学校、单位为主体,建立由社会、学校、家庭、民警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帮教工作网络。
4、通过预防帮教工作,尽可能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流失,帮教转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青少年违法犯罪明显减少。
5、加强网吧及娱乐场所的管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减少,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
四、帮教对象
凡在辖区居住的25岁以下的常住、寄住和暂住人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属帮教对象:
1、“两劳一少”释解不满五年的。
2、有违法或轻微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3、有不良行为的在校生及辍学生、流失生。
五、工作措施
1、成立月湖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领导工作。
2、加强帮教队伍的建设,吸纳一批热心青少年帮教工作者,思想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说服教育能力的志愿者与帮教组织。将居委会中退下来的一批责任心强,威望高,帮教对象信赖,善于作耐心细致地思想转化工作的群干,动员其发挥余热。同时,对帮教队伍开展学习、培训、交流、观摩等形式的活动,切实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帮教队伍向多元化、高层次化方向发展。
3、街综治办同教育部门、派出所、共青团、妇联组织及文化部门、工商部门、民政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联系、交流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经验。
4、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对辍学学生、流失学生摸清原因,多方进行帮助教育,采取有力措施,使这些学生重返校园。对社会闲散青年要加强教育,鼓励其自谋职业。对刑释解教人员按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精神做好帮教工作。
5、建章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按照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家访谈话、情况通报、信息交流、材料传递、档案管理、检查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落实“四定”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对在预防违法青少年犯罪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好人好事,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力进行宣传和表彰。
6、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要组织本部门的力量,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承担起相应的任务,做好做扎实这项工作。街综治办和社区居委会要针对本辖区实际情况确定目标任务,抓住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层层落实。街综治办要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发现和掌握青少年违法反罪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合推广基层和综治成员单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经验。
月湖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关于边缘青少年帮教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边缘青少年帮教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于:《青年通讯》 阅读次数:85
背景说明
先人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青少年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作,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一批边缘青少年,近几年,边缘青少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特向全市做了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为我市开展边缘青少年的教育提供相关的数据,为我市进一步开展边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出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问卷设置了11道题目,前6项为多项选择题,后5项为简答题,问答题目的设置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市边缘青少年状况和帮教工作的情况。
问卷分析
(一)对调查对象“你所在的机构是?”的问题,答案选项集中在与青少年接触比较多的单位,有效问卷中居委会占33.6%,学校占48.9%,机关单位占6.8%,另外还有很少部分其他团体。从数据上看,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范围也比较广泛,可信程度高,表现了广大群众及相关单位、团体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关心。
(二)“你认为边缘青少年是指什么样的人?”答案选项主要突出青少年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行为,从调查结果看,以逃学、逃夜离家、交友不慎为选择重点,占八个选项中的50%强。社会对边缘青少年辨认表面化,说明了边缘青少年的范围已不断扩大,数量快速增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也给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开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边缘青少年产生的原因”的问题,调查答案集中在家庭、社会及交际面三个层面上,具体数据分布是家庭占24.7%,社会占22.5%,交际面占27.7%,从中可以看到家庭、社会及交际面等三大因素深刻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另有16.4%的人将原因归咎于青少年的反叛性格,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媒体的影响。
(四)对“您认为现在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是否足够?”调查的结果显示“不足”占了90%以上,其中认为“非常不足”占68%,而认为“足够”的是零,这是本次调查问卷所出现数据最低的反对意见。如此低的意见足够说明了我们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实际工作的严重缺位和无力,这告诫我们: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五)“帮教活动应该由哪些部门(机构)负责?”数据分布说明了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社会志愿机构、公安三个主要层次部门,其中学校为32.7%,占了重要位置。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人们希望学校对边缘青少年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方面加强力度。另19.8%的人将视角放在公安部门,表明了边缘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公安部门介入,以适度的执法机制遏制边缘青少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六)“你认为政府在帮教的投入是否足够?”绝大多数人认为“不足够”,无论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的投入都不足,其中近50%人认为非常缺乏,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人民对政府的期望值非常高,但由于缺少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政府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开展。
以上六道选择调查题目从受调查对象、如何判断边缘青少年、形成原因,政府以及社会团体投入等方面反映了广大市民对边缘青少年帮教的广泛意见。下面简答式调查侧重于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团等如何去做好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分析如下:
对“帮教边缘青少年政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调查资料显示,相当大部分人认为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帮教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和支持,其次,认为应该通过宣传营造一种全社会、全民关心、关注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氛围。
家庭又该如何做好帮教工作呢?“多点与孩子沟通”是大家的共识。经济发展了,物质水平提高了,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了。其次是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言行身教、身体力行。一个和睦相处、家长以身作则的家庭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对“帮教工作学校如何做好?”的问题,其中三点关注性最强。第一是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第二是多点关心和沟通;第三是尊重贫穷、成绩差等学生,不要给他们标签化,不要有任何的歧视。
近几年来,社会团体在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团如何做好帮教工作的问题,大家对社团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认为社团应该在联系工作、搞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特别是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一对一”等帮教活动,拓宽活动范围和帮教对象,通过有效地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本次调查数据、资料明确地说明了当前帮教边缘青少年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社会关注不高、工作手段不完善、沟通缺乏等严重制约了我市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开展。另外,政府的投入力度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次调查反映的问题为我们下一步开展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提供了比较全面、有效的参考信息。
建议与对策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挽救边缘青少年,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全社会应负的责任。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
第一、帮教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政府应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支持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机制,从财力、物力、人力给予支持;另外,建立相关的司法制度,从帮教到预防、处罚等方面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现阶段,只有政府的强势介入,才能保证帮教必需的各种资源的得到保证,特别是在文化市场等方面的监管,政府监管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第二、完善青少年帮教工作网络。构建以“边缘青少年”为工作交点,以家庭、学校、社区为空间基点的立体交叉工作体系,对问题青少年实现无缝隙覆盖。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对边缘青年的关怀和帮助,不但要感化他们,更要吸引他们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得到心里的满足和自我教育、自我肯定,从而也得到社会的尊重。
第三、增设少年警察。由于青少年缺乏处世经验,入世未深,仍在成长时期,所以在处理边缘青少年时,笔者认为设置少年警察制度有很大的必要。少年警察队不但依法赋有一般警察维持公共秩序,保护社会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进人民福利的任务外,并且针对青少年的特性执行侦防,更肩负保护和辅导青少年的责任。因此,少年警察不仅处于警察立场执行任务,并站在家长立场爱护、管教青少年,又站在学校立场教育青少年。少年警察队处理少年事件时,均着眼于边缘青少年的自尊、成长、学业和前途。少年警察培育和辅导的角色,与青少年亦师亦友,对边缘青少年有明显的辅导及矫正功效。
第四、开设少年法庭。当一个青少年怀疑有违法犯罪行为,被警察逮捕侦察之后,如果警方认为已掌握足够证据,警方将把该青年移送专门负责儿童及少年控罪的少年法庭审理。少年法庭采取对青少年有利原则,无论收集证据、认证、辩护及裁判等各项程序中,均以保护青少年为出发点。少年法庭制度已在我国不少地方建立,实践证明了此制度的建立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是非常有效的。
第五、试行感化制度。感化制度是一个行为矫治计划,帮助边缘青少年、未成年人犯罪接受社会法律规范的约束,改善他们的人格及环境因素,矫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性,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守法的人。感化制度是拯救边缘青少年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美国专门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亚兰地教导所调查报告显示:对犯罪青少年的再犯罪,受感化的青少年只有15%;在社区中心者,各为48%及41%,从教导所出来的犯罪青少年,有55%再犯法,对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发现受感化青少年的再犯罪率是最低的。
第六、成立少年警讯。对边缘青少年的犯罪预防,除在学校着手之外,社区及社会环境方面亦应加以改善,香港防止青少年犯罪运动———“少年警讯”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少年警讯的组织,旨在维护法律及秩序,既能吸引这些青少年的兴趣,又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泄精力的途径。”“少年警讯”的成立收到“意外”的效果,目前已有会员四十多万,让边缘青少年和青少年犯罪数目逐步减少。据统计,报考香港警官学校的申请学员,有70%是“少年警讯”的会员;投考警察学校者,有20%亦为“少年警讯”的会员。一份相关的报告显示:少年警讯会较其他青年团体更能吸引濒于犯罪的青少年。
第七、建立幸福健全的家庭。正本必须清源,防止边缘青少年的出现或青少年犯罪,应从建立幸福健全的家庭开始。边缘青少年的产生第一个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一个人价值观、道德、性格的培养,是从家庭而得;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在成长期间,更需要父母、家长的关心和教导。塑造青少年性格,最先是从家庭开始,因而家庭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要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边缘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必须减低并加以控制,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建立健全幸福的家庭。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维拉社区的“社区家庭潜力发展计划”的成功经验可作为借鉴。在该社区有很多的边缘青年及青少年犯罪率,该社区实施最有效的解决此问题,是让家庭中所有成员分子共同参与,建立幸福家庭的潜能和技巧。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自尊,沟通技巧,扩大活动范围,让全体家庭成员分子都参与。从该计划开始六个月之内,边缘青少年数量及青少年破坏已减低了83%,再过几个月后,青少年犯罪率几乎完全消除。可见,建立幸福的家庭,实为遏制边缘青少年及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第八、创新青少年帮教活动形式。通过“心语室”、“青春与法同行”等活动形式,教育问题青少年转变心态,树立民主法治观念,促进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另外,可以探索建立边缘青少年矫治康复中心、中途宿舍等,充分运用这些在海外已经成熟的边缘青少年的教育形式,通过收留和矫正,让他们从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得到宽容、理解,消除烦躁、好强好斗以及自卑、懊恼的心理,回归健康、正常的心灵。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山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如果我们对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同时,借鉴西方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和建立预防、教育和挽救边缘青少年的制度和措施,这对构建和谐、文明中山将有积极的作用。对边缘儿童帮教工作的具体案例
本学年我们继续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手段,为边缘儿童创设温暖的心理环境,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首先当做的就是治理坏境,尤其是家庭坏境;本学年我们召开了四次家长会。通过宣传教育让家长明白了在任何情况下应该做到不对孩子使用暴力。使用暴力、采用高压手段对自己来说是省事、方便的,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行的发展为代价。再者应多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适感。家长应当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身上的独到之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爱的特点,关键是要去发现它们,学会欣赏它们。欣赏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增加其自我价值感,起到促使其向上成长的作用。
其次引进心理技术,对边缘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具体干预例如,对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边缘儿童,主要是以提高其社会成熟程度为主,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自我帮助的技能,使之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而对于社会化边缘儿童,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自己行为危害性的认识,教会他们认识并预见行为的后果,认识到交友的慎重性,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两门生活技能。事实表明这种分类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在教育边缘儿童方面,我们大力重视引进心理的技术。如:行为疗法、代币法的使用,观察学习,演练等,均可以为教育边缘儿童服务。至少我们可以在个别边缘儿童身上从事这类实验研究,考查其效果与过去通行的帮教方法的异同。
具体案例:王文文,14岁,小学六年级,性格活泼活动。在班级中个子最高,嗓门也最大,朋友却是最少,由于刁蛮任性,常打同学,在班级里几乎没有同学愿意跟她一起玩,为此她很不开心,而又无可奈何。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文文的出生使爸爸妈妈无比欣喜,因为他们一直想要一个女儿,但文文在聋盲之外,还患有先天性眼疾。看了很多医生做了手术,效果不尽人意。双眼无法适应强烈的光线,文文白天出门必须戴墨镜,否则泪流满面。家里所有人十分疼爱她,都让着她。
诊断分析:这是一个源于父母过分溺爱的典型事例。文文有轻微的品行障碍,她的表现背后是父母对文文眼疾的补偿心理。具体措施:重点在于家庭教育。建议爸爸用适当的方法和女儿进行交流,学会对女儿说“不”;其次,培养文文的责任感,懂得谦让和关心他人,要求文文做一些负责任的家务事。代币奖励法纠正不良行为。
关于加强中小学边缘生帮教和
心理辅导工作的意见
各中小学校: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但由于学生的天赋条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差异,必然造成学生发展上的不平衡,必然也会有一些各方面发展上处于劣势的学生,他们中有的学习成绩较差,有的能力水平较低,有的性格内向。他们往往处在教育的边缘地带。在心理上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不会正常的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性差,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人格存在缺陷等等。如果教育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为了促进边缘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对加强中小学边缘生帮教和心理辅导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原则
对边缘生心理辅导要根据“积极辅导、预防为主”的原则和“及时发现、及时保护、及时干预、及时治疗(转介)”的工作原则,对边缘学生心理危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具体工作
1、全面了解排摸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中小学校要开展一次排查摸底专项行动,通过学生访谈、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普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要重点关注情绪和行为有异常表现的学生,及时进入预警干预程序。
2、营造人人关爱边缘生的心理氛围。边缘学生更渴望被人尊重,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各学校一要建立“心理帮教导师制度”,挑选教育经验丰富,掌握心理教育技能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和班主任,与边缘学生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教对子,帮教导师在对帮教对象进行全面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帮教措施,要定期与帮教对象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使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唤起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改变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二要开展“手拉手,齐进步”活动。动员班级优秀生主动与边缘生交朋友,结对子,帮助边缘生共同成长与进步。使边缘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形成合作、友谊的关系,提升他们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和向往。三是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各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对边缘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家长进行沟通。要组织家庭教育培养、研讨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3、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主题班队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适时调节学生心理不适。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面向广大教师,以讲座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处置能力。
5、加强对边缘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要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运用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对边缘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具体干预和矫正。心理危机干预要严格按照心理咨询操作规程,由取得有关部门资格认定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边缘学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技术。对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边缘学生,主要是以提高其社会成熟程度为主,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自我帮助的技能,使之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对于社会化边缘儿童,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自己行为危害性的认识,教会他们认识并预见行为的后果,认识到交友的慎重性,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两门生活技能。
三、几点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从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县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成立专门队伍,落实专人负责,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边缘生的帮教和心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
2、各学校于6月8日前将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情况和边缘生“一对一”帮教安排情况上报宣教科。
3、教育局将把学校开展边缘生帮教和心理辅导工作的情况,纳入的考核内容,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安置帮教方案
团市委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构建和谐松滋,结合团的职责与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依托基层党政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和文化教育,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常教育、常警醒、常管理,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如观看爱国影片、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自主创业先进典型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努力减少和消除其消极对抗情绪,鼓励引导其遵纪守法、自食其力,顺利融入社会。
二、落实帮扶措施
1、帮助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子女就学。协助教育部门推动刑释解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保护他们在就学方面不受歧视,享受同等对待。团市委以“心手相牵,共筑未来”为主题,以同伴帮助和“手拉手”结对为主要形式,以生活资助、学习辅导、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关爱实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帮助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促进服刑在教人员安心改造。
2、扶持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创业。全市各级团组织根据排查摸底专项行动掌握的情况,动员组织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与所在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主动对接,通过共青团开展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就业创业青年技能培训”、“青年就业创业见习
基地”,帮助他们自食其力,重新融入社会。对于在刑满释放人员中,针对35岁以下有自主创业意向的青年,在申请小额贷款中,只要符合贷款条件的,均先由乡镇团委报至镇信用社进行审核,然后由市信用联社直接发放贷款,并且给予优先考虑。
3、落实帮扶对象。大力实施“温暖工程”,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各级团组织要本着“不歧视、不偏见、不放弃”的原则,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对思想相对落后的刑满释放人员,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要对本地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对他们进行“1助1”或“多助1”的帮扶,建好帮扶档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立自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加强领导,成立专班
针对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要求,团市委总体协调,各乡镇、社区和相关单位的团组织进一步明确职责,具体参与到本单位、本社区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工作特点,认真做好份内工作,协助本单位完成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并成立有一把手书记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制。建立团干部负责本镇、村(组)、社区和本单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将具体责任明确到村,由团干部负责,定帮教对象、定帮教措施。
第五篇:问题学生帮教方案
太华中学问题学生帮教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教育和引导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帮教步骤及原则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有些学生之所以“后进”,有各种各样原因,但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因材施教,切忌先入为主。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现代教育观点来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公平对待,有机会得到发展。这是教育全面成功的基础。
2、深入调查,摸清情况。
要教育学生必须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不但要了解后进生的个人情况,如他的性格、习惯、爱好、特长、对人与事的态度、思想特点、主要“结症”、后进的原因等等,还要了解学校和家庭对后进生的教育情况。如原班主任、老师、家长对他的态度,采取过哪些教育措施,产生了什么效果,目前状况如何等等,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一般来说,调查对象包括原班主任、班干部、同学和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后进生本人的表现。由于后进生“毛病”很多,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对病下药”。当掌握了较全面的情况以后,就要对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主要矛盾选准解决突破口,做好转变和教育后进生的工作计划。
3、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对帮教对象要爱的真,爱的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
4、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我们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帮教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5、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帮教对象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励。
6、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宜兴市太华中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