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点青少年群体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重点青少年群体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是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日益突出,重点青少年的服务管理被摆上了越来越重要的议事日程。2013年7月10日,中央综治委预青专项组和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年12月5日,唐山召开深化平安唐山建设推进会,提出要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帮扶、矫治和服务工作。唐山市围绕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引导和利益诉求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一些认识。
一、唐山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形势和问题
(一)当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唐山市青少年涉罪率、犯罪率居高不下:2010年、2011年、2012年唐山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分别是488人、523人、507人,平均占当年总犯罪人数的7.8%;三年中,唐山市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人数分别是1681人、1439人、1528人,平均占当年总犯罪人数的23.06%。虽然唐山市目前对6-25周岁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这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犯罪数据尚无准确统计,但我们通过调研和调查发现,由于亲情淡漠、教育缺失、家境困难、失学失业、权益受侵等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五类重点青少年较其他青少年而言,更难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之中,更易产生犯罪的想法和行为。因而,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举足轻重,刻不容缓。
(二)当前唐山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均有待加强
目前,唐山市6-25岁青少年约有202万人,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职工作人员仅有33人;预青工作机构只有市县两级,所有乡镇(街道)及以下均无机构、无人员。而且,市、县两级预青机构均无专项工作经费(目前团省委预青专项工作经费是60万,石家庄、邯郸两市均为20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力量的不足、经费无保障、各成员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强、基层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工作抓手等等,这些都影响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当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一些重点环节缺乏有效手段
比如说,目前我们对于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底数尚未摸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解决这一问题,不但需要专职的工作人员队伍,而且需要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统计系统,更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积极配合。再比如,在进行重点青少年群体数据统计、开展服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隐私,不将重点青少年标签化,如何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积极配合,这些问题目前在全国来讲都是难点,需要我们更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全市共青团组织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中的努力和尝试
(一)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体系
出台了《唐山市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唐山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了综治委领导、专项工作组(共青团)牵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履行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职责
推进基层“青少年维权中心”建设,在14个县市区建立了青少年维权中心,做到有热线电话、有合作机构、有工作人员。推进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组建心理、法律、教育、婚恋交友等4支志愿者队伍,228名专业人士成为了12355受聘志愿者。2013年,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累计提供法律服务35次,心理咨询146次,婚恋交友服务300余次。开展团干部直接联系普通青年工作,组织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商会员等与普通青少年结对互助,特别是倾向于重点青少年群体,目前已结对32000多人。建立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帮扶机制,通过“走进高墙、情暖狱园”和暖冬慰问活动,累计实现结对帮扶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32人,发放希望工程助学金20000余元,捐赠书籍2000余册。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组织各级青少年维权岗和青年法律志愿者与社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开展进社区活动4期,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
(三)健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机制
一是摸清底数,着力开展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了动态更新的信息数据库。二是建立联系,组织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商会员等社会力量与重点青少年群体建立日常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青少年群体基本状况和思想动态。三是整合资源,需要矫治的就借助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教育矫治管理;需要帮助的就通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相关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各项服务。
三、进一步做好全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党政主导、科学部署,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定期听取汇报,及时掌握动态,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应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解决编制、聘用或购买公益服务等形式,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应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工作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应加强考核督导,将辖区内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下降作为刚性指标任务,切实增强各相关单位落实预青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健全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全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全市预青工作格局中,共有十七家成员单位负责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的落实程度直接决定着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与预防犯罪工作的实际效果。团市委作为市预青专项组组长单位,下一步将重点履行牵头职责,对预青全局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专项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分类管理、强化服务,有针对性的做好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就是要努力通过服务关怀的方式最终达到预防犯罪效果的思路。5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同,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路径和行为干预方法也应不同。学校、劳动保障等部门应围绕闲散青少年群体,建立多个部门有效衔接的工作配合机制,改变此类青少年“失学、失业、失管”的闲散状态,力争解决好其成长就业问题。公检法司等部门应切实发挥好司法专业作用,针对有不良及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挽救转化工作,使失足青少年真心悔悟,回归社会。民政、公安等部门对于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应加大对拐卖、残害、强迫青少年乞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解决此类青少年家庭回归、就学就业和职业培训等问题。综治、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对于农村留守学生,应重点做好亲情关爱、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工作。司法、监狱等部门对于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应准确掌握他们的生活成长情况,整合社会资源,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四)紧抓关键、有的放矢,着力突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推动建立以网格化为基础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数据摸底和动态监测机制。下一步预青专项组将会同综治办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重点设计一套专门用于统计重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化系统,依托综治系统的网格化平台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采集和动态监测机制,准确掌握重点青少年群体底数,为开展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推动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模式。中央综治委、预青专项工作组、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就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组部、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为推动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唐山市唐山师范学院和河北联合大学均开设社工专业,现已培养具有执业资格证的社工人才400多名,其中仅不足10%在外地从事本专业工作。结合这一背景,团市委拟与市民政局、财政局、综治办、唐山师范学院和相关单位沟通开展工作试点,希望通过聘用或购买的方式让专业的青少年服务队伍参与到预青工作中来,肯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单位给予支持。三是建立“社会化关爱帮扶机制”。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关爱帮扶重点青少年的机制办法,继续深化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品牌工作,最大限度地通过社会途径募集公益资金,蓄集爱心力量,实现“人、财、物”的积聚,为重点青少年群体解决生活、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篇:重点青少年群体释义
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释义
1.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主要指违反社会规范或者不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行为的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青少年。具体包括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户籍青少年和常住青少年。
其中,针对未成年人,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15条的规定,不良行为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吸烟、酗酒;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34条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具体包括: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闲散青少年群体。主要指不在学、无职业的处于失学、失业(6个月以上)、失管生活状态下的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青少年。具体包括6周岁以上(含)16周岁 以下不在学的未成年人和1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不在学、无职业的青少年,尤其注意要包括常住人口。
3.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群体。主要指应接受机构部门救助的18周岁以下(不含)流浪乞讨人员。具体包括外地籍流入本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以及能掌握的本地籍到外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
4.服刑强戒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主要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正在监狱服刑在押、在社区服刑(社区矫正)、被强制戒毒或者被判处死刑的6周岁(含)以上18周岁以下(不含)未成年人。
5.流动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主要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户籍地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6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下(不含)未成年人;流动儿童主要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6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下(不含)未成年人。
第三篇: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总结
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维权专项行动的总结
为增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区预防办的统一部署,柳州团市委紧紧围绕“积极预防减少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开展了丰富多采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青少年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一是提高认识,及早部署,强化督导。根据区预防办文件精神,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维权专项行动方案。在团市委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下,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对市各中小学校的青少年,特别是社区留守儿童以及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检查督导。
二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作用上好法制教育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法制管理,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通过校园广播、大型会议等形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法制教育课。据统计,我市各中小学校共上法制课275次,丰富了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其法制观念。
三是结合“法律进灾区”活动,开展了丰富多采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市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了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八中学通过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知识,增强了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依法维
权的意识。元江实验中学校通过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举行法制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燎原中学通过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制主题班会、做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们宣传了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有些学校还下发了《法制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合力对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四是办好法制宣传园地。全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校刊校报、法制宣传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法制宣传手册、横幅标语等途径,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辟了禁毒法法制宣传专栏,龙城中心校出了法制园地宣传栏。据不安全统计,我市共出法制宣传栏35期,出黑板报23期。
五是针对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城镇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市结合“法律进乡镇”、“法律进社区”活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发放资料、放映法制电影、开展法律咨询、上法制课等形式,开展了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能力。
六是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顿活动。全市各级综治部门充分发挥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共青团等相关单位的职能作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顿,加大了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据统计,我市共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58次,营造了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团市委将以此次维权专项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为切实增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法制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传播法律知识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重点青少年群体情况分析报告
重点青少年群体情况分析报告
2012年重点青少年群体情况分析报告 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工作,是进一步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措施。根据《关于转发保山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文件精神,团乡委认真开展排查摸底。
一、排查摸底范围
本次排查摸底专项行动将本乡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纳入范围。具体为:6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未就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等。
二、我乡重点青少年现状分析 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心智发育不成熟。青少年的心智成熟度不如成年人,他们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差。第二,逆反心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对老师家长的指令产生厌烦,并滋生反抗的心理和对立的情绪。第三,不合群。父母的溺爱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使得部分青少年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考虑自己,不为别人着想。除了具有一般青少年具有的特点外,“问题青少年”还有如下特点:第一,滥用暴力攻击性强。包括:攻击外界,敌视、破坏和辱骂别人或攻击自身,伤害自己,甚至轻生及自杀。第二,情绪问题严重。表现为说谎、偷窃、缺少情感、不信任别人、恐怖、焦虑、抑郁等。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在所有学校都
或多或少的存在部分“问题青少年”他们踏入社会后,“问题”日趋严重,一不小心就会走向违法犯罪的边缘。近年来,我乡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不断增多,危害程度不断升级。根据我乡公安机关的调查,在查获的全部犯罪嫌疑人中,青少年占较大比例,刑事案件作案成员的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重大恶性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比重上升,形势不容乐观。
三、突出问题 目前,闲散青少年群体的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闲散青少年数量呈增长趋势。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且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创业难度增加,闲散青少年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其次,闲散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率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闲散青少年占很高的比例。另外,这一群体的吸毒问题也较
为严重。再次,闲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存在问题。社会公众对闲散青少年缺少关爱,造成闲散青少年挫折感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这进一步激化了闲散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最后,在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社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经费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在违法犯罪原因方面,闲散未成年人处于失管、失学、失业的生活状态,是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良的同伴关系等是闲散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诱因。
四、解决思路
针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开展“关爱行动”。整合基层各部门的资源,大力支持学校青少年维权服务站以加强亲子沟通、强化监护职责为重点,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相对集中的中小学校结合“亲情驿站”的建设工作,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建一份亲情档案,联系配备一名“亲情
家长”,为安装一部“亲情电话”,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每学期组织一期“感恩父母”主题队会等,合力构建家庭监护、学校帮护、社会呵护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网络,共同促进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针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开展“引导行动”。发挥村青少年维权服务站的作用,摸清各村内社会闲散青少年底数和有关信息,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学习等情况,追根溯源,预防为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辅导、生活帮扶、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服务,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避免他们走上人生歧途。针对问题青少年,开展“帮教行动”。根据上级团组织工作要求,对服刑劳教青少年开展“走进去——关爱失足青少年,走出来——感受社会温暖”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活动;对有轻微违法和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建立“帮教档案”,组织志愿者与他们结对子,开展“一帮一”、“多帮一”、心理矫正等帮教活动,引导
他们远离违法犯罪。
针对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开展“关怀行动”。在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维权服务。针对工资拖欠、工伤赔付等进城务工青年反映集中的权益侵害问题,动员行政执法部门力量共同开展维权工作,切实为进城务工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
针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保护行动”。积极发挥青少年维权服务站、志愿者组织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针对困难青少年,开展“救助行动”。通过开展“希望工程”、“手拉手”、“爱心超乡”等活动,及时对生活陷于困境的青少年进行救助,努力保障和实现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对留守儿童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规划村风文明建设时要把文化活动、科普教育场所的建设与青少年的课外活动甚至监护体系 的构建统筹考虑,将其作为青少年学生课余活动的氛围和场所,并逐步构建起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青少年监护系统。地方政府的管理部门,要逐步规范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和基本条件要求,使离乡务工由起初的自发、无序逐步走向有序、规范,并关注其对未成年子女的安置与监护措施;要通过法制教育等方式,增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依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义务。学校要给予特别关注。首先,学校教师应对学生家长外出情况、学生散学后的表现情况、学生思想和生活状况等要了如指掌。其次,要对留守儿童特别关爱。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不断主动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
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
父母应加强感情交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留守青少年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作为家长,应该经常与老师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全面深入地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应更多地为下一代着想,不仅为教育孩子提供物质支持,更应该与孩子保持心灵沟通。加强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社会各界要关心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媒体应加强宣传,增强社会的
关注程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教育部门应制订有关留守儿童的监测体系,明确监测办法,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监护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重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期望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群团组织,应有责任、有义务的积极响应,在关心留守儿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共青团马站乡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第五篇:巴彦淖尔市重点青少年群体调研报告
巴彦淖尔市重点青少年群体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的精神,切实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服务、帮扶的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年初,市综治办、预防办、团委等单位在全市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调查摸底专项工作。在摸清重点青少年群体底数的基础上,针对孤儿未成年人、残疾青少年、留守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低保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刑释解教未成年犯六类重点青少年弱势群体,围绕困难救助、学习教育、就业创业、身心健康、犯罪预防等领域开展调研,调研采取发放统计表和登记造册的方式进行。
一、孤儿未成年人
孤儿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困难的弱势者,帮扶孤儿,解决孤儿问题,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市孤儿基本情况
据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的情况统计,我市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孤儿有301人,其中,散居孤儿279人,集中供养22人。
孤儿致孤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父母因病或意外事故双亡;二是双亲一方死亡,另一方不知去向;三是父亲死亡,母亲改嫁异地后从不联系。在农村,丧偶女人另嫁他人后,大多数生活过得也很艰辛,一般不与原婆家联 1 系,更不会负担原婚子女的抚养责任;四是父母遗弃。在农牧区,由于封建生育观念根深蒂固,个别父母生下女儿或者有残障的男孩子后,因嫌弃或无力扶养而将其遗弃。比如乌拉特前旗,共有孤儿30人,其中父母因病或是意外死亡的12人,占40%,双亲一方死亡,另一方不知去向的7人,占23.3%;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联系不上的8人,占26.7%;其他原因致孤的3人,占10%。
(二)我市孤儿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还比较困难,社会保障工作还比较薄弱,全市帮扶孤儿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帮扶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孤儿生存、教育、发展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市集中供养孤儿和散居孤儿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共性也有特性。
散居孤儿面临的问题:
(一)监护家庭经济困难。大部分散居孤儿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近亲属监护抚养。监护人多数在60岁以上,本人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年老多病,家庭又没有青壮年劳力,造成家庭收入甚微,生活非常艰辛。全市此类贫困的孤儿家庭不在少数。经民政部门认定为“孤儿”的,有民政局发放的孤儿资助金,已经全部不再纳入低保和五保的范畴。虽然也有爱心捐助,但远远不能改变其困境。对于继续上高中、大学的孤儿来说,每年的学杂费、食宿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医疗费用支付艰难。我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基本建立,落实了孤儿参保的优惠政策,但医疗保险制度有 2 严格的程序和支付标准,产生的医疗费用均有一定的报销比例,个人自负部分对于大多数孤儿监护家庭来说仍然负担过重,支付困难。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在乡级医院治疗报销比例是70%,在县级医院治疗报销比例是6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乡级医院治疗报销比例是70%,在县级医院治疗报销比例是55%,个人自负部分高达40%,最少也达30%。而医疗救助资金也极其有限,需要实施医疗救助的对象也不止孤儿一个群体,不能满足孤儿的医疗需求。不少孤儿养育家庭一旦孤儿身患大病,养育家庭更加贫困。
集中供养孤儿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家庭温暖的缺失。不论是一开始就没有父母或是中途家庭变故导致变成孤儿,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往往要一对多的看护儿童,很难及时的和每一个有需要的儿童进行交流,给予关注,父母亲情和家庭的温暖极度缺失。
集中供养孤儿和散居孤儿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心理问题和教育与就业。
(一)心理问题。大多数孤儿会有孤独、自卑、逆反和自私的心理。孤儿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情感爱抚,对亲情的渴望无法满足,极易在心理与现实之间形成落差,表现出性情冷漠,内心封闭,缺乏自信等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二)教育和就业。部分孤儿学生对师长的教育表现为应付心理,学习上,得过且过。据调查,我市约有176名散居孤儿由(外)祖父母、伯、叔、姑、姨等亲属养育,部分养育家庭也有自己的子女需要抚养,扶养孤儿后家庭负担明显加重,孤儿义务教育结束后,多数家庭 3 没有能力再供养孤儿继续上学。况且,事实监护人一般文化教育水平低,重养轻教现象突出,使部分孤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孤儿就业是孤儿普遍面临一大难题。大部分孤儿初中毕业或年满16岁后,因不能继续就读高中外出务工。孤儿就业前,很少接受就业培训和良好的职业教育,劳动技能差,孤儿就业多数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完全靠自己打拼。
(三)加强帮扶孤儿工作的建议
1、完善档案,跟踪服务。各镇(街)、村(居)委会要实行审核责任制,对辖区内孤儿的基本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并根据登记资料建立电子网络数据库,建立和完善登记档案和跟踪档案,并每年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到位、资金到位、跟踪到位。
2、各司其职,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和落实帮扶政策措施。
一要确保孤儿生活水平。民政部门在所有孤儿纳入孤儿保障资金基础上,随社会的发展逐年补助金额。财政部门要将孤儿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孤儿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对于程序无法确认为孤儿的,但是事实孤儿,应作为“困难儿童”给予帮扶;
二要确保孤儿有人监护。有亲属的孤儿,要引导其亲属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无亲属的孤儿,则由孤儿父母生前所在单位或孤儿居住地的村(居)委会担任监护人或委托有抚养意愿和抚养能力的家庭养育监护。
三要确保孤儿有房住。要把无房或危房户孤儿纳入全市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并争取社会力量帮助,切实解决孤儿住房问题。
四要确保孤儿有医疗保障。卫生部门要鼓励、支持医疗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减免孤儿医疗费用,并积极推动医疗卫生部门落实优惠政策,为孤儿提供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
五要确保孤儿有书读。教育部门对被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录取的孤儿,要纳入教育帮扶政策体系,孤儿所在学校要优先为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对失学、辍学的孤儿,要调查原因,动员和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孤儿心理辅导制度、家访制度、学校监管制度,确保孤儿健康成长。
六要帮助孤儿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要落实相关就业服务政策,对年满16周岁不再上学、有劳动能力的孤儿,要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鼓励和帮助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七要保障孤儿合法权利。公安部门对孤儿安臵需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或者迁移手续的,要依法及时予以办理;对利用孤儿从事非法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司法部门要依法保护孤儿的合法权利,对有需要的孤儿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3、建立机制,长期帮扶。坚持党委重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起孤儿帮扶工作长效机 5 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孤儿帮扶所需资金纳入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保证儿童福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孤儿帮扶社会参与机制,要继续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孤儿帮扶,提高社会资源的开发使用效率。并倡议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奉献爱心,为孤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和帮扶。
4、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心理健康等涉及孤儿成长的多方面给予帮助。同时,通过共青团关爱孤儿未成年人行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心理辅导,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开展长期一对一的志愿帮扶服务活动使孤儿未成年人得到关爱,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帮助孤儿的良好氛围,唤起更多的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残疾青少年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共有残疾青少年1753名,其中男983人,女770人,6-14岁513人,14-18岁470人,18-25岁770人,其中听力残疾122人,智力残疾477人,肢体残疾798人,精神残疾52人、视力残疾153人、多重残疾183人。0-6周岁残疾儿童165人,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81人,小学随班就读残疾学生296人,小学特教班残疾学生39人,初中随班残疾学生160人,高中随班残疾学生68人,在校残疾大学生98人。其余部分因残疾程度重或行动不便等原因未入学。
(二)我市残疾青少年的主要困难和现实需求
1、主要困难:据调查摸底,我市残疾青少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生活贫困、早期康复、心理问题、就业、教育保障、日常生活护理、出行不便,婚姻问题等几个方面。比如杭锦后旗共有残疾青少年412人,其中生活困难139人,占33.7%,难以就业108人,占26.2%,婚姻问题29人,占7%,日常生活护理14人,占3.4%,教育保障8人,占2%。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生活贫困与难以就业、婚姻困难问题较为突出。大多数残疾青少年家庭是因残致贫,随之导致教育、医疗护理等方面的困难。
2、现实需求:据调查摸底,我市残疾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救助、残疾人辅助器具、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工作就业等方面。就乌拉特前旗而言,共有残疾青少年489人,其中需要生活救助的217人,占44.4%,婚姻救助84人,占17.2%,工作就业需求174人,占35.6%,其他14人,占34%。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1)我市残疾青少年的生活救助需求的比例低于生活贫困,说明有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青年有通过就业改善生活现状的愿望。
(2)我市残疾青少年的医疗康复需求和辅助器具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是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工程资金缺乏,这也从侧面反映残疾人家庭经济水平不高、生活困难。
(3)我市6周岁-14周岁的残疾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于教育、康复及辅助器具,14周岁-18周岁的残疾青少 7 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于康复及辅助器具和教育培训,同时社会及健全同学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歧视,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18-25岁的残疾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培训、就业和婚嫁上。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婚检率,减少残疾儿童的出生。
2、依托社区、村委会和学校,做好残疾青少年数据库的建设,为每一名残疾青少年建档立册,准确掌握残疾青少年的困难和需求。
3、加大残疾青少年的社会保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扶持力度,尽可能的解决残疾青少年的受教育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减少对残疾学生的歧视;在社会救济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4、加大对残疾青少年康复的资金投入力度,使更多的残疾青少年能够享有康复,建议加快残疾人辅助器具及门诊就医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相对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加大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工程的资金投入,争取每发现一例残疾儿童康复一名。
5、建议加对城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从而方便残疾青少年出行。
6、建议加大社会扶残助残,特别是关爱残疾青少年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残疾青少年的氛围。同时,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一助一”、“多助一”以及少年儿童“手拉手”等活动,积极参与残疾青少年的教育、救助和 8 保护工作。以“希望工程”、“真情助困进万家”等项目为载体,广泛吸引社会资源救助服务残疾青少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激励残疾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融入社会、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残疾人是社会中弱势群体,而残疾青少年则是这一弱势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希望在各职能单位的协调和配合下,能够更好的维护残疾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将我市残疾青少年的工作做到实处。
三、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长期离家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守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牧民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儿童远离父母,由于缺少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其成长教育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1、我市现有6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下农牧区留守儿童2314人,其中男1223人,女1091人;6—14岁1281人,14—18岁1033人。为了增收致富,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据统计表显示:以乌拉特前旗为例,共有留守儿童677人,其中由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监护的272人,占40.2%;父母 9 全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抚养的337人,占49.8%;父母全在外打工,将孩子托付给亲友的或是其他的68人,占10.0%。
3、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中等偏下、行为习惯欠佳、性格柔弱内向、被托付的监护人一般年龄较大或是本身综合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不高等都是留守儿童的现状。
(二)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存在家庭教育和监护的“盲区”。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管有三种方式:一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属于隔代教育,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二是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也有很大一部分。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三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 10 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2.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2、留守儿童缺乏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与监督。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暂时监护人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而且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3、家庭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数都贫困,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资助,虽有父母在外打工,但是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些体力工作,收入微薄。
4、安全问题。由于暂时监护人缺乏安全意识,导致留守儿童受意外伤害比例比较大,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缺乏应变和自我救护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安全隐患比较大。
5、心理问题。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 11 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失衡、行为示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
(三)建议与措施
留守儿童现象已不是某一地区的局部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引起普遍关注。
1、要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发展寄宿制学校,使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农村学校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委托监护人情况及联系电话、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点及联系方式等。学校可将班主任及授课老师的联系电话交给留守儿童,主动和监护人联系。同时,学校要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使其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学习、生活乐趣。二是要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农村中小学校寄宿条件普遍很差,有些甚至不具备寄宿条件,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 12 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应加大农村寄宿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学校和教师能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
3、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学校应开设心理教育课,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使留守儿童能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同时,教师要加大对走读留守学生的家访,更加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生锻炼自立能力,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让留守儿童的身心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4、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关工委、妇联、共青团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活动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二是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保护,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法制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三是教育部门要根据留守儿童实际开展有关于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特别是开展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四、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父母的服刑身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同时又受到来自学校、社会不同程度的歧视甚至是伤害,对他们的关爱、教育如果缺失,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6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下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共44人,其中男27人,女17人;6—14岁22人,14—18岁22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普遍较困难。一是服刑人员大部分是男性,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服刑失去了经济支柱,加之监护人因年老体弱或双双下岗缺乏经济来源,造成家庭的经济困难。如磴口县巴彦套海农场四分场的8岁男孩王志斌,父亲服刑,因为失去主要劳力,家中生活十分困难。
2、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环境较差。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状况呈现“三多”,即隔代教育的多,监护人文化低的多,父母离异的多,严重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忠厚堂村的张乐,年仅7岁,父亲服刑且父母离异,小张乐只能随爷爷奶奶生活,生活学习都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3、部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性格已走向极端。一方面,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社会、邻里、同学间容易受到有意或无意的歧视,自卑心理较重;另一方面,在家中丧失了完整的父母之爱,缺乏正确的引导,性格容易走向极端和偏执。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浆粕路10街坊的白家瑜,年仅10岁,在父亲白乐被捕后,经常受邻居小孩及同学的嘲笑,性格变得孤僻和内向,成绩出现了较大的滑坡。
4、辍学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父(母)入狱后显著增大。因为得不到很好的家庭约束和影响,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生活保障,有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辍学。
5、流浪现象及家庭脱管令人担忧,有的家庭因无人监护,造成个别孩子脱管,养成不良习惯。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太英格嘎查的乌音嘎,16岁的花季女孩,因为父亲服刑且父母离异,现无人照看,正值青春期,如不正确及时引导极易出现逆反心理,行为不规范,误入歧途。
6、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与在监父母沟通不畅。主要由于:一是由于我国监狱服刑人员相当一部分以跨省市服刑为主要模式,家境贫寒、路途遥远,未成年子女无法缺乏必要的监狱探视条件,造成服刑人员与未成年子女相见难、沟通难。二是信息沟通不够。造成对服刑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关心不够,使许多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家庭处于“边缘化”的危险境地。
(三)对策建议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虽然数量小,但他们存在的问题对社会影响却很大。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同样也应该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和关爱,而不是歧视。因此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依托社区,建立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长效机制。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加强服刑人员与未成年子女的沟通,以促进服刑人员改造转化,促进他们子女安心学习生活;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法律法规空白。应该明确提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主体、责任和程序等;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修订时,予以补充修订。
3、建立监护人制度,明确监护职责。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间,其女子暂无其他亲人监管的情况下,可由司法或公安部门委托社会福利机构或民间救助机构临时看护;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定罪判决时,要关注犯罪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没有监护人的,应指定有监护能力和资格的亲友代为监护。在现实条件下,无法由政府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面向社会选择义务监护人。对处于流浪状态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管理站要重点给予救助和保护。
4、政府应制定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补助和帮扶政策,如把生活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纳入低保,在教育上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等。使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5、通过加强和扩大福利院等政府福利机构职能,化解部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问题。对无人监护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可明确相关部门负责安排到当地孤儿院、福利院集中供养,履行好国家的监护责任。
6、出台相应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他们的生活、就学、就业工作。此外,大力鼓励教育、妇联、关工委、团委 16 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帮扶活动,以各种方式关爱有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五、低保家庭未成年子女
为促进低保家庭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让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将低保家庭未成年子女作为单独一项摸底统计。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低保人数121142人,其中城镇51237人,农牧区69905人。低保家庭6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3291人,其中6—14岁共1691人,14—18岁共1600人。根据摸底调查情况看,由于是低保家庭子女,生活贫困是个共性问题,不同的是贫困原因各不相同,父母无劳动能力或是无固定工作而没有生活来源占大多数,因病、因残致贫也占一部分。例如乌拉特前旗,共有低保家庭青少年237人,其中:无固定生活来源的135人,占总人数57%,因病、因残致贫的69人,占总人数29.1%。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贫困,需要资助”。低保家庭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来源只有是政府低保和社会救助,而这些仅能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1、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的生活问题。由于低保家庭生活来源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现阶段的现实问题是经济困难,进而在接受教育、社会交往和医疗状况受一定程度影响。
2、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大部分低保户居无定所或是住房条件差,几代人同处一室,几乎没有独立学习环境,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仅能考虑生存问题,而且大多是文化程度较低,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顾及小孩受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3、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的思想问题。父母或是其他监护人由于是“吃低保”,存在许多类似于就业难度大、医疗和教育支出比重过高、思想观念落后、“等、靠、怨”普遍存在,由于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大多数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害怕与人交流,内心比较自卑。
(三)建议及措施
针对低保家庭未成年人的主要困难和现实需求,建议政府建立未成年人低保制度。并从以下几方面确保低保未成年人权益。
1、对无生活来源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员给予就业扶持,鼓励其通过自身生产劳动脱贫自救,由此改变家中未成年人的生活待遇。
2、建议政府将低保家庭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纳入社会低保,并对其入学、医疗、住房、培训、就业等建立相关优惠政策。
3、依托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学校成立“小课堂”,即节假日有专门的志愿者到社区或是学校帮助没有家长辅导课业的学生做功课。
4、是学校团委、团支部要特别留意低保家庭未成年人,18 动员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建立自信心,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六、刑释解教未成年犯
刑释解教未成年犯虽然人数很少,但仍作为一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单独统计。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刑释解教未成年犯(25周岁以下)238人。性别以男性为主,占80-90%,女性占10—20%。犯罪事实以盗窃、故意伤害、强奸为主,其他罪行次之。刑释解教未成年犯的犯罪目的比较单纯,仅仅是为了好玩或是没有钱需要“找点钱花”的心理,或是“和朋友一起”“耍威风”;大多数刑释解教未成年犯受教育程度普遍低,辍学、无业是刑释解教未成年犯的主体。终其犯罪原因主要是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不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能力弱,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地保护,因此未成年人犯罪有其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犯罪不经过矫正教育,往往会给社会留下毒瘤。
(二)存在的问题
1、“脱管”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刑释解教未成年犯都不和直系亲属住在一起,家庭脱管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刑释解教未成年犯由于过去所犯的错误而对社会、对家庭产生逆反情绪,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面对家人、亲戚和朋友。
2、受教育程度低,辍学、无业占绝大多数。大多数刑释解教未成年犯犯错误时年龄比较小,教育程度比较低,再 19 次面对社会时一没知识二没技术,学习、就业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尽早融入社会的最大门槛。
3、心理问题。由于过去所犯的错误,刑释解教未成年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担心亲戚、朋友、同学以及邻里的“特殊目光”,自卑心理由此产生,又遇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特殊时期的逆反心理不可避免。
4、缺乏对被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或刑释解教未成年犯的有效帮教机制。不论从学习还是生活上,刑释解教未成年犯都没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没有相关的帮扶政策。
(三)建议和措施
1、预防刑释解教未成年犯青少年二次犯罪。对于未成年人违法及轻微犯罪在行刑制度上可以加以改变,比如说适用缓刑、使其顺利回归学校,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同时将其纳入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康复矫正,这样既可以体现法的权威性,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同时也可以对失足未成年人起到教育作用,净化其心灵,唤起他们悔改的勇气和信心,激发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建议司法部门与企业探索建立安臵帮教基地,成立社区矫正中心,拓宽刑释解教未成年犯就业渠道,各单位要帮助、引导、扶持刑释解教未成年犯落实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让他们有钱可挣,重塑自信。并与劳动、民政、社保等 20 部门合作,强化无收入、无技术对象的技能培训、低保安臵,切实提高安臵率,确保归还人员能够安居乐业。
3、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参加与刑释解教青少年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深入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狱、劳教所等地,开展政策、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对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未成年犯开展心理关爱、学习辅导、生活救助等帮助;有针对性地选择刑释解教青少年开展就业创业帮扶活动,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