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总结1
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总结
张坪中学团支部
张亿
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校团委积极发挥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工作,实现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管理工作的新进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思想建设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市、区党代会节点,大力推进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二、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县五类重点群体青少年帮教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各部门成员,明确专人负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同时,由镇团委和学校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协调各成员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活动,各部门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职能,密切配合,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丰富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法制宣传,树立守法意识。团县委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先后深入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教育与防范并重,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确保法制教育的广泛宣传,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三位一体”机制,构建预防网络,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并给予教育帮助。同时,对家长开展配套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了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以及对学生的法律行为起到有效监督作用,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监督和引导的长效机制。
3、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校团委积极取得职教中心的支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多层次培训体系,为闲散青少年群体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根据自身条件和从业意愿,对青少年进行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在今后工作中,校团委将继续大力开展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工作,尤其是针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帮教“问题青少年”专业方法,深入推进“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矫正计划”,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青少年思想教育综合治理体系,为我校快速、稳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坪中学违法犯青少年帮教工作总结
张坪中学团支部
张亿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开发区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违法青少年帮教管理工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以来,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我校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为切实加强对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校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帮教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落实人员,责任到人,创新工作方法,确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监管
为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市场秩序,我校依靠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和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对全校学校及周边地区的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坚决取缔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商店、流动摊贩及无照经营等行为。二是对擅自改变登记事项或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证照时效已过或未参加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的业户,及时督促其办理相关登记。三是对校园周边设立的经营门店,登记注册时严格审查其经营项目,经营范围等事项,对经营烟酒等商品的经营户要求其在店内悬挂“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警示牌,并加强监督管理。四是检查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有效,是
否做到亮证经营、明码标价、不掺杂使假。七是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进一步落实学校法制教育任务,切实在学生中树立起安全消费意识,构筑起预防违法犯罪的思想防线,我校把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查监管力度,要求校在青龙路上的治安巡防岗24小时都有值班,以便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实现对校园周边地区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三、违法青少年突出“帮”
违法青少年作为工作对象中的高危群体,重点突出帮教。一是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通过组织法制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帮助他们学法、懂法,进而自觉守法。二是加强同违法青少年所在的学校、单位、家庭之间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教措施。三是做好违法青少年周围人的工作。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违法青少年,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爱护违法青少年,给违法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避免他们再次走上歧途。
我校已完成帮教违法青少年1人。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校将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热情,形成上下共同关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坚持不懈地为青少年教育管理每年办成几件实事,逐步探索建立青少年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帮教工作。
第二篇: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工作总结
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工作总结
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以来,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团县委积极发挥协调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服务工作,实现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管理工作的新进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思想建设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市、县党代会节点,大力推进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有效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县五类重点群体青少年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于2011年10月前对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各部门成员,明确专人负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同时,由团县委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活动,各部门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职能,密切配合,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
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丰富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法制宣传,树立守法意识。团县委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先后深入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教育与防范并重,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先后开展普法讲座20余场。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确保法制教育的广泛宣传,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三位一体”机制,构建预防网络。今年10月份,团县委聘请青法协会专家深入第一中学举行教师法制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并给予教育帮助。同时,对家长开展配套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了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以及对学生的法律行为起到有效监督作用,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监督和引导的长效机制。
3、推动希望工程,加强爱心援助。结合各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校园、深入农村,为农民工子女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并对有困难的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今
年以来团县委开展相关活动20余次,组织志愿者3000多人次,与农民工子女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2600余对,较好的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引导问题。
4、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团县委积极取得职教中心的支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多层次培训体系,为闲散青少年群体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根据自身条件和从业意愿,对青少年进行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今年以来,针对需求开展各类培训8期,培训1200余人次。其次,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训手段,并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新一代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促进该群体融入社会的步伐。
在今后工作中,团县委将继续大力开展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工作,尤其是针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帮教“问题青少年”专业方法,深入推进“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矫正计划”,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青少年思想教育综合治理体系,为我县快速、稳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重点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现就XX年深入推进我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和XX精神,以XX为指导,以构建和谐XX为目的,采取县直相关单位对口帮扶相应区域的方式,加强帮教力量配备,不断丰富帮教工作内容和方法,建立重点青少年多方帮教管理系统,定期掌握重点青少年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努力将重点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为重点青少年人群权益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提供科学决策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普查工作,积极建立台账制度,实施动态化管理,努力做到底清人明;切实维护青少年群体合法权益,使青少年就学、职业培训、违法犯罪预防、失足青少年教育挽救工作有序进行,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和管理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富有成效。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疏导、教育、感化原则;
2、坚持灌输与自我教育、监督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非强制性原则;
4、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原则;
5、坚持方法灵活、迅速及时原则。
四、工作任务
1、团委牵头组织,协调教育部门与各基层乡村团组织认真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的登记造册工作;协调民政部门做好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登记造册工作;协调公安、检察、法院、司法部门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登记造册工作。
2、团委协调教育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多方关注,通过招募校内外志愿者,积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教育部门要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制定相关的规定制度,把对他们的教育纳入日常工作中,并在年中岁末对该项工作进行认真考核,确保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3、民政部门要积极完善流浪乞讨少年儿童保护相关办法,加强对流浪乞讨少年儿童等生活无着落未成年人的救助和对孤儿弃婴的收留抚养、教育管理;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或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加强对生活困难和丧失劳动能力的青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
4、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案例讲座、以案说法、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解答身边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协调教育部门做好“两法一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落实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服务工作,依法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强化看守所、司法所与家庭、单位、村之间的对接联系,完善对青年刑释解教重点人员的无缝对接机制,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5、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团、队组织的作用,认真做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种自护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杜绝辍学生、流失生,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要求上来,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承担职责,把部门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2、健全责任机制。健全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管理工作责任制,将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管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纳入各责任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真正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业务部门协调指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坚持齐抓共管。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牵头单位团委切实负起统筹协调责任,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责任单位细化工作责任,制定具体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务求实效。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4、严格考核奖惩。加强对责任单位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管理工作的考核奖惩,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落后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究。
第四篇: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总结
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维权专项行动的总结
为增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区预防办的统一部署,柳州团市委紧紧围绕“积极预防减少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开展了丰富多采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青少年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一是提高认识,及早部署,强化督导。根据区预防办文件精神,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维权专项行动方案。在团市委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下,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对市各中小学校的青少年,特别是社区留守儿童以及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检查督导。
二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作用上好法制教育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法制管理,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通过校园广播、大型会议等形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法制教育课。据统计,我市各中小学校共上法制课275次,丰富了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其法制观念。
三是结合“法律进灾区”活动,开展了丰富多采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市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了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八中学通过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知识,增强了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依法维
权的意识。元江实验中学校通过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举行法制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燎原中学通过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制主题班会、做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们宣传了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有些学校还下发了《法制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合力对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四是办好法制宣传园地。全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校刊校报、法制宣传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法制宣传手册、横幅标语等途径,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辟了禁毒法法制宣传专栏,龙城中心校出了法制园地宣传栏。据不安全统计,我市共出法制宣传栏35期,出黑板报23期。
五是针对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城镇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市结合“法律进乡镇”、“法律进社区”活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发放资料、放映法制电影、开展法律咨询、上法制课等形式,开展了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能力。
六是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顿活动。全市各级综治部门充分发挥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共青团等相关单位的职能作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顿,加大了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据统计,我市共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58次,营造了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团市委将以此次维权专项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为切实增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法制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传播法律知识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五类重点青少年说明
共包括“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五类青少年群体,具体统计标准分别为:
(一)闲散青少年:是指6—25周岁不在学、无职业的自然人。具体操作中(比如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中),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6—15周岁的自然人只要“不在学”,即没有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可以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16—25周岁的自然人必须同时满足“不在学”和“无职业”两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
2.“不在学”或“不在学”、“无职业”的状态一般要持续半年以上才能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
3.因为自身健康、家庭变故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无法上学、无法工作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比如,因残疾而导致工作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的青少年不能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而应列入其他残疾或生活困难青少年群体予以帮助和服务。再如,家中有人大病,不得不中断学业或辞去工作在家照顾病人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
4.有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且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时间里为实现目标而导致“不在学”、“无职业”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比如,在家自学准备考研的大学毕业生;为找到工作而在家自学或接受某些非正规培训的青少年。
(二)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是指一年以内有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14条、34条规定之情形的6—25周岁自然人。具体操作中,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曾经有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但截止到排查摸底结束时一年内没有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
2.曾经在公安部门有案底记录,但截止到排查摸底结束时一年内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
3.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青少年,自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之日起一年内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应被认定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
(三)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是指接受过民政部门的救助机构救助的、离家在外、无固定职业、居无定所且流浪乞讨状态持续半年以上的6—25周岁自然人。
(四)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的6—18周岁的自然人。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长期”是指持续半年以上。2.“农村家乡”是指户籍地或常住地。
3.“在外打工”是指在户籍地或常住地所在县(市、区)以外工作。
(五)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正在监狱服刑或正在被劳动教养的6—18周岁的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